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9K

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 篇1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爲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姥姥一起呆在鄉下。那時的端午節使我難以忘懷。

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通用5篇)

與平時的過年過節一樣,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姥姥總會讓我乖乖坐在牀邊,給我講一些過節的規矩,例如不許亂說話不許偷吃冷糉子不許與小夥伴打鬧不許玩水我總是批頻頻地點頭。外婆就讓我早早睡下,好讓明天能有個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牀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姥姥已把廚房裏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竈臺上綁着幾捆桂葉和桂繩,白白嫩嫩的糯米靜靜地躺在盛滿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竈臺上放着的幾個小碟,裏面盛着各種各樣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紅糖。

於是,我就坐在桌上一邊吃着早飯一邊看着姥姥忙碌着。

把蛋放在鍋裏,不一會兒,蛋煮好了,姥姥就撈起一個最大的用紅紙沾水染成了紅色,再用乾布擦拭乾淨,裝進絡子裏,掛在我脖子上。接着,姥姥就往我兜裏裝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興,因爲這樣,我又有好吃的了。

姥姥總是把我送到大門口,囑咐着要我快些回來吃糉子。我總是一溜煙就消失了,找小夥伴玩了。

太陽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姥姥家的廚房裏已經飄出了桂葉的清香了,我就連忙躥進廚房裏,去挑已出鍋的個大的糉子。一般我都會坐在門檻上把那個糉子吃得乾乾淨淨,偶爾會剩下幾顆糯米粒給雞吃,看着大公雞的貪吃樣,我也被逗樂了

儘管如今過端午節,母親每年都會包糉子,儘管母親的手藝一點也不比姥姥遜色,但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我真懷念兒時的端午節啊!

很多年沒有回老家過節了,真是想念那香香的三角糉。老家的習俗很多,而我記着的不多。

系百索子。姥姥每年都會把五色的絲線擰成細繩,很長很長。第二天早晨起來,我的胳膊上早已係上了。不用說,是姥姥第一個來到我的身邊。

貼符。每年,門框上都要貼符的。有的是用單色的黃紙折的,有的則是用五色紙編的。姥姥也曾經教我折過,到現在已經淡忘得一乾二淨了。

再別的習俗我真是記不起來了,只是每年端午的百十來個糉子卻不能忘記。

糉子包起來不太容易,必須把糉葉摺好,否則會露餡的。雖說難包,種類也不少:大米包的紅棗糉子,小米包的蜜棗糉子,還有江米包的什麼糉子。

煮糉子要用大鍋,時間也得很長。往往我都等得要流口水了,姥姥還是不給我吃,太難熟了。剛剛出鍋的糉子不好吃。有一次,我迫不及待,吃飽了,才知道舌頭上起了泡。

馬上,這些噴香的糉子會被放進盛滿涼水的盆裏降溫,那時我早已吃飽了。

後來的許多天,一日三餐總會有糉子的。。

香香的糉子勾起我的思緒,甜甜的吆喝勾起我的思念。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爲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端午節的活動很豐富,從早晨天矇矇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

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煮糉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糉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糉鍋裏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糉子鍋裏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雖然沒見過賽龍舟,但是我想賽龍舟時一定很熱鬧。

我喜歡端午節,因爲端午節可以吃糉子,糉子香噴噴的、甜絲絲的,真香!真好吃!哎呀,還是不要說了,我一說就流口水了。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除了春節以外就數端午節最爲熱鬧了,由於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時候我常常跟姥姥一起呆在鄉下。

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 篇2

如火的石榴點綴着初夏的陽光,淡霧瀰漫成朦朧的溫暖。順着時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們觸到了五月的尾音端午節。

古老的節日傳載了千年,前人將端午遞送到我們的手中。它依舊保持着古樸的面貌,被歷史沖淡的哀傷凝固成堅定的曲調。

提及端午,浮現在我們腦海的,是這樣一個佇立在浩蕩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後的山川,緩合上雙眼,像滄涼的人世告別,寫盡了離騷的屈原,以這樣絕望的方式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冷豔的句號。

伴隨着屈原投江的悲壯,端午節來到了華夏兒女的生活。後人爲端午節的淒涼漸漸注入了愉快的氣息,彷彿想爲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憐着屈原短暫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軀落入汨羅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靈魂,帶着對祖國的赤誠、對百姓的責任,在中華國土上空熠熠生輝。

愛國、責任、忠誠、堅貞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精神,因端午節的代代傳承,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

今天,端午的氣息正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屈原的靈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佇,向我們宣讀着的誓言,擡起頭,望向天,對着他堅定地眼神,讓我們也大聲呼喊:屈原你的品格讓我們敬佩,我們的人生,是你指明瞭方向。

