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幾月幾日範例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2W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爲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20xx年的除夕快要來臨了,20xx年除夕是幾月幾日呢?除夕夜有什麼傳統的活動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xx年除夕時間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除夕是幾月幾日範例
20xx年除夕是幾月幾日

20xx年除夕時間:20xx年1月27日,農曆臘月三十,星期五

關於除夕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爲緊密。

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着《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爲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

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除夕節日禮儀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國及其他漢文化圈地區的農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風俗一致,過年包餃子;而南方各地則風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糉子、或煮湯圓、或吃米飯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諸多不同的過年風俗。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夢粱錄》卷六:“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間,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萬曆嘉興府志》:“臘月,鄉人以朱墨塗面,跳舞於市,行古儺禮。除夕,易門神、桃符、春帖,井(石畏)皆封,爆竹、燔紫,設酒果聚歡,鑼鼓徹夜,謂之守歲。”除夕守歲,始自南北朝。(樑)徐君倩《共內人夜坐守歲》詩:“歡多情未極,賞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糉裏覓楊梅。簾開風入帳,燭盡炭成灰。勿疑鬢釵重,爲待曉光催。”除夕之夜,尚有“辭歲”,置、送“壓歲錢”之習俗。《燕京歲時記》:“凡除夕,蟒袍補褂走竭親友者,謂之辭歲。家人叩竭尊長,亦曰辭歲。新婚者必至岳家辭歲,否則爲不恭。”“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爲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少數地方風俗不同,比如貴州,桌上的魚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餘”)

除夕的高潮是年飯後長輩發“壓歲錢”。接着就是張貼春聯和門神,並關上大門。到七年級的早上纔開門“接財神”,接下來就是全家人守歲到凌晨。

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

跳火羣

“跳火羣 /tiǎu-hé-gún/”只是按閩南語音譯成漢字。至於爲什麼叫這個名字,我也不清楚。大膽猜測是:本來是從“火堆”上跳過去,但必須進屋到達“天公燈”纔算完成一趟,接着又返回來,再跳,所以就成了“羣”了。

活動路線:下圖以俺厝爲例,畫出“跳火羣”的一般路線。

儀式過程

① 除夕夜,吃過年夜飯後,在(神)廳神案上燃好香燭。

② 庭院裏早已準備好用以點起火堆的草料——“春草”(稻秸稈)和番薯藤。

③ 用春草迅速點火,待番薯藤燒起大火後,一切準備就緒。

④ 家中男丁在庭院起點處等候,由輩分最高的男丁帶頭最先跳過火堆,其他人按長幼順序跳過。

⑤ 跳過火堆,拾階而上,從正門進入“厝內”,一直走到神廳內的“天公燈”下,完成一趟。然後沿原路折回庭院裏的起點處,接着跳。跳幾趟都無所謂。

⑥ 待到火勢漸歇,家中婦女手持火鉗和瓦片(現在瓦片少了,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從火堆裏夾出一些未燃盡、帶火星的番薯藤條,放入瓦片上,放到“房內”“眠牀”下面。(只是夫妻住的“房內”才需要。單身漢的臥室就免了)

⑦ 還是輩分最高的男丁,手持扁擔,將火堆往大門方向一打,讓火星灰燼散開。

⑧ 燃放鞭炮。(家中沒有扁擔的話,可以直接將鞭炮扔進火堆裏,火星頓時四濺。)

寓意

因爲沒有考據,也沒有從大人那裏聽說過“跳火羣”的涵義,所以這裏仍然是大膽猜測:火歷來是驅邪的工具,就像新娘子進門要過火爐一樣,跳火羣估計也是爲了驅逐邪魔、祛除舊年晦氣而舉行的宗教儀式。夾火星置於牀底估計是保留火種的意思。雖說是驅邪祛晦,舊年新年總是要有所傳承,如此纔是“羣龍無首”的大吉卦象啊~~ 最後的打火堆,應該是想放滿庭滿院火星四濺,象徵着紅紅火火的新年。

