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4W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學情分析: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通用15篇)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後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爲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爲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從知識內容分爲五部分:

1、我們吃什麼: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食物的營養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水裏有什麼: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並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佈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向着溶解度這一概念發展了,但是在這裏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包括13、14、15、16、17課)

5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爲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觀察能力:學習用目測方法觀測風向、風力,用測力計測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3、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水的三態變化。

4、分析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製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通過講述火箭的發明及我國現代火箭的發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啓蒙教育。

四、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暗示法

六、教學進度:

一課時一課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爲了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更好的完本錢冊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步教學質量,根據本冊的具體內容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四年級現有學生51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6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方面除重視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留意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四年級學生已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惟已開始由具體形象思惟過渡到抽象思惟,對四周事物的熟悉較之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熟悉事物及解決題目,該班學生已具有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爲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學習習慣、愛好、方法看,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都較好,對數學課學習愛好較濃厚,能按正確學習方法去學數學。他們能上課遵守課堂常規,專心投入,認真完成作業,對不懂題目能及時大膽提問;學生上進心強,班級學生之間競爭意識濃;接受新知識的主動性較好,好奇心,好強心都很強,具體形象思惟活躍。由於年紀較小,學生的個性顯得不穩定,對事物的熟悉和個人的情感不能客觀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強,對人對事熱情度高,但持久性差,留意力易分散,失敗眼前易灰心。同時也有個別學生上課留意力分散,思想開小差,學習目的性不夠明確,對實施課堂教學有一定難度。

從心理特點看,多數學生喜歡在他人眼前表現自己,喜歡錶揚誇獎,班上競爭意識濃;學困生上課比較被動,漠不關心,積極性不高,作業完成較難,但也喜歡鼓勵。縱觀全班,學生的基礎知識的把握和能力的差別很大,如計算速度、參與小組討論的能力,解答利用題的思惟能力等。課堂中教師雖盡力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由於班中學生數多,個別學生的知識斷層點,沒法彌補,優等生的潛能也沒能充分發掘出來,沒法面面俱到,這也是本學期需要解決的教學難點之一。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熟悉,計算器,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與相交,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統計,綜合利用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熟悉,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國小階段,本學期結束後,有關正整數的熟悉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換,把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外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爲學生構成科學、公道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爲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份知識依然是國小生應當把握和構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實際操縱方面,結合生活中大數目的計算,使學生初步熟悉計算器,學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簡單的、必要的計算。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平行與相交一個單元,發展學生的初步空間概念。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1格代表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它是在學習簡單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先容了一格代表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類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構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題目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題目;另外一方面,安排了綜合利用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想、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利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題目,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題目的愛好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利用數學的綜合利用盪鞦韆和紙與我們的生活,讓學生通太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應用所學知識解決題目,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利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熟悉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熟悉自然數,把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之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平常生活中的利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結合生活中大數目的計算,使學生初步熟悉計算器,學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簡單的、必要的計算。

3、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4、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之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5、熟悉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情勢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題目、提出題目、解決題目的進程,體會數學在平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應用數學知識解決題目的能力。

(二)進程與方法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現實生活,新奇有趣,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愛好。

2、在教學中,要重視利用信息窗情境圖,引導學生髮現題目、解決題目。強化學生的題目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換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儘可能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情勢,激起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愛好,進步學生正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利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進程,正確的掌控數目關係,逐漸進步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縱,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佈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並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落後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起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落後生樂於接受。

8、努力進步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把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9、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小組,進步互助合作效力,培養合作互助的能力,進步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他人的指導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愛好,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寫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平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碰到的某些困難,取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題目的意識,初步構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7、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社會主義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教育。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大數的熟悉,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平行與相交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2、能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利用題。

教學難點:

1、觀察物體。

2、靈活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關鍵:

1、通過精講巧練,使學生進步計算題的正確率,靈活應用簡便方法。

2、通過分析並改變條件和題目,加深學生對數目關係的理解,以培養學生靈活解題的能力。

五、主要教具、學具:

本冊教材是第二學段的開始,第一學段教學時用過的一些教具和學具有的仍可繼續使用,如小棒、方木塊、釘子板等。第二學段的教學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學具。如:1、多位數計數器2、多級數位順序表3、計算器4、算盤5、用硬紙條做的平行四邊形6、量角器、三角板、直尺。

