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實習報告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18K
本文目錄北京實習報告北京生態實習報告詳細內容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05級學生野外地質實習報告北京畢業生實習報告

xx年暑假,系裏爲大家安排了前往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的幾個研究所的認識實習,這對我們0111的同學來說是一個難得機會。三年的大學生活已經過去,不少同學都面臨繼續深造或參加工作的選擇,然而,大多數同學對計算機專業的認識還只停留在書本理論上,對於如何應用學到知識,以及現代社會需要什麼樣的計算機人才還是知之甚少。所以,大家急需這樣一次對能夠本專業研究和應用現狀進行系統全面認識瞭解的機會。

北京實習報告4篇

參加這次實習的共一百一十多人,約佔全班人數的百分之九十,系裏對這次實習活動也十分重視,由班主任盧賢若老師,周英華老師,教學祕書李勝柏負責整個行程。

8月1日到達駐地——青年公寓,報道之後,老師把實習的具體安排以及實習期間的生活、出行等事宜向大家做的詳細的介紹。

8月2日,實習正式開始。

首先參觀的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是中國信息與自動化領域骨幹研究所,以智能信息處理、複雜系統與智能控制爲主要研究方向,是集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到生產經營於一體的新型科研機構。現任所長譚鐵牛先生,是中國科學院傑出的青年科學家“百人計劃”入選者。1999年5月,自動化所進入國家知識創新試點工程中國科學院北京信息科學研究與開發基地。

我們分組參觀了自動化所的主要實驗室,其中象身份識別、交通自動控制系統等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大家與自動化所的研究員和學生展開的熱烈的討論。

接下來去的是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聲學研究所成立於1964年7月,建所初期設有水聲學、空氣聲學、超聲學三個學科方向,以後逐步發展爲有近20個分支學科的門類齊全互相呼應又有重點的學科網。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聲場聲信息研究和數信號處理研究,覆蓋的主要領域包括:水聲物理與海洋聲學,水聲技術與水聲信號處理,語言聲學與語音數信號處理,聲學微傳感與探測技術,噪聲控制與音頻聲學,超聲物理與超聲電子學,數音頻視頻技術,數系統集成技術,寬帶多媒體通訊技術以及非線性聲學等。在中科院整體定位的要求下,聲學所的領導集體根據自身優勢和社會需求,繼續堅持聲場信息和數信號處理兩個研究方向,把自己的發展目標確定爲:在聲場聲信息和數信號處理研究領域建設以基礎性研究爲先導,以高技術研究和發展爲主體的國家隊。既研究和解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中提出的具有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和綜合性的聲學和數信號處理理論與工程,問題又在國際學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此行需要重點了解的兩個所——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這也是許多希望繼續深造的同學所向往的研究所,他們代表了中國計算機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是一個以計算機科學理論和應用研究爲基礎、以計算機軟件研究開發和高新技術的產業建設爲主導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目前,軟件所的研體系分爲軟件基礎研究、軟件高技術研究和軟件應用研究三大部分,設有十幾個研發部門(實驗室、中心)。建所近二十年來,特別是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以來,軟件所在計算機科學和軟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獲院、部級以上成果獎23項(全部爲第一完成單位),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尤爲值得一提的是,自國家自然科學獎設立至今,計算機領域唯一的1項一等獎和5項二等獎中的2項,都出在軟件所。

進入21世紀,以互聯網爲代表的信息技術與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使軟件技術和軟件產業成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核心與主導,也爲軟件所新的跨越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在新的形勢下,軟件所的定位是:面向軟件技術未來,從事計算機科學理論研究和軟件高新技術發展的綜合性國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創建於1956年,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在計算所,誕生了我國第一臺通用數電子計算機,並形成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機的研發基地,我國首枚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也誕生在這裏。

計算所是我國計算機事業的搖籃。從計算所陸續分離出中科院微電子學研究所、中科院計算中心、軟件所和網絡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從計算所分離出來的企業累計有30家以上,誕生了諸如聯想、希望、曙光、華建等高技術企業,中關村的許多it企業都和計算所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緣關係。

計算所現有六個研究室和一個工程中心,並孵化了若干家高科技公司,形成了科研、產業一條龍的良好態勢。現階段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有:cpu和soc設計、高性能計算與網格計算、網絡化與數化技術、知識處理與智能化internet軟件等。

1998年,計算所成爲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首批試點單位。幾年來,計算所堅持xx對中科院提出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三性原則,堅持新時期辦院方針,以“着眼國際前沿領域,關注國計民生,推動中國信息產業”爲己任,本着“創新、求實”的理念,正逐步建設成爲世界一流的科研學術機構。

