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41K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分析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通用20篇)

新課標教材七年級歷史下冊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項教育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一是減輕學生負擔,降低難度;二是增加啓發性和生動性;三是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本學年繼續講授中國古代歷史,主要以課爲單位,敘述我國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歷史,共22課,每課教學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在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我計劃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教師適當補充一些練習作爲課堂訓練,從而改進評估教學;

3、組織學習某一歷史人物進行正確客觀的評價,培養學生從正反兩方面來看問題的能力;

4、教導學生理解記憶知識點。切忌死記硬背;

5、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經歷、感受和體驗。

教材貫穿一些材料閱讀,“動腦筋”等雖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卻是教材正文的擴展,實際上是給了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更自主的學習,有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形容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實施了愛國主義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時讓學生分組討論,人人蔘與觀察、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教學活動。

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師生平等,民主的人際關係,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崇尚個性和主體性,鼓勵探索真理,在教師啓發、誘導下,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給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學生在擁有發揮個人才智的機會和空間的同時,壓力感又會促進學生去主動涉獵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注意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與安排,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爲指導,確保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前進,促使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通過高二歷史的學習,擴大掌握歷史知識的範圍,深入瞭解歷史的基本線索;對歷史的基本史觀有一定的瞭解,能運用現代化、文明、全球史觀理解歷史,世界歷史能用“世界”的眼光來觀察。

本學期主要完成《世界近現代史》上、下冊的教學任務,以及中國古代史部分教學任務;強化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的訓練,特別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三、學生情況分析

岳陽縣一中09屆高二文科共7個班,這屆學生高一會考採用開卷形式,歷史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班級之間和學生之間差異較大;學生學習歷史方法較爲陳舊。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課堂爭取做到有形式有內容,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很好掌握學習內容。

2、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使他們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3、幫助後進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

4、注重平時的練習和訓練,尤其是要加強對每次測試試卷的分析及解題方法的指導。

5、加強教育教學研究

五、教學進度表

周 次

日 期

教學內容

備 注

第 一 周

8月27日- 9月2日

高二第一次考試及試卷講評集體備課內容:考試評分細則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二 周

9月3日- 9月9日

世界史上冊第二章第七節、第八節,第三章第一節、第二節集體備課內容:第三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姚蘭第 三 周 9月10日- 9月16日 世界史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第四節第1、2、3課時集體備課內容:第四節課堂教學安排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四 周 9月17日- 9月23 世界史上冊第三章第五節、第六節,第三章單元檢測及講評 集體備課內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姚蘭教研課:肖美金第 五 周

9月24日- 9月30日

世界史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第二節第1、2課時、第三節集體備課內容:第二節課堂教學安排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六 周

10月1日- 10月7日

國慶放假第 七 周

10月8日- 10月14日

世界史上冊第四章第四節、第五節,第五章第一節、第二節集體備課內容:第五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姚蘭第 八 周

10月15日- 10月21日

第四章單元檢測及試題講評、世界史上冊綜合測試及課題講評集體備課內容:歷史各類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九 周

10月22日- 10月28日

世界史下冊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一章單元檢測集體備課內容:世界史下冊第一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姚蘭第 十 周

10月29日- 11月4日

世界史下冊第二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1、課時 集體備課內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十 一 周

11月5日- 11月11日

高二段考及試卷講評 集體備課內容:段考試題分析與講評中心發言人:肖美金教研課:姚蘭第 十 二 周

11月12日- 11月18日

世界史下冊第二章第四節第二章單元檢測及講評第三章第一節集體備課內容:第三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十 三 周

11月19日- 11月25日

世界史下冊第三章第二節第四章第一節、第二節第1、2課時,第三節第1課時集體備課內容:第四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姚蘭第 十 四 周

11月26日- 12月2日

世界史下冊第四章第三節第2課時、第四節、第五節、第六節集體備課內容:第五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十 五 周

12月3日- 12月9日

第三、四章單元檢測及試題講評第五章第一節、第二節集體備課內容:單元檢測試題分析與統計中心發言人:姚蘭第 十 六 周

12月10日- 12月16日

世界史下冊第五章第三節第六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集體備課內容:第六章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中心發言人:肖美金第 十 七 周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20__年高二歷史備課組以教育教學新理念和相關教育教學法規爲方針,以學校工作計劃爲指導,以提高教學質量爲目標,以優化課堂教學爲中心,引進“讓學引思”的課堂教學新理念,全面推行主體合作性的教學新模式,團結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互相學習,認真備好課,上好每一節課,並結合新教材的特點,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在教學中,抓好基礎知識教學,着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打好基礎,全面提高,爲學校創四星級高中、爲今後的學測和大學聯考作好充分的準備,爭取考出優異的成績。

二、年級基本情況

高二年級目前共有四個文科班,八個理科班,歷史教師,除x老師外其他老師都教過多屆學測和高三畢業班,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而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歷史基礎較弱,學習習慣較差,但學風較正,有積極向上的要求。

三、工作目標:

1、認真貫徹教育部頒佈《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對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學目標定位於完成歷史必修III、選修Ⅰ和選修Ⅳ規定的各項教學任務。