六、教學措施:

教學中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實際操縱法、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分析法、綜正當,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應用同桌互助、小組合作、男女競爭等相干措施,建設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

1、重視教學情形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縱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題目來學習計算,進步教學的實效性,

4、應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換,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利意圖識和解決實際題目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重視學生對計算進程和方法的理解,捉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料想、實驗、驗證的進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9、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動身,通過實物教具、學具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握概念、法則、知識之間的聯繫規律和解答方法。

10、對重點、難點內容和關鍵部份,要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學生切實四周,也能夠採取適當分散、多舉事例等辦法。

11、對一些輕易混淆的概念和法則,可採用對照、合作和競爭的方法進行辨析。

12、要揭露前後知識間的聯繫,使學生從前面所學的知識中把握新的知識,從而構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的內容有:萬以上數的認識,計算器,三位數乘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平行和相交,統計的有關知識。

1、數與代數包括兩位數除法、認數、使用計算器。本冊的除法教學是在學生學習除數是一位數,商兩位數的基礎上繼續學習除數是兩位數,商兩位數的口算、筆算除法,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提高計算能力。,會用綜合算式解答簡單的兩步應用題。讓學生靈活掌握並能進行簡單運算。認識億以內數的大小,知道億以內數的讀寫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2、幾何知識包平行與相交。繼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兩條直線間的關係平行和相交,並通過聯繫與對比,使學生弄清圖形間的關係和區別,發展了空間觀念並學會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物體,使學生體會到幾何圖形的位置變化和轉化是有規律的。

3、統計知識:能根據現成的記錄單繪製成簡單的統計表,並從統計表中發現問題;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並能從統計圖中獲取有用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

4、解決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解答應用題,而是根據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選擇有用的已知條件解決問題,其中要求學生認真分析,已知條件與問題間的關係,先列表分析,在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兩個班共有學生59人,大部分同學勤學好問,活潑好動,喜歡動腦思考,表現欲較強,對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具有了基本的口算、筆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他們上課能夠積極動腦思考,敢於創新,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表現特別突出。優秀生上課能專心聽講,敢於提出問題,合作意識較強,學習態度比較認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他們不僅自己學習好,而且樂於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起到了小老師的作用,他們的思維敏捷,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對這部分同學應該加強輔導,進一步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更上一層樓。還有少部分同學成績偏差,成爲學習困難生,這些同學在學習時處於消極接受,被動理解的狀態,難以融入課堂,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他們不善於觀察、分析、思考問題,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信心與興趣。還有大部分同學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成績良好,針對上述情況,本學期應加強學生的學習習慣教育,並抓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分層管理,在做好優生優培和學習困難生轉化的基礎上,抓兩頭帶中間,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而做到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初步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的數,會用四捨五入法求近似數。

2、認識、會使用計算器。

3、使學生掌握整十數除整十數、整百整十數,兩位數除三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並會判斷商的位數。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驗算方法,養成驗算的習慣。

4、知道線段、直線、射線的聯繫與區別。

5、使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兩步式題,會使用小括號,能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應用題。

6、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7、能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計圖表。

8、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社會主義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教育。

四、教學措施:

1 、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重視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中學習和理解教學。概念教學要聯繫實際,加強探索性,讓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 、加強用字母表示數的教學,使學生形成初步的代數的意識。

用符號表示數和數量關係,是代數的一個基本特徵,同時也是學生由算術思維身代數思維轉變的開端。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概念的形成。

3 、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4 、創新的用好教材,做教材再開發的智者。

情境串帶動問題串是青島版教材的一大亮點,同時也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對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環境及認知水平的學生,有些素材在教學時可能會受到侷限。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處理,以適應學生的認知需求。

5 、重視小數口算、估算的平日練習。

小數四則計算已經全部學完。它對今後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爲了適應實際需要,應經常結合實際,對小數口算和估算進行細水長流的練習,切實提高計算能力。

6 、全面合理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不但要考查學生是否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更要重視瞭解學生數學思考的廣度和深度。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應結合實際背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更多地關注對知識意義的理解和應用。對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水平的評價,既要注意考查學生能否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是否會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能否正確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更要關注情感和能力方面的表現。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新的一學期開始了。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本學期四年級數學在教學方面特作如下計劃:

一.教學內容:

觀察物體,用字母表示數,乘法,分數的認識,小數的認識,多邊形,小數加減法,統計。

二.課程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及簡單數量關係的過程;瞭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分數,會進行小數加減法和簡單分數加減計算,會用字母表示數,探索數學運算中隱含的規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包括估算)技能

經歷探索物體與圖形的形狀、大小、運動和位置關係的過程,瞭解簡單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

經歷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的過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的技術。

2.數學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圖形位置,關係的認識過程中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並進行歸納、分析和整理,發展初步的合理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解決問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的問題

能借助計算器解決稍複雜的問題。

在決問題中學會與他人合作。

4.情感與態度:

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能克服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探索性和挑戰性。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本課說明

本課是本單元最後一課,是一節綜合活動課,是對本單元前五課知識的複習和總結。本課除詳細介紹格式刷這個知識點外,沒什麼新的知識點;在教學內容安排上着重以活動爲主線,通過介紹計劃的規劃過程,並通突出信息的獲取、加工和表達過程,培養學生處理信息、加式信息、表達信息的能力,並通過計劃主題的實施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和助人爲樂的品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性目標知

使學生熟練掌握格式刷的使用。

2、技能性目標

讓學生熟悉制定計劃的具體過程。

3、情感性目標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加工信息、表達信息的能力,養成節約、注重環保的好習慣和助人爲樂的好品質。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格式刷”工具的使用;

(2)制定計劃的一般過程。

2、教學重點

(1)計劃主題的選擇;

(2)獲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表達信息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準備:本課的最終作品。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 課件展示)方輕舟同學“收集廢棄飲料計劃”,設計流程:

方輕舟同學“收集廢棄飲料計劃”設計的非常好,我也知道我們的同學心中也都有自己的計劃,那同學們想不想也寫出來和方輕舟同學比一比呢?

2、學習新課。

A:指導學生了解制作計劃的流程;

看書P35頁“跟着做”,思考如何確定計劃主題,然後根據主題來構思計劃內容。

學生看書、,小組討論交流。

小組彙報,其他小組評判。

教師小結學生彙報,指出製作計劃的一般步驟爲:確定主題—構思計劃—書寫計劃—修改錯誤文字—美化計劃文字———修改計劃段落——保存計劃。

B:指導學生書寫 “收集廢棄飲料計劃”;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方輕舟同學“收集廢棄飲料計劃”用“wps文字”軟件輸入收集廢棄飲料計劃的內容。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展示學生作品,全班同學檢查計劃中的文字錯誤和順序是否合理,並加以修改調整。

下面在請同學們看書P37—41頁“修飾計劃”內容,然後修飾這個計劃,看誰做的更好,小組交流後選派最好的作品上來交流。

學生練習,小組討論。

分組展示作品,全班同學評判最好的作品。(注意評判標準的指導)

3、討論:有沒有更快捷方法修飾相同設置的段落和文字。

交流彙報,並演示方法。

教師糾正,並指導學生了解“格式刷”工具的使用方法。

4、學生自由創作。

請同學們根據本課的“試一試”要求進行創作:

A、完成自選主題的作品;

B、以小組爲單位,每個同學講述自己心中的計劃,要講清楚計劃的目的、實施的方法,然後選擇其中最好的、能夠實施的項目集體寫出計劃,並實施它。

5、小結評價

教師總結後,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完成書中的“評一評”,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作品進行評價。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總體情況良好,當然也避免不了好壞之分。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爲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爲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熱愛科學、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在生活中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公平公正、熱愛集體、團體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

4、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尊重不同國家和人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5、關愛自然,感激大自然對人類的哺育,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能力

1、能初步認識自我。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爲。初步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行爲習慣。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能夠與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學習民主的參加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嘗試合理的有創意的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三)、知識

1、初步瞭解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羣體的互動關係,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影響。

(四)、全冊的重點、難點:

1、學習收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信息,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2、瞭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理解但當人類社會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

3、知道在中國長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初步瞭解新中國成立和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

