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期間最忌諱的事是什麼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2W

清明節期間最忌諱的事是什麼

清明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當清明節我們就會上山掃墓,祭拜祖先,踏青,在這一天也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活動,而在清明節期間有些事情也是不可觸碰的。下面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推薦的清明忌諱的一些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最忌諱的事

按照傳統的說法,清明節期間,指的是清明節的前三天後四天這七天的時間。

相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的清明節,在民間仿效之後,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清明祭祖掃墓習俗。

也正因爲祭祖掃墓是清明節的主要活動,人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之情,讓這春和景明的季節,也就帶上了些憂傷的氣息。“桃花粉紅杏花白,雨打花枝樹樹開;行人面上悄悄下,幾家墳頭哭聲哀。”正是這一時節的物候、人文寫照。

所以,傳統習俗中,認爲清明期間,有些事情是不宜做的。時至今日,很多事情都改變了,但瞭解一些傳統,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忌諱婚嫁等喜慶之事

古代人很重視婚喪嫁娶,講究婚嫁等喜事一定要吉利,都要討個好兆頭。

清明期間,家家都要上墳掃墓祭祖;遠在他鄉的子女,也要在路口爲先人燒紙錢。人們的臉上多是憂傷、思念。這樣的氣氛,是很不適宜舉行婚嫁等喜事的。

二、不宜大規模洗滌

舊時習俗認爲,逝去的亡魂,只有在清明節期間,趁着這萬物復甦的時候,才能出來洗滌、晾曬衣服、被褥。所以,河邊、溪邊、井邊、泉水旁,都有亡靈在洗滌、晾曬。

所以,活着的人,要給逝去的人機會、地方,別和他們搶地方搶水,讓他們好好的清洗。

三、不宜大動煙火

清明又叫寒食節,相傳,最早是晉文公爲了紀念對自己有恩,卻被自己錯誤決策燒死的介子推,就下令將放火燒山的那天定爲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動煙火,只能吃以前做好的飯菜。

隨着時代變遷,雖然禁動煙火的禁令廢除了。但是人們也因爲出於對義士介子推的尊崇,還是將寒食節的習俗延續了下來,一般都會在清明節前準備好食品,儘量避免在在清明節這天大肆吃喝。

四、不宜慶生祝壽

瓜熟蒂落,新生命的誕生是不以日子好壞,節日與否而改變的。但清明節這天出生的人,一般不會在這天慶生祝壽,而是會提前或者推後,避開清明期間。

有什麼習俗

1、掃墓祭祖: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爲習俗。唐朝之後,寒食節逐漸式微,於是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節俗傳統。

2、踏青: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摺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3、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後變黃狗”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很普遍的習俗。

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糉、饃餈、清明粑、幹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清明果的來歷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得力大將陳太平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陳太平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陳太平,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裏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陳太平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陳太平吃時,走出門,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計上心頭,連忙採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裏,混過村口的哨兵。陳太平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

清明果多用艾草或鼠麴草和米粉作爲原料,目的是“以壓時氣”,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艾草特殊的氣味同時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鼠麴草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壓、去風功效。後因清明節與寒食節的發展,被賦予了清明節。

從文獻資料記載來看,最初的寒食節食俗只是最普通的麥粥,後來才慢慢多樣化,青團的歷史記載僅以現有材料來看,可以追溯南朝梁代。到了明清開始流行於江浙和上海,也是安徽、福建、廣東及其他部分地區的傳統小吃,一般在清明前後製作食用。現代更多的是應令嚐鮮,清明果的祭祖功能逐漸的淡薄,而更多的被人們用來當春天的時令點心來食用,也可以饋贈或款待親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