衛生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2W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

一、總則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精選17篇)

(一)編制目的

1、爲提高我鎮環境保護應急響應能力,做好環境保護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確保在發生污染事故時,能準確地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和決策及時採取必要和恰當的相應行動。

2、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衆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的編制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

(三)基本原則

以人爲本,預防爲主;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屬地爲主,分級相應;專兼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各方資源。

(四)應急任務

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承擔的應急任務是;

1、制定鎮環境保護應急預案。

2、負責一般環境保護應急響應,事故處理及事故原因調查工作。

3、協助區委、區政府、區環保局做好重大和較大環境保護的處理工作。

4、負責協調一般環境保護應急電話投訴工作。

5、接收本鎮環境保護責任單位有關信息的報告,協調開展環境保護應急行動。

6、監督環境保護責任單位的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理措施,並及時上報到區環保局。

7、及時向區環保部門報告鎮內發生的突發環境問題。

二、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

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由鎮環境保護應急小組、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應急預測組組成。在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職能部門及有關單位各司其責,各負其責,平時做好環境保護應急準備,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快速而恰當地進行響應。

(二)鎮環境保護應急小組的組成與職責

1、人員組成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由劉俊副鎮長(環境保護工作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楊珺(國土建環辦負責人)任副主任。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協調處理環境保護日常工作。

2、主要職責

(1)制定鎮環境保護應急預案,協調各辦所中心,各村(居)及企事業單位,按照業務所涉範圍及屬地管理原則,履行好環保工作

(2)指揮和協調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中部門的應急準備和響應行動。

(3)對環境保護責任單位的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置措施的監督和管理。

(三)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鎮環境保護應急預案及實施程序。

2、負責鎮環境保護應急日常工作,協調各(辦)所中心、各村(居)主要負責人。

3、接受鎮黨委、鎮政府下達的環境保護應急指示和指令,受理來自鎮內環境保護的報告,並及時上報鎮政府和縣環保局。4、具體指揮和綜合協調鎮各環境保護應急,響應單位的啓動和行動配合。

5、負責與有關單位的聯絡與信息交換工作。

6、組織開展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理措施的跟蹤、監督。必要時,經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批准後,採取干預行動。

三、環境保護分級

按照突發事故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故分爲特別重大環境事故(I級)、重大環境事故(II級)、較大環境事故(III級)和一般環境事故(IV級)四級。

(一)特別重大環境事故(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特別重大環境事故:

(1)發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以上;

(2)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羣衆5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3)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

(4)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爲破壞事故,或1、2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範圍嚴重輻射污染後果;

(6)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露,嚴重影響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重大環境事故(II)。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重大環境事故:

(1)發生10人以上的、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以下;

(2)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羣衆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

(4)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5)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大面積污染或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故。

(三)較大環境事故(III)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較大環境事故:

(1)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四)一般環境事故(IV)。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一般環境事故:

(1)發生3人以下死亡的;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鎮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羣體性影響的;

(3)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四、應急行動

(一)準備

鎮環境保護日常準備工作由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負責。鎮應急值班機構即爲環境突發事故應急值班機構,負責接收環境保護的報告,並及時通知鎮黨委政府及上級相關部門,進入應急狀態時,環境保護應急工作由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統一指揮。

(二)啓動

環境保護應急響應應堅持統一領導,屬地爲主的原則。特別重大污染環境突發事故的應急響應由國家環保總局和省環保局組織實施,重大環境保護、較大環境突發事故由省環保局和市環保局全面負責。一般環境污染事故由市環保局和區環保局全面統一指揮。

(三)聯絡與信息交換

環境保護單位應按照事故報告制度向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提交事故報告。應急期間聯絡原則是:

1、各崗位任務明確、盡職盡責,聯絡渠道明確、固定,即時暢通。

2、聯絡用語規範,嚴格執行記錄制度,

3、對外渠道和口徑統一。

(四)指揮和協調

環境保護應急響應時,在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負責指揮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中各部門的應急行動,綜合協調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與其他相關部門、單位的接口和行動,主要內容有:

1.提出現場應急行動原則要求。

2.協調現場應急指揮部的指揮工作。

3.協調建立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域。

5.根據現場監測結果,確定被轉移、疏散羣衆返回時間。

6.及時向鎮政府、縣環保局報告應急行動的進展情況。

(五)應急監測

鎮環保部門配合區環保局負責協調組織環境保護現場的應急監測工作,確定污染範圍、種類、強度,提供防護措施,爲環境保護應急決策提供依據,必要時請求區級、市級環保部門提供環境污染地方應急監測技術支援。

(六)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污染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採取安全防護措施。根據事故特點開展相關工作,

1.根據污染事故的性質與特點,向上級部門提出公衆安全防護措施,根據事發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公衆疏散的方式,協助有關部門組織羣衆安全疏散撤離。

2.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協助有關部門設立緊急避難場所。

五、應急終止和恢復

(一)應急終止條件

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既滿足應急終止條件。

1.污染源的泄露或釋放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

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3.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二)應急終止後的行動

應急終止後,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還應執行下列行動:

1.評價所有的應急工作日記、記錄、書面信息等。

2.評價造成應急狀態的事故,指導有關部門和事故責任單位查出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重複出現。

3.評價應急期間所採取的一切行動。

4.根據實踐經驗,及時對應急預案及相關實施程序進行修訂。

5.對造成環境污染的事故,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要組織有計劃的配合好區環保局環境污染監測。

6.責任追究。根據區環保執法部門調查結果,配合區環保部門對污染事故責任單位、責任人依法、依規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提交公安檢察機關處理。

(三)總結報告

應急終止後,鎮應急領導小組應在二週內向區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提交總結報告。

六、應急保障

根據環境保護應急準備與響應的需求,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提出項目支出預算報鎮財政部門審批後執行,確保日常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期間的資金需求。

七、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批准,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組織修訂工作並報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審批,實施程序由鎮環境保護應公室負責修訂併發布實施。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2

爲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本校教育管理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1、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爲,依法追究責任。在校長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2、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3、條塊結合、以塊爲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爲主、屬地管理,對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工作負總責。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敓斎、組織管理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職責如下:

1、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處室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學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食堂、宿舍、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消潔衛生。

三、突發事件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學校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環境進行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範化管理。

