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通用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9W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1

各位同學們: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通用12篇)

讓我們想一想,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一切的衣食往行及生產、生活有哪一樣離得開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然而地球並不是有我們生存,還有很多很多的動物植物,所有生物的生存,又有哪一樣離得開地球上的大氣、森林,海洋、河流、土襄、草原呢?地球就是由所有的生物組成了錯綜複雜而關係密切的自然生態系統,這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環境。

然而,保護環境的演講稿,就是這樣供人類生存的環境,卻總是被人類自己所破壞。人類把文明的進程一直滯留在對自然的征服掠奪上,卻從來不曾想到對哺育人類的地球給予保護和回報,我們人類在取得輝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時,對自然的掠奪卻使得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滿目瘡疤,人口的增長和生產活動的增多,也對環境造成衝擊,給環境帶來壓力。

地球上人類、生物和氣候、土壤、水等環境條件之間存在着錯綜複雜的相互關係,就好比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各種機能之間都是需要保持平衡是一樣的,你想想,我們人類身上的某個器官壞了,人就會生病,就會痛苦不已,其實地球也是如此,一旦失去了生態平衡,便會產生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雖然我們現在還只是個學生,沒有能力去改變那些環境不問題,但是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春天到了,植物開始生長,我們可以積極參與植樹節,保護身邊的花草樹木。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愛護身邊的環境衛生,遵守有關禁止亂扔各種廢棄物的規定,把廢棄物扔到指定的地點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飲料杯、飯盒、塑料袋,用紙盒等代替,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垃圾,減輕垃圾處理工作的壓力。這一切,看起來不是很平凡的事情嗎?只要我們願意,很輕鬆就能完成,很輕鬆就能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重大工作當中。

親愛的同學們,你還在猶豫什麼呢?從此刻起,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一起去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我相信,有了每一個人的參與,我們的校園更美麗,我們的祖國更美麗,讓我們時刻謹記保護環境是不容推御的責任。

我的演講完畢,相信大家!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2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2班的陽佩潔。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地球母親,淨化校園環境”。

大家都知道,由於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全世界因乾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xx年達1億人。

各種慘痛的生態教訓,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生活在地球上,我們都希望天空湛藍如鏡,腳下的大地綠草如茵,身邊的湖水清澈明淨,眼前的陽光燦爛如金,這樣我們才能幸福地去生活和工作。

同學們,正因爲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我們才更應當切實地樹立起保衛家園的責任感,着眼身邊,立足校園。在鐵中美麗的校園裏,我們可以做的有很多很多。首先,我們要愛護學校公物和基礎設備;其次,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大大小小的果皮紙屑要放入垃圾箱內。不隨意踩踏草地、不損壞校園綠色植被。也許這小小的行爲舉止就能給我們的校園環境帶來大的改變。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爲”,在這裏,我誠摯地向大家發出倡議,請各位老師、同學們,都能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地球,淨化校園。努力把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美麗吧!

相信這小小的善舉,能淨化我們的校園環境,更能淨化我們的心靈。

謝謝大家!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3

保護環境,是我們大家應盡的義務,是我們大家應盡的責任。

今天,我漫無目的地走在公園裏,忽然我停下腳步,發現了兩個六七歲的小朋友,一男一女,一大一小,長得十分清秀。他們手裏拿着一些易碎的長方形磚塊,在空地上亂扔,十分不文明。

我看見了對他們說:“小弟弟、小妹妹,你們這樣很不文明,還很危險,和姐姐一起把這些撿起來扔進那邊的的垃圾桶好嗎?〞說着點了點那邊的黃色和黑色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

他們點了點頭,異口同聲地說好。說着我們撿了起來,把碎片扔進垃圾桶裏。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地球村!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4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生活環境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保護環境上並不十分重視。

爲了能讓我們的環境優美,不受到傷害。有許多老人來打掃大街,綠化草坪。他們每一天早出完歸,爲了祖國的綠化環境不惜一切代價。但那些不愛護環境的人偏偏還要去破壞,我們必須要爲不愛護環境的人做好思想工作,讓他們早一日改掉惡習。