4、知道世界歷史發展一些的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羣體、民族、國家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三、教材分析及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走進美麗的家鄉

課時安排:6課時

教學內容:

主題一:站在高高的山崗上

課時:2課時

1、用眼觀察家鄉 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的法制教育。

2、用手描繪家鄉

主題二:從地圖上看家鄉

課時:4課時

1、用心體會家鄉 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十七條和第十九條。

2、走進不同的家鄉 ,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第二十七條。

3、請到我的家鄉

目標:

1、態度:增進對於家鄉的情感,並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對於合作更爲積極與自覺的態度。感受到祖國的博大,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

2、能力:進一步提高運用地圖知識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夠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徵和氣候與人們生活風俗習慣之間的關係。

3、知識:認識家鄉的地理位置和特點,初步瞭解祖國領土的遼闊和風俗的多樣。學習4個副方向,能夠知道用8個方向更準確地描述地地理位置。 態度: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及家鄉生活的體驗和今昔對比等活動中,感受生活的巨大變化。

4、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六條、第十七條和第十九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十七條的法制教育。

重點、難點:

1、在俯瞰家鄉的活動中拓展對家鄉的認識,增進對

家鄉的情感。

2、瞭解4個正方向和4個副方向的關係。

3、在合作繪畫的活動中鞏固對於方向的認識。

4、認識家鄉的多樣性。

5、認識地形圖,初步瞭解如何閱讀地形圖。

6、認識幾個有關溫度的概念。

7、體驗在本單元的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要點:

1、在俯瞰家鄉的活動中拓展對家鄉的認識,增進對家鄉的情感。

2、在合作繪畫的活動中鞏固過於方向的認識。

3、在合作繪畫的活動中增進合作技能。

4、瞭解自己家鄉的地理特點和風俗習慣.

5、初步理解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

6、通過對於有關溫度統計的認識,感受祖國的博大。

7、瞭解地理環境及氣候的不同與人們生活及其風俗習慣之間的'關係。

8、總結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第二單元:家鄉的故事

課時安排:12課時

教學內容:

主題一:展覽室裏的故事多:

課時:4課時

1、家鄉人生活的變化。

2、學校裏的變化真大。

3、生活中的智慧。

主題二:從家裏帶出來的歷史:

課時:4課時

1、“家庭尋寶”中的發現。

2、過去的遊戲真有趣。

3、今非昔比的廚房。

主題三:說不完的家鄉故事。

課時:4課時

1、家鄉名稱的來歷。滲透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三條

2、家鄉水的故事。 家鄉的水故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八條 目標:

3、態度:深化尊重歷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熱愛家鄉的積極情感,提升可持續發展及環境的保護意識。

4、能力:能夠對具體事物進行搜索。比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發展邏輯的認識,能夠與同學合作完成學習任務。願意在學習活動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認識和看法,能夠較爲客觀和公正地認識過去,看待今天。

5、知識:知道家庭、學校和家鄉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歷史上的真實面貌,瞭解家鄉的一些文化特色。瞭解年表在表達歷史變化過程中的作用,學會製作簡單的年表。

6、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第三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八條的法制教育。

重點難點:

1、增進尊重歷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積極情感。

2、掌握通過比較、分析認識事物發展的方法。

3、感受家鄉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

4、瞭解學校的過去,通過探究學校的歷史,感受學校的變化與進步。

5、在瞭解和研究學校變化的活動中增進對學校生活的情感。

6、模擬使用過去的生活用品,體驗生活的變化、進步。

7、認識簡單的實物年表,理解作用。學習製作年表。

8、知道小人書是過去孩子們最重要的課外讀物。

9.體驗參與性較強的集體遊戲的快樂,加深友情。

10、家庭廚房及其特點,理解廚房在變化過程中體現出的生活的進步。

11.感受家鄉歷史的悠久以及獨特的傳說。

12.瞭解家鄉有關的發展變化的歷史。

13.感受水與家鄉人生產、生活的密切關係。

要點:

1.在各種學習活幼的互幼中,體會探究、比較、合作的價值,勤于思考,樂於與同學們共同學習。

2.學習在尋找資料和蒐集處理資料的過程中選用相關的、有價值的對象。

3.知道一些與水有關的環境保護知識,對家鄉水的狀況有一些具體、實際的瞭解。

4.嘗試合乎邏輯地思考和表達對事物的看法。

5.通過體驗,感受勞動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勞動者情感

6.通過小人書與今天兒童讀物的對比,體會歷史的發展。

7.增強讀書興趣,提高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

8.通過比較,感受兒童生活的變化。

9.學習合乎邏輯地思考和表達。

10、瞭解家鄉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從中探究家鄉的有關歷史。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7

一、 指導思想

爲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本學期要加強寫字教學,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進一步推進“三進”工作

二、開展寫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目的:

1、培養學生寫字意識,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寫字課程的開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推進語文教學改革,認真貫徹語文的指導思想,具體落實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三、訓練形式和類型:

1、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生字描紅、課文同步描紅進行寫字訓練。

2、每週有固定寫字時間。(一節地方課程)

3、有效利用每週的寫字課,即每天下午上課前利用二十分鐘時間練習寫字。

四、具體要求:

1、寫字課教師要加強指導,不能將寫字課變爲自習課。不搞形式,讓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真正落到實處。

2、合理安排學生每天的練習內容,可以結合所學生字。

3、強調學生的寫字姿勢,隨時糾正不良習慣。同學間互相監督。

4、定期在班級進行寫字比賽,獎勵有進步的學生。

五、預期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好字。

3、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8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四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言。通過觀察,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養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物體的運動”“聲音的世界”“電”“岩石和礦產”和“太陽、地球和月球”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的重點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爲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在本冊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爲準確和細緻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並選擇適當的詞彙、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

3、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科學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領他們經歷一個又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展。

五、進度安排

周次授課內容時數備註

第1周1、《位置和運動》2、《運動的方式》

第2周3、《運動的快慢》4、《運動和力》

第3周5、《運動物體的能量》6、《聲音的產生》

第4周7、《聲音的傳播》8、《聲音的高低強弱》

第5周十一放假

第6周9、《怎樣聽到聲音》10、《噪聲污染》

第7周11、《電在我家》12、《讓燈泡亮起來》

第8周13、《導體和絕緣體》14、《安全用電》

第9周15、《認識岩石》16、《礦物》

第10周17、《金屬的來歷》18、《保護礦產資源》

第11周19、《太陽與影子》20、《地球的形狀》

第12周21、《海陸分佈》2 2、《美麗的月球》

第13周23、《交通信號燈模型大比拼一》

24、《交通信號燈模型大比拼二》

第14周—— 第25周複習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瞭解。

2、 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 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有2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於被老師牽着走,而不善於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並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瞭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驗:學生雖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爲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國小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 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和“聲音”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l 對有生命物體的與研究。

l 從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l 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雲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l 對磁鐵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磁鐵的兩極,兩極的相互作用。

l 對聲音的探究從傾聽周圍的聲音開始,通過對發聲物體的觀察的實驗,研究的探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爲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爲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0

一、班級情況分析

通過六學期的語文學習活動,同學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語文學習方法,大部分同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大部分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但能讀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學不多,因此,加強朗讀訓練仍然是語文課堂的重點。另外,閱讀理解能力,許多同學有待加強。

識字:本冊教材識字量很大,同學們經過大量的識字,已經掌握了許多識字方法,獨立識字能力強,詞彙豐富,但傅浩康、傅俊傑等人識字困難大。

寫字:學生的書寫習慣好,書寫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數幾個人的作業不認真。

寫作:寫日記每週寫一篇,但有個性的日記少,一些比較好的都是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完成的,缺乏童區趣。主要是不會運用標點符號,有些句子不夠通順。

口語交際:平時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難上,其末通過測試,發現同學間的水平差異大,自信心強,語言面貌好,但交際的儀態有待加強。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瞭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帶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蒐集、瞭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臺”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爲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臺。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裏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2、教材的主要編寫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2)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本冊

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繫,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3)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爲教師的“教本”,又成爲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裏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臺”“寬帶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4)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繫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侷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着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繫,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三、教學目標

(1)在識字、寫字方面,新增認識200字,會寫200字,累計會認2400字,會寫1800字。

(2)在閱讀方面,繼續重視朗讀訓練,大部分課文都要求朗讀,體現了課程標準在中年段提出的“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同時,加強了默讀的訓練。課程標準在低年段就提出“學習默讀”,中年段要求“初步學會默讀”。