全國各地除夕夜傳統活動

蘇州、北京、臺灣:等待鐘聲

各地的除夕風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風俗很有特點,如蘇州、北京、臺灣等。蘇州的除夕守歲時,都要等待從楓橋寒山寺傳來的洪亮鐘聲。當鐘聲穿過沉沉夜色,傳到千家萬戶時,就標誌着新春的來臨。無論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時,寒山寺中就會傳出這口巨鐘的洪響,民間稱爲"分夜鍾"。這口鐘,已成爲蘇州城鄉方圓數十里人民生活的時間信息。寒山寺鐘聲還出現在詩中,流傳最廣的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現在,每年除夕,蘇州寒山寺仍遵循萬古不變的古老習俗,擊鐘以分歲。姑蘇城鄉,到了守歲的最後一刻,會從廣播中傳出宏亮的寒山寺鐘聲,報導一年的開始。千家萬戶,聽到鐘聲,爆竹齊鳴,使古老的寒山寺鐘聲成爲了一種時代的象徵。

北京:祭祖、接神、接竈

北京的除夕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竈。祭神拜祖的儀式一開始,整個北京城便淹沒在一片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人們還在自己家院子裏,鋪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歲",取長命百歲的意義。除夕通宵燈火齊明,人們辭歲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各家的餃子也下鍋了,人們盡情的娛樂。

臺灣:過年日

除夕在臺灣不叫除夕,而叫“過年日”。午後,在廳堂神龕前上供牲體。到了晚上,閤家焚香叩拜,然後對長者辭歲。接着是“圍爐”,也就是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一桌,桌上擺滿菜餚,桌下放置火盆。“圍爐”爲除夕帶來高潮,遠在他鄉的遊子,除非萬不得已,再遠再忙也要趕回家團圓。年夜飯後,便高燃蠟炬來守歲,兒媳婦爲長輩們添富壽,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長輩得富壽越長,這是表示孝心。

山東:團圓餃子

魯北一帶,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須坐在一起吃飯,這叫過團圓飯,必須吃。傍晚開始放鞭炮,家家門口點一堆火,街坊鄰居在一塊放煙花,特有氣氛。三十晚上不許睡覺,守歲過12點,12點後放鞭炮吃餃子。此是要看誰家鞭炮響的早(於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時間),等待時鐘一敲過12下,鞭炮立刻響起來,過年的鞭炮一直持續到七年級早上5點多。然後吃餃子,這是團圓餃子,必須吃,無論吃多少都要吃。不是常說七年級的餃子三十的面嘛,三十半夜和七年級的餃子全都是三十包好的。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也有稱“團拜”的。早上吃餃子或蒸餃,這是年後第一頓飯也是必須吃的,七年級一天不許做家務。

湖南:“朝財進寶”

大年七年級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稱爲“拜年無大小”。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椒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大年七年級會由一家之主準備早茶,將雞蛋,爆米花、紅棗、白糖同煮。雞蛋以圓爲佳,象徵全家團圓;爆米花象徵魚米豐收、五穀豐登;紅棗、白糖象徵生活甜蜜、幸福。

除夕之夜12點的時候,各家要把一個做好的金元寶模型送到門外,代表在新的一年裏會招財進寶大年七年級、八年級這兩天人們不掃地、不汲水甚至不動火,飯菜都預先弄熟,稱爲“壓歲”。

海南:“吃新節”

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們民族古老的生活習慣與風俗,“吃新節”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穫的勞動成果。飯,是用剛從田中收割來的新穀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釀的;菜、魚、肉等均是當年種養的。

開封:大年一個月

開封民間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七年級,還包括年頭、年尾,從舊歲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一到“臘八”,開封城鄉便有“年味兒”了。二十三、祭竈官。

祭竈過後,家家都忙於置買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煙、酒、魚、肉和走親戚用的禮品更不能少。置辦年貨一直忙到臘月三十。於今開封仍流傳有一首過春節的民謠:“二十三,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殺只鴨;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上海:“開門紅”

農曆正月七年級爲春節,俗稱過年。年處一清晨家家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稱“開門炮”,其原意是驅邪,,企求全家興旺平安。年八年級清晨,各商店及手藝人都焚香敬神,稱“燒利節”,中午十分,店主還設酒款待店員,一起祈求新年生意興隆。年初五,相傳爲財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開門營業,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餛飩,以示兜財。此外在鄉間田頭還有木人頭戲(今稱木偶戲)。