在我們上學的路上,也有許隊多同學亂丟廢棄物。比如說:有的同學把小吃袋扔在校門口外,還有的同學把疊好的紙飛機隨意亂扔,甚至順着牆扔進學校,他們的這些行爲不但一次又一地影響着學校,還給每一天早晨做值日的同學帶來了很大麻煩,在校會上,教師一次又一次叮囑、說服,但有些同學並不聽勸,而是繼續破壞環境,縮短地球的壽命。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5

春暖花開,雨水喚醒了萬物;炎炎夏日,河水灌溉了農田;金色秋天,泉水吸引了遊人;冰天雪地,熱茶讓人備感溫暖;四季輪迴,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隨着國濟的發展,工業、農業用水急劇增加,水的處境陷入尷尬。我國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於聯合國確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緊張線”。就在去年,我國很多城市都出現缺水狀況,即使是“江南水鄉”也面臨着水資源危機。如我們臨近的西陽,去年就發生過缺水的事情。

你們知道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小夥伴用水是多麼困難嗎?在那裏,一滴水值千金。他們平時的生活用水都是儲存在井裏的雨水。而飲用水,則要從很遠的地方一桶桶挑來。即便只是一盆泥漿水,也要經歷洗臉、洗衣服之後再喂牲畜的過程。

水嘩嘩地流,那是地球媽媽哭泣的聲音,是我們心底流血的聲音。節水應該成爲我們的一門“必修課”:洗完手,擰緊水龍頭;刷牙洗臉時隨用隨開水龍頭;廁所水箱如果太大,可以在裏面放一塊磚頭或是一個裝滿水的塑料瓶,以減少衝水量;洗澡時,使用感應水龍頭;將洗臉水再用來洗腳,然後沖廁所;用淘米水洗碗筷,這樣既能去油,又循環使用了水資源。

晶瑩剔透的水,滴滴都珍貴。相信,節水大軍中,會有一個你!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6

有的人常說,丟一片紙屑又不會造成多大的危害。但他們可曾想過,如果人人都有他們那樣的思想,那麼全國十幾億人,不就丟了十幾億個垃圾嗎?這樣就會嚴重破壞環境,影響人類生存。相反,一人撿起一個垃圾也就能獲得一小份心靈上的安慰,獲得別人的讚賞,則丟垃圾的人難道會問心無愧嗎?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從我做起!”這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光說不做假把勢”。撿一個垃圾、種一棵小樹、保護一棵小草,都是我們作爲地球公民應盡的義務。我們居住在地球上,就應該爲地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同時,也爲自己着想着想吧!往河裏仍垃圾,等於危害魚蟲的生命,自己的’良心能安嗎?砍一棵小樹,等於危害鳥類的生命,自己又該有何感想?綠色,環保與生命是息息相連的,千萬別等到地球上沒有了鳥語花香,自己的生命也奄奄一息時才後悔,因爲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綠色環保,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幫地球恢復原來的嶄新面貌吧,大家快快行動起來吧!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7

隨着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愈來愈方便,但能源的消耗量也日益增多,導致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成了大家不可忽視的問題。

由於全球暖化的因素,造成許多不可避免的危機。像以往是一片冰天雪地的南極,近三十年來發生了大規模的融冰現象,面積相當於一個加州!這樣不僅會使海平面上升,危害到人類的生活,也會使可愛的企鵝毀於一夕。專家指出:南極的冰層融化,使得企鵝的棲息地大幅減少,小企鵝賴以爲生的食物也幾乎消失殆盡……。

如果有一天,冰山真的融化,海水倒灌,那世界將會成爲一片汪洋大海,而臺北、高雄等城市將瞬間沉入海底。而根據報告顯示,中國臺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排行世界前三名,十年內,造成了降雨不均,海平面上升,天氣酷熱等現象。若不及時改善,不僅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活,也極有可能造成「明天過後」那可怕的景象。

身爲地球的一份子,要爲自己的家園貢獻出一份心力,做好自己的本份,減少廢氣的排放量,多搭乘大衆交通工具,不任意砍伐樹木,提倡使用環保購物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它是這麼的美麗,希望大家能從自身做起,共同營造一個乾淨健康的家園。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8

