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精選1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22K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1

就當前的高職舞蹈教學來講,依舊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爲了切實有效的提高高職舞蹈教學質量,使學生通過對舞蹈課程的學習掌握其相關技能,我們應該積極地採取相關措施對舞蹈教學進行改革,對舞蹈教學中的不足之處進行補充,使舞蹈教學趨於完善,其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發揮。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精選10篇)

一、高職舞蹈教學的現狀

(一)專業課程設置方面存在和暴露的問題

實際情況是,國內部門高職院校受限於自身的辦學經費、硬件設施以及師資的薄弱,因而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難以確保預先設置好的人才培養目標能夠真正地達成。同時,受前述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當任課教師無法獲得來自學校的資源支持時,其所能做的便僅僅是滿足於對教學內容的單一保證,而罔顧人才培養目標能否真正實現。此外,部分國內高職院校僅僅將舞蹈類課程設置在選修課之內,供學生根據自己的學分情況加以選擇,如此一來,使得作爲選修課的舞蹈課程無形中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忽視,教學質量也就無從保證。還有就是,一些高職院校在課程的科學設置方面亦存在問題,此種問題多表現爲:這些院校在舞蹈課程的開設時,過於注重和凸顯專業主幹課,而未對其它交叉性課程給予足夠的重視,諸如舞蹈心理學課程等,由此使得學生在校期間所接受的專業舞蹈教育過於偏狹,不利於學生成爲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現代舞蹈人才。

(二)理論知識學習同專業技能訓練未能實現科學的對接

從高職院校舞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來看,其致力於培養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現代舞蹈應用人才,即,所培養的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演出經驗、舞蹈表演技能以及舞蹈編排能力。有鑑於此,高職舞蹈專業必須注重對學生展開系統的舞蹈專業技能實訓,以此達成現代舞蹈人才培養目標。然而從國內高職舞蹈專業的生源情況來看,多數學生此前於中專、藝校就讀,還有部分學生自普通高中升學而來。但無論學生此前就讀於何種類型的學校,其共性特點表現爲文化知識較爲欠缺。如若高職院校未能實現對理論知識學習同專業技能訓練的科學對接,則必然使升入高職的學生此前存在的理論知識不足的缺點被進一步放大,這樣也將導致學生因理論知識素養的不足,影響到其在專業領域的進一步提升。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落後

新穎的教學方式與手段是能夠激起學生極大學習興趣的關鍵。當前的高職舞蹈教學中,教師對於教學方式與手段的改革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依然沿用着傳統的教學方式,訓練方法單一,而且專業性較強,可能會導致一些基礎較弱的學生難以消化吸收。

二、高職舞蹈教學的創新思路

高職院校應當鼓勵舞蹈專業教師進行大膽地教學方式創新,以此爲培養現代舞蹈人才奠定基礎,具體可以從下述方面着手實施教學改革:

(一)注重對舞蹈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

以往高職院校多習慣於對舞蹈專業課程加以細緻地學科劃分,這樣做的不利之處在於:易使學生在接受專業舞蹈教育過程中出現偏科的問題。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舞蹈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時,應當注重對內容相似或接近的課程類目加以整合,從而達到課程知識的高度概括性,以此幫助學生通過此種課程的學習,獲得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舞蹈藝術類的課程應以此門課程爲主,將此門課程設置爲學生的一門舞蹈藝術類必修課。這樣就避免了學生無從選擇的情況,同時也爲選學其它門類的舞蹈擴大了空間。還有就是,高職院校在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當落實好藝術素質教育內容,具體的做法是:在專業舞蹈主幹課程之外,開設交叉性課程,如舞蹈心理學等課程,從而使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

(二)強化舞蹈實踐教學環節

任何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目的在於實踐應用,因此,高職院校舞蹈專業應當強化舞蹈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獲得將所學到的舞蹈知識與技能向實際應用轉化的契機。如:專業授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所習得的知識進行舞蹈動作的自由編創,對傳統舞蹈表演劇目加以改編等,通過這樣的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使學生能夠夯實所學,並且使學生在參與實踐教學過程中,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形成清醒地認識,進而在後續的學習中加以有意識地補足和提升。

(三)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

高職舞蹈專業教師要善於總結既往教學的得失,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教學方式的大膽創新。如舞蹈專業授課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技術組織課上教學,爲學生提供觀摩舞蹈名家表演的契機,使學生在觀摩地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吸收、揣摩和借鑑舞蹈表演名家的動作與經驗,進而能夠爲己所用。舞蹈專業授課教師還可以製作結合某一舞蹈動作,製作微課教學資源,供學生下載觀看使用。通過電視屏幕,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受到藝術的感染,多重感官的刺激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加深,學習動作的興趣會更高。另外,由於舞蹈教學主要就是對學生進行舞蹈訓練,因此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訓練方法的多元化,避免重複單一的訓練方法使學生對舞蹈訓練產生倦怠感。教師要通過多元化的舞蹈訓練方法,讓學生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舞蹈進行訓練,增加舞蹈訓練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在對舞蹈的長期學習中,保持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並積極的參與到舞蹈學習之中。

三、結語

以上,我們從高職舞蹈教學的現狀入手,對高職舞蹈教學的創新思路展開了研究。新時期,高職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林林總總,面臨的機遇也比較多,爲此,作爲高職院校的舞蹈教師,我們必須把握機遇,分析問題,創新思路,改革教學體制,激發學生興趣,努力教好學生,以舞蹈教學提升學生的氣質,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成長,提高舞蹈教學有效性,從而使得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真正以適應社會需求。路漫漫其修遠兮,今後還需要舞蹈教師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周黎。激勵性語言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01)。

[2]佘符甜甜。淺析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J]。科技展望,20xx(07)。

[3]劉佳。從“課堂”到“舞臺”“表演式訓練”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的實踐研究[J]。藝術教育,20xx(Z1)。

[4]董藝林。大學舞蹈教學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J]。音樂時空,20xx(23)。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2

摘要:舞蹈要想真正爲人們所欣賞就需要舞蹈編導不斷加強自己綜合素質的發展,不斷激發自己的創意,創造出更多更美的被人大家所接受的舞蹈。本文將就舞蹈編導所需要的專業素質以及如何能編導更好的舞蹈進行了簡單探析。

