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1W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1

快到端午節了,今晚我家包糉子。我也想學着包糉子,母親就一步步地教我:首先拿兩片糉葉,並排將寬的.一頭重疊一小部分,再窩成一個小漏斗,但是這個小漏斗一定要是封口,一絲縫也不能留;再將糯米裝進去,用糉葉長長的尾部蓋上蓋子;然後還要加一片糉葉才把小漏斗裏的糯米包裹得嚴嚴實實;最後用繩子將成形的糉子捆緊,就大功告成了!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精選12篇)

今晚我一共包了三個糉子,其中兩個是在母親幫助下包好的,還有一個雖然樣子很古怪,但是我獨立完成的。我不明白爲什麼同樣的糉葉在母親手中就很聽話,一點兒也不漏米,而在我手裏卻總是不停地散開、漏米?母親說熟能生巧,只要我多練習,就會越包越漂亮的!還說我第一次學包糉子就能包起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姑娘!

今晚學包糉子可真有趣!以後我包的糉子一定會比母親包的還要漂亮!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2

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一個神奇的節日,當然也有關於它的神奇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美麗機靈的姑娘叫端午,她的爸爸做生意失敗了,沒有錢還債,債主名叫周伯強,聽說這事後,馬上找到了端午的爸爸,說:“你做生意失敗了,怎麼還我錢?但如果你把你的女兒端午嫁給我,你就不用還錢了!”

爸爸和端午都被這個提議嚇壞了,於是狡猾的周伯強思索了一會兒,說:“跟我來。”端午和爸爸跟着他走進了他家別墅裏的鵝卵石小路,道路都是用黑色和白色的鵝卵石鋪成的。周伯強對端午說:“就讓上天的旨意來決定吧!我準備兩個袋子,裏面各放黑色、白色石子一枚,然後你我各從袋子裏取出一枚石子,如果顏色不一樣,你就要嫁給我;如果顏色一樣,你就不用嫁給我了!”爲了表示自己的慷慨,周伯強還加了一句話:“你爸爸的錢也不用還我了!”可憐的端午和爸爸,實在無計可施,只好答應了。

然而,就在周伯強撿石子的時候,眼尖的端午發現,他明明是在自己的袋子裏裝了兩個白色的石子,而在端午的袋子裏裝了兩個黑色的石子。那麼就是說,無論端午拿出哪顆石子,最後都是和周伯強的顏色不一樣!機靈的端午急出一身冷汗,但她並沒有慌張,突然,一個好辦法來了。於是端午拿出一顆石子,然後假裝不注意掉在了路上,路上都是黑色白色的石子,當然判斷不出剛剛端午拿出的是什麼顏色的石子,於是端午建議看看袋子裏的石子是什麼顏色,袋子裏只剩下一個黑色的鵝卵石,那麼按照周伯強說的“一黑一白”的說法,掉在地上的應該就是白色的了,和周伯強拿出來的石子的顏色是一樣的,這樣,端午就不用嫁給周伯強了,而端午爸爸的債也不用還了。

後人爲了紀念端午的智慧,就把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定爲端午節。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3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瀰漫着清新的糉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糉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糉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糉子。這不,一大早糉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熱氣的糉子會吵着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最終能夠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糉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糉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糉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後,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爲這一年裏只這一個端午,也僅有這一天包出的糉子,吃到人們嘴裏,纔會有不一樣於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糉子,那裏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爲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終投江了。後人爲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糉子投進江裏。之後這一習俗廣爲流傳,直到今日。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糉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那裏這一天不僅僅家家包糉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裏。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着精緻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能夠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4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當地的特色風俗,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爲:吃糉子,賽龍舟,掛菖蒲等。

端午節爲何要吃糉子?它成了我的一大困惑。通過上網搜索我明白了其中原因。大致有5種傳說。1、是因爲要紀念屈原。2、是因爲要迎濤神。3、是因爲是龍的節日。4、是因爲是惡日。5、是因爲夏至到了。

端午節到了,我家也要做糉子了。我躍躍欲試,和大人一樣,端坐在桌子旁邊,開始了我的艱苦奮鬥。

首先,我拿起3張蘆葉,平鋪開,並製成錐形。接着,把洗乾淨的糯米放入之前製成的錐形。緊接着,當糯米在錐形的1/3時,放入一塊醃製完的瘦肉和一塊肥肉。然後,用糯米把這個錐形放滿。最後,用做錐形餘下的蘆葉蓋住開口,用繩子紮緊,一個“可愛”的肉糉子便完成了。