2、按照學測大綱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理科班完成歷史必修III教學任務及學測的一輪複習工作,爭取在期末市統考中取得優秀成績。

四、常規教學:

1、備課: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妥善處理教學內容,教材的處理必須合理,這樣纔會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針對教材的特點,做出取捨與整合。集體備課,資源共享、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本單元甚至於某一課的重點、難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細緻討論,達成共識。備課,我們將做到四個落實:學案、教學設計、配套習題、相關資料。我們堅持每週都要搞一次集體備課。研討的內容也可以豐富多彩,課例研討,教材質疑,經驗交流,就是自己教學上的一次失誤,也可以說出來,避免我們之中的其他人犯同樣的錯誤。

2、教學:本學期所有班級的教學都要以“立足課本、狠抓基礎、培養習慣”爲教學指導思想,做到“起點要低,講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是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積極思維、自主學習等行爲習慣。特別是通過課前提問和作業、訓練督促學生及時複習的習慣。教學中應着重於對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獻資料的運用等方面,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的能力。提倡多種教學手段的使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從而掌握基礎知識,養成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文科教學中既要突出知識的特點,講清理論要點,又要結合大學聯考考點的設置,進行有針對性的前瞻性教學。爲高三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理科班主要抓基礎,講清學測考綱考點。

3、教學管理:配合各班班主任,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經常與學生交流,瞭解學情。採取集體談話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實施分層次教學。

4、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到精心命題,細心閱卷,認真講評。

5、作業: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好所訂同步訓練資料(衝A行動);教師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6、教研:本學期備課組要多聽課,在教研組聽課的同時,備課組同行之間還要經常性聽課,多借鑑吸收,多取長補短。計劃每週上一堂研討課,自己定課題,定時間,大家評議,共同提高。其次,將本學期發現的突出的教學問題,上升到教科研的層次,並隨時形成書面文字,寫出相關的博客、論文。

7、努力加強與校外的交流合作,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中提升教學水平。

高二年級是一個承上啓下的階段,希望通過全組教師共同努力,力爭在新學期的教學中夯實基礎,提升能力,進一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率,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爲高三年作好知識與能力的充分儲備。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學校、年級組精神,以科學發展觀和新課程標準爲指導,以課程改革爲契機,以教學《常規》爲準則,以提高學科教學教育質量爲目標,緊緊圍繞優質高效課堂教學這一工作重點,發揮備課組教師積極性,團結協作,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1.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是:完成歷史選修一《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的新授,在此基礎上對必修一、二、三進行復習,迎接學業水平測試。

2.在備課組內努力推進優質高效課堂教學工作,建構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展現知識的發現、發展及形成過程,在單位時間內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切實的體驗、感受,全面地、系統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

3.研究新課程下的考情與學情,認真備考,編制、精選模擬試題,做好閱卷、講評工作。

4、激發學生學習文綜的熱情,指導學生學習文綜的方法,培養學習情感。

5.做好培優、補差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爲高三年級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贏在起點。

6、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綜合素質爲宗旨,指導進行研究性學習活動。在重大節日(如五四運動)紀念期間開展活動,緬懷先烈,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探討交流,形成論文。

7、配合學科教學指導組、文綜學科教學指導組做好聽評課活動。

8、加強教師的業務能力,提高科研水平。關注教學教研動態,加強學習,積極撰寫教學博客。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方法:

1.集體備課和教師個人備課相結合。要求每次集體活動前,中心發言人作好教材分析發言準備,提出教學的設想;其他教師也要認真研究課標相關內容及教材。通過教師間的合作探究,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整體的備課質量和教學質量。在備課過程中,應注重研究教材和學情。要求做到教學資源的優化處理。集體備課既要做到凝聚集體力量,又要充分地發揮教師的個性。

2.一如既往地貫徹、執行並進一步強化落實教學常規管理。備課組將遵照學校、年級組的要求,在日常教學中認真貫徹教學《常規》,在備課、上課、課後作業、輔導、測試等環節上經常督促教師自覺執行教學《常規》的要求。特別是作業佈置一定要做到適量恰當,課堂教學要做到精講巧練。在常規有效的管理下,保證課堂質量的高效、有序落實。

3.改進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作用。教學要以“立足課本、狠抓基礎、培養習慣”爲教學指導思想,做到“起點要低,講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注意培養學生的聽課、作業、筆記、積極思維、自主學習等行爲習慣。堅持抓學生基本素質的積累。大學聯考要求學生應知應會的知識點,即使是主幹的、基礎的內容。因所開課時有限,教師在課前也要充分備好課,提高單位課堂效率,課堂授課做到精講多練。教師要研究教育信息化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方法、策略,爲教學提供較爲成功的範例。

認真落實“八個精心”中的“堂堂清”、“節節清”、“單元清”,抓好五分鐘課堂檢測。

教會學生編寫當堂和單元知識提綱,教師定期檢查。

4.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新課程的理念,推動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以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鼓勵備課組老師間互相聽課,取長補短。同時,注重教學的研究,以公開課的形式來探討可操作型課堂教學模式等。在組織教學中,鼓勵教師積極探討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5.培優、補差工作要真抓實幹,教師要做到思想重視,情感投入,時間落實,輔導要活,重視檢測、反饋,不斷改進方法。培優工作要平時分層教學,要統籌安排,確保效果。對於補差工作,更要重視個別輔導,分類評價,及時激勵。對培優補差工作要交流信息,及時調整改進。

