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工作計劃範本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1W

【篇一】

共青團工作計劃範本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築青年精神支柱。

1、用黨的xx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團、教育青年。組織廣大團員青年圍繞xx大的主題,把握xx大的靈魂,理解xx大內涵脈絡及任務,進一步增強貫徹xx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把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學習xx同志在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8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結合起來,同學習省九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縣委全委會精神結合起來,幫助團員青年全面深入地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構築起青年一代的強大精神支柱。

2、加強思想信念教育。要堅持正確地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教育青年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青年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和政治方向,切實把青年的思想統一起來、調動起來,發揮出團組織強大的政治教育優勢。同時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青少年生態環境環保建設、青少年文明行動,青少年健康文化行動等多樣的學習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進一步在全縣廣大團員青年中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的主旋律,引導青年振奮精神,與時俱進,進一步激發熱愛祖國、建設家鄉的熱情和積極性。

3、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加強青年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集體主義爲原則,以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爲基本途徑,幫助青年學生提高道德素質,弘揚道德新風,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利用“五四”、“建隊日”等重大紀念日,大力宣傳基本道德知識、道德規範。充分利用團員青年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18歲成人儀式教育活動等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使“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成爲青年學生的自覺行動。

4、加強形勢任務教育。組織團員青年深入學習縣委十一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準確把握xxx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把全縣團員青年的思想統一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把xxx建設成“三大基地、兩個產業、一座地毯名城”的總體思路上來,教育引導廣大青年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信心,以埋頭苦幹的務實精神、不甘人後的競爭意識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大膽探索和實踐。成爲貫徹落實縣委工作的中間力量。

二、以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爲重點,爲促進我縣經濟發展作貢獻

1、全面推進農村青年增收成才行動。通過加強服務隊伍建設,提高技術和信息服務的覆蓋面,引導農村青年積極開展領辦項目工作,服務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要進一步加強青年星火帶頭人志願者產業服務隊建設,立足本地,輻射全縣,爲農村青年提供切實有效的技術服務,通過“帶領農民幹、做給農民看”的有效手段,引導和服務農村青年大力開展領辦項目工作,提高農民收入,服務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啓動農村青年素質訓練工程,依託現有培訓資源,實現培訓農村青年人次,幫助掌握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培育農村青年經紀人隊伍,全縣新發展農村青年經紀人50人,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100人。在文明小城鎮創建工作中,探索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技能培訓和勞務輸出服務,積極拓展農村的增收渠道。在做好各項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同時,要將創建工作和服務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工作有機結合,積極服務和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在城鎮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就業。

2、繼續圍繞“四大基地建設”、認真搞好“細胞工程”建設。一是擴大青年養牛戶羣體,今年要使農村青年養牛戶飼養量達到6萬頭。二是擴大更新水稻品種的青年農戶使用量,大力推廣“墾稻10”、“99-85”、“莎莎妮”和“1513”四大品種,使青年成爲擴大優良品種的主力軍;三是擴大種植杞柳的青年農戶,動員有適合杞柳種植地塊的青年農戶積極種柳,爲柳編出口提供條源;四是擴大烤煙戶中的青年數量,利東以南的五個鄉鎮團委,要配合黨委做好宣傳、鼓動工作,保證全縣10000畝任務的落實。

3、繼續開展企業青年創新創效活動。引導青工學習和運用數化、網絡化技術,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五小”攻關、導師帶徒、青年崗位能手技能大賽、互聯網應用大賽等活動,培養一批青年崗位能手。組織青工投身以技術、管理、營銷、服務創新爲基本內容的創新創效活動,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創新創效活動的政策性文件。實施企業青年分類培訓計劃,深化“青年安全生產示範崗”創建活動。

三、以青年文化品牌爲依託,組織青少年參與精神文明建設

1、全面深化青年志願者行動。根據“着眼發展,着力建設”的基本思路,全面推行志願者註冊制度,進一步加強志願服務的組織、項目、隊伍和機制建設。以紀念學雷鋒活動開展40週年暨青年志願者行動實施10週年爲契機,開展“弘揚雷鋒精神、參與志願服務、建設精神文明”主題活動。着眼羣防羣治,與公安部聯合開展維護社會治安願者築城行動。深入推進青年志願者社區發展計劃,實施青年志願者助殘行動和爲老服務金暉行動,使“一助一”長期結對達到200對,使規範的志願者爲老服務站達到10個。組織志願者開展助老、助殘、助困、綠色環保、公益事業等各種志願服務活動,重點組織志願者積極參與到城鎮美化環境保護工作中去,深入開展“我與青松共成長”青年志願者活動,增強對城鎮綠化樹的管護。

