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母親的優秀記敘文(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4W

關於母親的優秀記敘文 篇1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其實想寫這個故事很久了,只是母親這個話題分量太重了,就從字眼上講,我都會覺得壓抑!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在醞量怎麼樣動筆,才能把我心目中母親的形象表露得完美。或許沒有必要這麼咬文嚼字,母親就是母親,就象她的爲人一樣,樸實,善良,平凡卻又偉大!甚至不需要任何華麗辭澡的修飾。

關於母親的優秀記敘文(精選3篇)

我出身在農村,像許多農村的孩子一樣,家庭不是很富裕。家裏我是老大,我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比我小一歲,妹妹比我小三歲。也許換成別的家庭,現在,我年邁的父母應該享福了,苦了大半輩子,很不容易把孩子養大成年,可以安享晚年了。可是事實不是這樣,現在的母親,還象以前一樣那麼的忙碌,還是每天爲了生活而勞累的在工作。每次看到母親疲倦的身影因爲睡眠不夠而紅腫的雙眼時,我心裏特別的難過,那種滋味是隻有真正經歷了用自己的雙眼看見年邁的父母卻又無能爲力的時候纔會有這種深刻的感覺!每當這個時候,我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我只有在心裏默默地祝福,默默地下定決心,以後讓父母快樂!

寫到這裏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大腦一片空白,卻又有太多的思緒,很多,很亂,很想去表達……卻無法表達自己的那種感情。就象自己睡覺的時候,突然夢見自己掉進了黑洞裏,猛地一驚,把自己嚇醒瞭然後掙開眼,看到自己好好的躺在牀上,心卻跳得很厲害!我以爲自己很有能力把這個故事寫出來,至少是當別人看的時候能明白我想要說的,可是,我寫到這裏,覺得很難過了,因爲母親那麼艱辛的爲生活爲子女而忙碌着,而我連把那種辛酸故事的過程描述出來的能力都沒有!我覺得自己很無能!

我想起了小時候。在我的記憶中,母親是個模糊的概念。我讀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母親就出來打工了,那是九十年代初,在珠江三角剛泛起打工熱潮。當時幼稚的我總是責怪她,爲什麼這麼狠心,把這麼小的幾個孩子留在家裏,自己卻出來“享福”!我一直是這麼認爲的!因爲母親一年纔回一次家,只有過年的時候,纔回家。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幾姐妹上學幾乎每天都遲到,家離學校很遠,有三四公里,而且是山路。那時家鄉真是窮啊,連高壓電都沒有,更不要說是電飯鍋電磁爐了……每天早上起來,先要淘米做飯,用柴火燒飯的,父親在那裏忙,我蹲在一個小角落裏,一邊加柴一邊焦急的等待,因爲我很害怕遲到,每天早上遲到的時候,站在教室門口,班主任都會嚴厲的問我爲什麼老是遲到。

忘了弟妹那時在做什麼了。

記憶中,父親總是早早的起來,兼做母親的職責,把飯菜做好,用三個鐵杯子把米淘再用個罐子把菜裝好!那是我們三姐妹午餐。家離學校太遠,中午就在學校蒸飯吃。我記得有一次大冬天的早上,路滑,不小心把米倒了,散在都是沙石的路上,鐵杯子裏剩一點點米了,我想沒關係還可以當粥喝,可是那個中午我連粥也沒有喝到,我的粥被擠倒了!因爲每次去食堂端飯,學生都會象放風出來的囚犯,一窩蜂的去搶,生怕自己的被給人端了去,不過學校也經常發生這種事。那天中午我沒有吃到飯,餓着肚子直到下午回家。

所以我對母親的誤會極深!我總是怨恨母親從小就拋棄了我們。也許就象郭敬明筆下的“有些記憶試圖埋葬卻永遠記在心裏!有些記憶試圖記起,卻永遠被埋葬!”

繁華落盡,如夢無痕!

那寫小時候的記憶,象是過去很久的歲月了,遠了,永遠只是模糊的記憶!

直到我國中畢業,要升高中的時候,那個關於母親的故事,才讓我明白母親的辛酸!從那個時候後,母親的形象纔在我的印象中有了巨大的變換。

會考的時候,我沒有考上市裏的重點高中,雖然是保送了,可是沒有考上。那個時候,村子裏同齡的孩子都打工去了,因爲貧窮!山村的孩子都是苦命的孩子,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要支付大筆的學費讓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更何況我家三姐妹都在念書。所以當時父母想讓我撤學,可是我想繼續唸書,因此在母親同事的家裏,我和母親講了平生以來通話最久的電話。她的同事是比我只大一歲的女孩,喜歡叫我母親嬸嬸,因爲想家了回來探親。我在電話裏哭着說我還想讀書,母親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我聽了心裏很難過覺得她偏心,對着電話那頭的母親大叫,哭得很厲害,後來母親也哭了……談話的結果是我可以繼續唸書,但一定要用功考上大學!

