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4W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精選12篇)

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要爲小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以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研究”,即形成以直接經驗爲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

讓學生通過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初步的自主探究、實際操作、合作交往,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時間安排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我們要採用彈性課時制,即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教師組織學生全員參與,及時對班級或小組的活動情況加以指導。當需要走出校門開展實地活動時,可以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或者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爲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爲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爲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衆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爲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爲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爲習慣系列、 文明道德系列、 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四、評價體系

1、重視評價的過程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參與程度、投入程度、學習方式等表現,及時評價將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保證活動的順利展開。

2、倡導評價的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也就決定了評價的多樣性。首先是評價的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可採用自評、夥伴評、教師評、家長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評價對象多樣:可以是調查報告、

3、注重評價的寬容性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對學生學習的評價要寬容一些。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爲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說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爲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爲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三、教學目標

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已達到學生情感、知識、能力和人格四個方面的理想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索,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的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教學方式及具體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課程的具體實施

(1)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

(4)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啓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5)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鼓勵學生將自己活動後的感想、體會寫下來,並且在同學之間進行交流,激發他們大膽想象,創造條件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放開來寫,提高寫作水平。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xx大精神爲指針,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爲重點,實現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渡,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爲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科學實踐活動,加強與現實社會的溝通和聯繫,讓學生及時瞭解時代的最新信息,緊跟科技迅速發展的步伐;使他們在情感態度、綜合知識、實踐能力、學會學習等方面得到較大較快的發展,增強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它的總體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與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的意識和能力。

2、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爲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4、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

三、具體實施步驟與措施

依據“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標準,參考我校教學工作計劃,根據本年級的實際,調整本學期的目標任務。加強管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切實有效。教師是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是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關鍵。爲此,我們學習相關文件、政策,樹立正確的觀念,深化自身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水平,做到愛崗敬業、見多識廣、多技多能。同時,充分了解本課程的特點,掌握它的實施規律,爲學生營造支持、鼓勵與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更新教師觀念、端正學生態度。在轉變教師觀念,提高教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協調各學科的關係,做到個別主管、全員協作,把所有的智慧集中起來,對綜合實踐活動協同指導。儘可能是綜合實踐活動與各學科教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工作以班爲單位,以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班委會爲主陣地,以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爲主體,以研究性的學習爲主線,由課任老師負責,各班班主任協助,各科任老師參與。創設學生髮現問題的情景,引導學生選擇主題,幫助學生探究、展示、實踐、創新,整合、提高學生的各科知識及學習、生活、精神世界,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要引導學生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全的發展。教師引導時,要體現本課程的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題的確定,探究方式的選擇,成果的展示及評價,都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主決定,鼓勵學生進入探究過程。

組織活動時,主題儘可能與學校的活動安排相一致,融爲一體,相互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滲透到板報、廣播、值日勞動、學科競賽、傳統節日等方面,讓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在各項活動中得昇華,讓學校各項活動、目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切實奏效。

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參加勞動,拓寬學生的活動空間。對有限的課堂,儘可能地發揮其作用。在內容設計上側重激發活動動機,輔導活動方法,引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觀察、發現、探究、實驗、的研究方法,儘可能養成研究性學習的習慣,爲課外活動的開展、延伸奠定基礎。

綜合實踐活動要調動師生的協同合作,更要藉助家庭、社會的力量,對活動進行督促、指導、檢測、形成多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利用本校、本地的資源優勢,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興趣。

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動,從蒐集信息,到處理信息,最後分析信息,解決問題,掌握了方法,增強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知識,情感、態度、意志品質上都得到了培養。 四、成果展示階段

學生將自己或與他人合作,經過實驗、實踐和親身體驗得到的收穫進行整理、加工和總結,並進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師引導學生着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四、活動評價

1、學生的評價

(1)評價原則:應當重視學習過程、重知識技能的應用、重親身參與探索、重全員參與。評價與指導相結合,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評價要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 (2)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家長、集體。

(3)評價內容:學生的態度、學生的體驗、方法和能力、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

(4)評價方法:激勵性評價爲主、管理性評價爲輔;過程性評價爲主、結果性評價爲輔;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和對口頭報告評價相結合;定型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2、教師的評價

整體評價與分段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文件分析、實地考察、課堂觀察、問卷、訪談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必將徹底地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落實素質教育,培養新時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要反映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各方面的個性表現。不但要關心學生學會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和變化,關心學生合作與交往能力的提高,關心學生社會化的發展。評價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在活動中的行爲、情感反應、參與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評價”,充分挖掘和發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關注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發展和個性化表現,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高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學目標: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爲的含義,瞭解良好的學習行爲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實踐操作,瞭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殘疾人,讓我們用真摯的愛爲他們挑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