關鍵詞:舞蹈;美的藝術;舞蹈編導;專業素質

一、舞蹈編導能力

舞蹈編導作爲一部舞蹈作品的開發者,首先應當具備的肯定是舞蹈編導能力。如何提高編導的能力就擺在了首要位置。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吃透教材,夯實理論基礎。現在很多人忽視理論方面的學習,單純的認爲只要能創造出舞蹈作品就可以了。殊不知,想要真正創造出優秀的舞蹈作品,必須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只有深入瞭解創造的內在加上平常生活中對於舞蹈的感悟才能創造出打動人心的舞蹈。

2、加強舞蹈訓練。真正的舞者不僅僅是一個舞蹈家更是一個表演家。因爲跳舞不僅要把舞蹈的動作給做出來,同時要真正理解舞蹈本身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通過舞者向觀衆傳達。然而真正想要達到這一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成的,它需要我們落實到點點滴滴的練習中去。在練習中去感悟舞蹈的意義,在練習中激發創作的靈感。

二、深厚的文化修養

舞蹈作爲八大藝術之一,是於三度空間中以身體語言作“心智交流”的表達藝術,一般藉助音樂等其他道具。舞蹈作爲一門綜合性的表演藝術,它對於舞蹈編導的文化修養的要求也是相對來說較高的。舞蹈編導首先必須具備紮實的舞蹈功底,知道舞蹈的歷史以及創作。其次,作爲舞蹈的創作者還應該具有淵博的知識,對於其他的一般文化都應該有所瞭解,並能將之融合在一起。這樣不既能幫助舞蹈編者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創造好的舞蹈,更能豐富舞蹈的內取材內容,從而創造出形式多樣的舞蹈,提升舞蹈本身的觀賞性。所以,舞蹈編導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是至關重要的。

三、獨特的審美能力和敏銳的洞察力

“橫看成嶺側成峯”,在對待同一件藝術品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能力。在看待同一問題上,不同的人透過不同的視角去觀察所得到的結論也不一樣。對於一名舞蹈編者來說,在對待同一事物時就要運用自己最具獨特的洞察力去發現生活中的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具備一雙明亮的眼睛,就能在最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美的藝術,創造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個好的舞蹈編導不僅要能夠創造出好的作品,還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將自己所創造的舞蹈的精髓通過自己的語言的表述能讓別人明白。舞蹈不僅娛樂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承擔着宣傳教育的社會重任。優良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可以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傳遞教學內容,而且可以開拓學者的思維,激發學者的學習興趣。爲此,舞蹈編者應該做到一下幾個方面。

首先,舞蹈編者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講解。在講解過程中使用的術語一般應是專業術語,要恰當、清晰,聲音要洪亮並要有節奏感,可以讓人一聽就知道這句話的重點在哪裏。同時要有運用非語言提示的能力。合適的肢體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深學生對講解內容的理解。如果這兩者能夠郵寄的結合在一起,相信必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舞蹈編者應清楚規範的演示一些動作。語言所能傳達的信息畢竟有限,有時候碰到一些不好描述或者很難理解的動作時,編導應該親自示範。清楚規範的示範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並加強記憶。

五、一定的組織和領導能力

“舞蹈編導”顧名思義就是指一部舞蹈作品的創作、排練和演出過程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作爲一個組織和領導者,組織和領導能力必不可少。組織,協調能力直接關係到任務的完成效果,如果某項工作任務組織協調不到位,就很難充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凝聚各個成員的智慧。所以優秀的舞蹈編導不僅能創造出好的舞蹈作品,還能夠組織其他的舞蹈愛好者將作品盡情的演繹。然而,真正做好一個領導者並不容易。

六、結語

伴隨着我國國民綜合實力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修養不斷提升,舞蹈作爲一種陶冶人的情商的方式也不斷普及,促使我國舞蹈視野一步步走向繁榮。舞蹈編導置身於民族藝術發展的浪潮中,承擔着創造和編導舞蹈作品的重任。因此,舞蹈編導要在這個大的背景下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創造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參考文獻:

[1]趙鐵春,田露。中國漢族民間舞蹈教材[M]。北京高教出版社,20xx。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3

1影響宜春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分析宜春學院大學生是一個複雜的羣體,影響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很多,很複雜。當前宜春學院大學生所處的社會大背景以及他們的家庭、社會認可度、性別性格等的差異均會影響其心理健康。從第一輪收回的調查問卷中,集中反映出xx大因素嚴重影響了宜春學院大學生身心健康。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宜春學院大學生佔被調查學生人數的40%以上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傾向,這可能與現有的教育方式及其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關係,其次就是家庭因素的影響較大,由於所調研的學生是從選課學生中隨機抽取的,雖不能全面反映所有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但從這一因素可以看出,宜春學院在校大學生普遍存在家庭經濟貧困,這可能也與學校的招生情況有一定關係,一方面由於宜春學院地處贛西地區,每年的本科招生分數線相對較低,會招收一些因家庭貧困而得不到良好教育的學生羣體,這和課題組的另一項關於在校大學生家庭因素影響學業問題的研究調查結果也將爲吻合。影響宜春學院心理健康的另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大學生戀情、不良的學習風氣、緊張的同學關係等所佔比例也較重,分析其原因可能一方面在校大學生處於青春期階段,對於戀情的理解不夠全面,片面的看重彼此之間的感情,甚至有時候對另一方的行蹤、生活,乃至學習都會產生不良的導向;另一方面由於宜春學院現有的學習風氣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新生入校後得到師兄師姐教導的不是如何努力學習知識,而是將大學生活簡單化,尤其是對於課程的到課率、考風等的檢查可以彰顯出來;再者就是在校大學生難以較好的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係,往往因小事情而大動干戈,甚至仇恨越積越深,以至於不但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還會對其心理健康不利。除了以上因素外,影響宜春學院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還包括體質健康問題、網絡遊戲,以及考試和課程壓力,針對高年級的學生還存在就業壓力較大等,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困擾着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體育舞蹈對大學生心理狀況影響的調查分析