後來我才知道,並不是母親不讓我念書,那個姐姐告訴我,母親一個人在外面打工很不容易,工資低,而且很辛苦很累。她說,有一次我母親生重病還上班,因爲捨不得花錢看病,在車間痛得暈了過去……當時我聽了,大腦一片空白,我很想大哭一場。

以前所有的怨恨,變成了一種無法解脫的內疚!越是誤會得越深,心裏的越難過!

現在我終於長大,自己工作了,我想我會好好的孝敬父母!我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我的家鄉,也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我的家人,還有我那年邁的父母,只是遇上了磊後,他的真誠讓我感動得有種親切的感覺,大學生活裏,我一個對別人嘮叨我家鄉我父母的人!我想我不用興師動衆的給別人講我的故事,我會小心的把它收藏在記憶裏,我會認真的去品位,那些讓我成長,讓我懷念的帶着幸福而又真實的故事,我只是希望,每個人都好好的疼自己父母!

關於母親的優秀記敘文 篇2

母親離開我已經十七年了,在這漫長的日日夜夜,我從未停止過對母親的思念。

總想對母親說點什麼,可想說的話伴着淚水流到嘴邊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總想給母親寫點什麼,可思念化作一股熱流涌向指尖時卻又不知該從何處寫起。只感覺腦子一片空白,心也彷彿被千萬種莫名的力量撕扯着,撕扯得好痛,好痛。

是啊,任憑這世界上有多少種語言,都無法表達我對母親的愛;任憑這世界上有多少種文字,都無法詮釋我對母親的思念……

母親生於1920年農曆8月28,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所以,外公給她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桂花’。母親的一生,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平凡。渺小。清淡。素雅。

在童年的記憶裏,我隱隱約約聽母親講述過她人生的一些片斷。母親19歲出嫁,與丈夫生活了四年後,丈夫生病拋她而去。25歲與我父親結婚。當時,父親的命運也同母親一樣,待安葬完前妻後,已是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兩個苦命人只好在村外的亂墳堆上搭個草棚,這就算是一個家了。自打母親走進這個家以後,命運就註定了她要受一輩子的苦。

記得母親給我講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餓’。當時解決吃飯的問題,就靠父親上山挖草藥賣點錢,再買些吃的東西。在那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挖得到草藥卻賣不到錢,甚至沒有人買,沒有錢,只能靠吃野菜啃樹皮艱難地度日。冬天,野菜樹皮沒有了,就只能吃一種我們當地人稱觀音土的泥巴。[此泥巴結構細膩,無雜質,且象糯米粉團一樣具有粘性,但無任何營養]。四九年以後,雖然生活有些轉機,但吃飯的問題人是母親最操心的。爲了填飽肚子,母親想盡了一切辦法,開荒種地,廣種薄收,但依然是飢一頓,餓一頓。特別是六十年代初期,已有六個孩子的母親,每天看着六張嗷嗷待食的小嘴,人都快急瘋了。萬般無奈,只好忍痛將兩個女兒送給別人撫養。爲了剩下的六張嘴,母親不分白天黑夜的忙碌着,春天,萬物復甦,母親只要看見綠色的植物就先嚐嘗,只要沒有毒就挖來吃。秋天,翻山越嶺採摘野果充飢,冬天就吃以前曬乾儲藏的野菜山果填肚子。可以這麼說,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我的母親一直都是生活在飢餓之中。

我還記得,母親長年累月只穿一套黑布衣服,髒了,只能晚上洗,第二天再接着穿。母親年輕的時候是很漂亮的,勻稱的身材,白淨的皮膚,黝黑的頭髮,母親也很愛美,可在那樣艱難的歲月裏,想添置一件衣服談何容易啊。以後的日子好了,可母親依然鍾愛黑色的衣服,這是母親一生的形象,她這種樸素。清淡。素雅。端莊的形象也永遠定格在我深深的記憶裏。