【篇二】

一、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

1、推進團的組織建設。堅持黨建帶團建,抓好基層團組織工作,創新團組織建設模式。加強團組織的橫向合作和縱向聯繫,努力形成以鄉、鎮團委爲陣地依託、向各場、村輻射,全面建設縣域和區域內各類團組織廣泛參與的組織網絡。推進農村青年中心創建活動,使之成爲團組織聯繫、覆蓋青年的新紐帶。抓住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各縣、區的契機,重點推進企業團建工作,緊跟黨建創新步伐,促進基層團工作的全面、健康地發展。

2、加強團幹部隊伍建設。一是要大力加強團幹部理論武裝和作風建設,以基層團幹部爲重點,以學習科學發展觀爲主要內容,增強團幹部的責任意識、爭先意識和創新意識,進一步提高團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引導廣大團幹部按照“政治上過硬,作風上紮實,自律上嚴格”的要求,吃苦耐勞、勇挑重擔,確保各項工作的推動和落實。加強對流動團員的管理,積極探索建立流動團員動態管理教育機制。進一步完善“推優入黨”工作,提高推優數量和質量。二是針對農村基層團組織中幹部年齡偏大和兼職過多的問題,尋求新的模式,努力改變“斷在鄉鎮,死在農村”的基層團組織的尷尬局面。適當聘請農村教師、大學生村官、村企領導以及優秀農村青年擔任編外團幹,對其進行培訓,實行責任上崗。

二、協助開展青年就業創業工作。

1.摸清返鄉青年的基本情況。走訪調查返鄉務工青年及待業青年的基本情況,隨時瞭解和掌握各地區返鄉農民工和待業青年的具體數量、羣體動態、就業願望及其在技能、就業方面的現實需求,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創業服務。同時,做好相關數據統計和材料收集工作,建立返鄉青年就業需求信息庫。

2.架好農民工與企業之間的橋樑。聯合當地勞動就業部門舉辦返鄉青年就業招聘會,並通過人力資源市場、各鄉鎮場勞動服務站適時發佈招聘信息,設立求職熱線,爲返鄉農民工有效地提供就業崗位信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轄區內各單位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積極合作,瞭解其就業崗位需求信息,爲返鄉青年順利實現再就業搭建有效平臺。

3.廣泛開展農村青年技能培訓。當前,世界經濟受到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雖有企穩向好的趨勢,但大批農民工返鄉的現象依然存在。爲此失業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已成爲各市當前就業工作一個新的課題。我們大學生志願者將聯繫當地團委結合自身特點從培訓再就業和支持青年創業兩方面做好失業返鄉青年農民工的就業創業工作。認真開展短期培訓與中長期培訓相結合、促進外出務工經商與引導返鄉創業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促進農村青年就業創業。同時,並與當地企業或通過招商引資與相關單位簽訂建立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協議,爲返鄉青年提供崗位見習機會,幫助他們提高就業創業能力。

4.爲農村青年創業提供資金扶持。積極與銀行聯繫,落實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爲農村青年提供利率低、手續簡便的貸款。同時,由團市委牽頭,力爭省相關職能部門及市委、市政府支持,成立創業基金,開展就業創業“火炬傳遞”活動。即第一批接受創業基金的創業者需負責第二批創業者所需資金,或者建立“一幫一”的定點幫扶結對模式,採用“滾雪球”的方式,使有限的資金得到充分的利用,更好地爲邵陽經濟建設做出貢獻。

三、全面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

1、響應黨中央和團中央的號召,弘揚“奉獻、友愛、互助、快樂”的志願者精神,大力開展“社區、鄉鎮志願服務計劃”等多種形式的青年志願者活動。充分利用參與重大活動、重大節假日的契機,深入開展各類志願服務主題活動;圍繞扶貧幫困、愛老敬殘、法律諮詢、義務支教、社區服務、科技下鄉等多個方面,開展經常性志願服務活動。

2、建立、完善志願者註冊、招募、獎懲及日常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基層團組織的作用,以學校爲主,向社會全面輻射。學校是培養和輸送優秀志願者的基地;是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的陣地,學生便於組織統一管理,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開展志願服務,提高志願服務的質量。如在少年兒童中廣泛開展“紅領巾小小志願者招募行動”,培養和引導少年兒童樹立爲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培養其奉獻精神。其次,在企業中召募志願者,爲其擴大知名度的,同時也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加大志願活動開展所需的物力財力支持。

四、做好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和青少年的維權工作。

1、切實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加強《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傳力度,開展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鄉鎮創建工作,提高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整體水平。壯大中國小校心理健康輔導員隊伍,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疏導,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矯治和挽救工作。繼續開展如“珍愛生命、遠離毒品”行動、“青春紅絲帶”預防艾滋病宣教和青少年網絡文明等活動,增強青少年拒毒防艾文明上網意識,提高自護能力和法律意識。

