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元宵節手抄報(通用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9W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1

據記載,元宵節吃湯圓最早見於宋代。湯圓當時叫“圓子”、“浮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 寶”。宋人周必大的《平園續稿》中就寫到“元宵煮浮元子,前輩似未曾賦此”。湯圓一般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元宵節吃元宵不僅寓意團圓美滿,而且在陝西省,湯圓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寓意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通用12篇)

上古時期,玉皇大帝爲了瞭解人間民情,特派竈神下凡考察,每月逢三上天彙報。有一年,農曆冬月二十三日,竈神向玉帝彙報:人間百姓每日辛勤勞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吃的都是粗茶淡飯。長此下去,百姓們肯定會過度勞作、累壞身體,從而影響。

玉皇大帝聞奏,馬上聚集羣臣共商良策。最後太白金星獻策:我們可以百姓們吃些慢性中毒的藥,等他們慢慢地發起病來,自然就會休息。玉皇大帝覺得這是一個好計策,就讓廚神讓在農曆臘月初八早上,偷偷往百姓飯鍋裏丟下了瘋人藥。

最後老百姓們就真的慢慢的瘋了,女的縫新衣、繡花鞋,男的殺豬、宰羊,都不想下地幹活。但是到了臘月三十日中午,百姓們都拿出各種好吃的食物,圍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來。從正月七年級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紅着綠到處玩耍。有的畫着花臉,敲鑼打鼓四處遊街;有的邀邀約約帶着禮品,八方去拜年。

到了正月十三日,竈神上天又向玉皇大帝彙報了這個情況,玉皇大帝又下令讓廚神治好百姓的瘋病。最後廚神在正月十五日的晚上,把夜餐變成了湯圓,裏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第二天早上百姓們的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2

元宵節人們猜燈謎的習俗起源於宋代,因爲當時元宵燈會十分盛行,人們爲了增加娛樂,就將謎語寫到了花燈上。

謎語的起源很早,在夏朝就有使用暗示的方法猜某種食物的歌謠,後來隨着文化的發展,人們運用文字的能力越來越熟練,謎語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但在三國之前這還是一種口頭上的遊戲,到了三國時期,就開始形成了寫在紙上的字謎。

字謎的產生爲燈謎提供了基礎,唐宋時期,因爲國家富裕,百姓生活條件好,所以像元宵節這種娛樂性質比較大的節日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元宵燈會可以持續一週以上,晚間也不再有宵禁,大家可以盡情地走上街頭玩耍。

在宋朝時,政府採取重文輕武的政策,文化發展迅速,在元宵燈會這種熱鬧的節日上,一些商販爲了增加看燈的趣味性,就開始在花燈上寫上字謎,專門以此來吸引遊客,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大家都爭相模仿,就形成了“燈謎”。

在那時候,不僅僅是平頭百姓去看燈、猜謎語,達官顯貴,文人雅客也會走上街頭賞燈,所以這就要求燈謎要雅俗共賞。除了一些文化程度要求比較高的文字謎語外,還要有用大白話描述事物特徵進行猜謎的謎語,比如“麻屋子,紅帳子,裏面睡個白胖子”謎底就是花生,再比如“一朵芙蓉頭上戴,錦衣不是剪工裁,雖然不是英雄漢,唱得千門萬戶開”,謎底就是公雞。

元宵節燈會的燈謎產生於宋代,一直被後世繼承,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慶祝方式,也包含了深深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3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 寶”。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將餡兒團成形後在糯米粉中滾成,湯圓則是先以糯米粉做成皮兒,再包餡兒而成,做法完完全全不一樣。元宵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2、觀燈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爲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髮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3、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的一項傳統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南宋周密《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爲“燈謎”。

4、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爲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牆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5、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爲老鼠常在夜裏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於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牆角、邊放嘴裏還邊唸唸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6、迎紫姑

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象對待親姐妹一樣,拉着她的手,跟她說着貼心話,流着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勞苦民衆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4

謎題:棲息沼澤和田頭,隨着季節南北走,隊列排成人字形,紀律自覺能遵守。(打一動物)

謎底:大雁

謎題:天熱爬上樹梢,總愛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說知道知道。(打一動物)

謎底:蟬(知了)

謎題:樣子像吊塔,身上佈滿花,跑路速度快,可惜是啞巴。(打一動物)

謎底:長頸鹿

謎題:家住青山頂,身披破蓑衣,常在天上游,愛吃兔和雞。(打一動物)

謎底:老鷹

謎題:頭戴紅纓帽,身穿綠戰袍,說話音清脆,時時呱呱叫。(打一動物)

謎底:鸚鵡

謎題:顏色有白又有灰,經過馴養很聰明,可以當做聯絡員,飛山越嶺把信送。(打一動物)

謎底:鴿子

謎題:身上雪雪白,肚裏墨墨黑,從不偷東西,卻說它是賊。(打一動物)

謎底:烏賊

謎題:習性刁殘海霸王,捕它要造工作船,渾身上下全是寶,海面換氣噴銀泉。(打一動物)

謎底:鯨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5

元宵節活動是在大同市圖書館大廳舉辦的,主要有猜燈謎、剪窗花、投壺和對詩歌等內容。每完成一項任務,就會獲得相應的印章一枚,集齊所有的印章就可以獲得新年的禮物,大家聽到後開心極了,都憋足了勁,都想拿上這個大獎。