東北:粘豆包

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裏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由大黃米作皮包上豆餡製成,幾乎家家都做,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七年級和初五吃餃子。

天津:彩紙剪

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爲“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臘月二十三,是竈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裏12點祭竈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竈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竈王像,又叫“竈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爲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爲“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

西北:大餃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而是將面擀成一個大片後用碗扣成的。

豫南:錢串子麪條

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餘。七年級早上,又將餃子和麪條同煮着吃,麪條代表錢串子,爲發財之意。

四川:火鍋+湯圓

湯圓

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七年級早上吃湯圓,意爲團團圓圓。

陝北:“棗牌牌”和“品天”

黃土地的百姓最注重的還是春節,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把歡樂、希望全都寄附於過年。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忙起來了。過年了,全家老老少少、裏裏外外,都要換新衣服。

再窮的人家,也要人人做一件新外衣。另外,所有的被褥衣服都要洗得乾乾淨淨。在這裏還有這樣一種習俗,過年都要給孩子做個“棗牌牌”。“棗牌牌”就是用紅線穿上紅棗、穀草秸秸,上面掛個銅錢,下面墜個鞭炮,掛在孩子的背後,這是一種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這裏,我還看到有的人家用紅線穿上做針線活用的“頂針”,掛在孩子的脖子上,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歲頂針”。

除夕到了貼對聯,打醋炭,掛紅燈,淨院落。打醋炭,是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在鐵勺上放一塊燒紅的煤炭,再澆上醋。“打醋炭”要在家裏的每個角落進行,意爲驅邪,實際上這是一種科學的殺菌消毒的辦法。夜幕降臨,老年人總是虔誠地敬神點香燒紙,領着好奇的孫子們叩頭。大孩子忙着放炮、點火塔塔。細心的婆姨在門邊放上炭塊和冰塊,在門後立個擀杖和刀斧,據說,這是鎮邪的,在這裏叫“守歲”。除夕之夜人們總是睡得很晚。一般家裏都徹夜不熄燈,預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鍋裏放些吃食,這叫“照鍋”,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這夜睡不着覺,一個人靜靜地踏黑爬上山頂,面向東方瞭望,這叫“品天”。據老人說,從曉天的色道上能看出今年莊稼的豐歉、村寨的吉凶。究竟靈不靈,誰也不去深究。

正月七年級,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牀了,第一件事就是放“開門炮”,這意味着開門大吉。接着,老人們便忙着迎神、接竈君。孩子們早都跑出去拜年了。拜年在這裏叫“問強健”,小輩見了長輩都要“問強健”,像“爺爺強健啦!”“奶奶強健啦!”長者便回答“娃娃乖着哩!”意思是誇孩子健康進步。這種拜年禮俗,不僅限於孩子,就是已娶妻養子的漢子,見了長輩也是如此。

湘潭:舞龍

在湘潭一帶流存着許多過年的風俗,古老而樸素。從正月七年級到十五,不論是農村或城鎮,到處可以看到舞龍燈。舞龍燈先要“接龍”。即挨家挨戶發請帖,凡是接了請帖的人家就依次進屋去舞龍燈表示祝賀。接龍後,開始舞龍。

龍隨鼓起,翻騰跳躍,大有騰雲駕霧之勢。歡快時,燈游龍卷,讓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帶盛行舞龍燈,還傳承着不少的巫風楚俗,如“接龍”、“收水”、“掛紅”等,都表達了人們喜慶豐年的美好祝願。

肇慶:蒸棕

肇慶人過春節有許多獨特的習俗,比如炸角子、煮裹蒸棕。裹蒸煮好香氣四逸,年三十晚上的團圓餐上的必備主食,自家做的、鄰居互送的,打開冬葉熱騰騰的蒸汽飄散,冬葉清香、糯米混着肉香充滿了張燈結綵屋裏,一屋子的幸福歡快。肇慶人的淳樸、熱情、勤勞就如同這敦實飄香的裹蒸

紹興:“煙火食”

正月七年級,爲春節之始,古稱“元旦”,又稱“新正”、“大年七年級”,爲紹興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放開門爆竹俗稱“放開門炮仗”。舊時,此舉寓有驅邪除疫和“高升三級”之意。紹興民間且有“早放(爆竹)早發(財)”之說,故從凌晨三四時開始,爆竹聲即此起彼落,比戶不絕,以增添新春喜慶氣氛。

