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精選2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W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

摘要: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精選26篇)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目標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情感,能夠自然地演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爲終身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課時

課題

第1周

2

複習認識基本的音階並演唱

第2、3周

4

第1課《好朋友》

第4周

2

第2課《快樂的一天》

第5周

國慶放假

第6、7周

4

第3課《祖國您好》

第8、9周

3

第4課《可愛的動物》

第9、10周

3

第5課《靜靜的夜》

第11、12周

3

第6課《愛勞動》

第12、13周

3

第7課《小精靈》

第14、15周

3

第8課《小小音樂家》

第15、16周

2

遊戲

第16、17周

3

第9課《過新年》

第18、19周

4

複習,期末測試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

一、發聲訓練部分:

這個部分主要是運用與高段的學生爲主。〔四—六年級〕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a、e、i、o、u。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

3、練耳部分: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並說明音的強弱差別。

三、欣賞部分:

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教學分析:

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觸音樂的學習。所以,在本學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的實施:

愉悅性:

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

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爲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3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的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

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爲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

反思昨天,審視今天,前瞻明天,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學中做,做中學,爭取早日使自己做一個真正的音樂實幹教師。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4

本學期我的教學任務是一年級英語。爲了能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特作計劃如下:

一 、指導思想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典範英語教材,本教材根遵循英語學習的規律和兒童心理生理髮展的需求,以國小生的生活經驗和任職發展水平爲基本出發點,循序漸進地設計課程,寓教於樂,寓教於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體驗、實踐、參與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融學習情感、學習能力和跨文化交際的意識的形成於語言學習的全過程,力求體現素質教育思想。

二 、目標任務

(一)基本情況概述

1、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的學生沒有接觸過英語,但學習興趣很濃,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很強,由於年齡的特點,注意力容易分散,學習習慣還沒有養成,因此,本學期英語教學重點將放在提高學生的聽讀、認讀等基礎技能的訓練與提高上,以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和閱讀習慣。因此,本學期的英語教學將面向全體學生,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自主能動性、積極性,營造互幫互助,共同學習英語的語境。

2、教材情況分析

本學期所講授內容爲英國原版教材《典範英語》的1-30課。

(二)教學目標及要求

a) 初步形成學習英語興趣和愛好,在動態真實的環境中進行簡單的活動的積極性。

b)能運用英語在日常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與老師同學進行日常簡單交際,如:問候他人,詢問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

c) 能運用英語參與課堂教學,遊戲和其他課內外活動。

d) 能夠聽懂簡單的指令並做出正確反應,讀懂簡單小故事,會唱課本上出現的英文歌和歌謠,能分角色扮演課本中的英語小故事。

(三)教學重難點

本學期在教學內容時會採用全身反應法(TPR),組織學生在“身體運動”和“口腔運動”中學習。學生能在活動中整體提高認知水平;在唱歌、遊戲、角色扮演、表演、訪談、對話等實踐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各項智能特徵;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感受成功的樂趣和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錄音磁帶、教學卡片、玩具手套等道具進行教學,掌握英語教材中的典範三會詞彙,能夠初步認讀、聽讀、跟讀簡單的單詞,能夠與他人進行問候、自我介紹、告別、塗色、數數等的對話,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教學重點:

1. 能聽懂教師的指令並做出正確反應,能讀懂簡單的小故事,會唱課本上出現的歌曲和歌謠。

2. 能熟練運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與對話,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教學難點:

1. 能讓學生在遊戲教學中體驗生活、享受生活學習的快樂。

2. 能貼近兒童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興趣需求,使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新學期希望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讓孩子更熟悉學校的環境,學習也能更上一層樓!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一手好字,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能使人聯想起美好的生活,得到各種美的享受。對國小生進行寫字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寫得一手好字,更是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意志毅力、智能素質、審美情操的培養。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即“頭直、身正、肩平、足穩,一拳、一尺、一寸”,防止握拳式和搭扣式的錯誤握筆姿勢,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2、將基本筆畫和平時所學生字相結合,讓學生掌握基本筆畫的寫法,初步感受基本筆畫構成生字的方法和變化,使學生將字寫正確的同時,儘量把字寫好。

3、讓學生在寫字中感受到寫字的快樂,初步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美。

4、通過平時作業評價、寫字競賽和優秀作業展評等形式,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教學內容

1、鞏固握筆方法與寫字姿勢,重點糾正幾個姿勢欠端正學生。

2、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和運筆方法,把握合適的書寫力度,提高書寫的速度。

3、學習豎提、豎彎、撇折、撇點、橫撇、橫鉤、臥鉤、斜鉤、

4、綜合練習課時。用含有所學筆畫的字組成的詞語練習寫字,複習鞏固所學的生字新詞。

5、學生習作欣賞。

6、寫字水平評價。期中、期末各一次,採用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寫字水平做出階段性的評價。

四、教學重點、難點:

1、2——3月,進行基本筆畫訓練的同時,反覆強化訓練學生的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交給學生讀帖、描紅的方法。

2、4月,進行基本筆畫與熟字相結合的訓練,讓學生認識基本筆畫構成漢字、會讀帖、會描紅的同時,儘量把基本筆畫寫好。繼續進行正確寫字姿勢的訓練。

3、5月,繼續進行4月的教學重點。

4、6月,教將基本筆畫與常見偏旁結合訓練,逐漸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漢字結構、讀帖、描紅的能力,在寫正確的基礎上寫好,並逐漸養成在寫字中自覺保持正確寫字姿勢的習慣。

五、教學措施

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

2、結合寫字課,研究漢字,重點指導規範。

3、鼓勵課外書寫,培養學生天天寫字的習慣,鼓勵學生“提筆就是練字時”。

4、制定評價方案,建立每月一過關制度,通過評議找出自己的優點及不足。

5、爲孩子們搭建展示的平臺,把好的字及時粘貼在牆上,要鼓勵優秀的學生樹立更高的目標,使他們更優秀,鼓勵他們多練多寫多展示。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6

開學了,我們迎來了一年級新生。面對着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小朋友,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在開學前幾天,我對班上的大部分學生做了一項漢語拼音學習情況摸底調查。大部分小朋已在幼兒園參加過學前訓練,所以對拼音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瞭解的程度並不深,如果教師上課不注重引導,反而會出現反面效應。即學生自認爲已經掌握得很好了,其實學得並不紮實。有些學生在學前班只學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都沒學。學習內容參差不齊,加上本身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所以對學生的重新學習反而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這一現狀,且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點,他們會的、簡單的內容,可以讓他們先說,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對拼音學習的興趣。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特擬定了以下拼音教學計劃:

一.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教學的方向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對漢語拼音的要求是:“學會漢語拼音”,在階段目標中有具體的描述: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其中“認識大寫字母、熟記字母表”是二年級的教學目標。

在對教學目標的認識上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這個目標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它貫穿於整個第一學段。我們千萬不能認爲學習漢語拼音是開學後一兩個月內的任務,希望兩個月內讓孩子掌握。學習以後,還應及時地指導學生複習鞏固。

二、瞭解教材的特點,整合課程資源

(一)加強漢語拼音與識字和發展語言的整合

人教版在每一課的漢語拼音教材編入了情境圖、詞語和兒歌,要求認識70個常用字,這樣編排,將漢語拼音學習與識字、學詞、閱讀、說話、積累語言緊密結合起來,不但豐富了漢語拼音階段的學習內容,增強了初入學階段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而且有利於使各方面相互促進,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精心設計漢語拼音字母的表音表形圖和與之相配的情境圖

教材在圖形和圖意的設計上都有改進和創新,不但重視圖畫與字母的“形似”,而且重視圖畫傳達的人文精神,加上精心編寫的兒歌,突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滲透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小黃雞,小黑雞,歡歡喜喜在一起”體現了團結合作、友好相處的精神;“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反映了盼望中國臺灣迴歸祖國的願望。

(三)精心設計漢語拼音鞏固練習和擴展練習

人教版漢語拼音的複習,練習中,有區別形近和音近字母的題目,有進行思維訓練的題目,有動手做一做的題目,也有語言表達相結合的題目。該教材的“複習二”中的“我會擺”,讓學生用兩根木棍,一條繩子或一隻手來擺字母,不僅有很強的趣味性,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四)加強了漢語拼音學習與兒童生活的聯繫

教材中的音節詞語,句子或兒歌大都緊密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這樣編排,既有利於使拼讀的音節形象化,有助於鞏固音節,又有利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密切語文學習和生活的聯繫。