同學們在計算所和軟件所不但看到了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先進的科研成果,還聆聽了幾位研究員爲大家做的精彩紛呈的學術報告,會()上同學們積極提問,氣氛十分熱烈。會後,感興趣的同學還了解了在計算所軟件所深造的詳細情況。

8月7日,爲期一週的認識實習正式結束。在一個星期的參觀學習中,大家不但認識到自己在理論知識方面的欠缺,而且還意識到只有與科學實踐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自身素質有較大的提高。大學生活還剩最後一年,大家更加認清,要抓緊時間,珍惜學校創造的良好環境,不斷充實自己,以便在一年後能以更加積極的姿態面對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面臨的挑戰。

在此,要特別感謝負責此次實習的三位老師對大家無微不至的關心,沒有你們,我們也不可能擁有這樣美好的經歷,謝謝。

北京生態實習報告詳細內容北京實習報告(2) | 返回目錄

北京生態實習報告詳細內容

實習路線:逸夫二樓-燕南園-北大西門-蔚秀園-承澤園-海淀公園-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頤和園南如意門-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頤和園東宮門-萬壽山北坡主要內容:一.關於尊重自然:就實習路途中所遇到的植被情況進行分析二.關於改造:就京密引水渠和海淀公園改造後羣衆的反響進行分析三.關於管理:就燕南園、蔚秀園頤和園的管理進行分析四.關於調查方法和問題:總結XX年4月6日,李迪華老師帶領我們選修城市生態學課程的同學,進行了本學期第一次教學實習。本次實習首先在校內進行觀察,然後從東門出發,經蔚秀園、海淀公園、六郎莊到達頤和園。途中,我們不僅見到了北大附近密集的居民區這些典型的城市元素,而且也經過了四環綠化隔離帶等自然氛圍濃厚的地區,這樣,我們既可以親身體驗城市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差異與協調的共存,又可以通過採訪來了解城市中生活的居民對周圍生態環境的看法。另外,本次實習途經很多近些年發生巨大改變的地區,根據老師的講解和我們對周圍居民的採訪以及親自觀察,加以對比思考,我們也更容易發現目前城市生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城市居民更喜歡什麼樣的居住環境、周邊環境。我想這些對將來從事規劃師職業的我們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的。在行進過程中,有許多平時經常見到的事物,在實習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卻突然間引起了我的很多感想,下面,就按照行進路線談一下本次實習中我的感想。一.關於尊重自然首先,是圖書館東北角的那片三角狀草坪,雖然面積並不大,但是依地形自然而成的不太規則的形狀——類三角形——卻使它讓我心頭一震。在人工草坪剛剛興起時,偶爾見到一、二塊整齊的綠茵,還覺得有點賞心悅目,畢竟,少見的規則形狀讓人看了有一定的興奮感。然而,當所有的設計師都企圖用這種簡單的方式博取人們的這種興奮感、而使這種綠茵“雨後春筍”般的建設起來時,人們的這種興奮感卻被單調感和厭煩感所替代。(圖)類三角形草坪(a)的確,現在的綠地,基本都是刻意追求的正方形、圓形或者非常規則的多邊形,我很難想到除了單調以外的詞語來加以形容,於是我不禁想問:真的只有規則這一種選擇麼?不可否認,整齊的綠地讓現代化的城市更添亮彩,規則的形狀讓城市更有秩序,鍾愛這種綠地的人也有一定數量,因此,在市中心,特別是在繁華的商業區、政府機構的所在地,建設幾個整齊的草坪能夠把城市景觀點綴得更好。但是,一旦這一理念不加控制,使所有的草坪都變成了這樣一個形狀,上面所說的單調就來了。另外,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節奏下人們繃緊的神經也需要大自然來調節,處處受到約束的思想也會渴望自由和靈活,然而“規則”在這種情況下是完全起不到作用的。所以,我覺得,在普通的地區,特別是以生活爲主要活動的居民區,並不需要把大量的草坪“格式化”,只要把空閒出來的土地加以規劃,種上草籽,由居民自覺維護就可以了,這樣才能讓自然化最大程度的接近人類。在這個問題中體現出的理念主要是以自然爲本,不應過分強調人類的因素,更不應該把人的意志強加給自然,因爲有時,人類並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恰恰大自然認可的纔是人類所需要的。