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環保大會上的講話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4.36K

環境保護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新環保大會上的講話,僅供參考。

最新環保大會上的講話大綱

最新環保大會上的講話篇1

同志們:

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是在國家實施“xx”規劃的開局之年,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了新階段,面臨着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的情況下,也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落實“xx”規劃的主題和主線,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出臺的《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和《國家環境保護“xx”規劃》,總結“xx”期間的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環境保護面臨的新形勢,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環保任務。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xx”時期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把保護環境確立爲基本國策,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xx”時期,國家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國環保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一是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重要變化。國家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任務,環境保護在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顯著增強。經全國人大批准,組建了環境保護部,爲更好地發揮環保在服務民生、宏觀調控等方面的功能提供了組織保障。制定了循環經濟促進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等法律法規,修訂了水污染防治法,環保的法律支撐更加有力。出臺了一些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價格、財稅等經濟政策,以及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生態補償等舉措,市場機制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更加顯現。國家“xx”環保規劃確定的各項指標和重點任務全面完成。

二是環境保護投入和能力建設力度明顯加大。“xx”期間,從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環保的財政資金支持,帶動全社會環保投入2.1萬億元,有力地推動了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快車道。中央安排專項資金70多億元,完成了全國一半以上的縣區級環境監測站標準化建設,初步建成了環境監測和污染源自動監控網絡。過去環保系統一些基層單位“廢氣靠聞、污水靠看、噪聲靠聽”,現在已經有了很大改觀。環境執法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開展了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加強了科技攻關、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爲做好環保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撐。

三是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大力推動環境保護的“三個轉變”(見附註),促進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並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以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的工作逐步加強。在結構調整中,嚴把節能環保關,採取綜合措施淘汰落後產能,全國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裝機容量佔總容量的比重由47%提高到71%,鋼鐵行業1000立方米以上高爐比重由21%增加到52%。嚴格項目環評,實行必要的區域限批,國家層面拒批的“兩高一資”建設項目總投資達3萬多億元。加強重點行業環保覈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出了貢獻。

四是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減排成效明顯。持續推進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控,着力解決突出污染問題,部分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解決了2.15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支持6600多個村鎮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示範建設,2400多萬農村人口直接受益。五年中,主要污染物減排預定任務超額完成,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由52%提高到77%,火電脫硫比例從14%提高到86%,七大水系好於Ⅲ類水質的比例提高幅度超過14個百分點,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期間環境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總之,“xx”時期是全社會環保意識明顯提升的五年,是投入和整治力度最大的五年,是環保領域不斷拓展的五年。這些成績來之不易,凝聚着包括在座各位的辛勞和智慧。剛纔,大會表彰了全國環保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在此,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到表彰的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多年來辛勤工作的環保工作者,以及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慰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矛盾和問題。我國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和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階段,發達國家一兩百年間逐步出現的環境問題在我國集中顯現,呈現明顯的結構型、壓縮型、複合型特點,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改變,壓力還在加大。當前,一些地區污染排放嚴重超過環境容量,突發環境事件高發。今年以來,節能減排形勢十分嚴峻,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幅度只有1.6%,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反而上升7.2%。總的來看,環境保護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繼續破解難題,推動環境保護事業實現更大發展。

二、進一步深化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現實情況都表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經濟轉型的要求日益迫切,環境保護任重道遠。保護環境是關係當前與長遠、國計與民生、和-諧與穩定的大事,關係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首先,加強環境保護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也付出了過大的資源環境代價,資源與環境已經成爲發展的最大瓶頸制約。目前,我國石油消費量已超過4億噸,其中2億多噸依靠進口。預計今年煤炭消費量可能達到35億噸,大致相當於其他國家煤炭消耗的總和;煤炭是我國的優勢能源資源,但從前年開始已經呈現淨進口的局面。當前成品油、煤炭等市場趨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應的難度。再按照這種拼資源、拼消耗的模式發展下去,資源就難以支撐,經濟難以持續。資源消耗大的結果是環境污染,環境問題的背後是資源的過度消耗。現在一些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嚴重退化,需要經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纔有可能恢復。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已成爲我國國情的基本特徵。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醒,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改變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增長模式,推動經濟增長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加強環境保護,既是轉方式的內在要求,也是轉方式的重要推動力量,是穩增長的重要引擎。對資源環境來講,可以破解瓶頸制約,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對結構調整來講,有利於產業優化和技術升級,再造新優勢;對發展空間來講,能夠擴大市場需求,形成新的增長動力。總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否見到實效,一個基本的衡量標準是發展的資源代價是否降低、環境質量是否改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生態環保力度有多大,一個明顯的標誌是節能環保產業是否發展壯大起來。

第二,加強環境保護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途徑。黨的xx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把建設生態文明納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環境作爲發展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先進、可持久的生產力,是一種稀缺資源。自然環境好就意味着投資創業環境有更大優勢,有利於聚集優秀人才,吸納先進生產要素,發展現代產業特別是科技產業和服務業,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隨着時代的進步,生態文明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一些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但也走過了先污染後治理、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彎路,付出了沉痛代價。正如國外學者所指出的,“沒有環境保護的繁榮是推遲執行的災難”;不保護環境,經濟就會陷入“增長的極限”;通過保護環境優化發展,經濟則會有“無限的增長”。加強生態環保不是放棄對發展的追求,而是要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和-諧。我們既要走工業化道路,又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這關係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根基,貫穿於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進程。

第三,加強環境保護是人民羣衆的迫切願望。隨着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接近5000美元,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階段,人民羣衆對提高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更多期盼和要求。身體健康是事業的本錢,是個人和家庭生活的基矗對羣衆來說,沒有健康,生活水平和質量就無從談起。對國家來說,沒有健康,人力資源的優勢就難以發揮。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載體是環境,環境狀況與人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優良的環境越來越成爲城鄉居民的普遍追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爲本,認真迴應人民羣衆的迫切願望,切實抓好環境保護。還要看到,基本的環境質量、不損害羣衆健康的環境質量是一種公共-產品,是一條底線,是政府應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而現在影響和損害羣衆健康的環境問題還不少,農村仍有8000多萬人飲水不安全,一些大城市灰霾天數接近全年的30%-50%,由環境問題引發的羣體性事件不斷增多。我們要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重要的標誌之一、也是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就是生態環境。我們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的宗旨,就必須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改善環境質量,增進人民羣衆的福祉,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

第四,加強環境保護是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必然要求。環境問題是一個涉及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技等多層次多-維度的複雜體,當前世界各國的競爭已經從傳統的經濟、技術、軍事等領域延伸到環境領域。在世界經濟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各種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擡頭,一些西方國家對進口產品提出了“碳關稅”、“碳足跡”的要求,綠色壁壘逐漸成爲維護本國利益的手段。歐盟準備在明年對境內經停航班徵收碳排放費,澳大利亞今年也通過了對碳排放徵稅的法案,就是例證。這種趨勢可能還會發展和蔓延。我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對外依存度高。如果我們不加強應對和適應,不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對外貿易就可能受阻,國際發展空間就可能受到擠壓。現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全球性問題已經成爲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和博弈的新焦點。我國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排放量已居世界前列,發達國家要求我減排的壓力不斷加大。我們應當抓住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契機,變挑戰爲機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在世界科技和產業調整變革中,綠色經濟、低碳技術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爲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新平臺,這本質上也是發展空間的爭奪。從增強綜合競爭力、維護國家利益、保障能源資源安全、承擔國際責任考慮,都需要我們切實做好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工作。