漢語拼音部分教材,每課主要內容是拼音、圖、文、字結合。教學時首要任務是學拼音,其次是認漢字,再次是讀兒歌。要保證主要任務的完成。

三、優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一)聲母發音與課文插圖的整合

新教材漢語拼音部分有幾十幅富有啓發性的插圖,或示意字母發音、或表明字母形體,還有一些是爲提高拼讀能力而安排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聲母的本音雖然都是“標準的音”,但因爲聽不清,學生學習還是不方便。新教材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就給這些聲母配上了不同的韻母,使聲母也能發出響亮的音。這種呼讀音,雖然能發出響亮的音,方便學生的學習,但還是難以啓動學生自學、自悟、自會。教材又配上了能夠表聲母音的插圖,幫助學生練習發音。如學習g這個聲母時,從圖導入:從遠處飛來了什麼?學生看書上的插圖,可能回答:“白鴿”“三隻鴿子”。教師繼續引導:誰能編一句兒歌記住“ g”,學生回答“鴿子鴿子ggg”“三隻鴿子ggg”。接着讓學生髮出正確的讀音:如“鴿”(ge),然後告訴學生把ge讀得輕些、短些,這樣的發音就比較接近本音,也有別於音節ge音了。用這種方法可以教b、p、m、f、k、h、j、q、_、Z、C、S、Zh、Ch、Sh、y、W,配合這些字母的插圖都能引出聲母相應的字音來。有幾個聲母如d、t、n、l的插圖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採用其他方法直接練習聲母的讀音。

(二)拼讀音節與生活經驗的整合

6歲的孩子入學前已會說很多話了。從拼音角度來講,他們已經會發很多音節的音了,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和理解爲什麼要分解音節。如看見一叢草,他們認識是草(cao),卻不會將草(cao)分出聲母C,韻母ao。更不會有意識地將聲母和韻母連成音節進行四聲拼讀,因此字音(音節)的拼讀成了孩子們拼音入門的學習難點。根據新教材增加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音節的編排特點,教師可以調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切入音節,拼讀難點。如漢語拼音第5課三拼音節:gua、guo、hua、huo、kuo,可以先製作課件從電腦中依次出示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擴大的圓等圖片,先請孩子們認一認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實際上已調用他們原有的“語音儲備”),然後引導學生:想一想,它們(指這些事物)是怎麼拼出來的?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再用課件分別展示出聲母和相拼的韻母以及聲調,對應擺放在圖片下面。最後啓發學生:這些聲、韻母合在一起加上別的聲調就成了別的字音了,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再以此分別推出以上五個音節的四聲,讓學生讀一讀,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說出雙音節詞或一句話即可)。這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擴展活動無一不是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的。

(三)認識漢字與觀察情景圖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內容在聲母、韻母、音節、識字、兒歌、看圖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巧妙的組合,體現了“以學生爲本”觀念,也突出了各知識點的科學性。特別是與學習內容緊密聯繫的情景圖,給師生帶來了更大的創造性學習的空間。教師應站在學生認知水平的角度上,認真審視每一幅情景圖,想辦法激活它們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藉助情景,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會認漢字。

1.看懂留意,練習拼讀。有的情景圖內容簡單,物體的名稱和音節對應出現。如第7課,媽媽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賀卡。可以讓學生自己看圖、練讀音節、認漢字。有的圖內容複雜,學生看了圖還不能導出音節的讀音,如第11課的情景圖,教師作爲引導者要帶着學生仔細觀察,啓發思維,講清留意後,引出diéffējī和漢字“疊飛機”。

2.抓住畫面特徵,記住字形。有的情景圖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點,但圖上的物體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畫面的某一處。教學時應讓學生先整體後部分觀察畫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啓發學生想像,如第4課的情景圖,一隻小兔奔跑時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兩筆。

3.充分利用圖加深記憶。剛學會拼音字母的學生,拼讀音節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教學生看圖讀音節識字時,首先引導學生看圖,看懂圖意很容易就拼出音節了。學生在認讀時,遇到認不出說不上的漢字,教師可以憑藉描述圖意,幫助學生復現畫面內容,喚起表象,使學生憶起見面字的讀音和字形,如第8課情景圖,“太陽剛剛升起,可以換成什麼詞來說?”學生思考後回答“日出”,這樣字的形和音的問題迎刃而解。把看圖、拼音、識字整合在一起,有益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益於調動羣體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作用,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閱讀兒歌與識字的整合,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悟情。

兒歌或口訣是國小生最喜歡的學習材料,識字卻是他們由拼音的學習轉入高一層次的學習活動。新教材在編排上抓住了國小生的這一特點,在拼音教學內容中編排了大量的兒歌,有機地把拼音與識字結合起來,我認爲這種安排不僅是鞏固和運用漢語拼音,還在於運用漢語拼音學習一部分構字率較高的獨體字,爲學習合體字準備條件。每一課中都有圖畫表示獨體字的意義,字的上面都配有漢語拼音音節,圖下又有漢語拼音短文和詞組、句子來概括圖意。學生通過讀兒歌,既學會了一些漢字又沒有增加單純識字的心理負擔。如漢語拼音第6、7、8課中的帶拼音的小短文、兒歌、童謠深深引吸着學生,激發起他們拼讀音節、認識漢字的強烈慾望。一位教育家曾說:對於一個孩子的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到一條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途徑。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服務者,要爲學生自主學習創設情境、鋪路搭橋。既憑藉圖明白了字義和短文的意思,又在運用漢語拼音識字讀文的過程中鞏固了漢語拼音、掌握了獨體字、認識了見面字(帶紅色音節的字)。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7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容博大精深,蘊涵着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國小生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民族自豪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有利於加強國小生思想道德建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此,特制定學校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

一、目的與意義 1、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指認式誦讀中使低幼學生擴大了識字量,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學生從中感受到歷史、地理、天文、藝術知識的豐富,激發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充分利用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峯,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薰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範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薰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啓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爲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

二、組織機構

成立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主要負責領導組織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實施。 組 長:馬繼武

副組長:朱元海 成 員:趙彬

主要實施成員:各班語文教師 三、國學經典誦讀的內容 《弟子規》、《三字經》、《千家詩》、《聲律啓蒙》、《論語》等,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經典神話故事和寓言故事等。

四、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實施 1、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在時間安排上以校本課程課時爲主,每週一課時,與地方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結合。由語文教師、思品教師具體負責。

2、每天利用早讀課進行10分種的國學經典誦讀。採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堅持天天吟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恰當的背誦量目標。

3、語文課前兩分鐘誦讀或背誦古詩詞;

4、每月的黑板報和櫥窗要有一定的國學教育的內容;

5、每天中午午間時間播放國學經典的CD朗讀碟或者是國學經典音樂;

6、學校和班級文化建設要努力體現國學教育特色。

7、充分發揮語文、音樂、美術、品德、社會課,以及其他學科的課堂滲透作用。

8、開展學習型家庭建設。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後、睡覺前,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9、創新誦讀形式,不斷開展誦讀比賽。每學期開展“經典誦讀會”、“親子誦讀活動”、“誦讀擂臺賽”、“情景劇表演”等。將經典誦讀活動科學的融入廣播操、遊戲、節目表演、書法、繪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善於發現和總結,把一些好的、快樂的學習方法推廣應用。如:表演背誦法、熟讀成誦法、吟唱結合法等等。

五、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研究

1、開展聽評課活動和專題教研,及時發現、傳播好的經驗和方法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國學素養和指導學生誦讀的能力。

六、檢查評比

學校將不定期對各校、各班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進行檢查、監督和指導。對在經典誦讀活動中形成特色和成效顯著的學校和個人進行表彰,以此推動整個活動向更高層次邁進。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一班有29位小朋友。因爲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國小,對國小生活還不適應,學生的行爲學習習慣都沒有形成,所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學習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總複習。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認識立體圖形,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全冊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六、課時安排

(一)準備課:數一數(1課時)

(二)準備課:比一比(2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0課時)

1.1~5的認識(3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5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2課時)

(四)認識圖形(3課時)

(五)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5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4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4課時)

整理和複習(2課時)實踐活動:數學樂園(1課時)

(六)11~20各數的認識(4課時)

1.數11~20各數、讀數和寫數(2課時)

2.10加幾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2課時)

數學樂園(1課時)

(七)認識鐘錶(2課時)

(八)20以內的進位加法(11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9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20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9人。經過上一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其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發現學生們自覺性較差,上課有小部分同學不注意聽講,口算時比較馬虎,課下不能及時完成作業,但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小部分學生成績較差,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統一規範課堂常規,及時補差,使整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等。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二、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平面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找規律,總複習。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的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爲口算和筆算兩部分。同樣,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平面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認識人民幣、分類與整理以及找規律等。有了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豐富多彩,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係;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6.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