4、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3

爲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本校教育管理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1、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爲,依法追究責任。在校長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2、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3、條塊結合、以塊爲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爲主、屬地管理,對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工作負總責。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敓斎、組織管理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職責如下:

1、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處室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學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食堂、宿舍、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消潔衛生。

三、突發事件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學校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環境進行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範化管理。

4、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四、保障措施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設立衛生室。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4

因目前疫情形勢嚴峻,多點散發,傳播快,源頭雜,我校高度重視,並根據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制定疫情防控1-3短期教學應急預案。

一、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職責:全面領導,統籌安排

副組長:

職責:負責教學業務指導工作,全面督查督導,瞭解各班各學科實施和落實情況,及時修改和調整教學計劃。

成員:全體教師

各班主任職責:負責本班的全面工作,瞭解本班學生和家長的實施落實情況,協調安排各科老師教學,上報數據材料。

教研組長職責:負責線上教學計劃制定和教學落實,收集本學科教學相關信息,對接任課教師的資源發佈、備課教案和授課反饋活動,及時督促檢查。

二、應對舉措:

1、早上到校接到線下停課指令

(1)學生已到校:學生按年級做合班處理,留一班主任測溫,統計到校學生人數,疏導學生情緒;通知學校屬地衛生院到校覈酸檢測,待結果出來後,家長接回。其餘班主任負責通知未到校學生家長,告知暫停來校,在家等待學校進一步通知。

(2)學生未到校:立即通知未到校學生家長,暫停來校,在家等待學校進一步通知。

2、下午放學期間接到線下停課指令

(1)學生已離校:通知家長暫停來校,在家等待學校進一步通知。

(2)學生未離校:暫緩離校,並通知學校屬地衛生院到校覈酸檢測,待結果出來後,家長接回。

3、學生全員在校期間接到線下停課指令

(1)通知學校屬地衛生院到校覈酸檢測,待結果出來後,家長接回。

(2)通知家長暫停來校。

4、學生不在校期間接到線下停課指令通知家長暫停來校,在家等待學校進一步通知。

三、家校溝通舉措

1、線上家長會

(1)家裏人員身體狀況如何,是否做好自身防護,生活是否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2)疫情期間需監督孩子網上學習情況、作業完成情況,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等。

(3)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和安全教育。

2、週期性電話聯繫

針對班級一些特殊的同學(如貧困生、單親生、留守生等),班主任與家長保持經常電話聯繫,彼此交流情況。

3、“一對一”個別聯繫

打電話、微信視頻、微信語言通話、微信語音留言、一對6小組集體視頻通話,以此讓教師及時瞭解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中家庭作業問題、學生學習習慣、家長如何和學生溝通等。

四、學校後勤保障舉措

1、高度重視,爲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後勤組織保障。

2、及時購買質量合格、數量充足的.防護物資,如消殺藥品、用具和醫用外科口罩、醫用防護服、體溫計、護目鏡、紅外測溫儀、噴壺等防護消殺用品,做好物資保障。

3、做好相關場所消毒工作,對校園辦公區、傳達室、樓梯等公共場所每天進行一次消毒,不僅做好室內消毒,還要做好室外場地的消毒工作,尤其對學生課桌椅、門、勞動工具、飲水機、洗手盆、水龍頭等關鍵部位做好徹底消毒。

五、短期線上教學舉措

1、制定短期線上教學計劃,合理安排線上授課時間。

2、在釘釘羣中進行直播教學。

3、家長督促,充分調動家長的作用。

4、學校督查教師教學情況。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5

爲防止學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患事故的發生,保障我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範》、《**市學校食堂衛生管理》等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現制定如下工作預案:

一、學校建立主管校長負責制,組織食堂工作領導小組,並配備兼職的衛生管理人員。

二、學校建立、健全的'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三、落實對學校食堂及學生集體用餐的業務指導和檢查督促的責任制。

四、學校如發現師生集體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患等突發事件應採取下列措施:

(1) 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並向所在的人民、教育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2) 協助衛生機構救治病人。

(3) 保留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現場。

(4) 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把事態控制在最小範圍。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6

爲了提高我校預防和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導和規範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減輕或者消除突發事件的危害,保障全體師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本校教育管理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一、工作目標

1、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的自我防護意識。

2、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在校園內蔓延。

二、工作原則

1、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對於違法行爲,依法追究責任。在校長的統一領導下,成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指揮、協調與落實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2、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3、條塊結合、以塊爲主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實行條塊結合、以塊爲主、屬地管理,對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工作負總責。

4、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證發現、報告、隔離、治療等環節緊密銜接,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及時準確處置。敓斎、組織管理學校成立由校長負責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落實學校的突發事件防治工作。

主要職責如下:

1、根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應急預案制訂本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學校各處室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廣泛深入地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突發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師生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及時掌握學生的身體狀況,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早期表現的學生,應及時督促其到醫院就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後勤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衛生條件,保證學校教室、食堂、宿舍、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消潔衛生。

三、突發事件預防

1、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學校衛生工作的領導和管理

學校經常對食堂、教學環境與生活環境進行自查,儘早發現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加學校衛生投入,切實改善學校衛生基礎設施和條件。

3、採取有效措施,強化學校衛生規範化管理。

4、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五、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敓敻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將突發事件的等級分爲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次分類,結合學校的特點,在必要時啓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校內若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啓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尊重和滿足師生的知情權,主動、及時、準確地公佈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及時掌握學生健康狀況,一旦發生校內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時,立即將發病師生送往醫院,並協助醫療機構救治病人;落實衛生部門要求採取的其他措施,並妥善處理善後事宜,維持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配合衛生部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意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六、保障措施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按《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設立衛生室。具體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日常預防與控制工作。學校安排必要的經費預算,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資金保障和物資儲備。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7

爲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使師生的身體健康得到應有的保護和增強,預防和控制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及時實施應急處理救援工作,就成爲當務之急。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具有起病急、傳播迅速等特點,對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社會安定會造成一定影響。爲確保疫情能夠得到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處理,保障師生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依據上級有關法規及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用於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處理工作。

一、班主任老師:

1、負責每天對本班學生健康狀況的動態觀察,發現與某些傳染性疾病相關的症狀或因病缺課情況,應詢問學生健康狀況並做好相應記錄,如病例數超過正常值時,應及時報告校醫。

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應提供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生當時的身體狀況。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對本班學生的發病情況作動態瞭解後,每天2次報告。

