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風俗習慣介紹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8W

立冬風俗

立冬風俗習慣介紹大綱

在立冬時許多地區都有在立冬進補的說法,蘇州的立冬風俗還有吃糰子的習俗,其他地區還有進補羊肉爐、薑母鴨、麻油雞等。

立冬節氣,有秋收冬藏的含義,我國過去是個農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要休息一下,順便犒賞一家人一年來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說的就是立冬時的飲食。

這一天,全國各地立冬風俗不同。北方的人們要吃餃子,遼寧本溪的漢八旗、滿八旗有持續多天的祭祖活動。在寶島臺灣,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在福建潮汕,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浙江紹興的酒商要在這一天釀黃酒,俗稱“冬釀”。

當然,立冬風俗種類最多的莫過於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江蘇。在舊時蘇州,一些大戶人家用紅參、桂圓、核桃肉,在立冬時燒湯喝,有補氣活血助陽的功效。無錫的習俗是“吃糰子”,糰子用新糧食做成,有豆沙餡、蘿蔔餡、豬油餡,聽說尤其是用醬油做成的餡味道特別好。

羊肉爐

羊肉爐中,熟地、當歸、紅棗有補血功效,枹杞子有滋陰作用,黨蔘、黃耆有補氣的效果,桂枝能溫通經脈,陳皮健脾理氣。羊肉溫性,有助元陽、補精血的功效。綜合起來,羊肉爐可以滋補身體的氣血,使全身的血脈暢通。

薑母鴨

薑母鴨是自1980年代後才流行於臺灣冬天進補小吃。店家提供煮熟鴨肉(臺灣特產紅面番鴨)、老薑(臺語薑母)、米酒、胡蔴油、中藥藥材包,共同熬煮於顧客桌上瓦斯爐或炭火,食後通體暖暢,頗受歡迎。

麻油雞

麻油雞是地方風味菜餚,是以雞腿爲主料,加入芝麻油烹製而成,成菜色澤紅潤、雞肉酥軟,令人食慾大增。按照地方風味分兩種:川式麻油雞(四川風味);臺式麻油雞(臺灣風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