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學期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W

2012-2013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六年級) 時間:XX年3月1日 學期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第二學期六年級教學工作計劃大綱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3)、通過對生活中與體育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學會綜合運用包括算式與方程在內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4)、通過對生活中與科技相關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擴展數學視野,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5)、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牢固地掌握有關整數和小數、分數和百分數、簡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算法,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會解簡易方程;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6)、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大小的表象,進一步明確各種計量單位的應用範圍,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間的進率,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換算。

(7)、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進一步掌握一些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和相互之間的聯繫,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的簡單畫圖、測量等技能,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8)、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知識,能夠看懂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能對統計數據作簡單的分析,並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問題。

(9)、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解答所學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材分析 (一)第一單元“圓柱和圓錐”

1、結合具體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通過“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整體把握“點、線、面、體”之間的聯繫。

2、重視操作與思考、想像相結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經歷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體會類比等數學思想方法。

4、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鞏固自所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二)第二單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1、提供具體情境,使學生體會生活存在大量相互依賴的量。

2、提供豐富情境,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過程。

3、注重引導學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關注知識之間的聯繫。

4、在畫圖或解決實際問題的活動中,體驗比例尺的應用。

(三)第三單元“1——6年級總複習”

1、重視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

2、注重學習方法的滲透。

3、注意整理和應用相結合。

4、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整理。 學生分析 本年級有學生122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從總體上看,學生都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地發言,

提出不同的看法,思維較活躍,絕大多數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學生的計算比較好。反應比較慢的有1個,一道非常簡單的計算題,你給他講一遍不會,再講一遍還是不會,繼續講一遍仍然不會。 教師分析 教研組有三位教師,教學態度認真,教學思想端正,教學時善於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善於學習他人教學實踐的優點,合理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收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課上注意學生積極性的調動、興趣的培養,對於偏難、偏煩的知識,常常運用轉換的教學方式,把知識靈活多樣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對教材要深挖,把握重難點,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 其他教學資源分析 1、教參是對課本的詳細解讀,也是教師備課的依據。

2、利用好家長這一資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媒體的運用,加大了學生對難點的理解,使教師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4、學校圖書館內藏書豐富,利用它可以收集各種教學資料。

5、任何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優勢,加強交流,彼此成爲學習和借鑑的資源 其他教學質量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到“導語”符合學生特點,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新授”難易適中,講授的方法適當,容易被學生所接受;“練習”設計有層次性,類型多樣,具有實效性

2、增強課堂實效性。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切實增強課堂實效性。

3、加強課後輔導,利用課餘時間對後進生進行輔導,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例如:後進生的“比、學、趕、幫”活動,後進生學習經驗交流等。

4、加強與家長的聯繫,及時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家長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質量。

5、加強年級組內教師的聯繫,交流工作經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備註 教學進度 表(六年級) 周次 日期 計劃進度 節數 實際完成情況 備註 1 3.1-3.5 面的旋轉~圓柱體積 4 2 3.8-3.12 圓柱體積~圓錐體積 4 3 3.15-3.19 圓錐體積~練習一 4 4 3.22-3.26 練習~正比例 4 5 3.29-4.2 正比例~反比例 4 6 4.5-4.9 反比例~觀察與探究 3 7 4.12-4.16 圖形的放縮~練習二 4 8 4.19-4.23 練習~整理與複習 4 9 4.26-4.30 練習~小數、分數、百分數、比 4 10 5.3-5.7 小數、分數、百分數、比~運算的意義 4 11 5.10-5.14 估算~計算與應用 4 12 5.17-5.21 運算率~方程 4 13 5.24-5.28 方程~正比例、反比例 4 14 5.31-6.4 探索規律~平面圖形 4 15 6.7-6.11 平面圖形~圖形與測量 4 16 6.14-6.18 圖形與測量 3 17 6.21-6.25 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 4 18 6.28-7.2 圖形與位置~統計 4 19 7.5-7.9 可能性~解決問題的策略 4 單元教學筆記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 圓柱和圓錐 教學時間 3.1—3.23 主要目標 1.經歷由面旋轉成體的過程,認識圓柱和圓錐,瞭解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知道圓柱和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等,初步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探索並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4.結合具體情境和操作活動,瞭解圓柱和圓錐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經歷“類比猜想—驗證說明”的探索圓柱、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類比、轉化等思想,初步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體會“點、線、面、體”之間的關係,發展空間觀念。

2、探索並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及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錐的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展開動手、動腦的探索活動,發現、領悟並掌握圓柱的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方法以及圓錐的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靈活地、綜合地運用其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關鍵 給學生提供具體的、真實的情境及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經歷“猜想、類比、驗證、說明”的知識形成與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領悟知識,掌握知識,擁有知識。 單元 教學 設想 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掌

握了長方體、正方體以及圓的有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國小階段學習集合知識的最後一部分內容。