(3)關於閱讀理解與積累,中年段在低年段的基礎上提高了要求,低年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到中年段,則要培養學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4)課程標準對中年段的閱讀還提出了一項新的要求--“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爲此,這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三上和三下每冊各有8篇,四年級上冊略讀課文增至14篇,就是爲了加強略讀能力的訓練。

(5)再從習作來看,三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三年級的習作,重在激發興趣,使學生樂於書面表達,主要是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四年級上冊教材仍然注重培養習作的興趣,繼續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寫清楚。教材中還安排了學習寫簡短的書信,這也是中年段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的。

四、整冊教材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隨着學生識字、寫字量的增加,識字的鞏固是識字教學的一個重點。

2、加強詞、句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繫。

5、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到課外閱讀量。

教學難點:

1、生字的認識與書寫。

2、朗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3、綜合性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4、習作興趣的培養,掌握習作的`基本要領,初步掌握使用好詞好句。

五、教學措施: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情境。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閱讀課文,通過想象文中的描寫建立生活影像,通過對照文中人物的心靈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有意義的閱讀。通過對文章結構形式的揣摩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內容,達到和人物心靈溝通的境界。在"語文園地"中安排了兩個學習夥伴:一個是小林,一個是小東。其實,學生完全可以把其中一個想象成自己,另一個就是自己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夥伴。學生通過閱讀這樣的對話,能夠進入學習情境,也能激發自己的想象,能通過學習夥伴的對話,碰撞出思維火花,從而點燃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1

新學期開始了,爲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經從中年級邁向高年級,他們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該班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爲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我班45名學生,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着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複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範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爲學生形成科學、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併爲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並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步發展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數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現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生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定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措施

1、大數認識的教學突出數學味,聯繫生活素材,培養學生的數感;計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教師向學生提供更爲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爲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3、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1)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自主探索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4、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

5、注意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

6、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

7、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堅持以教學爲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爲,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8、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認真刻苦學習”,不允許一個人掉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9、立足“數學家搖籃工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努力使數學知識的學習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學生愛學、樂學。

四、優生的培養及學困生轉化措施

1、學困生的轉化

本班學困生高田收、高潔如、高瓊依,他們口算能力差,解決問題不會分析,面對以上情況,準備採取如下轉化措施: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採取“一幫

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優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五、本冊內容的課時及課時劃分: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課程計劃》的規定,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59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六、統計(3課時)你寄過賀卡嗎?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複習(5課時)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2

一、學情分析

學生大部分有較強的學習積極性,少數學生學習習慣欠佳。本學期將從學生學習習慣入手,着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感受生命的美麗,知道世界因爲生命才美麗,人類應該善待、關愛生靈萬物。知道生命是寶貴的,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呵護生命。

2.初步具備防範意識,瞭解與國小生生活相關的安全標誌和設施,注意公共安全。

3.知道家庭經濟來源有多種形式,瞭解自己家裏的主要經濟來源,體會父母掙錢的辛苦,瞭解家庭必要的生活開支。學習合理消費,熟悉本地主要的購物場所,掌握購買商品的基本常識,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4.瞭解殘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難的人懂得與鄰里鄉親相互理解關照,不給鄰居添麻煩。。

情感目標:

1.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激勵、瞭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沒有傷害的行爲,敬佩爲拯救他人的生命獻出愛心的人。

2.具備基本的自護自救能力。

3.引導學習合理消費,熟悉本地主要的購物場所,掌握購買商品的基本常識,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4.形成一定的社會責任感,體會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來做。。

三、教材分析。

1.《珍愛生命》主要是喚起學生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

2.《安全的生活》通過指導學生的生活,出盡學生過一種安全的生活。

3.《花錢的學問》引導學生正確的消費理財觀,提高他們的消費技巧。

4.《關心你、愛護他》培養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弘揚人文精神,對社會充滿責任感。

四、教學進度。

第一單元 6-8課時

第二單元8課時

第三單元8-10課時

第四單元8-10課時

總複習

五、教學措施。

1.獨立閱讀,自主學習,理解主題文字的大意。

2.藉助插圖,引導學生從各個事例中進行分析、比較,強化主題思想。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4.收集、整理資料。

