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精選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75K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

大學生着裝之西裝襯衫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精選15篇)

1、西裝應保持同色配套,並且面料最好以深色或深藍色爲主。防止穿着過於老舊的西裝。

2、不要穿新西裝去參與重要公司的面試,七八成新的服裝最自然妥當。

3、正式面試時,以長褲並熨燙筆直爲好。褲子長度以直立形態下褲腳覆蓋住鞋跟的四分之三爲佳。

4、典範白色襯衫永不過時,而藍色襯衫是IT行業男士的最佳選擇,能表現出聰慧、沉穩的氣質。不要穿帶圖案的或條紋襯衫。自然纖維衣料最好,由於棉布簡單起皺。

5、西裝胸袋放條粉飾手帕看起來頗爲別緻。

6、面試前,要將衣洗熨乾淨,這個非常必要。

大學生着裝之繫上領帶:

1、領帶最好在材質和風格上與已有的西裝、襯衫是相反的。領帶的長度以至皮帶扣處爲宜。值得提示的是,最好不要使用領帶夾!使用領帶夾只是亞洲多數國度的習氣,具有很強的地域色彩,不是國際通行慣例。

2、儘量選擇色彩明亮的領帶。選購時能夠徵詢太太或女友的看法,太過鮮豔顯得花俏,以能帶給別人明朗優良印象則較爲適合。

3、領帶不平整給人一種衣冠不整的觀感,盡能夠別上領帶夾。

4、男孩子的領帶不要過長,普通到褲帶,不能別領帶夾,那是已婚男士的標誌。

5、領帶只有一種可承受的選擇--真絲領帶,亞麻的經常起皺,毛的太隨便,分解纖維的不好打結,看上去又很廉價。

大學生着裝之鞋和襪子:

1、別穿球鞋應聘,皮鞋也儘量不要選給人攻擊性覺得的尖頭款式,方頭繫帶的皮鞋是最佳選擇。

2、西裝和皮鞋的色彩以保守爲原則,面談時最好防止穿着過份突異的色彩。穿着黑色皮鞋,是最爲安全穩妥的選擇。雖然是黑色皮鞋,但是也一定要經常擦拭,保持鞋面的乾淨光亮!

3、襪子色彩最好和鞋、褲子的色彩一致,保持足夠的長度,以襪口到達小腿爲宜。

大學生着裝之細節留意:

1、假如穿雙排扣西裝,鈕釦一定要全部扣上;單排扣的西裝在正式場所須扣上一個;兩粒扣的應扣上不扣下;三粒扣的應扣兩頭一粒。

2、戴眼鏡的朋友,鏡框的配戴最好能使人覺得穩健,調和。眼鏡的上鏡框高度以眉頭和眼睛之間的1/2爲合適,外邊框以跟臉最寬處平行爲宜。

3、濃厚的體味、口臭屬大忌,刮鬍水是男性香水恰當的替代品。

4、不要將鑰匙、手機、零錢等放在褲袋中。

5、髮型要得體,不要在面試前一天理髮,頭髮不能過長,不能染髮燙髮更不能戴首飾。

大學生職場着裝禮儀

職場着裝,這在職場中是產生首輪效應的方面,兩個人相見,第一印象就是對方的着裝,因此,一個人在職場中的着裝能夠體現出他的品味、檔次、美學修養和綜合素質。就着裝的基本規範而言,王思齊認爲大致可以明確爲三個方面。

職場着裝應遵循六大基本規範

一是着裝必須乾淨整潔。職場人士如果着裝不整潔,會給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尤其是一些諸如醫護等特殊職業,如果衣着不整潔,會給人留下惡感。

二是着裝應符合潮流。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復古。如果現在你穿一身黃馬卦,會給人什麼印象?那肯定會被人誤以爲是從"六角亭"(一家精神病院所在地)裏跑出來的人。

三是着裝應符合個人身份。譬如說董事長、總經理在職場中的着裝要求就應當比較高一些,而一般的工作人員的着裝要求則可稍微低一些。

四是着裝應揚長避短。譬如一位短脖子的男性,應當穿無領衫比較好,不要穿豎領服裝,這樣有助於在視覺上拉長他的脖子。而如果是一位長脖子的女性,就不要去穿無領衫,因爲這樣會更加突出她脖子過長的缺憾。除了着裝以外,一些與着裝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搭配也是值得職場中人關注的,譬如一位女性不巧左手有殘疾,就不要去戴戒指;如果一位女士是蘋果臉,非常圓,就不要再戴兩個大大的圓形耳環,以免使臉部顯得更圓。

五是着裝應遵守慣例。所謂慣例,即是指一種成規,也就是衆人的習慣,大衆認可的規範。如果一位女性在出席晚間的社交舞會時穿着一身制服,必然會給人難受的感覺。

六是着裝應區分不同場合。

首先是公務場合。着裝的基本要求是四個字:"莊重保守"。能夠穿的服裝包括制服、套裝,男性可穿西服套裝,女性可穿西服套裙;職業裝,男性可穿中山裝、女性可穿列寧裝;半正裝,男性可穿長褲長衫,女性可穿長衫和中、長裙,一般以一步裙或其它裙襬較小的裙裝爲宜,不宜穿大擺裙、拖地裙等。

不能穿的服裝包括非職業裝和時裝,如職場中女性不能穿吊帶裝、露臍裝、一字領、無袖裝等。男性不能穿休閒裝。

其次是社交場合。其着裝規範同樣可以概括爲四個字:"大方得體"。社交場合包括以宴會友的宴會,以舞會友的舞會,賞心悅目的音樂會和歡快熱烈的文藝晚會,以文和以酒會友的聚會,以增進友誼、加深感情爲目的的尋朋找友的拜會,應邀出席的各種慶典會等等。

通常,在這些場合可穿的服裝主要有三種:時裝——指當時流行之服裝和時尚之服裝。禮服——特指禮儀場合的着裝,如舉行婚禮時的着裝叫做婚禮服,男士應着西服正裝,女性一般着白色婚紗。民族服裝——中式禮服,一般在盛大場合,如參加全國代表大會、參加各類慶典活動、代表本民族去拜會重要人物等場合時可以穿着本民族傳統服裝,而漢民族可穿唐裝、也可穿滿族旗裝。需要注意的是,在社交場合不能穿的服裝主要的也有三種:制服——譬如人民警察下班後與朋友聚會,以酒會友,你吃飯時穿一身警服,必然會給人一種怪怪的感覺。又譬如在給老人祝壽時,醫護人員穿白大卦前往,在這種喜慶的場合,幾個白大卦晃來晃去,真有種煞風景的感覺。休閒服——譬如你去拜會一位重要人物,如果穿一身休閒服裝去,就難免給人不尊重對方的感覺。不合時宜的時裝——比如在一些比較莊重、隆重的場合,女性穿得太露太透太薄恐怕也是不協調的。如果是去拜會重要人物,且重要人物又是異性的話,那就更不妥當了。

再次是休閒場合。着裝要求不是很高,基本的規範還是可以概括爲四個字:"舒適自然"。可穿的服裝主要是休閒系列,包括休閒裝、牛仔裝等,也包括各色時裝。

職場着正裝的具體操作規範可概括爲"三個三"原則

三色原則。職場中人在公務場合穿着正裝,必須遵循"三色原則",即全身服裝的顏色不得超過三種三種顏色。如果多於三種顏色,則每多出一種,就多出一分俗氣,顏色越多則越俗。 "三一定律"。這是指職場中人如果着正裝必須使三個部位的顏色保持一致,在職場禮儀中叫做"三一定律"。具體要求是,職場男士身着西服正裝時他的皮鞋、皮帶、皮包應基本一色;職場女士的"三一定律"指:皮鞋、皮包、皮帶及下身所穿着的裙褲及襪子的顏色應當一致或相近。這樣穿着,顯得莊重大方得體。

三大禁忌。一是職場男士西服套裝左袖商標不拆者是俗氣的標誌。二是職場中人最好不要穿尼龍絲襪,而應當穿高檔一些的棉襪子,以免產生異味。三是職場人士不要穿白色襪子,尤其是職場男性着西服正裝並穿黑皮鞋時,如果再穿一雙白襪子那可就真是俗不可耐了。

職場着裝的六大注意事項

一是男性在公務場合穿着正裝時必須系領帶,而領帶的質地一定要上乘,以純毛、真絲爲上,顏色最好與襯衫和正裝顏色一致,圖案以幾何圖案爲佳。切不可系那種龍鳳呈祥或梅花飄香的圖案,否則會給人以俗氣的感覺。

二是男性在公務場合系領帶時,可追求一些時尚的系法:領帶結下系出一個"坑",象徵男人的酒窩,只有真絲質地的領帶可以打出這種效果,其它質地的打過之後就會平復;系領帶一般不要用領帶夾,這樣能給人飄飄欲仙的感覺;領帶長度一般應置於皮帶扣的上端。

三是職場中人在穿短袖襯衫時一般不繫領帶,男女一樣,但如果是制服的一部分則另當別論。四是職場男性所穿西裝分爲正裝和休閒裝,正裝一般指單排扣的西服套裝,現一般有四粒扣、三粒扣和兩粒扣的,穿着時最下面一個釦子不能扣上。

五是職場中人應當學會區別西服的正裝與休閒裝,一般而言,正裝西服顏色應上下一致,一般以藍色、黑色爲好,以顯莊重;休閒西服的衣、褲式樣可以不同,顏色也不強求一致。六是職場着裝必須充分注意的幾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六個不能":

第一,不能過分雜亂,雜亂的最直接錯誤就是不按常規着裝。第二,不能過分鮮豔,職場人士應當堅持"莊重保守"的着裝原則。第三,不能過分暴露,職場女性尤其需要高度注意這一問題。

第四,不能過分透視,特別是在夏季,職場男士如果穿襯衣時一般應當在裏面加穿一件背心.第五,不能過分短小,凡職場中人都不能穿短褲上班。第六,不能過分緊身,特別是職場女性更不能穿過於緊身的服裝,所謂緊身,其標準是,凡能特別凸顯出人體敏感部位的服裝都應視爲緊身服裝。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2

1、穿着整潔

你可能只准備了兩三套供接待或旅行之用的服裝,而且它們難入高檔華貴之列,但只要保持清潔,並熨燙平整,穿起來就能給人以衣冠楚楚、莊重大方的感覺。整潔並不完全爲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因此這是良好儀態的第一要件。

2、着裝要與身份、年齡相符

在社交場合,如果忽略自己的社會角色而着裝不當,很容易造成別人對你的錯誤判斷,甚至會引來誤解。比如藝術家和作家,即使在正式場合着裝也可以盡顯自己的獨特風格,在選擇襯衫和領帶的色彩上可以不拘一格,而官方人員代表國家出席某些正規場合,就應該穿得傳統或保守些,以示莊重。

3、注意衣着與場合的協調

無論穿戴多麼亮麗,如果不考慮場合,也會被人恥笑。如果大家都穿便裝,你卻穿禮服就欠妥當。在正式的場合以及參加儀式時,要顧及傳統和習慣,順應各國一般的風俗。去教堂或寺廟等場所,不能穿過露或過短的服裝,而聽音樂會或看芭蕾舞,則應按當地習俗着正裝。

4、遵守不同時段着裝的規則

這對女士尤其重要。男士出席各類活動有一套質地上乘的深色西裝或中山裝足矣,而女士的着裝則要隨一天時間的變化而變換。出席白天活動時,女士一般可着職業正裝,而出席晚5點到7點的雞尾酒會就須多加一些修飾,如換一雙高跟鞋,戴上有光澤的佩飾,圍一條漂亮的絲巾。出席晚7點以後的正式晚宴等,則應穿中國的傳統旗袍或西方的晚禮服——長裙

如何穿西裝

西裝起源於歐洲,有獨特的着裝標準。西方人穿西裝,常根據不同的場合和季節選擇不同顏色。重大禮節性場合着深色西裝,上下班、娛樂和會友時則穿淺色、暗格、小花紋套裝。從膚色角度考慮,中國人在社交場合,宜選擇深藍、深灰、黑灰色西裝,這些顏色不僅端莊儒雅,而且能將面色襯托得更有光彩。穿西裝要注意四點:

一是要平整,不可有摺痕;

二是西裝領要貼背,並低於襯衫領1釐米左右;

三是西裝長褲的長度要適中;

四是西裝口袋不要放任何雜物。

西裝的新舊與式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合體,因此細心保養很重要,穿畢應用專用西服衣架掛好,好的保養能使一套西裝永遠合身。

