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學計劃(通用18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9W

品德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品德教學計劃(通用18篇)

本年級有六個班,共有學生三百多人。通過一年級上期的學習,學生已養成了一些好的行爲習慣,而一年級下學期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有很好的作用,能幫助學生進一步適應學校規定;能加強同學與同學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能有利於學生的心理髮展。所以,思想品德課要讓一年級學生理解觀點、明白道理,教師就要講究教學方法,就要在課堂上創設有利於學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環境。

二、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中的變化,並能通過動手做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三、課程內容標準的重點:

1、培養學生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

2、培養學生能夠愉快、積極地生活。

3、培養學生能夠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

4、培養學生能夠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具體教學措施:

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應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爲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針對《品德與生活》的學科性,教學時可採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明確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目的,使學生能夠遵守日常行爲規範,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以開展研究性學習及運用多種教學媒體來提高教學效率。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情感。

3、認真學習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並切實的應用到實際教學中。

4、認真備課,鑽研教材,上好每一堂課。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動範例,指導學生認真完成練習。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的資源。充分挖掘學校、社區圖書室及家庭中的圖書資源、媒體資源,並促進兒童之間、班級、年級和校際之間圖書、資料的交流和共享。

6、重視利用兒童自身的興趣、經驗和活動中的發現、體驗等作爲活動的資源。教學活動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類型。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如討論、資料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講故事等。

五、教學進度安排表:

每週每個教學班有二課時。

第一週寒假生活交流會。

第二週春節知多少。

第三週新的學期新的我。

第四周春天在哪裏。

第五週我們播種春天。

第六週和春風一起玩。

第七週春天的盛會。

第八週六一大策劃。

第九週六一大行動。

第十週開心六一。

第十一週我的這一年。

第十二週二年級生活什麼樣。

第十三週怎樣過暑假。

第十四周健康、安全要牢記。

綜上,在思想品德課中,提高學生明理能力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科學地把握和運用,就能夠使他們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中受到教育,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爲習慣。

品德教學計劃 篇2

一、學期課程總目標。

1、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間的關係,體驗合作的快樂。

2、讓學生了解祖國新時代的新面貌,樹立爲祖國自豪、爲祖國驕傲的情感。

3、培養孩子們的和平意識,號召他們爲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

4、通過學習,瞭解保護地球家園的重要性,培養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5、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奮鬥目標,並鼓勵他們爲此堅持不懈地努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教的六184、185個班的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求知慾較強,對世界充滿好奇,同學間能互相合作,共同進步。但也有個別同學由於種種原因有一些不良習慣,影響他們健康成長。

三、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分析.

1、綜合性。

本冊教材共設五個單元,每一個主題都不再是單一的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個個話題。通過這些話題,引導他們學會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加深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形成基本的道德觀。

2、開放性。

教學不侷限於課堂內,而是面向學生廣闊的生活空間,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強調學習活動的延續性和完整性,體現學習活動在時間上、空間上的開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創設一種能與學生對話的文本形式,與學生共同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問題和煩惱,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

4、形式活潑。

教材版式新穎,富於流動感;圖文並茂,充分運用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多種形式,採用對話式的兒童語言,富有親切感。

四、教學措施。

1、積極轉變觀念。

(1)、要樹立綜合的、開放的課程觀。

在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並及時關注社會中新的信息、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以便及時地、合理地調整教學目標,增強教育的針對性、生動性和實效性。

(2)、樹立以人爲本的學生觀。

(3)、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

(4)、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一些愛綠護綠活動和環保小調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

2、注意整體把握。

在實際教學中,我將盡力挖掘活動空間,從更多的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拓展,儘可能地體現一種兒童文化,讓教材真正成爲學生喜愛的朋友。

五、減負提質措施。

1、爲了讓孩子們輕鬆而又愉快的學到知識,增強能力,我在課堂中儘量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儘可能地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來讓學生自己思考,互相討論,合作交流,從而獲取知識和技能。

2、不佈置呆板的書面作業,而是讓學生去讀報、上網查資料、做社會小調查等,來增長孩子們的見識,鍛鍊他們的能力。

六、潛能生轉化措施。

針對部分潛能生,本學期需對他們注以更多的愛心和關心,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對他們加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和行爲習慣的督促和指導,讓他們自信而健康地成長。另外我將多注意這些孩子接觸外界的情況,對他們的行爲加以正確地引導。

七、評價措施。

本學期將採取平時評分制和期末考覈制相結合,而不是靠一張試卷定成績,而且重在平時的學習情況及完成作業、處理問題的情況。再結合家長及同學們的評價情況給孩子們一個完整的評價。

八、環境教育。

結合教材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開展一些愛綠護綠活動和環保小調查,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環保行爲和習慣。

九、教學安排。

周次

課題

第一、二、三週

第一單元

第四——八週

第二單元

第九——十一週

第三單元

第十二——十五週

第四單元

第十六——十八週

第五單元

第十九周

複習

第二十週

考試

品德教學計劃 篇3

一、國小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分析

在相同的年齡階段每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某個時間段當中會出現成績的高低不同。但是如果在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進行強化和培訓後,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有效的提升。但是和學習成績的提升相比較,要對人的思想行爲習慣進行培養就非常困難。

國小生的思想行爲可塑性非常強,其自身的思想行爲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所以在國小的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對於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爲習慣和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數學這門學科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所以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1]

二、國小數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分析

1.清楚學生和學科的特點

一般而言,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學是根據學科的實際特點來進行思的。所以,在國小的數學教學中要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就要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有一個充分的瞭解和認識。因爲數學知識的具體應用非常廣泛,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中,教師應該要重視結合實踐,讓學生能夠對數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明白在改造世界和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數學知識是不可取代的一種工具。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的例子來引出概念和對相關規律進行解釋,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打下良好的唯物主義思想基礎。另外,國小數學知識也具有非常嚴密的邏輯性,系統嚴密、前後連貫和很強的邏輯性是國小數學知識內容的主要特點。這也就要求了國小數學教育應該要具有準確性和嚴密性。在原來的概念上,教師通過相關知識的聯繫可以推導出新的概念,比如通過2+2+2就可以推導出2x3,通過2+2+2=6得到2x3=6。通過仔細的推導和計算,可以得知2x3=6的結論是正確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啓發,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和教育,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根據學生的特點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數學教師應當具備的手段和策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要通過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從而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2.利用辯證唯物主義觀來開展教學

