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春節習俗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5W

春節習俗之壯族春節習俗

壯族春節習俗

年三十晚上煮好七年級全天的飯,以示來年要豐收。這種飯叫“糉粑”,有的長達尺餘,重五六斤。

壯族春節習俗:從正月七年級前兩天開始,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爲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節日期間吃“紅曲魚”,以象徵富富有餘,還吃大鍋燴菜,稱合菜。九年級舉行“擺手舞”會,參加者達萬人之多。此外,還有耍龍燈、舞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活動。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爲“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爲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羣衆爲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爲他們重過春節。

壯族人民除過春節外,還在正月三十日再過一個“晚年”。兩個節日同樣隆重。節日的早晨,天色將明,婦女們奔向河畔、井臺擔取新水,這一天,喝的用的,都不能是前一天的存水。過去,有些地區,取回新水後立即過秤,和同量舊水比,如果新水重,就預示有豐收年景。節日期間,有年男女聚集在村處路旁或山坡上對唱山歌。有時竟要連唱三晝夜。在個別地區,青年男女在節日期間還喜歡分隊舉行拋繡球(用各色布縫製,四角和底部綴有五綹流蘇,中間系彩繩。球心充以穀糠,重約半公斤的活動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