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1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6W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1篇)

您們好!

我是四年級(2)的張淑哲,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

敬老、愛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

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爲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在我們中國有個傳統的節日,就是——重陽節。我國把重陽節

定爲“老人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稱爲敬老、愛老的日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揚敬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爲奴,換取安葬父

親的費用,他的行動不僅傳爲人間佳話,而且還感動了天帝。河南張尚昀在考入長春稅務學院後不久,父親去世,母親患病。爲了照顧生病的母親,他不遠千里,把母親從河南背到長春,一邊打工給母親治病,一邊刻苦讀書。在經過了無數次的挑燈夜讀後,終於取得了優異成績。六個學期,五次獲得獎學金。張尚昀之所以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不放棄對母親的照顧和治療,是因爲在他的思想中有敬老愛老的意識。他深深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家;沒有自己的家,就沒有自己。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做兒女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是天經地義的。也許,我們並不能像董永一樣賣身葬父,也不能像張尚昀一樣背母上學。但是,我們作爲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卻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發揚民族傳統,讓敬老愛老的美德亙古不變。

老師們、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所以讓我們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愛護老人、孝敬老人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是有關孝老愛親的一些故事。

話從一九九九年的除夕夜說起,春節聯歡晚會的《常回家看看》這首歌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它唱出了父母深藏的心事和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使多少父母留下期盼的眼淚。它告訴人們,父母都希望得到子女的關心和慰籍。子女對自己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

“百善孝爲先”,<孝經>裏曾說過:“夫孝,德之本也。”孝敬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烏鴉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根本。

翻開歷史,黃九香溫暖草蓆,花木蘭替父從軍,元帥陳毅爲母親清洗尿褲......

孝老愛親,佳話流傳,天道人倫數不勝數。

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以稱爲孝。”

孝是傳遞“道”的載體。子貢,孔子的優秀學生之一,大儒商人。孔子過世時,子貢在外經商,那時候通訊不便,子貢不知道老師去世。後來得知消息,心中萬分悲痛,他放棄經商事業,急忙趕回曲阜,到孔子墓前長跪不起,痛苦的昏天昏地,他手裏握着的兩根木棍,深深地插進土裏,第二年長出兩棵柳樹。他在孔子墓旁親手蓋起一間草房,從此在孔林爲其老師守孝六年,以報恩師。敬是發自內心的感情,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長篇小說《李自成》的作者,九十歲高齡的著名作家姚雪垠先生一生有一個幸福的家,晚年生活舒心快樂。他的兒子,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姚海天,兒媳王淇老師都非常孝敬父母。兒子兒媳在單位愛崗敬業,在家勇挑生活重擔,力盡孝心,創造出歡樂祥和的家庭氣氛和親密和睦的人間親情。姚老先生八十歲的妻子突然中風,癱瘓失語。六年來,兒子和媳婦爲老人接尿接屎,換洗尿布,按時爲老人翻身,節假日還推着輪椅帶母親到樓下、河邊、公園散步。後來,九十歲的父親姚雪垠也中風,生活不能自理。在他倆的精心照顧下,老人恢復的很好,連醫生都說是奇蹟。一九九九年春天,姚雪垠先生含笑而去。在他的桑榆暮景裏,他的兒子和兒媳讓他享受到了人間的最真摯倫理親情。爲人子女,修己以敬,履行責任,安樂他人,以內心能量放射人倫光芒。

我們學校的同事,“事父母,以竭其力”不乏其人。許慎飛老師,父母因高血壓心臟病等老年性疾病,長期臥牀不起,女兒尚小,可是徐老師夫婦從未推卸過責任,每天伺候老人吃飯穿衣,擦拭身體,從無怨言,一堅持就是八年。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像韓燕老師、王俊芳老師,平時關心、照顧父母,在父親重病與辭世期間,給予無微不至關懷。在物質方面,承擔必要的生活費用;在精神方面,安慰、體貼,噓寒問暖,陪伴老人聊天,消除心理孤獨,使老人晚年幸福、愉快。這比起新聞報道中老人死在房間半月兒女不都不知的現象,不知要高尚多少倍。誠然,生命越是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能夠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對自我生命力的歡呼,一種做兒女的自身價值得以實現的滿足。

由於我對生命的正確理解,我的積極向上的生命活力,我對生活的熱愛,我那不求回報的真誠,感染了我敬愛的人,使他們回覆了勇氣和信心,產生出新愛,以欣慰給世界留言。

講身邊的榜樣,也想說說自己。我的婆婆和公公,雖然已到了古稀之年,可他們仍然不肯休息,盡心盡力照顧着我們的家庭,不求任何回報。公婆常說:“家和萬事興,只要家裏人都開開心心,我們苦點累點都無所謂”。是啊,老年人就是圖個安安心心。他們對兒女對家庭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從心底裏敬重。