襯衫每套西裝一般需有兩三件襯衫搭配。襯衫的領子不可過緊或過鬆,袖口的長度應該正好到手腕,以長出西裝袖口1—2釐米爲宜。系領帶時穿的襯衫要貼身,不繫領帶時穿的襯衫可寬鬆一點。

領帶領帶是男士打扮的焦點,通過它能展現穿戴者的個性。不同的領帶配同一件襯衫,能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領帶的顏色應根據襯衫來挑選,通常最易搭配的是紅色、藍色或以黃色爲主的花色領帶。在非正式場合,穿西裝可以不繫領帶,但襯衫的第一個釦子一定要解開。領帶多長合適?一般稍長於褲子的腰帶即可。領帶夾過去是西裝的重要飾品,現在國外已很少使用,如要固定領帶,可將其第二層放入領帶後面的標牌內。

西裝扣西裝扣的扣法很有講究。穿雙排扣西裝,釦子要全部扣上;單排兩粒扣西裝,只扣第一粒,也可以全不扣;單排三粒扣西裝,只能扣中間一粒或全不扣;單排一粒扣西裝,扣與不扣均可;如果穿三件套西裝,則應扣好馬甲上所有的扣子,外套的扣子不扣。

正裝襯衫與西裝搭配的技巧

穿西裝的時候,襯衫的所有鈕釦,不管是衣釦、領釦還是袖釦,都要一一系好。

穿西裝時,襯衫的袖長長短要適度。最美觀的作法,是令襯衫的袖口恰好露出來1釐米左右。

穿長袖襯衫時,不論是否穿外衣,都必須將其下襬均勻而認真地掖進褲腰之內,不能讓它在與褲腰的交界處皺皺巴巴,或上下錯位、左右扭曲,特別不能使之部分或全部露在褲腰之外。

正裝襯衫大小要合身,尤其衣領、胸圍要鬆緊適度,下襬不宜過短。

商界男士在自己的辦公室裏,可以暫脫下西裝上衣,直接穿着長袖襯衫、打着領帶,但不能以此形象外出辦事,否則就會有失體統。

商務場合中的着裝禮儀

符合身份

鑑於每一位員工的個人形象均代表其所在單位的形象及企業的規範化程度,也反映了個人的修養和見識,因此商務人員的着裝必須與其所在單位形象、所從事的具體工作相稱,做到男女有別、職級有別、身份有別、職業有別、崗位有別,即"幹什麼,像什麼"。如此這般,纔會使商務人員的着裝恰到好處地反映自身的素質,反映企業的形象。

商務人員職場着裝六忌:一忌過於雜亂、二忌過於鮮豔、三忌過於暴露、四忌過於透視、五忌過於短小、六忌過於緊身

1.過於雜亂:指不按照正式場合的規範化要求着裝,給人留下不良的印象,使人對企業的規範化程度產生疑慮。

2.過於鮮豔:指在正式場合的着裝色彩較爲繁雜,過分耀眼。

3.過於暴露:在正式的商務場合通常要求不暴露胸部,不暴露肩部,不暴露大腿。

4.過於透視:在正式的商務交往中着裝過分透視就有失於對別人的尊重。

5.過於短小:在正式場合,不可以穿短褲、超短裙、非常重要的場合不允許穿露臍裝、短袖襯衫等等。

6.過於緊身:在較爲正式的場合不可以穿着過分緊身的服裝。

區分場合

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商務人員的着裝應當因場合不同而異,以不變應萬變顯然大爲不妥。在不同的場合商務人員應該選擇不同的服裝,以此來體現自己的身份、教養與品位。一般而言,商務人員所涉及的諸多場合有三:公務場合、社交場合、休閒場合。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3

尊敬的貴公司領導:

您好!

首先真誠地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瀏覽此份自薦信,這對一個即將邁出校門的學子而言,將是一份莫大的鼓勵。這是一份簡單而又樸實的求職函,也許它的普通沒深深地吸住您的眼光,但它卻蘊涵着一顆真誠的心。

我是重慶工學院09級行政管理專業即將畢業的一名學生,名叫車龍龍,懷着一顆赤誠的心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真誠地向您推薦自己。

作爲一個農民的兒子,血管裏流着的是泥土的芳醇和農民的憨厚,也教導和孕育着堅忍不拔的處事準則和方法;家庭的貧困、父母的期望、社會的競爭是學習的動力。對於需要奮鬥的學子,十分珍惜大學四年的學習。在校的四年裏並沒有虛度,學習了管理學、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組織行爲學、人力資源管理教程、經濟法、現代行政領導學、行政管理學、社會保障概論、社會政策概論、民法、企業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心理學、大型活動項目管理等課程,能熟悉統計學的方法與會計的原則,掌握管理學基本原理、企業管理的知識和策劃活動的工作流程,並非常熟練操作win20xx/XP平臺操作系統,Office20xx辦公軟件(Word、Excel、FrontPage等)。

特長是人際溝通和協調。在校時,爲了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在學好課程的同時,努力進取、進入到學生會,配合老師和領導爲同學們服務,期間豐富了社會經驗、鍛鍊了人際交往和溝通協調能力;參與“大型聖誕迎春”晚會的策劃與組織,瞭解到人際溝通的重要性與活動組織的困難性,也能更好的把握活動組織的每個流程與人事分配。並參加過班委會,作爲班委會的一員,與同學們積極的交流,做好每一件事,相互學習。

一名即將從象牙塔出來的大學生,我的經驗不足或讓您猶豫不決,但請您相信我的幹勁與努力將彌補這暫時的不足,也許不是最好的,但絕對是最努力的。我相信:用心一定能贏得精彩!

良禽擇木而棲,士不知已者而搏。願您的慧眼,開啓我人生的旅程。

再次感謝您留出時間,來閱讀我的自薦書,祝您工作順心!期待您的面試!

此致

敬禮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4

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是人生中最寶貴、最美好的時光。每位大學生都要珍惜這美好時光,追求自身完善,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創新人才,爲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服飾禮儀

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注意基本素質的培養,而禮儀知識就是基本素質的一部分。大學生要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在鑄造心靈美的同時,還應講究儀表美,做到儀容整潔,服飾大方。

男生應做到衣冠整潔,衣着樸素大方,簡潔明快,不穿奇裝異服。

女生應選擇合適的髮型。女大學生正值青春妙齡,肌膚豐潤,本身就具有青春美。除參加歌舞晚會需要化濃妝外,平時可酌情略施淡妝。女生服飾以色彩鮮明、自然生動爲佳,不要佩帶過多的首飾,以免給人留下浮華、俗氣的印象。

上課禮儀

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時候,學生初見老師要行跪拜禮,平時見面則行揖禮。尊敬老師,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做人最起碼的禮貌。不僅要尊敬現任老師,對過去的老師更應以禮相待。

學生進教師辦公室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離開時,要向老師鞠躬道別。

學生尤其要講究上課禮儀,應在打上課預備鈴時或之前進入教室,端坐恭候老師的到來,作好聽課準備。萬一遲到了,在教室門口停下腳步,首先喊“報告”。如果教室門關着,應先輕輕敲門,經老師允許,方可進入教室。

老師講課時,學生應聚精會神地聽講,不要心不在焉、打哈欠,更不要與同學說悄悄話。當老師提問時,準備回答問題的學生首先應該舉手,在老師點自己的名字或示意自己回答時,方可站起來答題。回答問題時,目光正視老師,表情自然大方,說話聲音要清晰。學生對老師在教學中出現的差錯,應當善意指出,但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位老師在禮堂裏作報告,其中有句話說:“竹竿都是圓的。”有位同學悄悄地寫了張條子摺好傳上去,老師看後立即糾正自己的錯處,補充說:“多數竹竿是圓的`,但也有方竹和扁竹。”老師還當場表揚寫條子的同學。

關於師生情誼下面舉一實例。

枟真摯的師生情誼枠

一位即將畢業離校、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在學校臨別座談會上發表了即興演講,以表達對母校和老師的深切留念之情:“剛纔,老師爲我們唸了送別詩,情真意切,催我淚下。老師的情誼,將是我人生道路上永遠吹拂的春風。此刻,我也想起了一首詩:‘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首詩雖然是詠梅的,但我想用來比喻我們的老師,也是恰當的。無論德、才、學、識、智,我們在座的各位老師可謂‘俏’矣!然而你們與名無爭,與利無爭,與權無爭,年年歲歲,默默耕耘。看着一批批吸取了你們的智慧又將離開你們而去的學生,想着:‘國家又多了一片綠洲。’你們就滿足,就幸福,臉上就綻開了燦爛的微笑!你們不就是那報春的紅梅嗎?我們一定會做爛漫的‘山花’,帶着老師的殷切希望開遍海內外,點綴神州的大好春色……”

同學間的禮儀

大學同學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有機會同窗學習確實不易。同學之間應該友好相處,講究同學禮儀。

同學相遇時要互相問候,可以直呼同學姓名,但不能以“喂”代替稱呼。應尊敬同學,不要給別人起綽號。與同學交談時,態度應誠懇、謙虛,不可裝腔作勢,盛氣凌人。

對待異性同學更要講究禮貌,男生應彬彬有禮,女生應文雅大方,彼此相互尊重、互相幫助。

住在同一間寢室的同學,應當互相關照。起牀、就寢、自修、用膳、熄燈等,都應自覺遵守學校規定及大家商定的時間。平時在寢室裏不要旁若無人地高聲談笑,以免影響同學的學習。夜間就寢後,上下牀動作要輕,以免影響別人的休息。聽收音機或錄音機時儘可能使用耳機,或儘量把音量調小。

住在同室的同學,朝夕相處,更應彼此尊重。不要隨便移動別人的東西。借用室友的東西,用後要及時歸還。平時注意整理好自己的牀鋪和物品,定期輪流或一起打掃寢室,共同保持寢室整潔。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5

做爲一名大學生,大學時期是一個與學校與社會接軌的時期。大學是一個美好的時期,我們要學會珍惜大學的美好時光,同時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大學中大學生要學會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開拓自己新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境界。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有自己的歷史使命,肩負着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任務。我們在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作爲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要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維護自己社會利益就要求我們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自己覺的遵守法律。這一切都使在大學生活中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成爲必要。

而作爲一名大一新生,作爲一名師範類的學生,將來我們畢業出去,將會成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師是一個偉大而神聖的職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要教授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社會和諧相處。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教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人與民族,一個連祖國,連同胞都不熱愛的人是不可能對社會有貢獻的。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所以學生的發展如何就代表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一個國家的青年學生要是上進,有理想有抱負的話,這個國家的未來就一定是充滿希望的。而很多時候國小的目標就是上好的中學,而進入好的中學後目標也就變成了上好的大學,可是一旦進入大學以後,很多學生就開始迷惘了,彷彿失去了生活學習的目標,沉溺於網絡,或是戀愛。日子也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度過了,這完全是浪費了國家、家庭的資源。而這一切也是由於外界未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而導致的。教師要教授學生學會正確地愛國,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明確的奮鬥目標,有理想、有抱負,這樣他們的人生纔不會迷失方向。而一個熱愛生活、熱愛事業、有優良生活作風的老師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使自己在學生中有威信。所以在大學中,我要學習好科學文化知識,豐富自己;培養自己的高尚情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學習“思想道德教育”有利於我們大學生真正樹立自己逐項,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時做到德才兼備。一個擁有高品質高道德的人無論在哪裏總是會受人尊敬的。而就在前不久發生的關於中國追星族因爲不能拿到世博免費票而對武警辱罵甚至,反口誣陷的事情就更體現出作爲一個公民基本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性。他們中有許多人還是學生就因爲拿不到票看不到偶像而對武警動手的行爲時及其不理智的。這與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是相違背的,中國是禮儀之邦待人友善。他們只因爲看不到偶像就這樣不顧社會基本道德,做出一系列與之想違背的事。這就需要外界進行正確的引導明白作爲社會的公民我們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樣我們才能爲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做爲一名老師我肩上的責人就是如此重要。

而學生是一個容易受傷的羣體,學生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不受傷害,教師就要教導他們如何正確使用這種權利、而不是濫用,有的未成年人因爲自己未成年,就做出一些違法違紀的事情還以未成年爲藉口逃避法律的制裁。所以教師就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教育,合理地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因此我們要學習基本的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和他人,維護合法權益。

所以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或許還不夠詳細,但是這些基本知識的學習已經有利於我今後的職業選擇和工作,也有助於日常生活我們維護公共秩序。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6

大學生處於學習階段,應以學習爲第一要務,因此擁有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對大學生來說十分重要。而要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態度就要在勤奮、嚴謹、求實、創新上下功夫。