二、學校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

1、學校組建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明確分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領導和職能處室,負責統一組織、協調應急工作。

2、當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根據疫情波及範圍和流行的情況,停止進行集體性活動,避免發病班級學生進入集體活動場所(微機教室、語音教室、實驗室和食堂等),對發病較多班級的學生,相對限制活動區域,必要時使用備用教室,防止發病班級之間的交叉感染。疫情嚴重時,報請相關部門後,考慮全校停課。

3、學校加強同市疾控中心的聯繫,保持信息通暢,密切關注學生的發病狀況。

4、學校正常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利用健康教育課、晨會、班會、廣播、電視、板報等多種形式,堅持正面宣傳,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緒,使之自覺配合學校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根據不同季節傳染病發生特點,宣傳傳染病的危害與防控知識,增強疾病預防的意識和能力,幫助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學校發生傳染病流行時,對發病班級教室進行徹底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內空氣流通,要經常開窗通風。對食堂、廁所進行消毒,以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6、學校發現傳染病疫情後,迅速向全體師生公佈疫情感染源及其採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樹立戰勝傳染病的信念。

本預案自公佈之日執行。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8

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在學校內突然發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嚴重傷害的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羣體性異常反應、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員工身體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目標

(一)普及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防範意識。

(二)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採取措施,確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發生及在校園蔓延。

二、工作原則

(一)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檢測,發現病例及時防制,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二)依法管理、統一領導

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實行依法管理。

(三)快速反應、運轉高效

建立預警和醫療救治快速反應機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儲備,增強應急處理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三、組織管理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肖國普

副組長:李德樹 劉金貴 王志傑

成 員:張吉文 侯世龍 劉孝增 各年級部主任、班主任

(二)學校職責

1、制訂本校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

3、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提高師生員工的科學防病能力。

4、建立學生缺課登記制度和傳染病流行期間的晨檢制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5、開展校園環境整治和愛國衛生運動,保證學校教室、宿舍、食堂、廁所及其他公共場所的清潔衛生。

6、確保學生喝上安全飲用水,吃上放心飯菜。

7、及時彙報學校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情況,並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做好對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

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將突發事件的等級分爲一般突發事件、重大突發事件和特大突發事件。根據突發事件的不同級次分類,結合學校的特點,在必要時啓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出應急反應。

以下分級標準根據《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中的標準界定。

(一)傳染病

1、一般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於一般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三級應急響應。

①啓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疫情通報。

②落實各項防治措施,做好進入應急狀態的準備。

③學校內如尚無疫情發生,可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對集體活動要進行控制。

④傳染病流行時要加強對發熱病人的追蹤管理;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教室、圖書館、食堂等公共場所必須加強通風換氣,並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廁所、糞便、食堂及飲用水應加強消毒,並加強除“四害”工作。

⑤嚴格執行出入校門管理制度。

2、重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二級應急響應。除對接觸者實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印發宣傳資料,在校園張貼宣傳標語和宣傳畫,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外出和進入公共場所要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2)對全體師生每日定時測量體溫,發現異常情況及時上報。

(3)對重大傳染病的密切接觸者,學校要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隔離、醫學觀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進出校門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員進入校園。

(5)學校根據情況,及時向師生員工通報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3、特大突發事件

所在地區發生屬於特大突發事件的疫情,啓動第一級應急響應。在二、三級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以下措施:

(1)實行封閉式校園管理,住校學生不得離開學校,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

(2)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員的流動情況,教職工外出必須向所在部門請假。外出學生和去疫區的人員返校後,必須進行醫學觀察。對缺勤者要逐一登記,及時查明缺勤原因。發現異常者勸其及時就醫或在家醫學觀察,暫停上學或上班。

(3)避免人羣的聚集和流動。學校不得組織師生參加各類大型集體活動,調整大型學術活動和會議的時間;學校不安排教師外出參加教研和學術活動;學生的社會實踐、社區服務等活動應暫緩進行;暫停成人教育和業餘培訓等教學活動。

(4)對教室、實驗室、食堂、圖書館、體育館、廁所等場所在使用期間每日進行消毒,通風換氣。

(5)學校每日公佈校園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況。

4、校內疫情

校內若出現重大傳染病疫情,應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啓動相應的應急響應。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開展以下工作:

(1)要根據出現傳染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活動範圍,相應調整教學方式。出現一例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對該班級調整教學方式,暫時避免集中上課;出現一例上述的臨牀診斷病例或兩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學校在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後,可對該班級和相關班級實行停課;如出現兩例及以上上述的臨牀診斷病例及校內續發病例,可視情況擴大停課範圍。若需全校停課,中國小須報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2)採取停課措施的班級或學校,應合理調整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和教學形式,採用電話指導、學生自學等方式進行學習。做到教師輔導不停,學生自學不停。如學校停課放假,學校領導和教師要堅守崗位,加強與學生和家長的聯繫。

(3)尊重和滿足師生的知情權,主動、及時、準確地公佈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對教職工和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維護校園穩定。

五、報告

突發事件報告

(一)嚴格執行學校重大公共衛生報告程序,學校一旦發生集體性食物中毒、甲類傳染病病例、乙類傳染病暴發、以及其他突發衛生事件時,相關知情教師或部門應立即向學校醫務室報告,學校醫務室在第一時間向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報告,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小組應在2小時內用書面傳真形式(或電話)向教育部門報告,並同時向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向衛生監督部門報告)。

(二)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突發事件。

(三)在學校傳染病暴發、流行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並確保信息暢通。

六、應急處置措施

(一)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現場的教職員工應立即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責任報告人及學校領導報告。學校領導接到報告後,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實施以下應急措施:將有關情況報告當地教育、衛生行政部門;撥打120急救電話,對中毒或患病人員進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關人員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二)停止出售和封存剩餘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斷可疑水源。

(三)與中毒或患病人員家長、家屬進行聯繫,通報情況,做好思想工作,穩定其情緒。

(四)積極配合衛生部門封鎖和保護事發現場,對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樣留驗,對相關場所、人員進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對中毒現場、可疑污染區進行消毒和處理,對與鼠疫、肺炭疽、霍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觸者實施相應的隔離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門進行現場取樣,開展偵察工作。

(五)對學校不能解決的問題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和教育、衛生行政部門以及當地政府,並請求支持和幫助;在學校適當的範圍通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本情況以及採取的措施,穩定師生員工情緒,並開展相應的衛生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師生員工的預防與自我保護意識。

