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3W

爲了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國小一年級數學老師制定了怎樣的工作計劃? 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關於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篇一

一、基本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學生的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了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各種學習活動。但是一年級學生畢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在快樂學習中進一步體驗思維的樂趣、成功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找規律,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的認識外,還安排了學習具體時刻幾時幾分的讀、寫方法。"找規律"和"統計"是兩部分新的教學內容。"找規律"引導學生探索一些圖形或數字的簡單排列規律,初步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統計是正式教學統計初步知識的開始,讓學生學習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簡單方法,認識最簡單的統計圖表,經歷用統計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的圖形之間的關係。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要求及重難點

1、能夠熟練地數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數,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愛護人民幣。

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真正做到備好課、備好學生,因材施教,教學中努力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放手多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

2、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敢想、敢說、敢做"的習慣。

3、充分利用課外教輔材料,儘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

4、上課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於精彩的發言給予表揚,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5、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6、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7、重視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8、利用家長聯繫本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適當交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數學的方法。

六、轉變後進生方法及措施

1、堅持多表揚少批評,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其樹立信心;

2、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逐步培養他們的自覺性及上進心;

3、利用課餘時間給予耐心輔導,安排成績好的和他們坐一塊,以便幫助他們學習,共同提高成績。

4、與家長聯繫,使學校與家庭達成共識,共同培養好學生。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篇二

一、年級段總目標:

(一)、數與代數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學習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常見的量,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掌握數的基本運算,探索並理解簡單的數量關係。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數感;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應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敘述"算理"。

具體目標

1.數的認識

(1)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2)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

(3)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4)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大數的意義,並能進行估計。

(5)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2.數的運算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會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常見的量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能認識鐘錶,瞭解24時記時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常見的量有關的簡單問題。

4.探索規律

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

(二)、空間與圖形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認識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平移、旋轉、對稱現象,學習描述物體相對位置的一些方法,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在教學中,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獲得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

具體目標

1.圖形的認識

(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

(2)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等簡單圖形。

(4)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5)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或圓拼圖。

(6)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7)能對簡單幾何體和圖形進行分類。

2.測量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千米、米、釐米的含義,知道分米、毫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

(4)指出並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

3.圖形與變換

(1)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4.圖形與位置

(1)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在東、南、西、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三)、統計與概率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對數據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學習一些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能根據統計結果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感受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學中,應注重藉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應注重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

具體目標

1.數據統計活動初步

(1)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如數量、形狀、顏色)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在比較、排列、分類的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對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3)通過實例,認識統計表和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並完成相應的圖表。

(4)能根據簡單的問題,使用適當的方法(如計數、測量、實驗等)收集數據,並將數據記錄在統計表中。

(5)知道可以從報刊、雜誌、電視等媒體中獲取數據信息。

(6)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

2.不確定現象

(1)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換想法。

(四)、實踐活動

在本學段中,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時,應首先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與同伴合作、積極與他人交流,使學生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同時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

具體目標

1. 經歷觀察、操作、實驗、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 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3.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冊教材總目標:

1、引導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並能夠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物體的個數。在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和數位、計數單位等概念的基礎上,掌握100以內數的寫法和讀法。引導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主動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測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2、在數學活動與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與操作、抽象與概括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激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意識與估算能力。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體會加減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5、在探索與交流中,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與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

6、能運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引導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1角=10分,1元=10角。能夠正確的數出面值較小的人民幣,能夠做簡單的一元幾角等於十幾角的換算,能結合生活實際做簡單的幾元加減幾元、幾元加幾角、1元幾角加幾角的計算。

8、在觀察和操作等活動中,培養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9、培養學生把人民幣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的意識,培養學生估算的能力,教育學生要愛護人民幣,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

10、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商品的價格,根據自己所有的錢數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在活動中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

11、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發散性。

12、增加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學生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爲他們能夠學數學、愛數學創造條件,引導學生把所有的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

13、使學生能在現實的生活情境中,根據行、列確定並描述物體的位置。

14、在探索與交流物體位置關係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靈活運用所 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實踐能力。

15、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16、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問題。讓學生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學會豎式計算的方法。

17、藉助學生生活經驗,知道兩部加減法試題的運算順序。

18、在用加減法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合作,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9、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好習慣。

20、使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能夠從不同的圖形中把上述圖形區別開來。滲透分類、對比的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發展空間能力。

21、藉助情景對數據進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決斷等統計過程有所體驗和感悟。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感受統計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養學生有序地觀察,有條理的思考,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斷等能力,初步學會有意識地從統計角度思考問題。

2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積累一些初步的實踐活動經驗,在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初步統計意識和實踐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三、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9課時)

100以內數的數法 1課時

100以內數的組成、寫法和讀法 2課時

100以內數的順序 1課時

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1課時

多一些、少一些 1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課時

整十數加一位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2課時

第二單元:加法和減法(一)(23課時)

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口算 4課時

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 4課時

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 4課時

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 4課時

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 4課時

整理與複習 2課時

機動 1課時

第三單元:認識人民幣(4課時)

第四單元:實踐活動(一)(1課時)

第五單元:確定位置(1課時)

第六單元:加法和減法(二)(18)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3課時

解決生活中的“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數”

的實際問題 3課時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3課時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 4課時

加減法兩步計算試題 2課時

整理與複習 2課時

機動 1課時

第七單元:認識圖形 (6課時)

第八單元:統計和可能性(3課時)

第九單元:實踐活動(二)(1課時)

第十單元:總複習 (5課時)

四、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一”與“十”以及"十"與“百”之間的關係,建立數位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100以內數的數法、寫法、和讀法。

2、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比較熟練的計算;學會解答常見的加減法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以及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培養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4、掌握橫看爲“行”,豎看爲“列”,從“行、列”兩個維度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

5、體驗到生活中需要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並能正確口算、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和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

6、經歷從立體圖形到平面圖形的過程,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和平行四邊形。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實際情境中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教學難點:

1、一個一個的數,幾十九後面是多少;學生口中數的數與物體的實際數量相對應。

2、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及求“相差”“被減數”“減數”的實際問題。

3、說出幾元幾角化爲幾角,或由十幾角聚爲幾元幾角的想法。在人民幣的加減法計算中,需要先計算在化聚的式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想買的商品填表,能夠說明需要付多少錢,應找回多少錢,這需要觀察、填表、計算等多種能力的綜合運用。

4、根據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觀察角度與順序表述物體的位置,感受物體位置的相對性。

5、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進位、退位)及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

五、教學進度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加強學生的書寫整潔,要求美觀大方、規範整潔,筆畫清楚。用好每節課,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穫。

2、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複習,儘可能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練習內容,採用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重視想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感到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待養成。加強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重在教方法,並在實際的練習中加以應用。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增加練習題目的靈活性,建立知識間的聯繫,及時歸納總結,進行梳理。教學內容要全面到位。多進行變式練習。同時要不斷將較爲重要的知識加以複習鞏固,掌握紮實。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複習中,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一般的學生要保證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練習,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練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所有學生通過複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4、每天堅持早、午檢時間做口算,提高計算能力。

國小一年級數學工作計劃篇三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爲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孝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爲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裏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孝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繫,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繫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繫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