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開學自我評價(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1W

九年級開學自我評價 篇1

暑假期間,劉潤陽同學用一週的時間閱讀了《浮士德》。開學之初,學校要求學生填寫高二第一學期自我評價,在“綜合實踐·記錄”一欄,該同學記錄了通過閱讀《浮士德》,浮士德精神帶給自己的震撼與激勵。從劉潤陽同學的文字中我瞭解到,她讀懂了《浮士德》,不到16歲半,該同學不僅啃下了這本書,還得到了啓示,獲得了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令我歎爲觀止。

九年級開學自我評價(通用3篇)

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的歌劇《浮士德》。

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將希伯來文的《聖經》譯成德文時,決定將“泰出有道”轉譯成“泰出有行”,體現了他實踐意識的覺醒。於是他充滿自信,敢於與魔鬼訂賭,走出象牙塔,最終找到滿足與幸福。

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正像浮士德所言,“有兩個靈魂在我胸中,它們總想分道揚鑣;一個懷着一種強烈的情慾,以它的卷鬚緊緊攀附着現世;另一個卻拼命要脫離塵俗,高飛到崇高的先輩居地”。任憑魔鬼百般以惡誘惡,浮士德雖有暫時的踟躇,但絕不棲息止步。他的瑰偉之處在於那不竭的活力總是攜着人性的善審判內心的惡,這種審判橫亙人類的文明進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難以言盡的魅力。

由於與魔鬼的約定,浮士德不可以對事物有所滿足,一旦他說出“停留一會吧”這樣的話,他就會墮入地獄。正是由於這樣一種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斷地突破自我,去追求愛、美、禮、實踐,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範圍內成長。於是人們將這樣一種對事物永不滿足的精神視爲浮士德精神。

這種精神是一種對自我永不滿足,不斷進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國《易經》所說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反映了人們不斷要求突破自我,力爭上游的願望。從形象學來說,他概括了西歐資產階級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32019年來間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氣節。

整個一部浮士德給我們的啓示是歌德已經把藝術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種精神的浮士德,一種內在的自主驅動力。從小我到大我的進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極限,去完成偉大的歷史使命。

九年級開學自我評價 篇2

時光如梭,誰能相信,轉眼間,九年級開學已經一個半月了,期會考試在即。回顧從開學以來的學習生活,有很多感觸和值得反省的地方。

九年級,我們多了兩門學科,物理和化學。因爲是新學科,於是我一開始便嚴陣以待,生怕功課在這兩門落下。於是上課時便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可是讓人感覺鬱悶的是小測成績卻不能每次都拔尖,有的時候好,有的時候便差一點。於是心裏就開始打鼓,問自己是不是學得不夠認真?沒有認真聽老師講題?還是自己太笨?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努力程度。尤其是看到比自己成績好很多的同學便開始有些沮喪。於是我便在心裏告訴自己這一次不好,還有下一次,一定要努力。

可今天,剛剛考完化學的一張卷,一下課,便去找老師問成績,結果考砸了,我看着那張卷有些苦笑不得,心裏不是滋味。因爲大部分都是馬虎粗心,沒有讀懂題目要求而錯的,可越是這樣,就越是難受。想一想,那些考得不好的時候不都是因爲馬虎了嗎?每一次都告誡自己一定要認真,認真,可總是因爲這一點而無法考個好成績。但換個角度想想,粗心寫錯題不還是因爲學的不夠紮實嗎?熟能生巧,當對每道題都無比熟悉的時候,就不會再錯了。

反省一下,難道自己就沒有偷懶的時候?當然有,肯定有。特別是作業少的時候回家就不怎麼複習了,但是作業多了反而就能堅持複習了,對自己定的目標和要求不能持之以恆、日復一日的堅持下來。這就是老師說的人的惰性吧。希望,這一次的小測失敗,是對自己的激勵,讓自己趕快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對症下藥。

加油!

