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各地習俗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7W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所以中秋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帶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和各地原始宗教的色彩。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在廈門有博餅的風俗,據傳是從鄭成功的年代開始的。廣東潮汕有中秋拜月的習俗,八月正是芋頭的收成時節,當地的農民都以芋頭來祭祖。

中秋節各地習俗

在江南,中秋習俗也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除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於屈原《楚辭》“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又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築朝月樓,皆供人賞月,而以遊玩月橋者爲最。人們在明月高懸時,結伴同登望月樓、遊玩月橋,以共睹玉兔爲樂。“玩月橋”在夫子廟秦淮河南,橋旁爲名妓馬湘蘭宅第,這夜,士子聚集橋頭笙簫彈唱,追憶牛渚玩月,對月賦詩,故稱此橋爲玩月橋。清代起漸漸衰落,後人有詩去:“風流南曲已煙銷,剩得西風長板橋,卻憶玉人橋上坐,月明相對教吹簫”。近年來,南京夫子廟已重新修葺,恢復明清年間的一些亭閣,中秋佳節,真可結伴同來領略該處的玩月佳趣了。

無錫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縣在中秋節的傍晚,每個村都用稻草燒瓦罐。待瓦罐燒紅後,再放醋進去。這時就會有香味飄滿全村。安徽省婺源中秋節,兒童以磚瓦堆一中空寶塔。塔上掛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於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的器具。夜間則內外都點上燈燭。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

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讓我想起仙劍裏的拜月教)、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都是很有趣的中秋民俗。

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一切活動均圍繞着月亮這一主題。吃月餅、拜月、供兔兒爺等。在漢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陽,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壇爲祭月的建築。中秋正直秋高氣爽的季節,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中秋節的象徵食物莫過於月餅。月餅還象徵着全家團圓之意。這種象徵明代已經開始。

中秋節在蒙古、回、壯、彝、朝鮮、侗等20多個少數民族中也廣爲流行。中秋節是我國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傳統節日文化的尋根,對繼承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建設和諧社會,乃至營造健康的節日市場氛圍有着一定的啓迪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