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活動主題(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3W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1

活動主題:弘揚華夏文化

端午節活動主題(精選12篇)

活動地點:小五四廣場

活動時間:端午節

主辦方:機電學院分團委

承辦方:青島科技大學機電學院傳統文化協會

活動目的:

1、以端午節爲平臺,弘揚傳統文化

2、提活躍校園氣氛,帶動校園文化建設

3、提高大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的認同感,提升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活動形式:

1、趣味性的包糉子

2、競技遊戲性的扎風箏

3、以“端午節”爲主題的橫幅簽字活動

4、組織宣傳以“端午節”爲主題的展板

參與者:扎風箏藝人,包糉子藝人,夥管委以及所有大學生

策劃背景: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許多新興文化和外來文化對中華文化的侵蝕愈演愈烈,尤其是追求時尚和潮流的大學生,對我們祖先的文化變的漠視和淡忘,並且韓國人惡意的搶先註冊了我們祖先的文化,這是對我們華夏文化的惡意攻擊,這是我們中國人所不能忍受的,所以我們有必要也必須去弘揚我們的端午節,這是每個熱血中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活動宣傳:

1、冠名:在整個活動中,所有的宣傳方式(海報橫幅噴繪視覺識別系統廣播等)都標有“---—校園端午節”,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打造規模品牌效應。

2、宣傳條幅,彩旗

3、展板:設置專門的展板區,在展板上可標有貴公司的標語及相關的優惠活動信息。

4、海報:在整個活動期間在海報欄張貼各個活動的預告海報,同時可標有貴公司的標語及相關的優惠活動信息。

5、廣播:在活動前期,利用學校廣播在人流量集中的時期,對活動進行宣傳。

6、視覺識別系統:在活動現場設置貴公司的太陽傘,進行中會發放印有貴公司字樣的紙杯,衣衫等禮品,公司可爲參賽選手提供印有公司標誌的圍裙和餐具,形成視覺識別系統,擴大規模品牌宣傳。

7、電視報紙媒體:本次活動意義深遠,參與度高。我們會邀請到青島市媒體對活動進行報道。這將會更好更廣的擴大本次活動的宣傳攻勢,提高本次活動的影響力,爲公司做到更強的宣傳。

8、同臺競技:公司也可派代表參與比賽,與同學們同臺合作交流比賽。9地理優勢:小五四廣場鄰近校門是同學入校的必經之地周圍是學生宿舍和校圖書館人員密集之地,宣傳效果好

10橫幅採取學生簽名的形式擴大效果同時可以在右下角標上公司名字

11製作風箏的布料可以由公司提供上面可以印有公司的LOGO

可由公司提供的;

費用合計1090元

申請場地的費用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2

一、活動主題:餃子飄香,品味端午

二、活動原則:快樂爲主,比賽爲輔

三、活動背景:

日子,不經意間,悄悄,溜過指間、步履、牀鋪、甚至於擡頭、低頭那一瞬間……轉眼,我們相聚已有一年時光。作別大一,新的學期即將向我們走來,暑假即將開始。爲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度過一個既快樂又有意義的端午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促使我們開展這次活動,那就是一起陪我們度過軍訓生活的教官們即將離開我們離開警院走向工作崗位,我們作爲他們帶出來的兵有責任爲他們在警院的最後日子裏留下美好的回憶。包餃子,吃團圓飯便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

四、活動目的:

1.“吃餃子”是我們的傳統習俗。舉辦“端午節,包餃子”活動,通過包餃子比賽及一系列活動,讓同學感覺到節日的溫暖,緩解思鄉之情,並藉此活動弘揚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包餃子。

2.藉此機會,促進同學間的溝通交流,增進同學們的友誼,增強二區隊的凝聚力,培養同學們的動手能力。

3.在與教官離別之際,一頓團圓飯使得我區隊同學與教官之間的情誼變得更濃。

4.臨近期末,藉此爲大家放鬆心情,緩解壓力,讓大家用鬆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考試。

五、活動時間地點人物:

1.時間:20xx年6月23日(週六)下午:15:30~21:30

2.地點:東院食堂

參加人員:二區隊全體人員

六、活動流程

前期準備工作:由團支書組織協調工作小組,與餐廳方面商定活動前的相關事宜。

組建宣傳小組:由各班班長組成,負責寫五份邀請函全區隊同學簽上名字再由各班班長交給五位教官。

組建編輯小組:由在學生會擔任編輯部的同學在活動期間採集信息、照片等相關事宜。

組建採購小組:由副區隊長帶人組建,負責完成活動所需物品的採購工作,生活委員負責費用地支出。

包餃子工具:擀麪杖、砧板、刀、筷子、勺、手套等由餐廳提供!

