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商場歡迎的聖誕節廣播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1W

我們期待已久的聖誕節又到了,你的廣播稿準備好了嗎?如果還沒準備好的請看下面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廣播稿吧!

最受商場歡迎的聖誕節廣播稿

商場聖誕節廣播稿範文一:

1、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Dear boys and girls, what is today’s Holiday? 今天是什麼節日啊?Yes! It’s Christmas! 每年的12月25日,稱爲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2、提到聖誕節,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裝飾得琳琅滿目的聖誕樹。聖誕樹的來歷,有許多美好的傳說。有一個是說,在一個大雪紛飛的聖誕夜裏,有個窮孩子無家可歸,又冷又餓。但他幸運地遇到一位善良的農民,將他帶回家中,讓他在爐火旁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聖誕夜。滿心感激的孩子臨行前折了一段杉樹枝插在地上,杉樹枝立刻就變成一株小杉樹。孩子對農民祝福說:“從今後,年年此日禮物將掛滿枝頭,留下這棵美麗的杉樹,報答您的善心。”諸如此類的傳說,更爲聖誕樹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每逢聖誕節,人們便要在小杉樹或小松樹上掛滿禮物、彩花和彩燈(傳統習慣是掛蠟燭,後來爲了避免失火,就用彩燈取而代之),樹頂還裝上一顆大星。當彩燈點亮後,聖誕樹光華四射,分外迷人。這時大人們會站在一旁欣賞聖誕樹,孩子們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圍着聖誕樹跳起歡快的舞蹈。有時做遊戲,一家人蒙上眼睛,輪流到聖誕樹前摸彩,取得自己的禮物。

在聖誕節裏,除去聖誕樹是必備之物外,人們還忘不了和藹可親的聖誕老人。在公共場所、賀年片上到處部有聖誕老人的形象。有時在家裏也由一人扮成聖誕老人,爲大家分發禮物。在人們的想象中,聖誕老人留着一臉銀白色的鬍鬚,身穿一件鑲有白毛皮邊的紅外套。他那一副總是樂呵呵的樣子,真不知爲聖誕節增添了多少歡樂的氣氛。

相傳聖誕老人是當年小亞細亞米拉城的主教聖尼古拉斯的化身。他爲人仁慈,樂善好施,生前做過許多好事。他死後,人們十分懷念他,把他稱爲愛護兒童之神。他的故事在歐美已經傳爲神話。據說,有一次他曾經偷偷把三袋金子送給一個窮人的三個女兒做嫁檢,當他悄悄地把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時,有一袋恰巧掉進晾在壁爐上的一隻長統襪子裏。於是在長統襪子中裝進禮物送給兒童的習俗便流傳下來了。直到今天,天真的孩子們還總是在聖誕節前夜鄭重其事地把長統襪掛在壁爐上,滿懷希望地等待聖誕老人像傳說中所講的那樣,從北方雪國乘坐八匹馴鹿拉的雪橇前來把禮物送給他們。聖誕老人在孩子們心中真是既親切又神祕。

3、放音樂jingle bells

4、聽,聖誕老人在唱歌,輕輕地,緩緩地,唱出了快樂,唱出了平安,唱出了美好,唱出了祝福!藉着這歌聲,祝每一位親愛的同學們:聖誕快樂,Merry Christmas! 天天都有個好心情。

商場聖誕節廣播稿範文二:

☆☆聖誕節 一個恣意狂歡的理由

聖誕節成爲普天同慶、肆意狂歡的世俗節日,是一個意外,也是創立這個節日的基督教會所始料未及的。

基督教創立聖誕節,原本是爲了提醒人們不要忘記耶穌的誕辰。《聖經·馬太福音》記載,在猶太國的小城拉撒勒(今巴勒斯坦北部),住着一個叫約瑟的木匠,他和一位名叫瑪利亞的姑娘相愛定婚。奇怪的是,他們還未成婚,瑪利亞就懷孕了。約瑟按上帝的旨意給這孩子取名爲“耶穌”。耶穌長大後果然不同凡響,他一邊巡遊,一邊訓衆,還做了許多神奇的事,如治癒了麻瘋病人,命令海浪平息,將攔路之鬼趕入豬羣,讓癱子走路、瞎子復明、啞巴說話等等。於是,衆人都視他爲救世主,敬稱他爲“基督”(“救世主”、“上帝之子”之意)。

可惜,“救世主”最終不能拯救自己,竟被自己的門徒出賣並釘死在十字架上。爲了紀念耶穌的出生,信徒們創立了聖誕節(也稱“主降生節”)。同時,爲了紀念耶穌之死,又創立了“耶穌受難節”。但“受難節”畢竟不是一個喜慶的節日,至今其紀念活動僅侷限於基督教和天主教內部,並且,其紀念活動的規模和受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如聖誕節。

