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7W

一個家庭倘若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庭成員往往很難形成遵守公序良俗的自覺,很可能在生活工作中行爲越矩、招惹禍端。那麼,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是關於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的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

【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一

給自己立規矩,給配偶子女立規矩,帶頭遵守並督促家人不逾規、不越矩,讓好家風成爲硬約束

唐代詩人羅隱在《夏州胡常侍》一詩中言道:“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爲子孫謀。”意思是說,爲官者當獻身國事,不要去爲子孫謀家財。

焦裕祿堪稱當代爲官者的典範。當他身居縣委書記之職時,大女兒焦守鳳中學畢業,想進一個好單位,希望父親利用職權找找門路,焦裕祿斷然拒絕並教育她說:“你跟羣衆比一比,看是不是大家都能隨便到一個好單位?你不能因爲是縣委書記的女兒就高人一等,你應該到艱苦的地方去鍛鍊。”後來,焦守鳳通過招工去了供銷社副食品加工廠,在那裏賣鹹菜、醬油。焦裕祿對家庭子女的教育,展現出艱苦奮鬥、不謀私利的家風,值得廣大黨員、幹部學習。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日常生活中積澱形成的風範。“明禮誠信”“互謙互愛”“自立自強”,等等,這些中華民族傳承千百年的家訓,都是良好家風的體現。

衆所周知,一個家庭倘若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家庭成員往往很難形成遵守公序良俗的自覺,很可能在生活工作中行爲越矩、招惹禍端。對黨員、幹部來說,家風連着作風,家風體現官風。好的家風,能培育出好的作風。因此,黨員、幹部不可簡單地將家風視爲私事、小事,而是事關個人前途、家庭幸福的大事。

在老百姓看來,領導幹部手握公權力,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可能用公權力來爲自己或家人謀取方便或利益。一旦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正,其配偶子女就可能在私慾膨脹之下利用領導幹部手中的公權力行違紀違法之事,這將導致家風愈加敗壞、腐敗行爲變本加厲。現實中,受不良家風的影響,“家庭羣腐”的現象時有發生,查一個帶出一片、端一個牽出一窩,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領導幹部的家風建設,要從子女抓起,用良好的家風來教育下一代清白做人、乾淨做事。身爲領導幹部,既是人民的公僕,也是家庭的主心骨,工作和生活中都應處處當表率。要給自己立規矩,給配偶子女立規矩,帶頭遵守並督促家人不逾規、不越矩,讓好家風成爲硬約束。

以好家風培育好作風,領導幹部還要自覺擺正黨性與親情、家風與黨風的關係,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正好家風、管好家人、處好家事。當親情與黨紀國法發生矛盾時,領導幹部要把成全公義放在第一位,不被私情、私利、私慾所左右。若做不到這一點,整個家庭都可能陷入貪腐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後毀掉家庭的幸福。

好家風不是一朝一夕便能養成的,它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的認同和踐行。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做到慎獨慎初慎微,即要求家人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家裏立下的規矩,任何時候都要遵守,絕不開口子、搞“下不爲例”那一套;違背家規、敗壞家風的事情,即使再小、再不起眼也不能幹,防微杜漸,讓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養成自覺遵守家規、維護家風的良好習慣。要把好家風當作傳家寶,代代相傳,這樣才能激發“家和萬事興”的活力,增添“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動力。

【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二

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從小體質就差,三天兩頭生病住院。我一直希望自己做一份輕鬆的工作,偏偏我做的是最累的工作,在棉紡廠當擋車工人,工作三班倒。

我一度想換份工作,父親愣是不答應:“別人能吃的苦,你也能吃。”父親有很多老戰友在大企業當老總或政府機關身居要職,給我換家單位不過是他一句話的事,可他就是不肯拉關係走門路。我和他講不通道理,就擅自做主到一家新開業的超市打工,父親知道後趕到超市把我找到,送回棉紡廠。在當時的我眼裏,天底下沒有比父親更心狠的人。