在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時,數學這門學科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教師在對教材進行研究和分析、設計教學時可以通過辯證唯物主義觀來進行,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的教育,從而來慢慢體會到知識是來源於社會實踐、事物之間是不斷變化和相互聯繫等道理。

通過數學的真實面目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正確的認識數學並採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進行指導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要轉變重視結論輕視過程、重視計算輕視概念、重視教輕視學以及重視知識灌輸輕視探索的教學理念。比如在對“數的知識”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各種實物來指導學生認識自然數,通過各種活動來認識分析和小數。利用分東西以及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測量等,這樣學生就能夠在實踐教學中慢慢認識到數其實是從客觀事物中抽象出來的,數的發展和社會生產的發展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繫。而對“圓的面積公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變化和運動的觀點,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來將圓轉變成相似的平行四邊形或者是長方形,然後再通過不斷的推理讓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新理由,從而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新知識。學生在實際的動手實踐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將圓轉變成相似的平行四邊形或者是長方形來認識到各種事物都是相互聯繫和不斷變化運動的。

3.在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國小數學的教育任務是根據數學教材來決定的。而數學教材的闡述、編排和唯物論辯證法非常適應。數學教材的內容和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有非常直接的關係,教學中的有些內容是爲了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有些內容則是爲了能夠讓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能夠激發,也有一些教學內容是滲透了辯證唯物主義觀。例如在對學生的兩步計算應用題進行教學時,教師就應該要採用辯證唯物主義觀來對學生進行初期的教學,通過一步題來引出兩步題,將題目中的某個已知條件轉變成間接條件,從而來將其轉變成需要兩步計算的題目,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來認識到事物之間的發展變化和相互之間的聯繫。

2.結合實際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師應該要根據教材內容和社會實際進行緊密的結合,從而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例如教師在對序數的作用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了解我國的礦產資源,讓學生知道我國的哪些礦產資源是在世界上領先的,從而讓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能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精心組織教材,根據學生當前思想行爲中存在的理由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能夠受到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比如,在對多位數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當前存在的一些不好習慣,比如亂花錢或者浪費糧食等,引導學生算一筆賬。“每個人一天節約1元錢,全國人每天就能節約13億,利用這些錢就可以幫助很多小朋友上學讀書”。通過這種計算,學生就可以真正認識到積少成多的作用,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非常有幫助。

結束語:

在國小數學課中要想有效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就要認真研究和分析教材,對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內容進行充分的挖掘,瞭解學生和學科的特點,在數學知識中合理的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讓國小數學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能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從而來實現最終的教育目標。

品德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新課程標準》爲依據,以______和先進的教育理念爲指引,在教科室與部教務處的指導下,積極推行學校的“集體備課,資源共享,課後反思”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組內教師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深入鑽研教材,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做好教學常規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將學生的視野引向世界,注重學生健全人格發展與完善,對學生着重進行心理教育、國情教育,理想教育。本教材可讀性強,教育功能突出,理論聯繫實際,文體通俗易懂,可以調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積極性。突出了重點、熱點、思想點,這是教材特點。重點在於增強學生世界觀、人生觀,,教理導行。難點在於提高學生認識和學生的踐行指導。

三、學生情況分析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好,紀律性與自覺性比較強。但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課堂氣氛有待改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目的不明確。

四、教學目標

培育學生具有世界眼光,能正確處理國中學生畢業所面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國情教育,理想教育等。掌握知識,在明年會考取得優異成績。

五、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積極參加集體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胸有“書”。認真細緻的批發學生作業,及時收發。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要不少於20節,多聽與政治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業務水平

1、積極參加科組、學校的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教研課,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化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積極靈活的學習同時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開展“一幫一”活動,鼓勵優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督學習,檢查複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雙邊活動,嚴抓課堂紀律。瞭解學生,配合班主任做好工作,瞭解學生學習及思想狀況,及時做好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學好習。嚴格要求學生,一視同仁。

六、教學進度與安排

周次課題課型

1第二單元:(第三節)新授

2新授

3第三單元(第二節)新授

4第三單元(第三節)新授

5第四單元(第一節)新授

6第四單元(第二節)新授

7第四單元(第三節)新授

8第五單元(第一節)新授

9期中複習複習

10期會考試、試卷講評講評

11第五單元(第一節)新授

12第五單元(第二節)新授

13第五單元(第三節)新授

14八年級上冊複習(一、二單元)複習

15八年級上冊複習(三、四、五單元)複習

16八年級上冊複習(一、二單元)複習

17八年級上冊複習(三、四、五單元)複習

18期終複習複習期終考試

品德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1、堅持認真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2、堅持以人爲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建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3、堅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爲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二、班級基本情況和目標:

本班共有學生20人,本學期我的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逐步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的內容,每個單元三節內容,每一單元《在公共生活中》讓學生懂得如何讓學生融入公共生活,揚起自信的風帆。第二單元《提升自我、適應社會》,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第三單元《過有選擇的生活》,讓學生對生活有選擇,不盲目。第四單元《誠信爲本》,讓學生懂得誠信的重要性。第五單元《守法護法,健康成長》,使學生知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四、教學目標:

1、力爭學期檢測全部達合格以上標準。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七年級思品教學計劃七年級思品教學計劃。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情景,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法制觀念,從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向45分鐘要質量。

2、課堂上儘量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教學,以及直觀教具,給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3、做好作業、單元測試及講評工作。

4、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5、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樂於並善於終身學習,讓學生懂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

7、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8、課後多加強學生的重點知識的練習,以常見題型爲主延伸訓練。