通過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爭取學業水平順利達標,併爲高三的教學鋪好路,搭好橋。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在新的學期裏,我們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針,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教研課改。認真學習研究學校及教導處工作要點,審視和把握工作重點,思想上要以教學質量爲中心,一切爲了學生將來的發展爲根本。持“以創新求發展,向教研要質量”的工作思路,保質保量的完成學校本年度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任務。

二、奮鬥目標:

全組教師以學校制定的奮鬥目標爲自己的努力方向,振奮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創造,勇於探索,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轉變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認真進行教學研究,加強備課研討交流及同科教師的通力合作。逐步向業務精、素質高的教師隊伍邁進。

1、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教師儘快適應教學任務和學校氛圍;優秀地完成“春蕾杯”比賽。

2、努力完成學校確定的教學任務。

三、具體工作:

1、認真組織全組教師學習新課改理念,新教材體系,研究出一套好的教學方法。

2、配合教導處組織對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聽評課活動,不定時的抽查教師課堂,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效益。

3、配合教導處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實現“五個轉變”(即教學目標由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能力發展的轉變,教學方式以教師的“教”爲主向以學生的“學”爲主的轉變,教學過程注重知識結論本身向注重知識發生過程的轉變,教學要求偏重同一性向偏重差異性的轉變,教師教學由重“模式化”向重“個性化”的轉變);樹立“三個意識”,(即向課堂教學要質量的意識,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意識);學習精緻化教學模式,把它逐漸的融入到常規教學中去。

4、加快新教師的成長。配合教導處組織新教師學習教學常規,重點抓好新教師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處理等教學環節。通過學“三法”(教材、大綱、教法),使其儘快成長。對逐步走向成熟的青年教師,要求他們向“學有專攻、教有特長”的方向發展。

5、配合我們的教研組長抓緊先進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推廣。

6、落實好集體備課制度。備課組確定集體備課的時間、主題、中心發言人,要保證落實每週一次備課。

7、制定備課組計劃;安排教改教研活動;突出研究課題;評估課堂效益;督促教師撰寫論文,向市、縣推薦教師的優秀論文。

8、堅持課題組工作例會制度。每週星期三上午爲備課組活動時間,組織教師進行近期教學工作的研討分析,教法交流。大力推進“分層教學法”、“目標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方法,突出教研實效,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學質量。

9、做好備課組資料歸類,日常工作備課組組長要分工明確,以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

10、加強課題研究,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教科研是教改的先導與基礎,歷史教師要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對教改實踐要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並將一定的理論知識帶回到教改實踐中作出分析,在教改中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在課題研究、教改實踐中要面向實際,站在前沿,重在應用,加強合作,及時把課題研究中科學的正確的經驗成果轉化爲教學的理念和操作,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

11、加快青年教師培養的步伐,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

(1)、組織青年教師進行理論學習,青年教師通過理論學習,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與功底。每節課後,教師要及時記錄課後記,過一段時間反思、小結。堅持寫學習札記和教學心得。

(2)、“老帶新,老促新”,互幫互學,指導新教師備好課,上好課,儘快熟悉教學業務,熟悉教學常規,執行教學常規,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

(3)、加強集體備課,統一進度,統一訓練,教師要堅持備詳案,提倡教研組成員資源共享,交流信息,互相促進,確保整個學校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將根據學校的工作精神,以學校教學計劃爲指導,落實推進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綜合的教學理念,提高語言能力、教學能力;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識記、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加強常規教學的研究力度,切實深化七年級歷史教學,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任務及要求

歷史教學,要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按時間順序觀察歷史發展和變化,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啓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識活動,對有關的歷史問題進行簡要評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知識能力基礎方面:七年級學生活躍開朗熱情,上課積極發言。經過國小六年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技能諸如:閱讀簡單材料,從圖片、表格中獲取歷史信息,歸納整理等;但是由於學生的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惰性較強,所以歷史成績也不是很理想。

2、個別差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但是不會聽講和自學、不會做筆記、個別學生不交作業、課堂吵鬧、回答問題天馬行空。

3、疑難困惑:老師的難題是課堂常規管理、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行爲的管理和規範,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的難題是知識點龐雜,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對當今社會的一些問題的正確理解和分析。

四、教材分析

《中國歷史》第一冊,主要包括四個單元的內容:即中華文明的起源、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統一國家的建立、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闡述了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到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

五、教材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夏、商、周的更替及青銅文明;秦的統一和滅亡;大一統的漢朝;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魏晉的建立;不同時期的文化科技成就。

教學難點:主要是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教會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六、主要教學措施

1、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是授完七年級中國曆冊。理清每個階段的歷史線索,概括每個階段的歷史特徵,找到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本學期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就必須夯實基礎,引導學生自己來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課後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

3、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多媒體,網絡等進行輔助性教學。

4、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

通過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抓好後進生的個別輔導工作,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5、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6、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七、教學進度