(圖)野外植被的旺盛生長(1)這一點在燕南園體現的很好。當我進入燕南園時,第一感覺這裏像是一片農莊。這裏的植被大部分是自然所成,而且隨便找個地方蹲下觀察便可以找到很多叫不出名的植物,因此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很多,而且這樣的植物分佈才能體現出大自然的意願:譬如,車前草總是分佈在路兩旁人們走過的地方附近,這一自然規則恐怕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體現。而一些種在別墅前花園裏的植物,雖然是人爲栽種的,可是卻與自然結合一體,看不出一點矯作的痕跡。(圖)燕南園初春的植被(2)當時我想,爲什麼同是在北大校內,唯有燕南園內的植物不用任何人工澆灌就可以旺盛的生長呢?聯繫了晚些時候到達的綠化隔離帶我纔想清楚了其中原由。(圖)綠化隔離帶(e)爲什麼綠化隔離帶的護坡剛建成不久沒有任何的人爲干預就長滿了各種植物呢?原因就是,它是靠自然播種、自然灌溉、自然生長所得的天然植被,它的植物種類、生長規模都是經過自然選擇,確實是最適合於當地的自然環境,而且植物的驗替次序也是按照灰藜、莧菜等先鋒植物——即生命力頑強的一年生植物到多年生植物的,既然我們讓大自然自己進行選擇,它自然會選擇那些最適合本身發展的植物、那些最適合於當地的自然環境了。這也正是燕南園植被繁茂生長的祕密所在,正因爲燕南園沒有人進行所謂的“植被管理”,它才成了自然的寵兒,生髮出一片永遠自然的綠色。在這裏我不禁聯想到了實際生活中,我們城市綠地所用的植被,全部是依照人類的意願所選定,完全沒有把自然放在眼裏,最直觀最典型的應當數在北京這種極度缺水的城市中種植耗水量極大的草皮的做法。結果呢?不僅草皮奄奄一息,絲毫沒有改善環境,還白白浪費了大量資金。(圖)自然植被的魅力(3)可是,如果我們仔細想想,這樣的事情還少麼,除了植被方面的例子,又有多少是人類偏要違背自然規律辦事呢?城市生態要改善,不是隻需要資金的支持,只有學會依自然規律做事,向自然靠攏,我們所營造的生態環境纔可能長久的保持不衰。二.關於改造路過許多經過改造的地方,譬如海淀公園、京密引水渠,均是在近年經過較大的改造工程,通過對附近居民的採訪,我得知了他們對這些改造工程的認可程度。京密引水渠經過多年逐段改造,現在已經初見成效。工程的原始目標是減少水渠的滲漏使北京地區的輸水成本進一步降低,據資料稱:“完成京密引水渠40公里的節水技術改造,每年可以減少滲漏損失1000萬立方米。”可以說,原始目標已經達到。而且同時,水渠的改造,又帶來了極大的生態效益,沿岸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採訪了兩個散步的老人,他們都是手持一部收音機在渠邊悠閒的散步,當我問道他們對水渠改造有什麼感想時,他們都說,經過改造,渠水比幾年前更加清澈了,而且周邊的環境也好多了,周圍的老人每天散步時看着周圍的景色,心情都很舒暢,而且孩子也都在周圍嬉戲,有時,爺爺帶着孫子散步,看着孫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跑來跑去,他們感到很高興。而且聽說這項工程每年能夠節約大量的資金,他們更認爲工程好處很多。但是,他們也指出,看到水中的水草越來越少,他們感覺不太舒服,他們說,總是感到水渠改造帶走了什麼。望着老人遠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到,如果在人工化改造水渠的同時我們能保持最根本的自然原貌,那麼這些懷舊的老人便不會有這些失落感了,當然,後代人也便能知道京密引水渠改造前的自然原貌了。(圖)改造後的京密引水渠(b、c)而當這個問題問到孩子,他們則是完全的肯定水渠,他們說平時可以在渠邊玩耍,可以捉魚。有一個農村來北京的孩子,當我們問他是否想家時,他說:“我特別想家鄉的山,樹特別多,一棵挨一棵,還有松鼠,有小蛇,我還抓過一隻松鼠,特別好玩兒。”不過,當我們問他是否想從北京回家時,他又說:“不想走,我覺着北京也好,有高樓大廈,有汽車……”看來,孩子們既需要城市的現代化,又絕不可遠離自然的和諧。我們在把城市建設得越來越現代化的同時,絕對不能不進行自然景觀的保護。只有讓自然存在於現代化的每個角落,我們的城市改造纔可以稱得上成功。(圖)海淀公園的兒童娛樂區(d)而距離北京大學較近的海淀公園的改造則是另一種思想。它側重的是直接面向居民需求方面的發展。經過改造的海淀公園擁有大量的綠地,使得整個公園區的空氣從早到晚都能夠保持清新,一位老年人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我一年四季都來這裏晨練,晚上吃完飯也常過來溜達,就是覺得這兒的空氣特別好,多呆一會兒,心裏更舒坦。”除了綠地,公園的其他硬件也十分齊全。特別是健身娛樂設施,更是能適應每一個人羣的需要。