品德教學計劃 篇6

—、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從近幾年的考試試卷來看,有相當一部分試題都是考察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運用情況。因此我們不能錯誤地認爲只有鑽難題才行,抓基礎過時了,這是錯誤的認識。教師如果沒有狠抓“雙基”教學,學生也就沒有運用“雙基”的能力。

在複習的過程中,應做到:

1、在基礎知識的梳理過程中,要重視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

2、在完善知識結構後,要重視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3、要重視基礎知識中的基本觀點和觀點的探究,發現、歸納乃至運用的過程,進行聯繫實際的運用。

二、梳理體系,講練結合。

課本的基本知識點的熟悉掌握是必要的,但是僅僅有這個環節,還是不夠的。因爲,考試不是簡單的對課本知識的重複再現。其中,解題的方法解題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考試中能否考出比較理想成績的一個關鍵所在。針對思想品德試題的特點,我這階段安排了以下兩個環節:

1、梳理體系環節。打破課與課之間、框與框之間、節與節之間的界限,以單元爲中心,整合相關思想品德知識,形成知識系統的系統化。以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便於學生複習。也便於學生條理掌握知識,並在考試答題時便於過濾組織使用知識點,有利於節省時間。

2、講練結合環節。主要分各種題型的講練(單選、多選、概括、辨析、材料分析題、實踐與探索等題目訓練),各種專題的講練。通過講練,幫助學生總結和歸納有規律性的知識,教給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切入點、方法,規範表達的方法,分析材料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時佈置量小而精的作業(對練習要精選,注意練習的基礎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礎題爲主,適當綜合、適當提高)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並從中發現不足和漏洞,及時調整教學,補缺補漏。通過這個環節的複習,學生們基本做到課本知識點熟悉,應考方法掌握。

三、強化綜合訓練,

這一階段的複習目的是:通過模擬強化訓練[精選一些相似類型的試題,做到限時、限量、優質,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解題技巧,最終讓學生以百倍的信心迎接考試。

四、保持昂揚的學習精神

在進行以上方法的複習時尤其要注意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師生關係。平時要注意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尊重學生的人格,生活上關愛學生,真正做到學生的良師益友,讓他們“親其師”,最終變爲“信其道”。在期終複習時要注意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讓他們覺得思想品德其實很簡單,只要付出一點就能收穫一點,這樣才能保持昂揚的學習精神迎接期終考試。

品德教學計劃 篇7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思想品德課教學。新學期開始,爲切實有效地搞好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特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

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努力踐行新課改理念,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識,積極探求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路子,較好落實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開拓我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按照課程計劃,完成好八年級《思想品德》(上)的教學目標任務。

2、創造條件,積極開展中學生道德實踐活動。

3、根據我校學生實際,開展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

三、學情分析:

1、八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學年的新教材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與學生日常生活比較密切的心理品質知識和一些法律常識,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比較自覺認真地學習。一學年下來,特別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2、八年級學生特點: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好,普遍都有自覺性。但是課堂氣氛有待改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

四、教材分析:

1、本冊教材基本主題

本冊教材以“讓青春充滿活力”、“做負責任的公民”爲基本生活主題,引導學生積極感悟生命、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融自我於社會。

2、本冊教材基本內容框架

第一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本單元內容多,覆蓋面廣,其生活主題是幫助學生了解依法享有的人身權、財產權何作爲消費者的權益,引導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權利和義務觀念,能正確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在生活中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第二單元“熱愛集體,融入社會”,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集體,集體的存在和發展也離不開每一個成員,加深對團結就是力量的理解,增強維護集體榮譽和利益的自覺性,體會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和興趣。教育學生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克服盲目從衆心理,養成親社會行爲。

第三單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本單元幫助學生認識人類與大自然相依爲命、相互依存的關係,引導學生樹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與大自然建立起新型的夥伴關係。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樹立正確的教學觀,以培養人爲目的,爲人師表,寓教於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按上級及學校的要求,認真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知識、備教法,做到心中有書,熟練掌握教材,努力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最佳教學方法。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講課時充分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精講多練,及時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提高起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進行思想和法制教育,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

4、搞好學生課前預習,讓學生提前對課文有大體的瞭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做到課堂有練習、課後有作業,並且當堂的知識當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搞好課前、課中兩個提問;做好課堂、單元、期末測驗的準備及分析總結工作。

5、認真做好後進生的工作。以鼓勵爲主,不輕易批評。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並結合授課因材施教,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其學習興趣。

6、虛心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品德教學計劃 篇8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平時嬌生慣養,集體主義思想淡薄合作意識很差,法制觀念不強。另外,二年級的國小生思想品德情感形成還不穩定,意志品質的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和自制力相對較差,但也容易塑造。同時,二年級的國小生一種責任感和自尊心逐漸產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應比過去做得更好,更認真,就可利用思想品德課,抓住這個極好的時機,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質。學生心目中的榜樣不多,但模仿性較強,因此利用教材讓學生樹立榜樣意識。

二、指導思想

按照課程標準編寫的《品德與生活》教材(人教版),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本,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柺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三、本學期課程教學目的要求和任務

(一)目標的多維性

本課程爲綜合課程,教材中每一課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標,要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培養的傾向,全面、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顯性目標,還要關注貫穿於整個課程之中的隱性目標。

(二)活動的有效性

教材的每一項活動都直接指向教學目標,是爲學生實現教學目標去經歷、體驗而設計的,不是爲活動而活動,爲了體現活動的有效性,在教學中要明確每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全體學生真正走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感知、感悟,提升自我。

(三)學生的主體性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要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問你答”,學生圍着老師轉的局面。教學中要真正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其興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四)教師的指導性

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髮展是本課程堅持的方向,也是任課教師的職責,兒童作爲發展中的人,他們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導的需要。只有在教師引導下,兒童才能不斷髮展和提高,教學中該導的不導,放任自流,不是課改的方向,教學應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師應注意對兒童課上生存的問題進行篩選,對學習的反饋進行指導,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準確地把握教材,從認知和行爲兩方面,結合班隊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教學中,充分利用參考資料和書上的習題開拓創新。

