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具體睡覺時間是幾月幾日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3.12W

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20xx元宵節是在幾月幾日呢,元宵節放不放假呢?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推薦一些20xx元宵節的知識,希望大家有用哦。

元宵節具體睡覺時間是幾月幾日大綱
20xx元宵節是幾月幾日元宵節的由來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元宵節不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漢代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羣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穀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着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而元宵節俗真正的動力是因爲它處在新的時間點上,人們充分利用這一特殊的時間階段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

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爲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

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爲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爲壯觀。

元宵節爲什麼不放假

元宵節爲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20xx年元宵節新曆爲:2月11號。

根據國家規定,元宵節不屬於法定假日,所以不放假,但因2月11日爲週六,因此連同週末可以享受放假。

元宵節、重是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有一部分意見建議將其也設立爲國家法定節日,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進行了認真研究。考慮到目前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不宜再增加,而元宵節距離春節較近,中秋節雖然也與國慶節相鄰,但相比之下中秋節影響更大,因此暫不將元宵節增設爲法定假日。其實很多地方在元宵節當天,單位和企業酌情放假。而且如果遇到元宵節剛好是週六、日也算是給大家提供了便利,如20xx年元宵節在2月11日是星期六就可以回家了。

元宵節“宵”字的由來

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覺得宵就是夜,其實它們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看看甲骨文的宵,它上面像個飛鳥,下面是個月亮,象形也會意,意思是月光明媚的晚上,夜宿的鳥兒也飛了起來,正如曹操詩中描寫的那樣“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大家都知道月亮的陰晴圓缺對地球上海洋的潮汐有很大的影響,但您可能不知道,月亮對動物、植物的氣血運行也有影響。每當十五月圓的時候,人的心情會有莫名歡悅和喜樂,所以纔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良宵盛會喜空前”,“春宵一刻值千金”等等意境和詩句。

相反,夜專指沒有月亮的晚上,有月黑風高夜的說法,暗夜、黑夜的時刻,氛圍和心境都會差一些。我們都知道一般在月末和月初的時候見不到月亮,所以年三十晚上和大年七年級黎明前,我們稱之爲除夕夜,要吃年夜飯,要放爆竹煙花驅除陰霾和晦暗。

而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個月圓的時候,所以稱之爲元宵,元是第一個、首先的意思。因爲北方很多時候會在正月十五下雪,見不到月亮,民間就放燈點火,應和天象,就有了傳統的上元燈節和正月十五雪打燈的景象。

元宵節吃湯圓的含義

湯圓是漢族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吃,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

因爲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裏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湯圓”以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料,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備。

元宵節的習俗

1、看花燈

所謂看花燈就是看燈會,裏面全是由燈所組成的,以前有這麼一個傳說,天上的神仙想把下界燒了,由於善良的仙女將此消息給下界的人們說了,所以人們就想了個辦法,利用燈籠,每家都掛上燈籠,這樣天上的神仙就以爲人間被燒了。所以就留下了看燈會和掛燈籠這麼一個習俗。

2、吃元宵

元宵又名湯圓,是由糯米粉經手工撮合而成,裏面可以加餡,餡料一般是糖類,也可以加黑芝麻糊等等,如今的餡是各種各樣的。吃湯圓是元宵節的重要習俗之一,因爲湯圓代表着團圓,讓一家人團團圓圓、紅紅火火。

3、舞獅子

舞獅子是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代表着喜慶、紅紅火火。

4、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羣衆性技藝表演,每到元宵佳節,人們都會組織一羣人來踩高蹺表演,來增加節日的氣氛。

5、猜燈謎

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6、耍龍燈

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爲吉祥的象徵,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所以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