其中有面向孩子的兒童娛樂區,有面向老人的老年健身區,還有專門爲殘疾人設計的殘疾人康復區。而兒童娛樂區的地面更是在改造後,由水泥板改爲了軟泡沫型,使這一區域更加安全,更加適合兒童這一特殊人羣。一位帶孩子來玩的阿姨說:“海淀公園改的挺好,原來孩子玩的時候,我總不放心,得在旁邊一直盯着,現在好多了,只要他不爬高,我基本不用*心。公園裏空氣也不錯,冬天最冷的時候,我也每天帶孩子來這一趟。”她還表示,雖然家裏沒有殘疾人,可是,她認爲增加殘疾人康復區非常必要,她覺得這樣才能體現出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更能讓他們鼓起戰勝困難的勇氣。我認爲,無論哪種性質的改造都要以人爲本,處處體現人的需要,這樣的改造纔是成功的。三.關於管理在實習中我發現有許多在我看來生態環境很好的地方居住的居民對那裏的環境並不是很滿意,在我仔細詢問之後才知道在過去,那裏的環境其實更好,由於管理不善才下落到現在的水平。既然建設了很好的生態環境,投入的資金一定不少,但是,管理者卻忽視了建設之後的管理工作,使得用大比資金建設起來的良好環境,因花費較少的管理維護不周而大幅惡化。譬如我在前邊曾經盛讚的燕南園和蔚秀園裏便有幾位老人對社區的管理工作表示不能滿意,有一位大爺便感慨的說:“我還沒退休的時候,這兒的環境真是不錯,本想退休之後在這享清福,沒想到這的人越來越多,管理又跟不上,現在真想倒退幾年呀!”建設當然重要,但如果沒有配套的管理手段,即便建設得再好,還最終會變回原樣甚至更糟。頤和園的管理者使我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古人爲我們在山上留下的保持水土階地,其實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遺產,但是,管理者卻只爲了遊人眼睛的一絲快感就將這寶貴的遺產全部剷平,而後又種上了極不適合北京這種乾旱氣候生長的草皮。且不論維護草皮所需的鋪設水管和運水灌溉的成本、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態破壞、草皮與山上喬木無法共存的矛盾,單是剷平階地這一項,就使現在的頤和園離真實的頤和園又遠了一步,古人的許多傑作正是被這樣一些自以爲是的管理者摧殘掉的。我覺得,管理者,特別是這種不可再造的景觀的管理者,應該時時注意保護,切不可根據自己的意志,去改變景觀的原貌,這不僅有利於保護遺產,而且也有利於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四.關於調查方法和問題由於這是我的第一次實習,對於實習方法、調查技巧沒有什麼積累,因此,這次實習中,我覺得學到了很多,對一些過去的方法也更加重視了。首先是對比的方法。許多事物只搞正面調查或許能得知它現在的情況,但是不經與過去的對比,我們卻始終無法瞭解它的發展趨勢。我想,調查的最終目的應該是預測未來,爲實際服務,而要預測未來則一定要掌握髮展趨勢。譬如,前邊提到的燕南園和蔚秀園的問題,如果不與過去的情況對比,我們是不可能認清問題所在的,我們只會一味的認爲,兩者的環境現在很好,而且將會一直好下去,這樣管理的問題就被不經意間忽略了。而有些時候,對比會幫我們更快的找到事物的癥結。當我們單獨看問題時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當我們把若干個問題、若干種情況聯繫起來加以對比,可能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另外一個是採訪的手段。很多情況下,我們喜歡自己查資料,但是,文的資料畢竟有滯後性,而且,普通民衆的個人看法也很難找到。而採訪,不僅直接、速度快,而且得到的信息貼近於生活,特別是要了解當地居民的看法時,自己查資料是無法得到所需信息的。總之,我認爲,沒有采訪的調查,是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調查的。有一個問題就是,京密引水渠的改造的確破壞了當地的自然原貌,因此生態系統的穩定也一定受到破壞。但是,當地的居民卻對這一改造十分歡迎。我有些迷惑,我們的改造,到底是應該追求居民的滿意還是應當追求自然生態的完美?參考文獻:1.俞孔堅李迪華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XX年1月《城市景觀之路》2.《首都之窗》XX年9月27日——10月7日《京密引水渠專題》共5篇3.圖片(1)(2)(3)由李迪華老師提供4.圖片(a)(b)(c)(d)(e)由曾辰騏同學提供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05級學生野外地質實習報告北京實習報告(3) | 返回目錄