四、教學措施:

1.課前備課必須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設計當堂檢測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佈置並對個別學困生當面輔導。

2.重視課堂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具體的情境,靈活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4.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審題,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聯繫生活實際和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數學課堂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6.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並根據具體情況,自己創造一些教學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學具。

7.常到教室做課外輔導,爲學生決絕疑難問題。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備註

1準備課、認識圖形(二)5

2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5

320以內的退位減法5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分類與整理,單元測試5

5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5

6數100以內的數和數的組成、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5

7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解決問題5

8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5

9擺一擺,想一想,整理和複習5

10勞動節5

11單元測試5

12認識人民幣,單元測試5

13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5

14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例1、25

15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例3、例4、例55

16整理和複習,單元測試5

17找規律5

18總複習15

19總複習25

20期末複習、期末考試5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生概況

一(1)本班現共有學生46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的、操作的學習內容孩子們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少數孩子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地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們已經基本形成的學習數學的興趣,並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安排7個單元。

1.數與代數領域:

安排五個單元,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認數,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100以內的數;第二部分是計算,三個單元,即第一單元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第四、六單元教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這兩個單元裏還要教學求兩數相差多少的實際問題;第三部分是常見的量,一個單元,即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本冊數與代數領域的內容與原教材相比在內容編排上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把原一年級上冊教學的20以內的退位減放到本冊作爲第一單元,把原二年級上冊教學的兩位數的加、減筆算提到本冊,把原一年級下冊教學的乘法的初步認識和1~6的乘法口訣兩個單元推到二年級上冊。這次調整是在對實驗區實驗狀況進行認真調查、廣泛聽取實驗教師意見並作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不宜同步進行。兩種算法的思路不同,加、減交叉安排不利於學生掌握加法思路和減法思路,在加法不熟練的情況下,也難以利用加減的互逆關係進行想加算減的思考。所以把原來一年級上冊安排的20以內加減法的一個單元分爲兩個單元。又考慮到許多學前教學薄弱的地區在一年級上學期教學任務太重,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所以把20以內的退位減法推遲教學。二是兩位數的加減筆算與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的口算有着密切的聯繫,口算時對算理產生的感悟可以順利地遷移到筆算中去,所以把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筆算編排在一個單元裏,把進位和退位的有關口算和筆算編排在另一個單元裏,這是一種合適的整合。三是雖然用口訣計算乘法比兩位數的加減筆算容易,但一年級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確有困難,所以推遲教學。

2.空間與圖形領域:

安排一個單元,即第三單元認識圖形,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遵照兒童觀察物體由整體到部分,由粗略到細微的認知規律,在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之後認識基本的平面圖形是恰當的。

最後一個單元安排期末複習。本冊教材還安排了三次實踐活動,分別是“我們認識的數”“小小商店”。主要是讓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應用意識、合作意識,獲得數學活動的積極情感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認識計數單位,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二)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含義、探索100以內數的組成方法、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以及用100以內的數描述日常生活現象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數感,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

2.在探索10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的重要性;通過相應的口算和筆算的練習,提高進行加、減運算的能力。

3.在藉助相關物體抽象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在擺圖形、圍圖形、折圖形、畫圖形以及拼圖形等活動中,發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是人民音樂出版社編寫的。它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爲本”並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一年級上冊共編成10個主題單元,《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您好》、《可愛的動物》、《靜靜的夜》、《愛勞動》、《小精靈》、《小小音樂家》、《遊戲》、《過新年》及期末測驗《遊戲宮—歡樂的遊樂園》。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爲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爲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爲主,生動活潑。

二、教學目標

(一)聆聽能力

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樂曲,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2、能通過聆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及情景,體會主題。

3、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

4、能通過想象音樂中所表現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自己聽後的印象。新-課-標-第-一-網

5、能通過聆聽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

1、能夠整齊地按要求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麼》、《拉勾勾》、《國旗國旗真美麗》、《同唱一首歌》;演唱《其多列》、《跳繩》《動物說話》、《我有一隻小羊羔》、《小寶寶睡着了》、《閃爍的小星》、《洗手絹》、《大家來勞動》、《小青蛙找家》《小蜻蜓》、《布娃娃彈琴》、《法國號》、《火車來啦》、《躲貓貓》、《新年好》、《隆咚鏘》;能在歌聲與動作表演中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及所蘊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並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在聆聽音樂中嘗試能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圖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4、學會紅綢舞、秧歌舞步。新課標第一網

(三)創編與活動能力

1、知道音有長短、高低,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2、能按圖意拍擊節奏、編創節奏、傳遞節奏。

3、認識碰鐘,學習並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爲歌曲演唱伴奏。

4、能按節奏編創歌謠,能準確地朗讀歌謠,並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5、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長短、強弱。

6、能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7、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來表現主題。

8、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並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9、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並能爲歌曲伴奏。

(四)知識技能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並樂於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誌,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3、認識木魚,學習並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爲歌曲演唱伴奏。

4、通過圖譜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分音符的時值。

三、學生情況分析

1、總情況:一(1)班和一(2)班供112人。學生爲啓蒙兒童,大部分以6週歲爲主,但不足齡的也有,大多爲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爲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四、教學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並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範唱,並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鬆、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並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6、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爲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着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ww w.x k m

7、將編創與活動融入其他教學內容之中,形成教學的整體。7、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

8、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五、教學進度(略)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情分析

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但由於孩子年齡小、組織紀律性較差,學生的音樂素質存在個別差異,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1、總情況:本學期我擔任的是一 至四班的音樂教學,學生啥樣還真的不知道呢。大部分以6週歲爲主,但不足齡的也會有,大多爲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爲主。小孩子肯定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的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活剛剛入學。天生活潑好動、爛漫天真,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根據年齡特點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二、教材分析

國小一年級音樂教材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現方式、新的教學機制、新的評價體系,印證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

1、凸現了“以學爲本”的教學思想,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啓發學生去學習。

2、降低了音樂知識的學習難點,如聲音的強和弱(f強、P弱)讓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比較,再如利用烏龜和小兔子的特點,讓學生區分高音、低音、快速、慢速,這樣學生就能很快區分。

3、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4、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的感覺真好、我們班的小明星、老師對我說、爸爸媽媽對我說。

本教材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爲本”並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一年級上冊共編成8個主題單元,《好朋友》、《快樂的一天》、《祖國您好》、《可愛的動物》、《愛勞動》、《小精靈》、《小小音樂家》、《過新年》。基本內容包括:欣賞、表演、編創與活動,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爲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爲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爲主,生動活潑。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歌唱的知識,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

2.學會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形象等。

3.學習樂理知識,能初步理解樂曲。

難點:1.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

2、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情操。

3.重視學生的參與和實踐。

4.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

5.重視學生鑑賞音樂的美。

6、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樂審美能力。

四、教學目標

1、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奏和曲調有表情獨唱或參與齊唱,每學年能背唱4~6首

2、 能感受樂器的聲音,聽辨打擊樂器的音樂,能聽辨童聲、女聲和男生,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3、 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做出反應,隨着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5、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6、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五、教學內容和要求

1、能夠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模仿喜歡的音響。

2、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的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

3、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做出體態反應。

4、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活動,配合歌曲、用身體做着動作。能夠與他人合作,進行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兒童歌舞等表演活動。

六、教學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並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範唱,並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鬆、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並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6、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爲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着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7、將編創與活動融入其他教學內容之中,形成教學的整體。

7、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

8、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七、教學進度(略)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3

一、 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44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2人。他們活潑可愛、聰明伶俐,一雙雙充滿好奇的雙眼,急於探索知識的樂園。通過開學初將近兩個星期的觀察、接觸,我發現我班學生從學習習慣、知識能力這兩方面有以下特點:

1、學習習慣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他們年紀小,自律性差,課堂紀律不是很理想,確實,對於才六、七的孩子要求他們一堂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思想不開小差是有難度的。對於他們來講,無意注意還是佔優勢,有趣的兒歌,新鮮的故事能吸引他們,使他們學習興趣濃厚,注意力較爲集中,可持續的時間不長,外界稍有動靜還是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影響學習效率。再說部分學生把幼兒園裏的不好習慣帶進了學校,上課不經老師批准隨便進進出出,早上早到校的就在教室玩,上課了學習用品也不知道準備。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

2、知識能力

漢語拼音方面,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觸過拼音,對ɑ oe的讀音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受“先入爲主”的影響,發音不夠準確。有的只是會按順序讀,指定一個認讀就會張冠李戴。識字方面,學生差異很大,有幾個學生已經會認讀本冊教材中所有的生字,大部分學生會認讀一些簡單的常用字,也有及少部分學生沒有一點基礎。對於說話,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入學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接下來是漢語拼音,學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做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編寫以課程標準爲依據,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內容具有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趣味性、廣泛適用性等特點。

