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夕節的介紹

來源:瑞文範文網 5.65K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你知道關於七夕節的介紹嗎?下面本站小編精心整理了關於七夕節的介紹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於七夕節的介紹
關於七夕節的介紹

七夕是中國的浪漫情人節,也就是農曆七月初七,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爲“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爲重視的日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象天橋橫貫南北,在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是我國的神話故事,這個故事讓我們想到七夕這個節日的來由。說起七夕的來源,其實“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着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爲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再後來,說起七夕人們知曉的大多是牛郎織女的故事,因爲它充滿神話色彩,讓人們對現實生活有種憧憬,對愛情有種期待。女郎織女的故事是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爲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這個故事雖是傳說,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每到七夕節,很多情侶都會在月下觀望,因爲那也是很浪漫的一種意境。

七夕習俗

1. 乞巧活動。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2.拜織女。在七夕的夜晚,如果少女們希望長得漂亮或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都可以在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還有在瓶子裏插上鮮花和束紅紙,花前置一個小香爐,就可以向織女星默禱,默唸自己的心事。拜織女的少女們都要齋戒一天,沐浴停當。

七夕吃的水果

葡萄

七夕前後又到葡萄成熟的季節,葡萄富含葡萄糖、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爲“植物奶”。葡萄中含較多酒石酸,有幫助消化的作用,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脾和胃,對身體大有好處。在炎炎夏日食慾不佳時,吃葡萄有助開胃。

吃葡萄後不能立刻喝水。吃葡萄後立刻喝水,不到一刻鐘可能會引起腹瀉。這是因爲葡萄本身有通便潤腸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還來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將胃酸沖淡了,葡萄與水、胃酸急劇氧化、發酵,加速了腸道蠕動,就產生腹瀉。

蘋果

蘋果,歷來是愛情的象徵。希臘神話中,一隻金蘋果令三位女神鬥豔爭奇。評判人帕里斯,最終將蘋果授予了象徵愛與美的女神阿弗蘿蒂特。因爲她被女神許諾了美麗的愛情。

有科學家和醫師把蘋果稱爲“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稱爲“全科醫生”。中醫則認爲蘋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而每天連皮吃一個蘋果還能避免中風。

桑葚

還有桑葚,吃了白桑葚,象徵着我從現在一直到天冷,吃菜或者水果的時候吃不了蟲子,黑桑葚如果在這天吃就吃不到蒼蠅屎。中醫認爲,桑葚性味甘而微寒,有滋陰補血,潤腸通便之功,爲中醫常用的滋補強壯藥。

不喜歡桑葚酸味的朋友,可以把洗淨的桑葚蒸熟了,在蜂蜜中浸泡三天後,每天酌量吃一點,對緩解神經衰弱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