一、前言

1、實習目的

本次的野外地質實習針對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05級學生。

這是一次地質啓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認識實習,重點要理解基本的地質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短期的野外實習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通時通過實習鞏固學過的《普通地質學》的課堂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對地質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

2、北京概況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北接灤平、豐寧、赤縣和承德等縣;西臨懷來、涿鹿等縣;南臨淶水、涿縣、永清、固安、廊坊及天津市的武清等縣、市;東與大廠、香河、三河、興隆和天津市的薊縣爲鄰。東南是一塊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稱北京平原,其形狀很象一個向羣山叢中突出的海灣,故有“北京灣”之稱。北京城座落在北京灣的西南隅。

北京市南起北緯39度28分,北到北緯41度05分,西起東經115度25分,東至東經117度30分,南北橫跨緯度1度37分,東西經度相間2度05分。北京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具有明顯的溫暖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形成的帶性植被類型爲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北京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山脈綿延,山峯林立,其中海坨山海拔2334米,爲全市最高點。地貌呈明顯的層狀結構,山區河流多爲成型河谷,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溫榆河,洵河和拒馬河。

北京有悠久的歷史,很早就有人類居住,曾發現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化石和山頂洞人遺址。全市面積16807.8平方公里,轄九縣十區,人口達1000多萬,是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城市,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交通運輸樞紐。

3、實習路線

本次實習共有五條路線。

6月25日:灰峪村口的採石場--灰峪村北西向一山坡--灰峪東山腰處--灰峪東山樑處

及從軍向北,向西遠眺--軍莊火車站南,鐵路剖面--鐵路隧道附近6月26日:軍莊以西,永定河邊的陳家莊-野溪附近--下葦甸村西公路邊--河東鐵路東面--鐵路隧道北口一帶6月27日:昌平一號隧道--龍山頂--十三陵水庫6月28日:房山區石花洞6月29號:周口店山口村東側--羊屎溝口--東山口花崗岩採石場

附:交通位置圖

二、地層

北京的地層發育比較齊全,除缺少震旦系、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統、三迭系及上白堊統外,其它地層都有發育,總厚度達六萬米以上。

1、元古界

北京的元古界缺失下元古界,中上元古界分佈很廣。

元古界的特點是在古老變質岩系之上發育的第一個蓋層,是一套巨厚的、完整的、沒有變質的沉積岩系。底部下部巖性以碎屑岩(礫岩、砂岩、頁岩)爲主,夾有白雲質灰巖及火山岩(安山岩、玄武岩),中上部以化學巖(白雲質灰巖、頁岩等)爲主,夾有少量的粉砂岩。

(1)青白口系(zq)

下馬嶺組(zqx)

本組特點是淺海相灰色,、黑色、黃綠色粉砂岩——頁岩組成頻繁、明顯的沉積韻律。巖性變化較穩定。沉積厚度116-458米,由東向西有逐漸增厚的趨勢,青白口以北最厚。

長龍山組(zqc)

本組底部爲含礫粗石石英砂岩;下中部爲灰白色薄——厚層石英砂岩(局部爲長石石英砂岩),夾黃綠色頁岩及粉砂岩,交錯層理髮育;上部爲黃褐、灰綠色薄——中層含礫鐵質石英砂岩及石英砂岩與粉砂岩互層含海綠石;頂部爲暗紫、灰綠及黃綠色頁岩。與下馬嶺組假整合在不同層位上。厚約20-191米。

景兒峪組(zqj)