(一) 勤奮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纔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優良的學業是辛勤汗水的結晶,突出的成就只有通過刻苦學習和拼搏才能獲得。作爲即將步入社會、引領時代的大學生更是要發奮努力、不畏艱辛、鍥而不捨、永不懈怠。

(二) 嚴謹21世紀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時代,而作爲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我們則需要有一種嚴謹的態度,這樣才能不爲社會所淘汰。而要擁有嚴謹的態度則需要我們在平時做到嚴肅、嚴格、嚴密。要有認真地學習態度與紮實的學習作風,不應該有輕率浮躁、馬虎應付的心態。對於知識、技術的掌握更應嚴格規範,不應不求甚解、投機取巧。而在學習、工作、生活的安排上則要做到周全有序,要有條不紊地處理各種關係。總之,嚴謹的態度就是要我們堅決抵制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風,堅決抵制違反科學和學術道德的不良風氣,做一個有科學道德和學術大道的人。

(三) 求實現代社會需要的是又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因此對於作爲大學生的我們擁有求實的心態尤爲重要。求實對於大學生來說,就是要培養紮實打基礎老實做學問的學風,不做無謂的空想,不求無謂的虛名,以求真的態度下踏實的功夫。培養像大海一樣寬廣的胸懷,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永遠保持一種積極奮發、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並且做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四) 創新當今社會需要的是有創新思維的優秀人才,所以大學生作爲國家未來建設的人才,作爲今後幾十年社會各個行業的骨幹,就需要自覺培養創新的品質和才幹。這就需要我們首先刻苦努力,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基礎,然後不斷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在平時不拘於陳規,敢爲人先,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思維。

大學生應該具備的禮儀素養3(一) 誠信當前,在大學會考試作弊等有違誠信的事時有發生,我國社會各界對大學生中出現的誠信危機深深地擔憂,正觀這種現象,形成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社會共識,已經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任務。在這方面古代聖賢曾子就爲我們做了典範:曾子的妻子要去市集,兒子哭鬧着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就留在家裏玩,等我回來後,我就殺豬給你吃。”當妻子從集市回來,看見曾子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我只是跟孩子說着玩的。”曾子說:“不能同小孩子開玩笑的,孩子年紀幼小,沒有知識,會模仿父母的行爲,聽從父母的教導。今天你欺騙他,就等於教他學你那樣騙人。母親欺騙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於是,曾子殺了那頭豬,並煮了豬肉給孩子吃。由此可見誠信是人的一種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個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一個沒有良好誠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在平時不講誠信的人,在關鍵時刻不可能爲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犧牲。大學生作爲一個快踏入社會的羣體,理應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忠誠於國家和民族事業。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緊守誠信,做到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二) 寬容西德尼·史密斯曾說過“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寬容作爲一種美德決不是要我們只是表面上的寬諒,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寬諒、許可,做到允許別人自由行動或判斷,耐心而毫無偏見地容忍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的意見。當今社會是多樣性的存在,因此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而這種差異往往是矛盾衝突的原因。寬容能增強人們對差異性的承受能力,有利於人們通過和平的方式來消解各種矛盾的衝突。而作爲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在當今這個複雜的社會大背景下,擁有寬容的心態顯得尤爲重要。

(三) 果敢 做事畏首畏尾是當今大學生的通病,而因此卻是錯失了許多機會。約翰?福斯特亦曾說過:“一個人若沒有果斷的品質,他就永遠不能算是一個獨立的人,他不過是一個任由環境擺佈的玩偶。”可見果敢的重要性。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7

一、餐桌禮儀

1、勿大聲或拍手喊叫服務生,應以左手示意。

2、宴客時,男女主人要先舉杯敬賓客。

3、正式餐會絕無划拳、逼酒及敬菸等不良動作。

4、吃西餐刀叉是由外向內依次取用。

5、吃西餐時,餐桌上如放置一碗水,碗中漂浮一片檸檬或花瓣,那是用來洗手指的,千萬不可以端來喝。

6、宴會餐桌上每人面前擺水杯、紅白葡萄酒杯等杯子。不可用玻璃杯盛茶及咖啡。喝茶及咖啡均要使用墊盤。

7、吃西餐時,自己的麪包是放在左邊的小盤子。吃麪包要撕一片吃一片。

8、不宜低頭喝湯,要以匙就口,喝湯不出聲。

9、吃肉或吃魚要切一塊吃一塊,並以叉子叉肉或魚送入口中。

10、西餐吃畢時,刀叉合併齊放在盤子上,叉子向上、刀刃向內;未用完時,刀子分開擺在盤子上左右兩邊。

11、吃中西餐時,若要短暫離席,要把餐巾掛在椅背上或對摺放在面前的大盤子下。

12、男士有爲女士拉椅子的禮節,也可由侍者代勞。

二、穿著的禮節

1.正式應酬時,男士穿合時宜的西裝。女士穿合時宜的禮服、洋裝、套裝或旗袍。

2.女士中午不宜穿長裙或長旗袍。

3.男士打領帶的長度以蓋住皮帶頭爲限,不宜過長或過短。

4.男士穿西裝不宜穿布鞋。襯衫以白色長袖或淺色爲宜,不宜穿鮮豔大紅或短袖。

5.男士晚上應酬不宜穿白色西裝。不管白天晚上,最好別穿黑西裝配黑襯衫。

6.參加喪禮穿著宜樸素,避免穿紅色衣服或打紅色領帶。

7.男士穿雙排扣西裝,要隨時扣上釦子。穿單排扣西裝與人見面握手或起身講話時,要扣上第一個釦子以示禮貌。穿三個釦子的西裝,第三個釦子可以不扣。

8.參加餐會或是酒會,男士不宜穿白色襪子。

9.旅遊時,不可穿西裝,要穿便服和休閒鞋。

10.不可穿睡衣出門,更不可穿睡衣接待客人,也不宜穿拖鞋外出。

11.進入宴會廳前,要先脫下大衣並交給侍者掛在衣帽間。

12.宴會席間不可隨意脫西裝,至少要徵求主人同意纔可脫掉。

13.接到請帖時要看清楚服裝規定。規定穿便服,則不宜穿西裝赴宴。正式宴會的請帖上,均寫明服裝規定。

14.日常生活中,穿著要合乎年齡、身份及季節。

15.女士不宜把太陽眼鏡插在頭頂上。陰天及室內不宜戴太陽眼鏡。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8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羣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說明了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同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境,也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於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爲複雜,更爲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羣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並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爲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並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着人際關係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爲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並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人際關係不適的表現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於人際交往的已佔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佔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睏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係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爲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爲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由於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爲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係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後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後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裏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後,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症。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爲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爲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爲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麼”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鬱鬱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髮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爲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願意與他人交往,但由於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瞭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在我們隊裏也存在着這樣的學員,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做什麼都一個人,很難融合到大集體中,產生一種圾不和諧的情況。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願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願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在我們學員隊中,也有部分學員把市場經濟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用於人際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以實現個人目的;或“唯利是圖”;大利多交,小利少交,無利不交,冷落不能給自己“實惠”的人,濫交亂捧能給自己“實惠”的人。個別學員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榮譽、成績都屬於自己,別人都不如自己,在分隊與分隊之間,甚至區隊與瞿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對於本分隊本區隊的工作都盡力完成,但在其它分隊區隊有困難的時候不願伸手幫助一下,希望自己所在分隊,區隊成爲一枝獨秀。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爲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說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係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爲,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係。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爲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爲。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能夠坐在這裏的,大家都是通過大學聯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一帆風順,優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學的優秀者雲集在一起,有的學員不能夠保持優秀,學業上優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5、江湖義氣型。

有些學生熱衷於江湖義氣,對所謂的江湖好漢,義士崇拜得五體投地,與其他同學稱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麼軍紀,國法,集體利益,不惜爲哥們兩肋插刀,大有豪氣沖天的勇者風範。而實際上,這是對革命同志關係的玷污,它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私利的宗派團夥意識,與以革命原則爲基礎的同志友誼有着本質的區別。在平時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搞小團體,小圈子,應當堅持團結合作,珍惜互相之間的情誼,這樣才能做到“人伴賢良智更高”。

6、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並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說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並不簡單,大學校園彙集着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着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係複雜難處,其中宿舍關係就佔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爲人際關係發愁,你說能不鬱悶嗎?

7、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衝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麼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後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彷彿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於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裏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成孩子自私的心理。並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係就不好,由於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裏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纔會讓他們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的去爲人處世。

2、學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國小校,包括有的大學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很多時候,有的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面紅耳赤,羞羞答答,這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其實學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怎麼面對和接觸社會,時刻讓同學們明白,雖然他們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他們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

3、社會的影響;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名爲《雷鋒出國了》的文章,上面寫到了現在我們社會人情的冷漠,也正是這樣的社會陰暗面影響着我們的同學們,他們從不敢相信人到不願相信人,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性的迴歸,讓社會充滿愛,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還有不熱愛與人交往的理由嗎?

4、自私自利的個人思想;

如今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期盼,對自家“獨苗”的呵護,成爲培育“一切爲我”的溫牀。當你們計如大學校園,獨立地過集體生活,與同學相處時,一些同學自小養成的“以自我爲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無餘。

5、素質教育的匱乏;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仍處於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個作爲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6、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也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爲方式。

四、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狀態,這是每個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結果也表明,那些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度低的學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際關係不適。對在校大學生,就從品性格、能力、學識、體態、交際手段與社會經驗等方面鍛鍊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學習,鍛鍊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務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也有它內在的規律性,即依據一定的交往原則。只有遵循了正確的交往原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創造更好的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掌握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正直原則。

主要是指正確、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人際關係氛圍。決不能搞拉幫結派,酒肉朋友,無原則、不健康的人際交往。

2、平等原則。

主要是指交往的雙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嚴兩個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樑。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前提。社會主義人際關係的根本特徵就是平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貫徹平等原則,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的合法權益,尊重別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雙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誠信原則。

指在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信守諾言。在與人交往時,一方面要真誠待人,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後誹謗人,要做到肝膽相照,襟懷坦蕩。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諾事情要儘量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擁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克思曾經把真誠、理智的友誼讚譽爲“人生的無價之寶”。古人也說,“精誠所至,金石爲開”,“心誠則靈”。其誠是換取友誼的鑰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寫道:“只有拋掉虛僞,以誠相見的人際關係,才識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寬容原則。

在與人相處時,應當嚴於律己,寬容待人,接受對方的差異。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往中,對別人要有寬容之心,如“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計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讓人,最終將會成爲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寬容之心,還須以誠換誠,以情換情,以心換心,善於展再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5、換位原則。

在交往中,要善於從對方的角度認知對方的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獨特個性方式等,從而真正理解對方,找到最恰當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6、互補互助交互原則。

這個原則是大學生人際關係處理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項基本原則理由玉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上還沒有獨立,依然出在以學爲主的學生時代,因此互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包括大學生氣質、性格、個性特徵的內容。往往我們會發現不同氣質、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夠相處配合的較好,而能力非常強的兩個人倒並不一定配合相處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交往過程中要勇於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個體都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由於這種尋求自我價值被確認和情緒安全感的傾向,在社會交往中,更重視自己的自我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阿倫森的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對於真心接納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更願意接納對方,願意同他們交往並建立和維持關係。

福阿夫婦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護自己心理平衡的穩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係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並依此對自己與他人的行爲得以解釋。這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也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接納別人,否則我們的行爲就顯得不合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的友好的行動別人接納後,我們也希望別人作出相應的回答,如果別人的行動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爲別人不通情理,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心理排斥。我國古人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7、功利作用原則

心理學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過程中至少得等於失,不值得交換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交換的關係也沒有理由維持,所以人們的一切交往行動及一切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對於那些對自己來說值得的,或得大於失的人際關係,人們傾向於建立和保持,對自己來說不值得,或失大於得的,人們就傾向於逃避、疏遠或終止。

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着人們的價值觀傾向不同,人際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社會交換機制。對重內在情感價值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情感捲入更多,因而有明顯的重情誼、輕物質的傾向,與別人的交換傾向於增值交換過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欠別人的情份,因此在回報時,往往也超出別人的期望,這種過程的循環往復,就導致了交往雙方都感到得大於失。與此同時,對重外在物質利益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重物質利益意識多於個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傾向於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際交往中處於減值交換。

8、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

指個人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判;自我價值保護指人爲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人在任何時期的自我價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總和。自我價值支持的變化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是符合人們意願,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期望相反,使人們面臨自我價值威脅,因而必須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的消極變化,即自我價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臨新的攻擊。

特別是我們面臨肯定的人轉向否定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承認別人轉變的合理性,否定我們自己,貶低自我價值;二是進行自我價值保護,儘可能維護自我價值的不變,降低所失去的自我價值對自己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表明,自我價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當面臨自我價值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儘可能保護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遊刃有餘,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積極交往的主動性,塑造很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手段,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見。

