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9W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通用20篇)

本班共有學生56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2人。多數學生基礎較爲紮實,有一定的聽話、說話和朗讀、背誦的能力,但課外讀書較少,作文水平還較差。

從學習態度和習慣方面看,一些優秀生學習積極主動,有較強的上進心以及主動質疑的優點,在課堂上有很好的自控能力;一些成績中等生能做到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但尚無主動探索知識的意識;另外還有一些學習“待優生”由於種.種原因對學習缺乏熱情,有偷懶貪玩的毛病。

從心理素質方面看,有些學生的心理素質較好,敢於競爭,有種強烈的上進精神;也有一部分學生不敢大膽表現自己,有疑難不敢問,碰到困難缺乏毅力;另外有些學生貪玩好動,自制力差。

本學期將針對本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和廣度,切實落實課程標準,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師自我分析

作爲一名國小語文教師,必須有廣博的專業知識,高尚的專業品質,嫺熟的專業能力。其中,專業品質與專業能力佔有重要的地位。我應該注重自身專業品質的發展,專業品質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原動力。作爲教師,就應該有博大的師愛與無私的奉獻精神,“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必須擁有豐富淵博的知識和完善的知識體系。廣博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知識,是陶冶人文精神,豐富人的文化底蘊,提高人文素質的知識。所以今後,我要堅持做一個好的閱讀者,能夠以書爲友,以書爲伴,在古今中外的著作中汲取營養,溫故而知新,厚積而薄發,只有專業知識紮實、深厚、廣博、精深,才能駕馭教材、課堂,做到深入淺出,真正消化理解,使之轉化爲智能,這樣,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在這些方面,雖然從教以來一直在不斷努力,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不斷努力,完善自我。

三、教學措施

1.課堂中力求創設輕鬆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自覺地接受知識,使之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快樂。

2.閱讀教學重視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提升品味語言的能力;注重討論交流,提高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3.重視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入境入情,充分體會課文的情感因素。採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語感,爲更好的理解課文打下基礎。

4.口語交際的教學,重視創設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

5.繼續大力開展課外閱讀,強化積累。注意積累課外讀物中好地詞語和句子,豐富自身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每週用一節課進行讀書交流活動,以促進課外閱讀。

6、改進評價方式,注意情境性評價。

7.多爲學生創造各種有利條件,使學生願學,樂學。並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越性,實行一幫一原則。

8.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闊視野,提高語文素養。

9、每教完一課,全面佈置一次作業,並在面向全體的前提下兼顧兩頭,適當對待優生降低要求,而讓優生“吃飽”。

四、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教材概況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按專題分成8組;每組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2篇,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選讀課文8篇,口語交際、習作各7次﹙有的合有的分﹚,“大綜合”:第六組;“小綜合”:第二組,生字:寫120個﹙六年級不再安排認讀字﹚,“詞語盤點”列出的詞語:“讀讀寫寫”190個,“讀讀記記”137個。(本套教材學習到五年級下冊,學生累計認字3000個,提前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前三學段識字量。故從本冊教材開始不再安排識字任務。)

除去第六組的“大綜合”,其它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篇課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2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臺”安排了一次。

本冊教材8個專題:1.感受自然2.祖國在我心中3.心靈之歌4.珍愛我們的家園5.初識魯迅6.輕叩詩歌的大門7.人與動物8.藝術的魅力。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1、選文精美。入選中外諸多名家的作品:魯迅、季羨林、趙麗宏、郭楓、李漢榮、樑衡、沈石溪……列夫托爾斯泰;不少課文“文學味兒”濃:《山中訪友》《山雨》《草蟲的村落》《這片土地是神聖的》《青山不老》……文體多樣化:詩歌、小說、散文、科學小品,就詩歌說,有古體詩、律詩、詞、曲以及現代詩中的自由詩、十四行詩,還有兒童寫的詩等。(閱讀材料1-6)

2、精心組織專題。

●本冊專題安排的特點:

(1).具有“雙專題”特徵,即從內容和語文讀寫點兩方面去考慮專題。

(2).組元的角度多樣。如“初識魯迅”。

(3).關注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如,“感受自然”“輕叩詩歌的大門”。

(4).關注兒童與社會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外部生活和內心訴求。

●各個專題的讀寫點:

★感受自然:體會獨特的感受,展開聯想和想象/與以前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

★祖國在我心中: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心靈之歌:環境和人物心理活動描寫。

★珍愛我們的家園:讀課文時聯繫實際,深入思考。

★初識魯迅: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人物描寫的方法。

★詩海拾貝:綜合性學習。

★人與動物:快速閱讀,體會如何寫真實、寫具體/與以前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

★藝術的魅力: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本冊教材讀寫方法學習的重點:1.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第一組第八組﹚;2.讀課文時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第四組﹚3.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第五組﹚

3、加強整合,導學有方

每個專題都自成系統:導語→精讀課文﹙思考與練習﹚→略讀課文﹙連接語﹚→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

(1).雙專題”性質:兼顧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學習能力、習慣的培養

(2).導語:激發興趣,提示、佈置單元學習內容

(3).課後題和連接語:引導學生質疑問難,並注意突出單元學習重點

(4).詞語盤點:方便學生自測自查。

(5).口語交際習作:結合單元知識積累,注重由讀到寫的遷移

(6).回顧拓展:歸納、梳理,適當拓展,引向課外交流平臺:由中年級“我的發現”發展而來,引導學生回顧本組學習內容,交流在理解內容、讀寫方法等方面的收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外書屋:引導學生在課外“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體現由單篇課文到整本書的拓展閱讀。

4、資源豐富

(1).資料袋;(2).閱讀鏈接;(3).“課外書屋”引導讀整本的書;(4).插圖;(5).“日積月累”內容的豐富性:1〉.情景相生〔形式:古詩名句〕2〉.熱愛祖國〔形式:名人名言〕〈3〉.誠信〔形式:古典名句〕〈4〉.保護環境〔形式:標語/公益廣告〕〈5〉.魯迅名言〔形式:魯迅名言〕〈7〉.動物〔形式:古詩《馬》〕〈8〉.藝術的魅力〔形式:成語〕

第二部分教學注意點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一〕、在縱向比較中把握教學目標:

識字寫字:學習獨立識字→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閱讀:學習默讀→初步學會默讀→默讀有一定的速度

習作:意識和興趣→興趣和自信→有一定要求(具體、真實、分段表述、有一定速度等)

口語交際:認真聽→請教、商討→抓住要點、轉述;“應對”能力

〔二〕、在橫向聯繫中把握教學目標:

1.累計識字3000個,全冊寫字120個。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3.積累習作素材,習作內容具體、真實,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行款整齊,書寫規範、整潔。

4.能根據交流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三〕、在解讀教材中把握教學目標:

1.整組瀏覽:把握主要內容和各部分的聯繫

2.“導語”和“交流平臺”:提示單元學習內容和學習重點

3.課文:把課文放在整個專題中;“內容”和“形式”綜合考慮,合理取捨。

4.習作:重視由讀到寫的自然遷移(不可急於求成)

二、識字與寫字教學

1本冊沒有認讀字,課文中注音的字只要在這篇課文中能借助拼音認讀,不需要單獨鞏固。

2以字義爲重點學習要寫的字,有效地防止和糾正錯別字。

3抄寫以詞語爲單位,減少機械的單字抄寫。

4通過句子的抄寫和默寫在語言環境中識記生字,同時練習書寫的行款整齊。

三、閱讀教學

(一)、加強對課文的整體把握。

(1)重視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2)經常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3)提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4)從整體上把握文章。

●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心理基礎。抓住課文主要內容,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是高年級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概括能力的養成足以使學生受益終身。引導學生明確概括主要內容的要求:(1)、忠於原文。不能增加內容,不能改動情節,更不能評論。(2)、要點齊全。不能過於簡單,要素不全。(3)、重點突出。區分概括主要內容和複述,分清主次,抓住主要內容。(4)、儘量語言簡練。抓住最能表現主要內容的詞、句、段稍加整理,連綴成文。

●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教給方法:根據不同文體,引導學生逐步掌握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要素、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說說每部分的大意等做法都有助於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其方法應當是學生在實踐中慢慢習得的,而不是上來就講方法,機械地生搬硬套。否則,將與培養概括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馳。

●理清文章脈絡:理清文章脈絡既有助於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又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使日後寫作條理清楚。一般來說,文章的脈絡主要是“縱向”﹙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和“橫向”﹙按人或事物的幾個方面﹚兩大序列。

●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文章的豐富的人文內涵,應當從整體上去把握,要避免抓住片言隻語,輕易下結論,避免斷章取義。課文教學採用“整體--部分--整體”的做法。

●設計好關鍵的問題:高年級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問題不宜太瑣碎。要設計好關鍵性的問題,“牽一髮而動全身”,既能啓發學生思考,又可以給學生提供較大的自主學習和發展的空間。

(二)、注重對課文的形象感受

(1)充分發揮朗讀的薰陶感染功能。

(2)“形象大於思想”,感受形象比抽象特點更重要。

(3)從“客觀”的分析走向入情入境的體驗和感悟。

(4)適當使用教學媒體,防止圖解文本。

文學用形象反映生活,潛移默化地起着對人的薰陶感染作用。閱讀文學作品,應當多感性少理性,儘量避免過早抽象“人物特點”“思想品質”的做法。

(三)、從課文中學習表達方法:(1)善於引導學生注意課文的表達方法,包括遣詞造句、佈局謀篇。(2)細細體會表達的特點和好處,避免只講修辭術語。(3)多讀多背積累表達方法。(4)通過語言實踐學習運用。

(四)、倡導一組課文整體推進。

(1)設立整組瀏覽課,或先通過閱讀導語,明確本組學習的任務和方法。

(2)注意傳統課文在新專題中的新角色、新內涵。如《少年閏土》《月光曲》。

(3)發揮“回顧和拓展”的作用,在“交流平臺”中引導學生自主回顧和總結。

“宜粗不宜精”,不過分講求“整合”,避免使課文教學失去特色。

(五)、區別精讀和略讀:教材安排了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比重正在加大。要區別精讀和略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略讀課文的教學,從程度上說,要求低於精讀課文,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重點。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四、習作教學

(一)、習作提示:主題較開放,要求較明確

1感受自然/聽音響想象/我的暑假生活〔要求:突出“感受”〕

2“祖國在我心中”爲主題的演講稿或讀後感〔要求:運用搜集到的材料/表達真情實感〕

3人們互相關愛的事〔要求:環境,人物心理等〕

4保護環境和資源的建議書/看漫畫寫感受或編故事〔要求:看圖作文:寫出理解和感受〕

5介紹我的小夥伴/續寫〔要求:幾件事寫一個人,寫出特點/寫清楚寫具體〕

6寫兒童詩﹙選做﹚

7看圖片寫故事或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想象合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8學藝的故事/自己喜歡的一件藝術品/一次藝術欣賞活動〔要求:學習運用課文表達感受的方法〕

(二)、習作教學的轉變:在評價中指導

把重習作前的指導變爲重習作後的交流和評價

採用展示和交流的方法,在講評中對習作作具體的指導,有時可以跟“交流平臺”結合起來(讀寫結合,第一、三、八組);用寬容和欣賞的心態評價學生習作;重視修改,交流前自主修改;交流後根據交流內容修改。

1.習作前的指導和習作後的交流、評價要有針對性(七組)。習作前的指導,要準確把握習作要求,“合理想象”“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合理想象:以報道的真實事件爲基礎。

內容具體:明確怎樣寫纔是“內容具體”。

2.習作評價標準的探討:

★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是高年級作文主要的評價標準

★注重語言的正確、規範和表達上的新意

★話題比較寬泛,不過分計較審題

★不能要求國小生的習作生動形象

★儘量立足於“篇”,不要只看“好詞佳句”

(三)、幾次“小練筆”:

《草蟲的村落》:自己觀察過的小蟲;《窮人》:展開想象續寫故事;《最後一頭戰象》: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

●明確的“小練筆”目的:

★勤於、樂於動筆,記下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表達方法的遷移運用。

★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拓展延伸。

★不要爲練而練,漫無目的。

五、口語交際教學:(根據交際話題類型,確定訓練重點)怎樣讓口語交際“交際”起來?