本組底部爲石英粗砂岩(含灰巖角礫),呈現沉積間斷特點;下部爲灰色中至厚灰層巖或白雲質灰巖;中部爲黃綠色薄層泥灰岩或白雲質泥灰岩夾灰色灰巖透鏡體

;上部爲灰白、灰黃、紫紅、黃綠色薄層板狀泥灰岩、白雲質泥灰岩,緻密細膩,具有泥質條帶及縫合線構造。厚約76-204米。

2、下古生界

北京的下古生界巖性基本穩定,厚度不大,化石不夠豐富,代表一種典型的穩定淺海沉積。本區只有寒武系和中、下奧陶統,而上奧陶統及志留系(與華北廣大地區一樣)都不存在。

下古生界主要巖性爲砂岩、頁岩、豹皮灰巖、泥質條帶灰巖、竹葉狀灰巖、鮞狀灰巖和純厚石灰岩等,總厚約1600餘米。

(1)寒武系

下分三個統;

(1.1)下寒武統

昌平組即府君山組

本組主要由豹皮灰巖、白雲質灰巖及白雲岩等碳酸鹽岩石所組成。

巖性橫向變化大,厚約13.5到95米。

饅頭——毛莊組

本組下部爲角礫狀泥灰岩,含角礫泥灰岩;中部爲紫紅色頁岩夾砂質頁岩,泥質白雲岩與白灰質灰巖;上部爲紫紅色砂質頁岩、頁岩及綠色頁岩,夾薄層細粒結晶灰巖。與昌平組(府君山組)爲整合接觸,但局部有沉積間斷。厚約50-185米。

(1.2)中寒武統

徐莊組

本組以鮞狀灰巖爲主,可劃分爲五個沉積韻律。每個韻律起始於細砂岩,經鮞狀灰巖與細砂岩或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到大量的巨厚層鮞狀灰巖出現結束。厚約60-100米,與下浮地層整合接觸。

張夏祖

本組下部以泥質條帶泥灰岩夾頁岩爲主,有部分鮞狀灰巖,上部則以巨厚層鮞狀灰巖爲主,組成一個沉積旋迴,其中下部又可細分爲四個韻律,每個韻律起始於頁岩,隨之鈣質增高,出現泥質條帶泥灰岩與頁岩互層,韻律之末,出現了鮞狀灰巖與泥質條帶灰巖互層。厚約33-267米。

(1.3)、上寒武統

崮山組

本組下部爲灰色泥質條帶灰巖,鮞狀灰巖,條帶狀結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上部爲紫紅色粉砂紙條帶灰巖、鮞狀灰巖、結晶灰巖、泥質條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及少許鈣質粘土巖。厚約59米。

長山組

以綠灰色泥灰岩、淺灰色泥質條帶灰巖及竹葉狀灰巖爲主,下部有時夾少許灰綠色鈣質粘土巖;底部爲淺玫瑰色細晶白雲岩夾竹葉狀灰巖、竹葉狀礫石,具有紫紅色氧化圈。厚約29米。

鳳山組

本組上部爲灰色中層含白雲質灰巖、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夾竹葉狀灰巖及黑灰色薄板狀灰巖;下部爲灰色巨厚層泥質條帶灰巖,局部含白雲質,夾大量竹葉狀灰巖,底部見紫紅色含雲母鐵質條帶。厚約79-97米。

(1.1)上石炭統

下楊家屯組(太原組)

本組屬海陸交互相,以灰黑、黑色粉砂岩、頁岩爲主,夾有細砂岩、薄層泥灰岩1-2層。本組爲主要含煤地層。厚約38-17

6米。

(2)二迭系

(2.1)下二迭統

山西組(中楊家屯組)

本組爲陸相碎屑岩發育,下部主要爲深灰色粉砂岩,灰色細砂岩夾灰黑色粘土巖、灰色硬砂岩及1-4層礫岩,礫岩中常含鈣質結核。含薄煤層。厚約79-321米。

(2.2)上二迭統

雙泉組

本組主要爲灰綠、紫色凝灰質板岩和粉砂岩,中間常夾一層厚5-8米的灰白、綠灰色礫岩和砂岩。

4、中生界

北京的中生界沒有三迭系,只有侏羅系和下白堊統。

(1)侏羅系

侏羅系中統

髫髻山組

以中性爲主的火山熔岩及其集快巖、角礫岩與火山碎屑岩互層。與下伏地層九龍山組呈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觸,與九龍山以前地層均爲不整合接觸。厚約3000-4000米

附:各層的信手剖面圖及素描圖

三、岩漿作用及岩漿岩

北京的岩漿岩分佈很廣,在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許多岩漿活動,包括各種形式的噴出活動和侵入活動。不同時期的岩漿岩成分不同,加上產狀各異,使其岩漿岩不論從化學成分到礦物組成上,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岩漿岩。