1、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係到人際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頭腦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得之於各種途徑的觀念,並常常以此來評價和判斷他人,因爲這樣做所耗費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說,它最省事。但是,圖省事往往會造成一些認知偏差。什麼美國人開放,英國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農民老實本分……。這些說法雖與某些人的特徵相吻合,但絕不是個個如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人如其面,各個不同,不能用概念來衡量人,把人簡單化。某人的一種優點、優勢放大變成了籠罩全身的“光環”,甚至原來的缺點也被掩蓋或者蒙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這種對他人認知的最大失誤就在於以偏蓋全。“借一斑而窺全豹”並不總是適合於一切人和事,個別和局部並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體。在人的諸多行爲或性格特徵中抓住某個好的或不好的、就斷定他是好人、壞人,無疑是幼稚的。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就要克服說好全好,說壞全壞的絕對化方法。

首應效應

我們通常所說的印象實際上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社會心理學中,由於第一印象的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爲首應效應(primary

effect),也稱爲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會成爲一種基本印象而影響對他人各方面的評價。俗話說,先入爲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很重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該看到,第一印象得之於較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經驗作參照,主觀性、片面性較強。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盤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要練就一番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在長期的相處中全面、正確認識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學生剛入大學出色的自我介紹在同學的頭腦中留下強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後他的表現不如以前,學生認爲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夠盡力;相反,有的同學在尋求職業時留下很不稱職的第一印象,那麼要轉變需要很多長時間。人們已習慣於用先入爲主的最初印象軌道解釋一些心理問題。

近因效應

某人剛犯了一個大錯誤,於是就有人發現,他從來就不是好人。這是近因效應在作怪。在較爲長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佔優勢,這是一種心理慣性。由於這種慣性的作用,人們往往會以最近的印象來評價人。與首應效應相比,在總的印象形成上,

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不因一時一事評價人。

刻板效應

有些人習慣於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於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表現出該類人的特徵,都認爲他是該類人的代表,而總是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於他,從而影響正確認知,特別是當這類評價帶有偏見時,會損害人際關係。如有的大學生認爲南方人小氣、自私,家庭社會地位高的學生傲氣、不好相處等,這種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爲主的定勢效應,妨礙大學生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人們頭腦中存在的某種固定化的意識,影響人們對人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當我們與他人接觸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作一種固定了的觀念或傾向進行評判。

投射效應

人際關係中的投射效應,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爲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慾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爲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徵。如自私的人總認爲別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認爲別人對自己也應不小氣,由於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生誤解。

爲什麼有的人不能從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留心、處處算計、總怕吃虧上當,這當然得不到快樂。可以說,這樣的人還沒有領悟人際交往的真正內涵,因此他無法體驗到交往中的快樂。倆人互相交換一個蘋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倆人互相交換一個主意,一人就有了兩個主意,這個例子是交往露內涵的一個體現。此外,交往的意義還在於增大個人的心理空間,減少彼此的心理距離,建立“我們感”。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社會需求。

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這點不言而喻。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可能來自某種壓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種喪失。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付這些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現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交往也日益複雜,如果說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麼,建立和發展深入持久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並不喜歡那些假扮的聖人。當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審視、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領悟人生,這是人際交往的內涵之所在。

2、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適度的自我價值感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自我價值感來源於對自己作爲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有的固有價值的認識。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獨特性,有其獨特的創造性潛能。伴隨這種價值感而來的是對他人的獨特性價值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這種適度的自我價值感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

社會交往中,個體的知識水平與涵養直接影響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個人形象應從點滴開始,從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優化個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質。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膽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獨、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際魅力。每個個體都有其內在的人際魅力,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社交生活中的體現。這就要求在校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儀表到談吐,從形象到學識,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着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培養,拓展自己的內涵。

4、培養主動真誠交往的態度

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願的傾向,並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

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許多時候互動鏈的運行需要有人激發。事實上,許多交際成功的人往往會主動激發,開啓人際互動鏈。即他們往往首先向別人發出友好的信號,主動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與人打招呼……正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我敬人,人自會敬我”,他們以此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大學生們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個問題是:我怎麼對待我自己?

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還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是認爲自己比別人強,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差?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也大大影響着其人際關係的成功與失敗。

許多時候,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應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際關係首先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對大學生而言,思維已近成熟,所以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乃不失爲上策。有人說: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說,都需要有豐富的人際關係,並在這個世界上幫助與被幫助、同情與被同情、愛與被愛、共享歡樂與承受痛苦。在社會交往中,那些主動去接納別人的人,在人際關係上較爲自信。主動交往的稀少源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擔心遭到拒絕,擔心別人不會象自己期望的那樣理解、應答,從而使自己處於窘迫的局面,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因爲人際關係中,雙方都需要適應,需要人際關係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們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許多誤解,如先同別人打招呼,在別人看來低人一等,“那些善於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圓滑”,“我如此麻煩別人,別人會認爲我無能,會討厭我”等等。

主動交往特別是當面臨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於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有的是因爲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爲封閉;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爲緊張的學習,始終處於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鬆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爲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情感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

主動而熱情地待人 心理學家發現,熱情是最能打動人、對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質之一。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緒傳染給別人。一個面帶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納。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煩惱的事,但我們不應被它們所奴役,而應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學會愉快地面對生活可以從行動入手,讓自己高興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熱情待人還須從心裏對他感興趣,真心喜歡他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於這種人。”

“只要你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會比一個要別人對他(她)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運用積極暗示能夠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裏默默對自己說:“我是受歡迎的人!”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充滿信心地默誦這句話。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並根深蒂固。這就是西方心理學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個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自尊得以維護,自我價值得到承認,這是許多人最強烈的心理欲求。我們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對應自如。的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當我們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時,也應將心比心把別人也看成重要的。據此,在交往中,我們應注意:(1)讓他人保住面子 如果一個人習慣於通過挑別人的毛病和漏洞來顯示自己的聰明,那將是最愚蠢的,必將爲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人人都有毛病和缺點,所以找起來並不難。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這是許多人所反感的,因爲這威脅到了他的自尊。(2)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人發生改變 同學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爲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種觀點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反駁他的觀點時,便或輕或重地對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脅。所以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展開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衛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贏的一方常常難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這看成是自己尊嚴的勝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證。而輸的一方則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他對勝方很難不產生怨恨。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爲什麼許多爭論到最後會演變成爲人身攻擊,或變成了僅僅比嗓門高低的遊戲。所以爭論對人際交往常常是一種干擾因素。

主動發現和讚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其不足,每個人也都有其所長。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衝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慾望”;

“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心理學家認爲,讚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讚揚能使羸弱的身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怖的內心以平靜與依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讚揚,讚揚要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最有效的讚賞是讚揚他人身上那些並不是顯而易見的長處和優點。如果你讚賞一個領導能力強,他也會高興,但若是讚賞他有風度或是很會教育子女,他一定會更高興。如果你讚賞一個容貌出衆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爲她對這一點很自信;如果你說她性格很好或聰明,她可能會更爲高興。

5、鍛鍊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技巧

加強和提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講有四種:

(1)、善於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於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並主動製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於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於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鬆愉快。自我表露 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於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麼感受,對他人的自發信息如何反應等。然而,許多人卻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給交往製造了障礙。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可能犯滔滔不絕、只顧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談自己的合適時機之一是有人邀請你談談自己的時候。這時,如果你能適度地展開自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好感。另一種時機是當他人談的情況和感受與你自己比較一致時,即“我也……”的技巧。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經歷和看法與自己一致的人,因爲贊成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價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我有過和你同樣的經歷”之類的表白往往能激發對方積極的反應,使談話氣氛熱乎起來。

(3)、善於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瞭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複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錶、目光遊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爲。記住,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4)、善於處理各類矛盾。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摩擦,而善於出力問題,就是要求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打破僵局,或者能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深入交往的氛圍。從讚揚和誠心的感謝入手。在此之前,我們已深知讚揚和感謝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從而在感情上接納我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誠懇地提出批評,對方往往更容易接受。應該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誠但不輕率,謙虛但不虛僞,謹慎但不拘禁,或波但不清服,老練但不圓滑,勇敢但不魯莽,隨和但不懦弱。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我們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所欲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們心理正常發展、保持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個人生命的主宰其實就是自己,關鍵是你要有所改變,要有強烈成功的願望,針對自己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爲對待人際交往,相信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參考文獻:

【1】郭 麗 《大學生人際交往個案解析》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蘇厚重 《大學生人際關係原理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4】凡 禹 《人際交往的藝術》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xx.

【5】蘇連升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分析》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20xx年3月

【6】汪漢榮 龍健飛 王緒朗 《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消除對策》 經濟師 20xx年02期

【7】賈玉霞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咸陽師範學院學報 20xx年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9

身體和心理素質

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身體素質已成爲人才競爭的物質資本。人們普遍認爲德、才、學、識、體是人才的內在因素,而體是最基本的東西,是成長、成才的物質基礎。同時,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多種思想文化的激盪,新舊價值觀念的衝突、激烈的競爭、物質生活的懸殊,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不協調等,無不衝擊青年學生的心靈,引起了部分學生認知失調、心理失衡和行爲失範。這都影響了畢業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也不利於就業求職。因而大學生必須加強心性修養,提高心理素質,要能正確評價自我,胸襟開闊、豁達大度、積極樂觀;要正確對待挫折,克服期望值過高的心理,培養堅韌不拔的毅力;要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心理調試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素質去迎接挑戰。

知識是形成素質的基礎,高素質人才必然有紮實的專業基礎,這裏所說的專業基礎是全面的,全面的專業基礎應是指融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於一體的廣博的學科基礎知識,一個人只有具備了融會貫通的綜合知識結構,才能透徹地研究高深學問,這本身就是一種素質。精神是素質的內在本質。大學生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必須遵循政治和道德的規範,沒有政治和道德的專業理想和生活理想是社會和人所處的羣體不能容許的。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是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堅定的政治目標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奮鬥精神,無私奉獻是精神的最高形式。能力是綜合素質的表現。素質高必能力強,在一定意義上講,能力是衡量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一個人的才能與從事的活動的關係表現在,如果人的才能與活動要求相符,並具有較高水平的,從事某種活動時就可以得心應手、遊刃有餘、事半功倍;反之,才疏學淺、能力較差的人,做事就會感到力不從心,事倍功半。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吸收,但決不是知識的堆砌,而在於知識的運用。

科學文化素質

在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地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今天,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高低,對生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1)要有廣博精深的知識貯備。現代社會對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知識結構的要求愈來愈多,對知識技能共性的要求愈來愈多,不僅要具備寬厚紮實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具有廣博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大容量的新知識儲備,要求從業者的知識程度高、內容新、實用性強。

(2) 要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要做到圍繞自己選擇的就業目標,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合理組合、恰當調配、形成知識系統。

(3) 要有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持續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思想道德素質

(1)較高的政治素質。政治素質不僅表現在政治立場、觀念方面的遠見和洞察力,還表現爲對社會發展趨勢的敏銳性,對國家宏觀政策的預測把握能力及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論修養。

(2)事業心和責任感。許多用人單位在人才的要求上強調要有事業心、責任感,要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希望並要求畢業生把選擇的工作當作長期追求、投入的事業,要與單位同甘苦,共患難,榮辱與共,而不僅僅是賺錢謀生的職業和臨時落腳點。惟有敬業的大學生才能積極進取、胸懷大志,才能開發蘊藏在自己身上潛在的創造性,爲社會作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3)艱苦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這是創業者應有的精神風貌,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會遇到無數的艱難險阻,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曲折和坎坷,這就需要畢業生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和堅韌不拔的作風,堅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的奮鬥目標前進。用人單位需要的是幹才,能踏踏實實工作,有吃苦精神,而不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0

大學生禮儀常識——大學生禮儀原則

1.自信和微笑

同學們要想給對方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就應當放下一切壓迫自己心靈的包袱和枷鎖。無論你所面對的是多麼偉大的人物或多麼氣派的組織,都應這樣想,我之所以能站在他們面前與之打交道,說明我已具備了與之平等交際的充分必要的理由。

2.守時和介紹

遵守時間珍惜對象公衆的時間是公共關係交往活動極爲重要的禮儀。對於公衆的約會,沒有十分特殊的理由,一般不應拒絕,確因同一時間已安排有別的活動應向對方說明,表示歉意。如果對方單獨約見,爲了表達自己的誠意,應與對方商量改期進行。對於不能前往的理由,如不便直接解釋,可告訴對方:“很抱歉,我已安排有其它的應酬,下次如再有機會,一定前往。”如在答應赴約以後,中途因故不得不改變原汁劃,應儘早通知對方,並講明原委,企望對方理解。無故失約,是絕對失禮的行爲。

