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抗震救災倡議書(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6W

學校抗震救災倡議書 篇1

全院師生員工:

學校抗震救災倡議書(通用3篇)

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目前,黨和國家正在全力開展抗震救災工作。爲了協助政府抗震救災,與災區人民共度難關,院工會、院團委、院婦委會、院學生聯合發出倡議!號召全院師生員工向災區人民伸援手、獻愛心,以捐款方式爲受災人民提供援助!貢獻一份力量,溫暖一個家庭,送上一份真情,點燃一份希望!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區人民需要我們的無私幫助,災區人民需要我們的鼎立支持,災區人民需要我們每個人溫暖的愛心。自然災害突然襲來,地震無情人有情,請伸出我們善待和諧的雙手,獻出我們善待和諧的愛心,讓我們與災區人民攜手同心、衆志成城,共度難關,抗震救災,早日重建和諧家園!真誠地希望全院師生員工積極行動起來,爲地震災區人民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和責任!

目前,災區交通運輸渠道尚不暢通,目前只接收捐款。誠請廣大師生員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獻愛心,捐款數額不限。用我們的綿薄之力幫助我們的同胞!用我們的愛心溫暖我們的同胞!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捐款方式:現場募捐 集體募捐 個人募捐

現場捐款地點: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前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學校抗震救災倡議書 篇2

全體少先隊員們:

20xx,對中國人來說也許註定是經歷考驗的一年。5月12日,我們中的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親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據國家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7.8級地震,併發生了20xx多次餘震,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截止14日凌晨2時,初步統計已死亡近1萬4千多人,被埋28000多人,衆達2千萬人次之多。

讓我們以捐款方式爲災區困難羣衆提供關懷和援助,爲災區生活秩序的重建貢獻我們的力量。您所捐助的每一元錢都飽蘊着無價的愛心,都將化成一屢屢陽光,匯成一股股甘泉,給厄運中的人們以無限的力量。我們的心連在一起,就是一座愛的堤壩;我們的手牽在一起,就是一座情的長城!因爲你的援助,受災羣衆將有更多溫飽、失屋者將得更安全庇護、災區學生將重返校園、災區重建將得到更多保障那一顆顆期待幫助的心會永遠記住你們!災區的羣衆會永遠記住你們!歷史會永遠記住你們!

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時間就是生命,愛心就是希望,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同心協力,攜手並肩,危難中托起愛的方舟,盡一份綿薄之力幫助地震災區!讓我們用博愛的胸懷鑄就世間的真情,用奉獻的行動拯救寶貴的生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就一定能夠匯成愛的暖流,流進災區羣衆的心田。讓我們與災區人民風雨同舟,心手相連,共度難關吧!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學校抗震救災倡議書 篇3

各院(系、部)同學:

當祖國西南地區的同胞還在旱災肆虐的困境中等待甘露時,青海玉樹縣又傳來了7.1級地震的噩耗。北京時間20_年04月14日0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7)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玉樹藏族自治州簡稱玉樹州,位於青海省的西南部,平均海撥4000米以上,最低3510米,最高6621米,地處偏遠地區,經濟落後,交通不便,有10萬左右的常住居民。目前,玉樹地震遇難人員已達到1706人,失蹤256人,受傷12128人。

汶川地震後斷壁殘垣、佈滿傷痕的大地還在眼前,玉樹地震向人類作出又一次嚴峻考驗。我們的同胞又一次正在經歷着喪失親人、無家可歸等等我們無法想象的痛苦,我們無法爲他們分擔這一切,但卻有能力給他們一些幫助。一頂擋風的帳篷,一牀禦寒的被褥,一碗熱乎的麪條,一句真誠的問候,對於災區人民來說也許就是希望,就是明天!

災情嚴峻,而重壓當前,我們更要展現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危難之時,我們更應顯示出血濃於水的親密團結!天災面前,我們要更堅強,這纔是那個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壓不垮、打不倒的中華民族,這纔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精神!衆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後,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行動起來吧,爲抗震救災,幫助災區同胞重建家園出一份力。玉樹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中國,團結的中國!

我院團委將於4月24日在與西湖團區委聯合舉辦的“五四”紀念活動暨青年創意文化節開幕式上舉辦現場創意類作品義賣活動,有意參與的同學請向學生會報名,聯繫人:孫瀟娜1__。

院團委、學生會號召同學們在下鄉期間認真準備作品,將下鄉期間的作品捐獻出來,參加將於5月下旬舉辦“四月鄉風”抗震救災專場藝術品拍賣會,目前活動正在籌備過程中,收、審作品方案將於5月上旬公佈。

根據抗震救災指揮部要求,除直接參加抗震救災和確有工作需要赴災區的人員外,近期不要自行安排慰問組、非救援車輛等前往災區;非緊急救援人員、志願者等在現階段不要自行前往災區,以支持災區的抗震救災工作。

倡議人:__

時間:20_年_月_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