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精選19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23K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

《孔雀東南飛》這部文學作品,是保存下來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原題爲“古詩爲焦仲卿妻作”,講述了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悲劇。魯迅說“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這個愛情悲劇的骨架被亦柔亦剛之美填充着血與肉,極富浪漫主義的將“雙飛鳥”“自名爲鴛鴦”的結局與“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的起興開篇首尾呼應,緊緊地將讀者的心絃扣住,不僅讓人欣賞“有價值的東西”的美,還讓人忍受愛情這“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的痛苦,是美與悲結合完美的文學作品。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精選19篇)

本文語言接近口語,而且註釋較詳,學生易讀懂詞句。且本文故事情節在民間廣爲流傳,被改編成戲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影響深廣。同時全詩篇幅較長,不宜在課堂內串講。因此,教學本文可從語境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揭示主題思想。在教學時,可利用電教手段,或閱讀有關資料,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本課時主要探討劉蘭芝的人物形象塑造,讓學生自己找到相關語段,自己先行朗讀、討論、分析,教師加以引導、歸納。以下的教案爲有順序的,但實際操作由學生的回答而定。分析中探討人物性格及其命運,並聯系當時社會環境。設置探究課題:蘭芝究竟爲何離開焦家?劉蘭芝聰慧美麗,勤勞能幹,知書達禮,焦仲卿與她又情深似海,可是焦母爲何非休她不可?封建社會婦女被休,一般被認爲奇恥大辱,會遭人鄙棄。爲什麼劉蘭芝被休後身價反而更高了?談談你是如何認識縣令太守爲子求婚的?既然這種可能微乎其微,爲什麼詩中出現了那樣的情節?他們可以不死嗎?焦劉二人的死有其必然性嗎? 尋求劉蘭芝殉情的真正原因。

正堂課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對人物分析也追求一個“水到渠成”的效果,應該說,教與學是愉悅而有收穫的。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2

《孔雀東南飛》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共有22個自然段,而且是文言文,所以很發愁,有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但同時也閱讀了許多資料,也在設計着教學思路。

這次的教學設計完全是自己無意中設計出來的,最初只備了課文的小序和一、二段,然後認真分析了這兩段與後面的聯繫。忽然發現本文最突出的手法就是“賦”,而且在描寫時不惜筆墨,那麼爲何不把這些集中在一起講解呢?這就構成了本次教學設計的框架。因爲本單元要求要反覆吟詠,所以又設計了不同的朗讀環節。

這次的教學設計是以往沒有采用過的,效果如何呢?忐忐忑忑地按着自己的設計上完了課,覺得還是有很多收穫的,當然也存在不足。

雖然此次的教學設計是全新的,但能夠這樣設計,在一定程度上離不開自己對文章的熟悉和對課文的重組。所以今後一定要多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真正把教學目標的落實放在首位。而且本次授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對開頭段作用的分析,蘭芝抗婚一段的作用等,都是由學生分析,最後歸納彙總在一起的。因爲學生已學習過一些現代文的分析,掌握了一定的分析思路,效果還是不錯的。

學生的分角色朗讀效果不錯。因爲兩個班的座位都是三三式,所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採用的是一生讀旁白,一生讀蘭芝,一生讀阿母和阿兄的形式。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多的熟悉課文,爲分析蘭芝形象奠定了一個較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在於知識點落實有些匆忙,沒有訓練學生的翻譯,都是直接點給學生的,而且知識點有遺漏的。下節課打算利用課件進行檢查和彌補。另外閱讀還是不夠充分,這樣就無法真正通過閱讀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通過反思,更加明確了今後備課的目標,那就是一定要讓學生在課上有收穫,而且也體會到了目標敘寫的重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更加用心的備課,爭取設計出更多的具有自己獨特教學思路的設計。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3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古代詩文閱讀教學這一模塊的要求是:提高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學會解決閱讀中的障礙、瞭解作品的社會影響等等。《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第一首長篇敘事詩。該詩敘述的故事有人物,有情節,有以白描手法刻畫的準確、生動的人物形象。如何在本課教學中達到新課程標準對學生提出的這些要求,我的初步設想是讓學生通過對本課詩句的理解,從中學習人物形象的刻畫手法;通過對主題的理解,瞭解作品的社會影響。於是,本課教學圍繞這個思想展開。

全篇教學安排爲三課時。第一課時將學生不懂的字音、字義梳理通順。這一課除了個別字音比較難懂之外,一些基礎知識學生可以通過課本的註釋閱讀去了解與掌握。在疏通的同時初步瞭解故事的梗概。