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同學們會經常結識一些新的公衆、新的朋友。這就離不開自我介紹、爲他人介紹等等。無論哪種介紹,都必須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範。

自我介紹比較簡單。一般來說,只要報清自己的姓名和身份以及與正在進行的活動是什麼關係就可以了。如果是爲他人介紹.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比較多一些,有順序問題、稱呼問題,等等。首先,關於介紹的順序。目前,國際公認的介紹順序是:第一,將男性介紹給女性,第二,將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第三,將職位低的介紹給職位高的;第四,將客人介紹給主人;第五,將晚到者介紹給早到者。在這五個順序中,如果被介紹者之間符合其中的兩個以上的順序.一般應按後一個順序進行介紹。

大學生禮儀常識——儀表禮儀

1.服飾禮儀

通常,服飾的基本運用原則是時間(Time)、地點(Place)和場合(0ccasion)三者兼顧,簡稱T.P.O原則。

“T”原則,即時間原則,主要是指穿戴服飾時應考慮時代性、四李性、早晚性。也就是說,服飾應順應時代發展的主流和節奏,穿戴應考慮春、夏、秋、冬季的氣候環境,服飾應根據每天的早、中、晚氣溫變化而調整。

“P”原則,即地點原則,主要是指服飾穿戴者將要出現的空間環境。地點原則要求公關人員對即將到達的正式場境有一個瞭解或估計,然後再選擇自己應穿的服裝和應戴的飾品,儘量做到在種類、質地、款式、花色等方面與所要參加的地點相協調。

“O”原則,即場合原則,主要是指衣飾打扮應顧及活動場所的氣氛、規格。莊重、嚴肅的慶典、儀式活動應儘量正規;輕鬆、愉快的郊遊、遠足應儘量隨便。

2.體姿禮儀

體姿,就是人的身體姿態,又稱儀態,包括人的站姿、走姿、坐姿、手姿以及表情等等。人除了用語言表達思想以外,還常應用體姿表現內心活動。達.芬奇說:“從儀態知覺人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的本來面目,往往具有相當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用優美的體態表達禮儀,比用語言更讓受禮者感到真實、美好和生動。

大學生禮儀常識——舉止禮儀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擡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裏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併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鐘”。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起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擡,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大學生禮儀常識——接聽電話禮儀

1、 學會規範用語:喂,你好,請問您找誰,請稍等,不用謝,再見等等。

2、 如受話人不在,應客氣地詢問:要留口信嗎?

3、 對來電者不無端盤詢

4、 同學家長來電話,可稱呼叔叔或阿姨

5、不在公共場合打涉及個人隱私的電話;通話時音量適中

6、與人交往過程中需接電話先致歉或徵得同意,並及時結束通話

7、通話結束時,應稍候,估計對方話機離耳後再掛斷

8、誤撥號碼,應主動致歉

9、別人通話時與通話人保持適當距離

10、如果對方短信致你,“收到”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及時“回覆”

大學生禮儀常識——課堂禮儀

1、 穿着整齊

2、 如果老師在教室,應向老師致意

3、 如果遲到,應向老師報告致歉

4、 帶好相關書籍與筆記本,最好不帶與上課內容無關的物品、書籍

5、 發言或提問要舉手經老師同意並起立

6、 上課不睡覺,不吃零食,聽課不出聲

7、手機等通訊工具應關閉或調至無聲狀態

8、下課不起鬨,按秩序離開教室

9、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應自覺關燈,關門

大學生禮儀常識——就餐禮儀

1、先請長者、女士入座

2、嚼食時閉嘴脣,不可出聲

5、不揮舞筷子,不同時拿筷及匙

6、食物應夾入自用食器後再吃

7、不翻撿菜餚,不用自己的餐具給別人夾菜

8、不大聲交談,不過度勸酒、勸菜

10、對服務人員應有禮貌

11、熟悉遵守不同進餐方式的禮節

12、不當衆剔牙、漱口

13、不浪費糧食

14、熟悉尊重異國和當地民族的就餐禮節

大學生禮儀常識——參加集體活動禮儀

1、不遲到

2、不着豔妝,服飾整潔大方得體

3、依次進場,按指定位置入座

4、有奏國歌儀式時,應起立肅靜(面向國旗行注目禮)

5、不使用通訊工具

6、不吹口哨,不起鬨,不喝倒彩

7、欣賞高雅藝術,不在演員或指揮致謝前鼓掌

8、不看書報雜誌

9、不在中途走動或退場

10、不吃零食,不把垃圾留在場內

11、有貴賓或領導進場應歡迎

12、積極配合主持人完成所有活動程序

大學生禮儀常識——職場禮儀

一、什麼是職場禮節?

職場禮節,是指大家退職業場所中理應依循的一連串禮節規範。明白、把握並恰外地應用職場禮節會使你在工作中進退兩難,使你的事業旭日東昇。

職場禮節的根本點極其猶容易。最先,要澄清職場禮節與社交禮節的區別。職場禮節沒有性別之分。例如,爲女性開箱如許的士紳風姿在工作場合是無須要的,如許做以至很可能觸犯了對方。

請切記:工作場所,男女對等。其次,將諒解和遵重他人當做個人的指點原則。只管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工作場所卻時常被無視了。

二、職場禮節之新人注意

1)學習行業常識和客戶常識

好多剛不久卒業的學生來到公司做初期的見習,也許會由於切實工作內容和個人的理想狀況頗有出入而很快挑選了捨棄。他們常常認爲,個人在局內學了這麼多專業常識到了公司卻僅僅是做少數網調、張貼、簡報等等乾燥而容易的事件,是對個人的一樣屈才。

新大家最先理應知道,不管從業什麼工作,都要從根本的工作肇始學起、鍛鍊起,僅當有從基層一路體驗過來,纔會對整個公司和整個行業的運轉有一個真正全面的認知。不要好高騖遠、貪功求名、這山望着那山高,要放正心理狀態、對個人有一個客觀正確的確定方位和評估,況且踏切實實地交融新環境。

2)解脫功利性的思維

習生在原本就爲期不長的見習期內假借學校種種卒業生工作之把柄屢次銷假,見習單位在這方面寄予理解和寬大,然而他個人實則是去跑其他公司的面試。既是用人單位和新人之間是雙向挑選,那麼也理當是雙向尊重的。假如爲了尋覓更好而損失了個人的誠信,或者到末後撿了胡麻丟了西瓜,全是極其猶遺憾的。

3)擅長見到公司與身旁人的閃亮點

有不少新人剛不久進入職場就肇始埋怨,總認爲這一個方面公司提供得不夠、那個方面他人沒爲個人着想。要懂得,在校期連作爲一名學生和在公司裏作爲一名職工的身份是全然不一樣的。所接觸之人也許會越來越偏向於不寬大,然而好歹,個人要以一顆寬大的心對待事物、接受身旁之人和事。

大學生禮儀常識——大學生禮儀注意事項

1、不要自視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別人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領導,當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當領導,權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

2、不要盲目承諾

言而有信。種下行動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造就一個人。

3、不要輕易求人

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當自己——珍惜自己,快樂生活。能夠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幸福,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是聖者賢人。

4、不要強加於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人生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迴歸自然。

5、不要取笑別人

損害他人人格,快樂一時,傷害一生。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它另一樣東西,學會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

6、不要亂髮脾氣

一傷身體,二傷感情,人與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聲中來,哭聲中去。千萬注意,自己戀戀不捨,而別人早就去意已決,人生應看三座山:井岡山、普陀山、八寶山,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事風平浪靜;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7、不要打斷人家說話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傾聽一種智慧,一種修養、一種尊重、一種心靈的溝通,平靜是一種心態,一種成熟。

8、不要小看儀表

撒播美麗,收穫幸福,儀表是一種心情,儀表是一種力量,在自己審視美的同時,讓別人欣賞美,心靈瑜伽——調適、修煉、超越。

9、不要封閉自己

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月圓是詩,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不要欺負老實人

同情弱者是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和諧,心理健康,才能身體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氣質,人有一分氣質,便多一分人緣,人有一分人緣,便多一分事業,積善成德、修身養性。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1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禮”懂“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隨着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作爲交往潤滑劑的禮儀也越加顯得重要。在走向全面小康的當今社會中,崇尚禮儀是社會對其成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成員的精神要求。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衆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衆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爲一個

優秀人才。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儘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禮儀課程。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醜陋當成了個性。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裏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爲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着飯盒邊走邊吃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趨勢。

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對於禮儀這份珍貴的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弘揚,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大學生加強禮儀修養的思考 :

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禮儀知識,瞭解和掌握社會對人們在禮儀方面的基本要求,以禮儀的理論武裝頭腦。提高認識主要是要求學生搞清楚按禮儀辦事的必要性,及禮儀在社會生活中的巨大作用,真正認識到個人在參加社會生活時在言行上所應當遵循的“規矩”,以免在工作、學習等日常事務中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和障礙。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之所以有這樣或那樣不合禮儀要求的行爲,甚至發展爲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往往並不是一開始就有意做不合禮儀的事情,而是由於對各種事情、場合、活動等方面的禮儀無知和不能正確理解造成的。因此,提高認識,是加強禮儀修養的起點。這就要求學生工作者重視對大學生進行禮儀知識的教育,營造禮儀的環境和氛圍。

2、明辨是非,自覺自省。在交往禮儀中,有的真誠,有的虛僞。明辨是非,不僅要求識別虛假的禮儀和非禮現象,而且還要正確對待舊社會遺留下的、已不符合當今社會要求的一些禮儀現象,譬如應教育大學生堅決抵丨制婚喪嫁娶中的鋪張浪費現象。自覺自省是由禮儀修養的特點決定的。衆所周知,禮儀修養是一

個自我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要的外部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少的。但是,最終要取決於有沒有高度的自學性。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知慾,在外力的推動下,也許你會“強記”一點禮儀知識,但根本不可能進行禮儀修養,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也就是空談了。內省是一種經常性的自覺的自我檢查,提高判斷是非能力的重要途徑。“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養法則,對當代大學生也是適用的。

3、注重實踐,非禮莫行。人的認識來源於實踐,認識正確與否,只能用實踐來檢驗。因此,大學生應該身體力行地使用禮儀,用禮儀培育自己美好的心靈,同時還要用自己的禮儀行爲去影響他人,用禮儀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敬。另外,大學生在實踐中,要真正培養起相應的禮儀情感、禮儀意志和禮儀信念,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而良好禮儀習慣的形成,不僅要從小事做起,點滴養成,還依賴於有克服壞習慣的決心和毅力。因此,大學生要徹底改掉壞習慣,用禮儀來指導自己的行動,合乎禮的就做,不合乎禮的就不做,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絕不做有悖禮儀的事。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2

1.講究禮儀,遵從禮儀規範,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與魅力,更好地體現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和尊重程度,從而使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適度、恰當的禮儀不僅能給公衆以可親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慾望,而且會使與公衆的合作過程充滿和諧與成功。

2.一個知書不達禮,知識水準和道德水準嚴重不協調的學生,不可能成爲一個優秀人才。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儘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大多數高校還未開設禮儀課程。

3.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醜陋當成了個性。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做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裏面,經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爲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着飯盒邊走邊吃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趨勢。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3

1)尊敬原則。尊敬是禮儀的情感基礎。對人尊敬和友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一項重要原則。人與人彼此尊重才能保持和諧愉快的人際關係。生活中有一些看似不引人注目的小事,卻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比如拜訪別人不聯繫預約,不禮貌地搞突然襲擊;探聽別人隱私並四處傳播小道消息等。

2)遵守原則。一是守法循禮,二是守約重諾。

3)自律原則。遵守禮儀要自我剋制,自律的過程是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整體素質的過程。禮貌修養好的人都能以禮待人,行動上不出格,儀態上不失態,言語上不失禮。

4)適度原則。距離即是美,掌握好交往時的感情尺度,往往可以達到更佳的效果。

5)寬容原則。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用寬廣的胸懷去容人,學會換位思考。

大學生職場禮儀基本常識

儀表是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態、服飾和風度等,是構成交際的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儀表美包括了自然美、修飾美和內在美的三層含義。一個人良好的禮儀和形象,就像一本精彩的書的封面,讓人感覺到你的背景、你的價值觀是值得信賴的。從而產生“魅力效應”,有利於人際交往和事業發展的成功。

1)儀容風度

美國心理學家奧博特·麥拉比安認爲人的印象形成是這樣的比例:55%取決於外表、形象,包括服裝、個人面貌、動作、姿態等無聲語言;45%取決於語氣、語調、言辭的內容等有聲語言。作爲職業人士,形象最重要的是:溝通交流、流利的口才、出色的文筆;出色的外表形象包括穿衣、修飾、個人衛生、髮式、指甲、體型、禮儀等。

頭髮的修飾。應注意勤於梳洗、髮型得體、長短適度。“好運從頭開始”!