1、侵入岩

根據巖體的接觸關係、地質構造對岩漿岩的控制因素、巖體的變質程度等可將北京地區的岩漿侵入活動分爲以下幾個時期:

(1)早元古代

本期的侵入岩主要爲超基性岩類和變質基性巖類。

超基性岩類中包括橄欖岩和輝石巖,多呈北東向小型巖體沿斷裂帶活片麻理侵入太古代的片麻岩中。

(2)中、晚元古代

本期的岩漿活動有侵入和噴出兩類。侵入岩體只發現有斜長環斑花崗岩體、四合村輝巖和紅石灣輝石巖等。

斜長石斑花崗岩體沿東西向基底斷裂侵入密雲羣沙廠組的片麻岩中,與片麻理斜切。巖體東西向延長,爲一北陡南緩,向南傾斜的不對陳巖脊。岩石的特點是具似斑狀結構,鉀長石斑晶爲卵形,外面包圍一圈更長石或中長石。巖體內有棱角狀片岩捕虜體。巖體被三次侵入。第一次是斜長環斑角閃黑雲母花崗岩,分佈於巖體的西部,岩石呈灰色或暗灰色。第二次是斜長環斑黑雲母花崗岩,爲巖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岩石呈紅色。第三次是中粒黑雲母花崗岩,呈紅色;中粒二雲母花崗岩,呈米黃色;細粒花崗岩,呈淺色。

四合村輝石巖體:呈脈狀侵入太古代密雲羣大漕組花崗片麻岩中。巖體主要由二輝巖和橄欖岩兩個巖相帶組成,但分異不好。岩石蝕變類型主要有蛇紋石化、滑石、蛭石化和綠泥石化等。

紅石灣輝巖體侵入於太古代角閃斜長片麻岩及花崗質片麻岩中的超基性岩體。巖體可分爲角閃單斜輝石巖、角閃二輝巖、角閃斜方輝石巖及橄欖輝石巖四個巖相。

2、噴出巖

(1)元古代的噴發巖體

屬中、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呈古火山頸相及海底噴發組產出,以火山角礫岩、安山岩及凝灰岩爲主。

(2)早侏羅世南大嶺組玄武岩

是一套經多次噴溢活動形成的玄武質熔岩流。每一噴發層厚度5米至15米不等,但都有底部小杏仁構造帶、中部緻密塊狀帶和頂部大杏仁構造帶等,杏仁體主要爲石英、玉髓、方斛石、蛋白石、綠簾石等。柱狀節理髮育,球狀風化明顯。

(3)中侏羅世髫髻山組火山岩

由一系列中性火山物質構成的礫岩、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互層組成。火山岩系得巖性和厚度變化都很大,岩石組成也較複雜,主要的有輝石安山岩、角閃安山岩及火山角礫岩等。

(4)晚侏羅世東嶺臺組火山岩

本組由一套酸性、中性及偏酸性巖類組成,主要以流紋岩、英安巖及粗面岩爲主,並形成相應成分的火山角礫岩和凝灰岩。

四、變質作用與變質岩

主要介紹太古代及早元古代的變質作用。

1、太古屆變質岩系

(1)密雲羣

北京出露最早、變質最深的岩層,屬於中深及深區域變質程度,巖性爲各類片麻岩及麻粒巖,普遍受較強的混合巖化作用。

沙廠組

巖性以角閃斜長片麻岩、黑雲斜長片麻岩爲主。混合巖化發育,主要爲陰影狀、條帶狀,其次爲星佔狀。

大漕組

巖性以黑雲斜長片麻岩爲主,夾大量花崗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角山岩和斜長角閃巖等,且縱向和橫向變化較穩定。

陽坡地組

巖性以黑雲斜長片麻岩、角斜片麻岩爲主。縱向變化較大,橫向變化較小。

密雲羣的三組從下到上,變質程度由深變淺、混合巖化由強到弱。各組段之間均爲連續過渡的接觸關係。

(2)張家墳羣

爲一套以片麻岩、片岩爲主,下部含較多的石英岩、大理岩的淺變質岩石。屬淺、中深區域變質

石城組

巖性以黑雲母石英片岩、黑雲角閃斜長片麻岩、花崗片麻岩夾石英岩爲主。

椴樹樑組

巖性以石英岩、大理岩爲主,還夾有板岩和片岩,最底部的局部地點可見厚3至4米的底礫岩。

殼主要由各種片麻岩、混合巖、片岩和大理岩組成,形成了很多礦產。沒有發現古生物化石遺蹟。

2、中——晚元古代

這個時期以巨大的下降運動及早期局部地區伴隨有海底火山噴發活動爲特徵,並形成很厚的海相沉積岩和局部的火山岩層。地質作用很少,岩漿活動微弱且範圍不廣。到萬元古代末期沒,北京和華北廣大地區一起變爲相對穩定的古陸。