1選擇學生喜愛、有話可說的話題。

2讓口語交際不像“課”倒像是聊天。

3歡迎其他學生插話、提問和評議。

4教師適當點撥,提高表達能力。

六、綜合性學習:

(一)、綜合性學習的四個特徵:

1.活動性:活動,是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形式。通過活動整合聽說讀寫等多種能力,通過活動讓學生親歷過程,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活動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這種活動性的學習並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主要是直覺和感受

2.自主性:綜合性學習應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確定活動方式自主組成學習小組自主決定學習結果的呈現形式……自主不光是“自己作主”更重要的是“自覺主動地”學習。

3.探究性:教材提出了探究性的學習任務

4.開放性:開放學習的時間,開放學習的空間,開放學習的內容,開放學習的形式,開放學習的評價……

(二)、第二學段和第三學段綜合性學習的比較:從出現次數上看:前者從每學期兩次,後者每學期兩次一“大”一“小”;從呈現方式上看:前者在精讀課文後佈置,在語文園地中設“展示臺”交流,後者打破閱讀、口語交際和習作的界限,整組集中安排。以活動建議爲主,閱讀材料爲輔;

從學習時間上看:前者以課外活動,課內交流爲主,後者則強調課內外一體化。

★五年級上冊:遨遊漢字王國〔有趣的漢字,我愛你,漢字〕

★五年級下冊:走進信息世界〔信息傳遞改變着我們的生活,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六年級上冊:輕叩詩歌的大門〔詩海拾貝,與詩同行〕

★六年級下冊:難忘國小生活〔成長足跡,依依惜別〕

(三)、《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

1、如何制定活動計劃:活動前,師生共同回顧五年級開展的綜合性學習,然後在瀏覽整組教材的基礎上,共同制定活動計劃;

2、對閱讀材料的處理和把握:瞭解詩歌知識,背誦、積累詩歌;閱讀材料的學習輔助活動的開展;

3、如何舉辦詩歌朗誦會:全員參與,學生在動口、動手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能力和組織、活動能力。

4、如何進行總結評價:設計表格,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評價,提示寫總結的方法。

其他方面:如何引導學生寫兒童詩,怎樣安排詩歌知識競賽,教師如何做到既能有效指導又不過多幹預等。

五、教學目標

(一)組教學目標

第一組: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第二組:一是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二是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三組:一是讓學生閱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感動,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的風尚。二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通過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作方法。

第四組:一是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二是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運用“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三是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爲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組:一是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二是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三是懂得爲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爲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第六組:一是通過蒐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能蒐集並按一定標準給詩歌分類。二是能誦讀詩歌,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三是通過朗誦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四是能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第七組:一是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將這種真摯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第八組: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三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四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通過閱讀和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瞭解各種藝術。

(二)全冊教學目標

1、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識字120個,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多音字,能辨別形近字;會讀寫278個新詞語,一部分學會運用。

2、繼續學寫鋼筆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家進行毛筆字臨帖,要求坐的姿勢、握筆姿勢真確,養成認真寫字的習慣。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會背誦指定的課文。

5、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藉助詞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確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認識過渡句和過渡段,分清文章的詳略。

6、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7、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8、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9、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10、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11、記敘一件事能圍繞中心寫具體;能根據中心思想選擇材料反映人物某有方面的品質,能寫好人物的語言和行動;能抓住特點寫景物,能運用過渡句;

12、能圍繞中心說一段話,條理清楚,語句通順。

13、瞭解革命戰士爲人民的革命事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嚴格遵守紀律的崇高品質;感受人民的好乾部熱愛人民、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培養勇敢誠實、勤奮好學的良好的行爲習慣;初步瞭解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憎恨剝削制度。

14、能聽懂程度適合的講話並能轉述。

15、能抓住重點觀察事物,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比較具體、有一定條理、有真情實感的簡單的記敘文作文和想象作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2

一、教材分析:

按照國家教育部關於“中國小教材要在統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現多樣化”的原則意見,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的基本精神以及省教委關於《江蘇省推行素質教育、調整九年義務教育部分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的意見》,我們編寫了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試用課本第十一冊,供實施義務教育的全日制國小六年級第一學期使用。

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一)”、“閱讀”、“習作”和“練習”組成。

全冊課本安排了7個單元,每單元安排閱讀課文3篇,共21篇。課文分精讀、略讀兩種。右上角有△者爲略讀課文,意在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閱讀,不列入考試範圍。每單元安排“習作”1篇,共7篇。每單元安排“練習”1個,共7個。

1、關於課文。

本冊教材安排課文26篇,其中韻文3篇。按照“多編少搬”的原則,本冊教材中新編選的課文爲21篇,佔80%。

本冊教材大體上按寫人、記事、寫景、狀物、應用文等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

本冊教材所編選的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從內容上看,既有歌頌現代英雄的課文,如《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又有讚揚歷史人物的課文,如《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既有描寫自然景觀的課文,如《遊天然動物園》,又有蘊涵人生哲理的課文,如《哲學家的最後一課》;有的課文主要介紹學習語文的方法,如《精讀和泛讀》,有的課文則主要介紹自然科學知識,有的則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還有的反映了當今科學技術的成果。這樣安排,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認識自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從體裁看,不但有記敘文,還有詩歌、歌詞、寓言、劇本、議論文等。這些都有助於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擴大他們的閱讀視野。

本冊的生字均安排在“課文”裏。全冊共安排生字157個,要求寫的爲119個,另外的38個生字只要求認識。

本冊課文語言規範,篇幅短小,便於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複述、口語交際等訓練,插圖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其形象思維能力。

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都安排瞭如下的內容:一是朗讀、背誦、複述等常規訓練,意在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語感,增加其規範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三是讀抄常用詞語,意在鞏固複習所學生字新詞,增加詞語積累。四是閱讀訓練,包括聯繫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繼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以上作業均因課設練,不採取按單元設置重點訓練項目的做法。

2、關於習作。

本冊的課本仍然將習作教材列爲專門的課文,共安排了7課。各課的訓練內容如下:①寫一則報道新聞的板報稿;②根據採訪材料,寫一篇記敘文;③寫一篇介紹蘋果的習作;④寫一篇以《秋天的樹葉》爲題的習作。⑤寫一篇以《菊花》爲題目的習作;⑥改寫《媽媽又回到了身邊》;⑦寫一篇記事的習作。

每課習作教材,均對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寫作要點等作了分析與指導,從而讓學生獲得具體明確的習作知識。有的習作課文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範例,以便學生借鑑、遷移。

3、關於練習。

全冊教材共安排綜合練習7個,每單元的後面安排1系列。

本冊教材本着“着眼於國小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的需要,着於加強國小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的宗旨,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⒈培養習慣,打好基礎。

本冊課本圍繞全套教材提出的“雙基”總目標,繼續在課本開頭5頁安排了有關勤於蒐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圖片,作爲全套教材關於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系列之十一,同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和練習形式的設計上,繼續突出重點,集中目標,數量適當,講究實用,以利於學生紮紮實實地練好課本基本功,在國小畢業時能順利地達到目標,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⒉強調積累,注重滲透。

本冊課本在語文學習方面,繼續強調學生對具體語境的感悟和規範語言的積累,仍然安排了50%左右的篇目讓學生背誦全文或片斷,在單元練習中,繼續安排了“熟記成語”這一項內容。這樣安排,將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文化底蘊。在德育方面,仍然是注重遷移默化,注重讓學生在語文的過程中學習做人。所選課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注重幫助學生學習自然知識,又注意幫助學生了解社會生活;既注重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又注意對當今時代風貌的展示。這樣,將會有助於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文明行爲習慣的形成。

⒊力求簡約,便於教學。

本冊課本繼續保持了課型簡單,課文篇幅不長,訓練目標明確,要求適度,可操作性強,閱讀、習作、寫字“三合一”等特點,使教材簡化頭緒,簡化結構,既能減輕學生的過重課業負擔,又能爲教師處理教材和設計教法提供方面。

本冊教材比以往相比增添了6篇略讀課文,把精讀課文《落花生》、《草原》改成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哲學家的最後一課》意在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增加文化底蘊。

二、本冊教學要求:

1、學習習慣

⑴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⑵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⑶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⑷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衆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⑸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⑹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⑺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⑻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⑼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並養成習慣。

⑽培養做讀書筆記和不懂就問的習慣,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

⑾學會蒐集並養成習慣。

⒉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⒊識字寫字。

⑴準確任讀157個生字。

⑵能夠按筆順正確默寫生字119個,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寫勻稱。

⑶繼續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⑷繼續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⒋聽話說話。

⑴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⑵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話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⑶能就所聽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⑷能當衆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⑸討論問題能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⑹養成先想後說的習慣。

⒌閱讀。

⑴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⑵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⑶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⑷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知道課文的大意。

⑸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⑹能閱讀程度適度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⒍習作。

⑴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⑵學習有順序、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⑶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⑷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分號。