(六)嚴格執行進出入校門的管理制度。

(七)按照當地政府和上級教育、衛生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落實其他相應的應急措施。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9

(1)醫院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其他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醫療救援預案。

(2)院醫療組或總值班接到相關救援信息(上級部門下達或急診科一線當班醫生報告)後,應分析情況,逐級彙報。並由相應人員決定預案啓動和響應級別。

(3)預案啓動決定:

一級響應:院長(或院長指定的分管副院長)啓動並負責。

二級響應:分管副院長或醫療組啓動並負責。

三級響應:醫療組或醫院總值班啓動並負責。

(4)預案響應等級:

一級響應:全院響應。

二級響應:急診科和相關科室響應。

三級響應:急診科響應。·

(5)預案啓動後,根據預案要求開展救治工作,相應負責人可根據情況變化調整響應等級。

3、請示報告制度

(1)預診護士或急診一線醫生,日常工作中接診羣體性患者或連續有多個相似病症的病人後,應立即向醫院總值班報告和請示。

(2)院總值班在做出應急響應的同時,應立即向院領導報告和請示。

(3)院領導小組在做出應急響應的同時,應向市衛生局和市突發公共衛生應急中心報告。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0

爲及時調查、處理本單位的突發衛生事件,查清事件原因,減少對人體健康造成的損害,制定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預防方案。

一、爲防止危害健康的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發生,建立組織網絡,明確組織分工和職責,健全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件的報告制度。

二、積極開展預防傳染病的衛生健康教育,積極配合衛生部門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種傳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礙公共場所傳染性疾病對人體的危害。

三、當公共場所發生以下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時,應立即啓動突發公共場所衛生事件的應急預案,單位負責人及衛生負責人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①生活飲用水遭受污染或飲水污染所致介水傳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②公共用品用具和衛生設施遭受污染所致的傳染性疾病和皮膚病;

③因使用化妝品所致的毀容、脫髮及皮膚病(包括過敏性皮炎及各種皮膚損傷);

④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氣中毒、c0中毒(包括煤氣中毒)、c02中毒、紅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結膜炎)等中毒事件。

三、發生衛生突發事件時,應立即停止相應的經營活動,及時搶救中毒人員(事件病人),並負責保護好事故現常

四、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衛生監督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現場事故調查,控制事故蔓延。

五、衛生突發事件現場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後,及時撰寫寫本單位事件總結報告,並上報有關單位和存檔備案。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1

爲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嚴重危害,指導和規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學校穩定,保障師生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校範圍內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師生健康事件的處置。

二、應急指揮機構

學校成立由校長( )擔任總指揮,副校長( )、( )、擔任副總指揮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

指揮部下設五個組:醫療救護組、疫情信息報告組、現場組、後勤保障組、聯絡協調組。

醫療救護組

組長:(副校長);成員:團委、藝體組人員。

疫情報告組

組長:(總務副主任);成員:年級組長、各班班主任。

現場維護組

組長:(政教主任);成員:安全員、寢室管理人員。

後勤保障組

組長:(總務主任);成員:各行政成員、總務處成員。

聯絡協調組

組長:(教導主任);成員:教導處成員。

三、職責

1、指揮部職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指揮部根據事件狀況及時宣佈啓動應急預案,組織相關人員對突發事件進行快速、高效處置。

2、醫療救護組職責:

(1)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危重病人進行現場緊急處理。

(2)配合醫院搶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受害者。

3、信息報告組職責: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信息報告責任人必須及時趕赴事發現場瞭解如下內容:發生時間、發病人數、主要臨牀症狀、可能的發病原因、可疑食物。

(2)信息報告責任人將瞭解到的信息及時向分管領導報告,分管領導接報告後應立即組織人員對信息進行分析、彙總,在徵得學校主要負責人同意後必須在2小時內向衛生局、教育局、疾控中心、衛生院報告內容:①發生時間②發病人數③主要臨牀症狀④可能發病原因⑤可疑食物⑥事件發生單位的聯繫電話⑦緊急處置措施。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場所消毒指導。

4、現場維護組職責: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現場維護人員必須維護現場秩序。

(2)保護事發現場,妥善保護可疑食物及相關設施、設備,病人的排泄物、嘔吐物等。

5、後勤保障組職責:

(1)及時爲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所需物資。

(2)加強衛生宣傳,消除師生恐慌。

(3)妥善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善後工作。

6、聯絡協調組職責:

(1)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

(2)協調各組之間的工作。

四、本方案適用於20xx——20xx學年。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2

爲了提高學校預防、控制學生食物中毒、重大傳染病流行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校園穩定,根據《市教育局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

本預案所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並造成或有可能造成學校師生健康嚴重損害的事件。以學生食物中毒、重大傳染病爲重要內容,包括髮生在學校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學校所在地發生的可能對學校師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分級

1.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

(1)學校發生的肺鼠疫、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新傳染病以及我國已消滅的'傳染病等,達到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

(2)學校實驗室保存的烈性病菌株、毒株、毒種等丟失。

(3)發生在學校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它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Ⅱ級)

(1)學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員超過100人並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學校發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病例或血吸蟲急感病例,發病人數以及疫情波及範圍達到市州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

(3)學校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類、丙類傳染病在短期內爆發流行、發病人數以及疫情涉及範圍達到市州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

(5)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擴散到縣(市)以外的學校。

(6)因預防接種或羣體性預防服藥造成人員死亡。

(7)因學校實驗室有毒物(藥)品泄露,造成人員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8)發生在學校的,經市州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Ⅲ級)

(1)學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100人以上,或出現死亡病例。

(2)學校發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亂等傳染病例及血吸蟲急感病例,發病人數以及疫情波及範圍達到市州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

(3)乙類、丙類傳染病在短期內爆發,疫情侷限在縣(市)域內的學校,發病人數達到市(州)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

(4)在本縣(市)域內學校發現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

(5)發生在學校的,因預防接種或預防性服藥造成的羣體性心因性反應或不良反應。

(6)因學校實驗室有毒物(藥)品泄露,造成人員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員人數10—50人,或出現死亡病例,但死亡人數5人以下。

(7)發生在學校的、經市(州)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較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4.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Ⅳ級)

(1)學校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數30—100人,無死亡病例。

(2)學校發生腺鼠疫、霍亂病例或血吸蟲急感病例、發病人以及疫情涉及範圍達到縣(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