圓柱和圓錐這部分知識,教材通過直觀手段,對常見的幾何形體實物(如:茶罐、電池、冰激凌外殼等)的觀察,並從事物中抽象出幾何形體,再通過學生動手做、實驗等方法,使學生掌握圓柱、圓錐的特徵,以及體制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的含義和計算方法。其次教材還編排了較多的具有針對性的練習,以提高學生解決有關問題的能力。

本單元教材的重點是圓柱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應用。爲了使學生切實學好這一部分知識,因此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讓學生先自己做圓柱,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在製作圓柱的過程中涉及到用材料的多少,引出圓柱表面積的概念,然後讓學生通過製作的經驗,其他表面積就是一個側面積加上兩個圓底面。圓底面學生已經會求了,而側面積學生又可以根據製作圓柱時所觀察到的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並找出側面積就等於底面周長×高,這樣一步步引導學生就可以把圓柱的表面積公式推導出來。而在講授圓柱體積時,因爲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經常遇到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同時它又是學習圓錐體積計算的基礎。因此,最好利用電教媒體,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的操作、實驗,揭示規律,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公式推導過程,理解並掌握計算公式,並通過解答與生產、生活中有聯繫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單元 教學 反思 單元教學筆記 教學內容 第二單元正比例、反比例 教學時間 3.24—4.27 主要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賴的變量;在具體情境中,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

2、結合豐富的實例,認識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據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3、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實例,會利用正、反比例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4、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產生的必要性和實際意義,瞭解比例尺的含義。

5、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認識正比例和反比例,並能準確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2、會利用正、反比例的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3、運用比例尺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會利用正、反比例的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2、運用比例尺的相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關鍵 1、分析兩種數量變化規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

2、引導學生從具體情境過渡到抽象概括。 單元 教學 設想 本單元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的意義和性質,按比例進行分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比例在算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隨着代數的發展,很多用比例解決的問題,用方程解比較容易。本教材編排的順序是先讓學生了解變化的量,從變化的量中發現規律,然後引出正比例、反比例,讓學生經歷正、反比例的意義,最後再教學比例尺。

在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數量變化情況。弄清正比例與反比例的根本區別,掌握判斷正比例與反比例的方法,並正確進行判斷。理解比例尺的含義,並注意運用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活動。在教學“變化的量”時,應該設計一些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生活情景,讓學生通過觀察與對比,體會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原來是存在大量相互依賴的變量。其次,提供豐富情境,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正、反比例的過程。正比例關係、反比例關係是數學中比較重要的數量關係,同時,學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往往比較困難。爲此,在教學時應該密切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可以設計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讓學生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相關聯的量,它們之間的關係有着共同之處,從而引發學生的討論和思考,並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討論,使學生認識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反比例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這些系列情境也爲學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提供了豐富的直觀背景和具體案例,如“時間與路程”“購買東西時應付的錢數與質量”等生活情境,也包括正方形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等數學情境,情境中有正例也有反例,以引導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正比例的過程。 單元 教學 反思 單元教學筆記 教學內容 第三單元 總複習 教學時間 4.28~7.9 主要目標 1、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有關整數、小數、分數、比和比例、簡易方程等基礎知識,具有進行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能力,會使用學過的簡便運算,合理、靈活地進行計算,會解簡易方程並養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使學生鞏固已獲得的一些計量單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單位的進率,能夠比較熟

練地進行名數的簡單改寫。

3、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幾何形體的特徵,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些幾何形體的周長、面積和體積,鞏固所學簡單的畫圖、測量等技能

4、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統計初步認識,能夠看和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並且能夠計算求平均數的問題。掌握可能性的基礎知識

5、使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的一些常見數量關係和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比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獨立解答覆雜的應用題和生活中一些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整數、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複合應用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幾何形體的知識

3、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1、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化,並融會貫通。

2、能運用所學知識,對各類應用題分析,尋求靈活解答應用題的途徑。

3、發揮教材的內在智能因素,發展智力培養能力 教學關鍵 掌握國小階段所學的基礎知識——概念、性質、法則和公式,以及常見的基本數量 單元 教學 設想 本單元是複習整理,而不是新授,教材中根據不同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基礎,採取不同的呈現形式,特別注意啓發、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加以再現、整理和區分。這樣既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複習的積極性,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最後在聯繫中既注意基本的訓練,又注意適當加強靈活性和綜合性運用知識的練習,以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對學生成績教好且學有餘力的學生可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適當安排他們做課本中的星號題或其他的補充題,提高他們複習的興趣,進一步發展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土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總複習這一本單元內容不僅是本冊的一個重點,也是全套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教學質量的高低涉及到國小數學教學的目的任務能否圓滿地完成。

在本單元教學時應當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例如,複習數的認識時,先讓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數,通過網絡圖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各種數的聯繫與區別。複習分數、小數、百分數以及複習分數、比、除法時,都要求學生說一說它們之間的關係,使學生更明確認識它們之間的異同點。

複習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把直線形和曲線形放在一起,用圖解表示它們之間的聯繫,使學生更加明確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由來,很多計算公式的推導都是把新的圖形轉化爲已學的圖形。例外複習中還給出各部分知識的要點,以保證學生所學的教學基礎知識的完整性。 單元 教學 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