1、綜合性。教材採用多種方式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以便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啓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認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學習內容的安排、學習能力的培養,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漢語拼音階段,適當出現短語、句子和兒歌,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又如,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設計了讀讀說說、讀讀畫畫、讀讀做做、讀讀演演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融合、溝通。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身邊熟悉的、新穎的和趣味性的內容爲素材,目的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和富有挑戰性的,使學生能通過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學習活動,感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

2、情境串“引發出“問題串”。根據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除小單元外),每個單元都設計了幾個有密切聯繫的信息窗(情境圖),每個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個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現形式是把這些學生感興趣的現實活動情境貫穿起來,編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從而引出一系列相對獨立而又有着一定邏輯關係的問題,形成了“問題串”。

3、生認知特點出發,優化單元知識結構。本冊教材徹底改變了過去教材普遍採用的“小步子”編排方式,根據學生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優化單元知識結構。如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傳統教材中,將“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不進位)”和“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不退位)”的筆算放在一起,將相關的口算放在其他單元中,人爲地將筆算與口算分開,不便於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本單元在知識安排上,將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編排在一起,使口算與筆算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便於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策略。同時,又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編排了加減混合及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4、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融合爲一個過程。本冊教材不受嚴格的知識體系束縛,由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然後把學到新知識又作爲解決新情境中問題的工具,讓學生把解決問題知識學習融合在同一過程中,形成以解決問題爲線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頁加混合運算,主題圖呈現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錢購買紀念品,珊瑚每隻17元,貝殼每隻25元,海豚每隻23元,海螺每隻13元。教材沒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學生解決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錢去買一隻海螺每隻和一隻珊瑚標本,還剩多少元錢?”或解決學生自己提出的其他問題過程中,通過探索獲取運算的方法,然後利用獲取的方法,解決其他問題,實現解決問題能力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步發展。

5、對學生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教材通過含有豐富信息綜合情境圖,提供給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足夠空間,提高學生從數學的角度選擇信息、組織信息、運用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單元“南極小客人——100以內數的認識”信息窗1,由圖中的兩位小朋友在南極實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飛着的賊鷗、冰面上的企鵝、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學生可能提出“有多少隻企鵝?”“有多少隻賊鷗?”“有多少隻海豹”等問題。本冊教材沿用了一年級上冊教材的特點,在每個情境圖的後面都設置了卡通問號和問題口袋,目的是爲了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保護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

6、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本冊教材的編寫思路、呈現方式和欄目設置都旨在積極倡導新型的學習方式,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如“你說我講”體現一種開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與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頁的“你說我講”,紅點標示的問題是“擺輪船比擺帆船多用幾個貝殼?”,要解決這個問題,策略是多樣的,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分析,獨立探索出各自的計算方法,然後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體現算法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學習。

二、教學內容:

新教材第一冊共有9個單元:

第一單元:逛公園——100以內數的認識

第二單元:下雨了——學看鐘表

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方位與圖形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一)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人民幣的認識

第六單元:大海邊——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二)

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釐米、米的認識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統計

第九單元:兒童樂園——總複習,另外還包括兩個數學廣場和兩個實踐活動——奇妙的回形針、小小信息員。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一)數與代數

1、在實際情境中能正確地認、讀、寫100以內的數。並能認識計數單位“百”,知道100以內數的組成和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會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初步學會估算。

3、在現實情境中,能正確認識整時、半時、幾時剛過和快到幾時。

4、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空間與圖形

1、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能識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實踐活動中,體會釐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釐米;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

(三)統計與概率

1、在統計活動中,學會初步簡單數據整理的方法,認識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

2、能完成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能根據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四)實踐與綜合應用

1、加深對百以內數的認識與計算方法、圖形與統計等知識的理解。

2、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收集、整理數學信息的渠道與方法。

數學思考:

1、經歷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內數的過程,發展初步的觀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數感與符號感。

2、經歷探索100以內容數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識。在估計物體個數和進行估算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認識圖形、方向及長度單位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能對統計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初步的分析判斷,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

解決問題:

1、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並能與同伴交流。

2、在具體的情境中,發現並提出能用10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

3、能綜合運用方向、圖形等知識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解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情感與態度:

1、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新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能把教學目標僅僅定位在知識與技能等顯性目標上。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教師要注意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中要注意改變由教師爲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現象,努力激發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策略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由於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所以教師要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同水平和個性差異,允許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使全體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發展。教學時,就同一問題情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要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在自主練習時要爲學生提供難易、數量不同的題目,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有選擇地完成,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限度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智力潛能。

5、教師應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根據新的課程理念,教師不能只成爲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更應成爲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雖然本教材已構建成以教科書爲核心,以教師教學用書、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音像資料和教輔讀物爲輔助的立體化的課程教材體系,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但教師還需因人、因地、因時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內外課程資源,以體現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探索和實施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方式多樣的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要將評價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爲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五、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逛公園------------------6課時

第二單元:下雨了-----------------------2課時

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4課時

第四單元:綠色行動-------------------12課時

第五單元:小小存錢罐-----------------5課時

第六單元:大海邊---------------------17課時

第七單元:阿福的新衣------------------4課時

第八單元:我們的鞋碼------------------2課時

第九單元:雪山樂園---------------------5課時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5

一、教材分析

由於新課改的實施,高中歷史教材現已被劃分爲專題式教學,針對教育部這一改革,在教材分析時就該更加全面,視野也應更加廣泛,也要求在思維上要有較大的跨越性。

高一教材主要是必修一和必修二,由於涉及範圍比較廣泛,加上進度較快,這就要求學生在思維上要有快速的轉變,當然,這需要的積極引導。

二、學生狀況

本學期我教的班級爲高一年24和25兩個個班級,兩個班級的學生給我的總體印象還不錯,都比較懂事,部分學生學習很勤奮。

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高一年的學生剛從九年級升入高中,大多數人的歷史水平還停留在對歷史史實、歷史概念的識記上,知道歷史是什麼,卻很難說清楚歷史“爲什麼”這樣發展。因此,在理解與運用方面需要提高。

學生的學習態度。高一新生還抱着“歷史開卷考”的心態來學習歷史,對歷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的學習潛力。處於15-20xx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活躍,頭腦靈活,學習能力強,有自己的想法。跟國中生相比,他們稍成熟、穩重些,學習相對比較自覺。

三、教學方法

針對這兩個班的學生,在教學方法上要加以改進,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課堂互動,以提問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四、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教學措施的運用很重要,因爲這直接影響到課堂氛圍,以及教學效果,具體的教學措施,我想還是以“因材施教”爲準,積極引導學生配合老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必修一講述的是人類社會政治領域發展進程中的歷史,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現代不同的歷史時期。政治文化的內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學中,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指導方針,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去認識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以夯實基礎知識爲根本,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爲重點,充分發揮教學中雙主體作用,迅速提高教與學的質量,爲更好地適應新課改要求,進一步提高高一歷史教學水平,完成教學目標,本期工作主要採取措施如下:

1、進一步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教法、學法,努力提高教學效果。具體講:

(1)、端正教學指導思想,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對於老師的要求:做一個導師,在知識傳授、思想交流、能力培養等各方面都要積極正面的引導學生,同時不斷加強對歷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對新課改的研討,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針對學生,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培養學生學會思考,學會正確而全面的看待和處理歷史問題;把握好歷史的科學性,教給學生一個傳承的歷史、發展的歷史、客觀的歷史,引導學生學會求真,學會吸收;加強歷史學習基礎,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礎知識,加大歷史訓練,用適當的練習題來提高歷史的應用能力。理科學生要求掌握以課程標準爲核心的基本歷史內容。狠抓學風建設,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加強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重常規工作,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堅持備課,做到每課都備好重點難點,認識學情,尋找突破點;認真準備好每一個教案;課堂教學難易適當,突出重點,多展開師生互動;作業是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積極對作業進行批閱,做到每個單元一閱,並對每一課學生出現的疑難作講解。

(3)、加強教學研究與探討 :①、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學模式。常規教學在鞏固基礎的同時強化歷史的思辨能力,訓練學生多角度多聯繫地看待問題,習題講評則從審題入手,把握解題規律。 ②、積極進行現代技術環境下的歷史教學探索,課堂教學積極藉助多媒體手段,充分藉助網絡豐富知識與題庫。 ③、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如何學,如何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整理,如何提高身體水平和解題技巧上多下功夫。