3、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爲集體服務,以樹立集體榮譽感。

4、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5、充實教學內容,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加強道德行爲的教育。

品德教學計劃 篇9

一、教學目標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到21世紀教育主體,引導學生確立“尊重、關愛、責任”的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珍惜國中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主動把握自我、發展自我。引導學生品味生活、做情緒的主人,學會拒絕不良誘惑,瞭解自我保護的措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做生活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一)內容框架

圍繞對中學生活的適應,教材設計內容體系框架如下:

第一單元“走進中學”作爲奠定本冊教材的基本主題,旨在引導學生在瞭解、正視自我身心發展問題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展現自我、提升自我,做健康活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中學生。

第二單元“在成長的道路上”,旨在幫助七年級學生正確認識成長過程中的挫折和逆境,鍛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化解矛盾、應對挫折的能力,引導學生如何邁出人生走向廣闊社會生活的第一步,養成積極向上的精神品質。

在第三單元“相處之道”,我們以中學生與家長、老師、同學的交往爲主要內容,意在使學生通過了解、體驗與自己生活中最切近的人的交往,來理解、領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學習、掌握在不斷拓展的生活中與人交往的藝術,逐步拓展學生的生活空間和生活內涵。

第四單元“樹立團隊精神”,意在鼓勵中學生積極參與競爭的同時,體驗團隊生活,關注集體發展,理解合理競爭,培養團隊精神。

第五單元“走近法律”,這是國中法律教學的一個開篇,教學內容以法律基礎理論爲主,意在讓學生在一般性瞭解法律、理解我國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的基礎上,懂得法律是通過規定權利與義務規範人們的行爲,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法律與每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二)邏輯結構

五個單元主題不是按照一種知識性的邏輯線索來設計的,而是按照國中生的生活邏輯進行展開的。以學生走進中學爲切入點,首先感受中學生活給他們帶來的新變化和新挑戰,調整好心態,自我設計成長髮展藍圖,體驗在成長過程中的挫折並尋找應對的措施和方法;其次是從中學生的社會生活出發,探討與父母、老師、同學相處交往過程中所容易產生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同時,也讓學生自己明白,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既會有競爭也會有合作,但是競爭不能忘記合作,合作又不是要完全排斥競爭。對於中學生來說,主要從班級生活着眼,體會到團結的價值和自己在創建良好班集體中的作用;再次,使學生對生活中法律的本質、作用和地位有所認識,幫助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逐步形成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和意識。

(三)知識體系

教材大致從整體上涉及到了中學生心理、道德、法律、國情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基本上都是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的一種感性接觸。隨着學生生活的擴展,這些內容在後面的教材中也都會得到擴展。

心理方面:只涉及到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如何設計成長計劃,如何關注心理健康,如何勇敢地展示自我風采和調節情緒,如何對待成長過程中的順境、逆境和挫折。

道德方面:教材從國中生最基本的人際關係出發,探討中學生在與父母、老師和同學相處過程中應當養成什麼樣的品德和操守。

法律方面:教材只是結合現實生活從總體上對法律的本質和作用做了介紹。

國情方面:教材中沒有用專門的章節來談這一問題,只是在各單元中有所滲透,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三、教學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鑽研教材、教綱。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胸有“書”。認真細緻批改學生作業,全收全改,及時收發。嚴格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不少於30節,多聽與政治歷史科相關教師的課。

3、認真及時寫好計劃和總結,按計劃實施教學工作。

(二)積極參加教研,提高業務水平

1、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承擔學校安排的本期政治的一節公開課,提高教研能力積極撰寫教學論文或教學設計。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政治學歷史科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當代社會新科技發展信息,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教學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採用討論、演講、閱讀、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靈活輔助差生。做好差生個別思想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輔導,提高了差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自信心。

3、開展幫帶活動。鼓勵優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督學習,檢查複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4、嚴抓思想工作。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思想狀況,做好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強化德育功能,開展課堂活動

(1)配合德育,挖掘功能。配合學校德育活動,充分挖掘思想品德課的教育功能。採用演講、座談、辯論等形式活動,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2)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立足本職,熱心向學生傳授真理,言傳身教,平等待生、愛護學生。工作認真細緻負責,教育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努力讓學生喜歡學習思想品德課,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品德教學計劃 篇10

教學指導思想:

以20xx年《九年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爲指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激勵學生、相信學生”爲主線,以“發展學生,提高學生”爲重點,堅持以人爲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的凝聚力。堅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爲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學生情況分析:

本屆七年級學生從總體上有教強的求知慾,但有很大的一部分的學困生,要想總體水平得到提高,則必須很抓這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同時,一些國小的不良習慣還未改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絕大多數學習不夠自覺,有個別學生學習不自覺,上課精力不集中,講話,不注意聽講,作業又不認真按時完成,教師要多用心。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使這一部分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由於剛上國中大多數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較差,雖然思想品德的內容接近中學生的生活,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無法與我們的生活相聯繫不能很好的運用到生活中,本期在加強學生基礎訓練的同時,還應特別注重綜合能力的訓練。

教材分析

“國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本課程建構的基礎”,半獨立半依賴,在深入擴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營養。“幫助學生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是本課程的追求”。促進學生社會化,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啓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本冊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強。增強調適能力;健康人格;逐步社會化。教育主題是:做生活的主人。有四個教育分主題: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本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分八課教學內容:珍惜無價的自尊、揚起自信的風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當自強、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爲堅強喝彩、感受法律的尊嚴、法律護我成長。它們之間的關係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須要自立自強;要實現自強,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有自尊自信並運用意志實現自立自強,則必須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教學目標:

瞭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懂得自尊和知恥,理解自尊和尊重別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客觀分析挫折和逆境,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養成勇於克服困難和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主動鍛鍊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瞭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瞭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意義,能夠自覺守法。

目標的方法和措施: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注意學生的接受性,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強化學生學習的建構性。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用活動激發和提升學生的體驗。在親身體驗中發展。

