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4W

新聞專業主義是新聞工作者需要恪守的職業規範,它要求新聞工作者要以客觀的態度去報道事實,挖掘事實的真相,把事實的原生態展現在受衆面前。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新聞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聞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
新聞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範文一

根據新疆財經大學制定的學年實習計劃,我學 院組織我們新聞學專業的大三學生進行了專業實習。 此次實習採用小 組協作分散實習的方式,將班裏的學生按 5—7 人分爲一個小組,每 組設定一名組長,由學生自己擬稿、策劃、拍攝、編輯、製作,最終 完成小組的實習作品。

一、實習目的 首先,我們大三的學習已經結束,即將踏上社會,離開了書本, 我們對社會知之甚少,通過實習可以增強我們的時間操作能力,爲我 們投身社會進入工作崗位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是讓我們能夠較熟練地掌握攝像機的使用方法,學習拍攝 技巧,對大洋 D3 非線編軟件的使用有所瞭解,並且能夠熟練的運用, 讓我們能更好地將在書本上學習到的知識理論運用到實際操作之中, 達到學以致用,理論和時間的完美結合。 再次,通過實習可以培養我們的團隊精神,通過小組寫作,同學 之間相處將會更加和諧融洽。 最後,能夠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發現生活中他人未發現的亮點 信息,找尋前人沒有運用的角度去審視身邊的生活。在實踐中開拓思 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和風采。

二、實習過程 (一)策劃與構思 本小組由 7 名成員組成,有組長王楊,組員楊奕、張穎穎、張潔玉、萬玉來、馬明、塗宇鵬。大家協作以完成實習作品的各個環節, 無論是誰負責的工作,大家都會盡量趕到現場,以便能夠詳細地瞭解 每個步驟的操作。 爲了能夠更好地展現我們的思想, 我們決定拍攝一些別人常常忽 視的題材。就選題問題我們小組的成員在一起商討了很久,分歧一直 存在, 很難最後敲定。 最後組長王楊提議拍攝我們校園裏的拾荒者 (那 些在校園裏撿拾空瓶子和收集可回收垃圾的人) ,同時拍攝一些我們 學生的日常生活,以產生對比,反映他們與我們大學生生活的不同。 這項提議得到我們小組的一直贊成。 給我們所製作的 DV 短片命名成爲一項重要工作, 我們最初定的 題目爲《關注》 ,可是我們覺得這個名字不能表達我們所製作的 DV 短片的真正內涵,不能反映我們的真正想法,一次次的商討,一遍遍 的更改,我們決定使用《一樣的校園 不一樣的生活》作爲我們此次 作品的名字。在同一所學校,在同一個校園,我們大學生與那些拾荒 者卻有着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生活命運。 (二)採訪與拍攝 選題一經敲定,我們就開始着手拍攝事務,我們於 20xx年 6 月 29 日就從學院實驗室借來攝像機裝好電池,準備進行素材的拍攝。 我們經商議決定將在校 8 號公寓樓後存放撿拾來的可再回收垃 圾的那位老奶奶作爲主要的採訪對象, 另外在對校園中其他拾荒者進 行補充拍攝。由於我每年假期都會去家鄉的電視臺實習,對攝像機的 運用、 常規的拍攝技巧和後期製作比較瞭解, 並且也有了一定的經驗,於是小組決定由我主要負責拍攝任務, 組裏其他成員幫助我完成拍攝 工作。 可是,計劃歸計劃,現實總是會超越計劃之外。我們在第一天拍 攝時就遇到了困難,我們沒有找到預定的拍攝對象。起初,我們以爲 她已經在校園裏開始了她一天的工作, 但是我們轉遍校園也沒有找到 她的蹤影;後來,我們決定“蹲點”,就在她存放東西的地點等待她 的出現。 等待是漫長的,也是很考驗耐性的,我們在等待時看到了在清掃 7 號公寓樓下垃圾箱的一位老大爺。我們臨時決定先對他進行一個短 時間的採訪和拍攝,我們在學習《新聞採訪學》時老師曾講過,在採 訪一位陌生的對象前,首先要博得他的認同和好感。我們就先與他打 招呼、交談,並且介紹了我們的情況。很幸運,我們想將他記錄入我 們 DV 短片的請求得到了他的許可。之後,我們便順利的問得了他的 實際情況並且如願得拍攝到了我們想要的真實的畫面。 後來,我們又在校園裏四處尋覓對象,先後拍攝到很多的拾荒者 翻找垃圾桶和揹着裝有撿拾來東西的編織袋行走的寶貴畫面。 經過一番尋找,我們最終找到了我們要找的那位老奶奶,她佝僂 的背影讓我們很難開口說出我們的意圖。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和商討, 我們鼓足勇氣說出了我們的來意並且也得到了許可,可是,意外又一 次發生了,我們的攝像機電池沒有電了,計劃再一次被打亂,雖然我 們也與她進行了交談並且瞭解了她的情況, 可遺憾的是我們最終只記 錄下了她佝僂的背影和一些零碎的片段。後面的拍攝我們將場所改到了新城公園,裏面有很多學生在學 習,同時也有一些拾荒者,我們對這些畫面進行了記錄。後來遇到了 一位拾荒的阿姨,他對我們的拍攝很感興趣,欣然的接受了採訪,同 時也滔滔不絕的講述着她的家庭都和生活,其中我們想要信息很少, 出於禮貌我們耐心的聽完了她的講述。 經過兩天的辛苦拍攝,我們終於拍攝到了我們想要的素材,時長 達 1 小時 40 分鐘。 (三)剪輯與合成 拍攝結束後,我們就開始着手採集,新聞與傳媒實驗室的非編軟 件是大洋科技公司的,和我以前實習所使用的軟件不同,開始我並不 會操作,在萬鳳銀老師的指導下,我學會了使用 1394 採集法,簡單 而方便。 通過一個多小時的採集我們終於將拍攝的素材導入了實驗室 的編輯機素材庫中。 將素材採集完畢後,我們首先瀏覽了一遍,之後我對素材進行了 初剪,將拍攝的畫面中的一些過度曝光的、抖動厲害的還有一些由於 外界干擾所造成的無法使用的畫面剪掉,留下的有 41 分鐘。組長王 楊又對這 41 分鐘的素材進行了又一次剪輯, 留下了 10 分鐘左右的素 材。 這一階段,我們主要按我們最初的想法將所需的畫面進行排序, 重複或者是相似畫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這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心的 工作,在剪輯完的畫面中,每一個畫面都需要我們進行銜接,精細到 一楨一楨的剪,一遍一遍的反覆的看、剪、接,將我們想給人以衝擊的畫面添加特技,快放或者是慢放,有的畫面我們還運用了靜幀的效 果,以期得到觀衆的關注。最後我們配上了精心挑選的背景音樂。