七、活動中應注意的問題與細節

1、佈置會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和不打擾到別人。

2、如果食堂工作人員和我們一起過節要熱情以待不要搞的氣氛尷尬。

3、如果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什麼突發情況要將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4、在購買材料中要以最少的金錢儘可能購買多的材料,要注意經濟生活。

八、經費預算(共1250元)

1、佈置會場用品:150元

2、餃餡、麪粉與飲料:700元(餃餡麪粉500元,飲料200元)

3、一次性碗筷:150元

4、零食:200元

5、佔地費:50元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開展了“快樂端午糉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好處。

活動時間:8:00---11:00

活動目標:

1、明白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瞭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個性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

3、包糉子的糯米、葦葉;

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

5、自制龍舟兩條;

6、幼兒每人一個熟糉子。

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星星橐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着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爲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天我們一泉路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完美的傳統佳節。此刻就讓我們一齊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二、端午節賽歌會

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

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着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

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齊包糉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齊做香囊

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豔的絲布、一根能夠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能夠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製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願的話,縫於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製作完畢後,能夠自帶,也能夠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於讓小孩自己製作香囊,並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福或許願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貼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齊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向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轉成蚯蚓。習俗認爲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五、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糉子、香包、鴨蛋網、五彩繩),並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六、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糉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透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必須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用心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這天你快樂嗎讓我們一齊把快樂唱出來,好嗎(對唱:你快樂嗎我很快樂!)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4

1、端午節莫變糉子節

2、莫忘讀天問和離騷

3、莫要忘憂民和憂國

4、提高端午的文化值

5、撥糉思鄉,踏實學習

6、民族節日,普天同慶

7、食糉遙思,玩轉端午

8、端午節你我共同的節日

9、做文明觀衆,樹賽場新風

10、端午節祝全體員工節日快樂

11、端午龍舟賽,節日更精彩容

12、端午節,祝全體員工節日快樂

13、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14、迎端午賽龍舟人人當好東道主

15、做文明XX人,辦精彩龍舟賽

16、民族節日,代代傳承,端午快樂

17、迎盛會人人有責創文明貴在行動

18、迎端午,賽龍舟,人人當好東道主

19、迎盛會人人有責,創文明貴在行動

20、小團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鬆兒和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5

端午信物製作比賽

佩香囊,是端午習俗之一。香囊內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藥,如芳香化濁驅瘟的蒼朮、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蘇合香、冰片、牛黃、川芎、香附、辛夷等內含較強的揮發性物質,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民間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穢惡之氣,確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錦製作,也稱“錦囊”或“錦香袋”。香囊有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雞心形、菱形等各異的形狀,上繡精美圖案,給節日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製作方法的介紹:用兩塊邊長都爲12釐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裏相向放整齊,用彩色筆在上面畫上自己喜歡的簡單形狀,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後用同色絲線縫合,留有一小口,然後填上香料,繼續縫合。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6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我們開展了“快樂端午糉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好處。

活動時間:8:00---11:00

活動目標:

1、明白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瞭解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有賽龍舟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3、端午節有個性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於參加包糉子、制香包、編蛋網、賽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端午節的故事;

2、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針、線等;

3、包糉子的糯米、葦葉;

4、編蛋網的繩線、五彩線;

5、自制龍舟兩條;

6、幼兒每人一個熟糉子。

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星星橐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糉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着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爲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這天我們一泉路幼兒園小朋友們邀請了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完美的傳統佳節。此刻就讓我們一齊用掌聲歡迎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

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二、端午節賽歌會

請各班的小朋友們表演朗讀端午節的兒歌。

小(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中班:五月節,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大班:“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三、賽龍舟

每班選5名家長,組成兩隊,賽龍舟接力賽。媽媽或爸爸套着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

四、巧手媽媽大比拼---親子活動

每班幼兒家庭分四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與媽媽一齊包糉子。

第二組:與媽媽一齊做香囊

方法:給每位小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豔的絲布、一根能夠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若無香藥也能夠綠豆或花生代替。每位小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製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願的話,縫於香囊內。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製作完畢後,能夠自帶,也能夠送給他人。

新意之處: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本方法的新意之處在於讓小孩自己製作香囊,並且要求在香囊內放入祝福或許願的小紙條,既滿足了小孩喜歡動手的要求,也貼合少年兒童天真爛漫的個性。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裏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第三組:與媽媽一齊編蛋網。

第四組:給孩子結五絲,結繩索。

“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後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向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裏,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轉成蚯蚓。習俗認爲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幼兒。

五、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糉子、香包、鴨蛋網、五彩繩),並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六、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閤家幸福!親子活動結束,各班組織幼兒與家長到班級分享美味的糉子。

在歡樂的氛圍中,我們的活動也該結束了。透過這次親子活動,我們的感觸必須都很深。小朋友們展示了個人的魅力,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展示了良好的用心合作精神。我想說“小朋友真棒!大朋友更棒!”

