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感悟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6W

元宵節當然是要鬧元宵,而鬧元宵最重要的可就數着傳統民俗——吃湯圓了。在元宵節除了吃大家還有什麼感悟呢?下面是本站爲大家準備的元宵節的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元宵節的感悟
元宵節的感悟範文1

“去年元宵節,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宵節,花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在元宵節又一次來到我面前時,我突然莫名的記起了這幾句詩來。是誰寫的,記不清了,也懶得上網去搜。

元宵節之於我,其實就是一個極平常的日子。所以能夠記起來,也是源於我單身時百無聊奈,練習書法,寫這一首詩寫得最出色的緣故。那時有人向我索要,我楞就沒有捨得送出去,而是簡單裝裱後掛在了自己老家的臥室內。今年回去過春節時發現,那幅書作已經破舊得很,但字裏行間還透着年輕的豪放和無羈,心下漫過一些青年時光的回憶。

影視裏的元宵節總還記得一些。比如說《大明宮詞》裏的元宵盛會,太平公主偶遇張易之,愛情之火頓時熊熊燃起,一場交割着愛恨情仇的宮廷浪漫華光四射。再比如說,《水滸傳》裏宋江徜徉清風寨元宵燈會,被知寨劉高之妻(原以賣肉爲生的青樓女子)指認陷害,百口莫辯,啷噹上枷,虛情惡毒的美女蛇形象萬人吐棄,戲子無情遂成經天箴言。

生活中,真的要說元宵節不尋常,從針眼裏面找,也未必就與自己沒有一點關係。比如說結婚以後的每一個元宵節,早晨都能吃到妻子精心製作的湯圓,白得透着亮,夾一個蘸糖,甜味一直傳到心窩子深處。再比如說,與我相當投緣的人,元宵節前很親密的陪我說話,一邊卻在暗度陳倉,知道了就有些反胃,好像吃了蒼蠅一般,要把自己從胃裏給吐出來。

元宵節裏寫元宵,也是文人的通病。原本我並不打算寫什麼,但似乎不寫幾句,又枉了我文人雅士的名號。於是乎,欣欣然提筆,怏怏然掩卷,爲無病呻吟而汗顏,爲信手塗鴉而羞慚,爲人性之萬惡而嗟嘆......

元宵節的感悟範文2

春節的腳步漸漸遠去,當如鉤的月牙逐漸飽滿,農曆正月十五迎來了新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來了,這是大地回春的一個夜晚,人們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閤家團聚,出門賞月,燃燈放焰,猜迷嬉戲,並且共吃元宵,以示慶祝。但無論是哪種慶祝,都表達了人們“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意願。

我特別想念小時候過元宵節情景。元宵節吃湯圓,還沒到晚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湯圓的時候,早上一起牀,我就嚷嚷着“要吃湯圓,要吃湯圓!”。母親聽了特意爲我做了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湯圓,那滋味實在太美妙了!想起昨天晚上一家一起做湯圓,真是一件開心的事,母親負責和好米粉,搓成長長的細條,然後用刀子將細條切成小小方塊。全家聚集在一起,每個人將切成的小小米粉方塊放在手中心,把它搓成一個一個的小圓團,做出了好多圓圓的湯圓。湯圓是不包餡的,母親一邊搓一邊嘮叨着:“做人要實實在在,湯圓也要實在的,實心的湯圓實在,自己做更實在。”

民以食爲天,中國的節日幾乎都和吃聯繫在一起,春節吃餃子,中秋吃月餅,端午節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有句俗語“嘴饞媳婦盼節到”,真是窮則思吃。各家各戶在節日到來前,總是要準備上各種豐盛的菜餚,到了過節這一天,全家聚集在一起飽食一頓就是最快樂幸福的事了。而外國的狂歡節、聖誕節等,活動豐富多彩得多,大家都是涌上街頭狂歡。真是中國人過節少不了吃,要吃就只能都在自己家裏過,講究個團圓吧!

今天是元宵節了,當圓圓的月亮升起的時候,我們和父母圍坐在飯桌前吃着熱騰騰的湯圓,看着中央一臺的元宵節晚會,看着得獎的節目,時而歡笑,時而懷念。我覺得過了元宵節纔算是真正的“出年”了,雖然春節過了,但我們還是覺得是在過春節,每天都一樣.

今年我們的心願:只盼望我們一家人的身體健康,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賺多一點錢,我學業有成,我們期待着。

元宵節的感悟範文3

明天是農曆正月十五,這一天被稱爲元宵節,也謂之上元節。過完元宵節,意味着春節的正式結束。有一種說法是,“正月xx大似年”,可見在不少人看來,正月十五比春節還要重要和隆重。

歡度元宵節,是向傳統習俗致敬。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一個個習俗在這天覆活。其實,與其說復活,不如說生動。因爲這些習俗從未死去,而是歷久彌新,穿過時光的長河而愈發富有生命力。在我們的童年記憶裏,過元宵節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未來仍會這樣,這正是習俗所勃發的生命力,以及所彰顯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是重溫習俗,而是傳承習俗,讓習俗永遠賡續。

歡度元宵節,也是向傳統文化致敬。每一種習俗之所以不被歷史的塵土所湮滅,之所以植入在民衆心中,就在於它們流淌着傳統文化的基因。比如一想到元宵節,我們就自然想到“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想到“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千百年來,這些描寫元宵節的古代詩詞,長盛不衰,它有習俗的脈絡,有文化的滋味,也有審美的趣味,這正體現了文化的力量。

歡度元宵節,更是表達一種良好祝願。元宵,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圓月曆來有美滿之喻。無論吃元宵還是吃湯圓,都寄寓了一種祝願。誠所謂:吃湯圓(湯圓和元宵)、慶團圓。同時,還表達了一種相思。比如,清人丘逢甲寫道:“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在月圓之際更容易思鄉,更容易盼團圓,而元宵節就成了這種載體。

此外,需要理清的是,近年來常有人擔憂洋節來勢迅猛,壓迫了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也正逐漸式微。這經不起推敲,實屬杞人憂天,確無必要將洋節與傳統節日對立起來。

傳統節日真會衰落嗎?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心中,仍把傳統節日當作重要的主餐,洋節只是甜點而已。比如春節被譽爲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也是中國人的精神信仰,每到年關,鄉愁就是一張薄薄的車票,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傳統節日不會消失,只要我們保留敬意。

今天,更有文化傳承意識的我們,有責任過一個有文化品位的傳統節日。讓包括元宵節在內的每個傳統節日,都葆有文化氣質,都深入人心。祝每個家庭都團團圓圓,都開開心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