國家“xx”規劃綱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國務院關於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家環境保護“xx”規劃,都對今後的環保工作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並明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環境保護是經濟增長、結構調整、民生改善的匯聚點。我們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環境保護作爲穩增長轉方式的重要抓手,把解決損害羣衆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爲重中之重,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環境保護的各領域各環節,積極探索代價孝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資源環境效益的多贏,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進步。

三、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處理好發展經濟與創新轉型、節約環保的關係,是擺在我們面前一個現實而緊迫的重大課題。國家“xx”規劃明確了發展的主題主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總的基調是穩中求進,“穩”主要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調整經濟結構。落實“xx”規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具體到環境保護領域,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之所以強調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這是因爲:一方面,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時又跨入經濟社會結構加速變動、各種矛盾和風險明顯增多的中等收入發展階段,環境已成爲制約進一步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考驗。另一方面,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不足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部分羣衆生活還不富裕,按照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確定的新的貧困標準,還有1.28億人尚未脫貧。必須牢牢堅持把發展作爲第一要務,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要用發展的辦法去解決前進中存在的問題。發展必須轉型,要堅持以人爲本,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生態環保,實現科學發展。轉型也是發展,是一種有促有控、調優調強的發展,通過推進環保,可以培育新的增長領域、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環境問題本質上是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消費模式問題;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必須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調整經濟結構上求突破,在改進消費模式上促變革。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必須把穩增長與促轉型有機結合起來,兼顧當前和長遠,在轉型中鞏固當前增長勢頭、實現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就是要把經濟發展與節約環保緊密結合起來,推動發展進入轉型的軌道,把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作爲發展的基本前提,同時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對經濟增長的優化和保障作用、對經濟轉型的倒逼作用,把節約環保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國民經濟體系。

一是要把優化產業結構與推進節能減排結合起來。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既可以提高發展的質量,又是從源頭上節能減排的治本之策。“xx”期間,爲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各地做了艱苦努力,但在後期壓力仍然很大,一些地方搞拉閘限電,對羣衆生產生活造成了一定干擾。國家“xx”規劃綱要提出了新的五年節能減排任務,這是在“xx”既有基礎上確定的,還增加了兩項污染減排指標,潛力縮小了,要求更高了,難度更大了。深入推進節能減排還得從治本上想辦法,在結構調整上下真功夫。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等產業,繼續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後產能。需要強調的是,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具有市場需求廣、就業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等優勢,能耗強度平均只有工業的1/5,污染排放更低,要加快發展步伐,努力提高服務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二是要把企業增效與節約環保結合起來。就我國工業企業來講,不少企業在生產方面的技術裝備並不遜色,有的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意識相對淡雹環保方面的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目前我國重化工行業單位能耗明顯高於世界先進水平,一些單位產品污染物排放量甚至是發達國家的10倍。通過改造既能降耗減污、又能增加效益,提高競爭力,潛力巨大。“xx”期間,要把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作爲一件大事來抓,重點推進重化工行業的技術改造。請認真研究,做好規劃,分批組織實施。對現有重污染企業,要深入開展環保覈查,促使企業做好節能環保改造。對新建企業特別是重化工企業,也要強化節能環保的硬約束。國際上跨國公司新建重化工企業時,環保及相關投入佔建設資金的比重一般達到15%-35%,而我國只有少數企業能夠達到10%。要提高環境准入門檻,促使新建企業增加環保投入,採用先進的環境風險防範技術。

三是要把擴大內需與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結合起來。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也是我們的最大優勢。在當前世界經濟變數明顯增多的情況下,必須更加重視擴大內需,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擴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現在我們大規模推進能源資源節約和環境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這種投入可以對技術、裝備、服務等創造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規模可觀的新興產業,從而帶來更大的回報和效益。“xx”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累計超過7萬億元,增加值約2萬億元,已接近全社會環保投入。“xx”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累計將達到十幾萬億元,增加值將超過環保投入,顯示出新創產出大於治理投入的良好前景。要完善扶持政策和措施,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品、技術和服務,包括技術裝備、專業管理、工程設計、施工運營等產業,以提高節能環保效率,拓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要實施主要污染物減排、農村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環保先進適用技術研發應用和環保產業發展示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與運行保障等重點環保工程,進一步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能力。同時,要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保護生物多樣性。

四是要把生產力空間佈局與生態環保要求結合起來。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環境容量和生態狀況都有很大差異,推動發展、轉型和環保必須優化經濟的空間佈局。目前一些發達地區資源靠長距離輸入,環境嚴重透支,必須加快產業升級步伐,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優化發展中強筋壯骨、形成新的競爭優勢。現在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步伐明顯加快,這符合經濟梯度推進的規律和全國發展的需要。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行差別化的產業政策,同時必須嚴格環境准入標準。中西部地區既應抓住機遇發展經濟,用好差別化的產業政策,又應堅持高起點發展,絕不能降低環境門檻,要切實防止污染轉移。還要結合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國家環境功能區劃,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紅線,履行好環境管理職責。

四、切實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羣衆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保護環境的目的就是要實現水清天藍地乾淨,環保成效的關鍵在於環境質量的改善。要適應人民羣衆宜居安康的需要,總結過去行之有效的經驗,推進改革創新,完善辦法措施,加快解決一批積重難返的環境問題,爲科學發展固本強基,爲人民幸福增添保障。

第一,要堅持努力不欠新賬、多還舊賬,加大水、空氣等污染治理力度。解決環境問題,必須處理好預防與治理、新賬與舊賬的關係。我們既要通過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國民經濟體系,努力不欠新賬,又要加快治理歷史遺留的存量污染問題,儘量多還舊賬。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xx”期間,要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全面完成保護區劃分,全面取締所有排污口,全面推進水源地環境整治,確保羣衆喝上乾淨水、安全水。流域污染防治要在繼續突出重點的同時,把覆蓋範圍擴大到所有大江大河大湖和有關海域,並實行分區控制,優先防控重點單元。通過財稅優惠、項目傾斜等措施,鼓勵一些地方率先摘掉流域水污染嚴重的帽子,讓其休養生息。江河湖泊一旦污染,治理成本巨大,甚至不可逆轉,要優先保護水質良好和生態脆弱的湖泊和河流。“xx”期間,中央財政將通過專項資金投入100億元“以獎促保”,各地也要加大投入和引導社會投資。現在一些地區中小河流和溝渠有水皆污,地方政府要更加重視這些水系的治理。同時要進一步提高城市污水處理率,“xx”期末全國城市要平均達到85%以上,東部發達地區城市要超過90%。