5.模仿演示。

6.換位思考。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3

一、單元目標

態度:讓學生在瞭解、認識自己家鄉的過程中,感受家鄉美麗的自然環境,富有特色的家鄉物產,勤勞、可愛的父老鄉親,熟悉美育他們的土地,從而產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培養他們愛護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良好品質。

能力: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和現象的能力;收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初步的分析和解決社會事務、社會現象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知識:知道自己家鄉的位置、氣候特點、地形特徵,初步瞭解家鄉農林副漁的情況,認識家鄉的特徵,瞭解家鄉豐富的文化生活,以及家鄉的歷史變遷。

二、單元內容

1.可愛的家鄉

2.富饒的物產

3.日新月異的變化

4.我爲家鄉做貢獻

三、單元教學思路

家鄉的山山水水在每一個人的記憶中都有重要的位置,對於家鄉的熱愛又是每個人情感的一部分。對於孩子來說,家鄉既是他們生活、遊玩的樂土,又是一片並不完全清晰的環境,因此,讓他們更多地瞭解、認識家鄉的一草一木,是本單元的教學思路。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每個主題中都強烈地反映出對家鄉的愛。豐富的內容反映出強烈的情感,情感寓於內容之中,教學中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讓學生了解、認識家鄉的同時,主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讓學生通過調查訪問、參觀學習、蒐集資料,合作探究,設計方案等多種形式,瞭解、認識家鄉,使學習更加生活化。

四、時間安排:

本單元共用時14課時,其中,“我爲家鄉做貢獻”用2課時。

第一課《可愛的家鄉》教學設計

首案編寫衛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美麗富饒的家鄉1.可愛的家鄉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板塊一

第二課時:板塊二、三

學習目標:

1.我能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感受家鄉秀美的山水和悠久的歷史,我能積極參加瞭解家鄉的各項活動。

2.我能看懂簡單的位置圖,認識家鄉環境的基本特徵,我能理解這些環境對生活、生產的影響。

學習重點:

我能瞭解家鄉的位置、地形特點、名勝以及四季景色特點。

學習難點:

在交流研討中,我能學會獨立識圖、獨立思考。

課前準備:

1.老師和學生分別準備中國政區拼圖,課堂教學時使用。

2.課前收集一些關於家鄉風光或名勝古蹟的圖片、資料,以及關於建設家鄉的小故事,準備在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教法學法:談話交流法、資料交流法、故事講述法、課件欣賞法

導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自主學習,交流預展。

學習板塊一:生我養我的地方

1.展示自己蒐集的關於家鄉美麗風光的圖片,與同桌互相欣賞。

2.各小組選一名代表向全班學生介紹本組成員最感興趣的一處美麗風光。

3.在準備好的中國政區拼圖上找到自己的家鄉-山西的位置。找一找山西省的周邊省份。

溫馨提示:你可以看看我們山西省有哪幾個市級行政單位?

3.閱讀課文第三頁,瞭解家鄉的地理位置以及名字的由來。

4.看圖,說一說家鄉有哪幾種地形?你發現它們各有什麼特點嗎?

5.介紹自己收集的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故事。

溫馨提示:不是山西的同學也可以介紹一下自己的家鄉。

6.成果展示(要求:聲音洪亮、落落大方)

學習板塊二秀美的山山水水

1.自主閱讀第七頁,結合收集的資料瞭解家鄉汾河的情況。

2.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寫家鄉景色的詩句。說一說寫的是家鄉的什麼地方。

3.在家鄉政區圖上找一找家鄉的名勝古蹟。這些地方你去過那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大家。

4.閱讀課本第五頁的短文,相信他一定能勾起你美好的回憶。

5.成果展示(要求:聲音洪亮、落落大方)

學習板塊三:家鄉的四季

1.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家鄉的四季有什麼特點?你喜歡哪個季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對自己的喜愛之情

2.成果展示(要求:聲音洪亮、落落大方)

三、達標檢測。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與人文、社會科技、學生生活的聯繫,找出了結合點。