⑸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

三、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人,男生人,女生人,來自於柳東、柳西、蔣樓、東城及廠礦企業。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有25%左右的學生對已學知識掌握較紮實,對所學內容掌握熟練、應用自如,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有60%左右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一般,這部分學生雖然說不上多聰明,但是他們是認學、細心的同學,只要教師掌握他們的學習習慣和性格,激起他們學習興趣,相信他們成績定會快速提高;還有15%的學生由於智力因素,對所知識掌握不牢,不能熟記在心,更不知如何運用,相信通過六年級的不懈努力,通過合理的學習方法,會提高一個層次。學生學習能力情況:通過最近幾星期細心地觀察,本班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上進心較強,學風正,班風濃。當然,也有極少數同學學習知識的能力欠佳,如戚明貴、趙永、朱聰、朱鵬飛、劉猛、等,他們學習方法單一,不會與他人合作,需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以便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智力、非智力因素情況:本班學生中智力較好的有時孝飛、楊達、孫翔、楊達等,他們思維敏捷,反應速度快,思考問題全面、透徹,這些是他們的優異之處。但是他們中也有個別同學(唐寧、祖祕書、朱鵬飛)過於驕傲,應加強思想教育。對於智力一般,而在非智力因素上表現較好的學生應用課餘時間加強輔導,給予鼓勵。然而對於智力、非智力因素兩方面表現都較差的學生,應加強學習目的性及學習方法教育,及時給予輔導、幫助。

學生的學習習慣:我班學生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主動地學習,作業能優秀的完成;也有部分同學習慣良好,能認真聽講並完成各項作業,但也有近15%的學生習慣較差,需要加強指導,讓他們儘快改正。

總之,本學期,我將會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他們嚴格要求,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利用多種渠道訓練學生的朗讀、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其儘快地與語文結下不解之緣,從而提高全體同學的語文能力。通過開學出的調查瞭解,發現本班學生知識基礎差,有30%的學生對於生字詞等掌握薄弱,文章中錯別字現象嚴重。一半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看,少看課外書,日記水平差,有20%學生僅能寫一、二百字的文章,沒有查字典的習慣。他們上課不愛動腦,不愛發言的學生大有人在祖祕書、王濤等。由於智力差異,有20%的學生閱讀能力、作文能力極低,如:戚明貴、劉猛、朱鵬飛等。也有一些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語文學習興趣不高。本學期將重點對這些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培養,使他們掌握語文的學習方法,付出更多的關心。整體來看,本班學生智力好的學生少,智力差的學生多,針對這一些特點,對學生進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將成爲工作重點。

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措施:

⒈深入鑽研當前對應於教育的論述,把握時代精神,轉變落後思想,樹立素質教育思想。

⒉在班內進行責任心培養,全面進行教學改革,優化課堂結構,着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⒊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⒋擴大課外閱讀量,減少機械作業,提倡學生天天讀好書,提高語文素質。

⒌帶領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理論聯繫實際。

⒍督促學生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平時紮紮實實打好基礎。

⒎號召學生組成互助小組,共同進步。

⒏對後生有計劃地進行輔導,力爭他們進步。

⒐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一共有54人,其中男同學35人,女同學19人。本班大多數同學能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尊敬老師,按時完成作業,課堂上積極發言,積極參加學校、班級舉行的各項活動,並取得良好的成績。總體上,本班班風良好,得到各任課老師的好評。但是,本班有將近一半的孩子父母不在家,由其爺爺奶奶帶,或是寄託在親戚、朋友家,這些孩子相對來說,各方面的學習、生活習慣不盡人意。

六年級是國小最後一個學年,其特殊地位要求第十一、十二冊加強整合性,併兼顧與國中課本的銜接。爲此,要致力於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比較廣泛的文化積累,基本上實現能夠自學語文,切實實現《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

二、教材簡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

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爲了落實“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個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啓迪和教育。

本冊教材保留了“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教科書”的一些優秀篇目,如《詹天佑》《窮人》、《只有一個地球》、《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月光曲》,這些課文文質兼美、歷久彌新,教師們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材還增選了新文章,如,《草蟲的村落》、《中華少年》、《伯牙絕弦》等。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精選了律詩、詞、散曲以及十四行詩、兒童詩、詩話等作爲閱讀材料,希望能幫助學生在關於“詩”的綜合性學習中,對詩有一些感性認識。還在“回顧拓展”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

三、全冊教學目標

1、注重整體推進,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使學生熱愛語文學習,有濃厚的探究興趣,願意獨立解決學習語文時遇到的問題。

3、注重文化積累,情感積累。

4、貼近兒童生活實際,遵循學生學習語文的心理規律,使語文學習在提高質量的同時,減輕學生的負擔。

5、不但注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而且注重教會學生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具有探究學習策略的意識,能夠比較正確地作評價。

6、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讓學生通過讀書感受中華兒女報效祖國、爲國爭光的赤子情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7、通過閱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感動,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的風尚。

8、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感受魯迅先生的崇高品質。

9、通過蒐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10、通過朗誦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

11、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藝術形式的美,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

1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品味語言的優美,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1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14、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通過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作方法。

15、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運用“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6、能夠聯繫上下文或結合時代背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抓住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17、會寫簡單的活動總結,學習作者將真摯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18、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

四、全冊教學重難點

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2、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效果。

3、積累語言,鼓勵運用。

五、閱讀教學教學建議:

(一)精讀課文

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能力。

根據課標第三學段對各種文體的具體要求:

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面、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在教學中注意點: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其次,要以讀爲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最後要精心組織促進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我概括成以下四點:

1.工具性人文性有機統一:真正的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作者進行精神的對話與心靈溝通的過程。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通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感悟做人之道。

2.感悟與質疑和諧相生:“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胡學者非悟之難,而疑之難。”——清.唐彪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要選擇質疑的時機,要給予質疑的時間,要重視問題的梳理,要點撥質疑的方法。

3.積累與運用雙管齊下:關於語言積累,本冊教材課後練習採用了靈活安排和指定任務相結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較寬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抄寫喜歡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有的要求比較明確,如,“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抄下來,再體會體會。”“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加強學習的指導性。

4.閱讀與表達攜手共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另外,要注意文言文的教學。說到文言文,在第十冊中已經學習過《楊氏之子》,第十二冊還有:《學弈》《兩小兒辯日》。對於國小中出現的文言文的教學,考慮到國中一下子接觸有困難,先作個鋪墊。國小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感受文言文;讀正確,讀流利,讀中正確表達語句的意思;熟讀至成誦。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是讀。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國小生接觸文言文,更應該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作爲本單元,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略讀課文

本冊教材精讀、略讀課文各佔一半,如何正確對待這一類課文,發揮他們應起的作用。

一是內容上,理解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重點。

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具體的詞句學習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略讀課文的教學也要注意與單元學習重點結合起來。對一類文質兼美,可讀性強的文章我們完全可以把它們當作精讀課文來上。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持續培養學生的自覺積累的習慣。

2、繼續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質疑的能力。

3、要保質保量的完成保底的工作。

4、通過隨感的寫作持續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5、要從言語內容(人文內容)和言語形式的結合點切入,展開教學,做到文道統一。

6、熟讀深思。注重思維訓練,仍然是新課程語文教學的核心。“學而不思則罔”,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認識到思考對於學習的重要性,現代教學更是把培養語文思維能力作爲語文教學的核心。

7、多積累,少做題,是新課程語文教學對傳統語文教學精華的繼承。

8、要有鮮明的目標意識,突出“用教材教”的理念

9、遵循規律,實行啓發式教學。啓發主動學習,培養問題意識。

總之,把握教材,是爲了用好教材,落實用教材教的的理念,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4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以興趣爲先導,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喜歡的態度,爲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以此爲教學設計的主體理念,在分析教材、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學期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42人,從整體來看,我班學生學習熱情較高,基本功較紮實,書寫端正。特別是像賈瑞琦、李澤鵬、馮靜茹等學生成績優秀,能獨立思考問題,常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像劉小剛,張水婷等學生,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需要發揮師生、家長的共同合力,來幫助他們進步。本學期重點針對班級學生特色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都能認真、細心地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三、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共有課文二十八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十四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四篇課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兩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臺”安排了一次。

四、教學目標: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本冊教材沒有安排識字,要求會寫120個字。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2.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3.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5.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2.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四)口語交際:

1.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簡單的發言。

2.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策劃簡單的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2.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五、教學重點:

1.養成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和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3、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6、能夠珍視自己的個人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7、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簡單的發言。

8、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六、教學難點: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3、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

4、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5、讓學生學寫活動總結。

七、教學改革的設想、實施計劃的具體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中既注意總目標,又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2、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沒有安排識字,要求會寫120個字。教學中,老師可以就難寫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點指導。在強調寫字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字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和書法愛好。

3、閱讀教學

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能力不斷提高,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能力。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習作的能力。

4、口語交際教學

注意激發興趣,引導互動交流。本冊教材注意從學生生活實際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有的專題中口語交際提供了多個角度,給定一個話題的,注意拓寬話題範圍。教師要結合本地區、本校、本班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交流主題和話題範圍,使學生的交際能夠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有話可講。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爲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交際、展開互動交流創造條件。交際目標要明確。教材安排的交際話題類型不一,每堂口語交際課的交際目標也應各有側重。要注意從傾聽、表達、應對等各個方面考慮,提取需要重點訓練的方面,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適時給予點撥、指導。對於辯論、演講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口語交際話題,要根據教材安排給予一定指導,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語交際與習作合在一起,要注意處理好口語交際和習作指導、講評的關係。總之,在口語交際課上,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以不斷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5、習作教學

對教材中安排的習作內容,教學中既要注意體現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習作前的指導和習作後的講評中,注意滲透習作要求,落實教學目標。同時,還要結合學生實際,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過程。

修改能力是習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作文習慣。講評中要重視修改,幫助學生養成認真修改習作的好習慣。

6、綜合性學習的教學

把握閱讀材料的學習要求。教學中要落實要求,背誦相關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瞭解相關知識。有的詩歌后附了註釋、賞析,教學中要把這些內容運用起來,引導自主閱讀、欣賞詩歌,並教給學生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歌情感的方法。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5

一、 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領會新課程標準,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思想、理念,儘可能的用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培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品德修養,調動啓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全面促進學生的發展。把培養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作爲教學工作重點。

二、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來自周邊各村,學生學習基礎與能力參差不齊,在上期全鎮的素質測評中居後幾名,學習態度不是很端正,在學習中的浮躁現象比較嚴重。語文基礎知識水平不均衡,閱讀、作文能力急待提高。極個別的學生閱讀和作文能力非常差,需要加緊輔導與幫助。

三、工作思路

1、多方面激發培養學生的興趣及愛好,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既關注學生現在的學業狀況,也關注他們將來的能力發展,

2、學習領會新課程標準,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貫徹到自己的教學行爲中,提高自己課堂教學、教育學生的水平。使學生得到較爲全面的發展。

3、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教學教研方向,注重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的總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具體措施

1、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思想變化。

(1)及時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2)利用語文教材“文以載道”的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3)運用學校、家庭多方位的有效影響,使學生具備恰當的學習情感。

2、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長久的學習興趣。

(1)恰當的運用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2)通過具體事例,分析引導,使學生具有較正確的價值觀。

(3)儘可能的、有效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提高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

3、注重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1)有計劃的複習完成國小階段的必背古詩文的背誦。

