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思想彙報

來源:瑞文範文網 5.32K

敬愛的黨組織:

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思想彙報

高校面對的是經歷過“煎熬”,“過五關,斬六將”,“那高三不是人過的日子”的莘莘學子,我們中的許多人載着童年的夢想,進入大學這既令人憧憬又令人感到陌生的象牙塔,盤算着成爲“天之驕子”,唯我獨尊。而在大部分學生中,學文科的看重文學歷史,學理科的注重數理化,學藝術的在乎美學。對於道德的重要性,我們中的許多人不以爲然,其實這種觀念恰恰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其後果是十分嚴重的。身爲當代大學生,我想我是有權利、義務來談談自己的觀點的。

一 當前大學生道德修養中存在的不足

1. 道德修養滑坡

道德屬於社會意識形態的範疇,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動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是自律的,不具有強制力。不講道德的行爲僅受輿論的譴責。社會不良風氣的暫時得勢,更容易在可塑性很強的大學生身上得到演繹。傳統的道德觀是在我國封建社會中存在的兩千年的儒家思想的道德觀,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內聖外王”,注重個人的修養。在對於大學生的要求上,是力求人人皆爲堯舜般的聖人。當然,“損己利人”的道德不符合現代人性的基本要求,因而,無論何時都是不可能加以推而廣之的。我們不否認這種“聖人”般的人物是存在的,但畢竟是極少數的,我們對那些極少數的英雄人物的謳歌與大力讚美也恰恰說明了這種道德資源的稀缺。只有人人都能做到的道德才有推廣的可行性,而損己利人的道德只可提倡決不能當作標準和規範來普及。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由於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又受到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出現了“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道德層面上已經很脆弱,更不可能如此這般。否則,效果適得其反,他們要麼口是心非,要麼束之高閣,你提倡你的,我依舊這般我行我素。事實是,過高的道德標準,由於難以實現,只會讓大學生置之不理,從而逐步惡化,甚至導致道德的缺失。就道德而言,它是多元的多層次的,也有高低之分和先進落後之別。現實生活中,既有道德高尚的“忘我”之人,即損己利人之人;也有道德一般但遵紀守法的“利己”之人,即不損人而利己之人。若不顧道德的多元化和多層次性,一味用統一的,高標準,高層次的道德規範去苛求不同行爲的主體,則只會使道德虛化。因此,我們必須尋求結合點,找準切入口,正確定位,才能做好工作

就大學生而言,當然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然而事實即經驗告訴我們,對於在校大學生,與其將其當作道德完備的“天之驕子”,不如將其當作道德尚不完備的普通人。《大學生行爲規範》等有關《規範》的相繼出臺,對哪些事可爲,哪些事不可爲,都作了明確的規定。這些都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鋪設了一條康壯大道和行動指南。當前,雖然我們把大學生管理納入了法制化軌道,有些還是面面俱到,但不等於從此就沒有了大學生的違法犯罪。但是有法制作爲有力的“他律”對於大學生違法的遏制作用也是不爭的事實。對此,我們也應當樹立起足夠的信心。

2.教育內容的缺失,情感教育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當前學校和家庭教育問題中存在着一個不容忽視的傾向,就是過度競爭和過度物質化,

從而導致部分學生情感的荒漠化。所謂荒漠化,是指一個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識或技術等某一個狹窄的領域,而忽視了豐富的情感世界,主要表現爲情感冷漠,對人缺乏同情關愛之心,爲實現個人目標很少考慮後果。這是相當危險的。

3 教育方法的不當

教育既是科學也是藝術。教育方式方法的講究也體現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效率。良好的教育方法可以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既不利於教育者傳授知識,又不利於大學生自覺地接受教育內容,並將其轉化爲良好的品德,修養。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十年改革的最大失誤是教育,這裏我主要講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使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結構知,情,意,行諸要素辨證協調發展,從不平衡到比較平衡,還會出現新的不平衡,如此循環反覆,以致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不斷髮展的過程,具有實踐性,社會性,整體性,長期性,集體性,反覆性,延續性等等特點。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就不難發現:大多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如忽視思想品德的實踐而片面的注重課堂的理性教育,脫離現實社會進行思想品德說教,空談大道理,企圖通過一兩次講座就想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爲實現個性教育而犧牲集體性教育等。將思想道德教育僅停留在喊口號,湊熱鬧,擺架子,沒有真正唱響主旋律,沒能做到真抓實幹,落到實處,即真正進課堂,宿舍,入心入腦。

學校德育缺乏實效性。我國一直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但長期以來,德育在實踐中往往過於簡單化,缺乏實效性,如在觀念上重智育輕德育,以學習成績的好壞評價學生的優劣;在德育的內容上,一直侷限在人才培養的政治素質方面,把德育簡單等同於政治教育,使內容過於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這樣就更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誠信這一最基礎、最簡單的道德教育;在德育方式上,重灌輸輕啓發,忽視了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將道德作爲純觀念性的東西灌輸給學生,脫離了大學生的道德基礎和生活實際;在評價方式上,重結果評價輕過程評價。這些使學生無法找到道德理想和現象的結合點,無法產生道德情感的體驗和思想的共鳴,也就無法認同、接受。