2、注重學生的互動合作,互動活動蘊涵着人文關懷,在學生的互動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突出探究式學習,主題探究是每一個單元的靈魂,如何組織主題探究。加強學生的道德實踐,討論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根據學生實際和教學條件。

3、搞好教學還要抓好以下幾個問題: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是教學的基礎。分析透徹活動和材料,這是傳授概念、觀點的前提。組織好體驗活動,這是促進學生內化的手段。、指導好實踐活動,這是實踐學生良好行爲的途徑。

4、認真鑽研教材,積極捕捉課改信息,盡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品質。把握學生思想動態,及時與學生溝通,搞好師生關係。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難點,訓練考點、熱點,強化記憶,形成能力,提高成績。 5、改進教學方法,用多媒體課件,實物等創設情景進行教學,力求課堂的多樣化、生活化和開放化,力爭有更多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機會。精講多練,在教學新知識的同時,注重舊知識的複習,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讓學生在練習、測試中鞏固提高,減少遺忘。

品德教學計劃 篇11

一.全冊教學內容

1、我愛我的班集體——本單元設計了“集體生活真愉快”“班集體真溫暖”“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我爲集體添光彩”四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在一年多集體生活的基礎上,通過體驗老師、同學間的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能夠進一步意識和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體驗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時通過開展爲集體做好事、爲班級做貢獻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2、我們的動物朋友——本單元設計了“我最喜歡的動物”“可愛的小動物”和“我們的好朋友”三個主題活動。以引導學生注意通過實際的調查、訪問、飼養等活動發展愛護動物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珍愛,並由此樹立動物是人類好朋友的觀念,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愛心和責任心。

3、紙和環保——本單元圍繞紙的問題設計了“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紙從哪裏來”“保護森林,節約用紙”三個主題活動,以幫助學生初步瞭解紙的來源,瞭解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單元從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影子的探索開始,引導學生獲得有關影子的知識,探索和認識光的一般特性,激發學生對光的濃厚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5、我們都有一個家——本單元設計了“好大的一個家”“好壯麗的一個家”和“我們的家在哪裏”三個主題活動,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瞭解祖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名勝古蹟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瞭解有關長江、黃河的基本知識,併爲此而感到自豪。

二.全冊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並能瞭解班上同學的特點,對自己充滿信心,與同學團結友愛。

2、初步形成集體意識,在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力量的同時,認識到自己作爲集體一員的責任,從而主動地用實際行動爲集體增光。

3、瞭解關於中國的基本知識,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併爲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邊發生的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並願意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和探索,在獲得有益的知識和經驗的同時,提高活動技能和能力。

四、具體內容

周 次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第一週 集體生活真愉快

1、體驗集體生活的愉快.

2、能夠與老師、同學共同學習、勞動、遊戲,相處和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3、懂得集體生活的規則及交往的相關知識。

4、掌握同學之間解決矛盾衝突的辦法,介紹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與能力。

第二週 班集體真溫暖 1、 感受同學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真情。

2、 養成與同學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3、 認識到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也要幫助別人。

4、 掌握交流集體生活感受的技能;幫助同學的相關技能。

第三週 人人有長處,合作力量大 1、感受團結、合作的愉快;體驗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與同學團結合作,共同做事。

3、認識到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各人有特點,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別人瞭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爲集體添光彩 1、體會每個人的言行都會對集體榮譽產生影響;形成對集體的責任感。

2、認識到集體中每個人的表現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能用實際行動爲集體爭光彩。

3、認識到集體的進步需要大家共同爭取。

第五週 我最喜歡的動物 1、喜歡動物、關愛動物的情感。

2、珍愛生命,保護動物。

3、瞭解一些動物的基本常識。

4、知道動物能維持生態平衡,發展初步的生態意識。

第六週

可愛的小動物 1、有愛心並精心飼養小動物,關愛小生命。

2、初步學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3、瞭解動物的特性,能正確餵養小動物,防止受到動物的傷害。

4、培養觀察能力,學寫飼養日記,掌握飼養某種小動物的技巧。

第七週 我們的好朋友 1、不傷害動物,自覺保護動物。

2、珍愛生命,拒絕吃國家保護的動物,並學習努力勸阻他人的不良行爲。

3、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爲人類作出貢獻。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護動物的事情。

第八週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 1、感受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瞭解紙與人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第九周

紙從哪裏來 1、體驗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形成初步的環保意識。

2、初步養成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

3、理解愛護樹木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作用。

4、掌握調查、收集資料、數據統計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週

保護森林,節約用紙

1、體驗參與節約用紙、保護環境實踐活動的樂趣,培養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意識。

2、熱愛自然,保護樹木,愛護環境,提高環保的自覺意識。

3、瞭解學校和社區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

4、瞭解再生紙的製作過程。

第十一週

影子的探索 1、對光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2、會自己安排時間,堅持、主動地完成活動。

3、能在生活中正確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點和光與影子的密切關係。

第十二週

我們來造彩虹 1、對光的色彩有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

2、堅持不懈、不怕失敗進行探索的科學精神。

3、認識太陽的七種顏色。

4、學習一些製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週

太陽光的利用 1、積極嘗試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陽光。

2、學習避免光的傷害,學會保護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豐富自己的生活,爲人類的生活服務。

4、瞭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個家 1、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國民族文化我豐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團結少數民族的意識和行爲,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國共有56個民族;初步瞭解少數民族文化和風俗習慣。

4、瞭解少數民族聚居地、我國最南端與最北端城市的氣溫變化,東西兩端城市相距較遠等相關地理知識。

第十五週

好壯麗的一個家 1、感受我國山河的壯美秀麗,體驗家鄉生活的愉快與幸福。

2、愛自己生活的地方,愛祖國的山河。

3、初步瞭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一些名勝古蹟,瞭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瞭解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國的一些名勝古蹟並對其有一定的瞭解。

第十六週

我們的家在哪裏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們更大的家,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大家園。