吃福橘、湯糰、如意糕和喝元寶茶舊時,大年七年級起牀後循俗先吃“煙火食”(即以柴火燒煮之食物)後方可開口說話。如今,通常以湯糰、如意糕作早餐,並吃福橘。新正,主家習以元寶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欖、蜜棗等,寓有團圓、如意、幸福等祝願。

江蘇:“掘元寶”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湛江:貼年紅

農村春節,一般從準備到結束約一個月時間,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作準備,內容包括整修房子、購置傢俱、添換新衣裳、採辦各類年貨等。年二十九或三十日最熱鬧的場面是宰豬、捉塘魚、趕年晚圩,男女老少齊出動。傍晚家家戶戶貼"年紅",既有新年畫,也有傳統的"門神",對聯大多與福財之類有關。團圓飯後則是分壓歲錢。12時正,家家戶戶鞭炮齊鳴,送舊迎新。

大年七年級,農村一般流行三忌:忌殺生、忌倒水、忌掃地,部分農村尚習慣吃齋。年八年級開始走親串友,你來我去。此期間大部分村莊和鄉鎮均有舞獅、遊神、飄色遊行、做大戲、武術表演、球賽等,各種民間活動應有盡有,一直延續半個多月。

溫州:“百子炮”

七年級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爲吉祥。

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五穀豐登。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開大門,放大炮;財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裏皮均一色通紅,燃放後紙花滿地,燦中雲錦,形成了滿堂瑞色,喜氣洋洋。

九華山:進香

九華山居民吃過除夕團圓飯後,或看電視守歲、或娛樂,直至新年零點鐘聲敲響後,有的是全家出動,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臉漱口,燃放鞭炮、煙花,謂之“出行”;再將事先準備好的香、鞭炮、煙花帶上到肉身寶殿(遠處的則到附近寺廟)進香。

進香途中,即使遇見熟人,也不言不語,進香完畢回家時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進香是爲了祈求新的一年裏平安如願。據說若燒得第一柱香,最爲吉祥。

玉林:舞獅

舞獅是玉林人慶賀新春的主要民間文藝活動。舞獅必有武術隊相隨,意爲打了獅即能逢凶化吉。解放前,兩個舞獅隊相遇,一般都有一場爭鬥。

舞獅一般要大型鑼鼓的打擊樂來配合其動作,動作幅度很大,除了逐戶上門拜年,還在公共場所定點表演。

拉薩:祈求

在拉薩,藏族居民一大早就在房頂上樹起新的經幡,祈求在新的一年裏五穀豐登、吉祥如意。經幡由藍、白、紅、綠、黃五色布連接而成,寓有藍天、白雲、紅火、綠水、黃土之意,上面印有藏經經文。樹經幡時.一般先將五色經文布披掛在樹枝上,而後將掛滿五色布的樹枝插於房頂。樹好經幡後,還要在房頂上擺上青稞酒、炸面果等供品,燃起香草,然後邊舞邊歌。

在市中心大昭寺前,經幡在十多米高的經幡柱上飄揚。轉經的人絡繹不絕,信徒們繞着經幡柱,虔誠地、默默地走着。祝願一年風調雨順,好運不斷。

澳門:“利市”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利市”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

澳門人把大年八年級叫作“開年”,習俗是要吃“開年”,這餐飯必備髮菜、生菜、鯉魚,意在取其生財利路。

臺灣:“食尾牙”

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竈”日這天,臺灣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豬、羊、雞、鴨、魚之類禽畜海鮮,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爲竈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初九這天,家家戶戶都需備下最好的美酒佳餚並燒香祭拜、演戲誦經,爲“天公”祝壽。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節的最後的一天。臺灣人過年活動從農曆12月16日的"尾牙"開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別是生意人,爲祈求新年發財,輒以牲體、金紙祭祀,並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賞員工,此叫“食尾牙”。

香港:討利

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和傳統的截然不同。“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春聯寄託了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香港被稱爲“美食天堂,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聚在一起,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爲“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也成爲了春節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