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旦起源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6W

我們都知道元旦是每年的一月一日,但是你知道元旦是怎麼來的嗎?下面本站小編就告訴你中國元旦起源,一起看看吧!

中國元旦起源
中國元旦起源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爲元旦,因爲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於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特色。

陰曆的祖先——埃及曆,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爲元旦。大約在公元前五萬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遊牧改爲農耕,定居在尼羅河兩岸,他們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尼羅河氾濫的時間是有規律的,他們就把這個時間每次都記錄在竹竿上,從中得知兩次氾濫時間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還發現,當尼羅河初漲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城附近的時候,也正好是太陽與天狼星同時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於是,古埃及人便把這一天定爲一年的開始。這是元旦最早的由來

元旦節習俗

大掃除:年廿八,家家戶戶爲了除去舊年的晦氣,迎接新年,便把屋內打掃得乾乾淨淨。

貼春聯、揮春:對聯,又稱春聯,它的種類很多,但大致有對聯和春條。每幅對聯都有橫披和一個「福」字,而春條則如「萬事亨通」,則單貼在適當的地方,如門柱上等。其 實因春聯(包括對聯和春條)在古代都是專人揮毫(用毛筆)書寫的,所以俗稱「揮春」。而廣東地區將春條稱爲揮春,有別於春聯,實有以訛傳訛之嫌。年廿九,爲了表示新的一年,新的氣象,以及增加過年的氣氛。有人家在門上兩側貼上春聯,而門楣上則貼上橫披。也有人家在室內室外貼上「福」、「春」等紅紙,甚至把這些字倒轉來貼,表示「福到了」、「春到了」。

辦年貨:過年應節的用品及食品,也是過年最重要的買賣事。

蒸年糕:除夕夜,俗稱「年三十」,是每年農曆的最後一天,這時候家家戶戶都忙着蒸年糕。「年糕」有吉祥寓意,象徵年年高升。家庭主婦對蒸年糕的技巧也要講求,因爲蒸年糕的成敗是關係着未來一年的運途。

年夜飯:除夕夜,祭拜祖先後,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表示全家團圓。中國人又稱這種習俗爲圍爐,因古人都是圍着爐子吃飯的。而當晚的菜餚中,魚是不能吃光,要有剩餘,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

元旦禮品

元旦活動禮品一:萬里長城-派克寶珠筆

融合時尚的色彩設計,加上精緻的外觀裝飾,爲每位愛筆人士增添更多樣化的書寫工具。

元旦活動禮品二:儒雅魅力-名片盒

時尚精緻的一款名片盒,採用高級合金鋼鍍鉻製成,搭配施華洛世奇水晶,簡約現代,低調卻盡顯尊貴品質,呈現出一股儒雅的紳士風範。

元旦活動禮品三:祝福伴隨你(鑰匙扣+簽字筆)

百城隨身套裝,包含了一隻寶珠筆(簽字筆)、一個鑰匙扣,讓祝福和關懷常伴TA的左右。

元旦活動禮品四:煙具套裝

百城煙具套裝,包含了打火機、菸灰缸、煙盒、鑰匙扣四件套,給他吸菸的他最貼心關懷與問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