2、關於考試:按照年級組的統一要求,認真組織好每一次階段考試,做到精心命題,細心閱卷,認真講評。

3、關於作業:要求學生按進度及時按質、按量完成好所訂同步訓練資料;平時加強監督,按時、按要求批改好作業。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周密的計劃和認真的教學必將收到很好的效果!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6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共有學生39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28人。入學不久,我發現學生活動力特別強,活潑好動,特別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注意力難以集中。他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習慣還處於自由散漫型狀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就顯得尤爲重要,希望通過本冊教學,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爲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爲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根據《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要求和本套《品德與生活》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3. 以活動型教學爲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4. 讓教師和學生走進教材,保持教材的彈性和廣泛適用性

三、教學總目標

1.使學生知道自己是國小生了,喜歡上學;初步熟悉學校的環境,學習利用學校中的設施解決自己的問題;遵守學校生活常規;知道要講禮貌,守秩序。

2.瞭解學校的環境、設施及其作用,知道校園環境中一些標誌性的建築,瞭解學校的美,能夠主動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能愛護學校以及城市周圍的優美環境。初步培養學生環境素養。

3.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按時上學,不遲到;放學後,不在路上逗留,按時回家;上學和放學途中注意安全;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4.讓學生主動把自己介紹給同學和老師,相互認識好朋友,然後分別從不同的方面來讓學生體驗與同學在一起玩耍、學習、活動的快樂以及感受老師的關心和朋友般的情誼,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校生活無處不充滿快樂與愛,激發他們喜愛學校生活的情感。

5.使學生學會自己穿衣、繫鞋帶、整理書包等自理勞動,學着幫助家人做擇菜、洗菜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學會關愛家人,能夠以優異成績、良好表現等形式向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愛意,嘗試自己製作心意卡向家人表達心意。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和切身體驗,引導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促進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智力品質的提高。

6.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並初步培養探究自然的興趣和愛護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建議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爲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爲此,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 教科書是一種“活性因子”,它應激活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教學內容可以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包括社會生活中對兒童發展有意義的題材,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聯繫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及時豐富、充實課程內容,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5.拓展教學空間。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爲此,鼓勵教師積極地開發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種課程資源,以滿足學生不同學習方式的需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獲得經驗,逐步提高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的能力。

6.加強道德行爲的教育。 品德課進行改革其初衷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進和加強品德教育,要增強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標也以“培養品德良好的兒童”和“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爲目標。《品德與生活》課的品德教育不是有關道德的知識或道德方面的觀念,而是要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爲,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7.提倡生活化的評價。 《品德與生活》課標明確提出了“人性化、生活化的評價”。評價應是人與人互動交流的過程,可以成爲教師、學生甚至家長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評價本身也應具有教育意義,發揮教育功能,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是評價的一部分,利用評價對學生的成就進行鼓勵,對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7

一、漢語拼音教學目標: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漢語拼音教學內容:

1、學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聲調、拼讀方法(兩拼法、三拼法),j、q、x與ü相拼省略ü上兩點的規則;

2、認識70個漢字;

3、藉助拼音讀詞句;

4、讀兒歌。

三、教學措施:

1、語境中學拼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講故事或學習學過的關聯知識引入新課,引導學生觀察書上的圖,自助發現拼音字母的發音和形態,總結出新的拼音口訣。

2、製作拼音卡片,每天多讓孩子和學過的拼音見面。

3、在發現中學習拼音,指導學生用自己的雙眼去發現圖中與字母相近的地方,韻母的組合規律。

4、設計形式多樣的拼音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拼音,比如開火車、摘果子、送信等等。

5、創設情境故事,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6、要教的新內容教完了,播放教學光碟裏的內容,讓學生看和聽,並且跟讀。

7、注意當堂檢驗學習效果(抽讀、抽寫、抽記)。

8、規定學生回家後翻拼音卡練習拼音,或者當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注意和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

9、遇早讀課或自習課,讓最棒的小老師變音節,全班練習拼讀。

10、可以用以下方法複習鞏固:聽寫拼音,隨便說個詞或說一種事物讓學生說出拼音,讓學生自己拼讀音節學習生字、生詞,聽寫生字生詞時要求學生寫出音節,還可進行形式多樣的“好學拼音比賽”,如“你說我拼”、“我會變變變”活動……

四、課時安排:

周 次、內容

1周(9月1日-4日)    入學教育a o e i u ü y w

2周(9月5日-11日)    b p m f d t n l複習一

3周(9月12日-18日)   g k h j q x z c s zh,ch,sh,r,

4周(9月19日-25日)   複習二,ai,ei ,ui ao,ou iu

5周(9月26日-30日)   ie ue er複習三

慶祝國慶

7周(10月10日-16日)  an en in un ün,ang eng ing ong

8周(10月17日-23日)   複習四

整個拼音教學用了大約7周的時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不斷地鞏固、複習、查漏補缺,以達到熟練拼讀的程度。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8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32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5人。他們活潑可愛、聰明伶俐,一雙雙充滿好奇的雙眼,急於探索知識的樂園。通過開學初將近兩個星期的觀察、接觸,我發現我班學生從學習習慣、知識能力這兩方面有以下特點:

1、學習習慣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他們年紀小,自律性差,課堂紀律不是很理想,確實,對於才六、七歲的孩子要求他們一堂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思想不開小差是有難度的。對於他們來講,無意注意還是佔優勢,有趣的兒歌,新鮮的故事能吸引他們,使他們學習興趣濃厚,注意力較爲集中,可持續的時間不長,外界稍有動靜還是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影響學習效率。再說部分學生把幼兒園裏的不好習慣帶進了學校,上課不經老師批准隨便進進出出,早上早到校的就在教室玩,上課了學習用品也不知道準備。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

2、知識能力

漢語拼音方面,大部分學生入學前接觸過拼音,對ɑoe的讀音有一定的基礎,只是受“先入爲主”的影響,發音不夠準確。有的只是會按順序讀,指定一個認讀就會張冠李戴。識字方面,學生差異很大,有幾個學生已經會認讀本冊教材中所有的生字,大部分學生會認讀一些簡單的常用字,也有及少部分學生沒有一點基礎。對於說話,有部分學生有說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

二、教學目標

(一)政治思想方面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關愛他人、尊老愛幼的思想品質,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啓蒙教育。

(二)基礎知識方面

1、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23個聲母,24個韻母,4個聲調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能正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2、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正確的資:料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莊、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於讀物中感性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4、口語交際

(1)學會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三、教學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增強趣味,使學生樂於學習。

(1)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悅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3)拼音教學是本冊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學應以活動和遊戲爲主,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拼音,同時還要及時複習鞏固,還要與識字教學相結合,真正發揮學習漢語拼音幫助識字讀書的作用。

(4)識字教學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行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學習,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漢字,同時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知識和方法,進行各類的比賽,如“識字大王”評比等。寫字教學一定要具體指導,嚴格訓練,對於寫字練習要有彈性,對不同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

(5)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指導,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獨特感受,鼓勵學生讀後發表自己的看法,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積累語言。

(6)口語交際教學要重視創設情境引入話題,教師應積極參與學生的交際中去,用自己的語言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還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3、設立學習小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4、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5、努力貫徹“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以人爲本”貫穿教學始終,建立新型的“民主”師生關係,爲學生營造一個輕鬆、自由、快樂的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讓每位學生健康發展。

6、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繫,強化學校、家庭、社會立體型教育。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19

一、指導思想

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在輕鬆的情境之中,愉快地學習漢語拼音、認識漢字、積累與語言,爲學生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漢語拼音是識字、閱讀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然而,拼音字母的本身不表義,只是抽象的表音符號,這對剛剛進入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在學習過程中,小朋友容易出現一些不利於學習的現象,如: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坐不安定,做小動作甚至厭學。如教師不注意方法,很可能會導致他們對學習漢語拼音失去興趣,所以要在漢語拼音教學中,融入唱、跳、聽、說、畫、玩等多種方法。

三、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內容,初步瞭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共同學習的快樂。

2、依據畫面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並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3、學會6個單韻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知道單韻母有4個聲調,認識聲調符號,能直接讀出帶調的單韻母。

4、學會8個複韻母和特殊韻母er以及5個前鼻韻母、4個後鼻韻母,會帶調拼讀,會在四線三格中拼寫。

5、學會23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學會聲母和單韻母組成的音節,會帶調拼讀音節。會在四線三格中書寫音節。

6、學會16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讀他們的四聲。

四、教學重點

在拼音、識字、讀兒歌中,拼音是重點!拼音教學中,認識部件,拼讀音節是重點!