(2)根據教材安排,完成84條成語的熟記,和一定量的篇段背誦。

4、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科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組織朗讀比賽,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懂得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學習語文,並養成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使學生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語文綜合水平。

5、加強對《新課程標準》和《新課程輔導材料》等有關新理論、新觀念的學習,更新觀念,創建適合學生髮展,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新體系。

6、注意學生間的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實際水平,(特別是優等生、後進生),開展針對性教育,儘可能的在課堂和課外落實因材施教,照顧到學生個體的發展。

7、轉變教材觀,在理解、挖掘、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活用教材,不拘泥於教材,由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向生活、向實踐拓展,啓迪學生智慧、激發學生思維,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宰者、學習的主人。

8、加強自己的教育科研意識,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課堂教學的變化給學生帶來的新鮮氣息,各學科間的整合、信息技術的整合、新課程理念的貫徹執行等,時刻記錄自己的教學體會和心得,不追求模式但也不忽視模式的`重要作用,爭取在學期末能夠把一學期以來的教學時間活動上總結爲理論材料。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6

一、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平時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但班級中也有個別學生由於低年級時的基礎不紮實,以致於現在的成績很不理想。本學期將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與複習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語文基礎,使他們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教材簡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爲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這五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一致,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不再設“展示臺”欄目。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三、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節。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素質教育“兩全一主動”的教育思想,確立“一切爲了孩子發展,一切爲了發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冊課文共有六個單元,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書後還附有6篇供選讀的課文。本冊要求學會100個字,每課要求學會的字,排在方格里。

1、通過本冊課文的教學,要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山河壯麗,文化燦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瞭解革命領袖的豪邁氣概和革命前輩獻身革命的崇高品質,瞭解勞動人民在平凡的崗位上爲了人類作出貢獻,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還要使學生從一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受到保護生態環境的啓蒙教育。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積累詞語,把詞語歸類進行正確的搭配。

3、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能根據討論的話題,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表達清楚,有條理。

4、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和想象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複習書信、讀書筆記、建議書等常用應用文,養成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複習學過的九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在全面完成各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習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得更有真情實感。要恰當安排教學的序。

要把握教學重點,在閱讀中學習並掌握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學觀,以育人爲主,培養創新型人。

2、認真學習新課表,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不搞應試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爲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電教(全學期不少於全冊教材的80%),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讀寫訓練,啓發督促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課外書,和好書交朋友,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注意積累,勤動筆,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6、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羣策羣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合格的畢業生。

六、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作爲老師要想轉化後進生,首先要讓學生找回自信,鼓勵是後進生找回自信的最好良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專門撿後進生會的東西提問,不要在課堂上隨便批評他,要經常在課上課下抓住後進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哪怕是點點進步。只要後進生找回了自信,他對學習就產生了興趣,然後再慢慢給後進生加餐。我認爲這是轉化後進生的良藥。如果認爲後進生可以輕而易舉實現轉化,不用做艱苦的工作,那倒是有點不正常。所以轉化差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許學生有多次反覆,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低向高發展,這是歷史以來有效的教育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用這種辦法轉化了一大批後進生,效果十分明顯。本學期將繼續抓好差下生的轉化工作。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7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了三年的語文學習,班級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自主閱讀能力、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所增強。多數學生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些學生作文能力強,寫作時洋洋灑灑,把作文作爲一種樂趣,但也有個別學生未能很好地掌握,缺乏表達技巧,不能把平時讀書積累到的優美詞句運用到習作當中去。因此本學期結合學校的研究主題,着力於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教案#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每組開頭的#教案#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爲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教案#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繫,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爲教師的“教本”,又成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裏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着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繫,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

(2)在閱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準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

(3)關於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爲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爲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

(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8

一、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學段目標(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3、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鐘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做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爲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二、全冊教學要求

六年級是六三學制國小的最後一學年,其特殊地位要求六年級教材加強整合性,教材致力於綜合性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行比較廣泛的文化積累,基本上實現能夠自學語文,切實推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標的實現。

三、全冊教材分析

六年級上冊教材由八個主體單元構成,每個單元由主體課文、拓展閱讀、綜合活動和單元小結四個部分組成。

“主體單元”內容集中、借題組合在一起,爲學生學習語文創設一個情境,便於教師和學生借題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每單元大致有五篇課文,前三篇要求精讀,後兩篇是拓展性閱讀。

綜合性學習,主要是爲提高學生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動手能力,運用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小結分“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兩欄,以自我評價爲主,以文字陳述爲主。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全冊教學的重點是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基本功的教學憑藉,應該注意從以下幾點突破:

1、加強詞語的訓練,要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字典,聯繫上下文的方法準確地理解詞語。

2、重視初讀的指導和訓練,在精讀課文的教學中,要安排比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初讀。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的難點是習作的教學:

本冊共有八次習作訓練,有記實作文,有所寫和讀後感,還有一定不提示任何要求的自由練習習作。

指導習作,突破難點,要注意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的觀察、思維和練筆的積極性,要鼓勵學生說其話、實話、心裏話,表達真情實感。

五、課時安排

1、精讀課文24篇約50課時

2、拓展性閱讀課文16篇約20課時

3、習作八次約25課時

4、綜合活動8個約18課時

5、單元小結8個約10課時

6、機動、複習、檢測約20課時

六、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着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本冊教材共有課文32篇,精讀課文17篇,略讀課文11篇,選讀課文4篇,8個基礎訓練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導讀,課例,讀寫例話,積累運用體現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爲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陶冶學生的愛美的情趣,教材編繪了多幅插圖

二、班級情況分析

*年級共有*個班,*班學生基礎一般,需加強雙基的訓練,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班學生基礎紮實,分析能力強,本學期將在訓練的廣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班由原來的敬文國小五年級直升單獨成班,學生較好,今年將作進一步提高

三、教學要求

1、通過本冊課文的學習,要使學生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爲樂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學生的愛美的情趣;還要使學生從一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學會140個生字,複習查字典的方法,養成自覺運用字典的習慣

4、進一步提高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能力 注意積累詞語,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默讀課文有一定的速度進一步訓練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6、閱讀適合程度的課外讀物,瞭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本學期閱讀不少於20萬字

7、樂於參加討論或辯論,稍作準備,能講清楚自己的意思,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8、能抓住重點進行觀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事情真實,有一定的條理

四、雙基教學要求

繼續憑藉字詞句段篇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

五、思想品德教育結合點

要使學生受到熱愛黨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受到孝敬父母關心他人助人爲樂的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六、教學措施

1 、看圖學文教學時要將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緊密結合起來

2 、講讀課文教學時要突出重點訓練項目的訓練,

3 、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

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4 、加強信息反饋,注意師生溝通

5 、讀寫結合,以讀促寫

6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運用電教設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 、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讓學生多一些體驗教育,爲語文學習提供實踐經驗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0

一、班級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36人。大部分學生較聰明,思維活躍,作業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競爭意識。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語文成績比較差的,希望本學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我所擔任的六年級(2)班的學生,原有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高低不一。因此新學期中,應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着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學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要求會寫80個字。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二)閱讀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三)習作

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四)口語實際

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做準備,做簡單的發言。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爲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三、教學重點

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教學難點

學生在閱讀方面層次比較差,導致寫作能力也不高,本學期語文課的教學最難的地方,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學觀,以育人爲主,培養創新型人才。

2、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不搞應試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爲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讀寫訓練,啓發督促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課外書,和好書交朋友,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注意積累,勤動筆,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6、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羣策羣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合格的畢業生。

7、加強教學研究工作,及時積累經驗。積極撰寫總結論文、教學論文,提高自身素質。

六、做好差生的轉化工作

後進生產生後進原因的因素是非常之多,作爲老師要想轉化後進生,首先要讓學生找回自信,鼓勵是後進生找回自信的良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專門撿後進生會的東西提問,不要在課堂上隨便批評他,要經常在課上課下抓住後進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哪怕是點點進步。只要後進生找回了自信,他對學習就產生了興趣,然後再慢慢給後進生加餐。我認爲這是轉化後進生的良藥。如果認爲後進生可以輕而易舉實現轉化,不用做艱苦的工作,那倒是有點不正常。所以轉化後進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許學生有多次反覆,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低向高發展,這是歷史以來有效的教育原則。在以往的教學中,我用這種辦法轉化了一大批後進生,效果十分明顯。本學期將繼續抓好差下生的轉化工作。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1

一、 指導思想: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主要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提倡個性培養.堅持語文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相結合,開展好以名篇閱讀爲主體的讀書計劃,加強閱讀積累,狠抓現代文閱讀理解、作文教學和寫字教學,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語文水平不平衡,但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濃。當然,也存在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主要表現在: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要求動腦、動手等思維性較強的題目部分學生不知所措,所以應付了事,個別男生作業書寫不夠整潔;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所增強,但課外閱讀習慣差,知識面狹窄;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這五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一致,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不再設“展示臺”欄目。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四.教學目標:

(一) 識字與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沒有安排識字,要求會寫80個字,安排在精讀課文中,隨課堂教學完成。對於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遇到的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語,鼓勵學生勤查字詞典,養成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獨立識字和理解詞語的能力。

(二)閱讀教學

(1)指導朗讀、默讀。

(2)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3)抓住重點句段,引導學生加深理解。

(4)積累語言,鼓勵運用。

一是內容上,理解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

(四)口語交際教學

注意激發興趣,引導互動交流。交際目標要明確。教材安排的交際話題類型不一,每堂口語交際課的交際目標也應各有側重。要注意從傾聽、表達、應對等各個方面考慮,提取需要重點訓練的方面,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適時給予點撥、指導。對於辯論、演講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口語交際話題,要根據教材安排給予一定指導,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語交際與習作合在一起,要注意處理好口語交際和習作指導、講評的關係。總之,在口語交際課上,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五)習作教學

本冊教材的習作安排有兩種形式,一是“口語交際〃習作”中安排了5次習作,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6次小練筆。

(六)綜合性學習的教學

把握閱讀材料的學習要求。閱讀材料後都有提示語,提示閱讀要求、方法或提供相關信息。本單元有一些活動必須在課外完成。

(七)古詩詞背誦

本冊教材在最後一組──“綜合性學習”後面,安排了10首古詩詞背誦,包括7首古詩。

(八)綜合複習

本冊教材最後安排了“綜合複習”,這既是爲了給老師提供一些複習的材料,更是爲了向老師提示一種複習思路和複習方法。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學觀,以育人爲主,培養創新型人才。

2、認真學習新課標,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爲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電教白板,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讀寫訓練,啓發督促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課外書,和好書交朋友,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注意積累,勤動筆,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6、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羣策羣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合格的畢業生。

六、營建畢業考試氛圍,讓學生儘早進入狀態

1、通過主題班會、講座,讓學生了解和認識畢業考試形勢和動態,強化畢業考試在學生心目中的分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對知識的渴望。