【篇三】

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團,不斷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認真學習領會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學習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爲統攬,以一脈相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引領廣大團員青年樹立共同信念,完成好引導青年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根本任務。準確理解和把握全會提出的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重要舉措和戰略部署,努力把共青團建設成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的學習型組織。通過團的領導班子集體學習制度、團幹部學習交流活動、教育培訓、調查研究等方式,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努力提高理論素養。

加強改進新形勢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抓住契機,創新載體,不斷提高新形勢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深化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等活動,引導青少年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青年。探索共青團組織思想政治工作與學校德育工作、校外教育工作等有機銜接的途徑和機制,更好發揮協同效應。進一步健全青少年輿情信息網絡,更加註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積極探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和新載體。

二、完善志願者聯合會機制建設,推進志願服務事業科學長遠發展

完善志願者聯合會制度建設。強化志願者聯合會辦事機構志願服務指導中心建設,健全工作制度,設立志願服務指導中心對外辦公窗口。完善聯合會入會制度,全面推行志願者招募和註冊登記制度,積極採取網絡註冊登記、電話註冊登記、服務地點註冊登記等多種方式,爲社會公衆提供便捷的登記註冊渠道。摸清底數,對聯合會會員志願者人數、服務內容和品牌項目形成工作臺帳,建立活動登記備案制度。建立聯合會理事會制度,定期研究區域志願服務事宜、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加大對內對外宣傳,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發佈聯合會標識,增強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個人對聯合會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建立健全志願服務項目體系。制定志願服務項目規章制度、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完善志願服務項目的申報、審批、實施和成效評估等程序,推動志願服務項目規範化、常態化發展。在各級層面、街道層面、系統層面和社區層面分別開發打造一批品牌項目,努力在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會展中心、旅遊景點、車站等公共服務場所和醫院、養老院、福利院、殘疾人康復中心等公益事業單位創建一批志願服務活動基地。開展優秀志願服務項目進銀行、進機關、進企業、進醫院等區域性推介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志願者參與。

加強志願者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舉辦志願者管理骨幹培訓班,對聯合會骨幹志願者進行深入系統的集中培訓,更新志願服務理念,提高志願者骨幹在志願者凝聚管理、項目運行開發等方面的技能,打造精幹高效的志願者骨幹隊伍。動員一批具有一技之長的市民和熱心公益事業的專業人士發揮專長,參與志願服務或志願者培訓工作,建立志願者培訓師資隊伍,提高志願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實際效果。繼續開展深入的團隊融合活動,進一步凝聚有熱情的社會性志願者。分別凝聚白領青年羣體、大學生羣體、社區老年人羣體等最有活力的志願者羣體,不斷組建新的志願者團隊。

加強區域志願服務支撐平臺建設。充分利用志願者信息管理平臺,使網絡平臺成爲志願者聯合會凝聚管理會員的重要載體。建立志願服務確認制度,推出“志願者卡”,在各縣(市)層面對志願者的服務進行認證。加大志願者工作宣傳力度,廣泛傳播志願理念,不斷提高志願服務的社會影響。繼建立完善全州統一的志願者表彰體系,加大志願者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的表彰激勵力度,在做好向省級、推報工作的同時,推出“十大志願者”等表彰品牌。廣泛開展對外交流活動,認真學習志願服務事業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

三、積極協助政府管理青少年事務,促進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

積極引導青年建功成才。深入大中學生、機關青年、企業青年、務工青年、社區青年等各類青少年羣衆體中開展調查研究,梳理各類羣體青年最現實、最迫切的成長成才需求,形成調研報告。完善人才庫建設,豐富人才資源儲備,深化“十大傑出青年”工作品牌,選樹新時期新崗位各類青年羣體榜樣和個體典型。舉辦“解眼前難題謀長遠發展——爲xx規劃建言獻策”青年俊才論壇,動員團員青年爲政府擔責任、解難題,挖掘培養金融、文化創意、科技創新、社會工作、志願服務管理等方面的青年人才。深化“共青團創業青年夜校”工作,從信息、培訓、實踐等多方位入手,爲青年的創業就業提供指導和幫助。繼續塑造“社區學習中心”品牌內涵,做好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和經驗複製推廣工作。

深入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繼續做好“失業、失學、失管”青少年羣體的動態掌握和適時干預。深入宣傳貫徹“兩法一條例”,推動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召開未委會年會,堅持法制教育聯席會工作模式,加強對中國小德育校長隊伍的整合和凝聚,不斷加大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在各中國小校的推進力度。強化中國小法制校長工作,完善法制校長巡講團,建立法制教育公開課等法制校長交流互動平臺。繼續推進“1+1+x”行動,深化《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深入學校做好青少年違法犯罪個案分析回訪工作,全面掌握犯罪青少年狀況。發揮未成年人權益維護律師志願團的作用,協助支撐未成年人權益維護工作。