母親沒有讀過一天書,更不認識一個字。但母親知情達理,胸懷大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是最近經常出現在牆上的一句宣傳口號。我的母親很早就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母親經常對我們說:‘貧窮沒有根,要想擺脫貧窮,讀書是的辦法,如果沒有知識,那貧窮就真的會生根了。’爲了實現自己的願望,母親幾乎豁出了自己的生命。開荒種地,養豬養雞,上山採野果子賣,還抽空幫別人打零工,只要能攢到錢,母親什麼都做。因爲,她要給孩子們攢學費啊。十幾年來,母親用自己的雙手,硬是把身邊的四個孩子全部送到學校讀完高中。

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婦女。

在我的記憶裏,幾乎沒有看見母親什麼時候睡覺,早上什麼時候起牀,所看見的只有母親白天忙忙碌碌,晚上座在昏暗的油燈下縫補衣服的身影。

我們伴隨着母愛一天天長大,待我們一個個成家立業後,歲月卻在母親的臉上、額頭上悄悄地刻上了皺紋,原來的黑髮也漸漸的變白了,走起路來腳也有些蹣跚了,做起事來手也不太靈活了。我心痛母親,便把她接到我的身邊。可是母親依然保持着農村婦女的勤勞樸實,勤儉節約的習慣。每天早上早早的起牀,燒茶做飯,打掃衛生,甚至還在門前的空地上開墾了一塊菜地,種上了各種蔬菜,母親就這樣,整天忙裏忙外,從來閒不住。在物質生活十分豐富,從來不愁吃不愁穿的今天,母親依然‘喜歡’吃剩飯剩菜,有時,我偷偷地將剩飯剩菜到掉,只要被她發現,就會遭到一頓痛斥。

這就是我可憐的母親!

記得有一天,母親說她的頭很痛,我找來醫生給她看病,當時初步診斷爲感冒,於是,便開了一些感冒藥。可過了兩天後,母親的頭依然很痛,再次找來醫生檢查,還是沒有查出結果,第三天深夜,母親忽然昏迷,送到醫院搶救一天後,可憐的母親就再也沒有醒。這之前,母親從來沒有生過病,當時,我確實沒有想到,母親會因腦血管破裂而得腦溢血。是我忽視了母親的病情。母親離開我十七年,直到今天我還在爲我的疏忽大意而自責。母親離開我以後,我飽嘗了思念之苦,以前,我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母親住過的房子,而且還會繞過去看看母親,而現在經過母親住過的房子的時候,心裏總是空蕩蕩的,從不敢久留。因爲,這間房子留下了我對母親太多的回憶,太多的思念,留下了我對母親晚年生活所有的畫面,所以,我從不敢輕易的去觸摸。

母親去了,到最後一個人孤零零地躺在荒山上。

我真不甘心啊,我一生最親最愛的母親,爲了兒女們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就這樣匆匆忙忙地離開了我們。

我真不甘心啊,我撕心裂肺,痛斷肝腸的思念竟然凝成了眼前的一堆黃土!

只有失去了纔會珍惜。可已經失去了再說珍惜又有什麼意義啊。母親從我面前消失後,忽然發現我還有好多的話還沒有來得及說,還有好多的事還沒有來得及做,今天,再想和母親說說話,再想爲母親做點事,已經成了一種奢望。

母親,兒好後悔啊!

母親,兒好想您啊!

母親,如果來世有輪迴,我還做您的兒子好嗎?

關於母親的優秀記敘文 篇3

母親今年六十七歲,前日又掉了一顆牙,是左上側的第一雙尖牙。雖然於飲食咀嚼沒有多大關係,但卻有礙觀瞻,也影響到整排牙齒的牢固性。由此母親非常苦惱,引以爲傲的32顆牙就剩下27顆了。

母親自小生長在農村,沒上過幾天學,是個地道的鄉下人。年青時雖不算十分人才,卻也是十里八鄉的俊俏姑娘,尤其是笑起來明眸皓齒,更惹人喜愛。記得父親說過就是母親甜甜地一笑,攝取了當年那個奮鬥青年的魂魄,才成就了一段姻緣和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記憶中母親的牙齒潔白如玉、細密短小、排列整齊,就是老百姓說的“小芝麻粒牙”。這種牙齒堅固有力、十分耐磨,是極不容易脫落的。小時候母親曾用它嚼碎食物餵養了我們姐弟四人。那時家裏窮,農村人多買不起細軟的兒童食品,於是爲了讓孩子們吃的多樣以保持營養均衡,母親的牙齒就充當起粉碎機的作用。一般都是母親把餅乾、火燒之類的食物先於自己口中嚼碎磨細,再口對口的輸送給孩子吃,就如燕子烏鴉一樣餵食,非常親近!

