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實習報告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7W

實習目的:調查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況。

廬山實習報告大綱

實習時間: 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8日

實習地點:江西省廬山

實習內容:廬山的自然地理概況。

實習生:地理系2019級本科函授班張雅芸

[一]、概況:

廬山,位於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

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徵。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溼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成爲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二]、分述:

廬山植物實習報告

實習時間: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8日

實習內容:調查廬山主要植被類型及組成、結構動態和分佈規律。

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沿途認識植物。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8月8日:乘車下山,經秀峯觀察常綠闊葉林。

一、植物概況:

廬山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6.6%。高等植物近3000種,在鍾靈清秀的廬山,更有集廬山植物景觀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廬山植物園。

1、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沿途認識植物。其中,廬山牯嶺街10種植物的科名、屬名:①、黃山鬆:松科、直條型。②、扁柏:柏科。③、馬掛木:木蘭科。④、化香樹:胡桃科,落葉闊葉樹。⑤、金錢松:松科。⑥、小葉柏了樹:安息香科、落葉闊葉樹。⑦、燈臺樹:回照科,落葉闊葉樹。⑧、大花金雞菊:菊科。⑨、胡桐樹:胡桐科。⑩、紅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廬山植物園10種植物科名、產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鵑:杜鵑花科,原產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用途:觀賞。②、杉木:杉科,原產河南、安徽、廣東、廣西。用途:材用。③、金縷梅:金縷梅科,原產廣西、湖北、江西。用途:觀賞。④、山茶:山茶科,原產雲南。用途:觀賞及藥用。⑤、平枝荀子:薔薇科,原產陝西、四川、雲南。用途:觀賞。⑥、南方鐵杉:松科,原產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觀賞。⑦、青杆:松科,原產河北、山西、陝西。用途:材用及觀賞。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產日本,用於觀賞。⑩、麼錦杜鵑:杜鵑科,原產雲南、貴州、江西。用途:觀賞、花作爲藥用。

二、廬山羣落類型: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由於它地處中亞熱帶,海拔1400多米,屬於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域,離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佈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着植被的垂直分佈,導致植物羣落類型多種多樣。從大的方面來分,主要分爲兩部分:針葉林和闊葉林。

(一)、針葉林:

對於針葉林,我們所抽取的樣方有兩個點,一個是日照松林——黃山鬆羣落。另一個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龍路1000米處的扁柏林——線狀植被。

1、黃山鬆羣落:分佈在牯嶺,屬於落葉闊葉林的一個羣落。黃山鬆,又名臺灣鬆,它屬於陰性樹種,耐低溫,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一般分佈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頂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爲最主要的植被類型。我們所看到的絕大多數都是人工再種的,它屬於松科,裸子植物。黃山鬆與廣東的馬尾松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黃山松枝條平直生長,主莖與枝條成直角,而馬尾松成銳角。馬尾松的葉子兩伸爲一出,較長、細。而黃山鬆的葉子也是兩伸爲一出,但較短、粗。

①、林木記錄表:建羣種:黃山鬆:樹齡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2019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爲14米,胸徑50釐米,枝下高10米。樹冠幅度3米,生活型爲果型。生活強度強。

②、草木樣方:1米×1米。第一層爲野菊花(5%蓋度,15釐米高度。生活型爲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生活型爲營養型)。優勢種有野古草(覆蓋度爲60%,高度爲30釐米,生活型爲高位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爲營養期);苔草:(覆蓋度爲10%,高度爲20釐米,生活型爲地面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爲營養期);鱗毛蕨:(覆蓋度爲5%,高度爲20釐米,生活型爲地上芽,生活強度強,物候期爲營養期)。層外植物有:雞屎藤、苔蘚、地衣、野葡萄、牯嶺鉤兒茶等。建羣種爲:黃山鬆、幼苗多、生活度強,比較穩定,層下植物不能取代它。

2、扁柏林——線狀植被。

①、樣地環境記錄:回龍路1060米處,陰坡,坡度40度,地面枯枝落葉較厚。

②、灌木表:樣方4米×4米,1個樣方內5株,高度2米,實生,年齡5年,生活強度強,分佈均勻。

③、扁柏林記錄表:

編號 植物名稱 層次 高度 米 胸徑釐米 枝下高米 樹冠幅度米 實生或萌生 生活型 年齡 物候期 附註

中名 學名

表1 扁柏林 單一扁柏林 30 30 20 2 實生 高位芽 30 營養期

④、層外植物記錄表:殼狀地衣、補生的,也有藤狀植物。

(二)、闊葉林

在廬山,常綠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也有着廣泛的分佈。常綠闊葉林又叫照葉林,葉光亮、革質、墨綠色、而落葉闊葉林(夏綠闊葉林)葉薄、草質、淡綠色。

