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8W

一、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本冊教科書共7個單元30課,其中精讀課文16課,略讀課文(標*號)14課。其中包括5個現代文單元,每單元4課。第一單元記事,第二單元寫人,第三單元寫景,第四單元小說,第五單元童話與科幻。從文體上看,這五個單元都可歸入記敘性文體一類。兩個文言詩文單元,每單元5課,大多數課文也都可以歸爲記敘性文體。另外還有《名著引讀》《漢字的形體》《常用標點符號用法》等三個附錄。

第一單元

(一)單元設置意圖介紹

本單元是學生升入中學後學習的第一個單元,爲了與國小階段的學習相銜接,內容安排以敘事性記敘文爲主,以便於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這類文章.

本單元閱讀、口語交際和寫作的要求,都依據課程標準的階段目標而設定,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語感培養,強調語文學習習慣和語文實踐活動。

(二)單元選文意圖介紹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敘事性記敘文,從內容上看,都很切合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如《憶讀書》生動地回憶了作者幼兒時、少年時讀書的經歷、感受以及幾十年來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了“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九字真言,把它作爲第一篇課文,可以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可以激發他們對語文課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指導他們的課外閱讀。《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展示了文學少年熱愛生活、敢想敢做、勇於實踐的特性,語言詼諧,筆調輕鬆幽默,可讀。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雖然都是記敘文,但內容和寫作手法各異。有的詳細記敘了一件事的經過及人物感受,如《山中避雨》;有的在記敘相隔二十多年卻又相關的兩件事中,展現了人物思想變化的歷程,如《風箏》;《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饒有情趣地記敘了幾件事,有詳有略,相得益彰;《憶讀書》看似漫談,實則緊緊圍繞九字真言做文章。這些內容豐富、筆法多樣的課文,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至於四篇課文的順序,爲了方便學生學習,我們沒有嚴格依據邏輯關係,而是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編排。

(三)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敘事性記敘文的閱讀和寫作。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在國小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記敘文的六要素。與國小階段的學習相比,本單元的課文蘊涵了更加豐富的人文思想,難度和深度有所加強。教學中更強調情感體驗,閱讀時要體味作者充溢在字裏行間的真情實感,寫作時要在敘事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無疑,這也正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循循善誘,激勵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潛能。

(四)關於課後“思考與練習”

本單元設計的課後“思考與練習”,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加深對課文思想內涵的理解。

2.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敘事性記敘文的要領,即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敘事的要素。

3.專門設計了一些語言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理解文章語言的準確、生動,瞭解不同的語言風格,從而增強語感,提高鑑賞力。

4.寫作方法訓練。如:

《山中避雨》一課中,作者運用比較、襯托的手法突出了音樂大衆化的重要性,進而揭示了“樂以教和”的深廣意義。

5.拓展閱讀和開放性練習。

(六)關於口語交際和寫作

1.本單元的口語交際活動爲“自我介紹與提問”。我們的考慮是:學生剛升入中學,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需要儘快熟悉、互相瞭解。作爲第一次口語交際活動,以自我介紹並相互提問爲主要內容,既便於學生參與,又可保障活動的順利開展。組織本次活動,應注意兼顧“自我介紹”與“提問”,避免搞成單純的個人發言。

2.本單元的寫作與課文學習相勾連,安排的是“記一件事”。敘事性的記敘文,學生在國小階段已做過練習,這次練習,應有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把六要素交代清楚,而且要做到中心明確、詳略得當,要有真情實感。

第二單元

(一)單元設置意圖介紹

本單元的內容安排以寫人的記敘文爲主,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敘事性記敘文的基礎上,瞭解並掌握寫人的記敘文的基本要求和寫法。

(二)單元選文意圖介紹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寫人的,寫的無論是生母、養母,還是老師、科學家,都表現了人物的各自特點。從寫作手法上看,四篇課文各有千秋,如:《回憶我的母親》《“兩彈”元勳鄧稼先》中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小巷深處》中的肖像描寫及以“我”的感情變化爲線索展現人物,《我的老師》中側面表現和襯托手法的運用,《“兩彈”元勳鄧稼先》中環境描寫的烘托作用,等等,爲學生學習借鑑提供了多種樣本。本單元的四篇課文又都飽含着強烈的感情色彩,表現了親情、友情、師生情和愛國情。例如收選《小巷深處》一課,體現了“弱勢羣體關懷”的現代人文理念,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關心普通人、關心大衆的感情和愛心。學習這樣的美文,對於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