嚴格按照市教研中心安排的進度表進行。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7

一、深度挖掘教材

九年級是新課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識的處理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備課,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度挖掘教材,鑽研教材,深刻領會新課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適應會考的靈活多變性。

二、認真、全面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尤其是九年級的歷史。面對國中日益靈活的歷史會考,備課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靈活傳授教材,對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要精打細算,認真設計好課堂的沒一個環節。備好教材的同時,還一定要備好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備課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個時期學生的心理,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

三、狠抓課堂效率,注重知識的落實

九年級的學生,課業負擔很重,課餘不可能有時間背歷史,這就要求上課時保證課堂效率,當堂的知識爭取當堂掌握。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們力爭:講課內容少而精,線索簡單而清晰,課堂給同學一定的時間當堂消化本節課的知識

四、充分利用課外輔導,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國中生對於知識多數是死記硬背,不求甚解,這就更要求我們要不斷的在他們面前提醒,重複,也就是說我們要加大檢查力度,使學生的腦子裏始終都裝着歷史、將各班分成興趣小組,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提問,教師利用自習時間進行抽查、。

五、加強與同一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的聯繫

九年級的學生由於學習壓力較大,情緒比較容易波動。對此,我們應和其他任課教師聯繫,時刻掌握着每個學生的狀況,並且及時的對症下藥,爭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六、教學進度

2—3月講授世界歷史下冊。

4月複習中國歷史1———3冊。

5月複習中國歷史4冊、世界歷、下冊。

6月總複習。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8

新學期校長報告會上,校長飽滿激情的講話深深震動了我。“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人”這一嘹亮的號角在我心間久久迴盪。秉承這一先進的教育理念,我對新學期的教學指導思想進行了思考與探索。要培養這樣的跨世紀人才,首先要求教師自身應該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高中歷史新課程這一高中歷史教育的實驗田,對我們這一代教師來講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只有認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實踐才能贏得主動,取得事業和人生的雙重進步。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將本着拓展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技能、放寬教學視野的指導精神,積極摸索和總結教學規律,儘快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認知能力和求知興趣,實現我校歷史教學的新突破。

基本情況分析:

一、教師自身狀況分析:

(一)教學優勢:在歷史教壇執掌教鞭的十幾年,不僅使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也錘鍊了我精練、準確、具有感染力的課堂風格和認真負責的育人態度。同時,十年來我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和智力水平也有了一定的瞭解,使得我初步具備了因人施教的能力,對於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

(二)教學劣勢:我在教學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在適應我校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方面有一個過程,需要不斷提高和揣摩。

二是需要儘快熟悉學生的思維和心理習慣。

二、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生活已基本適應,初步積累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且學習方法上有了改進,高二是高三提高和衝刺的積累階段,必須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升高二學生在歷史認知上的層次,鍛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逐步掌握歷史演進的規律,學會用聯繫和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觸的歷史,鼓勵學生在“史韻流香”的論壇上暢所欲言,發表屬於自己的歷史論辯,拓寬他們的歷史思維,爲高三鞏固提高打好基礎。

教材簡析:新歷史課程標準教科書是高中歷史教學的一次重大變革,勢必對我國中學教育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這一系列的高中教材突破了原來單純以時間爲順序,以朝代更替爲鏈條的編寫模式,將大歷史的發展和蛻變濃縮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幾大脈絡的演進過程中,歷史不再是死板的記憶和背誦,生氣與活力躍然紙上。要鞏固他們的知識點,必須做一些適合他們的練習題,而做練習題不能以題海作爲戰術,而應做到“教師下海,學生上岸”精選精練,逐步提高。

重點工作及措施:

1、重點工作:本學期我將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1)、主抓基礎知識,每一單元的複習都以基礎知識爲主,讓學生腦子裏有清晰的線索。

(2)多研究一些習題,選擇適合我校學生的習題,紮紮實實的做題

(3)培養學生的做題技巧,使之掌握考試的方法。

2、措施:

1、 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相較於國中生來說,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理性思維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於畢竟高一、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和單一的理性分析還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既要培養他們對於事件本質和事變規律的認識和分析,也會糅合

趣味性較強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逸聞,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轉變教學方式,力求做到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

(1)每堂棵的具體安排1+2+1的模式。前35分鐘複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後35分鐘檢測本節棵學習情況。這樣做到日日清。

(2)及時單元檢測,把本單元所複習的主要內容以試卷形式考察一遍。考完要及時進行試卷講評。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補缺,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3、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研究能力

(1)複習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大學聯考典型例題的演練,培養他們的應考意識。

(2)每複習完一個單元引導學生概括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概括總結能力。

(3)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會組織學生擴大歷史閱讀領域,拓寬知識面,培養他們的聯繫能力。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9

高二歷史上學期教學工作計劃主要是對《世界近現代史》上、下冊的知識點進行教學,讓學生牢固掌握這些高二歷史知識點。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與安排,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以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爲指導,確保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前進,促使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教學目的和任務

通過高二歷史的學習,擴大掌握歷史知識的範圍,深入瞭解歷史的基本線索;對歷史的基本史觀有一定的瞭解,能運用現代化、文明、全球史觀理解歷史,世界歷史能用“世界”的眼光來觀察。