用這個方法,我做了3個糉子。可惜,它們的形狀不倫不類,我所使用的地方就像剛剛結束了一次戰爭“橫屍遍野”慘不忍睹。等我們全部收工後,我就把所有的糉子拿到一個大鍋裏慢慢煮。那會時間非常的漫長,我不時打開蓋子看糉子好了沒有,四、五個小時之後糉子終於好了。我找出了我包的異形糉子,大口的咬了一口。譁,太香了!我差點也把糉葉一塊咬下來。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5

盼星星,盼月亮,我天天盼着的端午節即將到了。我們班要提前開展民俗活動,同學們欣喜萬分。

中午,我還沒進班級的門,就聽見同學們在紛紛議論體驗端午民俗活動的事。家長們摩拳擦掌忙活着準備包糉子的材料,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開始包糉子嘍!老師說每組請一位“專家”,我的奶奶歡迎,幾乎每一組都來請過一次。幸好我聰明,早就料到老師會讓我們開始前必須洗手,所以我早就洗好手了,這樣,我就得以在同學們去洗手時,拖着奶奶到我們這組來。我知道包糉子要先折葉,要折成龍捲風的形狀,再壓實,然後把剩餘的糉葉蓋在“龍捲風”的大口上,接着包角,最後就用線緊緊紮好。經過一番折騰,一個糉子赫然出現在我的手上了,這樣飽滿、秀色可餐的樣子,要不是糉子還沒煮,我早就像餓狼一樣撲上去了!奶奶還會包長角糉,同學們也學着家長的樣子,包出了形態各異的糉子。嘿嘿,我也給我奇形怪狀的糉子起了名字,分別是:筷子糉和兔耳糉。

撞蛋比賽開始了!我的心情緊張了起來。同桌首先向我發起挑戰,沒想到“砰”的一聲,我可憐的蛋就粉身碎骨了。同桌進入了總決賽時,我興奮地叫道:“加油加油!”只聽“砰”的一聲,對方的蛋碎了。所以我的同桌——蔡光濱就被封爲全班的“蛋王。”

端午節是一個美麗而純樸的節日。對於熱愛生活的人來說,它不僅是紀念,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有過許多美麗而動人的端午,端午對我來說又是一個與衆不同的生活享受!因爲這一天,是我們這個集體一家,有爸爸媽媽,有爺爺奶奶,在一起同慶祝,共歡樂!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6

舊曆五月五日爲端午節,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爲五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爲"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爲"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起源於江南,由來有多種說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爲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爲"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爲"詩人節"。

端午節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舟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遊避災"。初五日上午,羣入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聖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遊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遊"。

端午應節食品是糉子,一般是小棗糉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鋪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氣候溫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鍾馗像來鎮宅、驅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記》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鍾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七年級起,各家還將菖蒲、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爲辟邪驅瘟。爲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

端午節還有"扔災"一說。節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製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蔥、蒜形狀,用綵線串起來,五月七年級那天繫於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糉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後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塗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鑽到耳鼻孔中。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7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裏,人們包糉子、賽龍舟,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着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裏總是呆巴巴的包糉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裏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我創作糉子的比賽呢。說幹就幹,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夥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糰,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我忙着做。

糉子蒸好了。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糉子,我連忙衝上去:“媽媽,在今日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後拿出了這個糉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激你對我的養育之恩,多謝你給予了我生命!”媽媽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着大家說:今日的糉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激自我的媽媽喲!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我包了糉子,也感恩了媽媽!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麼完美的端午節啊!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8

端午節,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爲爸爸媽媽答應了我要包糉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衆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後,我們去親少年活動中心,有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還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呀!我怎麼忘了?”“走吧!傻丫頭,!”“幹啥?”“包糉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糉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麼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着頭皮蠻幹。

媽媽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後……”雖然聽得有點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糉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在美。接着,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糉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裏。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裏還別有一番滋味呀!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9

端午節快到了,窗外遠遠的聽見有擂鼓的聲音。一定是划龍舟的選手們在練習了,我的眼前閃現出一幅恍惚的圖畫來。一條黑色的龍舟如蛟龍般在賽道上穿梭。船頭一人穿着金黃色的衣服,使勁敲打着大鼓。船上的漢子們和着鼓聲,口中吶喊着雄渾有力的號子。

窗外的鼓聲漸漸近了,我聽見了那種釋放身心的吶喊。卻漸漸的,又越來越遠……

國小時候,端午節到了。總是會在放學後,站在離學校不遠的河邊觀望一陣。一條條龍舟如龍一般遊動在平緩的河流中,激開的河水向兩岸平鋪開去,一波接着一波,龍舟彷彿添上了尾巴。