人們生活須臾離不開空氣。“xx”期間,防治大氣污染要實行脫硫脫硝並舉、多種污染物綜合控制,並健全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明顯減少酸雨、灰霾和光化學煙霧現象。前段時間,一些大城市出現長時間灰霾天氣,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細顆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天氣的主要因素。處理好這個問題,一是要抓緊修訂和發佈嚴格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爲發展中國家推薦的標準,增加PM2.5等監測指標,改進空氣質量評價方法;二是要根據各地空氣污染特徵、經濟發展水平和空氣質量要求分期實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可通過聯防聯控率先實施;三是要適時提高標準限值,逐步與國際標準接軌。應當看到,把PM2.5納入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指標,不僅是環境保護的一大進步,也是經濟結構、消費模式的一大轉折。PM2.5人爲來源主要來自於機動車尾氣、燃煤煙塵、建築揚塵以及冶金水泥等工業粉塵。降低PM2.5濃度,必須大幅度調整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加快淘汰污染嚴重的企業,同步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新能源汽車,引導羣衆綠色出行等等,這將帶來一些深刻變化。國家將從產業發展、財稅政策、節能減排等方面支持各地“關舊上新”,調整、改造、關停一批落後企業,新上一批環境友好的產業。

第二,要堅持城鄉統籌、梯次推進,加強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整治。城市環境與農村環境脣齒相依,農村環境保護不好,不僅損害農民的利益,還會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的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顯示,農業源排放的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分別佔排放總量的44%、57%和67%。這反映出城鄉環保還不平衡,農村環保仍是一塊短板。“xx”期間,要大力推進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導和鼓勵農民科學施肥施藥和合理養殖種植,積極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復,把好土壤這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同時,結合新農村建設,擴大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範圍,重點完成6萬個建制村的綜合整治,每年抓出一批羣衆看得見、摸得着、能受益的治理成果。

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重金屬污染事件,嚴重影響人民羣衆尤其是兒童的身體健康。要嚴格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有效減少重金屬污染的危害。一是合理調整涉重金屬企業佈局,嚴格落實衛生防護距離,在人口聚居區和飲水、食品安全保障區堅決禁止新上項目。二是提高准入門檻,督促企業深度治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不能達標的企業一律停產整頓直至關閉取締。三是對重點防控區域採取工程措施集中治理,加快解決鉻渣、尾礦庫等歷史遺留問題。

第三,要堅持預防爲先、及時應對,着力消除污染隱患,妥善處置突發事件。環境污染事故是經濟粗放型增長的結果,是環境問題日積月累的破壞性釋放,一旦發生,後果十分嚴重。要牢固樹立隱患險於事故、防範勝過救災的理念,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和評估力度,把環境污染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要建設快速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充實應急救援物資和裝備,一旦發生事件就及時啓動應急預案,把損害降到最小程度。要合理調整化工企業空間佈局,嚴格化學品生產管理,堵塞運輸安全漏洞,切實防範化學品環境污染事件。

這裏需要特別強調核安全問題。一樁大的核事故,不僅會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甚至會毀掉整個核事業。今年3月發生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事故,對我們是一個警示。我們一定要慎之又慎,絲毫不能放鬆警惕,堅持安全至上,組織力量對我國核電進行全方位評估和論證,抓緊編制核安全規劃,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同時,要切實加強放射源管理,避免發生公共事件、禍及人民羣衆。

五、在改革創新中開創環保工作新局面

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環境保護作爲轉型發展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來抓,加強組織領導,齊心協力,共同做好各項工作。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辦法來破解難題,健全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體制機制。在此,我提幾點要求:

一是落實目標責任。環境保護實行的是統一監管、分工負責,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環境質量和環境安全負總責的管理制度。剛纔,受國務院委託,周生賢同志與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中央企業負責同志簽訂了“xx”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各地要儘快分解任務,落實計劃,確保實現預定目標。要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標體系,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績效考覈,嚴格實行責任制。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方,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二是完善經濟政策。我國在環境方面歷史欠賬多,各級財政要把環保投入列入年度預算,並保持合理增長幅度。國家財政資金和預算內投資都要增加環保能力建設投入,保障必要的運行和維護經費。“xx”節能減排目標中新增了氮氧化物減排任務,能否完成這項任務與燃煤電廠脫硝緊密相關。國家已經出臺脫硝電價,還要抓緊出臺脫硝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完善脫硫脫硝電價政策。保本微利是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的基本前提,要完善城鎮污水處理收費政策。過去的實踐證明,“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是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之有效的手段,中央財政將進一步擴大“以獎促治、以獎代補”資金規模,有條件的地區也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開徵環境保護稅對於“清費立稅”、促進企業強化環保具有重要作用,要抓緊研究立法和開展試點。國務院對完善環境經濟政策提出了明確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儘快制定並出臺相關實施辦法。

三是推進改革創新。改革是發展和轉型的強大動力,從根本上破解資源環境難題也必須從改革上找出路,創新體制機制,調動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進這方面改革,既要着眼於環境與發展事業,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又要把握環境保護的特有規律,探索改革的有效措施。比如實行排污權交易,不僅可以使排污多的企業增加成本,而且可以使排污少的企業獲得經濟效益,還可以促進相關環保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這有利於把政府強制減排行爲轉化爲企業自主減排行動,實現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從國際上看,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相繼實施了排污權交易,促進了污染減排,提高了污染治理效率。美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實施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20xx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1970年下降63%,減排成本僅相當於原先估算的1/3。近年來,我國東部一些發達省份在這方面也開展了試點工作,並取得好的效果,有必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再如,對電、水、氣等涉及民生的資源產品實行有區別的價格政策,能夠有效抑制不合理需求,從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要抓緊研究論證,區別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積極推進階梯式資源價格改革。又如,生態補償是平衡不同地區發展和環境權益的重要手段,要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通過財政補助、轉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國家生態補償專項資金,同時探索流域上下游之間、不同主體功能區之間生態補償的有效辦法。

四是強化環境法治。法律法規是環境保護的剛性約束和制度保證。目前我國環境法規體系還不健全,特別是罰則較輕,同時也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使得環境“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長期存在。基本的環境是一種公共-產品,破壞環境的行爲必須受到嚴懲。現行的環境保護-法頒佈實施了20多年,有些內容已不能適應新形勢需要。要加快修改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形成比較完備的環境法律法規框架,特別要加重罰則、加大懲處力度,真正起到足以震懾違法行爲的作用。各級環保部門要嚴格環境執法,把日常執法檢查與環保專項行動結合起來,實施跨行政區執法合作和部門聯動執法,敢於碰硬,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健全執法程序,規範執法行爲,建立執法責任制。要積極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鑑定評估,健全環境損害賠償機制,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和法律援助,強化環境司法保障。同時,進一步研究和解決環保執法監管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供必要的保障。