2。1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對比分析

調查結果表明,參與體育舞蹈修課前的學生調研時持有積極樂觀心理狀態的人數只佔到42。9%,而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之後,有53。%的學生呈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雖然都存在消極態度的個別案例,但體育舞蹈專業學生對自己積極肯定以及樂觀的態度與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相比較更顯優越。由於體育舞蹈中各個舞種的舞姿要求不同,也就是要求表演者的風格多變化,在舞蹈中流暢的舞步,高雅的氣質,充分展示了當代大學生的健康、自信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這對於促進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有十分積極的影響[3]。

2。2受挫恢復能力對比分析

通過對參與體育舞蹈專業學習前後學生心理受挫回覆時間的對比分析不難看出,受挫後能在短時間內恢復的體育舞蹈專業的學生約提高了1倍,但這一指標在參與體育舞蹈學習之前只佔全體受調研學生的2。6%。體育舞蹈不但能讓參與者人感受到浪漫的氣息;還可讓運動參與者隨着肢體的節律性運動,體驗體育舞蹈所賦予心靈上的快感。這種快感對人體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都有着積極的效應[5]。體育舞蹈中的集體舞蹈和隊列舞蹈,是男女生合作的羣體活動形式的舞蹈,通過這種方式的鍛鍊,能夠改變一個人孤獨少言、消極離羣的性情,形成團結互助、熱愛集體與人爲善的性格,從而心理的承受能力也會有所增加。

3體育舞蹈對宜春學院大學生心理影響的調查

結果分析體育舞蹈作爲人體動作的藝術進入教學,發揮着獨特的育人功能[6]。體育舞蹈作爲一項深受大衆喜愛的融體育與藝術、健身與娛樂於一體的體育運動項目,專家們認爲,在高校體育課中開設體育舞蹈課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有利於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的主動性,而且體育舞蹈對學生體質、心理素質的提高都起到積極的作用[7]。從統計表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體育舞蹈專業學生的自信心等內心狀態,包括人際交往能力都明顯高於參與之前。體育舞蹈課是在校大學生的選修課程,專業大學生的專修課程,一週只有一至兩次課,相對體育舞蹈專業的學生較少,練習時間也相對較短,所以對體育舞蹈專業所帶來的表現力理解的還不夠充分。然而從統計表中仍然可以看出,對於調查的選修課程的學生,有xx2。9%的人表示練習體育舞蹈能夠另心情感覺舒暢。體育舞蹈內容豐富,動作多樣,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舞種、風格、音樂和節奏。體育舞蹈對意志的鍛鍊也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意志即確定目的並選擇手段克服困難,並達到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自覺性和自制性比較強的學生,在學習上積極主動,並具有掌握、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他們的戒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恆,使他們得到巨大的收穫[9]。從調研結果也可以顯示出體育舞蹈在使心情變得舒暢的同時,對於人際關係的融洽也有着顯着的積極的促進作用。體育舞蹈的華麗典雅,生動活潑,熱情奔放等特點還有助於培養跨世紀人才的社會交往能力。絕大多數學生認爲體育舞蹈的練習能夠使自己的性格變得更加開朗,更好的與人溝通。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通過對宜春學院在校大學生參與體育舞蹈學習與訓練前後的對比分析,顯示體育舞蹈對練習者所帶來的心理上的影響是積極健康的,有53。%的體育舞蹈參與者認爲體育舞蹈能夠使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同時體育舞蹈還能使參與者心情舒暢,增強自信心,提高自身表現力,此外,還能讓練習者的性格更加開朗,更好的融洽人際關係。

4.2建議

結合體育舞蹈的特點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重視體育舞蹈對心理的干預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體育舞蹈項目的健心特點加強心理教育,採用漸進式教學方法,從易到難,以打消大學生學習時容易出現的畏難情緒。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4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着幾千年優秀燦爛的文明史,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各民族民間舞在我國曆史文化長河進程中,世代生息演進,流傳至今。中國舞蹈教育和藝術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民間舞始終是一門不可或缺的專業必修課程,而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內在所特有的規定性,形成了民間舞蹈自教學方法。民間舞教學法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這門課,對民間舞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式進行系統化、規範化、理論化的學習,爲他們在今後民間舞教學中逐步走向科學化、體系化、理論化的道路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爲民間舞的愛好者提供一門具有實際操作意義的課這個事開題報告。

研究現狀

如今,我們的民間舞教學的教材與教學內容,不是簡單純粹地把流傳在民間的自然形態民間舞搬進教學,而是經過反覆深入研究,找出其規律特點,不斷進行提煉、加工、昇華、規範而形成系統的教材,並以此作爲訓練學生舞蹈演員的有效手段,其針對性、目的性是很明確的。不同地域的民間舞,其舞蹈的形式、風格、動態有其共性,也有個性,而民間舞蹈內在特有的規定性,形成了民間舞蹈自身特有的風格特點和形態樣式。例如: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概括爲“穩重浪”,其舞蹈的“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以動作和急出慢落、有動有靜、有張有弛,音樂曲調以嗩吶和小鈸器樂吹奏出迷人的節奏變化,把舞蹈烘托得更動人,爲其舞蹈的“艮勁兒、美勁兒、潑辣勁兒”增添聲色。從動感和風格上,藝術地概括出東有教無類”的教學模式,關鍵是解決教師的教學思維與教學方法,是“民主”、“兼容”、“並收”的教學思想的滲透。

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四個方面對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和講解。

1、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中,由人民羣衆直接創作,又在羣衆中進行今傳承,如此歷代沿襲流傳至的舞蹈形式。

2、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特點,體現在以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間舞教材爲教學內容,有較強的系統性和規範性,以具有訓練形體技能和心智技能兩方面價值和作用的內容,着重解決學生的身體鬆弛和協調性、靈活性、柔韌性、氣質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彈性、速度、節奏感、樂感、技術技巧性和表現力等。

3、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目的,通過系統規範化的教學內容,配合相適應的、生動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民間舞基礎知識、技術運用方法、基本能力等諸多方面得到培養開發和訓練。

4、民族民間舞教學法的意義,在中國舞蹈教育和藝術人才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民間舞教學法作爲一門獨立的學科進入舞蹈課堂教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理論課,使學生更進一步的理解舞蹈內涵,規劃舞蹈動作,同時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必不可少的主修課程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5

