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元宵節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4W

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元宵佳節,而說到元宵節吃什麼,很多人都會說是元宵。各地的年節傳統食物可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下福州元宵節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福州元宵節的傳統美食有哪些

福州元宵節的傳統美食

元宵節之際,許多人都會吃元宵,但老一輩福州人在元宵之夜,吃的可不是元宵,而是吃“三粿”,也就是糖粿、芋頭粿(肉丸)和菜頭粿,這就是過去的老福州們元宵節要吃的傳統食物。

糖粿

糖粿,福州語音譯詞,因其味其態而得名,即傳統年糕,漢族傳統農曆年春節應時米食。福州當地,每至除夕,或提前在廿七、廿八就已經有人厝(人家)開始量米磨漿蒸年糕了。

糖粿的分類:

白糖粿:以白糖和漿,色澤呈白色的年糕。(與白粿不同,白粿是另一種食物)

紅糖粿:通常簡稱糖粿,以紅糖和漿,色澤暗紅的年糕,象徵年年高,年年紅。

蒸糖粿:蒸年糕。

煎糖粿:煎炸年糕片。

平日裏,每家每戶一般不蒸糖粿,只是到臨近過年纔開始籌備,置年貨、蒸糖粿等,在福州習俗裏,和白粿、菠菠粿等同樣,通常也作爲祭祀祖先與供奉神明的供品之一。

芋頭粿

芋粿,是福建福州、閩南和廣東潮汕地區的著名漢族小吃品種。它是用芋頭擦成絲,加調料以及米漿蒸好切塊,再經過油炸製成的一種食品,是福州人早餐和點心不可或缺的一道小吃。

製作芋粿,先以糯米研磨之米漿壓幹後,再和芋頭去皮切成絲及油蔥香料攪拌,再細分約巴掌大小一塊一塊壓平後放置於弓蕉葉上,再放入籠牀後置於竈上大鼎以熱水炊熟。

菜頭粿

菜頭粿即蘿蔔糕。菜頭系蘿蔔俗名,菜頭粿是福建地方漢族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制。菜頭粿外酥內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膩,若將菜頭粿切片,鍋裏放油,油熱放入菜頭粿,煎至微黃翻面,再煎至微黃,此時蘸辣椒醬風味更佳。

宋代元宵節規模盛大

宋人的元宵節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受重視的節日,熱鬧程度甚至超過當時的“元旦”(即今日之春節)、中秋等大節日。元宵節到來,全國統一放假七天,身爲天子的皇帝,也會“乘小輦,幸宣德門”,觀賞花燈。

隨後,皇帝“駕登宣德樓”,宣德樓下早已搭好一個大露臺,諸色藝人在露臺上表演相撲、蹴鞠、百戲等節目,皇帝坐在樓上欣賞表演,“宮嬪嬉笑之聲,下聞於外”。

而與此同時,“萬姓皆在露臺下觀看”,先到宣德門下的市民,“猶得瞻見天表”,得以近距離一睹龍顏。有詞曰:“奏舜樂,進堯杯,傳宣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說的便是宋朝皇帝在宣德門與民同慶元宵的情景

當然,宋朝元宵節的熱鬧不僅僅是皇帝與民同樂這麼簡單——“放燈”與“觀花燈”纔是元宵節的重頭戲。一到元宵節當天晚上,也就是“元夕”之時,彷彿一夜春風至,大燈小燈掛滿了街道,一個個燈架與一座座花燈,組成了一棵棵閃着明亮燈火的“燈樹”,燈樹鱗次櫛比,街道輝煌燦爛,遊人如織,整個京城幾乎成爲了燈火的森林。

有趣的是,花燈不僅僅掛在建築物上,宋代上街觀燈的人們還會將花燈頂在頭上,在大街上漫步而行。那時的能工巧匠,將一個個花燈做成棗、慄般大小,男女老少,皆將花燈待在頭上做頭飾,一時間整座京城從建築物到人,各處都是燈火輝煌。

在地上花燈映照汴梁之時,夜空則被如雨的煙花所點綴,正如辛棄疾詞中所說“更吹落,星如雨”。街道上達官貴人的“寶馬雕車”隨着遊人而行,城中四處鳳簫聲樂隱隱,街道上更有藝人舉着如魚如龍的花燈,上下舞動,仿若夢般美麗。

宋代元宵節實在太過熱鬧,甚至水泊梁山的好漢們也坐不住了——在古典名著《水滸傳》中,元宵節將近,宋江就對衆頭領說:“我生長在山東,不曾到京師,聞知今上大張燈火,與民同樂……我如今要和幾個兄弟,私去看燈一遭便回。”

聞言,軍師吳用大加勸阻,但是宋江不聽,硬是帶着柴進、李逵等人,去東京汴梁看花燈去了。要知道,宋江可是天下聞名的通緝犯,他前往京師,等同找死,然而即便如此,宋江等人仍忍不住冒死觀燈,可見宋朝東京的元宵節慶祝活動是何等地吸引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