第二課時讓學生通篇朗讀,理出層次之後,再分角色朗讀。雖然篇幅較長,但學生通過朗讀加上老師對個別語段的點撥,學生基本可以弄懂文義。

第三課時是人物形象分析,達到揭示主題的目的。這節課學生掌握起來難度較大,我的教學環節主要是:

首先讓學生從全文中找出能表現劉蘭芝人物形象的詩句,通過學生朗讀初步體會文中人物的性格。其次由學生分析人物的性格,進而歸納出人物的形象,再通過故事情節認識人物的悲劇結局。學生通過對文中詩句的分析,從不同側面瞭解到文中人物的性格,勾畫出人物的形象:從“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做細步,精妙世無雙”這些詩句中,學生看到了劉蘭芝的美麗;從“雞鳴入雞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這一詩句中,學生體會到了劉蘭芝的勤勞能幹;從“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這一詩句中,學生悟出了劉蘭芝的聰明、知書達理;從“勤心事公姥,好自相扶將”、“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裏”、“念母勞家裏,好自相扶將”等詩句中,學生讀出了劉蘭芝的善良、懂禮;從“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做磐石,妾當做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蘭芝初還時,府吏見叮嚀,結誓不別離。今日違情意,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等詩句中,學生品味出劉蘭芝對待愛情的忠貞。學生對詩句進行以上的分析、思考,都能得出文章是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得出人物性格這樣的結論。在此基礎上,啓發學生思考造成劉蘭芝悲劇結局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即使學生能夠說出封建家長制是悲劇根源的話語,但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解,畢竟他們缺乏對當時生活與社會的體驗。後來在學生的發言、教師的啓發下,班裏大多數同學逐漸都能夠明白這一點。最後,讓學生運用教師教的方法分析其他人物形象。學生通過練習,基本掌握了這個方法。

我在最後設計了一道開放式思考題:假如在今天,這個悲劇是否會發生?剛開始學生們無從答起。後來我啓發到,假如你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會怎麼辦。有的男同學說,會做好母親和妻子的工作。有的女同學說,我會努力讓婆婆喜歡我。雖然學生的回答還很膚淺,離我預設的答案相差很遠,但他們畢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他們還是有所收穫的。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4

《望廬山瀑布》是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7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古詩,本單元主要是以描寫祖國壯麗河山爲主題的一組課文。《望廬山瀑布》意在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了解瀑布的壯觀景象。詩人李白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我在仔細研讀了教材之後,將目標設定爲:1、學會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讚美之情。3、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重點仍然在識字、寫字上,而在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上則爲難點。

當課剛開始的時候,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有趣的情景介紹了李白: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爲“詩仙”。他很愛旅遊,遊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他還有個習慣,就是喜歡把遊的地方用詩歌的形式記錄下來。一日,李白揹着行囊來到一個地方,只一會兒工夫,他就決定留在這個地方隱居不走了,是什麼吸引了李白呢?接着就出示詩題《望廬山瀑布》這首詩讓學生進行初讀。唐詩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廬山是馳名中外的勝地。對於這篇音韻和諧、用詞精練、意境簡言難表的古詩來說,如果充分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那麼學生在感悟上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先“扶”着學生從關鍵字詞入手理解,再“放手”讓學生整體感悟,以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從“疑”字入手,着重讓學生體會詩人的如癡如醉的情感,從側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態美,並且使他們真正溶進古詩中,溶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作情緒。然後讓學生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的情感、感悟,最後發展到激情吟誦,達到熟讀成誦的傳統要求,用“誦”這種亙古不變的藝術形式再現詩人若干年前的“情”。

古詩的最美處,就是它的格律。格律,賦予了古詩頗深的文化內涵,低年級學生讀古詩,我認爲教師要捨得花大力氣去教他們誦讀,讓他們享受古詩的格律美,讓他們初步觸摸到古詩的精髓。教學時,我沒有要求學生一步到位讀到什麼程度,而是在他們的感悟中逐漸提高要求。首先讀準、讀通。其次,讓學生掌握節奏,抓住重音,在詩畫結合理解了詩意後,我告訴學生你現在就是大詩人李白,站在廬山瀑布的腳下,遙望瀑布,你會發出怎樣的感慨呢?讓學生上臺站在畫面前放聲誦讀,已經非常有氣勢,但我還不滿意,爲了讓學生更深的感悟到詩的意境,我進行了範讀,抓住古詩中的名句讀出了輕重緩急,讓學生找到與他們的區別,再練再讀,很多學生遠遠超過了我的朗讀水平,走進了詩中。我認爲在本堂課中,創設詩意的、充滿朗讀的課堂就是我眼中的善美課堂!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5