本學期主要完成《世界近現代史》上、下冊的教學任務,以及中國古代史部分教學任務;強化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方法的訓練,特別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課堂爭取做到有形式有內容,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很好掌握學習內容。

2、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使他們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3、幫助後進生樹立學好歷史的信心。

4、注重平時的練習和訓練,尤其是要加強對每次測試試卷的分析及解題方法的指導。

5、加強教育教學研究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高二歷史備課組在區教研室、學校教務處、教科室、年級組的指導下,貫徹執行xx省教育廳減負、增效的要求,在“以學生爲本,爲社會服務”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在學校“謀發展,求質量立校”思想的指導下,銘記 “明志博學,唯真至善”的校訓,在新課程改革精神的指導下,團結一致,努力提升本學科在全市的位置。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知識和能力:

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重大歷史問題;在掌握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的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處、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學會與他人尤其是不同見解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爲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

三、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注重提高學生的學史興趣,使歷史知識趣味化。

2、突出學生學習歷史方法的培養,使歷史知識問題化。

3、加強歷史課堂及課外交流,使歷史課堂互動化。

4、針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分解知識,使歷史知識漸顯化。

四、教科研設想

1、結合歷史教研組市區課題設計新型歷史課堂。

2、開發歷史課的情感因素,注重學生個人修養和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

3、着重思考“二中271”新課改形式下教育理念的轉變以及與大學聯考之間的銜接關係。

4、開發校本課程和組建歷史學科社團。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1

在我校領導的指導,和各位前輩的引導下,經過半年的教學,我對教學工作基本上是摸出了一些門道。對教師這一職業,對歷史教學也有了新的認識。新的學年,新的開始,腦海中也有許多和教學有關的設想,儘管還不成熟,但是卻可以做爲我在成長過程中這一階段的見證。

一、指導思想:

以中學歷史教學新課標爲依據,以現行高中歷史課本爲依託,儘量運用新教法,指導學法,因材施教,在全面落實基礎知識和能力要求的基礎上,培養學科思維能力,緊扣教學環節,努力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達到素質教育和大學聯考的要求。

二、教學任務:

1、 全面紮實地打好基礎,不留死角。(儘量做到課本中大字記憶、小字理解、地圖熟悉,此外,標“☆”的內容要了解,注意歷史知識的連貫性)認真閱讀教材,結合教參,結合大學聯考、結合新課標、結合學生實際,提高備課質量。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重點突出的傳授給學生。

2、在打好基礎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解讀、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做好選擇題、讀懂材料題、掌握問答題、整合論述題)。

3、與此同時,還應該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在學習我們偉大祖國光輝歷史的同時激發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作爲中國人的自豪感。

4、書寫教案時,一定要備詳案,其內容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板書的設計。

5、把每一位學生按不同的特徵分成小組,每次上課有計劃的讓學生回答問題,例如:學習成績不好,性格內向的學生,應該爲他們設計簡單的問題,讓他們答對,以培養其自信心;性格太張揚的學生應該設置一些較難的問題,使之認識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設置一些靈活的問題,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可以持之以恆。

6、緊抓背誦。這是由歷史學科的獨特性決定的,可以說,沒有背誦,就沒有歷史成績。

7、網絡複習。學習是不斷的同遺忘作鬥爭的過程,在學習完一節,一單元乃至一整本教材之後,我們有必要對之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複習,以達到鞏固和提高的目的,由於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的知識點多且龐雜,這就要求我們用一種恰當的方法來對這些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我採取的是一種點,線,面,體的立體網絡知識結構來統領所學的龐雜和混亂的歷史知識。既減輕了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種複習方法應長期堅持。

三、學習任務

這學期,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也得完成學習任務。走上講臺我是老師,走下講臺我是學生,所以我必須不斷學習,以提高自身素質。

1、在歷史教學方面拜王建功老師、楊豔霞老師爲師,多聽課,多請教,多學習。

2、在學生管理方面拜李雪梅老師爲師,多交流,多實踐,多思考。

四、短期目標

通過這半年的學習實踐,基本上達到“一年入門”,爲“三年過關”,“五年成才”奠定基礎。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基本內容

實施素質教育主渠道在課堂,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因此我計劃做到以下幾點: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二)重點難點

重點: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民族關係的發展,統一。

難點:我國的民族關係是如何發展的以及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如何鞏固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隋朝到清朝初期爲主要的歷史發展線索。共26課,每課教學一課時。其中標有星號的內容,供各地的學校選用。前兩個單元后各設一節活動課,第三單元后設兩節活動課。第一個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教科書內容的安排和教學活動的設計,無不緊扣隋唐時期的“繁榮”與“開放”。“繁榮”與“開放”,是反映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的兩個側面,具有同一性。第二個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實際涉及“民族關係的發展”和“經濟重心的南移”兩個主題。這裏“民族關係的發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內容,也有反映民族並立與民族一面,都對“經濟重心的南移”有影響。第三個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危機”,教科書對課標有關明清時期的五條內容標準進行了歸納組合。

三、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總體水平差不多,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且這些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爲。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瞭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四、採取措施