(3)因學校實驗室有毒物(藥)品泄露,造成人員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數在10人以下,無死亡病例。

(4)發生在學校的,經縣(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工作原則

1.預防爲主,及時控制。學校廣泛宣傳普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知識,提高師生的防護意識和校園公共衛生水平,加強日常監測,爭取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發現病例及時採取有效的預防與控制措施,迅速切斷傳播途徑,控制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統一領導。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領導機構,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疫情報告、控制和救治工作,組織、指揮、協調、落實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工作。

3.快速反應,運轉高效。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機構要形成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一旦發生突發公共衛生病例,確保發現報告、指揮、處置等環節的緊密銜接,做到快速反應、正確應對、處置果斷,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四、工作機構

學校成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其組成人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四個工作組,負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

(1)辦公室

主任:

成員:

職責:統一部署、協調學校各部門履行職責,收集上報傳染病等疫情與突發事件變化情況,及時處置應急事件發生過程中的偶發事件。

(2)疫情監控組

組長:

成員:

職責:負責食物中毒、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監控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動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校園環境整治。

(3)食品安全監督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職責:按規定把住食品的採購、儲藏、加工出售等關口,確保食品安全;加強後勤設施建設,改善衛生條件,保證教室、寢室、食堂、廁所等公共場所清潔衛生及重點部位消毒工作;對後勤服務人員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4)督辦組

組長:

成員:

職責:督辦學校落實門衛制度、來訪制度、憑證出入制度、晨檢制度、生病缺課登記制度、疫情報告制度、定期消毒制度,督促學校食品衛生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3

一、目的和依據

爲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危害,指導和規範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衆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社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在本社區範圍內突發的重大傳染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事件的處置。

三、實施原則

(一)預防爲主,常備不懈

要堅持預防爲主的方針,應當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積極開展突發事件的監測監控,預測分析,及時準確地發出預警。同時,設立專項資金和監測資金,做好物資、人員、技術準備工作,確保有效開展工作。

(二)統一指揮,機構落實

社區內成立突發事件應急領導小組,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任組長,社區主任、衛生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其他各單位負責人爲成員。

(三)分級負責,責任到人

突發事件處置實行屬地管理和分級負責原則,實行嚴格的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社區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在社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根據職責分工,按照“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調查、及時救治、及時控制”的要求,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實施應急處置措施。

(四)科學防治,依法處置

各單位要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技術規範的要求,積極採用先進技術和手段,科學、依法、有效地開展預防控制和應急處置。

四、各部門職責

居委會: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積極開展突發事件的監測監控,預測分析,及時準確地發出預警;設立專項資金和監測資金,做好物資、人員、技術準備工作;督促各部門落實各項處置措施,並進行督查;組織人員,調派車輛,認真組織實施應急預案。

社區警務室和安全辦公室:在指揮部統一部署下,實施對坐車人員和物質的交通檢疫、物品查驗和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通過交通工具傳播;做好疫區的交通運輸管理;打擊利用突發事件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負責現場控制、疫區封鎖和事件發生地交通控制及安全保衛工作;協助實施對傳染病人和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措施;協助有關部門妥善處置事件引發的羣衆性治安事件。

社區服務中心:做好家禽家畜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強與衛生院的溝通,開展人畜共患疾病的監測和防治工作;加強農藥管理,指導和加強廣大農民的衛生知識宣傳和普及工作;清理整頓劇毒鼠藥市場,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五、應急處置措施

在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後,立即啓動本應急預案,並在社區應急辦統一指揮下,落實有關控制措施,全面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工作。

(一)嚴格執行重大緊急信息限時報送制度。

1.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必須在2小時內報告街道和衛生服務中心;並續報有關情況及處置工作措施。

2.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村委會、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突發公共衛生情況及其隱患,有權向上級政府部門舉報不履行或不按規定履行突發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職責的部門和個人。

(二)嚴格控制傳染源、截斷傳播途徑。加強對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與應急接種和預防服藥工作;做好疫源地消毒和個人防護,預防交叉感染。

(三)明確中毒原因,封存可疑物品。組織有關部門開展現場採樣、調查,分析中毒原因;查明突發食物中毒發生的經過、發病人員和死亡情況,對已擴散的中毒源進行追蹤,依法對可疑食品進行封存。

(四)組織醫療救治、減少事件損失。加強對醫療救治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指揮衛生院做好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的隔離和治療,做好病人的搶救和轉運工作。

(五)加強衛生監督執法、確保措施落實。強化衛生監督執法,加大對疫情報告、傳染源管理、密切接觸者隔離、疫源地和醫院消毒,以及學校衛生、公共場所、飲食衛生的監督執法力度。

(六)做好衛生宣傳、消除社會恐慌。組織有關單位開展健康教育和衛生宣傳,提高羣衆的防病意識,消除社會恐慌情緒。

(七)規範情況報告、保證信息暢通。全面收集應急處置工作信息,及時向各級政府和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疫情處置進展情況,確保信息報告及時、準確、真實。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4

一、指導思想:

爲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衆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防病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等法律、法規,針對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衆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重大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的事件(地震、水災、恐怖襲擊、生化襲擊)等不同事件類型,結合我院實際,特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二、組織機構:

設立領導小組並下設辦公室、救治隊伍。救治隊伍三個小組分別爲:重大傳染病疫情救治小組,重大食物中毒、職業中毒救治小組,重大創傷事故救治小組。

三、工作職責及任務:

1、領導小組負責審定預案措施,督促預案的貫徹落實,評價預案工作效果,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方案的修訂、補充,指揮、協調突發事件處理工作。

2、辦公室具體承擔預案管理工作,協助領導小組指揮協調各部門落實預案應急處理方案制定相應管理措施,定期組織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定期對醫療衛生人員開展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並將其列入繼續教育考覈內容,負責開展突發事件日常監測與報告工作,按規定彙總、報告突發事件的有關信息。

3、救治小組:負責突發事件救治、報告工作。應急預案啓動後,服從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規定崗位,採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救治能力。

四、應急處理:

1、應急準備:

(1)定期進行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2)開展公共衛生知識、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宣傳及技能的培訓,增強應對能力;

(3)做好突發事件日常監測和報告工作;

(4)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所需藥、試劑、醫療器械、救護設備、防護用品等應急物資的儲備制度及目錄。

2、報告程序:

有下例情形之一的,醫務人員應當在接診的同時向醫務科(或總值班)報告,接到報告人員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並在一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報告;或者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在2小時內向轄區疾病控制中心報告:

(1)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爆發、流行的;

(2)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羣體性疾病的;

(3)發生或者可能的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報告內容應當包括科室、聯繫人、聯繫方式、報告時間、突發事件類型和特徵,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範圍,涉及的人數、臨牀表現,可能的原因、已經採取的措施等。

根據突發事件的進展和新發生的情況,及時按程序進行後續報告。

3、在傳染病爆發、流行期間或者羣體性不明原因疾病蔓延期間,對疫情實行日報告制度和零報告制度。

任何科室或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突發時間。

4、應急處理:

(1)突發時間後,應配合上級衛生主管部門進行下列事項的技術調查、確證、處置、控制和綜合評估工作:

突發事件的類型、性質、等級;

突發事件發生強度、縣級範圍及發展趨勢;

已採取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和應當採取的控制措施。

(2)應急預案啓動後,各科室和個人應當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立即到達指定現場,採取有效控制措施,進行現場救援。

(3)參加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預案規定,採取衛生防護措施,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4)實行首診醫生負責制。對就診的突發事件致病、致殘人員,醫務人員應當及時接診治療,不得推諉、拒絕;接診醫生應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醫學觀察的病人,應當立即收入專門的觀察室;對需要轉診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疾病歷複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院。所收治突發事件致病、致殘人員,應實行先收治、後結算辦法。

各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收治或者拖延治療。

(5)突發事件發生後,應當依法做好醫療廢物和其他危險廢棄物的收集、運送、儲存、消毒、處置工作。

(6)收治的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應當依法報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對採取就地隔離、就地觀察、就地治療的措施,對密切解除者採取醫學觀察措施;對需要轉診的,應當嚴格按要求做好轉診工作。

(7)醫務人員應當對傳染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

(8)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後,應當根據預案的要求,立即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如果是發生在院內的中毒事件,應當立即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容器,並進行清洗消毒,配合市衛生局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9)發生重大職業中毒事件後,應當根據預案的要求,立即組織對中毒人員進行救治。

(10)發生重大職業中毒事件(放射源泄漏),應立即採取:

1、停止作業,保護和控制現場,保留可能導致職業中毒事件的材料、設備;

2、疏通應急撤離通道,撤離作業人員,組織泄險;

3、配合市衛生局進行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4、落實衛生局要求採取的其他措施。

(11)羣體不明原因疾病發生後,應當按照:

初步判斷具有傳染性或者不能排除具有傳染性的,可先比照傳染病應急處理的規定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初步判斷爲中毒但其原因不明的,可按照有關中毒應急處理的規定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12)對因生物污染、化學污染、放射源事故等引起的其他嚴重影響公衆健康的突發事件,在經調查覈實判定事件性質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以及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13)突發事件消除或者被有效控制後,應當適當解除應急處理狀態。

解除應急處理狀態的程序與啓動應急預案的程序相同。

五、法律責任:

未按照預案規定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並造成嚴重後果的,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江西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辦法》等法律法規中的處罰責任。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5

一、組織機構:

(一)總指揮:

當學校發生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事故時,應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指揮。

一般情況下由第一總指揮張富強負責,如果第一總指揮不在校,則由第二總指揮祝華軍負責;如果第一及第二總指揮都不在則由第三總指揮陳興全負責。(三位總指揮不能都不在校)

(二)聯絡員:、

胡邦志負責向區急救中心、區防疫站和區教育局聯繫。報告中毒發生時間、主要症狀、中毒人數等。如果懷疑與投毒有關,還應向當地公安部門報告。蔣智羣負責通知班主任老師和家長。

(三)秩序維護:蔡德清、唐春、何玉清和值日教師。

1、保護事故現場,對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飲用水、留樣食品以及病人的嘔吐物和大便立即封存,既爲防疫站調查事故原因做準備,又避免傳染和擴散。

2、疏散人羣,爲救護車進場做準備。

3、食物中毒發生後,應注意保持學校的穩定,要嚴格控制消息發佈渠道,避免師生、家長不必要的恐慌。

(四)現場醫護處理人員:

1、當學校教師發現有師生因食品、飲用水中毒現象時,及時通知醫護處理人員到場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2、醫護處理人員進行及時的醫護處理後,視其中毒程度選擇送往醫院,並先由學校派人到醫院守護病人。

①輕、中度中毒,及時將中毒的學生送通平衛生院救治。

②嚴重中毒,及時作現場醫護處置或及時聯繫通平鎮衛生院醫生到現場作臨時醫護處置後,等待區防疫站或區急救中心的急救。

(注:病人發生嘔吐時,切忌止吐。嘔吐有利於毒物排出。)

二、救護措施

1、值班人員或任課教師每天堅持晨檢、課檢,如果發現有食品中毒現象的師生,及時通知現場總指揮。

2、現場總指揮到場後,及時安排值班人員調查瞭解中毒範圍和人數以及初步瞭解中毒原因,同時,及時通知聯絡小組、醫護小組、秩序維護小組的相關人員到場,各施其職,實施救護工作。

3、醫護小組及時瞭解中毒師生的中毒程度情況後首先對中毒感染者實施催吐,並及時作出送往急救地點或請醫生臨時醫護急救等決策。

4、聯絡小組及時報告區防疫站、區教育局和學生所在班的班主任老師及學生家長。

三、常規管理

1、加強安全教育。學生在校期間,通過集會、班隊活動、晨會和板報、宣傳畫及手抄報、知識競賽等形式,加強對學生進行食品、飲用水衛生安全教育。同時加強對學校食品銷售人員的教育培訓及管理,定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不賣三無食品食品。

2、建立健全學生家庭聯繫的檔案資料,以便在應急狀態下使用。

3、建立學生到校情況報告制度,以便及時瞭解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

4、教會學生及學校食品銷售人員正確識別食品的有關知識,如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商標等食品知識。

5、教育學生養成不亂吃零食的好習慣。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過期的食品,不吃無生產日期、商標、廠家及保質期的食品等。

6、保持食品庫房內外環境整潔,採取消除蒼蠅、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蟲及其孽生條件的措施,與有毒、有害場所保持規定的距離。