面容的修飾。男士面容要求:勤於修面剃鬍須,修剪鼻毛,保持牙齒、口腔清潔。女士面容要求:美容化妝是最便利易行的方式。美容化妝是生活中的一門重要藝術,屬於生活美學範疇。通過外科整形來改變自己屬於醫學美容範疇。

化妝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化妝的濃淡及風格要考慮具體的時間和場合。通常日妝以自然爲主,略施粉黛即可;上班妝也要清新淡雅,體現職業感;約會妝可以讓自己顯得甜美一些。總的說來工作和社交妝均以“雅”爲格調。乾淨、清爽、自然,與年齡、身份和環境相協調,達到刻意修飾後的無意狀態是化妝的最高境界。在正式場合,女士不化妝會被認爲是不禮貌的。

2)儀態風度

儀態又稱姿態、體姿。不同的姿態顯示出人們不同的精神狀態。用積極、優美的行爲和舉止來表現禮儀更讓人感到真實、美好和生動,其作用不亞於有聲語言。它不僅反映一個人的外表,也反映一個人的品格、氣質與修養。人的相貌是無法選擇的,而儀態和風度是可以潛心培養和訓練的。一個成功的形象,展示給人們的是自信、尊嚴、力量和能力,通過一舉一動,讓你渾身都散發着一個職業人士的魅力。

人的形體姿態包括立、坐、行的姿勢和手勢、面部表情及相應的動作等。“站如鬆、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是我國自古以來對人體姿勢的要求。體態語的基本要求是:端莊、自然、大方、穩健,做到聲、情、行協調一致。

挺拔站姿。站姿的基本要領是:擡頭,頸挺直,雙目向前平視,下頜微收,嘴微閉,面帶笑容,動作平和自然。雙肩舒展,氣向下沉,身體有向上的感覺,自然呼吸;身軀挺直,身體重心在兩腿中間,防止重心偏移,做到挺胸、收腹、立腰、提臀、收下頜;雙臂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彎曲,掌心向內輕觸褲縫,或將右手握左手手指放在小腹前,肘部輕靠在髖部,雙手在身後交叉也可以。腳掌分開呈“V”字形,或呈“丁”字步站。

站立太累時可以變換調整站姿:一腿支撐,另一腿微曲,腿部放鬆,身體重心偏移到支撐的腿上,但上身始終保持挺直。男子站立時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微帶“八”字,字放在腹前或背後都可以。

忌諱:縮頸、含胸、駝背、腆肚、撅臀。無精打彩、東倒西歪。手插在褲兜或交在胸前。

端莊坐姿。良好坐姿基本要領:面帶微笑,雙目平視,嘴角微閉,微收下頜;立腰、挺胸、上身自然直立,不要前貼桌後靠椅背;雙肩平放,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膝上也可以放在椅或沙發上;雙膝併攏,兩腿不要分開,也不可以交叉伸在前,或兩腿一前一後放置。關、頜、頸保持站立時的樣子不變。坐着談話時,上體與兩腿應同時轉向對方,雙目正視說話者。

女士穿裙子入座時,可用手背將裙子攏一下,以免裙底“走光”。就座後,雙腿併攏,以斜放一側爲宜,掌心向下,將左手掌搭在腿上,右手掌再搭在左手掌上,這種坐姿比較嫺雅。男子就座時,雙腳可平踏於地,雙膝分開一掌左右,雙手分別放在左右膝蓋上。在社交場合,不論坐椅子還是沙發,都不要坐滿,坐在椅子的2/3處,以表示對對方的恭敬和尊重。

忌諱:弓腰曲背,抖動兩腿。尤其是女士切忌雙腿分開和高蹺“二郎腿”。

瀟灑走姿。基本要領:從容、平穩、直線。

無論男女,行走時切忌搖頭、晃肩、扭臂、八字腳,不要低頭看地、兩腳拖地。身體扭動幅度越大,越顯得輕浮。

優雅蹲姿。一般用在取低位物品時,有半蹲式、高低式、交叉式3種方式。不管是哪種蹲姿,都切忌撅起臀部,這是非常不雅觀的動作。

3)不良舉止

不當使用手機

當衆嚼口香糖

當衆挖鼻孔或掏耳朵

在公共場合抖腿

大聲清喉嚨或吐痰

當衆打哈欠

隨手亂扔垃圾

別人面前脫鞋

職場人士儀表禮儀規範

1)男士

1.短髮,清潔、整齊,不要太新潮;

2.精神飽滿,面帶微笑;

3.每天刮鬍須,飯後潔牙;

4.白色或單色襯衫,領口、袖口無污跡;

5.領帶緊貼領口,系得美觀大方;

6.西裝平整、清潔;

7.西裝口袋不放物品;

8.西褲平整,有褲線;

9.短指甲,保持清潔

10.皮鞋光亮,深色襪子

11、全身3種顏色以內。

2)女士

1.髮型文雅、莊重,梳理整齊,長髮要用髮夾夾好,不能染鮮豔的顏色;

2.化淡妝,面帶微笑;

3.着正規套裝,大方、得體;

4.指甲不宜過長,並保持清潔。塗指甲油時須自然色;

5.裙子長度適宜;

6.膚色絲襪,無破洞;

7.鞋子光亮、清潔;

8.全身3種顏色以內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1.頭髮:整潔、無頭屑,頭髮軟者可用摩絲定型。在辦公室裏,留長髮的女士不披頭散髮;

2.眼睛:清潔、無分泌物,避免眼睛佈滿血絲;

3.鼻子:別讓鼻毛探頭探腦,勿當衆摳鼻子;

4.嘴巴、牙齒:清潔、無食品殘留物;

5.指甲:清潔,定期修剪;

6.男士的鬍子:每日一理,刮乾淨;

7.配件及飾物:檢查有否污損或被碰歪了。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4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是X大學系的一名學生,即將面臨畢業。

X大學是我國X人才的重點培養基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並且素以治學嚴謹、育人有方而著稱;X大學系則是全國X學科基地之一。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無論是在知識能力,還是在個人素質修養方面,我都受益非淺。

幾年來,在師友的嚴格教益及個人的努力下,我具備了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了、等有關理論;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禮儀;具備較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能力;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辦公軟件。同時,我利用課餘時間廣泛地涉獵了大量書籍,不但充實了自己,也培養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嚴謹的學風和端正的學習態度塑造了我樸實、穩重、創新的性格特點。

此外,我還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抓住每一個機會,鍛鍊自己。大學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與優秀學生共事,使我在競爭中獲益;向實際困難挑戰,讓我在挫折中成長。祖輩們教我勤奮、盡責、善良、正直;中國人民大學培養了我實事求是、開拓進取的作風。 我熱愛貴單位所從事的事業,殷切地期望能夠在您的領導下,爲這一光榮的事業添磚加瓦;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進步。

收筆之際,鄭重地提一個小小的要求: 無論您是否選擇我,尊敬的領導,希望您能夠接受我誠懇的謝意!

祝願貴單位事業蒸蒸日上!

此致

敬禮

簡析大學生着裝禮儀知識 篇15

【摘要】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羣體,面對激烈的競爭和日益強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如何認識和正確處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人際交往障礙會給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緒、健康等各個方面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通過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說明了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同時形成一種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人際交往環境,也將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

社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生活都生活在人際關係網中,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依存於人際交往。人際關係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理健康水平、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體現。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社會交往。對於正在學習、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說,人際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同學之間、師生之間、老鄉之間、室友之間、個人與班級以及和學校之間等錯綜複雜的社會交往,構成了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網絡系統。培養良好的人際效能力,不僅是大學生活的需要,更是將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就像陸地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壯闊的大海中去。

比起中學生,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更爲複雜,更爲廣泛,獨立性更強,更具社會性。個體開始獨立地步入了準社會羣體的交際圈。大學生們開始嘗試獨立的人際交往,並試圖發展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來越成爲大學生心目中衡量個人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他們心理正常發展、個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並不是每個大學生都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的。在這一過程中,有相當數量的人會產生各種問題。認知、情緒及人格因素,都影響着人際關係的建立。一旦在這一過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現爲自我否定而陷入苦悶與焦慮之中,或因企圖對抗而陷入困境,並由此產生心理問題。

一、大學生人際關係不適的表現

有關調查表明,大學生心理問題中,關於人際交往的已佔50%以上,而以前的統計中,戀愛煩惱佔據首位。交際煩惱超過戀愛睏擾。仔細分析,大學生人際關係中的困惑、不適可以分爲以下5類情況:

第一類:缺少知心朋友。

這類大學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際關係也不錯,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腸、肝膽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爲此,有時不免感到孤獨和無奈。

第二類:與個別人難以相交。

這類大學生與多數人交往良好,但與個別人交往不良,他們可能是室友、同學或父母等與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由於與這些人相處不好,常會影響情緒,成爲一塊“心病”。

第三類:與他人交往平淡。

這類大學生能與他人交往,但總感到與人相處的質量不高,缺乏影響力,沒有關係比較密切的朋友,多屬點頭之交,沒有人值得他牽掛,也沒有人會想念他,他們難以保持和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這類同學多會感到空虛、迷茫、失落。某高校06級一學生,因同學關係不好,倍感孤獨、壓抑,最後離校出走。在離學校較近的幾個中小城市闖蕩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學校,在校園中與接到通知後星夜趕到學校的陳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時,悲喜交加的陳某父子面對的,除了學校因陳某不假離校、曠課50多個學時而給予的勒令退學處分和校方師生的同情之外,誰也無力給予陳某更多的安慰。

第四類:感到交往有困難。

這類大學生渴望交往,但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個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礙等原因,致使交往不盡人意,很少有成功的體驗,他們往往感到苦惱,很希望改變社交狀況。大一年級女生小張,她在家裏一直養尊處優,家務活全部由父母包辦,自理能力不強。進入大學後,緊張的學習使她覺得不安。她開始獨來獨往,漸漸地,她有種異樣的感覺,好像全寢室同學都看不起她,打開水也要她去,掃地也叫她,她覺得自己成了別人“差使”的對象,越發悶悶不樂,上課也毫無興趣,成績一落千丈。

第五類:社交恐懼症。

這類大學生對人際交往特別敏感、害怕,極力迴避與人接觸,不得不交往時則緊張、恐怖、心跳加快、面紅耳赤,難以自制,總是處於焦慮狀態。他們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別人觀察。總擔心自己會出現錯誤而被別人嘲笑,總處於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之下。與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場所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一件極其恐怖的任務。

社交恐怖症是非常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工作的一種心理障礙。許多一般人能夠輕而易舉辦到的事,社交恐怖症患者卻望而生畏。患者可能會認爲自己是個乏味的人,並認爲別人也會那樣想。於是患者就會變得過於敏感,更不願意打攪別人。而這樣做,會使得患者感到更加焦慮和抑鬱,從而使得社交恐怖的症狀進一步惡化。許多患者改變他們的生活,來適應自己的症狀。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不得不錯過許多有意義的活動。

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溝通中存在的問題

在大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由於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會出現人際交往和溝通不暢的情況,影響其身心健康和學習進步。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困難成爲大學生活中的一個普遍問題。看看上面那個調查,同學們在回答“通過擇業你感到自己特別欠缺的素質是什麼”時,選擇人際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達34.8%,位列首位。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中存在問題重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自我中心型。

在與別人交往時,“我”字優先,只顧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強調自己的感受,而不考慮別人。在與他人相處時,不顧場合,不考慮別人的情緒,自己高興時,就高談闊論,眉飛色舞,手舞足蹈;不高興時,就鬱鬱寡歡,誰都不理,或是亂髮脾氣,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視他人的處境和利益。

2、自我封閉型。

這種類型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願讓別人瞭解自己,總喜歡把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和需要掩蓋起來,往往持一種孤傲處世的態度,只注重自己的內心體驗,在心理上人爲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閉起來;另一種情況是雖然願意與他人交往,但由於性格原因卻無法讓別人瞭解自己。這樣的人一般性格內向孤僻,形成了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在我們隊裏也存在着這樣的學員,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接觸,做什麼都一個人,很難融合到大集體中,產生一種圾不和諧的情況。

