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預備黨員思想彙報:我看科學發展觀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5W

尊敬的黨組織:

2008預備黨員思想彙報:我看科學發展觀

我是人文學院的一名學生,在學校我充分的感受到學校提供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人文氛圍,這些都爲我能夠安心的學習,認真的思考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爲一名法學專業的學生,對於XX年3月14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莊嚴地寫進了憲法。我感到我們國家對人權的充分尊重。這在中國人道主義發展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提倡關心人、愛護人,重視人的價值,維護人的尊嚴,遵循人的本性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人道關係和人道理想社會主義的人道思想和人道原則。

以人爲本作爲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體現了共產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政治理念。胡錦濤同志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爲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爲目標,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就把發展的目的定位於造福全體人民,把發展的主體定位於廣大人民羣衆,從根本上回答了“爲誰發展”和“靠誰發展”的首要問題。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爲本,這裏的“人”是指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指包括殘疾人在內的最廣大的人民羣衆,這裏的“本”是指發展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依靠力量。這種一切爲了人民羣衆,一切依靠羣衆的科學發展觀,將尊重客觀規律性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統一起來,將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崇高理想與滿足現階段人民羣衆的現實需要結合起來,將歷史唯物主義的羣衆觀點與我們黨民主執政的理念結合起來,集中體現了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追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基本人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

中國共產黨在長

期的革命和建設的實踐過程中,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羣衆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運用在黨的全部活動中,系統地闡述了黨的羣衆觀點和羣衆路線。毛澤東同志告誡我們,“人民,只有人民,纔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他在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誌,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羣衆取得最密切的聯繫。全心全意地爲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羣衆;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黨的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視人民羣衆的偉大力量,他多次指出, “黨只有緊緊地依靠羣衆,密切地聯繫羣衆,隨時聽取羣衆的呼聲,瞭解羣衆的情緒,代表羣衆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重要標準,就是着眼於人民羣衆的利益,把有利於生產力發展同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和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高度統一起來,以最廣大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最高標準的具體落實;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創造性地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黨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爲最高標準。”黨的十六大以來,“以人爲本”的價值觀進入黨中央文件,並被視作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和核心。不加限定的“人道主義精神”提法相繼出現在中央文件和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公開講話中,這些都是人道主義精神在中國不斷髮揚的表現。因此,今天在黨的文件中採用“以人爲本”的提法,從開始引起理論界的思考,到今天被社會所認可是用科學發展觀對馬克思理論的核心價值的重新認識。對它的理解與評價應該是與對人道主義的理解和評價一致的。

胡錦濤同志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提出,“堅持以人爲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

發展爲目標,從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由此可見,以“以人爲本”爲核心的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有着堅實的哲學理論基礎,同時又是與時俱進地把馬克思主義推向了時代的新高度,確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現代社會主義的新觀念。以胡錦濤爲代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提出“以人爲本”體現了社會的發展首先要從人的特點或實際出發,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體現人性,要考慮人情,要尊重人權,不能超越人的發展階段,不能忽視人的需要。”。強調“以人爲本”就是要更加旗幟鮮明地提出尊重人性的基本規律,把人性規律當作我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的根據和出發點,把人性當作我們治理社會的一切規範性價值的源泉。只有用人道主義這一完美的道德原則(也是“以人爲本”新發展觀的應有之意)匡正我們的一切制度和規範, “把人當人看”,“使人成其爲人”,社會的任何強制都要符合法律和道德,我們的治國方略才能迴歸常識和理性,充滿科學的精神,纔可能事半功倍。作爲預備黨員,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含義,作爲人文專業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人文精神。

彙報人:張曉

2008年1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