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相關農諺(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1W

大寒相關農諺 篇1

1. 能叫囤尖省,不叫囤底空。

大寒相關農諺(通用3篇)

2. 家裏有個節約手,一年吃穿不用愁。

3. 不會省着,窟窿等着。

4. 有錢常想無錢日,莫到無時思有時。

5. 燕子銜泥壘大窩。

6. 一年不吸菸,省個大黃犍。

7. 一天省一把,十年買匹馬。一天節省一根線,十年能織一匹絹。

8. 平常不喝酒,零錢手裏有。

9. 勤掃院子清地皮,三年能買一頭驢。

10. 一天節省一兩糧,十年要用囤來量。

11. 院內院外打掃淨,過好年來講衛生。

12. 鄉富村富家富共走致富路,山收水收田收同唱豐收歌。

13. 農林牧副漁五業並舉,東西南北中四方繁榮。

14. 光增產,不節約,等於買了無底鍋。

15. 光增產,不節省,好像口袋有窟窿。

16. 勞動吃飽飯,捱餓是懶漢。

17. 奔小康勤勞致富,家家都有小金庫。

18. 人勤搬倒山,人懶板凳也坐彎。

19. 懶牛屎尿多,懶人明天多。

20. 早起三日頂一工,早起三年頂一冬。

21. 靠天越靠越荒,靠手糧食滿倉。

22. 靠天吃飯餓斷腸,雙手勤勞糧滿倉。

23. 多逛地頭,少逛街頭。

24. 十個懶漢九個饞,有事沒事把親串。

25. 吃飯穿衣看家底,推車擔擔憑力氣。

大寒相關農諺 篇2

1. 量體裁衣,看鍋吃飯。

2. 夏不勞動秋無收,冬不節約春要愁。

3. 興家好比肩挑土,敗家猶如浪淘沙。

4. 打長譜,算細帳,過日子,不上當。

5. 能掐會算,錢糧不斷。

6. 細水長流,吃穿不愁。

7.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

8. 節約要從入倉起,船到江心補漏遲。

9. 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春節)。

10. 過了大寒,又是一年(農曆)。

11. 小寒大寒凍成一團。

12. 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13. 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14.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後天漸暖。

15.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凍不死的蒜,幹不死的蔥。

16. 歡歡喜喜過新年,莫忘護林看果園。

17. 春節前後鬧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

18. 禽舍豬圈牲口棚,加強護理莫放鬆。

19. 春節前後少農活,莫忘魚塘常巡邏。

20. 大寒過年,總結經驗。

21. 節前節後多商量,想法再把臺階上。

22. 節約過新年,不能狂花錢。

23. 年好過,春難熬,盤算好了難不着。

24. 好過的年,難過的春。

25. 日子要過好,一勤二節約。

26. 勤是井泉水,儉是聚寶盆。

大寒相關農諺 篇3

除夕

歲除

在年的最後一天,通常在農曆二十九或三十日。“年”的最後一天稱爲“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意爲“歲除之夜”,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佈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以除舊佈新爲活動主題。自古就有貼年紅、祭祖、團年飯、守歲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祭祖

除夕祭祖是過年重要習俗之一,中華民族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報祭祖先的恩德。除夕,人們會擺上菜餚、倒上美酒,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此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並祈求祖先的庇佑。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爲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表達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這一傳統習俗代代相傳,人們每逢除夕總要舉行祭祀儀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除夕祭祖由來已久,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

貼年紅

貼年紅,即是貼春聯、門神、年畫、窗花等的統稱,因這些都是過年時貼的紅色喜慶元素,所以統稱爲“貼年紅”。

門神: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爲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爲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爲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爲門神的。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

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

壓歲錢

壓歲錢(在廣東叫做“俾利是”),春節習俗之一,是由長輩派發給晚輩的,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爲人們認爲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守歲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吃罷團圓飯,竈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七年級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爲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據說如此照歲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爲“饋歲”;酒食相邀,稱爲“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爲“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