(三)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寫人的文章的閱讀和寫作。要通過課文教學,引導學生了解並掌握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和技巧,如: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或動作描寫展示人物性格,藉助環境描寫烘托人物,等等。本單元教學是在學習了敘事性記敘文的基礎上進行的。要注意區分敘事性記敘文與寫人的記敘文的不同。敘事固然離不開人,但無論是記一件事還是記幾件事,都重在表現事情本身蘊涵的意義;寫人也離不開事,但這裏記的事是人物的所作所爲,重在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特點。

(四)關於課後“思考與練習”

根據本單元課文的特點,緊緊圍繞情感態度價值觀、描寫人物的手法以及品味語言等方面設計思考與練習。

1.引導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感受真、善、美,陶冶情操。

2.指導學生學習並掌握課文中刻畫人物的表現手法。

3.語言訓練。重在讓學生了解動詞在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中的作用,學會準確使用詞語。

本單元的拓展閱讀在第5課、第6課各安排了一篇,意在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加深理解,這對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十分必要。

(五)關於口語交際、寫作和綜合性學習

1.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安排的是採訪任課老師。要切實做好準備工作,並事先與有關任課老師溝通,求得老師們的幫助。至於活動的具體安排,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讓他們在實踐中加強合作、增長才幹。

2.本單元的寫作安排的是寫人。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人關鍵在寫出人物特點,而要寫出人物特點,就要選取最能表現這一特點的事,不僅要寫出人物做了什麼,而且要寫出他是怎麼做的。可以引導學生借鑑、運用已學過的表現手法於寫作實踐中,化知識爲能力。

3.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意在讓學生學會利用圖書館查找資料,爲以後的自主探究學習打好基礎。活動前,教師可簡要介紹點圖書館的有關知識,但不宜太多,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在實踐中用。

第三單元

(一)單元設置意圖介紹

本單元以寫景的記敘文爲主要內容。四篇課文描寫了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情景交融,美不勝收。閱讀這樣的美文,可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可以培養學生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同時,學生可以從中學到觀察事物的方法,學會如何形象生動地描寫景物,抒發感情。

(二)單元選文意圖介紹

本單元所選四篇課文,有的是傳誦幾十年的名家名篇,如《春》《濟南的冬天》;有的是現代作家所寫的新作,如《竹林深處人家》;還有外國文學大師的佳作節選,如《樹林和草原》。這些作品,有的描寫了特定地區中特定季節的景色,如《春》描繪的是江南春季的美景,《濟南的冬天》描寫了濟南冬季的特有魅力;有的則描寫了特定季節中特定地區的景物,如《竹林深處人家》展現了春季裏江南竹鄉的美麗富饒,《樹林和草原》讓我們看到夏天裏的俄羅斯鄉間風光。從藝術上看,有的華美,如色彩絢麗的水粉畫,如《春》《樹林和草原》;有的質樸,似韻味十足的水墨畫,如《濟南的冬天》。這些風格各異的文章,爲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鑑賞樣本,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元審美意識。這些作品大都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爲學生培養語感、豐富語言表達提供了借鑑。

(三)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欣賞寫景散文,瞭解並學習寫景的基本方法。由於年齡和閱歷的原因,學生對學習寫景散文可能感到困難,尤其是文章描寫的是自己陌生的景物,更會感到難以理解。對此,首先要讓學生堅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夠讀懂;其次要讓學生明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係,明白文學對我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認識人生的重要性。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啓發學生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大自然的美,體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欣賞寫景散文,聯想和想象十分重要。如果學生真正展開了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就一定會大有收穫。

(四)關於課後思考與練習

根據本單元課文都是寫景散文這一特點,課後思考與練習題的基本設計思路是:有利於學生欣賞寫景散文,從中受到美感教育,提高文學鑑賞力。

1.瞭解、掌握寫景文章的表現手法。

2.提高審美能力,陶冶情操。

3.語言題把語法、修辭知識融於練習之中,更便於學生理解、掌握,化知識爲能力。

4.朗讀練習。提倡個性化的朗讀。

5.比較閱讀訓練。

(五)關於口語交際、寫作與綜合性學習

1.本單元的口語交際是說家鄉。從內容上看,緊扣本單元所學內容,以介紹景物(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觀)爲主。從方式上看,既有一人主講,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又輔以衆人補充或提問,從而達到交際的目的。

2.本單元的寫作是描寫景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