2、注重基礎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學習領域,把握不同課型的特點。

3、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圖像世界,關注多視角的觀察要點。

4、挖掘、拓展教材的興趣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5、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實施三維教學目標,注意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特點。

6、靈活設計評價要點,突出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全冊教學要求:

重點:運用多種工具媒材,進行形、色、的簡單組合、裝飾與欣賞表述。難點:走近--仿生科學樂園。

要求:在教學中充分發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有極地、生動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學生情況發析

1、四年級學生已經養成了較好的繪畫習慣,在課堂常規等方面有較好的表現。

2、學生已掌握了不少的美術知識,並有意識地在課餘時間接觸有關美術的知識,能自覺地感悟生活中的美。

3、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大學本部教工子弟,所以學生對於美術知識的掌握差異較小,接受能力較強。

四、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爲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後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像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並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現在美術作品中。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

4、多給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開闊視野,在平時教學中進行各種想象畫訓練,各種美術知識技能滲透,以提高學生作品的表現力。

5、注意滲透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地表現。貫徹啓發式原則,採用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生動活波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

6、本學期,要求學生在繪畫創作時儘量直接作畫,不強調鉛筆畫草圖,以提高繪畫進度及用線造型能力,培養學生大膽作畫的信心和決心。

7、教師加強師範,充分利用課件、圖片、影片、錄象片等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 授課內容 課時 課前準備

第一週

如意吉祥的民間美術

尋找身邊的民間美術(欣賞)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二週

泥板植物浮雕

泥板動物浮雕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三週

神祕的圖騰拄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四周

炊具與餐具

漂亮的掛盤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五週

國慶長假

第六週

媽媽的好幫手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七週

瓶子的化裝舞會

蔬果的童話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八週

鹽的妙用

美麗的菏塘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九周

快樂的黑天鵝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週

千姿百態的樹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一週

我的第一次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二週

我的一天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三週

印染“花布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四周

可愛的童帽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五週

我設計的童裝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六週

我們的小“超市”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七週

科學幻想繪畫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八週

科學幻想繪畫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第十九周

製作課

實物投影機、教學課件(或範畫)

人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5

一、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包括如下內容:億以內的讀法和寫法;億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乘數、除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和除法;小數的初步認識;土地面積單位。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十進制記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多位數;會根據要求把一個數用四捨五入法省略尾數,寫出近似數;會筆算多位數加減法;會口算整萬數的加、減法的簡便運算能靈活地進行計算;會筆算乘數、除數是三位數的乘、除數的乘、除法;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筆算和簡便的口算;認識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培養他們主動探求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養成細心解題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的教學重點是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難點是有關0的讀法與寫法;將整萬、整億的數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及求一個數省略億位後面或萬位後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第二單元億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重點是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係。難點是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解答應用題,關鍵是加減法的口算珠算和筆算的計算準確性。

第三單元乘數、除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和除法的重點是學生口算、筆算能力的培養,難點是筆算除法商中間與末尾有0的除法簡便算法的餘數處理,關鍵是對各部分的理解與掌握。

第四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一位、兩位小數。難點是對小數數位表的理解,關鍵是對分數的初步理解。第五單元土地面積單位的教學重點是認識公頃、平方千米,以及他們之間的簡單的換算。難點是對公頃的認識,要求學生想象出100個100平方米的土地,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關鍵是跳動學生的想象力,得出1公頃大小的表象。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是我第一次接手數學教學工作。由於四年級人數較多,本學期新擴了一個班:四丁班。我接手四乙、四丁兩個班。通過與原教師的諮詢,對四乙班的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學生對基本知識掌握較好,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而四丁班是一個新組成的班級,學生情況有待進一步瞭解,我會在教學中儘快加強了解。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基礎知識教學

注重基礎知識教學要引導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通過實物、教具或者實際實例,正確地理解所講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等的含義防止死記硬背。

2、注重培養計算能力

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合理、靈活。練習有計劃地安排,在防止學生負擔過重的前提下,有計劃地安排練習。

3、注重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直觀教學,引導學生從大量的感性認識中,逐步抽象出數學概念和規律。

4、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提供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機會創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受教師“先入爲主”的觀念制約,佔有足夠的時間,享有廣闊的空間,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鼓勵學生動手多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並解決問題。

五、教學進度:(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