我們的父母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爲社會創造了財富,做出過重大貢獻;撫養教育子女,爲家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理應感激和報答。

路不回頭,水不倒流。長壽終歸有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知道生命的倉皇和無常,如果我們內心對父母有愛,那就馬上行動,盡一盡兒女的孝道。

道先萬物而生,並存於萬物之中。漫漫人生路給了我們衆多機會,給了我們寬闊舞臺,生命承載太多美麗,讓愛常駐心中,讓孝常駐人間。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優良品德;讓天下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爲,老有所樂;在孝親敬長的行列裏,在“學而時習之”的同行路上,讓愛以一種責任形式體現,讓愛的本質在主動奉獻和給予中突顯;“禮用之,和爲貴”,讓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美德代代相傳!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

昨天是農曆九月初九 ,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山、佩茱萸(zhū yú )、飲菊花酒 ,以求長壽。而現在,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是尊老、敬老、愛老的日子。關愛老人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云:“百善孝爲先”,“孝爲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尊敬老輩,天經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溼了多少觀衆的眼睛,震撼了多少遊子的心靈,說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裏話。一首歌爲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爲這首歌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迴應着人民羣衆對傳統美德的呼喚。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外,我不禁思緒萬千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中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24孝的故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爲做人的一個準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隨着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尊老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

我們許多孩子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爲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準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裏,一次次地起牀爲我們蓋被子;冬天裏,爲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今天這個屬於他們的節日裏,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牀、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吃;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他們只希望我們身體健康、學業有成。因此,我們能夠做的,便是認真學習、努力奮鬥,用優異得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謝謝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4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156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傳統,尊老愛幼》

我們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爲有這樣的傳統感到自豪和驕傲。作爲一個國小生,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樣,感染着我們,打動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第二條規定:我們要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 我們大多數同學是獨生子女。部分同學在家裏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是,如果你們聽了以下幾個故事,你們會怎麼想的呢?你們是否會有所觸動呢? 爸爸曾經給你講過這麼一個故事——百善孝爲先。春秋時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由於父母體弱多病,家裏很窮。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裏一粒米也沒有,怎麼辦?小小的子路,於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裏的山路,從親戚家裏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他是個孝順的孩子。

我國的開國元勳——陳毅元帥,即使自己作了元帥,可還是親自爲自己病弱的母親洗衣洗褲,從來不要自己的下屬去做,難道他不是尊老愛幼的楷模嗎? 我國國際主義戰士,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氣中,不顧生命危險,毅然跳進冰窟窿裏,奮勇救出落水的朝鮮少年,從而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又寶貴的生命。他這種無私愛幼可感動日月的精神和品質,像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照亮了我們的心靈。

因些,作爲一個新世紀、新時代的國小生、少先隊員,我們大家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尊老愛幼的模範;積極、勇敢地接過先輩們尊老愛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輩輩這一光榮傳統,一代一代傳下去……

謝謝大家!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續中華傳統美德,宏揚尊老愛幼新風”。 後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由於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久長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爾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和人之老,幼吾幼和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惜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惜別的老人和小孩。“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作爲中冊國小的學生,我們應當發揚尊老、愛老的良好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當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知他們。固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當是在平常生活中,從每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繼續和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良好傳統。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賀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謝謝大家!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我是六(1)班的(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親敬老,人人可爲》。

中國號稱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積澱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薰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爲先”,在衆多傳統美德中,孝敬父母佔據第一位。古往今來,孝敬父母的故事有很多,我給大家講一個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吧。

從前有個叫做子路的人是春秋末期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他小時候家裏很窮,常年靠吃粗娘野菜度日。有一次,年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呢?子路爲了滿足父母的心願,翻山越嶺走了幾十裏山路,從親戚家揹回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期盼已久的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路途的疲勞。小小年紀的他,懂得心中裝着父母,小小的舉動卻裝着滿滿的愛心和孝心。

關愛親人,孝敬長輩這就是美德,我們作爲年輕一代,應該把這種美德傳承和發揚。

愛爸媽,我們要學會做個聽話懂事的乖孩子。聽從爸媽的教導,不頂撞,不犟嘴,不隨意耍脾氣,不惹父母生氣。愛爸媽,我們要做個勤勞能幹的好孩子。主動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整理自己的房間,掃掃地,抹抹桌子,收拾碗筷„„這些細小的活爸媽會看在眼裏,甜在心裏。

同學們,關愛親人,孝敬長輩不需要天天掛在嘴邊,但必須時時記在心間,不是講空話,更要看行動。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做一個愛親敬長的美德傳承者!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尊老愛幼美德長存》!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是一個重孝道的國家,也是一個崇尚倫理道德的禮儀之邦。 “百善孝爲先。”“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孔融讓梨”。尊老愛幼是每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