五、教學方法

1.採取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使學生有主動學習漢語拼音的願望。

2.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玩中學,比中學。

3.引領孩子們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中走進語文學習,掌握學習漢語拼音的方法。

七、學習方法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漢語拼音的規律,總結學習方法。

八、教學課時

漢語拼音這個單元,每課設置2課時,共34課時,2課時爲機動課時。

九、教學準備

準備工作要考慮教學需要,考慮實際情況,多做一些卡片,也可讓學生做或運用教學課件。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0

一、指導思想:

以第三次全教會《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爲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爲依據,致力於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在語文方面奠定基礎。

二、學情分析:

我們班級的學生共57個,基本是外地來溫打工者的孩子,大部分家庭經濟不富裕、家長文化素質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學習習慣差,個性強。再加上一年級孩子特別好動,班級紀律性較差,這都給有效管理班級和正常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由於幼兒園的受教育差別,我們班的孩子對於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參差不齊,這也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包括“入學教育”“漢語拼音”“識字”“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幾個部分。教材的開頭是入學教育,用四幅圖,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然後是漢語拼音部分,共13課,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70個常用字。而後是識字(一)、10篇課文,識字(二)、又10篇課文。兩個識字單元各4課,每課認字12-14個。20篇課文分作4個單元,大體按由淺入深的順序編排,每個單元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聯繫。在每個單元之後設語文園地,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此外,全冊設6個口語交際話題,安排在每個單元后面,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

識字的編排,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全冊要求認識400個常用字,寫其中100個筆畫簡單的字。

教材特點:

(一)綜合性

教材採用多種方式體現語文學科的綜合性,以便使初入學的兒童受到比較全面的語文啓蒙教育,不僅在漢語拼音、認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打好基礎,而且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學習內容的安排、學習能力的培養,從一開始就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漢語拼音階段,適當出現短語、句子和兒歌,學生在學習拼音的同時認識部分漢字,把學拼音、識漢字、發展語言結合起來,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獲得成就感,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又如,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設計了讀讀說說、讀讀畫畫、讀讀做做、讀讀演演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體現語文能力的.整體發展,以及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融合。

(二)科學性

漢語拼音、識字、閱讀、口語交際的編排,都注意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以認字和寫字爲例,要求認的字,都是最常見的、出現頻率的;要求寫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簡單的。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生活關係最密切的“爸、媽、我”。全冊要求認識的400個字,都是出現頻率的常用字。此外,識字的安排重視漢字本身的規律,採用象形字、會意字、看圖識字、按事物歸類識字等形式,使兒童在識字的同時瞭解漢字文化,認識身邊的事物。要求寫的100個字,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獨體到合體的順序編排,每課只寫3-4個字。結合寫字指導,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間架結構,打好寫字基礎,使每個學生不僅能把字寫對,而且能把字寫好。

(三)時代性

這冊教材大幅度更新內容,不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時代氣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現了少年兒童對祖國的熱愛,《自己去吧》體現了對獨生子女主動鍛鍊、大膽實踐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積木》讚揚了兒童關愛他人、敬愛父母的美好心靈,《爺爺和小樹》《小熊住山洞》蘊含着保護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教育因素。此外,有關計算機、自選商場等具有現代氣息的內容,城市、農村、學校、家庭生活的內容,通過有趣的故事滲透科學常識的內容,在教材中均有反映。

(四)趣味性

教材的各個部分都體現了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例如,在兒童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在連、塗、畫、拼、擺等遊戲中,鞏固知識,啓迪心智,培養動手能力;在課後練習和語文園地中,大量採用“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植自信。教材中安排的各種兒童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都有助於學生在遊戲中、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學習。

(五)廣泛適用性

針對我國地域遼闊、文化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國情,本冊教材內容兼顧城鄉,難度適中,分量適當,爲教師、學生留有拓展和創造的空間。在識字方面,採取種種方式鼓勵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認字,如,在語文園地中鼓勵學生認姓氏字、牌匾字,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認記身邊的漢字,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又如,本冊最後編排了兩課連環畫形式的課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每課有少量生字,但全文不注拼音,教師可鼓勵學生藉助圖畫或通過其他方式認讀生字,讀通課文,在自己認字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獲得自學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四、學習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4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行初步的語言訓練。

五、教學注意點:

1、在拼音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插圖,在語境中學習,培養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在發現學習中,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同時在遊戲中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

2、識字、寫字教學中,學生要掌握認字要領,不做過多的結構分析,根據識字規律,不過早脫離語言環境,承認學生差異,不追求課課清,人人清,轉變學習方式,不侷限教材課內識字,加強語言積累。

3、閱讀教學要落實識字、寫字,重視朗讀教學,強化語言積累。

4、語文園地要注意題型變化,重視積累語言,引導課外延伸。

5、口語交際教學要注意互動性,並注重兒童的童趣,創設情境。

六、教學措施:

1、正確地把握好語文教育的特點,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2、在教學中,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習思維。課堂上儘量創造機會,用優生的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3、合理地安排時間,開展“優差生互助”、“個別輔導”、“小組合作學習”等形式,以達到與教學的同步進行。

4、多以激勵的評價方法,採用多形式的競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興趣。

5、引發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情感,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6、及時與家長聯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行爲習慣。

七、學期教改研究專題:

由於一年級學生剛入學,而這冊的識字量這麼大。因此,我想對識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1

開學了,我們迎來了一年級新生。面對着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小朋友,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在開學前幾天,我對班上的大部分學生做了一項漢語拼音學習情況摸底調查。大部分小朋已在幼兒園參加過學前訓練,所以對拼音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瞭解的程度並不深,如果教師上課不注重引導,反而會出現反面效應。即學生自認爲已經掌握得很好了,其實學得並不紮實。有些學生在學前班只學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都沒學。學習內容參差不齊,加上本身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所以對學生的重新學習反而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充分認識這一現狀,且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點,他們會的、簡單的內容,可以讓他們先說,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對拼音學習的興趣。根據本校學生的實際,特擬定了以下拼音教學計劃:

一.明確教學目標,掌握教學的方向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對漢語拼音的要求是:“學會漢語拼音”,在階段目標中有具體的描述:要求“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其中“認識大寫字母、熟記字母表”是二年級的教學目標。

在對教學目標的認識上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這個目標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它貫穿於整個第一學段。我們千萬不能認爲學習漢語拼音是開學後一兩個月內的任務,希望兩個月內讓孩子掌握。學習以後,還應及時地指導學生複習鞏固。

二、瞭解教材的特點,整合課程資源

(一)加強漢語拼音與識字和發展語言的整合

人教版在每一課的漢語拼音教材編入了情境圖、詞語和兒歌,要求認識70個常用字,這樣編排,將漢語拼音學習與識字、學詞、閱讀、說話、積累語言緊密結合起來,不但豐富了漢語拼音階段的學習內容,增強了初入學階段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而且有利於使各方面相互促進,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精心設計漢語拼音字母的表音表形圖和與之相配的情境圖

教材在圖形和圖意的設計上都有改進和創新,不但重視圖畫與字母的“形似”,而且重視圖畫傳達的人文精神,加上精心編寫的兒歌,突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比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滲透了環境保護的意識,“小黃雞,小黑雞,歡歡喜喜在一起”體現了團結合作、友好相處的精神;“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反映了盼望中國臺灣迴歸祖國的願望。

(三)精心設計漢語拼音鞏固練習和擴展練習

人教版漢語拼音的複習,練習中,有區別形近和音近字母的題目,有進行思維訓練的題目,有動手做一做的題目,也有語言表達相結合的題目。該教材的“複習二”中的“我會擺”,讓學生用兩根木棍,一條繩子或一隻手來擺字母,不僅有很強的趣味性,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四)加強了漢語拼音學習與兒童生活的聯繫

教材中的音節詞語,句子或兒歌大都緊密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這樣編排,既有利於使拼讀的音節形象化,有助於鞏固音節,又有利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密切語文學習和生活的聯繫。

漢語拼音部分教材,每課主要內容是拼音、圖、文、字結合。教學時首要任務是學拼音,其次是認漢字,再次是讀兒歌。要保證主要任務的完成。

三、優化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好漢語拼音。

(一)聲母發音與課文插圖的整合

新教材漢語拼音部分有幾十幅富有啓發性的插圖,或示意字母發音、或表明字母形體,還有一些是爲提高拼讀能力而安排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拼音字母。聲母的本音雖然都是“標準的音”,但因爲聽不清,學生學習還是不方便。新教材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就給這些聲母配上了不同的韻母,使聲母也能發出響亮的音。這種呼讀音,雖然能發出響亮的音,方便學生的學習,但還是難以啓動學生自學、自悟、自會。教材又配上了能夠表聲母音的插圖,幫助學生練習發音。如學習g這個聲母時,從圖導入:從遠處飛來了什麼?學生看書上的插圖,可能回答:“白鴿”“三隻鴿子”。教師繼續引導:誰能編一句兒歌記住“ g”,學生回答“鴿子鴿子ggg”“三隻鴿子ggg”。接着讓學生髮出正確的讀音:如“鴿”(ge),然後告訴學生把ge讀得輕些、短些,這樣的發音就比較接近本音,也有別於音節ge音了。用這種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這些字母的插圖都能引出聲母相應的字音來。有幾個聲母如d、t、n、l的插圖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採用其他方法直接練習聲母的讀音。