今天是3月12日植樹節,豔陽晴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植樹,同行的還有杭州網其他20多名小記者和他們的爸爸媽媽。

一個小時的車程帶我們來到了目的地,位於良渚的“朗詩美麗洲”公園。一下車,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大片芳草地。威武的雪松拔地而起,小野花在芳草間漏下零零星星的痕跡。

我們跟隨隊伍來到了“黃土高坡”旁,排隊等候領取植樹工具。鏟子和水桶到我手中後,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奔向我準備種植的小樹了!

來到坡上,樹坑是事先挖好的,旁邊都“躺着”一棵待種的小樹。我和爸爸小心翼翼地把它扶起來,原來它是棵“活化石”銀杏樹。小樹只有我拳頭那麼粗,大約2米高。雖然沒有一片樹葉,只有突出的幾個小芽苞,但是已經有一種亭亭玉立的感覺了!

我們動工了,我和爸爸把小樹苗放入坑中,爸爸幫我扶住小樹。我賣力地將泥土填進土坑,每一鏟我都用盡全身力氣,直到汗流浹背。這讓我想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西北地區多麼渴望也有成片的綠色啊……

土坑終於填平了,爸爸拎着水桶去打水,我把土踏實,然後目不轉睛地盯着坡下,希望快點給小樹喝上清涼的水。爸爸來了,他拎着半桶水吃力地爬上土坡。“嘩啦、嘩啦”,小樹把水喝得飽飽的。一陣風吹過,小樹在風中左右搖擺,像在跟我們點頭致謝!

在今後的日子裏,小樹要獨自承受風吹雨打,我想小樹這樣才能堅強的生存下去……我也爲今天能給世界增添了一份綠色而高興!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9

今天早晨,我睜開朦朧的睡眼,擡頭向窗外望去。哇!窗外白茫茫的一片,怎麼什麼也看不見呢?這時,媽媽走過來對我說:這就是霧霾天氣。爲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高濃度的霧霾天氣呢?我不解地問媽媽。媽媽說:霧霾天氣的形成有很多原因,現在主要是空氣污染厲害,正如電視上新聞裏所說的我國很多地區都面臨‘四面霾伏’的危害,它已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霧霾天氣已經把我們困在其中了!具體情況你上網本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霧霾天氣是由於某個地區空氣環境而出現的,如果一個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很高的話,就會出現高濃度霧霾,使我們容易染上疾病,那後果不堪設想。霧霾天氣形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大氣空氣氣壓低,空氣不流動時主要因素。由於空氣的不流動,使空氣中的微小顆粒聚集,漂浮在空氣中。

2.、地面灰塵大,空氣溼度低,地面的人和車流使灰塵攪動起來。

3、 汽車尾氣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來城市的汽車越來越多,排放的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一個因素。

4、工廠製造出的二次污染。

5、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隨着空氣質量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

我沉思了很久,突然猛地站起來喊了一句:請霧霾遠離我們,我們會保護好環境的!屋裏,還是靜悄悄的……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10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

可是隨着人類的發展,科技的提高,地球已經越來越不堪重負。首先森林面積是很多減少,大片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土地用來建造城市,樹木用來做傢俱、造紙……,樹木生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人類使用的需求。森林是產生氧氣的主要場所,一顆樹木每一天就能生產約100克的氧氣,沒有了森林,我們人類就沒有氧氣能夠使用,我們就不能生存。我們應當怎樣辦呢?其實,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每一天,我都要喝鮮牛奶,爸爸媽媽也喝,外公外婆也喝。裝牛奶的盒子是用最好的紙做起來的,而最好的紙是由樹木化紙漿生產。想想看,我們在喝牛奶的同時,也在“吃”掉一顆顆大樹,全球人民一天要“吃”掉多少大樹啊!