通過調查身邊的民俗活動,瞭解南流悠久歷史,瞭解南流日新月異的變化,增強民族自豪感。

通過調查、採訪,使學生初步瞭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係,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

通過對敬老院、消防大隊、南流農村、街道等社區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適應社區的生活能力,爭做社會主義下的新公民。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基本原則

1、遵循《國中課程方案》的精神及國中綜合實踐課程標準的原則和要求,體現內容上的聯繫性和實施上的獨立性。

2、課程編排應立足於校內外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儘可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

3、課程編排應有利於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國家和社會的進步,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等。

4、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5、課程編排應堅持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愛好、興趣和需要所選擇的內容和活動方式。

二、課程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使學生關注自然、體驗生活、走向社會,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

(一)學生層面

1、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比較豐富經驗。

2、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關愛和責任感。

3、初步形成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

4、培養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

5、初步養成合作、民主、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二)教師層面

1.通過對活動的參與、組織、指導和管理,轉變教學觀、課程觀和教學方式。使教師從傳統學科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主題活動中的策劃者、合作者和指導者。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獲得與發展,而且要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態度的養成和價值觀的確立,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世界出發,形成健康的生活態度,使他們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得到不斷提升。

3.改善教師結構,培養一支“一專多能”的新型教師隊伍,促進教師的自身專業化成長,形成與學生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學校層面

探索一條符合本校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綜合實踐活動路子,建立並完善一套較爲合理的具可操作性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進教學觀念,提升學校的辦學理念,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改進我校的課程結構,形成具有我校特點的課程文化和校園文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個組成部分,各部分具體目標: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

1、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發現與探究問題的興趣。

2、學會觀察與發現,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養成與他人合作與分享的意識。

4、養成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

5、初步形成對自然、對社會的責任感。

(二)社區服務:

1、主動參與社區公益活動,增強融入社會的能力,學會時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本領,提高溝通能力,增強團結協作的意識。

2、在社區服務過程中,獲得對社會的正確認識,感受到個人對他人、對社會的價值和作用;認識到社會發展對個人的客觀要求,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感。

3、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參與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的意識,並在社區服務過程中學習新知識;體驗奉獻的愉悅和人間親情,自覺地爲他人服務,培養愛心和同情心。

(三)社會實踐:

1、主動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高社會參與和文化參與能力,增強社會參與意識、社會服務意識和民主意識。

2、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提高社會活動的組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與自我教育能力。在社會活動中學會與他人、與社會機構進行交往的技能,學會社會活動的規則,提高社會活動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

3、發展社會實踐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解決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具有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獲得問題的直接感受,積累解決問題的直接經驗,樹立勞動觀念,形成相關的勞動技能。

三、課程管理

成立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從整體上佈置、協調、管理、評價綜合實踐活動工作。專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小組,具體負責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設立家長委員會,本着家校聯繫的思路,擬聘請學生家長、社區中知名度較高的人爲校外輔導員。圖書室、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師輔助管理人員同時參加。

1.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校 長

成員:教導處正副主任、團支部書記

職責如下:

(1)制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2)制定教學計劃,安排課時、師資配備和教學(或活動)場所。

(3)對活動過程進行監控、指導。

(4)建立學生綜合活動實踐課學習檔案袋。

(5)對教師的課程實施進行評價、考覈。

(6)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課題成果進行評價。

2.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學年組長

組員:各班班主任、課程教師、課題指導教師 職責如下:

(1)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日常管理,確保每位學生參與課程。

(2)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

(3)協助教導處建立“綜合活動實踐活動檔案管理”。

(4)審定課題或活動計劃。

(5)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

(6)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定。

四、課程實施

(一)研究性學習

1.課程安排

按照學校的要求,三年內學生須完成3個課題的研究,其中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分別完成1個課題。

2.組織形式

(1)以班級爲單位組織課程的實施,在課程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自願結合的基礎上,每組5—10人組成每班組成5—6個研究性學習活動小組。

(2)根據實情小組確定課題,選擇合適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

(3)每位指導老師一般指導1—2個研究性學習小組。

(4)小組推薦小組長一名,組長根據每個人的條件,安排具體分工,明確任務。

3、實施步驟 (1)理論指導

對於國中學生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所以剛開始我們並不急於讓學生直接研究,而給他們提供一些當前學科知識的背景和教會他們如何進行科研的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初始階段先上理論課(研究性學習基礎):研究性學習意義和如何選題、研究方案的設計和開題報告、研究過程與方法、研究課題的結題與展示。