摘要:研究《中國古代舞蹈史》這門課程在舞蹈表演專業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對提高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了解舞蹈歷史文化理論;重視舞蹈歷史理論課;拓寬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學生的歷史知識面;以及提高現階段舞蹈基本理論歷史類的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教學意義和實踐意義;對完善高等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基礎理論學科體系的改革和探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探索舞蹈專業理論與舞蹈表演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考和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舞蹈表演;實踐;結合

現今現存在世所能看到的絕大部分古代舞蹈動作都是從石壁、石刻、雕塑、畫卷、古籍等中留存下來的,我國的“中國舞”包含當中的古典舞、漢唐古典舞、中華民族民間舞的大部分舞蹈元素、造型、動勢等都是從這些古代的文物發現、挖掘、研究而繼承下來的,最終成爲各舞種的基本創作創新的原動力,將基礎理論課程《中國古代舞蹈史》與中國古典舞、漢唐古典舞、中華民族民間舞、古典舞身韻、舞蹈技巧、舞蹈編導等課程的舞蹈表演實踐課相結合起來,一定會喚醒舞蹈表演專業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自我更容易接受、理解古代舞蹈史得更加清晰、透徹,將舞蹈理論與舞蹈實踐相結合起來得教學方式是舞蹈專業理論課教師和舞蹈表演實踐課教師教學《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很必要和很實用的一種教學手法和技巧。

《中國古代舞蹈史》的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所學的舞蹈古代歷史理論對比舞蹈古代文物的參考,在課堂上把一個個石刻、雕塑、畫卷中的舞蹈姿態和鮮明風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整體的靜態舞姿和動態舞姿進行分析和比較,找出古代石刻、雕塑、畫卷中舞姿的來源,以及分析它的特點、特色和藝術風格;並可以讓學生親身經歷、立刻體驗古代舞蹈的舞姿,並在講臺上進行學習、模仿和實踐分析,對歷史舞蹈文物中的靜、動造型舞姿進行比較、摹擬,從而更直接和直觀的去透視、理解古代舞蹈,以及生動的去感受、體驗古代舞蹈動作和動態;同時幫助學生去理解當時舞蹈歷史背後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歷史背景因素等對古代舞蹈所產生的影響和發展;讓一個個古代石刻、雕塑、畫卷中舞蹈動作、姿態和技術技巧進行大量有依有據的現實理論分析,讓學生理解每一個古代舞蹈動作、姿態、技術技巧背後的文化內涵和淵源,找到古代舞蹈的歷史理論支撐點,讓其加深對古代舞蹈動作內涵的理解力,領會掌握各歷史朝代時期的舞蹈風格特點特徵,使學生能更準確到位的在舞蹈表演實踐中展現古代舞蹈動作的內涵和魅力,然後從中開發、挖掘古代舞蹈動作運動和連接的基本方式。

中國古代舞蹈的歷史進程從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舞蹈形態到下一個歷史時期的一種舞蹈形態的過程,舞蹈動作、舞蹈技巧、道具等的運用都有着各式各樣的演變和創新,這樣的演變和創新最好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實踐纔會有真實、真切的感觸感受,纔會使學生積極的去思考、驗證,因此最好讓舞蹈表演專業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中,去感受其舞蹈基礎理論《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魅力,才能達到《中國古代舞蹈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在基礎理論課程《中國古代舞蹈史》的教學課堂中,增加開設古代舞蹈表演實踐課的教學部分,不僅要學生只是坐在教室裏聽和學,或者只是讓學生在有限的講臺上做做不能大幅度和簡單的動作和造型,而是應當把古代舞蹈史的教室搬到舞蹈練功房進行古代舞蹈史少餘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實現動靜相結合(靜—動—靜—動。。。。。。)的教學模式,例如:

一、在文化課的多媒體教室上兩次(四個課時)的舞蹈史理論課程後,增加開設一次(兩個課時)與舞蹈練功房相結合的舞蹈史表演實踐課程,把前兩次(四個課時)在文化課多媒體教室裏學到的理論知識內容,搬到舞蹈練功房一次(兩個課時)中實踐出來,使學生記憶更深刻。

二、還可以將前兩次(四個課時)在文化課多媒體教室安排的實踐作業,在第三次(兩個課時)的舞蹈練功房實踐課上進行檢查、評價和反饋。兩次舞蹈理論課加一次舞蹈實踐課的安排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記憶重要知識點,在這樣的課程安排的過程中學生會感覺新穎、好奇、有趣,會主動積極的學習新的舞蹈史理論,反而使課程進度順利,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學生更學得好、記得牢,課程安排自然,依此類推、周而復始、進入良性循環。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氛圍輕鬆、愉快並使教學成果顯著。

三、在學習結束後,《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考覈評價中,也可使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覈,如試卷考覈佔總成績百分之七十,實踐考覈部分佔百分之三十,這樣就避免了學生非要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才能把古代舞蹈史記下來,不僅未理解未消化、而且考完就忘,也不容易發生不合理、不全面的考覈評價,不失去教學《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本身價值和意義,對舞蹈表演專業學生今後的理論課程學習開個好頭,讓學生提高學習理論課程的自信與積極性,讓今後學生的理論課程學習能進入良性循環。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6

一、舞蹈藝術中氣息控制能力

所謂的舞蹈藝術中的氣息就是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當中各個舞蹈動作的快慢及大小的控制與交替。舞蹈藝術作爲一種通過肢體表演來實現其內部蘊含的美術全而表達的藝術形式之一,這個過程中需要運用合理的氣息來進行全而的配合。

舞蹈演員具有優秀的氣息控制能力,能夠幫助其將舞蹈語高有效的傳遞與舞蹈觀衆,能夠實現對於舞蹈深層靈魂的挖掘。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當中,通過優秀的氣息控制能力能夠將舞蹈內部包含的肢體動作的鏈接與起下、肢體動作的運動頻率等相關的看似簡單的肢體肌肉活動成爲一套完整的生命運動,最終達到使整個舞蹈藝術通過演員的表演而顯現出其內部具有的生命活力。