三、實習結果 通過一週多的努力,通過我們小組的精誠協作,我們獨立的完成 了我們人生的第一部 DV 短片《一樣的校園 不一樣的生活》 。 四、實習總結和體會 (一)實習後的收穫 在上國小時,老師爲了讓我們能夠很好的記憶生詞和背誦課文, 曾告訴我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當然還有些牴觸情緒,現在方知 其中的重要含義,沒有實踐的理論永遠都屬於紙上談兵。實踐,自古 就被認爲是人成長的必修之路。 在我們沒有實踐經驗之前就不能說自 己是有能力的,否則那將只是誇誇其談。古人經驗可以證明,三國時 期馬謖失街亭的故事就可以證實實踐的重要性。 此次學年實習不僅給 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機會, 同時也讓我們更好的歷練 了自己,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爲日後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了 一定的基礎。 在這次學年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 首先,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關注他人未關注之現象,講述他 人未講述之事實。極大的擴展了我們的思維空間。 其次, 要學會與人相處、 與人溝通, 我們小組是由 7 個人組成的, 如果大家相互間不理解,不溝通,都秉持自己的意見不放鬆,那麼, 我們小組的工作將無法順利完成。再次,要學會相互配合、精誠合作。小組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特長,有的人善於策劃,有的人善於寫作,有的人善於拍攝,有的人 善於製作,有的人的想法能讓小組在遇到困難時順利過關,要是學不 會合作,各個工作環節之間沒有連接,那麼,工作也是不能很好的完 成的。 最後,對待工作要認真,實習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是細緻的,來不 得半點馬虎,否則就會出錯,一點小小的錯誤都會導致工作的延誤, 給團隊帶來損失。 (二)心靈感悟 在這短暫的實習過程中, 我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和完成工作後的 喜悅。同時,我也感受到了校園中那些拾荒者的艱辛和不易,體會到 生活中是會遇到諸多苦難和不如意,使我更加珍惜我現有的生活條 件,更使我深深愛上了新聞工作,堅定了我將來要致力於新聞工作, 反映社會現實的信念。 此次學年實習經歷將會成爲我人生中寶貴的一頁, 爲日後就業增 添信心,奠定基礎。

新聞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範文二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 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 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 的成長過程來說,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裏忙碌 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 着學習和工作。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 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 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 我們必須要做到 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 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臺,是展示自 己能力的舞臺。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 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 聞學, 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爲主的學科, 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 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 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 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 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 息,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 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 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 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 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 力, 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 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 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 接近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 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 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 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 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 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 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 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 爭做到“從羣衆中來,到羣衆觀衆去” ,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 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 個環節,俗話說: “文怕修改” ,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 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爲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 ,可以

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 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 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4、印刷出版 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 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真正做 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 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 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消息、綜合消息、 人物消息、 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 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 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爲一名記者 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 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 “識”“才”“學” 、 、 ,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適應 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 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新聞專業實習崗位工作總結範文三

一、我的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 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 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 學習的目的就是 運用, 就是去指導工作, 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 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 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爲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 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 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 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 走好,以後的路自然會暢通。