生物界主要由微古植物和迭層石組成。化石成爲鑑定地層的重要依據。

3、早古生代

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炸,海生無脊椎動物繁盛,各種化石得到大量保存。寒武紀至中奧陶世,大部分地區沉沒於海底,形成了廣闊而穩定的淺海,動物界飛速發展。地殼活動相對微弱,巖相比較穩定。早寒武世海侵開始,形成以泥質和碳酸鹽爲主的沉積。中奧陶世,海侵達最大規模,形成代表淺海相的由淺水至深水的碳酸鹽巖相沉積。總之,海水由淺到深,沉積環境由動盪到比較寧靜,依次形成紫紅色頁岩,鮞狀、竹葉狀及塊狀石灰岩、白雲質石灰岩等沉積。

由於中奧陶世後,華北隆起,長期遭受剝蝕,因而缺失上奧陶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統。

4、晚古生代

北京經過近一億年的隆起和剝蝕,形成凹凸不平的地面,隨後是中石炭世頻繁的地殼升降運動,殘積了鋁鐵及粗粒碎屑的沉積,繼之海水侵浸大陸,形成粉砂質,泥質以至石灰質的沉積。一直到晚石炭世,均爲海水時進時退的海陸交互相沉積。

石炭紀海中各種無脊椎動物發育。陸生植物大發展,森林密佈。植物死後遺體被泥沙掩埋形成了煤。一直到早二迭世前期。到後期,氣候變幹,植物衰退,形成內陸盆地的碎屑沉積。

晚二迭世有微弱火山噴發,形成含火山碎屑以砂質爲主的沉積。

石炭二迭紀是地質歷史上第一個重要的造煤期。

5、中生代

三迭紀北京沒有沉積。進入侏羅紀後,早侏羅世又是一個重要的造煤期。

侏羅世裸子植物達到繁盛,真蕨類仍十分繁榮。爬行動物發生。

北京經歷了二迭紀末的構造變動後又經過三迭紀長期的剝蝕,進入早侏羅世,在低窪地區沉積了厚度不等的砂頁岩相。地殼活動增強,有間斷性的火山噴發。之後,形成了許多短陷盆地,盆地中接受了周圍高地帶來的泥沙、礫石,在潮溼而溫暖的氣候下又是一個利於植物大量繁殖的時期。這就是地質歷史上第二次重要的造煤期。

進入晚侏羅世,在早期岩漿活動以酸性噴發爲主,形成一套流紋岩、英安巖、流紋質火山碎屑岩夾安山岩等沉積物。

早白堊世,一方面斷裂升降,一方面是酸性岩漿的大規模侵入活動。這是北京重要的內生成礦時期。

從zhong侏羅世到早白堊世期間曾發生不止一次構造變動,因爲中上侏羅統之間,上侏羅統與下白堊統之間及下白堊統與上覆第三系之間的一系列角度不整合。這次構造形成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大規模岩漿侵入岩體以及伴隨構造變動而使北京大部分地區擡升,構成了今日山脈的雛形。

6、新生代

這個時期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展,構造變動很強烈。

我國現代的地貌輪廓在中生代末就基本定型。

第三紀末,北京地區普遍上升,在廣大地區形成了侵蝕基準面。

第四紀地殼運動相對穩定,出現了人類。出現了着名的北京猿人,以及之後的山頂洞人。開始進入人類歷史時期。

第四紀發生了地史上最近的一次大規模冰川活動。北京畢業生實習報告北京實習報告(4) | 返回目錄

在3月初人文學院集體組織同學們去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進行參觀,在文學館裏我們親眼看到現代文學史上記載的作家們的珍貴遺物,瞻仰了他們的風姿,更多地瞭解到他們在文學上的突出貢獻,在講解員的解說中我們體會到現代文學殿堂的無限魅力,激發了我們這些學文學的歷史使命感。我們也要用自己的良心做慧眼,以自己手中的筆作工具來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揭露生活中的陰暗。思考昨天存在的問題呼喚更美好的明天。

通過在學校期間的實習,我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實踐能力得到增強,能夠把學到的理論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過程中我瞭解到許多關於學生的知識,逐漸熟悉他們的心理和行爲,知曉他們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