這天你快樂嗎讓我們一齊把快樂唱出來,好嗎(對唱:你快樂嗎我很快樂!)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7

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爲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要根據區、街文明辦的要求,結合本社區實際,在端午期間,擬在本社區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一、活動目的

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抒發愛國主義情懷爲主題,以“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系列活動爲載體,大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節慶民俗講座表演文化體育競賽和愛國衛生運動等活動,不斷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和教育,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必革開放好、偉大祖國好、各族人民好的時代主旋律。

二、活動時間

20xx年6月11日至6月13日

三、活動內容

結合傳統節日的特點和內涵,福新社區將在社區內組織開展以下活動:

1、6月11日上午在居家養老服務站內舉辦京劇票友會

2、6月12日上午在佳和花園門廳與沃爾瑪長城店聯合舉辦包糉子比賽

3、6月13日晚在泮洋新村老人活動中心舉辦閩劇演出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8

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個性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1)明白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2)明白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齊共度端午節,用心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童謠《拍手歌》(語言)

3、觀看賽龍舟(社會)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中、大班能夠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爲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狀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帶給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帶給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帶給“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③動手區:中、大班帶給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帶給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資料、主題活動進展狀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能夠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9

活動目標:達到三高---------高利潤、高營業額、高知名度

活動主題:情濃五月天,歡樂過端午。

活動內容:

活動一:包糉子

1、參加活動的消費者及負責人在超市前事先分好組

2、人員、物品就位後,包糉子比賽正式開始。

3、比賽結束,評選出優勝隊,並給予一定得獎勵

活動二:端午購物 購滿就送

與衆不同的禮物給與衆不同的你,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們還將送出我們的小禮物。只要您購滿100元,我們將送出我們的禮物。您想擁有一份特別的禮物嗎,沃爾瑪超市隨時歡迎您的到來。

活動三:與糉子有關的產品促銷

未來讓廣大消費者在端午節遲到糉子,我們超市特此對端午節有關各類食品和原料進行特教促銷活動。

此次活動促銷相關商品:

食品類:

散裝糉子、包裝糉子、糯米、紅棗、食用油、火腿腸、白砂糖、蝦仁米酒、紅酒、糯米酒、鹹蛋、松花蛋及其他蛋類

生鮮類:

五花肉、雞肉、牛肉、蝦肉、豆製品、湯料、紫菜

效果預測

(1)提高競爭力

在中國與沃爾瑪相似的超市很多,所以競爭就非常的激烈,此次活動不僅給沃爾瑪帶來了極高的利潤,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沃爾瑪超市的競爭力,使得沃爾瑪超市在與之處於同樣競爭地位的超市之間博得頭籌。

(2)擴大超市知名度

在中國沃爾瑪超市的地理方位還是偏繁華的地區,同時其又位於地下,超市的門面不是很顯眼。但是通過舉辦此次活動所進行的擴大化宣傳,使得沃爾瑪超市在我國的知名度大大的提升,增加了客源,提高了商品的銷售量。

(3)提升了超市的形象

超市舉辦的包糉大賽,體現了“與民同樂”的思想,更加的親近消費者,拉近了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使得消費者認爲,來這裏購物很放心,從而使超市的利潤率提高。

此次的端午節促銷活動採取了多樣的促銷方式,充分的考慮了消費者的購物心理和購物行爲,在市場中一定能購達到超市策劃和實施該活動方案時所預期的實際經濟效果。

經費預算

(1)端午包糉大賽預算1980元

(2)超市內外宣傳條幅及海報300元

(3)POP廣告牌30個,60元

(4)快訊宣傳單800元

共計1980+300+600+800=3680元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10

根據市教育局《關於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本着“切實可行”的原則,制訂本活動方案。

一、活動目的

堅持以黨的精神爲指導,以“我們的節日”爲主題,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國小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建設精神家園,增強愛國情感。