1、常綠闊葉林:分佈於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基帶,海拔一般爲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峯寺、白鹿洞、觀音橋、石門洞、碧雲庵等地有小面積殘存,而南坡優於北坡。其羣落性質、類型、區系組成與中亞熱帶典型常綠闊葉林基本相似。植物羣落主要由殼鬥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綠闊葉林組成。我們實習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峯那一個點。

2、落葉闊葉林:分佈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帶性植被類型的落葉闊葉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馬場至鐵船峯一帶保存較好。我們實習主要是到空軍療養院一帶觀察落葉闊林。

3、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分佈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東南坡),爲常綠闊葉林和落葉闊葉林兩種植被類型之間的過渡帶。目前在黃龍潭、黃龍寺、碧雲庵等地和溝谷陡坡處有天然的次生林分佈。

(1)喬木:常綠樹種有甜櫧、青岡櫟、白楠等。落葉樹種有錐粟、四照花等。

(2)灌木:有細齒葉柃、鉤樟、紅脈鉤樟、山雞椒等。

(3)草本:主要有淡竹葉、沿階草等。

三、植被的分佈規律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着植被的垂直分佈,由山麓到山頂的分佈規律是: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根據廬山植被垂直分佈的特點,可以分爲三個垂直帶)

1、夏長冬短的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帶)。

環境溫暖溼潤是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基帶,爲水平地帶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佈於海拔700米(西北坡)或800米(東南坡)以下,佔有最大的垂直幅度。

2、夏短冬長的暖溫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

分佈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這裏屬暖溫帶溼潤氣候,地帶性植被類型爲落葉闊葉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

3、夏長冬短向夏短冬長的過渡帶(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帶)

分佈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東南坡),爲常綠闊葉林和落葉林兩種植被類型之間的過渡帶。目前在黃龍潭、黃龍寺、碧雲庵等地和溝谷陡坡處有天然的次生林分佈。

四、開發利用:

廬山是我國中亞熱帶東部地區植物種類豐富、植被類型複雜、植被垂直帶譜較完整的一座山地。許多學者對廬山植被垂直分異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地段,其地帶性植被的類型和植被垂直帶的性質。這一地段,由於人爲因素的影響,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極少數地段有次生林分佈,其餘或淪爲次生灌叢和草甸,或爲黃山松林所代替,爲正確劃分植被垂直帶譜帶來了許多困難。

“匡廬高起嶙峋,翠擁連峯倚斷雲”。廬山的秀美,離不開她那豐茂的植被,那暮春悅人心目的新綠,盛夏如潮似夢的花雲,金秋染盡層林的霜葉,嚴冬傲雪競翠的青松。—廬山的茂密的山林植被,是廬山景色秀麗、水源豐沛、氣候涼爽的命脈所在,被作爲廬山八大景觀資源的重點之一,加於保護、加於開發。

廬山土壤實習報告

1、實習時間: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8日

2、實習內容:廬山土壤地帶性分佈;廬山非地帶性土壤;廬山土壤的分佈規律。

3、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

一、 土壤形成的自然條件

第四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使廬山沿着斷裂上升爲目前相對高度達1000~1400米的山地,爲土壤垂直地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廬山在氣候上處於中亞熱帶的北緣,這決定了本區植被土壤垂直帶譜的性質;地貌和水文條件對土壤的形成和發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響到局部地區土壤發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帶性的土壤。

二、 主要土壤類型

(一)垂直地帶性土壤

1、紅壤:

廣泛分佈於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植被爲常綠闊葉林,馬尾松以及灌叢草本。成土母質主要爲花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殘積和殘積坡積物。從紅壤的顆粒組成來看,各層次間質地相當均勻,說明成土過程中有紅壤化的性質。

2、黃壤:

黃壤分佈於山麓地形比較低平的部位,或發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質上,山地黃壤分佈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帶,局部地區可達1000米左右。二者母質大都爲花崗岩、砂岩、混合巖及第四紀風積物。

3、山地黃棕壤:

分佈於海拔800(900)~1200米地帶的各種母質上,植被爲常綠、落葉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現以三寶樹簡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寶樹簡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這兩處的土壤剖面爲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3

日期:2019年8月3日(陰、雨、晴) 調查人:張雅芸

土坑編號:00-3 土坑類型:對照剖面

土坑地點:三寶樹簡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質:沖積物+砂岩 指示動植物:毛竹子、灌叢、草木