九年級開學自我評價 篇3

應對新課程和新教材,教師如何對自已的教學行爲進行反思,從而更好的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呢?經過一年的化學新課程教學,下頭談談個人教學中的幾點反思。

一、教學理念上的反思

新課程表面上難度降低了,可是對教師來說,實際上是變難了,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要突破和超越學科本位的觀念,而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爲核心理念,從課堂教學中反映出,這些理念已經成爲教師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忙學生構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本事。重點突出教學組織的主體性,要擺正師生關係,大力提倡教學民主。教師要採取有效措施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要讓學生進取參與教學活動的決策。教什麼,怎樣教,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要活躍課堂氣氛,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而教師的任務是想辦法創設一個既寬鬆民主又有競爭勢態的教學相長、共同提高的課堂氛圍。

二、教學方法上的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是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考者。新穎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是將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度中解脫出來,故教師在新課程教學中要注意教學方法的整合。“教無定法,關鍵在得法”,國中化學教學要異常注重學法指導,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學生情景,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進取性。對學習本事強的學生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加強輔導,多鼓勵,絕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爲“遺忘的角落”。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提高自我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轉變主角,“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改變學生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進取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本事;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本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本事;交流與合作的本事。

三、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反思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本事的主陣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要有效地開展好國中化學的啓蒙教育和基礎教學,就必須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備學生備學生即教學設計之前必須充分研究到自我所任班級學生學習本課的原有基礎和現有困難兩個方面;有時會出現一個班級成績遙遙領先而另一個班級卻落在最終。認真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景,採取同課異構的教學方法,需要備學生的生活,挖掘利用好學生生活中的課程資源。如學生熟悉的學習用品、家中生活環境,如在講沼氣這部分資料時,我瞭解到在班裏一些從農村來的學生家裏就用沼氣,於是上課時我讓這些學生給大家介紹沼氣的製取及應用,全班學生聽得十分認真,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2注重課堂教學環節,新課引入的方法一般分爲複習引入、問題引入、講故事引入、利用實驗引入、利用生活現象引入等幾種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根據不一樣的教學資料選擇不一樣的新課引入方法。如在講結晶時,我給學生說一個謎語“生在大海,走在岸邊,太陽一曬,身體全白。”精彩的結尾能夠使知識得到深化,對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高作用很大。如:學習《溶解度》一節時,第一課時主要是學習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爲溶解度的學習打基礎。在歸納小結時進行討論:經過本節學

習你明白氯化鈉和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本事誰大呢?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不好比,沒加熱前肯定是氯化鈉要大的多,可是一加熱又不一樣了”。再問:“如何比較不一樣固體物之間的溶解本事才比較科學?”這時同學急於想明白下文,有的會繼續討論發表自我的觀點,也有的開始預習下頭的資料。

四、化學實驗教學反思

以實驗爲基礎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徵之一。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本事,我覺得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尤爲重要,化學實驗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幫忙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態度和價值觀。實驗教學要求培養學生髮展性學力,兼顧創造性學力的培養。所以,可利用新教材中的學生實驗和研究性課題。多開展一些趣味的小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化學實驗的教學和活動形式必須更多樣和多元化,化學實驗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本事,更好幫忙學生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研究意識。

五、化學情感教學反思

化學學科的情感教育,是利用化學知識、化學實驗和化學知識的應用有關的素材進行的,所以,情感教育必須寓於化學知識、技能教學之中,使傳授知識、技能與情感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要進取地挖掘和充分利用化學學科自身的教育因素,做到科學性與情感性的有機統一。在教學過程中,對於教材中所隱含和顯露的情感教育資料,教師要講清講透,學生要弄通弄懂。例如,要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首先必須結合學習化學知識,經過介紹我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文化、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我國科技人員的奮發圖強的事蹟等,讓學生認識祖國,瞭解祖國的今日、昨日、明天,使學生在“知我中華”的基礎上產生“愛我中華”的情感。在講"元素化合物"資料時,可結合我國的豐富礦產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的新成就,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教師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鼓勵性的評價,是使學生產生情感正增長的關鍵性措施。

雖然新課程下關於化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教學反思對教師的成長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有效途徑,也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更會促使教師成長爲新時期的研究型、複合型、學者型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