二、活動的內容

1、與端午節有關的經典詩文誦讀、傳統故事講演。

2、開展“學包糉子”活動。

3、舉行“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徵文活動。

三、活動的具體安排

1、6月5日(星期四)下午2:30在三樓大教室舉行詩文誦讀、故事講演比賽。每班推薦一名學生參賽,參賽內容爲誦讀詩文、講故事任選一項(詩歌朗誦可以由多名學生參加)。比賽通過內線廣播傳到教室,各班老師必須組織學生認真收聽。比賽內容必須用16K紙謄寫清楚,作爲活動資料上交。

請程餘明、朱月琴、顧全美、吳春生、葉紅梅擔任評委,由吳春生老師負責統計成績,確定獲獎學生。活動結束以後,將比賽內容、成績統計、獲獎名單等資料收集整理好。

2、各班將學包糉子的任務作爲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每一位學生從自己所包的糉子中,挑選一個得意的作品,於6月10日上午帶到學校參加展覽。鼓勵同學包糉子時,在傳統的基礎上,從形狀、用料等方面予以創新,展現那些既繼承傳統,又充滿創意的作品。各班在教室門前準備一張課桌作爲展臺,集中展示,上操結束後,各班同學自由參觀,老師必須在教室門前維持好紀律。學校安排王磊老師到各班拍照,作爲活動資料保存。展覽結束之後,糉子由各人收回。

3、結合包糉子、詩文誦讀和講故事等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課外閱讀,指導學生寫日記和徵文。內容可以是包糉子的過程、感受,也可以是有關端午節的感想、思考,或者是其他有關傳統節日的內容等。一、二年級寫幾句簡短的話,三、四年級寫一篇日記,五、六年級寫一篇主題徵文。各班在全體參與的基礎上,推薦兩篇美文參加學校評比。參評文章一律用16K紙謄寫清楚,於6月13日晚散學之前交教科室。低中高分別由朱月琴、葉紅梅、程餘明組織幾位老師評分,確定獲獎作品,向學生頒發獎狀。學生文章、成績統計、獲獎名單等全部作爲活動資料保存。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11

夏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能夠和親友團聚一齊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能夠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這天我們就來過一個個性的有好處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端午節,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公司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透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好處。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透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資料: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在家透過看書,上網查閱等途徑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資料如下:

(1)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明白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齊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與媽媽一齊包糉子

(主持人):大家好!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糉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糉子的。這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和媽媽一齊來包糉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糉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糉葉、糉繩。

方法:

1.將糉葉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糉葉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糉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糉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將糉葉包好後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蒸煮。

全體職工動手包。

三)詩歌朗誦

(主持人):親愛的同事們,你們有誰明白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明白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齊誦

(詩歌資料附後)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能夠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此刻,我讓我們一齊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同學們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吃糉子

請評委根據糉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最佳包糉子大王;最好吃的糉子;以及最會吃糉子大王。

八、領導講話:

我親愛的同事們,這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好處。我十分高興地看到大家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大家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潛力。透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端午節活動主題 篇12

一、活動目的

爲了使同學們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對中國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有更深刻的瞭解。弘揚中國文化,我們社團部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這個節日。

二、活動主辦方: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生會

三、活動承辦方: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社團部

四、活動時間:

6月16號(即5月初5)

五、活動地點:

三教地下室103

六、活動內容

(一)活動前期準備:

(1)在網上查找有關端午節的來歷、習俗,並打印出70份。

(2)查找有關屈原寫的詩歌以及關於端午節的詩。

(3)買一些糉子及香包作爲競賽獎品。

(4)準備做香袋的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剪刀、針、縫衣線等。

(二)活動流程:

1、6月16日18:30,數學學院同學入場。

2、6月16日19:00,各二級學院團委及學生會主席入席,主持人宣佈數學學院端午節晚會正式開始。

3、工作人員播放幻燈片,依次展示活動流程:

(1)端午知識競賽。(提前發給大家端午節相關資料,如端午節的習俗等,然後再針對材料提問)

(2)關於屈原的知識競賽。(有關屈原的詩歌和生平經歷,每人說出一句關於屈原的詩句,詩句累計最多者可得獎品)

(3)搶答描寫端午的詩。(詩句累計最多者可得獎品)

(4)做香袋比賽。(由社團部成員教導大家做香袋)

(5)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後進行評比。

七、注意事項

活動中要儘量節約材料,別浪費;裁判要公正。

八、備註

1、詩句不可雷同。

2、學生做香袋時,由於材料有限,所以自願報名的參加,人數限於15人。

3、社團部成員分工記錄。

4、香袋做法:(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1)剪下相對的兩片

(2)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3)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4)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5)經費預支:70份端午節資料7元,糉子及香包各買10份,以及材料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