排灌情況: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

土壤剖面圖Ao枯枝落葉層Ah有機質層 發 生層 剖面深度(釐米) 採樣深度(釐米) 顏色 質地 結構 乾溼度 鬆緊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體 侵入體 PH值

AoAhB1B2B3Bc 0-77-4141-7070-9191-140>140 5YR4/25YR5/47.5YR5/67.5YR6/85.5YR5/8 暗灰棕紫棕淡棕暗黃橙淡棕紅 中粘中重粘中粘輕粘中重粘 團粒塊狀塊狀塊狀棱柱狀 潤潤潮潤潮潤潮潮 鬆緊緊緊很緊 很多多少無無 多多少無無 無 無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4

日期:2019年8月3日(陰、雨、晴) 調查人:張雅芸

土坑編號:00-4 土坑類型:對照剖面

土坑地點:三寶樹簡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 指示動植物:純柳杉林

排灌情況: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

土壤剖面圖Ao1Ao2AhABB1B2B3 發 生層 剖面深度(釐米) 採樣深度(釐米) 顏色 質地 結構 乾溼度 鬆緊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體 侵入體 PH值

Ao1Ao2AhABB1B2B3 0-33-77-2323-3838-5353-71>71 7.5YR4/47.5YR3/47.5YR5/610YR5/82.5YR6/6 暗棕棕淡棕黃棕淡黃棕 較粘較中粘較中粘中粘重粘 團粒小團塊小團塊小團塊團塊 溼潮潮潮潮潮溼 鬆鬆鬆鬆緊 多多多多多 很多多多多多 無 無

由表3和表4可知,山地黃棕壤全剖面呈較強的酸性反應。有機質全氮量含量較高。這說明,山地黃棕壤,隨氣候的冷溼,生物小循環的速度減緩,水解性酸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代換性酸明顯降低,代換量不高,吸收性複合體不飽和度達80%以上。土壤酸度以活性鋁爲主。

4、山地棕壤

分佈於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爲落葉闊葉林,由於森林植被遭受破壞,目前大都成爲灌叢草類,母質主要爲砂岩,板岩的坡積物,局部地區以風積物爲主。現以大月山去五老峯小路旁的土壤剖面爲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5

日期:2019年8月6日(陰、雨、晴) 調查人:張雅芸

土坑編號:00-5 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去五老峯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處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棕壤 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 指示動植物:黃山鬆、灌木、草本

排灌情況: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

土壤剖面圖AoAhB1B2 發 生層 剖面深度(釐米) 採樣深度(釐米) 顏色 質地 結構 乾溼度 鬆緊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體 侵入體 PH值

AoAhB1B2 0-77-2828-68>68 7.5YR2/27.5YR5/610YR5/8 黑棕淡棕黃棕 中粘中重粘重粘(有石礫) 團粒小團塊團塊 潮潮溼溼 鬆緊緊 多少少 很多少很少 無 無

由表5可知,山地棕壤的特點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粘粒下移現象不甚明顯;由於山地降水較多,物質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應,土壤代換量不高,吸收復合體不飽合;代換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鈣的含量遠比前述土壤爲多。

(二)、非地帶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這類土壤分佈於山地比較平緩地段,植被爲茂密的山地草甸羣落。在生長季節中,土溫並不過低,草本植物生長高大而旺盛,不論地表或地下,都積累了大量的有機質,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過程旺盛,但由於暖溼的生長季節不長,土壤經常保持溼潤,有機質分解緩慢,較深的土層,積聚了大量的有機質,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質層。現以大月山水庫下游海拔1100米處的土壤剖面爲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6

日期:2019年8月6日(陰、雨、晴) 調查人:張雅芸

土坑編號:00-6 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去五老峯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處 地形部位:水庫下游

土壤名稱:山地草甸土 地下水位:高

母質:坡積物 指示動植物:灌木、莎草、箭竹

排灌情況:週期性滯水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

土壤剖面圖AoAhAh1J 發 生層 剖面深度(釐米) 採樣深度(釐米) 顏色 質地 結構 乾溼度 鬆緊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體 侵入體 PH值

AoAhAh1J 0-66-2929-61>61 7.5YR4/47.5YR2/210YR5/2 棕黑棕灰黃棕 輕粘中重粘中重粘 團粒小團塊塊狀-棱柱狀 潮潮溼溼 很鬆稍鬆緊 很多多中少 很多多少 無無鏽斑 無無無