值得一提的是,聖誕節到底是何時創立的?耶穌是何年何月何日出生,又是何年何月何日死亡的?沒有史書記載,在《聖經》中也沒有隻言片語。把12月25日確定爲聖誕節,完全是教會的人爲加工。公元354年,羅馬帝國西部拉丁教會在年曆中首次寫明:12月25日爲耶穌基督誕生日。由此算來,聖誕節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了。我們無須再爲耶穌何時出生而爭論,因爲,基督耶穌早已化作一個精神偶像。

聖誕節在悠悠162019年的歷程中,形成了內容豐富、底蘊深厚的聖誕文化。構成這一文化體系的是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頌歌以及與之相關的風俗及理念。如果說聖誕節是一場戲,那麼,聖誕樹、聖誕老人就是戲臺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和角色,而聖誕頌歌就是這場戲的主題歌了,

☆☆聖誕樹 一個常青不老的希望

一進入12月,西方人總要在自己的庭院或屋裏立上一株鬆、杉、柏之類的塔形常青樹,樹上掛滿了糖果、巧克力、彩燈、綵帶,琳琅滿目。這就是聖誕樹。

作爲一種文化符號,聖誕樹具有宗教和世俗的雙重性。它最早源自人們對常青樹的崇拜,在醫學不發達的時代,人們相信常青樹有驅魔避邪之效。把常青樹與聖誕聯繫起來並賦予其宗教意義,是公元8世紀的事,那時,由於德國傳教士尼古拉斯常在聖誕節時用縱樹供奉聖嬰,所以,人們便把常青樹稱爲聖誕樹。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爲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裏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並在樹枝上掛着小甜餅,點上蠟燭,也許這就是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的原因。

不過,大多數西方人更願意接受關於聖誕樹的另一種說法。在古代德國的東部山區,住着一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農民,一個寒風呼嘯、雪花飛舞的平安夜,農民一家正圍爐烤火,突然一個衣衫襤褸的孩子闖進屋來哀求說:“讓我烤烤火吧!”農民把他拉到火爐旁坐下,讓他把衣服烘乾,又招待他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聖誕餐。這孩子告別時,隨手摺了根樹枝插在門外的雪地裏,祈禱說:“樹常青,人長壽,年年此日,禮物滿樹。”說完便無影無蹤了。第二天,那株插在雪地裏的樹枝長成了一棵枝葉繁茂的杉樹,樹枝上掛滿了金光閃閃的金幣。農民意識到,他昨晚招待的那個孩子是“主”的使者,是來給他賜福的。

這樁神奇之事不脛而走。後來,德國及周邊國家的人們都在自家的屋前種上常青樹,並在聖誕節來臨時將樹裝飾一新,有的家庭還在樹根旁佈置一個馬槽,以再現當年聖母瑪麗亞生耶穌的情景。佈置和裝飾沒有統一的模式,但人們的願望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期盼上帝光臨、賜福。

17世紀,德國移民把聖誕樹風俗帶到北美大陸,到18世紀末便風行整個北美。19世紀,隨着英國全球性的勢力擴張,聖誕樹很快在英國的殖民地流行。19世紀末20世紀初,聖誕樹又被美國傳教士帶到中國和日本。不過,這時候的聖誕樹已經沒有多少宗教的成分了,如果說在基督教內部它象徵耶穌生命永恆,那麼在教外,人們更願意把它看成是一種吉祥的聖誕裝飾物,代表人們對豐收和平安的期盼。這樣的變化即使在基督教盛行的歐洲,也是非常明顯的。現在的歐洲人在裝飾聖誕樹時,大多會在樹枝上掛上寫有親人名字的聖誕禮物,以便到聖誕子夜時分給相聚的親人帶來一份驚喜。大家盼望的就是那一時刻的團圓和伴隨而來的陣陣歡呼。

☆☆聖誕老人 一個美麗的謊言

在西方,聖誕老人是聖誕節一個標誌性角色,聖誕樹可有可無,聖誕大餐可以不吃,但怎麼可以沒有聖誕老人呢?