2、樹立榜樣和典型,激勵學生奮發向上。

3、通過有效形式加強對落後學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學習方法的引導、行爲習慣的糾正與監督,大力幫助他們提高自信心、自尊心。

4、在學生中開展“一幫一”形式多樣互幫互助的活動,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相互推動,共同進步。

5、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動態,傾情協助跨過每一道難關,克服任何困難。

6、在畢業考試的全過程中貫穿信心教育。

7、嚴格紀律管理。

七、學困生的轉化工作:

作爲老師要想轉化後進生,首先要讓學生找回自信,鼓勵是後進生找回自信的最好良藥。在上課的時候,老師要專門撿後進生會的東西提問,不要在課堂上隨便批評他,要經常在課上課下抓住後進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哪怕是點點進步。只要後進生找回了自信,他對學習就產生了興趣,然後再慢慢給後進生加餐。我認爲這是轉化後進生的良藥。如果認爲後進生可以輕而易舉實現轉化,不用做艱苦的工作,那倒是有點不正常。所以轉化差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許學生有多次反覆,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低向高發展,這是歷史以來有效的教育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用這種辦法轉化了一大批後進生,效果十分明顯。本學期將繼續抓好差下生的轉化工作。

八、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1、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習效率是任課教師經常的一項工作,也是差生轉化的中心,教師講清一般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它的作用和意義,並要逐步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課前預習,認真上課,課後及時複習,反覆複習,適當練習。要反覆佈置,瞭解後再採取措施糾正,直到這個學生習性養成。

2、加強科學用腦的思想教育,個人心理調適,科學的休息法,記憶法,科學的身體煅煉,營養褡配等。

3、組織興趣小組,作爲學習扶貧小組,讓學生教學生,提高其集體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時也讓小組的同學在提高自身的同時讓自已的能力也上一個新臺階。

4、強調學習時間的投入,基礎差要追趕上來只有刻苦,只有艱苦的勞動纔有巨大收穫。

5、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要教育學生既要重視課內知識的學習,又要重視課外知識的吸取,課堂內與課堂外的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學習方法的養成是差生能否轉化和學生學習能否進步的核心。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2

一、指導思想

本冊教材構建了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中以興趣爲先導,時刻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喜歡的態度,爲學生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以此爲教學設計的主體理念,在分析教材、學生的基礎上制定學期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26人,男生17人,女生9人。從整體來看,我班學生學習熱情較高,基本功較紮實,書寫端正,朗讀有感情。特別是像姜嘉豪、洪薦英等學生成績優秀,能獨立思考問題,常常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我班差生較多學習上存在一定困難,需要發揮師生、家長的共同合力,來幫助他們進步。本學期重點針對班級學生特色進行有效的教學,讓學生都能認真、細心地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三、教材分析

1、內容和編排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其中,“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二十八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十四篇。這七組教材,每組由“#工作計劃#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四篇課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兩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兩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展示臺”“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課外書屋”各安排了兩次,“展示臺”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認記,不要求書寫。

2、教材的主要特點

(一)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二)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爲互相聯繫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口語交際?習作”的編排,加強指導,明確要求

(五)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六)加強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四、教學目標及學習方法

第一組:一是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如何進行觀察、如何展開聯想和想象,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三是品味優美的語言,通過背誦、練筆等形式不斷豐富語言的積累。

第二組:一是讓學生在字裏行間感受着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併爲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爲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二是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強調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和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三組:一是讓學生閱讀課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靈,體會真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感動,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幫助別人的風尚。二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通過環境、人物心理活動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抒發真情的寫作方法。

第四組:一是感悟人類的生存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的密切聯繫,懂得人類應珍惜資源,保護環境。二是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運用“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三是鼓勵學生積極行動起來,爲地球家園美好的明天,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組:一是初識魯迅,瞭解魯迅先生的文學成就。二是感受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爲自己想得少、爲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三是感受魯迅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爲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爲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第六組:一是通過蒐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感受詩歌的特點。能蒐集並按一定標準給詩歌分類。二是能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三是通過朗誦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四是能寫簡單的活動總結。

第七組:一是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將這種真摯的情感寫真實、寫具體的方法。

第八組: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受到美的薰陶,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二是學習作者是怎樣在敘事時展開聯想和想象的,是怎樣把眼前看到的和內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學習作者表達感受的方法;三是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四是從實際出發,根據各自條件,通過閱讀和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瞭解各種藝術。

五、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養成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和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3、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6、學會理解和運用“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等讀寫方法。

7、能夠珍視自己的個人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8、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做簡單的發言。

9、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二)教學難點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

3、把握每個單元豐富的人文內涵,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落到實處。

4、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5、讓學生學寫活動總結。

六、教學措施

1、教學中努力體現新課標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組各部分內容的內在聯繫,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且注意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使理論和實踐融合爲一體。

2、在教學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有針對性地分層次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杜絕以往簡單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內容,廣泛參閱教學資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並與備課組的其他老師共同商討,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案。

4、授課過程中,依照設計好的教案,靈活多樣地採取各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營造一種輕鬆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始終以學生爲學習主體,引導學生改變學習方式,變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

5、課後,注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幫助學生及時複習好所學的新知識。

6、認真、及時地批改學生的作業。

7、平時注重向別的老師學習,積極參加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和教研組的各種教研活動,以此豐富個人的教學經驗。

七、後進生轉化和優秀生提高措施

(一)後進生轉化措施

1、取得任課教師的協助,學生家長的配合(經常上門家訪)。

2、感情投資

(1)多與後進生交流,瞭解後進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

(2)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及時表揚,讓他們樹立起信心。

(3)對他們所犯錯誤和缺點及時指出和批評。

(4)多關注後進生的學習

a、課堂提問、練習多給機會(難度較淺的)。

b、課後作業的佈置與衆不同。

c、作業儘量面批。

d、利用課餘時間輔導功課。

3、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後進生的思想波動較大,各方面表現反反覆覆,這樣教師必須經常不間斷進行轉化。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有一份愛心和耐心後進生一定能迎頭趕上。

(二)優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強對優秀生的思想教育。

優秀生學習成績好,經常得到學生的讚揚、敬慕,家庭、學校寵愛、呵護,這樣易使他們產生優越感,總覺得自己已經是很好了,而忽視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在本學期加大對優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際關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強對優秀生的培養和教育。

2、要適當評價,正確引導。

教師對優秀生的評價要有針對性和適當性,對優秀生學習成績的評價要適當,不能好到極處,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體公正。對優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績要多注意留心,並指出哪點好,爲什麼好。教師要有意識地經常和優秀生談心、溝通,傳輸一些觀念,讓他們知道教師讚揚什麼推崇什麼。如,奉獻愛心、關心同學、幫助後進、平等待人、謙虛謹慎、志存高遠都是老師推崇和嚮往的。

3、培養優秀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優秀生應作爲班級體中的普通一員,不能越出界外,要樹立班級的集體感和榮譽感,要經常組織他們參加集體完成的項目和活動,感受到集體意識和成功的喜悅,讓優秀生與他人一道爲共同的目標而奮鬥,讓他們在人與人的不斷交流與合作中感受夥伴的友誼和真情,感受到個人力量的微薄,使優秀生願意與同學交往,取長補短。

4、鼓勵學生質疑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牛頓指出:“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安排給學生提問題的環節,創造一個讓學生積極思維的氣氛,讓他們不斷地去探索、學習、提高。

5、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知識

成績好的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不滿足於課內的知識,對掌握課外的知識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積極性。根據這一特點,可結合課本的知識,適當插入相關的課外知識,並與課內知識融會貫通。使他們在熟練掌握課內知識的同時,擴大知識面,儘量滿足優秀生的求知慾望。

6、課餘時間爲優秀生作學習指導

優秀生在學習中喜歡質疑,可利用課下時間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持續,能在無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也能學習更深的知識,自己解決疑難問題。

八、學期教學研究主題

(一)研究主題:關於課外閱讀的教學研究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爲了深化“書香校園”活動的開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品味,爲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開展“和書交朋友,與好書共成長”系列讀書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想讀書、愛讀書、會讀書的良好品德。根據國小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制定本學期的課外閱讀計劃。此計劃作爲課內閱讀活動的延伸與補充,促進學生更好地參與閱讀實踐活動,提高閱讀能力與水平。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讀書,和書成爲好朋友,讓書成爲學生的終身伴侶。

2、通過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美文,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積累之後,形成良好的語感。

3、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精神世界,提高綜合語文素養。

4、讓學生在積累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能力。

(三)讀書內容

1、新課標指定要求背誦的部分古詩詞。

2、教師根據教學及學生實際情況推介一些文章或書籍。

(四)指導措施

1、採用閱讀指導課、讀物推薦課、閱讀研討課、閱讀欣賞課、讀書彙報課等多種課型進行閱讀指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2、經常範讀,教師以深情並茂的朗讀感染學生,延續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促進他們的情感發育,從而激發學生自願地去閱讀。

3、保證學生有時間讀書,利用好每天中午以及課後的閱讀時間,確保學生每天閱讀時間不少於半小時。

4、傳授有效讀書方法,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教給學生簡單的讀書方法,列出自讀提綱,如:1)看見了題目你想到些什麼?2)讀後你知道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3)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心到。另外,強化“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1)圈點勾畫2)做批註3)寫讀書筆記。

5、與學生一起讀書,及時交流讀書心得。

6、開展多彩的活動,鼓勵學生持之以恆,在讀書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優秀讀後感評選、精彩片段朗誦比賽等,以激發興趣,鞏固成果。

7、有計劃地安排作好讀書筆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3

一、年組學情分析

我們所擔任的六年級學生,原有的語文基礎參差不齊,高低不一。,從總體上看,語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比較差,但大部分學生學習比較認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比較濃。當然,也存在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差,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思維不夠靈活。主要表現在: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要求動腦、動手等思維性較強的題目部分學生不知所措,所以應付了事,個別男生作業書寫不夠整潔;課外閱讀的興趣有所增強,但課外閱讀習慣差,知識面狹窄;知識運用不夠靈活,理解、感悟比較膚淺,語言表達能力弱,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內容空,讀起來乾癟無味;朗讀能力有所提高,有一半左右學生有較強的朗讀興趣,因此新學期中,要一面加強“雙基”訓練,一面着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興趣;讓學生觀察周圍事物,親身體驗,有所感受,有所發現;使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整體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材概況: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爲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爲便於複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裏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裏的,有的是略讀課文裏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三、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節。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冊課文共有六個單元,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書後還附有6篇供選讀的課文。本冊要求學會80個字,每課要求學會的字,排在方格里。

四、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藉助漢語拼音識字,會寫80個,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

(2)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文段。

(3)背誦20篇以上的優秀詩文,課外閱讀不少於15萬字(完成課文配套課外閱讀30篇)。

(4)學習瀏覽,能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根據需要蒐集相關的信息,並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5)學習用鋼筆和毛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

(6)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於自己的事。

(7)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8)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2、技能方面

