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黨員幹部思想彙報:拒絕誘惑,守住清貧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8W

尊敬的黨組織:

10月黨員幹部思想彙報:拒絕誘惑,守住清貧

古往今來,清貧思想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孔子在論語中曰:“君子固窮,人人窮斯濫矣。”還稱讚其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歷清官的可貴,貴在他們在行使手中權力時不中飽私囊。清康熙年間有着“絕代廉吏”之稱的于成龍,官階越升生活卻加艱苦。他帶頭實踐“爲民上者,務須躬先儉僕”。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爲粥,與同僕共吃”,在魚米之鄉江南“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民衆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誠如古人所說“守貧必苦”,“苦”是對個人品格的嚴峻考驗。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一瓶蜂蜜被打翻,一羣蒼蠅聞到香味飛過來,落在蜂蜜上大吃了起來,當它們吃飽喝足想要飛走時,卻突然發現腳已被蜂蜜牢牢粘住,飛不起來了。蒼蠅快要斷氣時後悔地說:“我們太傻了,爲了一點蜜把生命斷送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命斯有財,命之不存,要錢何干”,但偏偏有些人耗盡畢生的精力去追求金錢與名利,至死才幡然悔悟:縱有金山千萬座,死去不帶錢半文。

“清官”之“清貧”,就在於恪守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就在於面對金錢毫不動心,做到不貪、不沾、不拿、不要,兩袖清風,恪守清貧;而“貪官”之“貪”,就在於他們見錢眼開,見利忘義,不擇手段地去巧取豪奪,將國家或他人的錢財佔爲己有。在我們當今的幹部隊伍中,有的終身保持氣節風範,固守廉潔清貧;有的見財起意,貪心十足;有的則企圖“魚與熊掌兼得”;也有個別“清貧官”因耐不得清貧、抵不住誘惑,將“貧”字的一撇,改寫成了“貪”字的一點,便由“貧官”跌入“貪官”的深淵而淪爲人民的罪人。他們雖然獲得了一時的榮華富貴,但最終被歷史唾棄,留下了一世的罪名。古往今來,安於清貧的爲官者也不勝枚舉,淡泊明志的孫謙,忠精粹德的司馬光,清梅素竹的鄭板橋,清廉剛直的狄仁傑,凜然正氣的包拯,還有鐵骨錚錚的海瑞,這些清正廉潔之士的高風亮節,雖歷經歲月的磨洗,卻依然清澈,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着永恆的光輝。我們新時代的共產黨人鄭培民無私奉獻、俯首爲民;汪洋湖心繫水利、情牽百姓;任長霞懲奸除惡、關愛民生;李元龍位卑節高、情繫鄉里……,他們在千萬老百姓心中豎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口碑”,我們生活中的焦裕祿、孔繁森他們以身作則,清正廉潔的平凡事蹟贏得了羣衆良好的口碑。

清貧是我們應該恪守的傳統,但是隨着社會的不斷前進,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種恪守遇到了挑戰。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分配的差距拉大,一些人平衡的心態被打破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涌現,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行爲的不斷髮生。正是這種思潮助長了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的不良風氣,一些幹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忘記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守不住清貧、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誘惑,在權力、地位、金錢、美色的考驗面前敗下陣來。從建國初期的劉青山、張子善到今天的胡長清、成克傑、王懷忠、鄭筱萸,無不是從追求生活享受開始,一步步墜入貪權、貪財、貪色的泥潭,最終受到法律嚴懲,落得個身敗名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