1.在課堂教學中倡導師生平等,民主的人際關係,應尊重學生的差異,崇尚個性和主體性,鼓勵探索真理,在教師啓發、誘導下,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這給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學生在擁有發揮個人才智的機會和空間的同時,壓力感又會促進學生去主動涉獵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創設一個良好的氛圍,注意師生雙方交往、互動、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2.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目標統一,準確;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爲依據;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3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4】班歷史教學,在他們當中,有的同學學習歷史的興趣很濃,有的同學根本沒什麼興趣。所以上學期歷史的平均成績在50分左右,整體成績還不理想,原因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很多,因此,成績取得高分的學生平均被拉了下來。這個學期要想辦法使學生的成績有較大的提高。我應該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入手,來改善一向把歷史視爲副科,不好好學習、認真對待的學生心理,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把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的學習上,力爭培養一批熱愛歷史學科的愛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據七年級歷史課程標準,整合人民版、人教版歷史教材,在改革中創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漸建構帶有自己特色的歷史教學模式,爭取各個班的每個同學的歷史成績都有所提高。

二、教學目標

1、要在上冊歷史教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5、從嚴治教,提高成績。

四、具體措施

學爲主,並採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2)加強直觀教學,充分利用教學掛圖等教學工具;積極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3)爭取每期都要開設歷史活動課,要求自己必須自始至終參加學生的活動,並且要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進度安排

本學期總課時爲38課時,每週2課時。

第一單元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10課時

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係的發展

8課時

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教育思想爲指導,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思想,貫徹“教育必須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爲宗旨,面向新課改,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學情分析

高二年級共有xx個班級,xx個強化班,xx個文科班,xx個理科班。其中,本學期每班開設歷史課有節,全年級節,但只有位歷史老師任教。本學期學習的內容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三),按課標要求,須xx個學時,學分。

高二年級在高一的基礎之上,在教與學的理念和習慣上學生與教師有比較好的配合,在教與學的方法上應如何突破,如何在改革面前吸取經驗,探索過程中少走彎路,這是擺在我們高二師生面前的重要問題。

三、教學目標

1、要在高一歷史教學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文化發展歷程”的課程,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時期的基本特徵以及發展趨勢,認識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基本規律。

2、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文化發展歷程”的課程,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解讀、判斷和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教育學生繼承傳統美德,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養成具有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意識和人文素養。

4、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改變學生學習歷史的不良習慣。

四、本學期教學計劃和具體教學措施

本學期教學教任務是,完成高中《必修Ⅱ 文化發展歷程》的全部講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高中《必修Ⅱ 文化發展歷程》的基本史實,並培養學生相關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綜合概括等能力。

本學期教學的具體教學措施是:

1、認真落實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本學期準備進行集體研討,統一教學進度、教學目標、重難點,做到教學案一體化,強調分工合作。

2、教師注重積累,使綜合素質提高。就歷史學科而言,知識編排較難,所以對於教師也在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不僅是史學最新動態,還是涉及其他學科,我們要不斷的在積累和學習。

3、關注課堂,加強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有序管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5、堅持採用學案導學,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自主學習的能力,具備終生學習的素質。

五、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5

歷史的本質其實是把實際發生的事件轉換成以意念和文字形式存在的歷史的過程和方法。精品小編準備了高二歷史教學工作計劃設計,希望你喜歡。

一、高二年級基本情況:

高二年級一共xx4個班級,理科班級xx班,文科班級xx班,文理科學生學習歷史目標完全不同。文科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爭取大學聯考取得高分;理科的學生學習歷史的目標是通過明年的學業水平測試。本年級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其中文科班,每週三節課;理科班,每週一節課。本年級一共有5位歷史老師,其歷史教學任務爲人教版歷史必修三。

二、必修三歷史教材分析:

人教版歷史必修三一共八個單元,講述的是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技技術發展的歷史,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的內容比較枯燥,學生不是很容易掌握,也不太好理解,需要老師多方面進行課外有趣歷史知識的補充,並聯系當今的生活現實進行講解和分析。在教學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要充分發揮教學中雙主體作用,迅速提高教與學的質量,爲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進一步提高高二歷史教學水平,完成教學目標。

三、本期工作主要採取措施:

1、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首先,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針對老師:做一個導師,在知識傳授、思想交流、能力培養等各方面都要積極正面的引導學生。針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正確而全面的看待和處理歷史問題;把握好歷史的科學性,教給學生一個傳承的歷史、發展的歷史、客觀的歷史。

其次,注重常規工作,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堅持備課,做到每課都備好重點難點,認識學情,尋找突破點;認真準備好每一個教案(或課件);課堂教學難易適當,突出重點,多展開師生互動;作業是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積極對作業進行批閱。

最後,加強教學研究與探討 :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常規教學在鞏固基礎的同時強化歷史的思辨能力,訓練學生多角度多聯繫地看待問題,習題講評則從審題入手,把握解題規律。積極進行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歷史教學探索,課堂教學積極藉助多媒體手段,充分藉助網絡豐富知識與題庫。 積極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如何學,如何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整理,如何提高身體水平和解題技巧上多下功夫。

2、針對備課

爲保證進度和教學內容得一致性,我們商議決定每週進行一次集體商討、集體備課,同時也要求大家爲備課組獻計獻策,共同搞好教學工作。

3、針對考試:

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到精心命題,細心閱卷,認真講評。

4、針對作業:

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課時作業;教師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學科課程標準爲依據,求真務實,探究適合我校學生的教法與學法,落實好新課程的理念,突破以基礎夯實與能力培養爲核心目標,爭取在20__年大學聯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二、複習依據

1、內容

高三歷史學科的教學要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20__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湖北卷)文科綜合》考綱、人教版教材爲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歷史新課改賴以進行的綱領性文件;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學主要素材;考試大綱是備考複習的重要依據。三個依據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命題

新課改下的大學聯考是正確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體現高中新課程改革精神與理念,反映高中新課程方案的特點和各學科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20__年是湖北省新課改後的第一年大學聯考,因此應認真研究其他新課改地區的大學聯考試題(特別是寧夏、海南等地),通過“新材料、新情景”的創設與運用,利用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知識,引導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知識,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史學原則,從而在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達到有機的統一。

三、複習方法

1、時間安排:20__年暑期—20__年2月底(一輪複習)

2、複習思路:夯實基礎知識,理清基本線索,培養基本技能。

3、主要任務:以教材爲主,進行單元內小專題複習,夯實基礎,使知識系統化,結構化,並在此基礎上向深、廣度擴展,結合現實,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搞好單元過關,精選習題,精講精練,及時講評,並且每節課力爭留出時間讓學生記憶一些重點知識,做到當堂知識當堂鞏固。

4、方法:以課時爲主要學習方式,單元內小專題式進行,一個單元結束後要進行單元總結與測試,每個模塊結束後要進行模塊過關測試。

採用讀、講(聽)、練、評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讀書:利用正課時間,明確目的和要求,按照學案,由學生帶着問題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讀書,在此基礎之上理清單元與單元之間、課與課之間的邏輯聯繫,構建相對嚴謹的教學知識結構,使掌握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

第二環節——講(析):在熟知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基本史實,突出重點、難點,提高歷史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並逐步形成歷史學科思維能力)。同時,要針對考點進行知識擴展,教師最好做到精講多練,講重點,要突破每個考點的核心問題:

第三環節——訓練:在課時複習結束後,要選取典型試題及時進行測試、反饋,可採取一課一小練(當堂訓練)的形式,以便及時鞏固落實,練習後,必須覈對答案,分析總結。通過典型題目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如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創新能力等。

第四環節——講評:包括教師的講評與學生的自評。每一單元測試及模塊測試後教師要重點講評,教師在講評練習和試卷過程中,要特別留心解題方法的講評,從而減少解題錯誤,提高應試能力。

一輪複習側重點在於理解歷史概念,掌握基礎知識。

基礎知識既包括具體史實,也包括規律性的認識,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徵也屬於這一範疇。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貫徹“全、準、新、細”的原則。“全”即複習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試大綱的任何知識點,在此基礎上纔可以強化重點;“準”即對知識的識記、理解、闡釋要準確;“深”即對歷史現象、內在聯繫和規律的理解認識要深刻;“新”即對歷史知識要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位來認識和鞏固;“細”即注重細節,近幾年文科綜合試題啓發我們必須抓好細節,很多問題並不難,但考察很細緻,於細微處方顯精神,細節決定成敗。

四、具體要求

1、改一講到底,不訓練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參與,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老師重在幫助學生整理思維層次和指導思維方法;邊講邊練,這樣才能做到訓練及時、訓練充分。

2、改只有知識教學,沒有材料教學。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7

一、目標

新高中課程標準在明確高中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結構、促進教學方式轉變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學中我們應緊跟高中課程改革的步伐前進。爲適應這一新形勢,確保高中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我們的教學要切實有利於廣大學生的自主發展。對我們教師來講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只有認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實踐才能適應新課程需要。在接下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本着拓展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技能、放寬教學視野的指導精神,積極摸索和總結教學規律,提升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認知能力和求知興趣,實現歷史教學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歷史必修一呈現的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史,內容包括中國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歷史時期。本書內容可分爲四個方面:

(1)中國和外國政治制度及發展特點。

(2)重大的政治事件。

(3)政治文明發展過程中涌現出重要政治人物。

(4)重要的歷史現象。

通過了解這些歷史內容,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歷史上出現的重大政治鬥爭,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線索和規律;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對歷史的回顧,還能更清醒的把握當今中國和世界政治特點及未來走向。

三、學生現狀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歷史教學工作。通過初步接觸和了解發現學生歷史學科基礎相當薄弱,缺乏學習興趣,基本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沒有養成,而且對歷史學科一慣當作“副科”,非常不重視。

四、本學期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五、重點工作及具體措施:

(一)重點工作:

(1)明確教學任務、抓好教學常規、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興趣。

(2)精心備課,把每一堂課當成優質課來準備,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

(3)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方法。

(二)具體措施:

1、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高中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相較於國中生來說,已經開始發生重大轉變,理性思維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於畢竟高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完全過渡到成熟的理性思維,完全枯燥和單一的理性分析還不完全適合他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培養他們對於事件本質和事件規律的認識和分析,也要糅合趣味性較強的歷史典故和歷史逸聞,輔助學生對當時歷史環境和歷史事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轉變教學方式,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每堂課均採取1+2+1的模式。前3—5分鐘複習上一節內容;30分鐘講課;最後3—5分鐘檢測本節課學習情況。