到端午,那條河上的橋的扶手處,勢必會插上十來杆旗。那時的我不知道這旗意味着什麼,只擡頭望着各色的旗上張牙舞爪的長龍,在橋下找着相對應的龍舟。我隱約覺得,那些旗是龍舟的象徵,一杆旗便是一條龍舟。

至於爲什麼要划龍舟,我也只能解釋爲比賽,一個傳統的比賽。直至有一天,我真正明白了只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我與龍舟的故事也銷聲匿跡了。

這樣每年都會在端午節前後在橋上停留一陣,看着那些豪邁的漢子們汗流浹背,在河心喊着號子,乘風破浪。

但漸漸長大了,六年級了,就不再那麼輕鬆了。只能匆匆而過,而不像從前那樣可以停留一會兒,站在岸上吶喊助威。

今天,龍舟上的那大鼓又敲響了。我又想起了曾經的端午節——吃糉子,看龍舟賽。

似乎已經淡忘了,就像淡忘一個似曾相識的朋友。但它的確仍在我的身邊,而我,卻只能坐在家中冥想一陣。淡淡的回味上學時路過的製作龍舟的作坊,曾經擺在岸邊的嶄新的龍舟,曾經站在上面跳來蹦去的一情一景……

像是看到了那龍舟上的一片片碩大的龍鱗,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無限金光,卻又被煙雲繚繞,隱沒在稀落的記憶中……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10

今天,我來寫寫端午節時看划龍舟的事兒吧!

那天天空飄散着星星點點的毛毛細雨,江面透着濃濃的霧氣,就像天上的仙女爲“屈原投江”蓋上的一層輕紗,如夢如幻。

都說“六月的天,孩子的臉”,其實五月的天也一樣,早上還是豔陽高照呢,到下午又變得霧氣濃濃了。我們來到江邊觀看划龍舟的時候,大約14:00點。

岸邊早已擠滿了人,許多人還踩進了水中。其中甚至有人站在齊腰深的水裏,只露出上半身。我看了,“腳癢”得不行,也想下去踩踩水,可惜我穿的是皮涼鞋,不能下水,否則鞋子進了水是要脫膠的,可又不想打赤腳,因爲水裏不僅有鵝卵石,還夾雜着許多碎石塊,很容易劃傷腳。

我蹲在碼頭的一塊甲板上鬱悶極了。媽媽彷彿知道我的心思,向一位路過的小姐姐借了她的塑料拖鞋,我換好鞋後,迫不及待地下了水。

哇!水裏涼絲絲的,我不禁舒暢地輕吟出聲來。撥開水中的人羣,我擠到了前邊。此時,正好也開始划龍舟了。江面上一共有四條船,我一眼就看中了中央那條有着紅、綠、紫三色的船,我站在了“三色”號這一邊,也在心裏給他加油。

比賽開始不久,三色就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邊,我只能在心裏乾着急,卻什麼也做不了,我只好攥緊拳頭,咬牙支持三色!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直落在下風的三色,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飛快地趕上了代號03的第三艘船,超越了第二艘代號01的船徑直衝向了終點!“第一!歐耶,我喜歡的三色號第一!”我不禁歡呼起來。

比賽完了,我回到了甲板上,懷着感激的心情把鞋還給了小姐姐,和爸爸媽媽回家的途中,我還在想:古代朝廷好生腐敗,要不然屈原也不要被他們逼得投江!一說起“江和船”,我不禁想起了“甲午大海戰”,如果各代朝廷全是清官,個個爲人正直,有謀有略,爲民造福,那被迫遷了馬關條約的恥辱還需要執行嗎?看來,“爲官清廉,愛國愛民”,才能捍衛美好家園。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11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但我最喜歡端午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家都會包糉子。先用水把大米淘好,就開始蒸大米,蒸好大米以後,把糉葉洗乾淨,就開始包了。有蜜棗的、豆沙的、小米的。糉子的形狀更奇特了,爲三角體,糉皮爲深綠色,像一塊塊綠寶石在閃閃發光。在我的期待中,香噴噴的糉子就出鍋了,出鍋後的糉子顏色像翡翠一樣,饞的我直流口水。糉子用料不同,味道各異,大米的有饅頭的味道,黑米的有巧克力味,糯米的有牛奶的味道,味道相當好。

除了包糉子,姥姥還會給我和妹妹每人繡一個香包,包裏除了裝些雄黃、蒼朮以外,還有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有驅蚊作用。

我真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到!

高中端午節週記400字 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年的農曆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爲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