由表6可知,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較高,特別是表層,隨深度增加,粘粒下降,這可能由於表中礦物粘化過程相當快,但小於1微米的粘粒含量,除表屋外,均較其它土壤偏低。

2、山地沼澤土

該土類分佈於地勢平坦、低窪,容易積水之處,其有機質含量較高,粉砂粒含量也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時期積水,土壤有機質分解程度較強,呈酸性反應;水解性酸較高,且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

3、古紅土

古紅土在我們8月2號實習的那個點上有出現,它分佈在海拔1088米處,植被爲針闊混交林和灌木草叢。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廬山地殼運動擡升的結果。第三世紀來,廬山氣候溼熱,風化殼粘粒含量高,較粘重,擋水效果明顯,水只能從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動,形成還原環境,氧化鐵還原,三價鐵還原爲二價鐵,二價鐵溶解性強,二價鐵流去,顏色變淡,初步的網紋層爲白色。另外,在1000多米還有網紋層,說明這是廬山在擡升過程中形成的。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I

日期:2019年8月2日(陰、雨、晴) 調查人:張雅芸

土坑編號:00-I 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簡易公路去植物園小路50米海拔1088米處。 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棕壤+埋藏古紅土 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古紅土 指示動植物:松木、灌木、草本

排灌情況:良好 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

土壤剖面圖AhABBB1B2 發 生層 剖面深度(釐米) 採樣深度(釐米) 顏色 質地 結構 乾溼度 鬆緊度 孔隙 植物根系 新生體 侵入體 PH值

AhABBB1B2 5-2525-4343-7878-95>95 5YR5/25YR4/65YR5/85YR6/82.5YR5/8 灰棕紅棕淡紅棕暗黃橙淡棕紅 輕粘中粘中重粘中重粘重粘 團粒小團塊團塊塊狀大塊狀 潤潤潮潮溼潮潤潮潤 很鬆稍鬆稍鬆很緊很緊 多多中少少 很多多中中少無 無 無

由表I可知古紅土的典型特徵是有網紋層。

三、土壤的垂直分佈規律

廬山在“中國土壤區劃”中,屬於中國紅壤及黃壤帶中的華中山地紅壤、山地黃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區。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積階地爲紅壤和黃壤分佈區域;400--1200米之間山坡地帶,爲黃壤和棕壤的分佈區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爲山地棕壤和亞高山草甸土分佈區域。

廬山地貌實習報告

1、實習時間:2019年8月1日至2019年8月8日

2、實習內容:廬山地貌狀況;廬山構造地貌類型;廬山谷地地貌類型;廬山河流襲奪情況。

3、實習路線:8月4日:牯嶺——漢口峽——大校場——蘆林盆地;地貌實習。8月5日上午:牯嶺——西谷——錦繡谷——仙人洞——黃龍潭;地貌實習。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峯;地貌實習。8月7日:三疊泉;地貌實習。

一、地貌概況:

廬山是由北東——南西向斷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斷塊山,平面形態呈腎形,中部寬而向東北和西南逐漸收窄,長20多公里,最寬10多公里,最高峯爲漢陽峯,高1474米。山體內的褶皺。斷層和單斜構造地貌都很明顯。此外,還有尚在爭論中的第四紀山嶽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質學家李四光經過反覆考察和研究,認定廬山第四紀時發生多次冰川,並命名爲:鄱陽冰期、鄱陽—大姑間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廬山間冰期、廬山冰期,爲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構造地貌類型:

由構造(褶皺和斷層)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五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漸降低,山脊之間爲谷地,主要有四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東——南西走向。

(一)、褶皺構造地貌分述如下:

1、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峯,進行地貌實習。五老峯單面山:它由五老峯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斷層陷落於山南。

2、青蓮寺——七裏衝向斜谷:位於大月山與五老峯之間,發育在三疊泉向斜構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構造控制,走向北東——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組成。

4、8月4日:牯嶺——漢口峽——大校場——蘆林盆地,進行地貌實習。大校場(谷地名稱)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與女兒城之間,後者位於虎背嶺與牯嶺之間,成因是牯嶺向斜兩翼的軟弱岩層受外力的強烈侵蝕,破壞而成,地貌特別低下,故成爲谷地。

5、女兒城(山名)及牯嶺次成山:位於蓮谷——東谷的兩側,是牯嶺向斜的兩翼,由於岩石堅硬未被侵蝕而成爲低矮的山嶺。故稱爲次成山,山嶺的相對高度不大。

6、東谷:(又稱中谷)——蓮谷向斜谷:受牯嶺向斜控制,位於女兒城北側。兩谷地本來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峽斷層的錯動影響,故使蓮谷向東北傾斜。