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 篇3

大家早上好!我是1某某某某班某,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的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着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爲紀念這位備受人們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糉子。久而久之,這便成爲了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爲端午節,這也是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已不再屬於中國,在不久前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佈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堂而皇之地成爲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衆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我們在得知這條消息之後該做些什麼呢?抱怨聯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爲“糉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泱泱大國,在這期間,有許多值得沿襲的傳統和文化。當然,我們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要進行適當的篩選,適當的改進。但將它們統統淡忘是萬萬不可的,有人會說:我們每年也都在過端午節,不能算淡忘。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想想,我們除了在“過”端午節之外我們還做了些什麼,還因爲節日有過什麼樣的心靈觸動嗎?節日總歸是要過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樣消磨一天的時間,只是食譜變換,增加了一道“糉子”,還要被挑三揀四。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也許人人都會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爲他投入江水時飛濺的愛國情緒所震動?我們正在腐化歷史的精髓,壓縮古人的情操,折斷傳統的翅膀。

反觀韓國,先不論端午節的起源是非,且看他們對傳統的尊敬:孔子所宣揚的禮儀在很久之前傳入韓國之後就根深蒂固了,韓國人對禮儀的遵循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他們對孔子的崇敬也超過了中國人,我們只會死記硬背那論語,而韓國人早就將論語付諸於行動。在10年某某期間,中國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們卻對着這位禮儀之父頂禮膜拜,也真正將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我們辨證多年之後,才發現孔子精神需要取捨地保留,而黃海彼岸的國度卻將其日益完善。近年來韓流之風颳得國產電視劇站不住腳,從他們的電視劇中,很多中國人驚歎那裏的禮儀,要去學習,效仿,但那其實是我們的祖先創設的傳統啊!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批判端午節的歸屬呢?自己不珍惜傳統,把傳統的歸宿交給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應當。

引用一句論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題目中寫下“中國人的端午節”,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傳統不能丟,,端午節是每個中國人的節日,但我們不能只停留於節日的表面,而應領會到這個節日的文化內涵和我們要學習的東西。

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 篇4

如火的石榴點綴着初夏的陽光,淡霧瀰漫成朦朧的溫暖。順着時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們觸到了五月的尾音――端午節。

古老的節日傳載了千年,前人將端午遞送到我們的手中。它依舊保持着古樸的面貌,被歷史沖淡的哀傷凝固成堅定的曲調。

提及端午,浮現在我們腦海的,是這樣一個佇立在浩蕩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後的山川,緩合上雙眼,像滄涼的人世告別,寫盡了離騷的屈原,以這樣絕望的方式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冷豔的句號。

伴隨着屈原投江的悲壯,端午節來到了華夏兒女的生活。後人爲端午節的淒涼漸漸注入了愉快的氣息,彷彿想爲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憐着屈原短暫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軀落入汨羅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靈魂,帶着對祖國的赤誠、對百姓的責任,在中華國土上空熠熠生輝。

愛國、責任、忠誠、堅貞――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精神,因端午節的代代傳承,銘刻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

今天,端午的氣息正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屈原的靈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佇,向我們宣讀着的誓言,擡起頭,望向天,對着他堅定地眼神,讓我們也大聲呼喊:屈原你的品格讓我們敬佩,我們的人生,是你指明瞭方向。

愛國、責任,我們並不陌生。

某某地震,所有的中國人民的在行動,慷慨捐獻自己的心血,向災區的人民寄去溫馨的牽掛,滿目瘡痍的土地,因爲我們的心手相連而風貌重現。

某某奧運,從曲折的火炬傳遞到精美絕倫的開幕表演,從國家領導到人民羣衆的全員參與,積極配合,爲某某奧運空前絕後的精彩,鋪墊了一條奪目的階梯。

這是愛國、是責任,是每個中國人都應具備的精神。

對祖國的赤誠之心凝結在一起,引領着中國走向強大。而責任,則讓我們的生命煥發光彩。責任存在於生活的點滴,不僅有對同學、朋友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對於作爲中學生的我們,對老師、父母殷切希望的答覆。

會考即將來臨,絢爛的未來正等待我們觸及,二十幾天的艱辛,汗水將會換來成功的喜悅。在端午節燦爛的陽光下,伸出雙手,展開雙臂,深呼吸,向天空呼喊出自己的信心:不拋棄,不放棄!憑藉對父母老師和自己的責任,邁出夢想的第一步。

端午,是屬於我們的節日,讓千古傳承的信念,在我們的花樣年華中永不淡卻。

初夏端午節前的演講稿 篇5

同學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你們對這個節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節是愛國節,因爲愛國詩人屈原在公園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並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之情。

端午節是防疫節。端午節前後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淨化空氣。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和雄黃的香囊預防疾病。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爲人們在這一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賽已經逐漸演變成了一項國際體育賽事,也起到了友誼紐帶的作用。

端午節還是美食節,以爲我們要吃可口的美食——糉子。人們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花色品種繁多的糉子,可以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是浸潤着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着一種民族精神,成爲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爲成爲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做好準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