舞蹈演員在進行舞蹈氣息控制鍛鍊的過程當中,要注意對於每個舞蹈動作時間的長短和每個舞蹈動作銜接的快慢的控制,最終做到通過舞蹈中氣息的控制達到,以舞蹈氣息帶動進行舞蹈的肢體,然後再有通過舞蹈的肢體帶動整個舞蹈的韻律,這樣的舞蹈表演形式整體纔是一氣呵成而不是機械生硬。

二、舞蹈藝術中肢體控制能力

舞蹈藝術中肢體的控制能力主要包含兩個方而,肢體肌肉的整體素質和肢體幅度的控制能力。所謂的肢體肌肉整體素質是指在進行舞蹈表演過程中實現舞蹈翻轉及跳躍的舞蹈運動能力;肢體幅度的控制能力是指整個舞蹈身體的柔韌度及身體內部各個關節張開和閉合的幅度在整個身體的控制範圍之內,舞蹈演員只有將這兩者做好,才能在舞蹈表演的過程當中實現較好的肢體能力的控制。

在進行舞蹈藝術中肢體控制能力的訓練過程當中,舞蹈演員應當首先採用壓腿及耗腰等一些較爲嚴格的訓練內容來實現對於自身身體潛能的最大挖掘。當該項達到相關的標準之後,舞蹈演員應在其基礎之上,通過對肢體動作運行的力量和準確的路線的控制,最終達到通過肢體控制實現舞蹈藝術中美學的全而表達。

舞蹈演員在進行肢體力量的訓練過程當中,應注意對於肢體力量分配的訓練,合理的舞蹈演員力量的分配訓練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舞蹈的整體美感和質感,因爲舞蹈演員在進行相關舞蹈的表演過程當中往往需要通過不同的力量分配最終實現對於不同肢體語高的全而表達,最終能夠達到不同舞蹈內涵的充分表達。

三、結語

除上述四項舞蹈藝術表演中控制能力分析之外,在進行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蹈演員全而的實現對於舞臺氣場的控制能力,對於提升舞蹈表演的整體效果也有養較大的影響。隨養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人民對於精神文明建設將會提出更好的要求,舞蹈表演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門,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升我國國民的精神文明質量,這就要求舞蹈演員全而的實現對於各個能力的控制,充分的將舞蹈藝術中全而的美術展示於大家。以上是本論文網站的小編蒐集的體育舞蹈畢業論文,希望對正在編寫體育舞蹈論文的童鞋有所幫助。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7

【摘要】近年來,隨着高校招生人數的增加,高校舞蹈專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快,舞蹈教學法是舞蹈專業課程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指導性明確的課程。在高校舞蹈專業開設舞蹈教學法課程能極大地提高舞蹈專業教學的實效性。本文從高校舞蹈專業開設舞蹈教學法的必要性出發,分析教學法對舞蹈專業課的具體啓示,並提出了提高舞蹈教學法效果的策略。

【關鍵詞】舞蹈專業;舞蹈教學法;課程

高校舞蹈專業肩負着爲社會培養輸送舞蹈教師、舞蹈演員等藝術人才的重任。在高校舞蹈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各種教學法帶來的啓示,如古典舞教學法、芭蕾教學法、民間舞教材教學法等,在此基礎上,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努力消除影響學生學習的外部因素,從而全面促進舞蹈專業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一、高校舞蹈專業開設舞蹈教學法的必要性

對於舞蹈專業的教學,應該堅持標準化、規範化的教學方法。舞蹈教學法是一套比較完善、科學的理論體系,也是舞蹈專業整體性實踐經驗的總結,貫穿於舞蹈課程的每一個環節。在大多數高校舞蹈專業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所有的訓練、相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手段的實施都圍繞着教學任務展開,這就造成了教學法的單一性,學生不能從整體上了解完整的教學方法,教師也不知道在改變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從淺到深、從簡到繁、由慢到快地推進課堂教學內容,更不知道怎樣編排訓練組合和變化組合。舞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並不是隨意安排的,而是在相應的原則和方法下進行的,尤其是在編排訓練組合中,要做到節奏快慢有序、動作張弛有度、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接嫺熟。在完整的舞蹈教學活動中,教師雖然起主導作用,但是沒有辦法面面俱到地將一個訓練動作的演進變化、節奏變化以及動作間的搭配銜接全部傳授給學生,學生也沒有辦法一次性地接受過於複雜的學習內容。因此,在高校舞蹈專業單獨開設舞蹈教學法課程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教學法課程下指導的科學訓練,才能全面提高專業舞者的專業素養,爲學生今後的藝術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教學法對舞蹈專業課的具體啓示

1、古典舞教學法對古典舞課程學的啓示古典舞教學法是我國古典舞訓練體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這裏的古典舞包括古典舞基訓和古典身韻訓練。在古典舞課程教學中,應用古典舞教學法能讓學生明白跳、轉、翻、控制的規格和要求,動作銜接的“氣口”、呼吸、眼神等具體做法,使學生懂得古典舞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高度和技巧,還有規範、規格。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後,不管是把上還是把下,利用古典舞教學法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在古典舞課程教學中,通過古典舞教學法,能提高學生對古典舞基本功訓練的認識,使學生能科學地訓練、控制自己的肢體,並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從而提高他們的舞蹈技能和表演水平。此外,古典舞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明白如何科學地應用,還能全面培養學生從把上到把下的辨別及創編能力,爲完成有一定難度的古典舞及技術技巧打下堅實的基礎。

2、芭蕾教學法對芭蕾基訓課的啓示對於芭蕾基訓課而言,芭蕾舞教學法是對教學經驗的總結,如果教師沒有掌握芭蕾教學法,就無法做好芭蕾基訓課的教學工作。教師只有深刻地理解芭蕾教學法的理論,才能更好地在實踐教學中指出學生的不足,促進學生的發展,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芭蕾基訓課上,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鍼對性的教學,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芭蕾教學法對芭蕾基訓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解說了芭蕾基訓課每一個動作的做法、難點、要點、節奏、動作組合的教學及訓練的意義和目的。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授課時,需要合理地應用芭蕾教學法,這樣才能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芭蕾動作和技巧。