五是加強科技支撐。科學技術是解決環境問題的利器。要把科技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區域性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土壤污染修復與治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等重大環境科技專項,力爭在共性技術、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大環保技術裝備研發力度,努力提升國產化水平,不斷降低治理成本。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六是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是涉及人人的事業。要深入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計劃,廣泛動員全民參與環境保護,引導全社會以實際行動關心環境、珍惜環境、保護環境。要暢通公衆參與環境保護的渠道,對涉及羣衆利益的環保規劃、決策和項目,充分聽取羣衆意見,鼓勵檢舉、揭發環境違法行爲,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要充分發揮新聞工作者、文藝工作者的作用,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的工作機制,加強與社區、民間環保組織和環保志願者的溝通,提供必要的幫助,更好地鼓勵、支持和引導他們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

新的時期,環境保護部門不僅要做好環境執法、綜合監管等工作,而且要增強宏觀意識,立足服務轉型發展、服務民生改善的需要,用全局視野和戰略思維考慮環保工作,在宏觀經濟政策制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結構優化佈局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要進一步完善項目環評、規劃環評、區域限批等措施,健全環境保護綜合決策機制,理順環境監測和督查體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環境保護綜合改革試點。要進一步加強環保隊伍和機構建設,全面提高環境保護工作能力。廣大環保工作者要不負重託、不辱使命,做以環境保護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參與者、推動者,做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者、引領者。

今天在座的同志都與環保工作有關。大家過去爲我國環保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今後的任務更加繁重。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進一步做好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再創佳績,多出典型,努力開創“xx”環境保護新局面。

最新環保大會上的講話篇2

同志們:

今天之所以佔用大家週六休息的時間,召開這次全縣環保工作會議,主要是基於這麼兩點考慮,一是我縣目前環保工作所面臨的形勢、任務和壓力;二是有一些像污水處理、小鑄造的關停取締和改造等比較急迫的工作,急需進行安排部署。通過會議的形式,對省市環保工作會議精神予以貫徹落實,對全縣的環保工作分析形勢,研究對策,明確責任,強化措施,動員全縣上下出硬招、下真功、求實效,全力打好環保攻堅戰,圓滿完成全年的各項目標任務。

剛纔,慶水同志宣讀了《棗強縣20xx年大氣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方案》,這個方案已於昨天經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併成立了由縣政府全體班子成員掛帥的強有力的領導班子,細化了分工,夯實了責任,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國強主任、金茂主席分別傳達了李謙書記關於加強環保工作的批示精神、楊慧市長致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一封信,學志縣長總結了我縣去年的環保工作,並對今年的環保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講的很詳細、很具體,我完全同意。棗強鎮、住建局、恆潤集團做了很好的表態發言,從他們發言中,我們看到了做好環保工作的決心和信心。同時,會上還印發了《關於完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的實施意見》等四個文件,會後,大家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按照文件要求,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再講四句話:

第一句話:環保是第一民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民心所向。 大家都知道,當前,我們正處於政治經濟新常態之下,相應的我們抓環保工作也必須運用新常態的思維、態度和措施。 過去,老百姓“盼溫飽”、現在老百姓“盼環保”,過去老百姓“求生存”、現在老百姓“求生態”。最近網絡上發佈了柴靜的《穹頂之下》,相信大家已經看過,一個網絡發佈的視頻,能夠在短短的一週內被點擊兩億多次,引起巨大共鳴,這說明公衆對與自身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越來越關切,對環境空氣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對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願望也越來越迫切,期盼更多的藍天白雲、綠水青山,渴望更清新的空氣、更清潔的水源。近兩年以來,我縣加大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開展了皮毛鞣製污水、磚瓦窯、小鑄造、城鄉環境衛生等專項整治,禁止焚燒秸稈,開展造林綠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效果明顯,空氣質量有所好轉,污染減排完成了年度任務,水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升。但是,與人民羣衆的要求相比,差距還非常大。 3 月10 日,省環保廳公佈了全省143 個縣( 市、區)2 月份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結果,我縣空氣質量監測結果位列倒數第8 ,在衡水市倒數第一。這給我們敲醒了警鐘,使我們更加覺醒,更加看到了做好環保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以對棗強長遠發展負責、對老百姓身體健康負責、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強化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堅定信心決心,切實把大氣污染防治這一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緊緊抓在手上,舉全縣之力實現我縣環境空氣質量的明顯改善。

第二句話,環保是政治任務,攻堅的效果是檢驗幹部的試金石。 3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要多措並舉、多管齊下,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羣衆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今年都對環保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省、市先後召開了環保工作會議,市政府與各縣市區簽訂了責任書,完不成年度目標,將被省市約談和追責。我縣位於京津冀一體發展戰略區域,擔負着環境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我們要把環境保護作爲對各級各部門工作作風和能力的一種考驗,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的總要求,以“保護環境、鐵腕治污”爲總基調,堅決整治一批、拆除一批、扶持一批、重處一批,以破釜沉舟的魄力向環境污染宣戰,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向違法排污開刀,全面打響環境保護攻堅戰,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今年,我們要重點開展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加快推動減排重點項目建設。 今年是“xx”污染減排硬指標全面完成之年,我縣減排壓力巨大,需要完成的重點減排項目較多,不能有絲毫鬆懈。會前,縣政府與各鄉鎮、工業園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希望大家按照要求超前謀劃、及早安排,及時將減排目標責任細化到重點領域和企業。環保局、住建局、大營鎮要加強縣城污水處理廠、大營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工程設施運行監管,充分發揮減排效益。要儘快啓動營新污水處理廠項目、地熱尾水回灌工程;加快推進肖張鎮污水處理廠和縣城第二污水處理廠建設,全面完成46 個畜禽養殖污染治理項目。各有關鄉鎮、部門要從全縣大局出發,層層明確目標任務,落實治理工作責任,確保減排目標圓滿完成。

第二,要全面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重點在“壓煤、降塵、控車、治企、禁燒”方面下功夫、求實效。 “ 壓煤”, 就是嚴控煤炭消費總量,強力推進集中供熱工程,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加大對重點燃煤企業的監管力度,確保脫硫除塵設施正常運轉、煙氣達標排放。加快建設潔淨煤配送中心和供應網絡,取締縣城周邊散燒燃煤攤點。“降塵”,就是要嚴格落實《河北省建築施工揚塵治理15條措施》,對各類施工揚塵源實行“一票停工制”,即未按要求完全落實防塵、抑塵、降塵措施的,一律要停工整頓。同時,加強公路兩側各種沙石料場、煤堆等要全部實現封閉儲存,堅決遏制揚塵。“控車”,就是要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在充分教育引導的基礎上,嚴格執行黃標車限行制度,依法嚴厲查處黃標車違規運營行爲,從源頭上推進淘汰進程。“治企”,就是重點整治以小鑄造爲主的“三小”皮毛鞣製、燃煤等污染企業,集中查處未安裝污染防治設施、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偷排偷放、惡意排污、超標排污等違法行爲。楊慧、李哲民等市領導來我縣調研時,對我們皮毛鞣治理、清理小鑄造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且將於4 月上旬,在我縣召開現場會,這既是對我們工作肯定,也是在給我們施壓和鞭策,這項工作我們非做不可,必須幹好、幹出成效。“禁燒”,就是要加強秸稈、垃圾、樹枝樹葉、雜草禁燒工作力度,各鄉鎮要積極推行秸稈綜合利用,並與所轄村簽訂責任狀,將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實行聯防聯控,積極消除着火隱患,確保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煙。