自從學校裏說牛奶盒能夠回收,交給造紙廠,化紙漿生產再造紙,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收集使用過的牛奶盒。家裏每一個牛奶盒我都給清洗乾淨,涼幹後整齊打包,並且,告訴外公外婆,讓他們也把用過的牛奶盒都收集起來,等我回老家時一併交給我。這學期,我一共收集了303個牛奶盒,其中有很多是大盒子,總重量到達4公斤多。爸爸說這些牛奶盒需要兩顆大樹才能製成,也就是說我救下了兩顆大樹,我好開心啊!

養成習慣,收集所有牛奶盒子,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輕而易舉做到的小事,可是,如果大家一齊來做,我們是不是能保護很多很多的大樹,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不就成了一件大事!所以,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11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美麗的景色值得我們去欣賞,可是因爲人們的環保意識薄弱破壞了這一道道美景,我們要行動起來,保護環境。

此刻的污染有許多,其中空氣污染是最魁禍首。此刻霧霾PM2.5屬於最嚴重的空氣污染,我國首都北京因霧霾空氣污染指數到達600以上!所以空氣污染對我們的環境破壞相當嚴重,到底是什麼產生了霧霾呢讓我們來揭曉答案。霧霾主要是因爲汽車尾氣的排放和煙花爆竹所產生的,可霧霾有弱點。他像煙花爆竹一樣只要有水它就消失了,此刻準備用人工降雨來消除霧霾。期望國家能早日消除霧霾這一困惑。

其二就是水污染。水是生命之源幾乎世間萬物都離不開他,可就是有些人破壞了水。使環境受到破壞,使人的生命受到傷害。爲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爲植被吸收了有污染的水慢慢的開始枯萎、死亡,人喝了雖然不會死但也對身體有害。這些水從何而來呢那要看工廠,有些工廠把一些廢棄的石油顏料排進河裏,這樣清澈的小河變成了臭水溝。還有那可怕的白色污染,許多人把吃完的飯盒還有塑料袋投進河裏,這就是河水變髒的原因。還有的人浪費水,關水龍頭時不擰緊、破壞消防栓、踢水管讓水很多流失。雖然世界上海水佔全球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可世界上還有許多缺水國家其中我國就是裏面的一員,所以我們要節儉用水。記住一句話:“別讓人的眼淚,成爲世界上的最終一滴水!”

最終,我向大家倡議少使用汽車,少燃放煙花爆竹。少用塑料袋,節儉用水。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保護環境珍惜地球國旗下演講稿 篇12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世界節儉日話節儉",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大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爲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蹟,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熄、不斷繁衍、興旺發達。勤儉節約還是我們國家的建國方針,建國初期,毛澤東主席曾說"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鬥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近幾年來,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現一種比闊鬥富的不良現象,把勤儉的美德當作"過時"的觀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現以鋪張浪費爲榮,艱苦樸素爲恥的歪理。浪費的現象,在我們的學校裏也屢見不鮮,例如:水龍頭中的長流水,教室、辦公室中人去燈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裏還可以用的書包、文具、還沒有吃或者沒有吃完的水果、點心、牛奶,食堂裏每頓倒掉的剩菜剩飯,還有,每到暑假時候,畢業班的同學,把還可以穿的衣服當作垃圾丟到垃圾房裏,勤儉節約真是一種過時的觀念而應該丟棄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改革開放後,國家的經濟在不斷提高,但是,我國尚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比較貧窮落後的。在城市裏,還有許多下崗工人靠社會救濟金金生活,在農村,還有許多孩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西部山區,還有許多人爲解決溫飽問題而奔波。我們國家還沒有富裕到可以比闊鬥富的時候,勤儉節約的美德不能丟。

勤儉是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兩者相加,勞動者創造的成果纔會越累越多,社會才能發展進步。反之,則是社會衰敗,文明倒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歷史上多少人,貧困時勤儉節約,奮發有爲,終於成就大事,又有多少人富貴時驕奢淫逸、聲色犬馬,使千萬家財、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真正富足了,勤儉節約的美德也不能丟。

在當今社會經濟條件下講勤儉,其意義已經不止是物質上的克勤克儉,而更多體現爲一種高尚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體現爲奮發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作爲一種民族精神,勤儉節約美德更不能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