7、虎背嶺單面山:它是虎背嶺倒轉背斜北翼斷陷後殘留的南翼,成爲單斜層及單面山。

(二)、斷層構造主要地貌如下:

1、虎背嶺斷層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嶺北側的蓮花洞大斷層把虎背嶺錯開,使其北翼斷落而成,該斷層崖在石門澗和蓮花洞一帶高達1000米,向東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斷層崖呈階梯狀,如好漢坡一帶呈二級階梯。

2、五老峯斷層崖地貌:因廬山壟正斷層切過五老峯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峯、海會一帶崖高達1000米,向東北方遞降,斷層崖亦分2~3級,斷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蝕,形成許多埡口,所謂五老峯就是五大埡口之間的山峯。

三、谷地地貌類型:

(一)、成因:發源於廬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軟弱岩層和地質構造發育,其流向主要是北東——南西,其次是橫切構造的而較新發育的河流。它們流向大都與上述流向垂直。

(二)、形態:河谷的形態十分特殊,這就是上游爲寬谷,下游爲峽谷,兩者之間出現裂點和瀑布。

1、寬谷:多發育在軟弱岩層之上,與地質構造相適應,且與岩層走向一致,谷寬而淺,谷地內覆蓋着第四紀堆積物。

2、峽谷:表示第四紀地殼上升,河流強烈下切而成。峽谷谷坡陡峭或階梯狀,縱比降大,多裂點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徵。

(三)、寬谷和峽谷的比較

1、寬谷是早期發育的老河谷,發育時間較長,它是在地殼穩定、地勢低矮的條件下形成,說明寬谷形成之時的當日廬山,高度比現在低矮得多。說明寬谷生成之後,廬山曾經發生強烈上升。

2、峽谷是年輕河谷。是在地殼強烈上升和河流復活下切而成的,說明寬谷生成之後,廬山曾經發生強烈上升。

3、從寬谷的高度和峽谷的下切深度表明,廬山上升量由中部向東北部遞減。

4、廬山之北的平原地帶,由於地殼下沉,河流下切成爲沉溺河谷,有的河段被長江的河漫灘或自然堤隔開而成爲湖泊,如九江附近的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

5、廬山河流帶出的物質出山後,在出口外圍堆積成扇形地,這些古扇形地受切割後,成爲階地狀,約有3級。

三、河流襲奪

1、8月5日上午:牯嶺——西谷——錦繡谷——仙人洞——黃龍潭;地貌實習。錦秀谷襲奪河:西谷原來由虎背嶺南側向南西流入石門澗,但在天橋附近被向北西流的錦秀谷襲奪,證據:

①、花徑風口:風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內堆積物又與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紅色——棕黃色砂礫層及棕紅色網紋紅土風化殼。

②、天橋襲奪灣及裂點:在裂點(天橋)以上爲寬谷(西谷),以下爲峽谷(錦秀谷)。

襲奪時代爲晚更新世之後,理由是裂點上溯不遠,西谷內由晚更新統棕黃色堆積物所覆蓋的谷底未受明顯的破壞。

2、8月7日:三疊泉;地貌實習。三疊泉襲奪河:原來的青蓮寺河向北東流,在三疊泉附近被向南流的河流溯源侵蝕,襲奪了青蓮寺谷,河流成直角拐彎,河流襲奪後,裂點向青蓮寺谷上溯2公里之遠,河流下切深度達150——300多米,可見襲奪時間應早於錦秀谷。

3、8月4日:牯嶺——漢口峽——大校場——蘆林盆地,地貌實習。東谷支流襲奪河:該小河切穿插女兒城山嶺,襲奪了大校場河上游,使大校場河上游原來向南西流入蘆林盆地的,現向北西流入東谷,造成漢口峽。

河流襲奪原因分析:廬山上升之前,山體內的河流已發育爲成熟的老河谷階段,即河流循軟弱岩層發育和沿岩層走向(作北東向或南西向)流動。當山體上升後,新出現的北西向或南東向河流溯源侵蝕,由於它的流程短和縱比降大,故襲奪了北東——南西流向的河流。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外險內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峯等多種地貌。主峯——大漢陽峯,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峯便有171座。羣峯間散佈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廬山奇特瑰麗的山水景觀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三]、結束語:

——廬山的自然美景,孕育滋養了廬山豐富的歷史文化,二者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充分體現了廬山作爲天下名山的獨特的魅力。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對廬山的世界性價值給予的評價:“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