從古至今,有許多仁人志士爲我們做出了尊老愛幼的典範。漢文帝劉恆,他的母親臥病三年,自己雖身爲帝王,可侍奉母親卻從不懈怠。母親的湯藥,他必須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北宋著名的書法家、詩人黃庭堅,雖然身居高位,但是侍奉母親卻竭盡孝誠,每天晚上都親自爲母親洗滌溺器,沒有一天忘記身爲兒子應盡的職責。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小孩,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每當炎炎夏日到來的時候,就給父親搭蚊帳,扇扇子,每當寒冷的冬夜,就爲父親鋪好被子,鑽進父親的被窩裏,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被窩之後,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扇枕溫衾的故事也同樣能讓我們爲他們的品德所感動。

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也都有終老的一天。古往今來,不管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爲“中國老人節”,藉助這金秋的十月,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

或許有的同學會問:“做爲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怎樣尊老愛幼呢?” 尊老愛幼並不需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須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知感恩的孩子。在家裏,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體貼關愛父母,在長輩口渴時遞上一杯熱茶;長輩累了,搬一把椅子讓他們坐坐;長輩說話時,我們要仔細傾聽,尊重他們,聽長輩的話,不讓父母操心,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裏做個愛學習的好學生,尊敬師長,文明有禮;在社會上,做個講道德的好少年。

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伙伴。看看我們身邊那些年幼的弟弟妹妹,也許他們比我們弱小,但他們同樣也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成長需要我們這些做哥哥姐姐的關心,就像我們需要長輩的關心一樣。關心他們,與他們一起成長,也會讓我們在成長道路上充滿快樂。因爲,助人是快樂之本。那些比我們小的弟弟妹妹們,他們的年齡比我們小,個頭比我們矮,身體比我們弱,懂得的知識和經歷也比我們少,那麼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大哥哥大姐姐們用愛心去關心和愛護他們,對於他們我們就更應該懂得謙讓和照顧。

“敬老愛幼”不是空洞的口號,它是一個小小的舉動,是一句貼心的話語,是一個理解的微笑。

同學們,爲了人間溫情,爲了開創尊老愛幼的良好社會風尚,讓我們大家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尊老愛幼的模範。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尊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美德。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發揚光大。記得有人說過,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

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歷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年人是一道風景。在過去的日子裏,老人們爲這個社會的建設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灑下了辛勤的汗水,做出了無私的奉獻,我們爲有這樣的老人而感到自豪。尊敬老人的學校是進步的學校,尊敬老人的學生纔是文明的學生。尊老愛老,我們責無旁貸。在這樣的日子裏,你想給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老人一份什麼樣的祝福呢?無論爲他們做什麼,我真的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做尊敬長輩、關心長輩的好學生。

人都是要老的,老年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讓我們大家從今天做起,從尊敬、關心身邊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說一句敬老話,讀一本敬老書,做一件敬老事,爭取做一名尊老敬老的文明禮貌學生。最後,再次祝福我們可愛的前輩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剛剛過完十一長假,迎來了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

同學們,要知道,我們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會讓我們的老師、親人感到無比的高興。在學校,最疼愛你們的是老師,我想,在你們的家裏,最疼愛你們的也許不是爸爸媽媽,而是你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有教師節、母親節、有父親節、可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一個節日是屬於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嗎?現在,就讓老師來告訴你們吧!農曆9月初九,也就是明天,就是我們我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我們的語文課本里,也曾經學過好幾篇關於重陽節的詩篇!比如說: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剛纔老師說過了,重陽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在我國古代思想中,“六”爲陰數,“九”爲陽數,九月九日正好是兩個陽數相重,所以人們把它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又因爲“九九”與又天長地久的“久久”同音,九在一位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人們一致認爲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而在今天,重陽節又被予以了新的含義。

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在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個小時內,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佔69.24%;“說不知道”的有 338票佔18.37%;知道父母其中一位生日的有228票佔12.39%。說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實在令人擔憂。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重要。有數據表明: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作爲中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孩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尊老、愛老、敬老當然也是我們傳統美德之一。到現在,我們全國每個城市都在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更是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代表着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我知道,我們是常常被爺爺奶奶圍着,跟着,很多時候都是爺爺奶奶不怕苦累的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我建議,我們應該在爺爺奶奶爲我們做些什麼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爲他們做些什麼。如果爺爺奶奶們累了,你們可以捶捶背;用自己的零用錢給他們買些他們都喜歡而又捨不得買的東西;爲他們疊一下被子、倒一杯水、和他們聊聊天講一講你在學校裏邊見到的趣事等等„„我想,他們一定會感到非常的高興和欣慰。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我國古代的孟子也說過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能有些孩子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是吧?那讓我來告訴大家。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不僅要尊敬、愛護自己家裏的老人,還要像對待自己家裏老人那樣去對待其他的老人。所以,今天,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倡議:讓我們一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的去關心愛護我們的爺爺奶奶,讓身邊所有的爺爺奶奶們能夠天天感受到我們同樣關心着他們的溫暖,最後,在重陽節到來之際,讓我們提前祝願我們所有的爺爺奶奶們都健康長壽,快樂每一天!