2、與少數民族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和睦相處。

3、學習與外國小朋友交往的禮儀。

4、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相鄰國家等簡單地理知識。

五、對本學期的期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希望能夠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使他們能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和對待各種社會現象;用學過的理論指導自己的行爲,能夠明辨是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風氣,對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問題有積極探索的興趣,喜歡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

品德教學計劃 篇1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四個班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爲了高效、合理地完成教學任務,特制訂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的21世紀教育主題,根據有關德育理論重視尊重、責任的基本價值觀,確定以“尊重、關愛、責任”爲整個國中階段的基本價值目標。

二、教材分析

在“珍惜國中生活”這一教育主題下,以關愛、自尊、自強爲核心概念,本冊設計了四個相關的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一單元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本單元涉及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聯繫學生的實際進行講課。第二單元在學生對自尊自信有了初步認知和體驗的基礎上,幫助他們走上自立之路,做自強之人。第三單元對一、二單元和第四單元起承上啓下的作用。爲上兩個單元的行爲實踐方面的問題,又爲下個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作了實踐上的準備,讓學生知道堅強的意志在戰勝挫折和困難中產生,戰勝困難和挫折又需要堅強的意志。第四單元主要是幫助青少年瞭解社會生活不僅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明確“法不可違”和“防範於未然”,最終成爲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三、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基本習慣國中思想品德的學習,但由於我校的學生都來自附近的農村,大部分同學法制觀念淡薄,學習自覺性較差。相當一部分同學沒有上進心和學習目標,這給教學帶來相當的難度。因而在教學上要採用相應的教學手段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任務和目標

1、端正思想,提高認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創新教學思路,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3、力求每節課使每個學生都能收到一課一得的效果。

4、轉化差生,強化情感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對於基礎好的同學要求在能力拓展方面不斷提高。

五、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和課改要求,在教學中貫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論。針對本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在教學中採取多種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主要方法有:講授法、情景創設法、實踐體驗法、案例探究法、討論法、辯論法等。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熟悉教材,介紹本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提出本學期的學習要求和計劃。

第二週:

1、學習第一課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2、學習第一課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第三週:

1、學習第一課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2、第一課練習

第四周:

1、學習第二課第一框《我能行》

2、學習第二課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五週:

1、學習第二課第三框《唱響自信之歌》

2、第二課練習

第六週:

1、第一單元複習

2、學習第三課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幹》

第七週:

1、學習第三課第二框《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2、第三課練習

第八週:

1、學習第四課第一框《人生自強少年始》

2、學習第四課第二框《少年能自強》

第九周:

1、第四課練習

2、清明假期

第十週:

1、學習第五課第一框《人生難免有挫折》

2、學習第五課第二框《挫折面前也從容》

第十一週:

1、第五課練習

2、複習第一單元

第十二週:

複習第二單元

第十三週:

五一假期

期會考試、試卷評講

第十四周:

1、學習第六課第一框《讓我們選擇堅強》

2、學習第六課第二框《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第十五週:

1、第六課練習

2、第三單元複習

第十六週:

1、學習第七課第一框《走進法律》

2、學習第七課第二框《法不可違》

第十七週:

1、學習第七課第三框《防範於未然》

2、第七課練習

第十八週:

1、學習第八課第一框《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2、學習第八課第二框《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第十九周:

1、第四單元複習

2、期末練習

第二十週:

期末複習端午假期

第二十一週:

期末考試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

品德教學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針對七年級學生如何走向新的學習生活,適應新課標教學的需要,使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特制訂如下計劃。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就教材體系而言,既體現綜合又有整體感,神形散聚,雜而不亂,立足於學生當前成長過程中存在問題,着眼於學生未來發展。既有全面性,又有科學性和典型性。

三、學情分析:

根據調查,全體班級情況有所區別,優生、差生差別大。有些男生、女生對待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導致這樣的原始是:錯誤的意識形態,扭曲變形的價值觀念。

四、改進措施:

1、講練結合,對考點、重點、難點要講解透徹,言簡意賅,讓學生多讀多練,鍛鍊學生全面靈活的思維。

2、體現創新。注重課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能力。

五、教學進度安排:

時間內容

第一週第一課第一框題

第二週第一課第二框題

第三週第二課第一、二框題

第四周第三課第一框

第五週第二框題

第六週第三框題

第七週第四課第一框題

第八週第二框題

第九周第三框題

第十週複習迎考

第十一週期會考試

第十二週第五課第一、二框題

第十三週第三框題

第十四周第六課第一、二框題

第十五週第七課第一框題

第十六週第二框題

第十七週第八課第一、二框題

第十八週第九課第一、二框題

第十九周複習迎考

第二十週期末考試

品德教學計劃 篇14

一、學生現狀分析:

樹立班集體榮譽感。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

二、本學期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知識,並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校園,瞭解家鄉與校園,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意識。用模範的行動指導自己的言行。

2、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的組織(少先隊)。培養學生的榮譽感。

3、引導學生看課文說內容,聯繫實際能說出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生活故事。

4、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本學期教學進度:

每課目一課時,複習考試3課時。

四、改進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育方法多樣化,發揮骨幹帶頭作用。

品德教學計劃 篇15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五個班的思想品德的教學,依據新課標的要求,七年級的思想品德要求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一、教材分析

國中一年級思想品德課,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是一門德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的課程。這門課程教材由前言和五課組成,對學生進行良好心理品質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正確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磨練意志、優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嚴格自律對個人成長的意義;引導他們正確對待社會,培養健全人格;使他們具有面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對待成功的正確態度,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需要。

二、學生情況分析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好,紀律性與自覺性比較強。但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課堂氣氛有待改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目的不明確。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塑造良好道德,培育健康心理。

2、學會調節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3、磨礪堅強意志,拒絕不良誘惑。

4、培育承受挫折、開拓進取的品質。

5、正確看待自己,增強自尊自信。

四、主要措施

1、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與之適應的教學方案,備好每一節課。

2、上課過程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該課內容。

3、課堂上要求學生大膽發言,結合自身實際發表觀點。

4、以討論形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並鞏固知識。

5、結合課文內容佈置相應的練習、作業並要求學生按時完成,獨立完成。

6、開展“一幫一”活動,鼓勵優生帶差生,把每個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落實責任和要求,組長監督學習,檢查複習、預習及練習,及時反饋,提高整體教學效果。