後來稍大,記得母親白天地裏幹活,晚上就在油燈下做些針線營生,每見她一針線用完,也總用牙齒把線咬斷,從不用剪刀。既而穿針引線時也是用牙齒把粗粗的麻線咬住剔細,用舌頭舔溼聚攏,捻出尖來,纔好穿過針眼。孩提時頑劣,手腳上的肉刺是極難用針線笸籮裏的剪刀清除的(那時家裏沒有指甲刀),每及至此,母親不管三七二十一,下嘴就啃,卻往往十分奏效……

記憶中母親的牙齒不僅僅是牙齒,更多時候已成爲哺育我生長的必備利器和日常生活的便捷工具。

母親原有32顆牙,這在平常人極爲罕見,一般的智齒不是退化就是發育不全,真正發育完全又排列整齊的就很少見,母親就是很少見的這類牙。因爲少見,所以珍惜。母親對牙齒十分愛護,以前貧困時,總見她用自制的牙刷蘸着鹽水刷牙,現在更是飯後刷牙成了習慣。

母親第一次掉牙是源於一場事故。聽姐姐說,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母親生我時發生的。因爲在我之前家裏已有三個女孩,這在“重男輕女”的當時,家裏人的心緒就有些焦灼了,十月懷胎的母親更是惴惴不安,惟恐再生個丫頭不能爲家族傳宗接代不說還製造麻煩。臨產時更加煩躁,對性別疑慮的恐懼讓母親完全失去對新生命的期待,結果直接導致難產。費九牛二虎之力生下個男孩,家裏人高興,母親卻昏倒了,於是在搶救時就磕掉了兩顆牙——兩顆下門牙。自那以後,母親的兩顆下門牙就顯得十分搶眼,記憶中它有時是金黃色,有時又是亮銀色,卻總不及母親牙齒的原色好看。

如果說母親第一次掉牙與我有關,那第二次掉牙就更是我的罪過了。小時候鄉村的孩子淘,野性大,不像城裏孩子講文明、守規矩,也許這與父母的管教有關,但那時農村窮,孩子多,爲着生計疲於奔命尚嫌分身乏術,又哪有功夫教育他們?其實也不會教育,所以那時鄉村裏的孩子是忙於生疏於管的。記得九歲時的一個夏天,大人們午後都歇晌了,燥熱的鄉村就成了孩子們的王國,一般是哪有新奇哪裏就有孩子。

當時鄰居家有棵杏樹,枝繁葉茂,高過屋脊,春日裏繁花似錦,秋天時碩果盈枝,非常好看!可夏天裏就僅只擁綠疊翠,無有他異,杏是不熟的。誰想那日孩子們卻偏偏想吃杏,於是夥伴們輕手躡腳地翻過牆去偷,我擅長爬樹就首當其衝,攀上樹頂採摘,摜下時一片哄搶。起先孩子們還謹慎小心,遵從“盜者”之道,一會兒功夫,哄搶的興奮就讓他們忘記了“身份”。嬉戲吵嚷引來大人,一陣氣惱地呵斥,孩子們四散狼竄。

因我在樹上既專注於摘杏,又思索着攀高,對樹下的變故並未及時發現,仍舊摘取摜下、再摘取再摜下……鄰居大娘趕走孩子們後,可憐着一地青杏,同樣也沒有及時發現樹上的我。待持帚掃杏時,感覺仍有杏子墜落,才仰望樹頂發現了“盜賊”。心想逮個現場好讓他家裏陪,於是悄悄地仔細辨認。後來母親就被請到了樹下。她雖十分生氣卻不敢高喊,生怕樹上的我有個閃失,只低低地輕喚着乳名,這樣做並未引起我的注意,青杏依舊自樹頂落下。也許是母親着急忘記躲閃,眼看着一顆青杏就砸到了喚我乳名的嘴上。母親忍住疼痛啐一口帶血的唾液,拾起一顆白牙,是母親的上門牙,於是“這”就成了那次偷杏的直接代價。

再後來,是我上了大學以後,母親又掉了一顆牙。

有時姐姐們嬉鬧,說我欠母親三顆牙,其實我欠母親的又何止是三顆牙那麼簡單?好在昨日已與母親達成協議,下週忙完了手頭工作就帶她去鑲牙,鑲一口拷瓷的白牙以補全32顆。我欣慰母親的應允與期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