(二)拼讀音節與生活經驗的整合

6歲的孩子入學前已會說很多話了。從拼音角度來講,他們已經會發很多音節的音了,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和理解爲什麼要分解音節。如看見一叢草,他們認識是草(cao),卻不會將草(cao)分出聲母C,韻母ao。更不會有意識地將聲母和韻母連成音節進行四聲拼讀,因此字音(音節)的拼讀成了孩子們拼音入門的學習難點。根據新教材增加了許多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繫的音節的編排特點,教師可以調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直接切入音節,拼讀難點。如漢語拼音第5課三拼音節:gua、guo、hua、huo、kuo,可以先製作課件從電腦中依次出示一個西瓜、一口鍋、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擴大的圓等圖片,先請孩子們認一認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實際上已調用他們原有的“語音儲備”),然後引導學生:想一想,它們(指這些事物)是怎麼拼出來的?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再用課件分別展示出聲母和相拼的韻母以及聲調,對應擺放在圖片下面。最後啓發學生:這些聲、韻母合在一起加上別的聲調就成了別的字音了,你們想認識它們嗎?再以此分別推出以上五個音節的四聲,讓學生讀一讀,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說出雙音節詞或一句話即可)。這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擴展活動無一不是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的。

(三)認識漢字與觀察情景圖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內容在聲母、韻母、音節、識字、兒歌、看圖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巧妙的組合,體現了“以學生爲本”觀念,也突出了各知識點的科學性。特別是與學習內容緊密聯繫的情景圖,給師生帶來了更大的創造性學習的空間。教師應站在學生認知水平的角度上,認真審視每一幅情景圖,想辦法激活它們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藉助情景,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會認漢字。

1.看懂留意,練習拼讀。有的情景圖內容簡單,物體的名稱和音節對應出現。如第7課,媽媽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賀卡。可以讓學生自己看圖、練讀音節、認漢字。有的圖內容複雜,學生看了圖還不能導出音節的讀音,如第11課的情景圖,教師作爲引導者要帶着學生仔細觀察,啓發思維,講清留意後,引出diéffējī和漢字“疊飛機”。

2.抓住畫面特徵,記住字形。有的情景圖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點,但圖上的物體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畫面的某一處。教學時應讓學生先整體後部分觀察畫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啓發學生想像,如第4課的情景圖,一隻小兔奔跑時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兩筆。

3.充分利用圖加深記憶。剛學會拼音字母的學生,拼讀音節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教學生看圖讀音節識字時,首先引導學生看圖,看懂圖意很容易就拼出音節了。學生在認讀時,遇到認不出說不上的漢字,教師可以憑藉描述圖意,幫助學生復現畫面內容,喚起表象,使學生憶起見面字的讀音和字形,如第8課情景圖,“太陽剛剛升起,可以換成什麼詞來說?”學生思考後回答“日出”,這樣字的形和音的問題迎刃而解。把看圖、拼音、識字整合在一起,有益於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益於調動羣體學習過程中的互動作用,是提高識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閱讀兒歌與識字的整合,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悟情。

兒歌或口訣是國小生最喜歡的學習材料,識字卻是他們由拼音的學習轉入高一層次的學習活動。新教材在編排上抓住了國小生的這一特點,在拼音教學內容中編排了大量的兒歌,有機地把拼音與識字結合起來,我認爲這種安排不僅是鞏固和運用漢語拼音,還在於運用漢語拼音學習一部分構字率較高的獨體字,爲學習合體字準備條件。每一課中都有圖畫表示獨體字的意義,字的上面都配有漢語拼音音節,圖下又有漢語拼音短文和詞組、句子來概括圖意。學生通過讀兒歌,既學會了一些漢字又沒有增加單純識字的心理負擔。如漢語拼音第6、7、8課中的帶拼音的小短文、兒歌、童謠深深引吸着學生,激發起他們拼讀音節、認識漢字的強烈慾望。一位教育家曾說:對於一個孩子的發展,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幫助他尋找到一條他的才能可以盡情施展的途徑。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服務者,要爲學生自主學習創設情境、鋪路搭橋。既憑藉圖明白了字義和短文的意思,又在運用漢語拼音識字讀文的過程中鞏固了漢語拼音、掌握了獨體字、認識了見面字(帶紅色音節的字)。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2

一、學情分析

這個學期擔任一(2)、(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後,孩子們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識和較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習充滿熱情,總體來說口算的速度和正確率也還比較理想。只是由於年齡比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控能力比較差,好說好動,傾聽習慣還有待培養。大部分孩子能主動學習,部分後進生需要特別關注。因此本學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爭取使每個孩子都能積極認真地投入到本學期的學習中來。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等。

二、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社會要求,教師與學生應首先走了社會的前邊,因此我們應該以新課標要求爲指揮棒,採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儘量體現以人爲本,培養學生創新,開放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內容與思想的銜接,內容要在學生上學期的水平之上發展併爲以後學習打下基礎,思想上注意新思維與我國傳統的教學思想結合。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找規律。

其中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教學難點:1.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2.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3.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計數單位“一”、“十”和“百”;初步認識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100以內數的組成,掌握數序,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經歷探索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3)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空間與圖形:

(l)經歷觀察常見平面圖形的過程,直觀認識這些圖形,能正確識別這些圖形。

(2)能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類與整理:

(1)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數據整理的關係。

4.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繫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並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瞭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五、具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課堂教學中,增加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關注兩頭。一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及時跟蹤,及時補缺補漏,切實達到教學目標。一是優秀的學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維訓練材料,讓他們吃飽,激發熱愛數學、鑽研數學的興趣。

6.提出具體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級國小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針對這些特點,我得想方設法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學生專心聽講的興趣,從而培養好習慣。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個別輔導,對於優秀生儘量讓他“吃得飽”。

一年級學生剛進入國小學習,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的一切都充滿了新鮮感。此時正是對他們進行養成教育的關鍵時刻,因此,作爲教師一定要以愛心、恆心來引導學生,指導家長,共同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學生熟悉的、新穎的、感興趣的內容爲素材,目的是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識家庭、認識學校、認識社會、瞭解自然。使學生能觀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

主要包括以下教學內容:

數與代數領域:海底世界——數數;

1、快樂的校園——10以內數的認識;

2、走進花果山——10以內數的加減法;

3、海鷗回來了——11~20各數的認識;

4、小小運動會——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空間與圖形:

1、誰的手兒巧——認識圖形;

2、有趣的遊戲——圖形與位置;

統計與概率:

1、媽媽的小幫手——分類和比較;

2、我換牙了——統計;

實踐與綜合應用:實踐活動——找找周圍的數;實踐活動——大蒜有幾瓣。

教材生活性強,生動有趣。

四、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熟練地認讀、寫20以內的數,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形成數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較數的大小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符號感和對應思想。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識。

3、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4、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和分類;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5、通過簡單的統計活動,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統計表,並從中知道簡單統計的結果,初步瞭解一些簡單的數據處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統計觀念。

6、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用20以內數的加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在探索、交流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瞭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

7、在與同伴交流認數與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合作意識。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好奇心和興趣,初步喜歡學習數學,養成觀察並提出問題的習慣。

8、在數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

1、20以內加減法及應用。

2、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難點:

1、培養學生積極動腦、勇於創新的學習習慣。

2、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六、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4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義務教育教科書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它從教育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髮展爲本”並提出音樂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教材以審美爲中心,以(音樂)文化爲主線,以(音樂)學科爲基點,加強實踐與創造,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於始終。

一年級上冊共編成6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欣賞、唱歌、學樂器、歌表演等,新教材的曲目選擇,考慮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一年級採用圖譜爲主,在創造與活動中,開展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豐富多彩。低年級教材以圖爲主,欣賞曲主題旋律以圖形譜爲主,生動活潑。

二、教學目標

(一)欣賞音樂的能力

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聽樂曲,初步知道怎樣聆聽音樂,學習以動作的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