(2)每兩週一次總結測查,把兩週內所學主要內容以提問形式或試卷形式考察一遍。

(3)每月一次月考,查漏補缺,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3、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和研究能力

(1)每學完一個單元引導學生概括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培養他們的概括總結能力。

(2)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穿插一些大學聯考典型例題的演練,培養他們的應考意識。

(3)在時間允許的範圍內會組織學生擴大歷史閱讀領域,拓寬知識面,培養他們的聯繫能力。

六、教學方法:

綜合考點內容,突出學科內的知識銜接,注重學科間的貫通,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訓練,重在運用;拓展訓練,重在提高;綜合訓練,重在發展。使學生既從“點”上拓展,有能對所學知識點結合,融會貫通。

歷史上的政治活動是豐富多彩、極其複雜的,他與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等一起構成了人類歷史上多彩的社會活動。只要同學們潛心學習,細心探究,就一定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感悟許多歷史的真諦。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8

爲更好的抓好七年級的教學工作任務,貫徹落實好《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四有一代新人,本學期七年級歷史除傳授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之外,還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學生髮展爲本”爲宗旨,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總體水平查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材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三、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第一、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

1、目標統一,準確。

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爲依。

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第二、使學生主動叄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第三、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習參與歷史小製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蹟、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知識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加強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實踐能力。

第四、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第五、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後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進度

新教材七年級歷史第一冊總共有22課,其中新課講授佔二十二個課時,單元複習佔四個課時,期中複習佔兩個課時,期末總複習佔四個課時。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19

本學期,我只擔任八年級級一個班(二8班)的歷史教學工作,通過一兩週的教學和觀察,發覺二8班有一部分的學生對學習歷史不感興趣,爲了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也是爲了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特制定以下工作計劃。

一、教學目標

1、針對學生的實質情況,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近代歷史的事件、人物、現象等。

2、培養學生識圖、根據材料回答問題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有關的歷史學習資料。

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好的成績。

二、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歷史教材和教學大綱,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各種能力的培養。

2、根據學生情況使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興趣,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每一節課前進行前一節課知識點的默寫,然後佈置下一節課知識點的默寫。在課堂教學中要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

4、抓好目標生、邊緣生、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和幫扶工作,要求他們繼續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三、教學進度

七年級歷史教師工作計劃 篇20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教八年級(5—9)班的歷史課。從總體來說,八年級學生求知慾強,思維靈活,但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目的不明確,有偏科現象,缺乏分析歸納能力,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發揮。八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爲。

具體來講,班級人數多不利於良好學風的形成,也不利於輔優培差工作的開展。女生,聽話守紀,基礎知識掌握紮實,但分析理解能力不強,缺乏創新意識;男生思維活躍,善於提出有針對性性的問題,提出的問題,大多有價值,不過,男生不喜歡識記基礎的知識點,這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爲單位。課本按歷史時期或學習主題編寫了“單元回眸”,梳理基本線索,小結重要內容。書中還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習題以及“動腦筋”等欄目,旨在啓發思維,提倡各抒己見,答案不求。

1、特點:政治思想性強,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可讀性強、重點突出;圖文並茂,趣味性強;啓發性和生動性結合;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內容:敘述從鴉片戰爭到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的歷史,共22課,七個單元。具體單元內容: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第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第五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第六單元經濟和社會生活;第七單元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

3、重點及難點:重點是一至五單元,難點是認清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線索,提高認識、培養歸納綜合能力,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和思想也是難點。

三、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從鴉片戰爭到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的歷史。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及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啓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進一步認清歷史前進的大趨勢和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樹立爲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遠大理想,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當好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養。

四、教學措施:

教師應幫助八年級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瞭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

(一)做好教育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參、教綱;認真備課;上好每一堂課;細緻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2.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歷史科有經驗教師的教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3.優化課堂教學。嚴抓紀律,採用多種教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方式,啓發學生動口、動手和學會學習。

4、認真抓好輔優培差工作,制定有針對性的輔優培差工作計劃。

(二)基礎知識教學

1.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具體描述,講清線索。每課突出重點、基礎點讓學生掌握鞏固好。

2.經濟、文化、政治方面讓學生知道,並瞭解發展情況,追溯本源,充實內容,聯繫當代與環保相關知識,及時教育。

3.對課文知識進行歸納、綜合,讓學生系統掌握,教會學生學法、記法,充分利用課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

1.進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實,增強學生愛國認知,學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愛國事蹟,爲實現人類理想而奮鬥。通過戰爭的破壞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初步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教育。使學生學會科學分析評價整個民主革命時期的史實及人物,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3.進行維護祖國統一,增進民族團結教育。我國曆史發展,是統一鞏固發展,即使是革命時期同樣是統一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民族發展,樹立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觀念。

4.進行優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國近代有無數傑出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優秀品德,值得發揚光大。

5.進行國情教育,增強時代責任感,讓學生了解認識中國近代的屈辱史,內外對比,更要爲國爭光,樹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