第三,要在全縣範圍內紮實開展環境保護專項行動。 主要開展好三項專項行動,一是開展環境隱患大排查行動。要集中精力,抓緊開展皮毛鞣製、玻璃鋼下腳料、露天噴漆、燃煤鍋爐等污染行業環境隱患大排查活動。要實行拉網式排查,做到不漏一業、不漏一地、不漏一企,對違法超排、偷排、直排的企業和項目要檢查摸點、登記在案。對各類隱患企業該取締的堅決取締,該關停的堅決關停,該整改的堅決整改。二是開展嚴懲違法排污專項行動。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工業企業污染排放專項行動成果,對於環保部確定的違規排放、地熱水源後續處理和危廢處理等督查重點,緊盯不放,不折不扣、一板一眼的認真整治,抓好整改落實。三是開展環境整治督查行動。縣委政府兩辦督查室、監察局、環保局要聯合出擊,採取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路線的方式進行明查暗訪,對在攻堅行動中,因工作不務實、排查不深入、督促不到位、整改不徹底的,縣政府將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約談問責。

第三句話,環保是發展動力,綠色生態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 環保工作是科學發展的“生命線”、跨越趕超的“生態線” ,抓環保工作既是把生態優勢轉化爲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產業轉型升級、跨越提升的現實需要。一方面,隨着區域競爭的日益激烈,一個地方生態環境的好壞,已經成爲招商引資的重要風向標。做好環保工作,創造更加生態優美的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棗強投資創業,才能促進我們的經濟社會快發展、大發展。因此,在新上項目方面,對不符合環保法規、產業政策、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即使投資強度再大、經濟效益再高也堅決不批准、不上馬。另一方面,更加嚴厲的新《環保法》和環保政策,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今天在座的也有企業家代表,在這裏,我要告訴大家,今年正式實施的新《環保法》,將環境違法案件列入了入刑條款,使環境問題更加敏感。重大環境違法問題一經發現,輕則關停整頓,重則依法嚴厲查處相關責任人。阜城的明膠事件、深州的非法排污問題,包括我們皮毛鞣製、硝染等環節,多次被媒體關注,無疑給大家敲響了警鐘,牽扯的不僅是我們的工作精力,更關乎我們的對外形象,影響着企業和產業的發展。所以說, 今後如果在環保問題上漠然視之,企業犧牲的是生存,領導幹部犧牲的是自身,棗強犧牲的將是未來。因此,廣大企業要主動配合好污染防治工作,積極轉方式、調結構,堅定不移地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我縣皮毛、玻璃鋼、機械製造三大特色產業,或多或少都存在環保問題,不容迴避,圍繞產業的環境問題,我們要做好三個產業規範治理,實現清潔生產、達標排放;對於“三小” 企業(小鑄造、小電鍍、小化工)要堅決關停,督促企業轉產。要建立完善環境保護獎懲機制,用環保機制倒逼企業設備上檔次、提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棗強產業發展的升級版。

第四句話,環保是社會工程,做好環保工作需要齊心協力,共克時艱。 環境保護是一項龐大、複雜、長期的社會系統工程,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是各部門、各鄉鎮履職盡責的“高壓線” 。 一要強化責任。 各鄉鎮、工業園區、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把環保工作擺上重要日程,加強組織領導,真正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責任到位。要健全“縣、鄉、村三級網格”的環境監管體系和環保工作考覈機制,對沒有完成環保目標任務、沒有認真履行環保職責的責任人,要通報批評;對違反環保法律法規、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二要協調聯動。 要建立聯合執法機制,由環保局牽頭,公安、質監、工商、住建、畜牧等部門配合,對羣衆反映的涉及環保的熱點難點問題,要加大執法力度,加大執法頻率。對不符合排放標準的企業和單位,該整改的整改,該關停的關停;對偷排偷放、超標排放等各種惡意違法行爲要實行“零容忍”,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對嚴重違法、屢查屢犯的企業,要堅決查處,依法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涉及犯罪的要嚴肅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要加大投入。 要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各相關部門要緊緊抓住國家加大環境保護投入的有利契機,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政策性貸款和專項資金支持。要加快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市場運作,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環保領域。廣大企業也要加大環保技術裝備引進力度,努力提升技術水平,不斷降低治理成本。 四要宣傳引導。 要深入開展全民環境宣傳教育行動,提升公衆的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廣泛動員羣衆參與環境保護,引導全社會以實際行動關心環境、珍惜環境、保護環境。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在電視臺開闢專欄,堅持正面引導爲主,抓好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推動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當前,對於我們來說, 除了按部就班做好環保工作的同時,還有兩項工作非常重要、非常緊迫。一是3月底必須從全省環境質量後十名中出列,而且要永久出列,爭取進入全省中上游水平,這不僅僅是縣委、縣政府的要求,也是棗強40 萬人民的期盼,我們責無旁貸。二是4 月初,全市環保工作現場會將在我縣召開,從現在到會議召開還有十幾天的時間,我們要加大工作的力度,對小鑄造、皮毛鞣製、污水處理等工作,要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務求實效,力爭把棗強最好的環境形象展現出來。這兩項工作由學志同志牽頭,抓緊協調、對接和籌備,力爭圓滿完成。

同志們,環境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孫的事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必須以堅定的決心、高度的擔當、紮實的作風、過硬的措施,向環境污染宣戰,爲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福地,做出積極的貢獻!

最新環保大會上的講話篇3

同志們:

今天,市政府召開的全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的目的,就是要客觀分析全市環境質量現狀,認清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堅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標準,把握大局,爭創生態城市,努力實現環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剛纔,大家收聽觀看了朱基在第五次全國環境保護會議上的講話 和全市環境質量現狀多媒體演示,各鎮、市各有關部門向市政府遞交20xx年度環保目標責任書。會議形式新穎,內容豐富,開得很好。下面,我想就我市環保工作,講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正視現實,深化認識,切實增強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近年來,全市各級在推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普遍加強了環境保護,爲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1998年以來,全市先後關閉了36家污染重、治理難、效益差的“五小”企業,對51家污染嚴重的企業下達了限期治理任務,對100多家污染企業排污口進行了規範化整治。共建工業廢水治理設施220臺(套)、廢氣治理裝置371臺(套)。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98%以上,區域、交通噪聲達相應功能區標準,市區空氣質量優於二級標準,農村90%達一級標準。城鄉環境面貌明顯改觀,基礎設施投入加大,建成了市區3萬噸級生活污水處理廠,實施了長江引水工程,解決了城鄉居民生活飲水問題;新闢城市休閒廣場6個,市區綠化覆蓋率達22.13%,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全市上下關注環境、重視環保的意識明顯增強。應當說,全市環境保護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是明顯的。我市的環境保護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 的充分肯定。1996年我市被命名爲全國首家“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1997年通過了環保模範城市複查驗收,1998年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太湖流域水污染源達標排放,1999年提前完成環保“一控雙達標”任務,20xx年再次通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複查和“雙達標”的核查,20xx年編制完成的《張家港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通過國家級專家論證。前不久,國家環保總局解振華局長來我市調研,對我市環保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指出張家港市“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探索文明發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 ,在全國走在了前列”。對此,環保部門的同志付出了艱苦的努力,功不可沒。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看到,環境保護是一項艱鉅而長期的任務,不會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事實上,我市的環境保護任務依然很重,全市污染負荷仍居高不下,環境質量尚未根本好轉,部分指標甚至出現了“回潮”。如果對環保工作稍有放鬆,以前的辛苦努力很可能會付之東流。從目前看,有以下四個方面問題值得引起警惕:

一是領導 認識還不到位。總的看,各級幹部的環保意識普遍增強,對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但具體到少數地方、具體到少數領導身上,由於思想認識水平不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在處理具體問題上往往出現偏差。特別是當發展經濟與治理環境發生衝突時,往往重經濟、輕環保,重眼前、輕長遠,重局部、輕全局,對違法排污行爲眼開眼閉,甚至對應該關停或已經關停的企業照常開工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爲企業違規超標排污開了綠燈。現在各地都在下力氣抓區域開發建設,這是件好事。但有些地方急功近利,擅自建辦工藝落後、污染環境的小項目,仍想走過去“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實在是得不償失。部分工業小區缺乏統一規劃,佈局不合理,設施不健全,沒有統盤考慮環境容量、環境影響,處處設點,村村冒煙,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有的居住區與廠區相互交雜,經常引起廠羣糾紛,處理難度較大;一些難治理污染項目和低水平重複建設現象也時有發生,污染物排放總量難以控制。這說明,在少數領導頭腦中,環境保護這根弦還繃得不緊,對環境污染造成的後果還沒有清醒的認識。認識是行動的先導,行動是認識的反映。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認識問題,我們的環保工作就不會有大的起色。

二是環境質量不容樂觀。全市水環境質量改善不快,局部地區不盡人意。大氣污染治理步伐不大。固體廢物污染明顯增加。另有大量的建築垃圾,目前只是採取簡單填埋方式,造成的遺留問題較多。此外,城區餐飲業油煙污染及建築施工噪聲也已成爲嚴重擾民因素,影響了人民羣衆的生產、生活,羣衆投訴明顯增多。

三是基礎設施相對滯後。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落後,一些治理設施“老化嚴重”,不少設施“帶病運行”。全市各鎮至今還沒有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廠,企業治污設施“各自爲政”,生活污水直排現象相當普遍。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近幾年建成了一批熱電工程,部分區域已具備集中供熱條件,但由於供熱管網建設未能配套,集中供熱範圍相對較小,大小鍋爐數量難以減少,導致城區環境空氣質量較去年有所下降;生活垃圾缺乏綜合利用,成爲一大隱患。

四是監督執法力度不夠。全市環境監控的覆蓋面還不廣,特別是對中小企業管理 還不到位。這些企業雖單個排污量不一定很大,但由於企業分佈散、數量多,累計污染負荷就非常驚人。在污染源治理、新上項目審批中,環保第一審批權執行得還不夠,標準還不高,程序還不規範,容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干擾,該關停的沒有關停,該深度治理的沒有繼續治理,造成“小馬拉大車”,穩定達標難以保證。環境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職責,但環保齊抓共管的局面還未真正形成,實際工作中常常是環保部門唱“獨角戲”, 環保執法力量不足,執法手段相對落後,自動化監控程度還不高,還存在執法不嚴、心慈手軟的現象,很難保證從源頭上遏制環境污染。

xx指出:“環境保護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對這項重大的經濟社會工作必須始終抓得緊而又緊,做得實而又實,絕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和懈怠。”從我市情況看,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首先必須端正各級領導的思想認識,牢固樹立大環保的觀念,儘快在以下三個方面形成共識:

一是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線。環境既是人類的生存地,也是人類的生命線。水、空氣、土地綠化等等,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生態環境好不好,直接關係到廣大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現在,羣衆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幾年來,全市關於環境問題的來信來訪明顯增多,由環境污染引發的矛盾和糾紛已經成爲影響社會安定的一大隱患。一些地方經濟上去了,但羣衆的抱怨反而多了。他們講,現在房子新了,鈔票多了,但水髒了,病也多了。前些年,對於水污染問題,農村老百姓有段形象的描述,叫做60年代淘米澆飯,70年代洗衣洗菜,80年代倒馬桶不蕩蓋,90年代吃自來水要加活性炭,再後來是連鴨子都不敢下河灘。這說明水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對此,一些地方確實要深刻反思。我們常講,爲官一任、造福一方,不僅要努力增加羣衆收入,更要提供優美的生存空間,既要小康,更要健康。如果連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也不能提供,我們還奢談什麼實踐“三個代表”?還奢談什麼爲廣大羣衆謀福利?今天在座的各位領導幹部,絕大部分都是張家港本地人,你們既是保護環境的主要責任人,同時也是保護環境的直接受益者。因此,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紮紮實實把環境保護這一得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工程、也是一個最大的工程建設好。

二是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們當前的中心任務,而發展生產力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環境質量關係到區域形象,關係到投資環境。我們張家港沒有名山大川,沒有鐵路機場,在招商引資中已經相對處於劣勢。如果我們的生態環境再不好,今後靠什麼去聚集人氣、留住人才?靠什麼引進外來資本、加快發展?加大環保力度與招商引資不矛盾。現在,投資者關注的投資環境,已不僅僅是過去意義上的“幾通幾平”,而是有了更高、更細的要求。例如,不少外商來投資時先看水質化驗報告 ,有的甚至拿回本國化驗。水質檢測的內容,已從過去的30來項增加到目前的50來項。特別是食品類、紡織類和高科技產品,對生產地的水、電甚至空氣質量有着嚴格的要求,稍不如意就會傷害產品質量甚至影響到投資的成效。以紡織爲例,據說水質相差一級,漂染的產品價格就差兩三千元。可見,生態環境的保護直接關係到投資吸引力問題。放鬆了環保,能引進來的也是低水平項目。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加強環境保護,提高環境管理水平,還關係到經濟競爭力問題。現在,綠色浪潮席捲全球、勢不可當。我國入世後,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戰,其中“環境和貿易”就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入世後,雖然關稅及非關稅壁壘逐步消失,但技術壁壘、綠色壁壘將越來越多地成爲國際貿易的前提條件。我們的傳統產業,如果不及時注入環保理念,在國際市場上就會受到其他國家運用環境例外權設置的限制。因此,我們發展經濟,一定要在提高科技含量、規模效益和增強競爭力上下功夫。在新一輪的發展中,必須堅定不移把結構調整作爲根本舉措,加快改造傳統產業,下決心取締、淘汰一批污染重、能耗高的企業,爲發展高新產業和其他優勢產業騰出環境空間。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頭腦一定要清醒,眼光一定要放遠,態度一定要堅決,真正把要把環境保護作爲發展的第一立足點、第一增長點和第一競爭點,讓環保意識貫穿於整個現代化建設的始終。