五、師德學習

作爲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必須不斷的完善自己人格和進行個人修養,本學期按照教師職業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爲,不違背延邊州教師的十不準要求,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六、自我提高

新時期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本學期除了有計劃的學習專業知識外,在學習的組織下認真學習相關的內容,增長自己的知識,以滿足教學的需要。

七、課題研究

課題: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八、教學進度與安排

品德教學計劃 篇16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四個班的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爲了高效、合理地完成教學任務,特制訂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的21世紀教育主題,根據有關德育理論重視尊重、責任的基本價值觀,確定以“尊重、關愛、責任”爲整個國中階段的基本價值目標。

二、教材分析

在“珍惜國中生活”這一教育主題下,以關愛、自尊、自強爲核心概念,本冊設計了四個相關的單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強的人;做意志堅強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第一單元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本單元涉及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聯繫學生的實際進行講課。第二單元在學生對自尊自信有了初步認知和體驗的基礎上,幫助他們走上自立之路,做自強之人。第三單元對一、二單元和第四單元起承上啓下的作用。爲上兩個單元的行爲實踐方面的問題,又爲下個單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作了實踐上的準備,讓學生知道堅強的意志在戰勝挫折和困難中產生,戰勝困難和挫折又需要堅強的意志。第四單元主要是幫助青少年瞭解社會生活不僅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明確“法不可違”和“防範於未然”,最終成爲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三、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七年級學生已基本習慣國中思想品德的學習,但由於我校的學生都來自附近的農村,大部分同學法制觀念淡薄,學習自覺性較差。相當一部分同學沒有上進心和學習目標,這給教學帶來相當的難度。因而在教學上要採用相應的教學手段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任務和目標

1、端正思想,提高認識,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2、創新教學思路,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教育質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3、力求每節課使每個學生都能收到一課一得的效果。

4、轉化差生,強化情感教育,端正學習態度;對於基礎好的同學要求在能力拓展方面不斷提高。

五、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和課改要求,在教學中貫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論。針對本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在教學中採取多種教學方法,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主要方法有:講授法、情景創設法、實踐體驗法、案例探究法、討論法、辯論法等。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熟悉教材,介紹本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提出本學期的學習要求和計劃。

第二週:

1、學習第一課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2、學習第一課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第三週:

1、學習第一課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2、第一課練習

第四周:

1、學習第二課第一框《我能行》

2、學習第二課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第五週:

1、學習第二課第三框《唱響自信之歌》

2、第二課練習

第六週:

1、第一單元複習

2、學習第三課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幹》

第七週:

1、學習第三課第二框《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2、第三課練習

第八週:

1、學習第四課第一框《人生自強少年始》

2、學習第四課第二框《少年能自強》

第九周:

1、第四課練習

2、清明假期

第十週:

1、學習第五課第一框《人生難免有挫折》

2、學習第五課第二框《挫折面前也從容》

第十一週:

1、第五課練習

2、複習第一單元

第十二週:

複習第二單元

第十三週:

五一假期

期會考試、試卷評講

第十四周:

1、學習第六課第一框《讓我們選擇堅強》

2、學習第六課第二框《鋼鐵是這樣煉成的》

第十五週:

1、第六課練習

2、第三單元複習

第十六週:

1、學習第七課第一框《走進法律》

2、學習第七課第二框《法不可違》

第十七週:

1、學習第七課第三框《防範於未然》

2、第七課練習

第十八週:

1、學習第八課第一框《特殊的保護,特殊的愛》

2、學習第八課第二框《善用法律保護自己》

第十九周:

1、第四單元複習

2、期末練習

第二十週:

期末複習端午假期

第二十一週:

期末考試

20xx—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

七年級思想品德教學計劃

太和高廟中心學校

20xx.2

品德教學計劃 篇17

一、本冊教材的總體構想

國中生的生活領域不斷擴大,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爲主,逐漸過渡到公共生活、社會生活。從關注自我、家庭與學校,開始思考個人與社會、人類、自然的關係。

本冊教材比起前三冊教材要抽象、枯燥些,教學難度也大些。

本冊教材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進行有機整合,按照學生身心特徵和思想品德形成規律,針對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學會交往合作、增進學生與父母、老師之間的關係;學會正確交友;明辨是非、認識自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等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經驗、情感和能力,加深學生對自我、對他人、對國家、對社會、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知識和能力統一的教學法目標。

二、教學內容分析

1、教材特點:本冊教材以學生生活主題模塊的方式建構,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通過單元主題引領板塊主題及各課內容,有大量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實踐,重視以品德教育爲核心,並注意自然滲透。每個單元都將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加以整合,使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在認知,情感,能力等各個方面得以均衡發展。

2、知識結構:本冊教材以學生生活主題爲主線,在知識要求上循序漸進,逐漸加深,不斷增加問題的挑戰性,儘可能促使學生將所掌握的學習生活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加以應用。

3、知識內在聯繫:教材考慮了前後呼應、層級銜接、螺旋上升、每個單元既相對獨立,又是整個教科書體系中相互聯繫着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學情分析

1、學生知識能力基礎:學生知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事情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進入青春期,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不斷增強,他們喜歡懷疑、探索、爭論和批判,但同時缺乏足夠的理智。

2、個別差異:各方面的原因,個別學生可能出與大家不相符合的思想和行爲,需要教師專門引導。

3、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和容易出現的錯誤:怎樣交友。我分析八年級違紀學生的原因和現狀,很多學生不願意說出同學做的不對的事,他也知道不對,但是就是不說,包括平時學習表現都非常好的。即不能正確區分真正的友誼與“江湖義氣”或“哥們義氣”。還需要教師正確引導。

