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3W

工作計劃是行政活動中使用範圍很廣的重要公文,也是應用寫作的一個重頭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高二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
高二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1)

一、班上基本情況

全班共52人。31個男生,21個女生,32人住宿20人外宿,2名體育特長生。班上男學生比較多,要面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問題,需要更多的檢查督促。女生儘管少,然而要關注思想情緒問題。全班總平均成績不是很理想,尖子生也不突出。

二、認清形勢,做好班級穩定工作

從思想上給學生講清我們面臨的大學聯考的嚴峻形勢。高二就像是一個跳板,是一個承前啓後的階段!高二是高中生活的關鍵,高二可以說是高中三年中最難把握的一年,

針對這種情況一要抓好立志教育,立志立大志,立堅韌不拔之志;二要培養學生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三要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學生明白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刻苦努力的學習,朝着自己的目標發展奮力拼搏不盡就一定能夠成功。

三、本學期工作重點

指導學生幹部工作,依靠幹部及班集體的力量,進一步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後進生的教育轉化工作,用“激勵教育”、“成功教育”等方法引導、轉化後進生。

組織學生進行安全、衛生、紀律、法制、理想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教育;廣泛開展愛校、愛班等活動;組織好每次主題班會團會;學習“校規”、“校紀”,切實落實《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實施細則》,加強畢業前心理輔導。

四、採取的措施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爲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髮展受益非淺。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爲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2、加強後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瞭解關心學生。多與學生和家長交流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及時瞭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紮實地上升。

4、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繫,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真正成爲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5、培養班級幹部: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同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6、重視關懷教育: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及時和家長聯繫,體貼他們的冷暖,瞭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抓好團隊工作:班級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班主任工作,是充分發揮學生特長、張揚學生個性的有效途徑。本學期將積極配合學校,結合實際搞好各項活動。

8、加強心理輔導:高二年級是學生成長的一個分水嶺,學生思想問題多,有部分學生很緊張,有部分學生高一基礎不好,現在跟不上就有點自曝自棄,有部分學生自認爲聰明,學習動力不強,原地踏步。在工作中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多與學生談心,找到問題所在,力爭讓學生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高二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2)

爲了更好的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各項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根據高二文科班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改革的潮流促使中學歷史教學的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改進,綜合能力培養已成爲當前歷史教改的熱門話題。所謂“綜合”大致包括:學科內的綜合、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與綜合,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教學中滲透現代意識等。其中選擇題以若干中心論題爲主線,牽連、延伸出包含能力要求的小問題,如“羅斯福新政”從基本內容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松江棉紡織業”從興盛到衰落的原因及後果,明顯體現出從基礎知識到歷史概念,從古代到近代的綜合性和跨時代性,學科能力的特點十分明顯。什麼是學科能力要求呢?“歷史學科能力是我們要求人們所能達到的對歷史認識的某種水準”。文科班歷史教學不僅要求學生記住歷史,更重要的是正確認識和理解歷史,所以,我們過去強調重視學科能力培養作爲教改和教學的主要方向。

歷史學科從本質上看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與人類社會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聯繫,與政治、地理、語言文化和其他自然科學血肉相連、密不可分。大學聯考強調跨學科綜合能力要求,體現了歷史學科的本質特徵、是歷史教學深層次能力要求的反映。因此我們在教學進程中,應該有目的地選擇新材料和設置新情景,有目的將史、政、地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科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現實問題與歷史問題相結合,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風格。

二、建構歷史知識體系,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二歷史教學應注重與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應將學生已有的知識融於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將學生零星的、孤立的知識與歷史發展主線相結合,逐漸形成知識體系網絡。這種網絡是多方面的,教學應側重與專題性知識線索,強化專題複習,比如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發展線索,中國近現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衰的線索,世界近現代史中某一國家的經濟發展或政治制度演變的線索等等。這些內容是極其豐富的,教學中應突出重點、兼顧基礎知識、側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爲了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教學中可把複習內容劃分爲若干單元。橫向的單元是局部的‘面’。縱向的單元是‘線’,‘線’的交織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在學生具備基本的歷史體系基礎上,教師應加大能力訓練的力度,講清歷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探求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聯繫、鼓勵學生把握由“知”到“識”的飛躍,讓學生自己去探求歷史的啓示。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質、思考和辯論,應給學生預留思維的空間,鼓勵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