三是保護環境就是追求可持續。“可持續發展”這一觀點,最早是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夫人領導的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簡稱環發委)及其報告 《我們共同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的。環發會認爲,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他們還強調:“爲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把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活動全面、有機地結合起來,並按生態環境持續性、經濟持續性、社會持續性的原則來組織和規範人類的一切活動”,這樣,人類才能找到一條既能保證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又能維護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全新發展道路(即可持續發展道路)。這一思想很快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接受和認同,成爲人類建設文明社會的象徵和共同追求的目標。我們講,環境是不可逆轉的資源。對環境造成一分污染,就要付出十倍甚至幾十倍的代價,需要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去恢復。過去我們有些地方和企業,急功近利,好日子先過,只算經濟帳,不算社會效益帳,結果欠下了一屁股的環境帳。近幾年我們政府爲民辦的許多實事工程,有相當部分就是在還環境債。實踐證明,以犧牲環境爲代價必定要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必定受到後來人的指責。因此,在發展的指導 思想上,我們要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正確把握好眼前利益和長期發展的關係,既要爲今天的發展盡力,更要對明天的發展負責,決不能殺雞取蛋、竭澤而漁,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要自覺把環保納入地方建設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把環保工作擺上黨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真正實現經濟與環境“雙贏”。

第二個問題 ,明確任務,落實措施,高標準推進生態城市創建工作。

前不久,市政府印發了《張家港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按照這一規劃,計劃 用3―5年時間,初步構築我市生態城市的基本框架,主要目標是:全市生態質量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自然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建成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居民生活區等一批生態示範工程,基本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到20xx年,全面實現生態城市規劃目標,把我市建設成經濟、社會、環境、資源良性循環和協調發展的生態城市。當前和下一步,我們要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城市的宏偉目標,全面加強環保工作,重點要在以下五個方面努力:

一、突出治理重點,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

當前,我市各類污染源仍然較多,排污總量仍然很大,污染治理的任務仍然十分繁重。全市上下都要高度重視,加強整治,促進環境質量明顯好轉。

一要突出抓好水環境的整治。市區及農村部分河道的水質問題,是廣大羣衆反響較大的熱點問題,也是當前我市環境整治上的一個重點、難點問題。一是加大調水力度。不僅在汛期要調水,在非汛期也要利用潮汐開閘進水,確保每月調水四次以上。這項工作由市水利局負責。二是加快河道疏浚工作。市區河道要在年內完成疏浚任務,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全市所有村組河道也要在3年內完成輪浚疏浚。這項工作也由市水利局牽頭。三是做好河面漂浮物的打撈工作。市、鎮、村、組要按照各自管理責任,做好河面漂浮物的打撈工作,對打撈起來的漂浮物要妥善處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四是加強對水污染企業的監管。對水污染企業要治理到位,市環保局要加強監管督查,確保穩定達標排放。企業知法犯法要從重處理。此外,市交通局要儘快拿出3年內將碼頭搬出市區的具體計劃 ,加快實施,從根本上解決過境船隻多、裝卸作業點多帶來的廢油、垃圾等污染問題。

這裏要特別強調飲用水水源保護問題。這是一個關係到全市數十萬人民健康飲水的大問題。各有關鎮、部門和企業要嚴格遵守市政府下發的《暫行辦法》,做好市三水廠水源保護工作。沿江各鎮的水廠水源,同樣要落實好保護措施。市環保、衛生、建設等部門要加大對水源水質狀況的監測和執法力度,沿江各鎮、各開發區、各類企業特別是化工企業、化工碼頭,要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係,切實做好水源保護工作,堅決杜絕污染事故的發生。

二要突出抓好大氣污染的整治。一是全面清理規模小、難治理的爐、窯、竈。今後,市區範圍一律不得新增燃煤鍋爐。二環路以內現有的燃煤鍋爐要排出計劃,逐步改爲燃油或燃氣型。大力提倡和推廣使用液化氣、電能等清潔能源。要加強對204國道、張楊公路等主幹道兩側爐窯的監督管理,凡是尚未達標的都要實行限期治理。二是積極推進集中供熱。在各級開發區及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大力推行集中供熱和熱電聯供。一些建有熱電廠的地區,象楊舍金柳、申洲等熱電廠及其他建有熱電廠的鄉鎮、開發區,要搞好供熱管網建設,加快實施集中供熱。市計委及新組建的市天然氣發展公司要根據國家“西氣東輸”規劃,儘快制定我市天然氣使用實施計劃。三是全面實施機動車尾氣淨化工程。公安部門要利用一年一度的車輛年檢做好尾氣檢測,並加強對車輛尾氣的日常路檢和抽檢,對不合格車要強制安裝尾氣淨化裝置。

三要突出抓好市區噪聲的整治。針對市區油煙噪聲擾民時有發生的情況,市環保、城管等部門要緊密配合,加強對油煙、噪聲的經常性監督,對市區敏感地段和居民區內的飲食店,要強制安裝油煙淨化裝置,新辦飲食店都要安裝油煙淨化裝置。市城管局、公安局要加強對商場門店使用超高功率音響招攬顧客等現象的管理,市文廣局要加強對歌廳舞廳等娛樂場所的檢查監督,市環保局要加強對建築施工噪聲的監測和監督,爲廣大居民提供一個寧靜的生活空間。

二、完善基礎設施,進一步增強污染防治能力。

環境基礎設施是治污防污的物質保障。爲此,我們必須大力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一要加快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目前,市區東區雨污管網情況已基本摸清,市建設局、城投公司要抓緊實施污水截流工程,將新市河沿線每天4500噸左右的生活污水歸併到市污水廠處理。這項工程必須在年內完成。把東區污水廠3萬噸能力用足。西區3.5萬噸級污水處理工程要加快建設進度,年內完成土建任務。小城河等城區河道污水泵站建設也要同步推進,力爭明年6月份投入運行,進一步提高市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各中心鎮要帶頭搞好生活污水處理規劃建設,其他鎮也要積極推進,有能力的先上,暫無能力的先搞好規劃,市環保等部門要加大指導 和服務力度。

二是加快工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針對一些水污染企業生產規模擴大後治污設施不配套的狀況,市環保局要督促企業儘快完善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的治污設施。列入今年環保目標責任狀的12家水污染企業,要迅速排出治污進度表,確保如期完成治理任務。新建工業小區要儘可能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避免出現治污設施小而全、散而亂的現象。市環保局要在6月底前拿出全市工業和生活污水集中治理規劃,在此基礎上,市規劃、建設部門要要在年內製訂各中心鎮、開發區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初步方案 ,報市政府同意後實施。三要加快生活垃圾和工業固廢處理設施建設。市建設局要加強旺家莊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管理,特別要及時將垃圾滲透液運送到市污水廠處理。要加快填埋場二期工程建設進程,並搞好防滲圍堰設施建設和周邊環境綠化。要通過引進外地資本和先進的處理技術,加快實施垃圾綜合利用工程,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置。市環保局要抓好工業固體廢棄物的管理,健全申報登記制度,嚴格監控固廢物流向,防止引發“二次污染”。要加快工業固廢處置中心二期工程建設,確保在年內建成投用。