三、教學策略

有針對性指導

本冊教材以德育教育爲主,從思想上要讓學生有所領悟,並在行動中進行實踐,對差生進行補差,優生培優;從而達到本冊教材所要達到的要求。

教學手段與方法

本冊教材有大量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實踐,所以以學生活動體驗爲主,採取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等方法。教師進行指導。

課件教具自制教具或多媒體資料,並應用於教學。綜合性練習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業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統一性。

四、教學實施

本冊教材從國中生的生活領域不斷擴大,從個人生活、學校生活爲主,逐漸過渡到公共生活、社會生活。從關注自我、家庭與學校,開始思考個人與社會、人類、自然的關係。

本冊教材比起前三冊教材要抽象、枯燥些,教學難度也大些。

品德教學計劃 篇18

學生情況分析

(一)對思想品德學科學習的認識

全校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科的目的不明確,一部分學生誤認爲主科語、數、外就是興趣,會考要考的高分科目就是興趣。興趣對一些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尚無定型,隨着年級升高、任課老師變化而變化。會考壓力越大,對主要學科興趣越高,對一般學科興趣越低,並呈現興趣的多樣性。喜歡某老師,則某老師所任的學科就是最大的興趣。興趣的變化不穩定,反映出學生在興趣上的不確定性,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興趣,學習目的不明確。

(二)學生學法上的不恰當。

通過上學期未統考來看,學生會讀圖、識圖、漫畫分析的只有三分之二。還有近六分之一的學生不能獨立完成作業。學生考“抄書本”的要佔36.%。鑑於以上情況,許多學生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他們停留在“上課記筆記,考試考筆記,抄書本,考後不理解”的應試教育的一套。還是不會“注意觀察”、“思考理解”、“識記聯想”、“應用遷移”。停留在“攙着走”,甚至“牽着走”或“推着走”的水平上,碰到不懂的問題,任其自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自己不會查找材料,不能分析資料、運用資料獨立完成佈置的學習任務,要靠老師、家長指導才能完成。造成考試成績很低。

九年級學生即將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學業,面臨着人生的一次重大選擇。每位同學都能夠很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標,對成才和擇業之路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而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習比較認真刻苦,經過兩年多的學習積累了豐富的學習經驗,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能夠做到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 ,不僅能對簡單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分析而且還能對一些較爲複雜的問題進行分析綜合。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適應探究性學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主要有四個單元組成,第一單元、第二單元、第三單元 上學期已經學完,本學期的主要內容是:第四單元: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民族政策常識、時事政治、總複習四部分內容。教科書所設的四個單元的內容是有內在聯繫的:它將引導學生正確認清國性、理解國策;深刻領會我們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的現實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加強建設。

教科書的呈現方式繼承了前四課的優點,每課內容主要有“探究園”、“國性導讀”、“實踐與評價|”、“閱讀與感悟”四個既有功能區別又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板塊組成。這是對教科書的再創造,是“用教科書的”的體現,也是這冊教科書的特色所在。

教材重點難點及突破重點難點的措施和方法

1、什麼是民族政策

2、我國民族關係的原則

3、如何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

4、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

5、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6、三個代表

7、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8、科技創新

9、我國面臨着嚴重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

10、爲什麼要把計劃生育作爲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11、如何理解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12、如何實現共同富裕;

13、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

14、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作中心環節;

15、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體。

針對上述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打造教學平臺,讓學生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在討論、辯論中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幫困扶優的措施

通過“你喜歡嗎?”“你會嗎?”“你能行嗎?”“我棒嗎?”“你認爲如何?”“請你談談看法”等問卷形式,瞭解學生對思想品德的興趣、參與度、重視程度及對學生的學法、並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課堂是教與學共同活動的場所。在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應將主要任務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上,培養良好的學習素養與探究能力。

1.教會學生學習技能。這是學法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教師需向學生講授學會學習思想品德的方法。首先要學會讀圖、識圖、填圖的本領。通過課文中“閱讀材料”、“活動內容”、“表格填寫”、“問題回答”要求能自己獨立完成,並有提出質疑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對學生活動做具體指導,組織有效的教學。教師多使用談話法,開展“談”、“議”、“講”、“練”、“填”相結合的方法,並利用多媒體教學,不斷給學生以新鮮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思維力、創造力。要指出學生不良學習心理的弊端。引導學生自己去查尋材料,或者同學之間開展相互討論和幫助等方法來解決,促進他們智力的發展。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上和學法上兩個方面的指導,進行心理品質教育和思想教育,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創設合適的教學環境。

1.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增強學習的內動力。

現代社會科學急需大量的懂信息知識的人才,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思想課的求知慾,激勵學生學好政治課的興趣。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3.教會學生學習技能。這是學法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教師需向學生講授學會學習地理的方法。首先要學會讀圖、識圖、填圖的本領。通過課文中“閱讀材料”、“活動內容”、“表格填寫”、“問題回答”要求能自己獨立完成,並有提出質疑問題的能力。時事政治會、新聞發佈會,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

4.加強雙邊活動、完善反饋機制。爲了確保思想政治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使各類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帶給他們的滿足和愉快。有了這種體驗,學生就不再表現出種種情緒上的干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

確立的教學研究專題

對九年級政治“綜合實踐課”的思考

活動課作爲一種新的表現模式,在新修訂的《課程標準》中應運而生。九年級新教材在每節後都出現了喜聞樂見的“活動課”。怎麼能使“活動課”上得生動而有意義?下面,我就對此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教師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明確規定,用於開展學生課堂活和相關實踐活動的時間不少於課堂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因此活動課是必修課,絕不是可有可無的,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二、教師對活動要進行適度指導

三、教師要注意“活動”面向全體

“活動課”不是課外活動,它是面向全體,讓每一個學生都要參加的課。教師要根據活動的內容,學生的具體情況作出具體的部署。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受重視的感覺,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才能使學生獲取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從而享受參與的快樂,還能使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培養收集、分析、利用信息材料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師要注重過程的評價

“活動課”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其參與過程的評價。即評價應反映學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僅僅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即使最後結果按計劃來說是失敗的,也應從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積極性,獲得寶貴經驗等方面去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