車間裏經常有一些廢棄的線團,我拿一些回家給母親用,無意中被父親看到,他暴跳如雷,呵斥我:“送回去,以後不許拿公家的東西回家。”我委屈地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同事們都往家裏拿,我怎麼就不能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從小是怎麼教你的。”父親語重心長地說,“你拿一個線團,她拿一個線團,工廠早晚有一天會被你們拿垮。”家裏有這麼一個廉潔的老黨員把關,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動過公家的一針一線。

父親是和平年代的軍人,參軍第二年入的黨,從部隊退伍回到地方後,當了兩年村支書,又到鄉中學當了幾年語文老師,後到縣教委工作,一步步從普通職員晉升到教委主任。

父親的官雖然做得不大,權利範圍也有限,但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他也沒爲家裏做過貢獻,家人都對他頗有微詞。父親是非農業戶口,母親和我們兄妹三個是農業戶口,那些年爲農轉非的事,母親沒少和父親發生口角,尤其是我和兩個哥哥到了上學的年齡,母親心裏更是着急。週末,父親一到家,母親就催他:“我的戶口不急,再種幾年地也沒關係,孩子們的事不能等,他們將來要考學,要參加工作,你忍心耽誤孩子們的前程?”父親慢條斯理地說:“急啥,種地有啥不好,國家有政策,該轉的時候就轉了。”

我們兄妹三個中間,數大哥的腦子最好使,學習成績也比我和二哥強。因爲父親不緊不慢的性子,大哥大學聯考時以三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如果是非農業戶口,至少上個職業大專沒問題。大哥落榜後在村裏當了三年民辦老師,那時父親已經在縣教委工作,母親說:“趕緊給老大辦辦,轉成公辦教師。”父親說:“比他工齡長的民辦老師多了去了,我是個黨員,首先得以身作則,不能先給自己的兒子走後門。”母親生氣地罵他:“就你覺悟高,也沒見你掙個金山銀山回來。”這一拖,大哥就成了一名莊稼漢,與泥水汗水打了一輩子交道。

凡是在教委有點關係的民辦老師,有的比大哥工齡還短,不照樣轉成了公辦老師?爲這事,母親和大哥很長時間都對父親有怨言。

二哥國中畢業後考上了地區一所衛校,有知情的親戚提醒父親提早活動,給二哥安排個好單位,父親充耳不聞。二哥寒暑假回家,身上沾染了一些喝酒、打牌的惡習,經常溜出去和同學鬼混,成天不着家,父親責罵他:“不要以爲考上中專,就萬事大吉,工作後無一技傍身,照樣會下崗。”說着扔給二哥兩本醫學類的書籍,讓他好好研讀。

二哥畢業那年,見父親對他的工作不上心,才慌了手腳,讓母親幫他求求父親,總不能一畢業就失業,那樣三年中專不就白上了。父親丟給母親一句話:“是我的兒子,就讓他用真本事說話,別在背後搞小動作。”父親指望不上,母親又是個家庭婦女,二哥明白只有靠自己了,他在實習單位努力表現,兢兢業業,別的實習生懶得乾的活,他都主動去幹,贏得了主任和同事的一致好評,畢業後順利地留在了縣醫院工作。

父親不吸菸不喝酒不喜應酬,做事嚴謹,爲人正派,親戚朋友中間有爲孩子上學、考學等,上門來找父親辦事,父親從來不收人家的禮,家人誰收了誰給人家退回去,在這件事上沒得商量。合乎規章制度的事,父親痛痛快快地給人家幫忙,違反原則的事,不管人家送多少禮塞多少錢,父親都鐵面無私地駁回人家的面子。親戚中有人誇他公私分明,對得起黨員這個稱號,也有人罵他不通人情,白吃着公家飯,什麼事也辦不了。

年少時懵懂無知,我不理解父親濃厚的黨員情懷,不懂得父親爲什麼把黨員的聲譽看得比命還重,甚至羞於在小夥伴中間提起父親是一名黨員。直到我和兩個哥哥成家立業,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用父親的標尺來衡量自己的言行,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原來一個老黨員對我們的影響如此之巨大。

人間正道是清白,如今,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的父親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他一生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督促家人和子女,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光明磊落,腰板才能挺得筆直。