三、加快科技進步,進一步抓好污染源頭控制。

要從根本上削減污染總量,改善環境質量,必須狠抓源頭控制。

一要嚴格把好項目審批關。加強項目審批是防止新的污染源增生的關鍵措施。各地在工業小區建設和興辦建設項目時,都要考慮環保問題,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市政府《關於對印染、化工類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審批的意見》(張政發[20xx]37號)等有關規定,做到“四個不辦”: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不辦(如“十五”小),不符合我市結構調整方向的項目不辦,不具備污染處理能力的項目不辦,污染負荷嚴重超過當地環境容量的項目不辦。所有建設項目都要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要繼續嚴格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市環保局在項目審批過程中要嚴格把關,做到項目環保情況不明不批,污染防治方案不行不批,項目選址不當不批,真正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

二要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要引導企業依靠科技進步,調整產品結構,通過革新技術、更新設備、優化工藝、改進管理等措施,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回用,控制和減少污染和各種廢棄物的產生,實現減污增效。市經貿委要在年內編制好全市清潔生產行動計劃,每年都要組織一批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計,力爭到20xx年,我市環保重點企業基本實現清潔生產。要大力推進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市環保局、國檢局等部門要指導服務企業積極採用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確保每年通過認證的單位不少於20家,促進企業環境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要全面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控制農業施肥用藥,是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的重點。爲此,市農業局等部門要從化肥農藥採購、銷售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抓起,大力推廣使用低毒高效農藥。要加強對蔬菜農藥殘毒的檢測,加快市農產品質量監測中心建設進程,儘快建成投用,讓廣大市民吃上放心菜。要積極提倡以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有機廢棄物等作爲土壤肥力的主要來源,以作物輪作及各種生態措施爲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主要手段,大力推進農業生態建設。

四、廣泛宣傳發動,進一步激發公衆參與熱情。

做好環保工作離不開全社會的參與,要讓環境保護真正成爲全市各級的自覺行動,關鍵要深入持久地搞好宣傳、教育和引導。

一要大力開展社會化宣傳活動。組織人事部門及各級黨校、團校要利用各種幹部培訓的機會,開設環保專題講座。教育部門要將環境教育納入中國小素質教育內容。各級、各單位都要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環保宣傳力度。要圍繞“讓地球充滿生機”的主題,認真組織好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環境意識,形成自覺遵守環境法規、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的良好風尚。

二要加快實施生態型示範工程。通過每年建設一批生態型示範工程,推動全市生態城市創建工作。年內重點抓好五項示範工程:一是生態型商業街建設。首先在步行街試點。市城管局負責在街區設置垃圾分類收集箱,佈置有關生態理念的標語和公益廣告牌;市貿易局、供銷總社及各大商場要營造生態型購物環境,包括開闢綠色食品專櫃、使用節能燈具、環保塗料等,大力倡導綠色消費;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加大對假冒僞劣商品的打防力度,禁止使用一次性發泡餐具和超薄塑料袋等“白色污染”。二是生態型賓館建設。首先在馨苑度假村試點,由市旅遊局、楊舍鎮政府主管,度假村負責實施。主要包括設置生態理念提示牌、選用有環境標誌的產品、減少一次性用品、對泔腳水實行回收處理、使用燃油或燃氣鍋爐等。三是綠色學校建設。市教育局要與環保部門一起,繼續抓好 “綠色學校”創建,年內市區中國小(包括幼兒園 )要全部建成市級以上“綠色學校”,力爭在3年內把全市198所中國小校全部建成“綠色學校”。四是生態文明小區建設。首先在前溪巷小區進行試點,由楊舍鎮主管,前溪巷村負責實施。包括實行雨污分流、採用節能燈具、限制車輛行駛區域、實施垃圾分類收集、搞好環境綠化美化等。五是開發無公害農產品。對錦豐辣椒、東沙大米等4個已申報蘇州市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要重點扶持,擴大規模,確保年內要形成無公害產品4只,個綠色食品1只。這項工作由市農業局牽頭。

三要建立健全全方位監督機制。除了繼續加強執法監督外,還要進一步強化羣衆監督和輿論監督。市宣傳部門及各新聞單位要大力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及時報道我市環境狀況和工作動態,對嚴重環境違法行爲要公開曝光和批評。市環保局要通過試行環境質量、環境管理程序和企業環境行爲信息“三公開”,設立12369全國環保舉報電話,實現與110社會服務系統聯動,完善污染事故糾紛調處制度等措施,賦予羣衆應有的環境保護知情權、議事權和監督權,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參與和監督環保工作。

五、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提高環保工作水平。

在當前新的形勢下,全市各級都要把環保工作放上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

一要不斷強化各級領導責任制。做好環保工作,是各級領導義不容辭的職責。爲官一任,守土有責,不僅要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還要建一方淨土;不僅要對今天的發展負責,還要爲明天的發展盡力,爲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和發展空間。今年各鎮、各部門環保工作的目標、任務,已在各自的責任狀中明確,各鎮、各部門要認真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確保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今後,考覈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領導,不僅要看經濟增長指標,也要看環境質量指標,看一個地方的持續發展能力。對沒有完成環保目標責任制、建設項目未批先建、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單位,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情節嚴重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今天,市委組織部、宣傳部(文明辦)、監察局的同志都來了,要對各級領導落實環保工作責任制的情況加強檢查、考覈和監督。

二要建立綜合決策新機制。全市各級要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統盤考慮、綜合決策,避免在環境問題上的決策失誤。當前,我市生態城市建設規劃已開始實施,市各有關部門都要搞好各項規劃與生態城市建設規劃的銜接,並根據全市生態城市創建規劃,在年內完成創建詳細規劃(即部門詳規)的編制工作。市規劃局要抓住這次修訂全市市域規劃、城市規劃的有利時機,將生態的理念和生態城市建設內容滲透到城市總體規劃及各項相關規劃之中。像我市正在開發建設中的暨陽湖景區要很好規劃,要不能全部擺滿,留足留好空間,搞好綠化,確保綠化率在60%以上。各鎮、各開發區也要根據創建生態城市的要求,對區域發展規劃、開發區開發建設規劃進行調整和完善,把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穩定良好的環境承載和永續利用的資源支持基礎之上。

三要着力推進環保工作法制化。環保部門作爲全市環境保護的綜合管理和執法部門、生態城市創建的牽頭部門,要不負重託,不辱使命,進一步加大監督和執法力度,通過多種檢查手段和檢查形式,及時發現和查處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爲。對治污設施不達標的單位,要責令限期整改;對建設項目未報先建尤其是擅上污染項目的單位,該停的要停,該關的要關;對直排直放、屢教不改的單位,要從嚴處理和處罰;對造成嚴重污染事故的單位,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各鎮、各部門要緊密配合,形成上下一致、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環保工作格局,促進全市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

同志們,環境保護是一項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各鎮、各部門、各單位一定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認清形勢,振奮精神,紮實工作 ,狠抓落實,爲全面完成今年環保工作目標任務,儘快把我市建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城市而努力奮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