3。民間舞教材教法對民間舞的運用啓示民間舞蹈教材教法是在舞蹈教學法內容的基礎上,展現出自身的特殊性,符合民族民間舞蹈教材內容的規律和教學要求。民間舞作爲高校舞蹈專業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民族民間舞蹈教育已經呈現出多層次、多種類、多專業的狀態。爲了培養更加優秀的民族舞蹈人才,在高校民間舞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培養學生舞蹈素養的同時,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傳遞給學生。在民間舞教學中,通過民間舞教材教法能全面增強教學活動的規範性、科學性,這對保存原有的民族文化有極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在實踐中要特別注重民間舞教材教法對民間舞的影響。

三、提高舞蹈教學法效果的策略

1、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學法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很多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沒有接受過這門課的學習,因此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舞蹈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可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1。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進而使自身的知識儲備更加完善,才能教授給學生新的方法和內容,使之與社會更好地接軌。2。上課時教師應該神采奕奕、滿懷信心,進而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產生信任,教師通過規範的示範、嚴謹的方法、清晰的講解,言簡意賅地讓學生清楚動作的要點,促使舞蹈課堂順利進行。

2、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正確的學習觀念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好舞蹈的重要因素,積極地完成教師佈置的學習任務是學生具備正確的學習觀念和積極的學習態度的良好體現。因此,學生要在課堂上有效地控制注意力,進而保障學習效果;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應適當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和積極的學習態度,爲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

3、解決影響學生注意力的外部因素心理學中的資源分配理論認爲:一個學生所具備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在課堂中若有過多的其他因素帶來干擾,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不能全神貫注地聽講,繼而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針對該現象,教師在給學生上舞蹈課時,應儘可能地避免其他因素影響學生的注意力,爲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一般而言,干擾學生注意力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學生課堂站位、教學環境、教師着裝,尤其是教師的課堂語言語調以及師生關係等。上述的任何外部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在上課時應充分考慮上述因素,並通過相應的措施排除影響,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總結

高校舞蹈專業通過開設舞蹈教學法課程,能讓整個舞蹈教學環節更加規範、科學,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舞蹈綜合能力,因此,在實踐中應該合理地開設舞蹈教學法課程,並將多樣化的舞蹈教學法應用於舞蹈教學實際,從而全面促進舞蹈專業的發展。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8

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職業認同,就是指個體對於所從事職業的目標、社會價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的一致,即個人對他人或羣體的有關職業方面的看法、認識完全贊同或認可。對於一個職業的認同,好比信仰。正確而堅定的信仰不僅是你走下去的動力,也是你不斷提升的助推劑。因此,我們需要職業認同感,在工作中獲取更多的力量,信心和快樂。 學前教育對個體成長的作用伴隨着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的長足發展而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隨之增高並表現出理性化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專業化幼兒教師成爲時代的呼喚。然而目前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幼兒教師惡性流動等問題卻給學前教育的進展帶來了困難,這也進一步使以培養幼兒師資爲主的職業教育面臨空前的挑戰,,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已有研究證明,幼兒教師屬於職業怠倦的高危人羣。因此,瞭解增強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不僅對於教師本身對於幼教事業也很重要。

學前兒童屬於特殊的羣體,他們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特殊的關懷和教育,幼兒教育事業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發展幼教事業對兒童的培養和國家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而教育幼兒的直接操作者之一的學前教師更是承擔着重大的責任。而這也就對學前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對於以後將會走上學前教育工作崗位的在校大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爲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職業認同感是衡量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培養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他們對於本專業的職業認同不僅關係到各自未來的職業方向更關係到祖國的未來。瞭解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現狀和問題並分析及產生的原因,有助於幼兒師資的培養,提高學前本科生職業認同感。

現有的研究主要是針對學前教育在職教師的職業認同狀況進行的調查分析並提出瞭解決方法,致力於提高學前教師的職業認同。對於在校大學生的職業認同研究還很缺乏,鑑於在校生職業認同感也很重要,我們對本校學前專業大學生進行調查分析,希望通過本專業的學生可以形成本職業的職業認同,對於自己未來要從事的職業,抱着積極的肯定的認真態度努力實踐,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爲社會作貢獻。

二、研究目的及意義

1、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前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幼兒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需要成人付出更多。這是當今社會每個父母必須學習的課題,而作爲對幼兒直接進行教育的學前教師也面臨着重大的責任和更高的要求。作爲學前教育的大學生,他們中將有一部分成爲未來的學前教師,而這部分未來幼教的中堅力量的職業認同感影響着他們未來的職業定位和發展,影響着兒童的成長。

2、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進行專業學習時並沒有形成強烈的職業認同感,而學前教育事業在我國相對起步較晚,雖然在國外已經取得很好的發展但我國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存在着一定的問題,許多學前教育專業的大學生對本專業並不十分了解,因此會嚴重影響職業認同感的形成。這不僅會威脅大學生本身的發展,更會影響學前兒童的成長。試想一個沒有職業認同感的教師怎麼能夠爲孩子的健康成長護航。因此我們將以廊坊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所有在校生進行一次職業認同感的調查,瞭解他們對本專業的職業認同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分析其原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見或建議,更好的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讓他

們對自己的未來有清醒的認識並作出積極的表現。

3、鑑於學前教師培養的重要性和本專業學生對這一職業認同存在很多誤區,我們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旨在瞭解本專業職業認同現狀並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地意見或建議更好的增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學前教育工作者。

三、研究內容

1、學前教育學生對本專業的職業認同現狀(包括職業態度、職業意向、職業認識、職業行爲)

2、出現這種現狀的原因及影響因素

3、學生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初步定位及影響因素的分析並提出可行性建議

創新點:我們這次的調查研究將主要分析大學生對學前教育的職業認同,尤其是男生對本 專業的認同。

難點:對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職業認同感調查受環境限制。

四、研究對象

廊坊師範學院09、10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

五、研究方法

問卷法

訪談法

文獻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廊坊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所有在校生進行一次調查研究並以訪談爲輔,並參考對課題研究有利的研究資料。瞭解同學們的職業認同感現狀並探討影響的因素並提出可行性的建議。通過對這一專業的瞭解程度對自己的未來進行規劃。 這次調查將重點了解學生對男生從事學前教育的觀點態度並探討其影響因素。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有怎樣的職業認同、對男生從事這個職業的態度、男生自己的職業認同感現狀以及各種影響因素在這次調查中我們將得到一個初步的瞭解。