【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三

“這事不算事”,是老爸常說的一句話,據他說是爺爺那輩就留下的家訓。雖然樸實無華,卻在關鍵時刻一步步激勵我前行。

小時候,我特別膽小,和我一般大的小夥伴都學會騎自行車了,可我還是學不會。主要是我怕挨摔,不敢騎。哥哥在後邊推着幾次,我在前邊騎着,口中嘟囔着不讓他放手,摔是沒摔着一次,但還是撐不住把,不會騎。我和哥哥都泄了氣,愁眉苦臉沮喪回家。我說我真笨,人家都會騎車了,我還是不會,怕是一輩子也學不會了。老爸聽了哈哈大笑:“這點事算啥事,我保你三天學會”。於是,在老爸的指導下,摔過幾次後,我真的學會了騎車。

大學聯考失利,我只能進入一家職業學校學習。前途黯淡未來渺茫,我唉聲嘆氣,不知該何去何從,見到熟人羞愧難當。老爸爲我做好吃的,開導我:孩子,這事其實不叫事,你爺爺那時候家裏困難,都餓得快不行了,最後不還是過來了嗎?我那年做生意賠光了,不也是照樣過來了。考不上大學怕啥,學一項技術也不錯呢!老爸的話使我在陰霾中看到一股光亮,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氣。

畢業後被安置在一家工廠上班,和所學的專業相差甚遠,轟鳴的機械,噪雜的環境,使我迷茫煩躁,不想一輩子就這樣過下去。老爸安慰我,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你不是喜歡寫文章嗎?業餘沒事就寫寫,心裏就舒服了,說不定還會寫出點什麼名堂來呢!老爸的話如一陣及時雨適時點醒了我。於是,所有煩惱盡書筆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找到了很多素材,試着寫稿,試着投稿,慢慢地,我的文章滿天飛,上了許多報紙副刊,廠長看到後,把我從忙碌的車間調到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負責單位宣傳。寫作,改變了我的人生,也讓我有了用武之地,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刻骨銘心的一段戀情受挫,我深陷其中,萎靡不振。老爸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是呵呵一笑,我當什麼大不了的事呢,就這點事呀。閨女,還記得你表姐吧,她談了20xx年的男朋友又找了新女友,你表姐鬧自殺鬧了好幾回,看着像多大的事,最後怎麼樣,還不是找了個更合適的。緣分這東西,強求不得。好的,屬於你的,都在後面呢!聽了老爸的一番勸慰,我慢慢走出失戀的陰影。後來,找到一份屬於自己的幸福愛情。

“這事不算事”,所表達的是一種樂觀、睿智、豁達、淡泊的生活態度,使我們從容度過生活中的種種逆境,蓬勃向上。人生中難免遇到風雨坎坷,不消極沉淪,自怨自艾,要相信自己,從容面對。

【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四

兒時,我就耳濡目染了母親的吃虧哲學。在老家生活時,時有鄰人來我家大院借光曬衣服,夏曝伏時母親總要等鄰人曬完了再曬。我嗔怪母親爲何要這樣讓人,母親笑笑說:“要得人幫你,你得先幫人;鄰居好賽金寶,關鍵你要先對別人好。”母親認爲“讓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大事可化小,小事可化了。”

當時我對母親的吃虧還不能理解,總認爲母親老實無用受人欺負罷了。直至一日我獨自在家,晚上突發急性腸炎,翻滾嘔吐無奈何之時,是鄰居送我去醫院,這才化險爲夷。自此,我以吃虧爲處世之道,特別是入黨提幹後更處處發揚這一家風。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調任一家企業當領導,適逢舊廠重建。局黨委讓我主抓基建,一時間,衆多關係紛紛找上門,有的以工程提成爲誘餌,有的以裝修老屋爲獻禮……目的都是爲了分得工程一杯羹。在這些優厚條件下,我沒有財迷心竅,心想上級是信任我才委以我負責工程的大權,我可不能辜負組織的期望。於是,我迅速成立黨政工羣組成的“工程委員會”,並另組成“審計覈查組”,定期對工程款進行審查,向廣大職工公佈,讓職工公開監督,由此保證了工程像“金魚缸”一樣透明。當時我居住的老屋屋面破舊,妻子讓我從廠裏拆遷工地上買些舊瓦回來整修一下,我都拒絕了。業務單位來個客人,都是領到自己家裏添個菜吃便飯,不在廠裏報銷一分錢。一些朋友說我白掌了領導權,太迂太老實太吃虧了。初想似乎也有些懊悔,細想卻釋然。特別是看到一些領導以權謀私被羣衆唾罵、遭撤職查辦甚至繩之於法時,我覺得我的這種“吃虧”確實是一種福氣。