聖誕老人的故事,在歐洲民間流傳的版本很多,但被世界大多數人認可的,還是來自北歐芬蘭的聖·尼古拉斯的故事。傳說在公元3世紀,也就是聖誕節剛剛形成的時候,有一位生活在芬蘭北部名叫尼古拉斯的老人,他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又樂善好施,他喜歡乘坐鹿拉雪撬漫遊各地,遇到窮困人家總要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有一個聖誕節前夕,他聽說有戶窮人家的女兒要出嫁,但因爲沒有嫁妝和漂亮衣服,新娘爲此愁容滿面。老人在夜深人靜時悄悄從姑娘的窗戶投進一袋金幣,作爲自己的賀禮。由於天黑,又投之匆匆,這袋金幣正好落在姑娘掛在壁爐旁的長筒襪裏。姑娘第二天起牀穿襪時發現金幣,頗覺蹊蹺又喜出望外。在老人的幫助下,姑娘體體面面地出嫁了。

尼古拉斯不僅給窮人送金幣,還樂於在平安夜給孩子們送糖果、玩具之類的禮物。不過,他的禮物並不公開地送,每每在夜深人靜時,把禮物從煙囪投入,這樣孩子們總能在聖誕節的清早得到一個驚喜。時間一長,人們便發現這些禮物是一位慈眉善目、滿臉銀髯,身穿鑲着白絨的紅袍,頭戴白邊紅帽,手持柺杖,乘坐雪撬的老人送的。於是,人們便稱尼古拉斯爲聖誕老人。

當然,聖誕老人不只是給孩子們送來禮物。對於調皮的孩子,他不僅不給你禮物,反而會揚起柺杖在你的屁股上來兩下。

後來,人們爲了給孩子們一個美好的聖誕夢和對明天的嚮往,開始習慣於在聖誕節前打掃通向壁爐的煙囪,並告訴孩子在睡覺前將長筒襪掛在壁爐旁,以迎接聖誕老人的禮物。對於調皮的孩子,大人們總會以“你想要聖誕老人禮物還是想要聖誕老人打屁股”來規勸。於是,聽話的或不聽話的小孩兒,都會帶着熱切的期盼乖乖地進入夢鄉,第二天醒來,當他們發現長筒襪裏裝滿了盼望已久的聖誕禮物時,還以爲真是聖誕老人的恩賜。

久而久之,這個趕着馴鹿、拉着裝滿禮物的雪撬,挨家挨戶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就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聖誕老人也因此成爲聖誕節最重要的象徵和傳統。

“聖誕老人”只是一個無從考證的傳說,但美麗傳說帶給人們的,總是無限的快樂和希望。善良的人們寧願相信這一切確確實實真如傳說,沒有人願意用理性去戳穿這個美麗的謊言。

☆☆《平安夜》 一首永不過時的名曲

當《平安夜》平和、悠揚的美妙旋律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響起時,我們這個星球上數以億計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吟唱起這首古老而又永不過時的聖誕頌歌。雖然聖誕頌歌不只是《平安夜》一首,但《平安夜》卻是所有聖誕頌歌中最著名的。英國近代音樂史專家愛德華博士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時間證明,《平安夜》是一首給無數人帶來溫馨快樂、最受人喜愛的歌曲,也是一首在全世界僅次於《祝你生日快樂》的流行歌曲。”

然而,許多年來,沒有人知道《平安夜》的作者是誰。一個叫莫萊爾的修琴師意外擁有詞曲手稿,並添加了《平安夜》的歌名,人們便一直認爲他就是《平安夜》的創作者。直到1996年,奧地利音樂學院的專家運用電腦,對19世紀初到19世紀70年代的相關樂壇檔案進行分析論證,才最終確認:《平安夜》的真正創作者是奧地利人格魯柏和莫爾。

格魯柏和莫爾都出生在奧地利的一個小村莊。182019年聖誕節的前一天,格魯柏一大早來到教堂練琴,以備當夜舉行子夜彌撒,不料風琴被老鼠咬壞。莫爾神甫是個音樂家,又是這個地區有名的詩人,看到格魯柏急得抓耳撓腮,就試着拿出自己寫的一首詩對格魯柏說:“我們把這首詩譜上曲,以口唱代風琴,或許可以應付今夜的子夜彌撒。”格魯柏覺得主意不錯,兩人立刻投入到歌曲的創作之中。子夜彌撒終於開始了,格魯柏領着12名衣着整潔的孩子走上聖壇。格魯柏向大家頷首行禮後,便用吉他彈起了《平安夜》的序曲,接着,莫爾神甫那渾厚的男低音和孩子們稚嫩的童聲一起,在大廳中迴響起來———

“平安夜,聖善夜/萬暗中,華光射/照着聖母,也照着聖嬰//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悠揚、肅穆而又充滿溫馨的歌聲,在教堂內流動。人們陶醉了,他們沒想到,這首用嘴唱出的歌比管風琴彈出的樂曲更爲動聽,也更能表達對“主”的敬愛之情。之後,《平安夜》便在歐洲的教堂流傳開來。

180多年後的今天,當人們呼吸着節日漸近漸濃的醇香時,當人們在平安夜枕着這優美的樂曲沉入夢鄉時,是否會記起格魯柏和莫爾這兩位已遠離我們近兩個世紀的樂壇天才?甚至,是否會感激那隻調皮搗皮搗蛋的老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