二、我的實習內容 據我所知,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 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 偏重於應用與操作。 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 課,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 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 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 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 程, 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 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 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 力爭做到“從羣衆中來,到羣衆觀衆去” ,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寫 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 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說: “文怕修 改” ,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爲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 “靈 魂” ,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 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 言。 我的實習單位是《滁州市廣播電視報》 。廣播電視報是週報,一個星期出一次報紙,周 期較長,而且時效性也不強,所以,廣電報並沒有專業的記者。我們的實習指導老師全都是 編輯,如果有新聞,也可以充當記者。我的實習指導老師是張銀川。

三、 我的實習收穫 從 9 月 16 日到 12 月 25 日,我在滁州廣播電視報社進行了爲期三個月的實習。在這段 時期內,雖然出去採訪的次數並不多,閱歷倒是增加不少,應該說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去 感受就會發現很多學問。 發覺書本所講的理論與實踐多少是有距離的, 我們學生要在實踐中 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起來並不是容易的事。 只有真正經歷過親身感受過才知道其中所蘊含 的道理。 以下是我的實習報告總結: 第一次進入廣電報社,發現它並沒有想象中的神祕。報社並不大,照排室、編輯部、 會議室等。前面說了,廣電報沒有自己的專職記者,所以編輯部五個編輯成了指導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主要實習內容就是報紙編輯。我的老師是張銀川。張老師外表很儒雅,爲人很謙 和,教給了我很多書本上沒有學過的知識。 因爲我們有五個人,編輯部有沒有多餘的辦公桌,會議室就成了我們的陣地。一天又 一天,我們坐在會議室裏,除了打掃衛生端茶倒水,基本上就是看報紙、校對……校對、看 報紙……看報紙、校對……有時也會去照排室,跟着美編學習版面的編輯,在此期間,我們 學會了用方正飛騰軟件編輯報紙,學會了如何掃描文件等等。 9 月 27 日,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日子,因爲那天,我終於盼來了傳說中的外出採訪,張 老師終於要帶我出去採訪了! 市中心血站在人民廣場舉行了一次無償獻血, 市交廣愛心車隊 集體獻血。到了地點,才發現,書上學的什麼如何提問啊、如何挖掘新聞熱點啊,全都是浮 雲,根本一點都用不上,理論只能與實踐結合才能發揮它真正的作用。還好,我一直是跟在 張老師後面,看老師是如何提問,如何拍照。回去以後,張老師讓我寫一篇短消息,幾百字 就可以了。誰知,寫了四百多字,竟然還被刪掉一半,在報紙上就拇指大的一片呀。而且 27 號的稿子,拖到 10 月 1 號才發。看來廣電報的時效性確實——很差。不過,不管怎麼說, 我的第一篇新聞稿件終於變成鉛字了,這也是一件挺讓人高興的事。 張老師是法治版的編輯,很少到外面跑新聞,我經常是跟着鍾成玉老師去採訪。鍾老師 經常說,做一名打大記者,文字一定要大氣,文章要寫出大記者的風範。在鍾老師身邊,我 學到了很多東西,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 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我曾採訪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老兵、滁州市市委 書記、安徽省副省長、抗美援朝的文藝兵、社會福利院、副市長等等,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 新聞稿件, 《一個志願軍了老兵的烽火記憶》《戰地黃花在朝鮮戰場怒放》《情牽朝霞暖 愛 、 、 系夕陽紅》等。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人物通訊的寫法。深刻地認識到 了作爲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 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 “識” 才” 、 “ 、 “學” ,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 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當我發現,我已經愛上了記者這個職業和這裏的生活的時候,離別的鐘聲也敲響了。幸 好,總有一些記憶駐留下來,總有一些感觸潛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併爲自己當初的 選擇和現在的進步感到驕傲。 最後,感謝帶我實習的老師和一起實習的同事們,是你們教會我如何做新聞,也帶給我 愉快的實習生活。

四.我在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實習發現, 自己還存在着不少問題, 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 “書到用時方恨少” 真是 。 學習涉及的面太窄,學到的知識太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聯繫實際的能力太差, 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一個知識儲備體系,用到哪學到哪。在採訪中,還 容易犯一些低級的錯誤, 一些先進的現代設備的熟練運用能力還不夠。 在今後還需要在各方 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儘可能完善自己。

五. 我對實習工作的一點意見 實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應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儘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 去,才能採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到現場採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儘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羣衆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 所報道的是老百姓犯罪關心的問題, 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 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

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採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實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 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製作的效率, 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映儘可能多的爲每一位採訪者提供鍛鍊平臺。 4.記者應當在採訪寫作中打破陳舊的模式,要富於創新思維。新聞單位要鼓勵記者開拓創 新,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模式所束縛,要創新思維,更新觀點。 5.新聞單位要儘可能多的給每一位記者提供一個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初學記者的經驗不 足,應當更多地接觸一些新聞的製作過程,運用到實踐中去,應該多動手操作。 總之, 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 它具有真實性和新鮮性, 時效性特強的學科, 新聞更是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應抓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深刻體會,認真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