六、研究程序

(一)蒐集材料

1、收集有關大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材料

2、收集有關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的材料

3、收集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發展的態度及觀念

(二)組織材料並製作調查問卷,針對廊坊師範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所有在校生進行一次問卷 調查,同時選幾個同學進行交流訪談。

(三)整理材料及分析結果

(四)形成論文

七、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1、檢查課題研究的進度

2、評估課題研究目標和任務的完成情況

3、評估研究方法的適用情況

4、收集和積累與課題有關的資料

5、初步整理與總結研究成果

6、完善課題研究的組織與管理

八、結果分析和預想1、從思想上讓本專業的學生認識到職業認同的重要性,幫助他們正確認識幼兒教師的價值,認真看待自己的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以成爲一名幼兒教師而感到自豪,不要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職業地位和作用。尤其是男生不能輕視自己在幼兒園和幼兒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是學前教師,我們肩負着培養祖國幼苗茁壯成長的重任。首先我們應該重視自我的價值,堅定的走學前教育事業的道路,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2、客觀看待社會輿論,不要讓社會的偏見影響我們對本職業的認同。雖然幼兒教師存在社會地位低、工資待遇低的現狀,但是社會不可缺少我們的職業。首先我們要自我肯定,努力在其中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在發展,人們對幼兒教師將有越來越多的瞭解,社會對我們的肯定也將不斷提高。

3、提高職業認同感,獲得良好的就業前景。我們要加強自我教育,合理安排學習內容,以優秀的學前教師爲自己的追求目標。學好自己的專業課程,使自己學有所長,增加在就業中的優勢,獲得良好的就業前景。

4、增加自己的信心,責任心,認真對待學前教育這一職業。在這一事業中取得自己的成就。

九、參考文獻

1、20xx年第19期《文教資料》

2、《學前教育概論》——蔡迎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9

摘要:

藝術表現力是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感染力,是藝術作品的生命力和靈魂所在。舞蹈作爲一種源自自然、來自人類靈魂深處情感的生動肢體表達,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是通過舞者而傳達給觀衆的,使觀衆受到觸動,從而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這對從事舞蹈專業學習的學生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藝術實踐的角度出發,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探討藝術實踐對舞蹈專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培養和提高。

關鍵詞:

藝術實踐;舞蹈;藝術表現力

一、引言

隨着時代的發展,學校、教師不再是學生唯一的知識源。走出課堂,從社會這個廣闊的舞臺不斷汲取舞蹈藝術靈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主動重組和重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習充滿樂趣,這是每一名學生和教育者希望看到的藝術實踐正是舞蹈專業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吸納的一種轉變,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發掘學生的潛力,對培養舞蹈專業的學生的藝術表演力及綜合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舞蹈藝術實踐的定義及內涵

呂藝生在《舞蹈教育學》一書中,稱舞蹈專業的藝術實踐就是舞蹈實習,他認爲舞蹈實習包括了舞蹈表演、編導、教學、寫作等,舞蹈表演專業的實習主要是舞臺表演,側重學生舞臺表演能力的鍛鍊。舞蹈教育專業實習的內容包括模擬教學、實際教學和論文。作者認爲,舞蹈作爲一門集音樂美、形體美、服裝美、舞美設計等多項藝術於一身的綜合藝術,以其高雅時尚的藝術品位和凝聚着中華文化的`翩翩風韻,無論是生動活潑的舞臺演出、還是嚴謹科學的教育教學、論文書寫,對於從事舞蹈專業學習的學生來說都有着“感於外、發於心”的本質提高,是藝術表現力來源的沃土。

三、藝術實踐對舞蹈專業學生藝術表現力的作用

(一)舞蹈藝術實踐是知識積累的過程,爲藝術表現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礎

舞蹈課和舞蹈實踐活動(如舞蹈比賽)結合提高學生審美觀舞蹈課是知識積累的過程,教學方式主要圍繞講解——訓練——講解進行,教師以主導地位的角色傳授舞蹈基礎知識,學生基本是被動接受者,周而復始,學生對舞蹈課學習的興趣就會降低。爲提高舞蹈課的教學質量,要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舞蹈藝術實踐比賽活動,把課堂所學知識應用到舞蹈實踐比賽中去,注重學生對舞蹈知識的應用,體驗、賞析和創造。要強調藝術實踐過程中的感性認識,它是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對舞蹈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檢驗,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注重舞蹈課和藝術實踐比賽活動的相結合,爲給學生提供藝術實踐的機會,經常參加藝術實踐比賽活動的學生同沒有參加藝術實踐比賽的學生相比,他們之間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通過一定的舞蹈知識學習後,要安排和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比賽活動,把理性認識上升爲感性認識,激發學生對舞蹈知識更廣泛的學習興趣,達到培養舞蹈藝術表現力的目的

(二)舞蹈藝術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的模仿力,進而提高其藝術表現力

舞蹈是一門不僅注重形式美,同樣還十分注重思想情感內涵的藝術,從這個意義上講,舞蹈美不是一般的人體動態美。而是一種飽含詩情,富於樂感的人體動態美。學生在舞蹈藝術實踐中通過對大自然和生活的創造性模仿,可以提高其表現力,如擠奶舞就取源於勞動,它是模仿牧民給牛羊擠奶的動作來表現人民的智慧、勞動的美。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如“三下鄉”、“舞蹈採風”等方式,學生縮短了舞蹈與生活的距離,使學生逐漸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作者認爲,舞蹈作爲一門獨立的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意識形態的反映,它屬於上層建築,“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是藝術的再現生活的一種表現形式,離開了人類社會生活,離開了勞動實踐,也就沒有舞蹈藝術,在文字記載的幾千年的社會發展過程中,人類經歷了各個不同的歷史時代,有過各種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舞蹈藝術正是在這些多種多樣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內容的基礎上,伴隨着歷史的進程,時代的印跡,從無到有,由低級向高級逐步發展起來的內容、形式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表演和創作靈感,從而提高舞蹈的藝術表現力。

