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掛燈籠的來歷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7W

春節是閤家團圓的日子,春節是我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下面本站小編精心整理了春節掛燈籠的來歷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春節掛燈籠的來歷
春節掛燈籠的來歷

話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物總是在一年的前幾天襲擊所有村子裏的人們。所以村子裏得人門想盡辦法,想趕走那個怪物,一個村民說:“不如我們在怪物襲擊我們村子那幾天掛一些紅色的東西,比如:紅燈籠。紅對聯和紅帶子等等。”村民門一口同聲地說:“太好了,你真聰明啊,就用你這個辦法吧。”說罷,村民們就各自回家裏準備東西了。

到了第二天,也正是春天。各家個戶的門口和屋裏都掛滿了紅燈籠。紅帶子和貼滿紅對聯。這時,那個怪物來到村子裏準備襲擊村民門時,看見各家個戶掛滿了紅燈籠,心裏突然有點恐懼,像是看見了紅色的火把在飄動。因爲怪物很怕火把所以就奔跑着離開了村子。村民看見怪物離開了村子就高興地手舞足蹈。從此,人們就在春節掛上紅燈籠。貼上紅對聯。春節掛燈籠就是這樣來的。

春節掛燈籠的習俗寓意

春節掛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中國的燈綵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利用各個地區出產的竹、木、藤、麥稈、獸角、金屬、綾絹等材料製作而成。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綵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爲著名。

在我國,燈籠又統稱爲燈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家家戶戶都要掛起象徵吉祥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燈籠也成爲中國人喜慶的象徵。

掛燈籠,傳統上認爲有鴻(紅)運當頭的吉祥寓意,逢年過節掛的燈籠上,基本都是吉祥的圖案和祝福的吉祥話,加之燈籠的正紅色是硃砂的顏色,而硃砂是風水上講去邪擋煞效力極強的寶物,所以自古逢年過節,就有在大門上掛紅色燈籠的傳統。

春節掛燈籠的講究

我國古代講究好事成雙、福祿雙全,掛燈籠也一樣,一般都要偶數,而不掛單數,而且講究對稱,要掛在大門兩旁,還講究掛南不掛北等。另外,每年春節時掛燈籠,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再接着掛,古代對此一般是以“碰燈”的方式銷燬,即是將燈籠互相一撞,燈籠着火後銷燬。

我國的燈籠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代表喜慶,又因“燈”與“丁”讀音相近,意味着人丁興旺。所以也用來祈求生子。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檐下和客廳中。而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