讓敬老、尊老之風卻應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爲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永遠是春天!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再過幾天便是“九九重陽節”,回想一下,這麼多年來我們可曾有爲自己家裏的老人過重陽?可曾有無時無刻不尊老愛老?

古之孝者必有賢。祖母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李密何爲?侍湯藥,不曾廢離,因而得皇上重用;子路借米孝親,不畏崎嶇的幾十裏山路,只爲雙親能圓夢,因此聞名於孔子弟子;“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閔損放下自己,愛及他人,一腔赤誠表達了他對孝的理解,一顆大愛之心讓他在“二十四孝”中被銘記。孝者必賢,賢者必孝,因爲他們懂得“百善孝爲先”。世上最痛苦的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孝敬老人要趁早,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只有孝敬自己的長輩,纔會在社會上關愛他人。

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你是否有爲白髮蒼蒼的老人讓座?在繁忙的馬路上,你是否扶着步履蹣跚的老人過馬路?在繁華的城市裏,你是否因爲紅燈綠酒的生活而失去自我變得木然?是否因爲種種訛人事件變得冷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陽節到了,我們能否改變我們之前的想法,用溫暖的內心,用真誠的情感,用真實的自己去關愛那些老人。

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向大家發出倡議:

面對家庭,爺爺奶奶是養育我們的人,所以我們不僅要像《弟子規》中所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更應做到“孝長輩,人之本。晨問早,晚問安。長輩呼,行勿緩。家務事,盡力行。親患病,侍牀前。兄弟睦,孝其中。”請不要再與他們頂撞,畢竟他們的嘮叨,都是對我們滿心的關懷。輕輕的一聲問候,慢慢的攙扶一下你的爺爺奶奶,用閒暇之餘多陪陪他們,讓他們孤單的心不再感到無依無靠。

面對社會上的老人,我們更應該尊敬他們,關愛他們。他們也曾燦爛過,凋敝過,生命的旅途也踏出過芳香的腳印,但最後他們只需若花般的微笑。一個人做得到,便可影響千萬人。我們用我們最真摯的行動來詮釋尊老愛老,昭示着我們的優良傳統美德的傳承,將它發揚下去,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

尊老愛親,血脈相連。或傾心侍奉,或傾情照顧,或手足關愛,或生死救助,或割皮捐肝。這孝悌心,孝悌行,濃於水,重於山,是人性之美的閃耀;是德之本,教之始,善之先。有了這孝悌的天經地義,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中華文明就能生生不息,熄火相傳。華夏兒女就有了家之親,國之親。我們團結奮進的的力量,就有如磐石之堅,中華圓夢,如日中天!

尊老愛老主題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敬老愛幼,是最好的美德。人之一生,誰也不能避免這兩個時期,在年老時需要人的扶助,正如在年幼時需要人的照管。當年歲大了,無人加以誠懇的扶助,必不能得到安閒。幼小時,無人加以慈愛的照管,必容易趨於墜落。若講人道主義,須先對於老幼這兩項人,施行親切的愛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的這段教導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長輩,進而推廣到敬重別人的長輩,撫愛自己的子女,進而推廣到撫愛別人的兒女。如果以這樣的準則治理國家,統一天下就如運轉於掌心一樣容易了。”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近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尊老愛幼起始於原始社會,當時生產力低下,在氏族公社的內部爲了人類的繁衍和文明的延續,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和尚無勞動與生活能力的小孩都一樣分配勞動果實,實行義務撫養。由此逐漸形成的這種樸素的道德觀念,被繼承下來。從原始的社會,就已有了尊老愛幼的思想,這使人聽起來感到非常的高興,從中也可看出人性的善良。“尊老愛幼”有着她經久不衰的生命力。這項傳統美德一定會被我們永遠的繼承下去。 1986年,根據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的建議,國務院決定將每年農曆九月九日的重陽節定爲“中國老人節”,藉助傳統的重陽節,祝願全國老人健康長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6月1日爲兒童節。

想必大家都知道黃香和子路的故事吧!

黃香,東漢人,少年時就善於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從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 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裏,躺一會兒纔回到自己的牀上睡覺。 夏天夜裏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着父親枕蓆使勁扇着。 黃香長大後,朝廷覺得他是個人才,讓他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沒有不感動的。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爲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當皺紋爬滿你的額,手無法撫平,讓關愛順着皺紋,流進眼眶;當童稚寫滿你的眼,手無法抹去,讓關愛在前方,亮成明燈一盞。尊老愛幼,人間美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