(三)舞蹈藝術實踐可以提高學生創作、表演、欣賞水平,從而促進藝術表演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

舞蹈實踐包括舞蹈創作和舞蹈表演,而這兩者都經歷着從客觀現象到主觀意象再到舞蹈形象這二種時空狀態的兩度轉化過程。從素材到舞蹈藝術的轉化就是創造過程。舞蹈藝術源於生活。人們在生活中會有很多感悟,但表達不清楚,而創造本領的前提就在於發現、昇華,例如,講解舞蹈《小金魚》時,我帶領學生走進自然,在大自然中觀察魚的形態、覓食、嬉戲的全過程,並要求低年級學生設計一組舞蹈造型動作。學生們的想象力很豐富,想象出的肢體動作也十分豐富,有身體的扭動、面部表情的誇張表演、手部動作的配合,十分具有創造力也十分可愛,回到課堂再度講解《小金魚》時,學生情不自禁的發出了“原來是這樣”的感慨,學習效果十分好。對於高年級的學生,通過參加遼寧電視臺春節晚會演出、電視臺“雙擁晚會”、去日本昭和大學演出、去法國演出等一系列藝術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眼界、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更能夠提高學生的愛國熱情、創作、藝術表現力等多種能力,從而是各種藝術實踐成爲了舞蹈藝術表現力的“活化劑”,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在自己的舞蹈藝術專業上發揮創造力。

四、藝術實踐是藝術表現力的沃土,需要教育者不斷探索藝術實踐的新途徑

學生的舞蹈感受力和藝術表現力,是學生的外部形態動作和內部情態動作的綜合培養。只要教育者努力探尋舞蹈教育的發展趨勢、發展規律和發展途徑,創造性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那麼,對啓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開展創造性的藝術實踐活動,讓學生創造性地運用外部舞蹈動作與內心情感語言的技能,來進一步創編舞蹈動作,發揮其表演才能,並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美的創造能力就不在是一句空話。藝術實踐,對於每一位教育者來說,不僅僅是單純的“演出”、“表演”;更應該是“教和學”的完美統一,是學生主動吸納知識過程,更是“教學實踐”、“舞臺實踐”、“創作實踐”的沃土,每一位教育者都應該開拓思路,創造性的開展藝術實踐活動,使舞蹈教育、教學告別“機械化”的操練,讓學習充滿樂趣,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舞蹈專業的開題報告 篇10

論文題目:舞蹈服飾與蒙古族族舞蹈相融的藝術初探

一 選題評估

爲了探究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相融合的藝術形態,詳細討論舞蹈服飾民族舞蹈中的作用及其對整個舞蹈作品的影響,本文將從蒙古族所特有的舞蹈理論及形態特徵入手,通過分析中國蒙古族舞蹈來具體闡釋蒙古族舞蹈服飾與蒙古族舞蹈相融的藝術內涵,爲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本身的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

二 研究現狀

舞蹈服飾作爲一種舞美藝術,應存在於與之相適應的舞蹈形態、思想內涵、行爲規範的制約和支配之中,舞蹈服飾具有時代特徵、地域特色,必須符合人物的具體形象要求。餘豔【1】通過對民族舞蹈藝術特徵和文化內涵的分析研究,論述了民族舞蹈服飾的藝術形式和重大作用;楊敏【2】對我國少數民族舞蹈和服飾的研究分析,論述少數民族的舞蹈節奏和形式與服飾的相互關係;張姝萍【3】通過對民族服飾和民族舞蹈服飾設計方面的研究論述,得出我國民族舞蹈服飾設計的多種方案,爲我國名族舞蹈服飾設計增添新的元素;崔巖【4】在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的藝術性的研究中,詳細準確的描述了我國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的藝術特色。民族舞蹈與民族舞蹈服飾的研究已經得到很大的進步,但是針對我國少數民族較多,民族舞蹈種類豐富,民族舞蹈服飾需求的不斷增加,現階段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服飾研究仍然不能滿足現階段我國發展迅速的民族舞蹈創新步伐。所以本文就結合自身強有力的專業背景,對我國的民族舞蹈和民族舞蹈服飾特別是蒙古族做進一步研究。

三 研究方法

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社科文獻,閱讀大量有關資料,充分利用我校圖書館數據庫資源,由此進行論文的研究工作。

四 研究過程

本文分別從舞蹈服飾與中國蒙古族舞蹈相融的歷時性信息:民族舞蹈發展歷程中舞蹈服飾話語的信息,民族舞蹈發展歷程中舞蹈服飾隱匿的信息;民族舞蹈韻律與舞蹈服飾的相融:民族舞蹈的節奏性與舞蹈服飾,民族舞蹈的律動特徵與舞蹈服飾;民族舞蹈情感與舞蹈服飾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肢體語言與舞蹈服飾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情感與舞蹈整體色彩的相融;民族舞蹈與舞蹈服飾材質的相融:民族舞蹈造型與舞蹈服飾的材質,民族舞蹈動作與舞蹈服飾的材質等三部分部分進行了研究。

五 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圖書館資源豐富,藏書種類齊全,特別是舞蹈藝術相關書籍逐漸增多,另外我校圖書館已經購買多種電子期刊以及能夠多種學科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數據庫資源,最後還有我係老師能夠提供給學生許多具有建設性的建議。所以研究條件基本滿足,能夠按時完成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學期之間課時安排充足,時間需要能夠更加的合理安排,另外在論文完成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定不可預見的問題。

六 論文進度安排

20xx.8-20xx.11 論文資料蒐集,整理,提出可行的論文方向方案。

20xx.11-20xx.12 與論文指導老師商量論文的選題工作,並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的開題報告。

20xx.1-20xx.3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論文的初稿。

20xx.3-20xx.4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論文的格式修改,內容精煉,完成論文的寫作工作,最終定稿。

七 參考文獻

【1】餘豔. 民族舞蹈服飾:藝術特徵與文化內涵[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xx(03).

【2】楊敏. 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及其服飾[J].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 20xx(02).

【3】張姝萍. 淺談民族傳統服飾與民族舞蹈服飾設計的關係[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 20xx(01).

【4】崔巖. 舞蹈服飾與民族舞蹈的藝術性[J]. 大衆文藝. 20xx(14).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