3、社會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過程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過交往得到提高,進步的願望,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過多過重地考慮交往中的個人願望,利益是否能夠實現和達成,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義、功利主義等錯誤思想腐蝕拉攏,使個人交往帶上及其濃厚的功利色彩。在我們學員隊中,也有部分學員把市場經濟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用於人際交往,靠吃吃喝喝建立感情,靠拉拉扯扯,吹吹拍拍以實現個人目的;或“唯利是圖”;大利多交,小利少交,無利不交,冷落不能給自己“實惠”的人,濫交亂捧能給自己“實惠”的人。個別學員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最好榮譽、成績都屬於自己,別人都不如自己,在分隊與分隊之間,甚至區隊與瞿之間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對於本分隊本區隊的工作都盡力完成,但在其它分隊區隊有困難的時候不願伸手幫助一下,希望自己所在分隊,區隊成爲一枝獨秀。

4、猜疑妒忌型。

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現是,以一種假想目標爲出發點進行封閉性思考,對人缺乏信任,胡亂猜忌,說風就是雨,很容易暗示。猜疑是人際關係和諧的蛀蟲。另外,心理學認爲,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這是常事,一定的嫉妒心,可以激發人奮發向上的積極性。而一旦這種

嫉妒心限度就會走向反面,影響人與人之間正常的關係。在我們平時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現爲對他人的成績、進步不予承認甚至貶低;自己取得了成績,獲得了榮譽就沾沾自喜,但同時又焦慮不安,對他人過分堤防,害怕他人趕上;有的甚至因此怨恨他人的所作所爲。嫉妒心,嫉的是賢,妒的是能,這就是所謂的“嫉賢妒能”。如若自己不能夠很好的調節心態,發展到極端就會產生同歸於盡的心理,自己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別想得得到。自己不成功,他人也休想成功。能夠坐在這裏的,大家都是通過大學聯考這擁擠的羊腸小道的幸運者,一帆風順,優越感,自然而然的滋生。但進入大學校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學的優秀者雲集在一起,有的學員不能夠保持優秀,學業上優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產生忌妒心理。輕者出現內向,躲避,重者出現精神妄想,自殺甚至犯罪等。

5、江湖義氣型。

有些學生熱衷於江湖義氣,對所謂的江湖好漢,義士崇拜得五體投地,與其他同學稱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麼軍紀,國法,集體利益,不惜爲哥們兩肋插刀,大有豪氣沖天的勇者風範。而實際上,這是對革命同志關係的玷污,它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維護個人和小團體私利的宗派團夥意識,與以革命原則爲基礎的同志友誼有着本質的區別。在平時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搞小團體,小圈子,應當堅持團結合作,珍惜互相之間的情誼,這樣才能做到“人伴賢良智更高”。

6、人際交往復雜困惑迷茫

這是很多大學生的心靈寫照,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認識了周圍的同學,才發現校園的生活並不想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樣單純了,人們說校園就是個亞社會,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並不簡單,大學校園彙集着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學,風俗習慣、觀點看法難免不一樣,正是這些風俗習慣和觀點看法的不同,使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着小摩擦,總是不能風平浪靜。調查顯示,有78.8%在校同學都反映人際關係複雜難處,其中宿舍關係就佔45%,人際交往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都在爲人際關係發愁,你說能不鬱悶嗎?

7、面子問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面子更是大學生的一大怪癖,大學生的許多人際衝突,都是發生在沒有什麼原則問題的小事情上,往往是一次無意的碰撞、不經意的言語傷害、或區區小利等等,本來只要打個招呼、說聲道歉,也就沒事了,但雙方都"賭氣",不打招呼,不道歉,而是出言不遜,結果爭吵起來。更有甚者,一個不讓,一個拔拳相向,頭破血流,事後懊悔不迭。雙方都在用不適當的方法維護自尊,即典型的面子心理,彷彿誰先道歉就傷了面子,誰在威脅面前低了頭,誰就孬種、於是層層升級,以悲劇而告終。

三、大學生人際交往與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實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分析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各方面的因素:

1、家庭教育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家裏父母總是怕孩子吃虧,慢慢的就養成孩子自私的心理。並且有些家長本身人際關係就不好,由於長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與人交往。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很多事情孩子都是從他們那裏學來的,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應當讓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虧教育,這樣纔會讓他們真真的自己去了解社會感知社會。真正的去爲人處世。

2、學校教育的原因;

在很多中國小校,包括有的大學把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忽略甚至根本就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有很多時候,有的學校把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致使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面紅耳赤,羞羞答答,這是學校教育的失誤,其實學校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如何做人,以及怎麼面對和接觸社會,時刻讓同學們明白,雖然他們不能改變一個社會,但他們一定要適應這個社會。

3、社會的影響;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名爲《雷鋒出國了》的文章,上面寫到了現在我們社會人情的冷漠,也正是這樣的社會陰暗面影響着我們的同學們,他們從不敢相信人到不願相信人,所以我們要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性的迴歸,讓社會充滿愛,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生還有不熱愛與人交往的理由嗎?

4、自私自利的個人思想;

如今像你們這樣的大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望子成龍”的期盼,對自家“獨苗”的呵護,成爲培育“一切爲我”的溫牀。當你們計如大學校園,獨立地過集體生活,與同學相處時,一些同學自小養成的“以自我爲中心”的自私心理就暴露無餘。

5、素質教育的匱乏;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仍處於應試教育階段,應試教育帶來的負面效應就是一些家長、學生、老師更多關心的是學生的考試分數。卻忽視了無法用分數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個作爲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6、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動了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另一方面也助長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脹,這種思想意識也影響了大學生的處世理念和行爲方式。

四、大學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際關係交往和溝通能力

每個成長中的大學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氣氛中,如何提高個人的人際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狀態,這是每個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調查結果也表明,那些對大學生活感到滿意度低的學生,其列在第一位的是人際關係不適。對在校大學生,就從品性格、能力、學識、體態、交際手段與社會經驗等方面鍛鍊自己,使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生活。良好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在社會交往實踐中學習,鍛鍊和提高。但如同其他事務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學生在交往過程中,也有它內在的規律性,即依據一定的交往原則。只有遵循了正確的交往原則才能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創造更好的人際交往的藝術。

(一)掌握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1、正直原則。

主要是指正確、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營造互幫互學、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人際關係氛圍。決不能搞拉幫結派,酒肉朋友,無原則、不健康的人際交往。

2、平等原則。

主要是指交往的雙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嚴兩個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誼的基礎,是兩心相通的橋樑。交往必須平等,平等才能深交,這是人際交往成功的前提。社會主義人際關係的根本特徵就是平等,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貫徹平等原則,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別人的合法權益,尊重別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取決雙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誠信原則。

指在人際交往中,以誠相待、信守諾言。在與人交往時,一方面要真誠待人,既不當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後誹謗人,要做到肝膽相照,襟懷坦蕩。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諾事情要儘量做到,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擁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馬克思曾經把真誠、理智的友誼讚譽爲“人生的無價之寶”。古人也說,“精誠所至,金石爲開”,“心誠則靈”。其誠是換取友誼的鑰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寫道:“只有拋掉虛僞,以誠相見的人際關係,才識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寬容原則。

在與人相處時,應當嚴於律己,寬容待人,接受對方的差異。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往中,對別人要有寬容之心,如“眼睛裏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計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讓人,最終將會成爲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寬容之心,還須以誠換誠,以情換情,以心換心,善於展再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回柳暗花明,豁然開朗。

5、換位原則。

在交往中,要善於從對方的角度認知對方的思想觀念和處事方式,設身處地地體會對方的情感和發現對方處理問題的獨特個性方式等,從而真正理解對方,找到最恰當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6、互補互助交互原則。

這個原則是大學生人際關係處理的一種心理需要,也是人際交往的一項基本原則理由玉大學生在經濟生活上還沒有獨立,依然出在以學爲主的學生時代,因此互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精神領域。包括大學生氣質、性格、個性特徵的內容。往往我們會發現不同氣質、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夠相處配合的較好,而能力非常強的兩個人倒並不一定配合相處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交往過程中要勇於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從心理學上講,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個體都希望別人能承認自己的價值,支持自己,接納自己,喜歡自己。由於這種尋求自我價值被確認和情緒安全感的傾向,在社會交往中,更重視自己的自我表現,注意吸引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能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阿倫森的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對於真心接納我們,喜歡我們的人,我們也更願意接納對方,願意同他們交往並建立和維持關係。

福阿夫婦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護自己心理平衡的穩定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關係保持某種適當性、合理性,並依此對自己與他人的行爲得以解釋。這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納和支持時,我們也感到應該對別人報以相應的友好,這種“應該”的意識會使我們產生一種心理壓力,接納別人,否則我們的行爲就顯得不合理。與此同時,如果我們的友好的行動別人接納後,我們也希望別人作出相應的回答,如果別人的行動偏離了我們的期望,我們會認爲別人不通情理,從而產生一種不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對方產生心理排斥。我國古人所說“愛人者,人恆愛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有其心理學基礎的。

7、功利作用原則

心理學家霍曼斯(1961)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過程,人們希望交換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換過程中至少得等於失,不值得交換是沒有理由去實施的,不值得交換的關係也沒有理由維持,所以人們的一切交往行動及一切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都是根據一定的價值觀進行選擇的結果。對於那些對自己來說值得的,或得大於失的人際關係,人們傾向於建立和保持,對自己來說不值得,或失大於得的,人們就傾向於逃避、疏遠或終止。

我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隨着人們的價值觀傾向不同,人際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社會交換機制。對重內在情感價值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個人情感捲入更多,因而有明顯的重情誼、輕物質的傾向,與別人的交換傾向於增值交換過程。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感到欠別人的情份,因此在回報時,往往也超出別人的期望,這種過程的循環往復,就導致了交往雙方都感到得大於失。與此同時,對重外在物質利益的人而言,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重物質利益意識多於個人情感的投入,因此傾向於用物質來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際交往中處於減值交換。

8、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自我價值

指個人對自身價值的意識與評判;自我價值保護指人爲了保持自我價值的確立,心理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一種防止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傾向。人在任何時期的自我價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總和。自我價值支持的變化無非來自兩方面,一是符合人們意願,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與人們的期望相反,使人們面臨自我價值威脅,因而必須進行自我價值保護的消極變化,即自我價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臨新的攻擊。

特別是我們面臨肯定的人轉向否定時,我們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承認別人轉變的合理性,否定我們自己,貶低自我價值;二是進行自我價值保護,儘可能維護自我價值的不變,降低所失去的自我價值對自己的重要性。許多研究表明,自我價值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當面臨自我價值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儘可能保護自己。

(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左右逢源,遊刃有餘,需要一顆寬容的心,需要真誠,需要積極交往的主動性,塑造很好的個人形象,善用各種交際手段,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見。

1、克服社會知覺中的偏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係到人際交際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暈輪效應

在我們的頭腦中,總有一些潛在的,得之於各種途徑的觀念,並常常以此來評價和判斷他人,因爲這樣做所耗費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說,它最省事。但是,圖省事往往會造成一些認知偏差。什麼美國人開放,英國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農民老實本分……。這些說法雖與某些人的特徵相吻合,但絕不是個個如此,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人如其面,各個不同,不能用概念來衡量人,把人簡單化。某人的一種優點、優勢放大變成了籠罩全身的“光環”,甚至原來的缺點也被掩蓋或者蒙上了一層奪目的光彩。這種對他人認知的最大失誤就在於以偏蓋全。“借一斑而窺全豹”並不總是適合於一切人和事,個別和局部並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體。在人的諸多行爲或性格特徵中抓住某個好的或不好的、就斷定他是好人、壞人,無疑是幼稚的。恰當地、全面地認知他人,就要克服說好全好,說壞全壞的絕對化方法。

首應效應

我們通常所說的印象實際上指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社會心理學中,由於第一印象的形成上最初獲得的信息比後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的現象,稱爲首應效應(primaryeffect),也稱爲最初印象。

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會成爲一種基本印象而影響對他人各方面的評價。俗話說,先入爲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很重視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該看到,第一印象得之於較短時間的接觸,又無以往的經驗作參照,主觀性、片面性較強。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極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盤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樣的例子也屢見不鮮。要練就一番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本事,在長期的相處中全面、正確認識和了解他人。如一位大學生剛入大學出色的自我介紹在同學的頭腦中留下強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後他的表現不如以前,學生認爲不是能力問題,而是不夠盡力;相反,有的同學在尋求職業時留下很不稱職的第一印象,那麼要轉變需要很多長時間。人們已習慣於用先入爲主的最初印象軌道解釋一些心理問題。