(1)會使用字典、詞典進行識字,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並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並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6)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7)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

(8)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9)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後感等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範、整潔。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採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國小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家鄉的教育,受到爲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思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熱愛科學、敢於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在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

4、學習習慣方面

(1)養成良好的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和根據需要蒐集、積累信息的習慣。

(2)養成先想清楚再寫和寫後認真修改的習慣。

(3)養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質疑的習慣。

(4)養成課外閱讀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萬字。讀後寫讀書筆記。

(5)養成如實表達的良好文風。

五、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於自己的事。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2.難點: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並能抓住文章的大意。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瞭解詩歌的語言特點。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採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國小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六、全冊教材特點解析:

(一)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六年級下冊教材,既注意落實整體性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目標。

爲了落實整體性目標,首先是對課文的嚴格篩選,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啓迪和教育。本冊教材保留了“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教科書”的一些優秀篇目,如,《匆匆》《十六年前的回憶》《爲人民服務》《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這些課文文質兼美、歷久彌新,教師們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材還增選了新文章,如,《手指》《北京的春節》《藏戲》《跨越百年的美麗》《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我最好的老師》。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中選編的閱讀材料,有一些是回憶國小生活的文章,還有兒童詩、書信、演講稿、建議書等,在拓寬教材的題材、體裁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第三學段的語文學習目標,則作爲本冊教材的學習重點,加以妥善安排。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薰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

本冊涉及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詳寫和略寫;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瀏覽。當然,作爲國小階段的最後一冊教材,六年級下冊特別重視將國小階段所積累和習得的各種學習方法融會貫通,綜合運用。

(二)在教材內容和呈現方式上,體現與國中教材的銜接

首先是在專題設置方面的繼承與發展。如第一組“人生感悟”單元。之前,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曾有主題爲“生活啓示”的單元;之後,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教材的第一、二兩組,都是“感悟人生”的單元。主題相近,但難易不同,銜接有些難度。爲此,我們在六年級下冊設置了“人生感悟”單元,希望能夠通過本組的學習,加強學生對自身、對生活、對世界的觀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學會表達自己的一些感悟。學生通過學習這一單元,有了一定的基礎,到國中再學習相關單元時,就不會感覺有太大的落差。

“閱讀鏈接”的呈現方式和用途與以往相比,有所繼承和發展。有的仍然是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有的成爲課後思考練習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有的滲透了對比閱讀的理念。如第五組,在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後面,鏈接了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而這個閱讀鏈接同時也是課後第四題——閱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課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麼,再簡單寫下來——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既把鏈接內容同課文內容結合起來,同時又把讀與寫結合起來,體現了進行語文知識綜合運用的要求。

“外國名篇名著”單元的設計,與以往所有單元都不同,不僅強化了“閱讀整本書”的觀念,同時也很好地體現了國小向國中教材的過渡。這組教材,先安排了兩個外國短篇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編排方式與其他精讀課文相同。然後安排了兩部外國長篇作品《魯濱孫漂流記》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裏採取了一種全新的設計,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編排方式,先讓學生了解整本書的內容,然後是精彩段落的品讀與賞析,激發了學生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同時教給了學生一些閱讀的方法。這與人教版國中教材“名著導讀”的安排是比較切近的。

人教版教材從五年級下冊開始安排文言文,五年級下冊和六年級上冊在相應單元裏各安排了一篇,分別是《楊氏之子》和《伯牙絕弦》。本冊安排了兩篇文言文《學弈》和《兩小兒辯日》。這樣,學生在國小階段接觸了四篇文言文,對文言文的樣式和學習方法有了一點認識和了解,爲國中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初步的基礎。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材有4篇文言文,篇幅也相應要長一些,有了國小的基礎,學生對國中的文言文學習不會感到陌生和困難。

另外,與本套的其他各冊教材不同,古詩詞並沒有根據內容安排在相應的專題中,而是在六個單元之後,集中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這10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中沒有太多生字,意思也不艱深,適合國小生讀讀背背。這樣的編排也體現了向國中教材過渡的編寫意圖,在國中教材中,古詩詞背誦也是作爲一個獨立的部分安排在教材後部的。

(三)加強整合,使教材成爲互相聯繫的整體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教材內容,進一步加強整合。每一個專題從單元導語到課後思考題,從口語交際?習作到回顧?拓展,各個部分都力求凸顯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總結、拓展、交流,整組教材乃至於全冊教材成爲互相聯繫的整體。

交流平臺採取了兩個學生對話交流學習收穫的形式,一個是談自己通過不同渠道瞭解到的民風民俗,另一個是談從本組課文的學習中學到的習作方法。

(四)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自主學習

本冊導學系統的安排大致沿襲高年段前三冊的思路。主要體現在:一是導語提示單元學習內容;二是精讀課文的課後題,略讀課文前的連接語,注意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獨立思考;三是每組課文後的“詞語盤點”便於學生自查自測;四是“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臺”爲學生討論問題、交流認識提供了平臺。

(五)“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本冊教材的第六組是一個單獨的綜合性學習單元——“難忘國小生活”。這次綜合性學習,首先在導語中提出學習任務——圍繞主題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向母校、師友告別。而後分成兩大板塊——“成長足跡”和“依依惜別”,按兩個階段開展綜合性學習。

七、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全面瞭解學生還可能存在哪些語文學習的問題

(1)語文學習的興趣開始減弱,上語文課、課外閱讀和進行語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2)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書面語言問題較多;

(3)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欠缺,膽小,很少當衆發言。

2、教師的教學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與總結

學生的上述情況哪些是教師教學問題?哪些是學生個人問題?

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根據課程標準或者教參設定學習目標?

關注本地區畢業測評的動向,需要適當補充哪些教學內容?

經過最後一學期的語文學習,我打算幫助學生在語文素養方面達到什麼程度?

國中的語文教學有什麼特點?應該如何過渡?

3、要注意做好國小到國中語文教學的過渡與銜接

A.中國小教學“斷層”的原因。

(1)教材的因素

現行的國小語文教材的選文一般比較短,知識點也不多,教師要求學生側重於識記和淺層的理解;而中學語文教材課文比較長,內容比較深,知識點也增多了,不僅每單元有訓練要點,每課也各有難點和重點,知識點除有大量需要記憶以外,更側重分析和理解、概括與抽象。學生面對教材的不同要求,難免會出現不適應的狀況。此外,有的出版社只編寫了國小教材沒有國中教材,國中學生用的其他版本的教材,客觀上造成了國小中教材的銜接問題。

(2)教學的因素

國小教師一般講課速度較慢,課堂容量較小,教師對要掌握的知識常常是反覆講、反覆練,儘量保證每個學生在每個知識點上都能過關;到了中學,由於教材容量大,課時緊,教師講課速度一般比較快,許多知識只能點到即止,不會針對每個學生都作細緻的輔導,這就要求學生有自覺性,學會自主學習。不少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無法很快適應,學起來自然感到吃力。

B.課標理念和學習目標的銜接。

我們的國小生在語文學習上究竟要達到什麼標準,具體要求是什麼?中國小語文各階段的教學重點又是什麼?國小語文如何爲國中語文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問題恐怕是銜接研究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爲我們提供了依據。

課程標準以“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8年級”四個學段,“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寫話、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五個方面構成了義務教育階段語文學科的目標體系,有效克服了國小和國中割裂的弊病,使二者成爲一體,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整體性、階段性和連續性。從課程標準“5~6年級”和“7~9年級”兩個學段的“閱讀”部分來看,國小高年級教師如何通過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與把握,更好地做好向國中的過渡?

(1)閱讀方式的銜接

朗讀的重點在朗讀的內容由課文延伸到各種讀物;默讀的重點在逐步提高默讀的速度;略讀和瀏覽的重點在於由初步學會,到熟練運用這兩種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在其他信息渠道方面,要學會利用圖書館、網絡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2)閱讀能力訓練點的銜接

重點在由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到理清思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由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到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由初步領會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到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對於不同的文體,重點在於閱讀範圍的擴展,由敘事性作品及說明性文章,擴展到閱讀文學作品、科技作品、簡單的議論文和淺易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更注重培養學生自我閱讀的主體意識以及相互之間的交流,更關注閱讀實踐對學生的人文影響。

(3)情感態度價值觀及習慣的銜接

倡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並通過廣泛的閱讀積累,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科學的思維和健全的品格。

以上只是對“閱讀”教學銜接要點的對比和分析,對於另外幾個方面來說,細緻地研讀課標,找出國小向中學教學目標的銜接要點同樣重要。國小高年級的語文教師在認真分析課標要求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做到“瞻前顧後”,除了達成第三學段的目標之外,還應該適當爲達成第四學段的目標作準備,不僅搞好本學段過關,同時爲向更高學段過渡做好銜接。

C.重視研讀國中語文教材。

建議國小高年級的教師在細緻研讀本學段教材的同時,不妨也讀一讀國中的教材,切實把握國中與國小語文教材內容的聯繫與區別,這樣才能找準中國小語文教學的銜接點,處理好中國小語文教學的銜接工作。

D.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

不論是課標理念的貫通,還是教材內容的相承,真正的銜接最後還是要落實在教師的教學實踐中。前面說過,教學方式方法上的差異是導致中國小語文教學脫節的一個重要因素。國小語文教師要做好教學方法的銜接,就應該注意把握中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不同學段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在教學方法上向中學過渡。

葉聖陶曾經說過:“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爲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的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處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不少學生由於沒有良好的語文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進入國中後,面對繁多的科目,繁重的課程,學習便力不從心。

教師從進入高年級開始,應該有意識、有步驟地教給學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課前怎樣蒐集資料,怎樣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怎樣做好知識的梳理與歸納,怎樣把已學過的方法進行遷移運用等。只有逐步掌握了這些方法,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得到切實的提高。

在習慣方面,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包括:課前主動蒐集資料、課後自覺複習;課堂上積極思考、勤記筆記;閱讀時勤查工具書;邊讀邊勾畫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讀書看報;隨時積累有用的知識;書寫工整、規範,行款格式正確;主動訂正錯誤;勤於動筆、習於修改、樂於交流。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學生如果能在國小階段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那麼升中學後就能更快地適應任務繁重而節奏快速的學習。

E.拾遺補缺,加強國小階段的複習,鞏固基礎知識

識字學詞始終是國小階段的重要任務,而中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則要求掌握有一定體系的語文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不少學生進入國中以後,暴露出基礎不紮實的問題,如,拼音不準確、筆順錯誤、錯別字多、病句不斷等。究其原因,並非是低年級時基礎知識沒掌握好,而是到了國小高年級,教材中這方面的訓練少了,教師也往往忽視了相關內容的指導和訓練,致使學生出現“回生”現象。對此,高年級語文教師在達成本學段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努力爲學生夯實基礎,拾遺補缺,拼音、筆畫、筆順規則、查字典等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可偏廢,要常抓不懈,不斷強化。在嚴格訓練、講求效益的基礎上,讓學生高質量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把具有紮實基礎的學生送入中學。