系統資助特困生羣體健康成長。依託希望工程西城區工作站,做好“希望之星(1+1)獎學金”、“學子陽光助學金”、“愛心基金”、“寒窗助學金”等助學項目,建立特困生資助項目長期跟蹤制度和臨時性資助制度,按照青少年實際需求實行連續性資助,不斷擴大資金使用的覆蓋面和有效性;依託救助平臺,做好“綜合救助基金”相關制度建設和項目申報工作。整合青聯委員等社會資源,深入實施“青聯委員公益愛心行動”定期走訪慰問弱勢羣體。繼續豐富“七彩夢”青少年才藝資助工作項目內涵,聯合有關單位開發藝術、科普、心靈成長等多方面培訓,輔助特困生身心均衡發展。

四、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改進團的自身建設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啓動共青團“生命力工程”,堅持工作重心下移,按照“以支部爲基礎,以團委爲主導,以陣地爲依託,以活動爲連接”的原則,緊抓基層組織建設。從基礎性、戰略性角度重點抓好學校團建工作,突破社區團建難點問題。結合學校教書育人的特點,爲學校團工作貼近社會搭建平臺。抓住抓好社區青工委主任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社區職能作用,搭建非公企業青年和社區流動青年的團建工作橋樑。推動州直系統、衛生系統團工作向社區延伸,形成與社區結對工作模式,立足本職崗位,研究實際問題,深層次開展各項活動。認真落實團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帶團建工作的意見》,努力推進企業共青團組織建設。切實落實“聯繫基層活動”,做到有明確職責、有日常記錄、有明顯效果。

着力推進團建創新。深入推進“黨建帶團建”工作,全面梳理區域“兩新”組織資源,紮實做好街道團工委團建試點工作,推動統籌城鄉團建試點工作,積極運用信息網絡技術,推進團建和團內動員方式創新,力爭在青年自組織、網絡等領域團建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深入推進團代表常任制,規範工作制度,搭建工作平臺,發揮好街道團工委和系統團委的凝聚聯絡職能,實現團代表常活動、常聯繫,更好地發揮團代表在團代會閉會期間的履職作用。強化區域團建聯動機制建設,加強與州屬單位團組織的共建融合。開展第二屆青年文化體育節活動,進一步加強區域青年的溝通融合。

強化社會職能建設。充分發揮各級團組織的核心作用,廣泛構建外圍社團組織,大力加強共青團組織社會職能建設。加強對互聯網以及現實生活中青年自組織現象的調查研究力度,積極探索青年自組織的發展規律。探索凝聚服務青年自組織的有效方法,結合開展志願服務等公益實踐活動,抓好吸引凝聚“公交指路迷”等青年自組織的試點和經驗總結工作。加強對青年自組織的保障、監督和指導,培養一批青年自組織領軍人物。積極構築聯繫青少年的新型紐帶,深入探索團結、凝聚、服務體制外青年資源的有效途徑,把共青團組織建設成爲凝聚各類社會青年自組織的樞紐型組織。

強化青年統戰工作。構建與經濟社會結構相協調、與青年羣體分佈相適應的青聯工作模式,豐富服務手段,努力使青聯成爲委員的情感家園和事業依託。健全青聯全委會、常委會、主席辦公會、界別組工作制度,完善廣泛聯繫青年的有效運行機制。增強界別組的自轉能力,不斷提高界別組長工作水平,提升祕書處服務、聯絡、協調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學習型、服務型、親和型青聯組織建設,努力形成“平等、尊重、誠信、友愛、寬容”的青聯組織文化。突出“公益”理念,培育、凝聚一批青年公益組織,切實引導廣大青年在共享和諧成果的同時回饋社會、共建和諧。

推動少先隊工作實現新發展。召開第三次少代會,深入學習xx致少先隊建隊六十週年賀信,選舉產生新一屆少先隊工作領導機構。發揮黨團校教育陣地作用,成立團課宣講團,打造精品團課,舉辦網上黨團校,提升團校培訓水平。加大培養力度,舉辦青年教師技能技巧大賽,舉辦青年教師職業生涯論壇,引導青年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青年教師綜合素質。圍繞《中國小志願服務項目單》,統籌管理教育系統志願者活動,指導各校建設“志願者之家”。

大力加強基礎工作。積極落實優化團內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完善的學習制度、調研製度、決策制度、執行制度、督查制度以及評估反饋制度。發揮青聯委員智力優勢,定期舉辦“青年發展論壇”,激活青年思維,更新青年理念。按照黨對團幹部“議大事、懂全局、管本行”的要求,繼續開展好團幹部集中強化培訓班,引進高層次高水平的培訓課程,爲團幹部成長成才提供製度、機制和經費保障。依託網站和電子社區,進一步健全信息網絡。加強青年外事和對外交流工作,廣泛學習借鑑先進經驗和做法,不斷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開拓思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