7、學校食堂要按照食堂管理的有關規定堅持食品試嘗和留樣制度

8、建立健全門衛登記制度,嚴禁校外人員無故進入校內。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6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1、爲提高我鎮環境保護應急響應能力,做好環境保護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確保在發生污染事故時,能準確地掌握情況,進行分析和決策及時採取必要和恰當的相應行動。

2、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涉及公共危機的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公衆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的編制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四川省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方案》及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預案。

(三)基本原則

以人爲本,預防爲主;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屬地爲主,分級相應;專兼結合,充分利用現有各方資源。

(四)應急任務

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承擔的應急任務是;

1、制定鎮環境保護應急預案。

2、負責一般環境保護應急響應,事故處理及事故原因調查工作。

3、協助區委、區政府、區環保局做好重大和較大環境保護的處理工作。

4、負責協調一般環境保護應急電話投訴工作。

5、接收本鎮環境保護責任單位有關信息的報告,協調開展環境保護應急行動。

6、監督環境保護責任單位的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理措施,並及時上報到區環保局。

7、及時向區環保部門報告鎮內發生的.突發環境問題。

二、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

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由鎮環境保護應急小組、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應急預測組組成。在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職能部門及有關單位各司其責,各負其責,平時做好環境保護應急準備,環境污染事故發生時快速而恰當地進行響應。

(二)鎮環境保護應急小組的組成與職責

1、人員組成

組長:付堅鎮黨委書記

徐昌明鎮黨委副書記、鎮人民政府鎮長

副組長:王明建鎮黨委委員、鎮人大主席

劉勇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李江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楊貴成鎮黨委委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劉俊鎮黨委委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黃信建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分管全鎮安全生產工作)鎮安辦主任

成員:曾德模鎮經發辦主任、鎮安辦副主任

江秉國鎮黨政辦主任

向文宣鎮財政所副所長

劉光明鎮社事辦主任

許安國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主任

楊珺鎮國土建環辦負責人

倪雲華鎮拆遷辦負責人

羅周華鎮綜治辦副主任

劉國強鎮派出所所長

周代鋼交警大隊秩序四中隊負責人

鄔黎德陽十中校長

彭光勇涪江路國小校長

龍定學鎮衛生院院長

邱俊鎮供電所負責人

唐行模鎮獸醫站站長

各村(居)書記、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由劉俊副鎮長(環境保護工作分管領導)任辦公室主任,楊珺(國土建環辦負責人)任副主任。辦公室具體負責組織、協調處理環境保護日常工作。

2、主要職責

(1)制定鎮環境保護應急預案,協調各辦所中心,各村(居)及企事業單位,按照業務所涉範圍及屬地管理原則,履行好環保工作

(2)指揮和協調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中部門的應急準備和響應行動。

(3)對環境保護責任單位的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置措施的監督和管理。

(三)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組織制定鎮環境保護應急預案及實施程序。

2、負責鎮環境保護應急日常工作,協調各(辦)所中心、各村(居)主要負責人。

3、接受鎮黨委、鎮政府下達的環境保護應急指示和指令,受理來自鎮內環境保護的報告,並及時上報鎮政府和縣環保局。4、具體指揮和綜合協調鎮各環境保護應急,響應單位的啓動和行動配合。

5、負責與有關單位的聯絡與信息交換工作。

6、組織開展應急行動和事故處理措施的跟蹤、監督。必要時,經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批准後,採取干預行動。

三、環境保護分級

按照突發事故嚴重性和緊急程度,突發環境事故分爲特別重大環境事故(I級)、重大環境事故(II級)、較大環境事故(III級)和一般環境事故(IV級)四級。

(一)特別重大環境事故(I級)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特別重大環境事故:

(1)發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以上;

(2)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羣衆5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3)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污染;

(4)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

(5)用放射性物質進行人爲破壞事故,或1、2類放射源失控造成大範圍嚴重輻射污染後果;

(6)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泄露,嚴重影響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重大環境事故(II)。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重大環境事故:

(1)發生10人以上的、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以下;

(2)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

(3)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羣衆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

(4)1、2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5)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大面積污染或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故。

(三)較大環境事故(III)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較大環境事故:

(1)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

(3)3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四)一般環境事故(IV)。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爲一般環境事故:

(1)發生3人以下死亡的;

(2)因環境污染造成跨鎮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羣體性影響的;

(3)4、5類放射源丟失、被盜或失控。

四、應急行動

(一)準備

鎮環境保護日常準備工作由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負責。鎮應急值班機構即爲環境突發事故應急值班機構,負責接收環境保護的報告,並及時通知鎮黨委政府及上級相關部門,進入應急狀態時,環境保護應急工作由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統一指揮。

(二)啓動

環境保護應急響應應堅持統一領導,屬地爲主的原則。特別重大污染環境突發事故的應急響應由國家環保總局和省環保局組織實施,重大環境保護、較大環境突發事故由省環保局和市環保局全面負責。一般環境污染事故由市環保局和區環保局全面統一指揮。

(三)聯絡與信息交換

環境保護單位應按照事故報告制度向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提交事故報告。應急期間聯絡原則是:

1、各崗位任務明確、盡職盡責,聯絡渠道明確、固定,即時暢通。

2、聯絡用語規範,嚴格執行記錄制度,

3、對外渠道和口徑統一。

(四)指揮和協調

環境保護應急響應時,在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負責指揮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中各部門的應急行動,綜合協調鎮環境保護應急組織體系與其他相關部門、單位的接口和行動,主要內容有:

1、提出現場應急行動原則要求。

2、協調現場應急指揮部的指揮工作。

3、協調建立現場警戒區和交通管制區域,確定重點防護區域。

5、根據現場監測結果,確定被轉移、疏散羣衆返回時間。

6、及時向鎮政府、縣環保局報告應急行動的進展情況。

(五)應急監測

鎮環保部門配合區環保局負責協調組織環境保護現場的應急監測工作,確定污染範圍、種類、強度,提供防護措施,爲環境保護應急決策提供依據,必要時請求區級、市級環保部門提供環境污染地方應急監測技術支援。

(六)安全防護

現場應急工作人員應根據不同類型污染事故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採取安全防護措施。根據事故特點開展相關工作,

1、根據污染事故的性質與特點,向上級部門提出公衆安全防護措施,根據事發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人員密集度等,確定公衆疏散的方式,協助有關部門組織羣衆安全疏散撤離。