F.做好學生升入國中的心理準備,幫助學生消除升入中學後學習語文的不適應感。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4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4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6名。學生中留守兒童佔的比例大。學生學習狀況:班級整體學習成績良好,優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差生基礎不紮實,進步不明顯。總體上分析,全班學習態度還比較端正,由於處在國小階段的末期,面臨升學,總體上都在積極進取。

二、教材簡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爲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這五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一致,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爲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不再設“展示臺”欄目。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教材有如下特點: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力圖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根據學習語文的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設計、編排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質,爲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本冊課文的編排,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全冊課文分爲6組,每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

1、導讀。安排在每組課文之前。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簡要說明本組教材的組成、提示學習的方法以及學習中的注意問題,使師生在教學之前對整組教材有一個總體的發解。

2、課例。包括課文、預習或閱讀提示以及思考練習。

每組有4——5篇課文,這幾篇課文在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聯繫。

“精讀課文”前有“預習”提示。本冊的預習要求在五年級的基礎上略有提高。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大體瞭解課文的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查閱有關資料等。課文後有“思考·練習”。一般每課安排3——4題,有些課文後安排了選做題,用“△”標明,供學有餘力的的學生選做。增設選做題,體現了教材的彈性的課內外結合。

閱讀課文前有閱讀提示。新聞記者提示從激發閱讀興趣入手,一般提出一兩個思考題,側重引導學生理解主要內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導學生從閱讀的文章擴展開去。

3、讀寫例話。在第二、四組的課文之後安排了“讀寫例話”,分別是“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這兩則例話,體現了本冊讀寫訓練的重點。安排訓練項目的兩組,要圍繞訓練項目進行讀寫基本功的訓練。沒有安排重點訓練的組,要注意綜合運用以前的讀寫基本功,使教學前後銜接,環環相扣。

4、積累運用

注重在整合的訓練中,提高學生理解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的綜合素養。“積累·運用”一般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與“實踐活動”。“讀讀背背”,側重引導學生在瞭解中華優秀文化的同時,積累語言,主要是優秀的詩詞、成語、對聯、俗語、名言警句等;“閱讀”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或其他短文,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培養獨立閱讀能力;“口語交際”在交流互動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習作”,安排記實作文、想象作文和應用文的練習。在第一個“積累·運用”中安排了“選編自己的作文選”,第四個“積累·運用”中安排了“我們與周圍的環境”的調查。這兩次“實踐活動”,拓寬了語文教育的渠道,使語文教學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

由“導讀”到“積累·運用”,體現了由實踐到認識再到實踐的過程;由上一組教材一下一組教材,體現了循環往復、逐步提高的訓練過程。

本冊教材要求學會100個生字。要求學會的生字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在課後的方格和書後的生字表中標明。生字和多音字均隨課文注音。生字用圓括號,多音字用方括號。“導讀”“預習”“積累·運用”和選讀課文中出現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由學生自己查字典解決,以培養學生查字典的能力和習慣。

爲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陶冶愛美的情趣,教材編繪了多幅插圖。這些插圖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和學生在學習時要加以重視。

三、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節。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素質教育“兩全一主動”的教育思想,確立“一切爲了孩子發展,一切爲了發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冊課文共有六個單元,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書後還附有6篇供選讀的課文。本冊要求學會100個字,每課要求學會的字,排在方格里。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5

一、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七個專題。本冊教材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21篇,略讀課文7篇。

二、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生字80個,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會認生字97個,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注意積累詞語,把詞語歸類進行正確的搭配。能在朗讀基礎上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繼續訓練學生抓住重點句段,加深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大量積累語言,努力學以致用。

2、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能根據討論的話題,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表達清楚,有條理。

3、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和想象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複習書信、讀書筆記、建議書等常用應用文,養成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複習學過的九種標點符號的用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在全面完成各課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學習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得更有真情實感。要把握教學重點,在閱讀中學習並掌握課文表達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四、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0人,其中女生20人,學生學習狀況:班級整體學習成績一般。優生人數不多,能積極主動的學習,但不夠靈活;差生有7人,基礎不紮實,出現了知識斷層現象。總體上分析,全班學生大部分態度還比較端正。

五、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學觀,以育人爲主,培養創新型人。

2、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爲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電教,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讀寫訓練,啓發督促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課外書,和好書交朋友,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注意積累,勤動筆,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做好月月清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6、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羣策羣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爲合格的畢業生。

六、教學進度

第一週:1課、2課

第二週:3課、4課

第三週:積累運用一,5課

第四周:6課、7課

第五週:8課、積累運用二

第六週:9課、10課

第七週:11課、12課

第八週:積累運用三、13課

第九周:14課、15課

第十週:16課、積累運用四

第十週:17課、18課

第十一週:19課、20課

第十二週:積累運用五、21課

第十三週:22課、23課

第十四周:24課、積累運用六

第十五週:25課、26課

第十六週:27課、28課

第十七週:積累運用七

第十九周:期末複習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6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現在學生73人,其中女生33人,男生 40人。總體來看,這個班的知識基礎比較平衡,處於中間位置的學生比較多,但有近十名學生基礎知識不太樂觀。班上的部分男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平時放鬆自己,學習上和生活上皆如此。基本情況如下:

上課時善於動腦,積極發言,平時又樂於幫助同學,學習成績優秀的僅佔班級總人數的15%,是這個集體的主體力量。他們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習慣較好,團結同學,不僅能較好地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還能和後進生結對,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困難,但自身的學習主動性還有待加強,競爭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激發。

基礎較差但要求上進的學生佔總人數的30%,他們上課能積極發言,認真完成作業,態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及缺少學習毅力,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不能夠嚴格要求自己。

還有十名後進生是本學期的培養重點,希望從習慣到最終成績都能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二、教材總體分析

蘇教版國小高年段閱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是:“主題單元,放大空間,突出重點,關注銜接。”

(一)、採用主題單元組合教材

所謂主題單元,就是圍繞某個主題組織3~4篇課文成爲一個單元,本單元的習作練習內容也儘量予以配合,凸顯這個主題。如六年級上冊的七個單元分別是:心中有祖國、人間真情、奮鬥與生存、民風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風采、讀書有方。其中第二單元圍繞人間真情這個主題,通過三篇課文,多角度、立體地歌頌了人情美、人性美。

全冊課本安排了7個單元。每單元安排閱讀課文3—4篇,共24篇。全冊教材大體上圍繞一個主題組織單元,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語言文字的基礎訓練。

(二)、放大語文學習的空間

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的編寫,特別重視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六年級教材在以下幾個方面體現了這個特點:

一是安排了閱讀指導文章--《讀書要有選擇》,交給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促進學生儘快學會閱讀以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二是安排了“我讀書我快樂”欄目,向學生推薦名著,六上是《魯濱遜漂流記》,六下是《西遊記》。

三是單元練習採取活化訓練的思路,注意了語文課內和課外學習的結合,開闢了“語文與生活閱讀與積累(感悟、欣賞)”等。“語文與生活”“閱讀與積累(感悟、欣賞)”進一步拓寬了閱讀,擴大了語文學習的空間。

四是安排了“綜合性學習系列--'學和做'”。每一冊安排一個“學和做”,而這個“學和做”就是一個實驗、探究的小專題,是集閱讀、寫作等語文能力訓練於一體語文實踐活動。六上安排的“讀報和剪報”,六下安排的“我的成長冊”。

(三)、突出了重點學習習慣項目的培養

教材每冊的開篇仍然安排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學習習慣項目,雖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卻是貫穿於該冊語文學習之中的重點訓練項目。因此這些項目在該教材裏也反覆體現。如六年級上冊安排的“不懂就問”和“勤於蒐集資料”兩個重點項目,後面的課文《學與問》就呼應了“不懂就問”這個項目,在閱讀、習作及其單元練習中也都反覆凸現了勤於蒐集資料的訓練。而六年級下冊的兩個重點項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在實踐中學會運用,不但通過課文《讀書要有選擇》和“我讀書我快樂”、“學和做”等重點訓練欄目有所體現,而且在閱讀課後練習、習作和單元練習中也反覆安排了訓練。

(四)、關注與國中學習的銜接

第三學段特別是六年級兩冊教材,在結構形式和選文的難度上,都注意向國中階段的語文教材靠攏。比如名家、名篇的課文比重明顯增大;主題單元的編排結構,就是與國中階段主題單元的教材編排和教學理念一脈相承的;文學常識(作家卡片、名著便覽)、課外閱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欄目的開設等,都有利於國小閱讀教學和國中閱讀學習的銜接,有助於國小閱讀教學向國中閱讀學習的過渡。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

(2)繼續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朗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

(3)繼續培養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

(4)繼續培養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衆說話,聲音響亮、態度大方;養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

(5)繼續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培養預習課文的習慣。

(6)繼續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並養成習慣。

(7)繼續培養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8)繼續培養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並養成習慣。

(9)繼續培養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學會使用工具書,並養成習慣。

(10)繼續培養自己修改作文和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的習慣。

(11)繼續培養勤於蒐集資料和不懂就問的習慣。

(12)培養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47個生字。

(2)能夠按筆畫順序正確默寫生字125個,能夠按字的結構把字書寫端正、寫勻稱。

(3)繼續學習用鋼筆書寫,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4)繼續練習寫毛筆字,知道各種類型漢字的間架結構及筆畫特點。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一段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句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衆說話,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有禮貌。

(5)樂於參加討論問題,敢於主動發言,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

(3)能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繼續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的習慣。

(6)能閱讀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6、作文。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錯誤明顯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歎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教學方法與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2、紮實進行語言訓練,本學期着重進行分段的訓練,但仍應繼續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彙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擴大訓練面,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蔘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教師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繫。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4、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爲重點組織教學,從內容分析導向到訓練目標上來。課文教學時,要着重考慮怎樣讓學生掌握本單元訓練點規定的那項閱讀基本技能,避免字、詞、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內容分析,忽視訓練重點。在進行閱讀重點訓練時,要充分發揮每單元前的“學習提示”的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5、繼續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7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爲核心,以《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爲引領,立足我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堅持面向全體,打好基礎,圍繞“真實、有效”的教研主題,以研促教,立足課堂,努力實現“紮實、高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孩子正處於學習啓蒙階段,通過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漢語拼音的讀寫,以及正確地拼讀音節、學讀輕聲;在讀寫分開、多人少寫的原則上,學生已會認250個生字,會寫100個字;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普通話講清一件簡單的事;在閱讀方面也能正確地朗讀、背誦指定課文,能聯繫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認識了句號、感嘆號、問號,並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的語氣。同學們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能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並養成了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內容包括“口語交際”、“課文”、“識字”、“寫話”、“語文活動”五個部分,共分爲8個單元。其中,“口語交際”6次(兩個識字單元未安排);“識字”8課,分別在第2單元和第5單元;“課文”26篇,分別安排在第1、3、4、6、7、8單元,每單元4至5篇課文;寫話6次(兩個識字單元未安排);“語文活動”8次,每單元1次。