活動開始了,我和我的一個同學,直接來到了一個剪紙桌前。聽老師講過後,我抄起一把剪刀,拿到一張打過孔有輪廓的紅紙,非常認真地剪了起來。因爲同學們都是第一次剪窗花,大部分覺得都太難了,便交給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們去做但我媽媽始終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沒幫我一下。

我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師教給我們的竅門,不僅完成的快,而且還讓老師誇了真不錯!真不錯!直接就蓋了章。我就這麼順利的完成了一項任務。

接着就是猜燈謎了。場地內的頭上方都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紙片燈籠。燈籠上寫着各種燈謎。我和媽媽很順利的猜到了一個。便又順利的蓋章過關了。

最有難度的要算投壺遊戲了。那壺口只有筆筒粗細,壺高半米多高。投的箭比壺略高一些。每人投10次,只要能投進三次以上便可以過關蓋章。開始我覺得,輕而易舉就可以完成,沒想到,在我排隊等待時,同學們一個個以失敗告終。我便也開始慌張、焦急、不安起來。

最後就是對詩歌了。我們分別要去“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這四位詩人處去各對一首詩歌。心想平時老師讓我們背了那麼多的詩,過關肯定是輕而易舉,不再話下的。萬萬沒想到就在“李白”處出了問題。他讓我背一首叫《紅豆》的詩。我腦子裏一片空白,怎麼也搜索不出這首詩。“李白詩人”給了我一次機會,讓我再背背。我求救媽媽,媽媽笑着對我說,不是《紅豆》而是《相思》原來是李白把詩句直接給問了出來,也怪我只想題目而沒想內容。讓媽媽這一提醒。我又回到了“李白”處,回答完了後,積滿了所有的章。高高興興地去把我的新年禮物:一個書籤,一張漂亮的明信片和一個喜慶的福袋領了回來。

這次活動讓我過了一個難忘而且有意義的元宵節,更讓我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的含義。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6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正月十五真正作爲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着重要的推動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衆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爲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着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又有一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是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7

1、“轟,轟,轟”元宵節這晚禮炮打響了,只見在一瞬間火花飛了出來,然後有許許多多的彩紙飛了出來。彩紙有紅的,黃的,藍的……真是五顏六色呀。

2、元宵節晚上忽而煙花沖天而上,五彩繽紛,絢麗多姿,在空中綻放。大沙河一時形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壯觀場面。霎時間,人們歡呼,人們雀躍,歡潮如歌!

3、元宵節燃放了各種各樣的煙花,有綠的,有紅的,有藍的,有橙色的,還有紫色的,煙花點起來了,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星星點燈,在天上一閃一閃的,有的像灑下一張大網,把整個天空照的像天空一樣明亮。聲音霹靂啪啦,震耳欲聾,把車震的嗡嗡的響。所以的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4、元宵節晚上,煙花如“彩蝶”樣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舞着,在向我們招手微笑。接着,禮炮接連響起。空中“彩蝶”飛舞,地上人們喊着、跳着。

5、不覺中,夜幕下的點點彩光持續綻放,隨即消失,只在眨眼間,那是炫麗的煙火,奪人眼球,也讓人們喚呼、慶賀元宵節的來臨。

6、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7、元宵節晚上,忽然傳來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只見街頭上有一條“東方巨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盤旋着,而前面一個叔叔拿着一個大紅球左右上下襬動着,那條龍也跟着追逐。許多男女老少圍觀者,笑啊、跳啊,熱鬧極了。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8

轉眼間,一年又匆匆的過去了,左盼右盼,終於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跟往常一樣,早上活動衆多,親人來訪,大人小孩交談的不亦說乎。不一會兒的時間就到了傍晚,一大家子圍在圓桌邊吃着香甜、酥脆的湯圓後,來到江邊看煙花。煙花開始了,剛開始“出場”的是一個個柳形狀的煙花,五顏六色,長長的“枝條”在空中慢慢散開,緊接着心形狀的煙花出來了,只見兩顆心連在一起,菊花狀的煙花在後邊鋪着背景,爲寂靜的天空添了一抹色彩,好不壯觀!接着,一個巨大的菊花形煙花在空中瞬間擦亮,那耀眼的亮光似乎要把黑夜變成白天。那一個個絢麗的煙花,五光十色,讓人陶醉在其中。

瞧!孩子們被天上煙花的氣氛給感染了,手裏拿許多小煙花、爆竹,你追我趕,一個個紅撲撲的臉被光照亮,可愛極了!那邊猜燈謎活動開始啦,我們急忙跑過去,一根根紅線縱橫交錯着,掛着數不勝數的燈謎。有的燈謎稀奇古怪,有的燈謎內涵豐富,有的燈謎令人哈哈大笑。真是熱鬧至極!

在這個熱鬧的大街上,時不時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天上、地上,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熱鬧啊!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9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爲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爲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爲重大節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爲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__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10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2、鬧花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3、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爲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4、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華夏崇尚龍,把龍作爲吉祥的象徵。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11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爲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佈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爲法定之事。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游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__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小元宵節手抄報 篇12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爲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爲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爲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爲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點。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爲四到五天。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爲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爲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爲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