(2)發動全校教師爲“研究性學習”出課題,以學科科教師的課堂教學爲主渠道,根據教材的內容,幫助學生選擇研究性學習課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教師提出的課題,也可自己確定研究課題。並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進行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3)指導學生制定研究方案。指導教師及時指出研究方案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手段(展板,實物投影,多媒體展示軟件,錄像,實物,照片)來闡述自己研究設想和方案。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創造,創新的思維方向引導,鼓勵學生多突破,多創新。

(4)學生實施研究,教師指導研究。對於研究階段,教師放手讓學生大膽地從事研究,教師角色必須轉變,不再是學生研究的指揮者,而是學生研究的督促者、服務者,指引者。學生實施研究過程中,學生每次活動都必須認真填寫《記錄表》,並定期與指導老師見面,指導老師通過學生介紹和小組活動記錄,隨時瞭解他們的研究進展,並相應提出針對性指導。對於學生外出調查,指導教師還要做好道德品質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5)成果展示,綜合評價

學生完成研究成果後,教師要及時總結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對過程性的材料要及時存檔,將學生的成果在班內或校內進行展示,以此增強學生的榮譽成就感,也以此鼓勵其他學生研究的積極性。

(二)社區服務 1.課程安排

社區服務學習活動分別安排在七年級、八年級兩個學年進行,每個學年分別完成5個工作日活動時間,社區服務的形式與內容可以靈活多樣,如校內外志願者活動、社區活動、宣傳教育、幫貧助困等。

2.組織形式

(1)採取個人活動與小組活動結合的形式。

(2)由學生個人或小組向班主任提交“社區服務活動設計方案”,經班主任審覈後,上報政教處,批准後,在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服務活動。

(3)在學生進入社區服務之前,學校政教必須與學生參與服務的社區管理機構,通過不同方式取得聯繫,以便爭取社區的支持。爲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條件。

(4)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指導學生對社區服務活動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加深體驗與感受。

3.成果評定

學生參加社區服務活動,不少於5個工作日,學校根據學生提交的有關參加社區服務的方案、活動記錄、社區管理機構評價、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評價、小組成員或同學評價等材料,進行評定。

(三)社會實踐 1.課程安排

社會實踐的形式可多樣化,學生三年中至少要有兩週時間參加學校統一安排的社會實踐活動,至少要有一週時間(合計)參加各種類型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學習內容或活動內容安排如下:

2.組織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課由學校組織,一般以小組爲單位,每個小組不少於4人,同時注意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

(1)活動前的相關培訓與教育。培訓內容主要是社會實踐課程的組織要求、學習要求、活動方案的設計、開展社會調查等活動的一般步驟等。同時根據社會實踐課的開放性特點,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禮儀教育。

(2)選擇活動內容與制定活動計劃。除軍訓活動由學校統一安排外,其他活動都要由各社會實踐小組根據本組共同意願,先選擇活動內容,並根據活動內容制定活動計劃。交班主任或指導教師審查後再進行實施。

(3)活動的實施。各社會實踐小組圍繞選擇的活動內容,按照活動計劃認真實施。在實施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服從實踐單位的管理和領導;二是服從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管理和指導;三是小組內搞好協作;四是認真作好活動記錄。

(4)參與交流。當一項活動圓滿結束後,各小組在班主任或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認真撰寫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報告。同時小組內每個成員都要提交一份活動

小結或體會文章。小組成果報告在班級或年級交流,個人的活動小結或體會文章在組內交流。

3.成果評定

由班主任或指導教師根據小組成果報告和個人的活動小結,進行評定,然後由學校進行評定,教導處做好登記。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6

爲了認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民主”,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促使我校課程改革不斷走向深入。特擬定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爲指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本學期不僅要進行實踐活動,更要在體驗的基礎上加強實踐研究。同時也將結合校本課程、學科內容進行合理的資源整合,開展相應的學習研究。

二、教學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三、教學措施:

1.認真選擇、認真準備每一堂實踐課活動內容,讓學生真正能在實踐課堂中通過動手、動腦,有感悟,有收穫,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開展體驗活動。爲讓學生的體驗活動不留於形式,更有實踐意義,改善體驗條件和體驗方式,讓學生活動更多更貼近生活實際的情感體驗。實踐活動管理、評價更到位。

3.認真開展小課題研究。加強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研究,學會尋找問題,研究問題,結合實踐體驗活動,結合學科知識,更大範圍地做好小課題研究工作。

四、教學進度:

時 間 教學內容

九月份 第一至四課 十月份 第五至九課 十一月份 第十至十三課 十二月份 第十四至十八課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五年級是學生思想的過度時期,這時的學生比較敏感、自我,爲此,本學期,我計劃通過細緻的思想教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幫助他人。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樹立正確的集體榮譽感,爲創建良好的班集體而努力。

二、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是一門與各學科有着本質區別的新的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它不是其它課程的輔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獨特功能和價值的相對獨立的課程,它與其它課程具有互補性。

實踐活動以活動爲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鑑於以上認識,結合學校實際,我們圍繞三條線索開展活動,即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使學生通過綜合性、開放性的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創造性的人格發展。

三、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知識、技能的習得和智力的發展,更關注他們情感的體驗、良好的個性品質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在情感態度方面: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的意識。

2、在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知識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

四、課程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個方面。在活動中,研究性學習作爲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方式滲透於活動的全部內容之中。四個方面的內容是以配合的形態呈現的。因此,我們依據校特色活動,地方特色,以及時令,季節等,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課程實施措施:

管理策略:綜合實踐活動在我校剛剛起步,如果只是組織大量的活動而沒有有效的管理與引導,將是雜亂無章的,無序的,低效的。因此,我想在觀念更新爲先導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分析現狀,開齊開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好課程,研究課程,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效和質量。

首先,統籌規劃,制訂出學校、年級、班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整體實施計劃。我們依據地方特色與時令、季節特點,讓學生緊緊圍繞校級研究課題――學生“自我”主題的開發,讓學生去設計一系列研究自己、研究同伴的問題,作爲“短線”活動隨時穿插於其中。隨着活動過程的展開和活動情境的需要,會不斷生成新的目標和新的主題,我們會不斷適時進行補充和調整。

其次,加強向社會、家長的宣傳。利用有關媒體,家長學校,家長會,廣泛宣傳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的有關計劃及安排。引導社會和家長了解綜合實踐活動不但不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學習,反而會因爲活動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創新意識,學會科學研究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有益於學科課程的學習。從而重視這門課程,配合學校開好這門課程。

第三、活動評價: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的評價必須採用全新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強調評價的指標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主要是學生評價。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各項常規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有一定的自制力。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但中年級孩子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動的天性仍表露無疑。對待學習的意識不強,不會主動學習,需要教師多方面引導,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習慣和學習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基礎差別較大,大部分比較優秀,個別學生較差。因此,教學中應從學生現有情況出發,在原有的水平上每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二、活動目標

通過了解、接觸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羣,教育學生關心社會,奉獻愛心。增強生活自理的願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參加簡單的家務勞動。瞭解各行各業的工作情況,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書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通過對生活中的廢品進行再創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從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通過創編節目、模擬表演,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進一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組織形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活動措施

1、紮實認真地學習和實踐新課標,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課堂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爲他們的後續發展打好基礎。

3、把學生平時的生活實際通過提煉,創設學生樂見的生活情境,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並將課堂和生活很好地連接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好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努力創建快樂的數學課堂,讓學生輕鬆開心地學習。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4、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6、以研究性學習爲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7、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爲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8、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教育。

四、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教時

第一週機動處理

第二週1誇誇我的好媽媽2課時

第三週2我隨父母去做客2課時

第四周3做事不拖拉2課時

第五週3做事不拖拉

第六週國慶節放假

第七週4玩繩2課時

第八週5奇妙的節奏2課時

第九周6中華紙文化2課時

第十週期會考

第十一週7走進南極2課時

第十二週8笑話故事2課時

第十三週9啄木鳥醫生2課時

第十四周10纔不壞的火柴盒2課時

第十五週11我的小屋2課時

第十六週12越“改”越好2課時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9

爲了貫徹新的課程標準,着眼於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強調通過學生實踐,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和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具備健全的價值觀和負責的生活態度,具有創造意識,善於發現和探究,善於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會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一、具體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培養學生動腦、動手、動口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才幹。

(2)培養學生圍繞一個主題,學會必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會蒐集與處理資料。

(3)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能寫研究方案。學會寫研究報告。

2、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將生動的課外實踐活動與豐富的課內活動結合,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教學活動是引導兒童自己去感受、領悟、表達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和感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對周圍事物產生探究的慾望,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他人、對自我的責任感。

3、社會實踐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興趣,對周圍事物產生探究的慾望,增長社會的溝通能力。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有集體主義精神,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他人、對自我的責任感。

(2)培養學生調查、訪問、分析、綜合、社交、表達、寫作等多種能力。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能寫研究方案。

二、活動內容:

《生活中識字》、《讓孩子學會表達愛》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綜合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在一個真實、開放的情境中,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觀察、測量、製作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說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爲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爲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四、課程總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五、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絡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找資料;利用好學校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瞭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區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六、教學改革設想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情況,尋求適合國小生開展的實踐探索活動,使學生人人蔘與,樂於參與,並要在實踐活動的體驗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學習的快樂。

七、實施計劃具體措施

1、徵對教材和特點,明確學習目標,鞏固與提高課堂所學。

2、對起點不同的學生分類施教,讓基礎好的學生學得一技之長,底子薄的學生打好基礎。

3、提高課堂興趣,多采用範例教學法、活動項目教學活動法、綜合實踐教學法等,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4、在教學方法上,多鑽研,多進行調整,尋找適合自己的一套新方法,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八、環境教育

通過體驗調查活動,讓孩子們在生活中養成節約的習慣,學會對生活中必需用的水及其它物品的的合理利用,都是本學期活動過程中所要進行的,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綜合實踐的研究活動,對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節約都有着重大的意義。

九、潛能生提高措施

1、鼓勵他們,讓他們找到自信。

2、在課堂學習的時候,注意多個別輔導。

3、充分發揮小老師的作用,讓他們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學生基本情況:

六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爲指導,全面貫徹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的有關要求,結合學校科技特色,以綜合爲特徵,以實踐爲核心,以活動爲載體,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深化素質教育,形成學校辦學特色。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四、具體工作:

結合地方教材《我與新疆》開展教學活動。

燦爛的吳文化和濃郁的現代文明,給人以一種傳統文化與時代氣息交融的跨越時空的獨特感受。我們對峙將傳統文化的精粹與現代教育理念的英華有機整合,構建古典與現代兼容,本土與世界兼容的西域文化特色校園文化。讓“西域文化”根植於師生心靈深處,成爲他們健康成長的“養份”,在“西域文化”的陶冶與研究中提高道德素養。

爲了擔當、宏揚和創新以吳文化爲代表的具有本土地區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按照“有重點、入主流、上水平、出特色”的建設方針,科學規劃和設計吳文化教學活動,以利有序推進學校文化,使我們能少走彎路,有更高品味,出更多結果。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3、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制定好實施計劃

4、整合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四大領域。

5、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握綜合實踐活動各指定領域共同的價值追求。第二,把握各指定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繫,注意各領域之間的相互滲透和延伸。

6、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

五、豐富綜合實踐活動國小生活動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倡導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服務、製作、社會宣傳、演示、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之間的整合。

2023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指導思想: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從課本走向實踐,在活動中逐步養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勞動能力,觀賞和辨別的能力,同學之間互相間的交往、協作能力,逐步的觀察分析,採訪、調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對小課題的研究、探索、實驗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學到的技能,在實踐中能綜合運用,同時又不斷增加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年級基本情況: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爲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活動目標:

1、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爲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引領學生走向現實的社會生活,促進學生與生活的聯繫,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開放的空間。

3、培養學生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和勇於實踐的精神,注重學生在實踐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超越單一的接受學習,親身經歷實踐過程,體驗實踐活動,實現學習方法的變革。

4、指導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方法,利用網絡收集、整理和處理信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能力。

四、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及時間。

本學期,五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按班級爲單位開展。各班要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現結合我校特色教育和語文書中的資源,提供如下備選課題,各班可選擇其中一個課題(班與班之間不要重複),開展相應的活動。

三月份:

主題一:《認識自我》:充分發掘學生的長處,並搭建舞臺,讓他們大顯身手,同時也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鼓勵他們揚長避短,並寫下心靈日記;

主題二《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以中國古代的歷史、文化爲主題,召喚孩子對祖國的歸屬之情;

主題三:《珍愛生命》:瞭解我們誕生的過程,珍愛寶貴的生命,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四月份:

主題一:《淨化美化校園》

認識校園的花草樹木,愛護花草樹木,進行除草勞動。

主題二:

開展“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實踐活動 。

陽春三月,組織學生爬山,進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活動。

五月份:

主題一:《我是環保小衛士》

多途徑瞭解並交流環保的意義,針對身邊的種種環保問題,想金點子(寫倡議書、樹標語牌等)

主題二:我與消防

瞭解消防器材的外形、名稱和作用,並通過設計宣傳標語,寫調查報告,讓更多的人提高消防知識。

六月份:

主題一:《祖國在我心中》收看國慶影視,蒐集交流祖國發展資料;撰寫愛國詩文或編手抄報。

主題二:我爲家鄉特產做廣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