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因老實而吃虧,卻也因老實而得福。

一次我騎車去買菜,在十字路口不慎被一個年輕人撞翻在地,我是正常行駛過綠燈,而對方是着急趕路上班闖紅燈,責任肯定在對方。爬起來後我看了一下沒有受傷,只是車子前盤歪了,找個車攤修修就行了,我也沒太在意,便隨口說了一句:“你沒事吧!”年輕人愣住了,急忙賠禮道歉,要爲我修車。吃點眼前虧,不要太計較,便免去了許多糾紛之爭。舊城改造遷入新居時,我主動睦鄰,將樓道的鄰居一起吃飯;平時,公用樓梯我也是經常從六樓掃到一樓。

吃虧無非是做點謙讓,但卻可以換來理解和尊重,贏來心安和福氣。

【好家風培育好作風演講稿】五

在這個物流縱橫,世風日下的時代,“家風”儼然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那麼,家風究竟是什麼?“家風”看到這兩個字讓我聯想到的是種種嚴厲的家規!依我之見,家風是一些列在紙上的條條框框,是一把約束人做事情的戒尺!家風,顧名思義,是一個家庭的風氣、習俗,是一個家庭代代相傳的規矩,是每一個家庭成員都需遵循的祖訓,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規則,它不需要列舉,更不需要背誦,但是它需要我們的傳承......

百善孝爲先,我們一直在傳遞。12歲農家少年張俊,8歲那年爸爸因車禍身亡,媽媽離家出走,從此與年幼的弟弟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爲命。“奶奶,我來替爸爸養活你”。"每學期必須拿到一張獎狀,回去讓奶奶高興;在學校堅決不能犯錯誤,免得奶奶傷心。”這些是小張俊對奶奶的承諾,他希望奶奶快樂!在張俊的家裏,燻黑的牆上畫着一張評比表,上面寫着張俊和弟弟張旭的名字,名字後面畫的是五角星的圖案。張俊說平時他和弟弟誰幫奶奶幹一件事就在誰的後面畫顆星,每月一評比,看誰得到星星多。這個少年在用真心演繹孝的家風,孝根植我們內心,我們一直在!勵志奮鬥,我們一直在行動!“你只聞到我的香水,卻沒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規則,我有我的選擇;你否定我的現在,我決定我的未來;你嘲笑我一無所有不配去愛,我可憐你總是等待;你可以輕視我們的年輕,我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這是陳歐的正能量,也是我們的率真和勇氣!我們會帶着社會的歷練,奮鬥終生。不離不棄,我們一直在!

誠實守信,我們一直在弘揚。不說謊話,不說大話,實事求是,是家裏人從小對我的教誨。原來家風一直都在!

家風需要傳承。歷史上“孟母三遷”“岳母刺字”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良言、家風古訓仍爲世人尊崇。但如今多少富家子弟、官員子女啃老驕奢;多少人因爲不想吃虧,爭名譽地位甚至可能爲爭一個公交車座位而“鬥智鬥勇”;多少人爲了利益而製假售假……如果有嚴格質樸的家風,這樣的事情會不會減少一些?

如今的社會歲月改變了時代的面貌,卻拭不去銘刻至今的家風。我們承載着祖先的基因,流淌着祖先的血液,享有着祖先的姓氏。祖先能成就的美德,我們是否可以將其延續下去?俗話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要齊家,就要我們傳承良好的家風。

好家風,我們一直在;好家風,我傳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