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回顧

來源:瑞文範文網 9.76K

戛納時間2019年5月27日晚8點10分,60週年的金棕櫚大獎在這一時刻揭曉。

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回顧

1基本簡介

得獎影片是羅馬尼亞導演Cristian Mungiu的《四月三週兩天》。該片劇本曾獲鹿特丹電影節劇本獎。故事講述兩個女孩同處一室,其中一個意外懷孕。二人關係的奇特在於,懷孕的女孩盲目而不自知,做爲局外人的另一個女孩卻非常緊張她的命運。孩子只在母體中存活了四月三週兩天。該片關注女性,影像風格質樸,有一段表達女主人公彷徨心境的搖晃鏡頭尤其讓人讚歎。該導演在國際影壇上近 兩年呼聲很高,第一次到戛納就金棕櫚加身。而其他倆部影片--科恩兄弟的《老無所依》以及貝拉-塔爾的《從倫敦來得人》,雖被業內人士看好卻毫無斬獲。唯一一部華語片王家衛的《藍莓之夜》與金基德的新作《呼吸》均未獲獎。

本屆評審團傾向:氣質沉靜影片受寵

本屆評審團傾向選擇關注女性的影片,獲獎影片大多氣質沉靜、沒有所謂的強烈的戲劇衝突,但人物命運皆扣人心絃。看上去鬧騰的影片無論如何拍攝,或有意在技術層面上標新立異的影片均失宜各大獎項。

評委會大獎《殯之森》:影片成色不及導演美麗

評委會大獎由日本影片《殯之森》獲得。該片講述老年癡呆者與照顧他的工作人員,因意外而彼此打開心結成爲忘年交的故事。《殯之森》氣質尚佳,節奏舒緩。雖然我個人覺得影片成色不及導演之美麗,但是很多人卻沉浸於該片,被影片講述忘年交的二人如何打開心結的過程吸引。 最佳導演朱利安-蕭貝爾:想象力肆意飛揚

最佳導演爲美國後現代藝術家、作品最賣錢的畫家、同時也執導過倆部人物傳記影片的導演朱利安-蕭貝爾。朱利安-蕭貝爾在《潛水鐘與蝴蝶》中用獨特的機位設置還原一個身體癱瘓心靈卻不受拘束的男人的世界。其肆意與飛揚的想象充斥整部影片,主人公的幻想和夢境段落真實地傳達出渴望。影片多個時空交錯,主人公的現在,過去,想象與夢境彼此交錯,毫無繁雜與不可區分之感,彼此銜接流暢。 《在人生的另一邊》:費斯-阿金劇作突出

帥哥費斯-阿金自編自導的影片《在人生的另一邊》用三段式的結構講述在德國和土耳其發生的故事,描繪出三個家庭中三對子女與其父母之間交錯的感情。該片與其舊作在結構上雷同,但是因有土耳其拘束的背景與德國開放世界的對比,加之人物命運的,使其劇作過於突出。費斯-阿金73年出生,是土耳其裔的德國導演,靠《勇往直前》在2019年的柏林電影節上揚名。 評審團獎影片《我在伊朗長大》:清新獨特

唯一入選的動畫片《我在伊朗長大》因影像氣質清新獨特、故事單純可愛而獲評委會獎,該片將小女孩成長過程中的困惑與彷徨投置於伊朗的歷史鉅變中。因該女孩的外公曾是伊朗王子,在風雲變幻的年代,小女孩的父母和外婆都格外開明,她所接觸的時代風雲比一般伊朗人更加清晰。而身份的不可辨識(在西方,認爲自己是伊朗人;在伊朗,認爲自己是外國人),愛情的難以把握,成長中的叛逆共同構成其內心體驗的多重部分。瑪贊-莎塔碧用女性的細膩與敏感構建該部影片,大量黑白色的運用,回憶起苦痛經歷的自嘲姿態,都能夠爲該片贏得影迷的尊重。[1] 影后全度妍:沒有強勁敵手

全度妍在李滄東的影片《密陽》中扮演因失去兒子,而逐步失去理智的寡婦。她在片中全情投入,沉湎於喪子之痛不能自拔。在片中,她對信仰的盲從與質疑,她對自己的傷害以及對周圍人的報復,都讓人感同身受。雖然在個別場次有演繹過度的嫌隙,但因本屆參賽影片中沒有強勁敵手而登上戛納後座。  羅馬尼亞電影在本屆戛納電影節的兩大競賽單元--主競賽及一種關注單元均低調登頂,標誌着羅馬尼亞電影彩票時期的到來

2獲獎名單

3參賽影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