歷史發展的階段性使歷史呈現出它的階段性特徵,這特徵將導向對歷史發展的本質性和規律性問題的認識。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歷史就表現出明顯的階段特徵如封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時期戰國秦漢;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隋、唐;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明清。同一歷史現象在上述各時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盡相同的,如封建中央集權政治制度。而各個時期表現出來的相同歷史現象也各具特色,如農民起義,表面上看,他們都成了封建王朝換代的工具,實質上其口號和綱領,也就是鬥爭水平呈現不斷提高的趨勢。我們在教學中,應強化和突出歷史的階段特徵,將具體歷史事件放到這種特徵中去考察分析,讓學生自己去深化認識,受到教育、得出啓示、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正確處理全面複習和重點複習的關係

文科綜合考試中歷史學科在大學聯考中的比列,已由原來的20%下降到14%,考試時間也大爲縮短,這種客觀條件使考試對知識的覆蓋面降低。我認爲要解決這點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認識,首先是進一步轉變觀念,正確認識高中歷史教學的主要目的,即爲培養綜合型創新性人才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對待大學聯考覆蓋面降低這一新問題。其次,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正確處理全面複習與重

點複習的關係,不能因覆蓋面降低而漠視全面複習,也不能無視新情況的出現而照搬原來一套複習方法,重點複習應建立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之上。原有的三段式複習,即基礎複習,專題複習和重點複習方法仍可沿襲,但教學計劃應作調整,側重點在後兩段上,以增強能力訓練的力度。

四、正確處理大學聯考複習中的標高問題

當前高校擴招,高等教育大衆趨勢日益明顯,大學聯考招生矛盾漸趨緩和,這可能導致大學聯考試題難度降低,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高二複習的標高問題。應該依據教學大綱及考試說明,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標高。我認爲以下三點必須注意: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要有利於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而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當前新形勢下出臺的“3+x”大學聯考方案,正是爲適應培養綜合型、競爭型人才的舉措之一、它必將對普通中等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產生重大影響。現就我區實行文科綜合考試以來與我們高二歷史教學的實踐和體會談談自己的看法。第一,適當降低教學難度不能以削弱能力要求爲前提,恰恰相反,應以能力的培養作爲高二。高二歷史教學的中心環節。第二,不能放棄全面複習而去猜題、押題,對基礎知識中一些死記硬背的內容可不作統一要求,而重在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重在基礎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重在基礎知識向能力的轉化。第三,大學聯考中整體難度的降低,並不排除個別學科難度的增強。高校擴招並未改變大學聯考的選拔性考試性質,其考試成績區分度的高低對高校新生質量仍將起着重要的影響,故寄希望於靠大幅度降低難度不太現實。應該看到,實施3+x大學聯考後,應該是有力推動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有利與素質教育的推進,有利於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降低難度,是要適當考試題歷史思維水平要符合中學生特點,但減低難度並不意味着改變方向。”也不等於放棄過去在歷史教學改革中取得的成績。

高二歷史教學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爲進一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改革,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爲重點,努力把本期的歷史成績提高到全市的中等水平。

二、工作任務

1、八年級⑴⑸班歷史,每週兩節。

2、《中國歷史》第三冊,共27課。

三、教學目標

1、平均分達到60分;

2、合格率達到2/3;

3、優良率達到1/3;

4、名次力爭上到中等。

四、學生情況分析

1、學生普遍對歷史科認識不夠,學習態度不端正。

2、綜合分述史實的能力較差,有待在這方面的提高。

五、教材分析

1、本期歷史第三冊教材內容有所刪改,在全面貫徹基礎知識、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三大目標的前提下,突出了三點:(1)減負,降低難度;(2)增加啓發性和生動性;(3)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本冊內容敘述了從清朝到國民革命失敗的歷史,共27課,每課一課時,有星號的爲彈性課,由提示、正文、閱讀、圖表、資料、註釋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部分是必掌握的內容。

六、教學措施

1、採用堂上獎分積分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約束課堂紀律。

2、通過堂上練習、小測、設問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反饋及鞏固。

3、充分利用圖片,投影,小黑板等教具,突出每課的重點、難點、以增強直觀感。

4、在教學過程中滲入環保教育,例如在學習中國古代史部分教育學生: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令到人多地少,不利於社會發展,學習中國近代史部分。教育學生:戰爭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破壞了社會的發展,環境受到重大的污染、破壞,我們要珍惜,保護自然環境。

七、具體安排(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