2、事發地安全邊界以外,協助有關部門設立緊急避難場所。

五、應急終止和恢復

(一)應急終止條件

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既滿足應急終止條件。

1、污染源的泄露或釋放已降至規定限值以內;

2、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已經徹底消除,無繼發可能;

3、事故現場的各種專業應急處置行動已無繼續的必要。

(二)應急終止後的行動

應急終止後,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還應執行下列行動:

1、評價所有的應急工作日記、記錄、書面信息等。

2、評價造成應急狀態的事故,指導有關部門和事故責任單位查出原因,防止類似事故的重複出現。

3、評價應急期間所採取的一切行動。

4、根據實踐經驗,及時對應急預案及相關實施程序進行修訂。

5、對造成環境污染的事故,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要組織有計劃的配合好區環保局環境污染監測。

6、責任追究。根據區環保執法部門調查結果,配合區環保部門對污染事故責任單位、責任人依法、依規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追究刑事責任,提交公安檢察機關處理。

(三)總結報告

應急終止後,鎮應急領導小組應在二週內向區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提交總結報告。

六、應急保障

根據環境保護應急準備與響應的需求,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提出項目支出預算報鎮財政部門審批後執行,確保日常應急準備與應急響應期間的資金需求。

七、預案管理

本預案由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批准,鎮環境保護應急辦公室組織修訂工作並報鎮環境保護應急領導小組審批,實施程序由鎮環境保護應公室負責修訂併發布實施。

衛生應急預案範文 篇17

爲做好學校大型活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時發現、高效處置會議相關場所疫情,保障校園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範圍

適用於指導在學校大型活動相關場所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時的應急處置。

二、前期準備與保障措施

按照“六個到位”的思路,即組織機構到位、工作方案到位、物資用品到位、應急預案到位、管理責任到位、宣傳教育到位,充分做好會前準備。

(一)成立防控工作組,落實防控責任。

學校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專項工作組,主要責任人爲疫情防控第一負責人,成立健康管理小組,並同時設立健康管理責任人,對接市教體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針對會議議程制定相應防控工作方案並部署實施,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工作應急預案。

(二)開展會前準備與培訓。

各會議參與單位在會前分批次對所有參與會議人員開展全員知識培訓或告知,包含保潔、餐飲服務人員、司機等後勤工作人員,對不同崗位的培訓要有針對性。同時做好會議前防控物資準備,包括防護、消毒等用品。

對每個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做到“8個一”:一個健康檔案,一測體溫,一戴口罩,一設觀察室,一致電(發現發熱者致電指定醫療機構),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一次健康教育,一強化人文關懷。

主辦單位要對會議相關疫情防控工作進行綜合評估,重點包括防護物資儲備、人員培訓、規章制度。

(三)提前摸底分析,實行分類管理。

主辦單位提前對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開展摸底調查,瞭解抵曲人員近14天內行程,有無到疫情高發地,有無接觸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存在上述情況者均不宜作爲會議工作人員。對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數量、參會時間等情況進行統計,做好會議前健康監測,具體要求見附件1。

(四)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安排駐點醫療團隊。

會議期間,各會場要根據參會人員數量和場所等實際情況可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臨時醫學觀察點用於初測體溫>37.3℃人員的體溫複測。具體要求見附件2。

(五)加強人員健康管理。

1、凡進必檢,把好入口關。對會議工作人員上崗前必須開展健康情況檢查,旅行史、接觸史調查,結果無異常者方可上崗。對進出會場的人員必須進行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人員立即將其轉移至臨時隔離區域,並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2、強化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建立人員健康檔案,分組管理,指定工作人員爲健康管理責任人,負責對組員每日開展健康狀況監測。

3、減少人員流動。各健康管理責任人,督促組員進入會場時要正確佩戴口罩,按會議議程和工作人員指引參會,期間減少不必要的.聚集和交談等,儘量保持座位相對固定,控制會場內人員密度,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人員接觸。

4、加強防控知識宣教。強化新冠肺炎防治知識科學宣傳普及,引導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識,要注重手部衛生。在沒有進行手衛生之前不隨意觸碰口腔、鼻腔和眼睛,會議期間正確佩戴口罩。

(六)加強高風險場所管理。

1、密閉、半密閉會場。參會人員和工作人員進入和離開前必須嚴格落實手衛生,增大參會人員座位間隔,減少人員之間不必要的流動;會場負責人要巡查在場人員防護情況,檢查口罩佩戴是否合規正確;加強會議場所的清潔消毒。

2、通風系統。會議場所在會前應至少開窗通風半小時,會議期間儘量開窗通風,必要時開啓排風扇等抽氣裝置加強室內空氣流動。如會議室不具備開窗條件,應確保會議期間集中空調正常運行,關閉迴風系統,採用全新風運行,使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

3、供餐。會議前需全面對餐飲供應場所、設備設施、餐用具等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洗消毒。實行分餐制,控制就餐人員間隔。人員就餐前後必須進行手衛生;就餐後快速離開、避免就餐時相互近距離交談;僅在吃飯時才摘下口罩。

4、洗手間、宿舍、電梯等高風險場所。嚴格按照《公共場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居家和公共場所衛生間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衛生清潔消毒指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學校清潔消毒工作指引》等要求,加強參會人員住宿房間、工作人員宿舍、衛生間、電梯等重點場所清潔消毒。

三、出現疫情後應急處置措施

會議期間,參會人員或工作人員如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症狀時,應就地安頓原則,立即送至場館的臨時隔離點,並安排其他人員有序撤離該場所,記錄好相關人員的聯繫方式,安排到原來住所暫時居家隔離觀察。

健康管理責任人立即向主辦單位領導報告,並聯系駐點醫療團隊,對病人進行初步排查後,根據病情轉送就近的發熱門診進一步隔離診治,並第一時間向疾控中心報告。疾控中心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並在指導會場所在轄區疾控機構對相關場所進行終末消毒。會場經評估合格後纔可重新啓用。

如病例經診治報告爲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疾控中心通過流行病學確定的密切接觸者應按規範立即轉送至集中隔離酒店進行醫學觀察,並採集標本和送檢開展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

四、處置完成解除響應

疫點或疫情處置區內上述措施均已落實,病例隔離治療,污染場所經終末消毒,密切接觸者經集中隔離14天后沒有發病的,可解除應急響應,隔離區域解除隔離。若有新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則繼續做好疫點內各項工作,達到上述要求再行解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