二 道德修養的途徑

隨着全球經濟化不斷髮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全面形成,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先進科學技術的崛起,面對知識經濟的巨大沖擊,青年學生如何準確把握前進的方向,搭準時代的脈搏,怎樣才能把自己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之才和可靠接班人,除了遵紀守法外,在自身來說就要以社會主義道德觀規範自己,從自律的角度管好自己,做一個道德高尚的社會主義大學生。青年大學生要以正確的,積極的,健康的思想來指導自身,以規範的道德體系來約束自己,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規範。

1. 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德智體美,德育爲先。加強學習政治理論課,社會科學課,哲學課,軍事理論課,通過理論學習,提高相關課程的教育質量,把枯燥的理論聯繫生動的教學形式,方法,切入實際,從根本上改善教學效果,優化教學環境,通過深入的學習,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祖國的國情,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良好傳統,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激發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崇高的理想與信念,凡事以國家利益爲重的思想,懂得人民是歷史創造者,人民是最可親可愛的人,把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作爲自己的行動指南,道德追求,瞭解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途,懂得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就中國,才能發展中國的真理,把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作爲自己的畢生目標和追求。人生有限,事業無涯,中華民族歷來有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積極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得青春得以延續,寶貴的生命得到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在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明辨是非,

把握人生成才的方向;才能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也才能正確對待成才道路上所面臨的各種境遇,不斷排除成才道路上的障礙,勇往直前。

2 落實《學生校園行爲規範》,優化校風,班風建設

風氣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3],它對於處於這個風氣中的羣體行爲方式,思維方式等都有着重大的影響。然而,風氣也是依託於羣體而存在的,它的形成受制於羣體之中個體的行爲,思想等,風氣是學生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具有心理制約作用的行爲風尚,是同學的思想作風,行爲修養,治學態度,守紀觀念以及精神面貌的綜合反映和外在表現,營造良好的校風,班風來管理人,從而使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來自這種良好風氣的影響,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以良好的風氣對於大學生的行爲道德規範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學生校園行爲規範》的學習,也不能有所懈怠,而要形成長效機制,持之以恆,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措施上落實,制度上保證,效果上體現。我們應該自覺抵制校園不文明,不健康的行爲,真正把《學生校園行爲規範》落到實處,成爲自己的行爲準則。

3 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構建和諧校園

辨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的行爲必有其內因和外因,外因透過內因影響其行爲,雖然一個人的具體行爲是由內因決定的,但內因的形式有賴於外因的長期作用。加之大學生閱歷淺,社會經驗不足,相對來說外因對他們的作用顯得更加突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正說明了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很大程度上是受所處的環境形成的。由此可見,人的良好的道德心理也是人在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積極因素作用以及輿論導向下逐步形成的。一個好的校園環境能使大學生積極向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理念和道德品質,反之,也會讓人精神頹廢,意志消沉,道德淪喪。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積極向上的,吸引力強,形式多樣的學術,科技,教育,文藝和娛樂活動,把道德修養和智育,美育,體育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們在活動中規範自己的道德體系。可以依託共青團,學生會,班級,社團等組織充分調動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規範的積極性,主動性。

4 學習優秀黨員的優良作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高校應該加強黨建建設,加強學生黨員的培養工程,真正讓學生黨員起到先進性的作用,以點帶面,帶動其他同學共同進步。中國共產黨的最終目標的實現,需要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廣大的人民羣衆加入這一偉大的事業中,尤其是青年大學生,黨的事業需要青年,青年大學生更需要黨,青年大學生需爲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要實現自身的理想和價值也需要一個正確的領路人和領導者,歷史選擇了共產黨,這就是我們應該仰賴的領導者。我們可以通過黨建諮詢,黨章學習小組,團組織生活和政治輔導員的個別談心等形式的活動的開展,瞭解黨的性質,歷史和現狀,激發對黨的熱愛,在政治上確立一個明確的目標,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深入貫徹黨的xx屆四中全會的精神,真正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未入黨的門,先做黨的人”。學習優秀共產黨的感人事蹟,如學習任長霞在她的身上那種一個共產黨員堅定貫徹“三個代表”、把“爲人民服務”作爲天職的人民公僕的典範。人民公安,人民在前,人民公安爲人民。活着,她是一面旗幟;逝去,她留下一座豐碑。這座豐碑將永遠激勵我們前進,奮發。

5 充分發揮社會實踐這一“第二課堂”的作用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

社會實踐也是規範道德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大學生要走出校園,走出社區,走向社會這個大課堂,走向基層,到工廠,農村去,到工人農民羣衆中去,參加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公益活動等一系列的實踐活動,高校可以和就近企事業單位簽署長期社會實踐基地項目,提供給學生社會實踐的平臺,組織一系列的志願者服務活動,讓學生們在實踐中腳踏實地、艱苦奮鬥、銳意進取,眼光放遠、心胸放寬,竭誠服務,甘於奉獻,爲個人的成長進步、爲將來的建功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實踐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奉獻自己的愛心,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與閱歷,進一步提高自身覺悟意識與能力,開拓自己的視野,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風氣,違規行爲,在實踐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規範,自我完善。

大學生道德修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深入加以研究,道德修養教育的生命力在於不斷適應新的形勢,不斷吸收新的經驗,不斷充實新的研究成果,只要我們堅持這樣做,大學生道德修養這一系統工程必將取得長足的成效.

彙報人:

二〇一四年六月五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