本冊教材具有以下特:

(一)話題單元,板塊結構——本冊教科書通過話題組合單元,採用板塊結構,分爲“口語交際”、“識字寫字”、“閱讀”、“寫話”、“語文活動”等板塊。各個板塊既自成體系,又相互關聯,始終貫穿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這條主線。

(二)口語先行,寫話單列——口語交際編在每單元課文之前,以發揮母語學習的優勢,強化口語交際的功能,突出口語先行的特點。寫話單列,以突出低年級寫話的重要性。目的在於提前起步,降低難度,減緩坡度,實現由低年級寫話向中年級寫片段、習作的過渡。

(三)選文全新,人文薰陶——教材選文通過衆多專家、作家精心篩選、修改,以全新的面貌出現(絕大部分是新人選的課文),力求增加教材的文化內涵,突出語文教育的人文情懷。

(四)綜合實踐,整合拓展——每單元最後的“語文活動”,注重綜合性學習,在綜合中向生活延伸,向其他學科延伸,拓展學習新視野,開掘學習新資源。力求在知識的聯繫中深化,在能力的綜合中遷移,在綜合運用中創新。

(五)學生爲本,自主探究——教材設計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助於師生與教材的互動。口語交際是從學生生活中提取的話題;識字教學引導學生髮現規律,自主識字;閱讀教學強調學生的白讀自悟;寫話內容既來源於學生生活,又聯繫單元話題。其次,教材還配有精美的圖畫,課後設計了生動有趣的兒童形象、對話框等,以利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努力將教材變教師教本爲學生學本。

四、教學目標

1.喜歡學習漢字,願意主動識字。

2.認識476個生字,會寫其中246個。

3.掌握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6.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切實過好認讀關,體會文中的感情和語氣。

7.藉助圖畫閱讀,瞭解課文的意思,樂於與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9.對寫話有興趣,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10.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1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12.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感興趣的見聞。

13.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內容。

14.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15.表達自信,與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8

一、指導思想

國小語文畢業複習,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以人教新課標版六年制國小第十一、十二冊課本爲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全面、系統地複習。在整個複習階段,總結歸納的基礎上練習,充分利用教材,以課文爲主,一是通過複習,對字詞句的掌握,對課文的熟記,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二是通過複習,把方法轉化爲比較熟練的技能。同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孩子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複習要點

前一段時間已經進行了漢語拼音,生字詞語,句型句式的複習與練習,大部分學生都能跟着老師有序地複習,掌握得也不錯。通過練習,仍有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後期還要進行個別的指導。同時將從以下幾方面指導複習:

(一)閱讀

主要是:能準確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1、課內閱讀落實背誦和默寫

(1)課本中要求背誦和默寫的段落交給學生,讓他們自我檢查、相互檢查,選擇易錯字、重點詞語或中心詞句進行按原文填空的練習。背誦與默寫要使學生基本做到人人過關。

(2)配合單元的閱讀重點片斷,在每個知識點上多下點工夫;

2、課外閱讀

(1)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回答問題,特別是回答問題句子要完整;

(2)引導學生作答“談體會”一類的題目;

(3)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掌握體會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並能就某一方面表達自己的想法;

(4)《新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即便沒有讀,也要讓學生有個大致的瞭解。

(二)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對促進社會交往,實現人際溝通具有重要意義。在複習中要做到:

1、梳理十一、十二冊的口語交際內容;

2、引導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聽;引導學生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傾聽,以保證順利完成試卷當中的語文聽力題目;

3、複習時,參考《試題》中“口語交際”的內容,也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三)古詩詞、名言警句等

厚積才能薄發。在國小階段,積累時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特別是古詩詞,更是重要的一個內容。我們要求:

1、《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古詩必須熟練掌握,並能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2、其中名句要會默寫,會運用;

3、掌握常見的俗語、諺語、歇後語,並能適當運用;

4、掌握不同方面的名人名言,特別是關於讀書的、惜時的、友情的等;

(四)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體現了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體現了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體現了語文課程與其它課程的溝通,體現了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機密結合。具體要求是:

1、能利用圖書、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活動,對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組織討論、演講,學習辨別善惡;

4、初步瞭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五)習作

從習作的類型來看,有寫記敘文,也有寫應用文。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寫等。從習作的內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指導重點是:命題作文中的“審題、選材、構思”訓練;材料作文中的“圍繞中心,重點發散”訓練;應用文中的“格式”訓練。

在複習的過程中,及時根據學生的情況來調整複習計劃。因爲複習中,有時會碰到事先沒有料想到的這樣、那樣的問題,複習計劃制定好了不是一成不變的、更加不能機械執行,必須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及時的適當調整,學生的需求就是我們的目標,力爭讓每一位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氣氛中樂於複習、勇於複習、勤於複習。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19

一、班級情景分析:

從上學期的成績看,學生的總體素質還行,中偏下的同學不多。學生的思維本事、言語表達本事,尤其在作文方面都需加強。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八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國在我心86.中,心靈之歌,珍愛我們的家園,初識魯迅,輕叩詩歌的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本冊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二組“祖國在我心中”和第六組“輕叩詩歌的大門”。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8篇,精讀課文、略讀課文各14篇。

本冊教材的每一個專題,都根據語文學習目標,既對人文內涵給予充分關注,又注意總結、歸納讀寫方法,力爭使學生在情感薰陶和方法習得兩方面均有獲益。本冊涉及到的讀寫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資料: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述和心理描述;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其中,“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讀課文時能聯繫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冊的學習重點。

三、教學目標: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本事。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必須的速度。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有必須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4、積累語言,鼓勵運用。

5、把握主要資料,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

6、抓住關鍵詞句,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表達效果。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信息。

8、誦讀優秀詩文,注意經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資料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9、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資料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資料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10、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四、閱讀教學教學提議:

(一)精讀課文

隨着年級的升高,學生識字量不斷增加,閱讀理解本事不斷提高,並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抽象、歸納的本事。閱讀教學要注意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教給方法,培養學生自主讀書、作文的本事。

根據課標第三學段對各種文體的具體要求:

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我印象最深的場面、人物、細節,說出自我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

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瞭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完美的夢想。

在教學中注意點: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資料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其次,要以讀爲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最終要精心組織促進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我概括成以下四點:

1.工具性人文性有機統一:真正的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作者進行精神的對話與心靈溝通的過程。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必須經過語文學習和語言實踐來體現。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感悟做人之道。

2.感悟與質疑和諧相生:“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後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胡學者非悟之難,而疑之難。”——清.唐彪我們在教學中應注意:要選擇質疑的時機,要給予質疑的時間,要重視問題的梳理,要點撥質疑的方法。

3.積累與運用雙管齊下:關於語言積累,本冊教材課後練習採用了靈活安排和指定任務相結合的方式。有的要求比較寬泛,如,“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來,抄寫喜歡的詞句”“背誦自我喜歡的部分”,給學生較大的自主權;有的要求比較明確,如,“找出文中描述閏土外貌和動作的句子,抄下來,再體會體會。”“抄寫描述環境的句子”,加強學習的指導性。

4.閱讀與表達攜手共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另外,要注意文言文的教學。說到文言文,在第十冊中已經學習過《楊氏之子》,第十二冊還有:《學弈》《兩小兒辯日》。對於國小中出現的文言文的教學,研究到國中一下子接觸有困難,先作個鋪墊。

國小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感受文言文;讀正確,讀流利,讀中正確表達語句的意思;熟讀至成誦。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是讀。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也是讀,重點在讀,難點也在讀,在朗讀上必須有時和量的保證。國小生接觸文言文,更應當多讀少講,使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熟讀成誦,從而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作爲本單元,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藉助註釋初步瞭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秀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略讀課文

本冊教材精讀、略讀課文各佔一半,如何正確對待這一類課文,發揮他們應起的作用。

一是資料上,理解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忙學生大體理解資料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重點。

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我把課文讀懂。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資料;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能夠是資料的,也能夠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在具體的詞句學習上,可不必多作要求。

略讀課文的教學也要注意與單元學習重點結合起來。對一類文質兼美,可讀性強的文章我們完全能夠把它們當作精讀課文來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計劃上冊 篇20

一、教材簡析:

本冊有8個單元,每個單元3篇主體課文,2篇拓展閱讀,1個綜合活動,主體課文下設2個思考題(內容/形式)主體課文側面設“小資料/我的視角/日積月累”三個欄目,綜合活動包括“導語——活動過程——單元小結”三部分內容。語文學習是從多角度考慮學生的發展,以整體漸進的形式向前推進的。“整體”的含義有兩個:①三個維度整體設計,每個環節都應體現三個維度的發展。②聽、說、讀、寫各種語文實踐活動是綜合的。單元之間體現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的“序”,而不是知識體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體系。每個單元沒有明確的教學要點——沒有單元提示、預習提示、單元知識短文等,各單元之間,不能連成一條知識點和能力點的“線”。各單元內容相對集中,借“題”組合在一起,爲學生學習語文創設一個情境,便於教師和學生借“題”發揮主動精神和創造性。

二、學情分析:

在語言文字訓練方面,本班學生通過中、高年級階段的訓練,基本接受了識字、詞、句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和理解、積累及運用詞句的能力,但還比較薄弱。本學期將根據新課標教材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並重視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把認識事物的能力和語文能力的訓練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提高觀察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要使學生了解祖國的山川景物,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瞭解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和革命前輩獻身革命的崇高品質,瞭解勞動人民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爲人類作出的貢獻,受到熱愛人民的思想教育:還要使學生從一些寫景狀物的文章中學習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正確思想方法,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高尚的情操。

2、複習鞏固漢語拼音,從認讀章節、辨析易混韻母、讀準聲調、輕聲等方面進行較系統的複習。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能辨析學過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複習音序、部首查字方法和從字典中準確理解字義,並逐步提高查字典能力,達到熟練程度,養成自覺運用字典的習慣。

3、 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能按要求把詞語歸類和進行正確的搭配。注意積累詞語。鞏固對助詞、副詞的認識。從感上認識歇後語。進一步提高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句子的能力。掌握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體會句子的感情色彩。從感性上認識誇張的修辭方法。複習表示因果、轉折、遞進、假設關係的簡單複句。從感性上認識表示選擇、條件關係的複句。

4、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表達出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誦指定的課文。默讀課文有一定的速度。在繼續訓練從內容到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訓練閱犢有自已的見解和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能複述聽過的故事。在口語交際中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並能與別人討論、商量。整體感受課文內容非常重要,特別重視情感的介入——感知、感受、感悟。“把閱讀的時間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朗讀,啓發他們想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5、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抓住要點縮寫課文。學寫讀書筆記。養成認真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

四、教學進度

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