近因效應

某人剛犯了一個大錯誤,於是就有人發現,他從來就不是好人。這是近因效應在作怪。在較爲長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佔優勢,這是一種心理慣性。由於這種慣性的作用,人們往往會以最近的印象來評價人。與首應效應相比,在總的印象形成上,

新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不因一時一事評價人。

刻板效應

有些人習慣於機械地將交往對象歸於某一類人,不管他是否表現出該類人的特徵,都認爲他是該類人的代表,而總是將對該類人的評價強加於他,從而影響正確認知,特別是當這類評價帶有偏見時,會損害人際關係。如有的大學生認爲南方人小氣、自私,家庭社會地位高的學生傲氣、不好相處等,這種刻板印象容易形成先入爲主的定勢效應,妨礙大學生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

定勢效應

定勢效應是指人們頭腦中存在的某種固定化的意識,影響人們對人和事物的認知和評價。當我們與他人接觸時,常常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有準備的心理狀態,作一種固定了的觀念或傾向進行評判。

投射效應

人際關係中的投射效應,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指與人交往時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討人喜歡、不爲人接受的觀念、性格、態度或慾望轉移到別人身上,認爲別人也是如此,以掩蓋自己不受人歡迎的特徵。如自私的人總認爲別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磊方的人認爲別人對自己也應不小氣,由於投射作用的影響,人際交往中很容易產生誤解。

爲什麼有的人不能從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人是社會的動物,人際交往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種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過分留心、處處算計、總怕吃虧上當,這當然得不到快樂。可以說,這樣的人還沒有領悟人際交往的真正內涵,因此他無法體驗到交往中的快樂。倆人互相交換一個蘋果,還是一人一個蘋果,倆人互相交換一個主意,一人就有了兩個主意,這個例子是交往露內涵的一個體現。此外,交往的意義還在於增大個人的心理空間,減少彼此的心理距離,建立“我們感”。這些都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社會需求。

消極的情緒,如不快、痛苦、憤怒、失望等,會影響人際交往的正常進行,這點不言而喻。這些消極情緒的產生,可能來自某種壓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種喪失。每個人都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付這些不良情緒,這也是個人成長的一種重要表現。現代社會主張個性獨立,人際交往也日益複雜,如果說在一些場合,或和某些人的臨時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應酬,那麼,建立和發展深入持久的人際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誠相見、表達真實的自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人們並不喜歡那些假扮的聖人。當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顯的缺點,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人們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審視、認識自己和他人,不斷領悟人生,這是人際交往的內涵之所在。

2、建立健康的人際交往模式

適度的自我價值感是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基礎。自我價值感來源於對自己作爲一個獨特的個體而存在有的固有價值的認識。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無法完全被取代的,都有其獨特性,有其獨特的創造性潛能。伴隨這種價值感而來的是對他人的獨特性價值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尊重。是否具有這種適度的自我價值感直接影響到人際交往的模式。

3、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個人魅力

社會交往中,個體的知識水平與涵養直接影響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個人形象應從點滴開始,從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優化個人的社交形象。

提高心理素質。人與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與知識及心理的整體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會影響人際關係的質量。有的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懼、膽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獨、封閉、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加強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積極的態度進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際魅力。每個個體都有其內在的人際魅力,他是一個人綜合素質在社交生活中的體現。這就要求在校的大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從儀表到談吐,從形象到學識,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學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隨着交往的深入,學識更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大學生的個性培養,拓展自己的內涵。

4、培養主動真誠交往的態度

大學生對外在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對內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卻有待發展。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往往覺得別人不關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卻很少反省自身,問問自己對別人怎樣。這種單向性思維容易導致交往中一廂情願的傾向,並容易對挫折做出錯誤的歸因。

人際交往本質上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但許多時候互動鏈的運行需要有人激發。事實上,許多交際成功的人往往會主動激發,開啓人際互動鏈。即他們往往首先向別人發出友好的信號,主動關心別人,主動幫助別人,主動與人打招呼……正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我敬人,人自會敬我”,他們以此打開了人際交往的局面。

大學生們容易忽略或很少加以反省的另一個問題是:我怎麼對待我自己?

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還是擔心自己會失敗?是認爲自己比別人強,和別人一樣,還是比別人差?一個人對待自己的態度也大大影響着其人際關係的成功與失敗。

許多時候,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應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所以改善人際關係首先是改變自己,通過改變自己來改變別人。對大學生而言,思維已近成熟,所以從反省自我開端,從具體行動起步,乃不失爲上策。有人說: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對一個風華正茂的大學生來說,都需要有豐富的人際關係,並在這個世界上幫助與被幫助、同情與被同情、愛與被愛、共享歡樂與承受痛苦。在社會交往中,那些主動去接納別人的人,在人際關係上較爲自信。主動交往的稀少源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擔心遭到拒絕,擔心別人不會象自己期望的那樣理解、應答,從而使自己處於窘迫的局面,傷害了自己的自尊。事實上,問題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因爲人際關係中,雙方都需要適應,需要人際關係支持陌生情境。二是人們在人際關係方面有許多誤解,如先同別人打招呼,在別人看來低人一等,“那些善於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圓滑”,“我如此麻煩別人,別人會認爲我無能,會討厭我”等等。

主動交往特別是當面臨人際危機時,主動解釋,消除誤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大學生人際和諧的表現之一是樂於與人交往,然而有的大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則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閉心理,阻礙其正常人際關係的形成。有的是因爲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爲封閉;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爲緊張的學習,始終處於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鬆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有的則是因爲心靈上的創傷所致。如過去曾赤誠待人,結果卻遭致欺騙、暗算,因此對人漸存戒心,不輕易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學業、情感屢屢受挫,世界在其眼中被蒙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對生活的追求。

主動而熱情地待人 心理學家發現,熱情是最能打動人、對人最具吸引力的特質之一。一個充滿熱情的人很容易把自己的良性情緒傳染給別人。一個面帶微笑的人很容易被他人接納。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煩惱的事,但我們不應被它們所奴役,而應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學會愉快地面對生活可以從行動入手,讓自己高興地去做事,以微笑去待人

要熱情待人還須從心裏對他感興趣,真心喜歡他人。“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的一生中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於這種人。”

“只要你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你所得到的朋友,就會比一個要別人對他(她)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運用積極暗示能夠減少或消除不良的自我意象。比如經常在心裏默默對自己說:“我是受歡迎的人!”每天早晨醒來,都要充滿信心地默誦這句話。除言語暗示外,還可運用形象暗示。在頭腦中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良好的交際者,直到這種形象在頭腦中能夠栩栩如生地浮現出來並根深蒂固。這就是西方心理學中有名的想象方法。

把每個人都看成重要人物 自尊得以維護,自我價值得到承認,這是許多人最強烈的心理欲求。我們只有在交往中注意到這一點,才能對應自如。的確,每個人都是重要的,當我們把自己看得非常重要時,也應將心比心把別人也看成重要的。據此,在交往中,我們應注意:(1)讓他人保住面子 如果一個人習慣於通過挑別人的毛病和漏洞來顯示自己的聰明,那將是最愚蠢的,必將爲此付出高昂的代價。人人都有毛病和缺點,所以找起來並不難。但被人暴露自己的“小”,這是許多人所反感的,因爲這威脅到了他的自尊。(2)不要試圖通過爭論使人發生改變 同學之間常常爭論,若是爲探討問題,這是有益的,但試圖以此改變對方,則往往會適得其反。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把某種觀點看成是自我的一部分。當你反駁他的觀點時,便或輕或重地對他的自尊造成了威脅。所以爭論雙方很難單純地就問題展開爭論,其間往往滲入了保衛尊嚴的情感。這種情感促使雙方把爭論的勝負而不是解決問題看成最重要的。所以贏的一方常常難以抑制自己的洋洋得意,他把這看成是自己尊嚴的勝利,自己有能力的明證。而輸的一方則會覺得自尊受到傷害,他對勝方很難不產生怨恨。從而我們不難理解,爲什麼許多爭論到最後會演變成爲人身攻擊,或變成了僅僅比嗓門高低的遊戲。所以爭論對人際交往常常是一種干擾因素。

主動發現和讚賞別人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其不足,每個人也都有其所長。人類天性中最深切的衝力是“做個重要人物的慾望”;

“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心理學家認爲,讚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讚揚能使羸弱的身體變得強壯,能給恐怖的內心以平靜與依賴,能讓受傷的神經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給身處逆境的人以務求成功的決心”。真心真意,適時適度地表示你對別人的讚揚,讚揚要對人也對事,能夠增進彼此的吸引力。

最有效的讚賞是讚揚他人身上那些並不是顯而易見的長處和優點。如果你讚賞一個領導能力強,他也會高興,但若是讚賞他有風度或是很會教育子女,他一定會更高興。如果你讚賞一個容貌出衆的女孩子漂亮,可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因爲她對這一點很自信;如果你說她性格很好或聰明,她可能會更爲高興。

5、鍛鍊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技巧

加強和提高人際交往與溝通的技巧很多,概括地講有四種:

(1)、善於結交。

在人際交往中,結交的過程一般要精力彼此注意、初步解除和親密接觸三個階段。善於結交是指能夠巧妙地引起對方注意,並主動製造機會,自然地與對方進行初步接觸,進而保持進一步接觸的過程。

(2)、善於表達。

常言道: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談話是溝通信息,獲得間接經驗的好形勢,也是表達感情,增進友誼的重要手段,善於表達,要求表達的內容要清楚明確,表達的方式要恰當,幽默和風趣,是對方感到輕鬆愉快。自我表露 真正可以深入下去的交談必然是雙向的。因而自我表露是另一項應該掌握的技能,即自信地袒露關於自己的信息——怎樣想,有什麼感受,對他人的自發信息如何反應等。然而,許多人卻不能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給交往製造了障礙。自我表露需要把握好時機,否則就可能犯滔滔不絕、只顧自己之大忌。一般而言,談自己的合適時機之一是有人邀請你談談自己的時候。這時,如果你能適度地展開自己會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好感。另一種時機是當他人談的情況和感受與你自己比較一致時,即“我也……”的技巧。人們總是喜歡那些經歷和看法與自己一致的人,因爲贊成自己的人實際上是在肯定我們的價值和自信。所以,“我也一樣”,“我也喜歡這個”,“我有過和你同樣的經歷”之類的表白往往能激發對方積極的反應,使談話氣氛熱乎起來。

(3)、善於傾聽。

傾聽的目的一方面是給對方創作表達的機會,另一方面是是自己能更好地瞭解對方,以便進一步與其交往和溝通。學會提高傾聽的藝術,首先要靜聽他人的談話,不要貿然打斷對方的話題,也不要時時插話,影響他人的談話思路,或弄不清談話的是指就斷然下結論。其次,要鼓勵對方講下去,可以用簡單的贊同、複述、評論接話等方法引導他人講下去。另外,不要做無關的動作,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愛聽不停、不慎耐煩、不時看錶、目光遊離不定等動作。這些既影響對方講話的興趣,又是一種非常無禮的行爲。記住,鼓勵他人談論他們自己、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成就,是贏得友誼的有力品質。

(4)、善於處理各類矛盾。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矛盾和摩擦,而善於出力問題,就是要求一個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打破僵局,或者能夠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深入交往的氛圍。從讚揚和誠心的感謝入手。在此之前,我們已深知讚揚和感謝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對方的自信和自尊,從而在感情上接納我們。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誠懇地提出批評,對方往往更容易接受。應該做到自尊但不能自傲,坦誠但不輕率,謙虛但不虛僞,謹慎但不拘禁,或波但不清服,老練但不圓滑,勇敢但不魯莽,隨和但不懦弱。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努力朝這些方向前進,我們就會發現,一切正在悄然改變:朋友之間的不快蕩然無存,能夠暢所欲言的知音越來越多;親友間深摯互愛;你便會過得充實愉快,會覺得人際交往是一件自然與輕鬆的事,從而對學習生活持以樂觀的態度,對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學生活以及以後的人生充滿信心。

大學生處於一種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髮展時期,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大學生們心理正常發展、保持個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個人生命的主宰其實就是自己,關鍵是你要有所改變,要有強烈成功的願望,針對自己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爲對待人際交往,相信就一定會找到合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參考文獻:

【1】郭 麗 《大學生人際交往個案解析》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蘇厚重 《大學生人際關係原理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

【4】凡 禹 《人際交往的藝術》 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xx.

【5】蘇連升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心理分析》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20xx年3月

【6】汪漢榮 龍健飛 王緒朗 《淺談大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影響因素及其消除對策》 經濟師 20xx年02期

【7】賈玉霞 《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問題的成因及對策》 咸陽師範學院學報 20xx年

【8】許蘇明 《論社會交換行爲的類型及其制約因素》 南京大學學報 20xx年3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