2、能通過聆聽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及情景,體會主題。

3、能通過聆聽感受民族樂器,西洋樂器所表現出的不同。

4、能通過想象音樂中所表現的形象,能用線條、動作、聲音等表現自己聽後的印象。

5、能通過聆聽感受分辨鋼琴、小提琴及不同樂器的音色、節拍。初步感受、分辨音樂的不同情緒。感受音樂中描繪的“小音樂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

1、能夠整齊地按要求背唱歌曲;能在歌聲與動作表演中表現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緒及所蘊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並通過歌曲的遊戲,養成聽音樂做動作的習慣。

2、在聆聽音樂中嘗試能用動作表達自己想象中的圖案。

3、能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內容,用動作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強弱規律。

4、學會紅綢舞、秧歌舞步。

(三)創編與活動能力

1、知道音有長短、高低,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2、能按圖意拍擊節奏、編創節奏、傳遞節奏。

3、認識碰鐘,學習並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爲歌曲演唱伴奏。

4、能按節奏編創歌謠,能準確地朗讀歌謠,並讀出二拍子的強弱。

5、結合生活中的經驗,用敲擊各種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體驗音的長短、強弱。

6、能用歡快的動作表演集體舞,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7、能夠編創歌詞、編創動作表演來表現主題。

8、能結合自己的感受填寫節奏,並能整齊地讀出三聲部節奏。

9、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鑼、鼓、鑔,能掌握其演奏姿勢,探索其演奏方法。並能爲歌曲伴奏。

(四)知識技能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並樂於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誌,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3、認識木魚,學習並探索演奏方法,練習爲歌曲演唱伴奏。

4、通過圖譜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分音符的時值。

三、學生情況分析

1、一年級7個班,學生爲啓蒙兒童,大部分以6週歲爲主,但不足齡的也有,大多爲獨生子女,家長較寵溺,穩定性差,很好動,直觀形象思維爲主。比較喜歡唱歌,能夠感受音樂律動美。

2、學習習慣、心理特點:學生入學不久,活潑好動、天真爛漫,每個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處於形成的初步時期。對於學校班級的各項紀律、規定都不瞭解,心中集體主義觀念還未形成,學習目的還未明確,學習習慣正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普遍培養,重點發展”。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四、教學措施

1、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學生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並能哼出自己喜歡的旋律。

2、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的聽唱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3、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及音樂的快樂。

4、歌曲教學時,要重視範唱,並通過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時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克服聳肩、伸頸等毛病,做到輕鬆、自然、愉快地歌唱。

5、教材中有很多表現動物的活動,在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說出小動物的神態、動作,並模仿出來,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表現力,使學生平時注意觀察,養成細心的好習慣。

6、低年級學生對樂曲的聆聽以感受爲主,多聽曲目,增加感受,聆聽每一曲,都要引導學生認真聽辨,說出自己對樂曲所描繪的內容及音樂情緒的感受。引導學生隨着樂曲做動作,用動作感受節拍。注意學生節拍感的培養。

7、將編創與活動融入其他教學內容之中,形成教學的整體。7、評價可採用多種方式,評價時應注意與學生的平等地位。可以學生間互評、自評、小組評等多種方式。

8、學期末測試,以趣味性的方式呈現,調動學生的興趣。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趣味化,重點突出培養學生歌曲的記憶能力。

五、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 有趣的聲音世界 3課時

第二單元 我愛家鄉 我愛祖國 4課時

第三單元 我們都是好朋友 4課時

第四單元 音樂中的動物 3課時

第五單元 動畫城 3課時

第六單元 迎新春 4課時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5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二、教學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啓智”教育爲目標,以《數學課程標準》爲指導教學依據。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使學生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和“=”,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2、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5、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使學生從小養成認真學習、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操作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2023人教版一年級音樂上冊教學計劃 篇26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5人。學生年齡小,自我約束力不強,因此,開學初,首先引導學生通過介紹我和我的家庭,增進相互瞭解,促進相互認識,更好地適應國小生活,同時鼓勵學生牢記一些簡短的口令,便於有序開展課堂活動;第二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勞逸結合,逐漸培養學生的有意注意力。第三關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比如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學具擺放等;同時採取積極正面的強化教育。對於個別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鼓勵家長與老師一起努力,不斷糾正、督促孩子執筆姿勢。至於其他方面還有待於在今後工作去了解。

二、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有主題。每個單元后還是“語文園地”,最後是《識字表》《寫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筆畫名稱表》。1個識字單元,然後安排兩個拼音單元,再安排5個單元的識字和閱讀(其中識字1個單元)。

第一單元學習404個漢字,包括數字、天地、物象、人稱、人體、站坐、上下等,強化母語文字的意識,體現識字的傳統經驗——口語基礎學識字;注重幼小銜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識字表》安排300個漢字。《寫字表》安排100個漢字。在每一課的“識字”欄新增了共50個偏旁部首的認識,有助於學生認識漢字的特點,書後還附了《常用筆畫名稱表》,提供了橫豎撇捺點提及複合筆畫名稱22個,對規範筆畫的稱謂很有好處。

新教材的標題是《我上學了》,以受教育者的視角呈現,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思想,定位準確。內容分別是:“我是中國人”“我是國小生(含《上學歌》)”“我愛學語文(分別是三幅圖“讀書”“寫字”“講故事聽故事”,既暗示一年級上冊語文學習的三大任務:朗讀、寫字、口語交際,也暗示着整個語文學習的三大任務:閱讀、寫作、運用),語文任務明確。

安排識字10課,閱讀課文14篇,既有天上地下的奧祕,鳥獸草蟲的活動,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時候的詩文故事。又有對學生自己的活動、情感、成長、見聞,如《影子》《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項鍊》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剪窗花》等。還有體現國家意志,比如“我是中國人”“升國旗”。也有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經典古詩文等,但對古詩文的學習,編者意圖是讀讀背背,日積月累,不需過度解釋,不需欣賞分析。

關於口語交際——增強對話性。新教材口語交際一共安排了4次,分別是《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對話。從這,我們可以體會到編者的用心:“口語交際”屬性明顯增強,交互性、活動性更加突出,“口頭作文”的痕跡大爲淡化。

關於課後練習——朗讀最重要課後練習是教學目標的體現,也是教學重點的標識。版教材的課後題,除了識字寫字外,一般還安排兩道題,分別是朗讀背誦課文、“我會說”(或讀讀說說、說說畫畫等)。24篇課文(包括識字的10課),除了“識字1”《天地人》沒有安排課後練習,其他23課,基本都安排1~2題(只有兩課安排了3道題)。其中21課安排了朗讀課文,9課既要朗讀又要背誦,可見朗讀好課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誦應限於文質兼美的短課文,“見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學生的負擔。新教材對朗讀還有多個特定的明確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讀準字音”“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停頓”等。除了朗讀背誦,課後還有“讀一讀”的練習,讀詞語、短語、語句等,屬於積累性質,給學生一些“見面”的機會,不必去掌握規律性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練習,比如猜字、遊戲、說話、問答等,是爲了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取閱讀信息的能力。

關於語文園地——趣味與積累。語文園地的名稱沒有變,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應用性。全冊8個單元有6個單元安排了“趣味識字”,通過數字詩、日課表、反義詞、時間詞、親人稱謂、行業稱呼等生活化的通道來識字。姓名識字、牌匾識字也是這樣的通道,則安排在“我的發現”中。“日積月累”是保留的欄目,因爲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兩大支柱之一。教材安排了4首古詩和兩次格言的學習。“和大人一起讀”是語文園地新出現的欄目,每個園地都精選一篇童謠或童話,作爲課外閱讀的材料。“字詞句運用”是新欄目,每個單元都固定安排。本冊從拼音、識字、擴詞、寫話等形式入手,體現語言文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總之此教材全面落實課程標準理念“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遵循語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全面素養、讀寫積累、自主發展、活力開放等理念。

三、教學目標

(一)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2、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學說普通話。

(二)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300個,會寫其中的'100個。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對讀物中感興趣的內容,樂於與他人交流。

(四)口語交際

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能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口語交際,踊躍發表自己的意見。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專研教材,認真備課,教學準備充分,教法靈活,讓課堂富有活力。

2、重視漢語拼音的學習效果,漢語拼音人人過關打牢基礎。

3、採取積極正面的鼓勵措施,培養學生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4、在教學中有機滲透德育、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素質及守法意識。

5、閱讀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6、把閱讀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再把課外閱讀所得運用於課內,二者緊密結合,協調發展閱讀能力。

7、建立學生自主閱讀銀行儲蓄卡,鼓勵家校攜手爲孩子閱讀鼓勁加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