林格倫說過:“如果學校不能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多成功的體驗,他們就會以既在學校內也在學校外都完全拒絕學習而告終。”不言而喻,讓學生體驗成功,對其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有多麼重要。

本課設計我充分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融入新課標的理念,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巧妙地開發學生智慧,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思維的空間裏自由地翱翔,既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又於無形之中培養了學生對家的熱愛,同時也滲透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對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尤爲重要,他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爲了激發他們求知的慾望,我精心設計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環節。如上課伊始,我創設情境,自編小故事導入新課: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小夥伴,想不想認識他們?(隨機貼上白雲、禾苗、小鳥、魚兒的圖片),迅速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出課題,爲後續環節作好鋪墊。爲了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我利用字卡一列列開火車的形式讓學生認讀,,學生積極性很高,幾乎都能爭着大聲朗讀生字 。一年級孩子比較感性,教師語言要貼近孩子的心靈。課間我頻頻用兒童化的語言“小白雲”“小禾苗”“快樂的小鳥”“活潑的小魚”“誰來誇誇你的家”激勵學生朗讀的慾望,盡力使平時不敢舉手的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朗讀中來,切身體會家的溫暖和甜蜜,感悟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幸福、自豪與驕傲。一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而且有很強的表演慾,我抓住這一特點,鼓勵學生用形象的動作配合朗讀以及背誦,以及讓學生戴上藍天、白雲等頭飾,表演朗誦,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然升化主題:即如何愛護地球。學生紛紛言說“不要亂摘花”“不要亂扔紙屑”“要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等達到了情感目標。

蘇派教學強調情感朗讀,只有在入情入境中才能體味到文章的精髓。本課是一首抒情性較濃的兒童詩,所以我設計以讀爲主,以導助讀,通過創設情境、啓發想象、示範、評議等方式將“讀”貫穿於教與學的全過程、全方位。讀的形式多樣,如自由讀、指名讀、引讀、齊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等等。通過這些不同形式的“讀”,促進了課文內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體會、思維能力的發揮和語感的培養。

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主動探索的願望很強,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後一個環節,爲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拓展想象的空間,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分層次練習,讓學生們當一回小作家,分組合作編一首詩: “藍天是( )的家,( )是羊羣的家,泥土是( )的家,( )是( )的家。” 讓學生充分說誰的家在哪裏,發散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上完課後,我覺得學生思維空間是廣闊的,需要我們去開拓。從整堂課來看,學生身上所閃現出來的智慧火花使我倍受鼓舞。雖然課已上完了,但學生的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還在等待老師們去滿足他們的慾望。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着缺點:這節課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課上學生說得比較多,但所說的話還不夠完整,有的孩子還不能自己說出一段話,學生的口頭語也不夠豐富。比如:在回答如果小鳥、魚兒、種子、白雲在家裏會怎麼樣?孩子的回答只有:快樂、高興。今後在語言積累上還要加強。

教師缺乏課堂機智,在處理生成性問題上做得不夠好。比如在讓學生回答“小鳥在家裏會想什麼、幹什麼”時,學生回答“會想媽媽”“肚子餓了,想找蟲子吃”,顯然這樣的回答已偏離了主題,這時就應引導學生說說“小鳥的家怎麼樣”,纔不會導致學生不着邊際的想象。可見教師的應便能力對於提高課堂效益也至關重要。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6

線段垂直平分線在幾何作圖、證明、計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是推證線段相等的重要途經,它的逆定理常常用來推證一條直線是一條線段的的垂線或一點是一條線段的中點.

在設計教案時,我結合教材內容,對如何導入新課,引出定理以及證明進行了探索.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上我先讓學生做一條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MN,在MN上取一點P,讓學生量出PA、PB的長度,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每個人量得的這兩個長度之間有什麼關係:得到什麼結論?學生回答:PA=PB.然後再讓學生取一點試一試,這兩個長度也相等,由此引導學生猜想到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使學生通過作圖、觀察、量一量再得 出結論.從而把知識的形成過程轉化爲學生親自參與、發現、探索的過程.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分析性質定理的題設與結論,畫圖寫出已知、求證,通過分析由學生得出證明性質定理的方法,這個過程既是探索過程也是調動學生動腦思考的過程,只有學生動腦思考了,才能真正理解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以及證明方法.在此基礎上再提出如果有兩點到線段的兩端點的距離相等,這樣的點應在什麼樣的直線上?由條件得出這樣的點在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從而引出性質定理的逆定理,由上述兩個定理使學生再進一步知道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以看作是到線段兩端點距離的所有點的集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認識理論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的道理,也能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講解例題時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定理以及逆定理來證,避免用三角形全等來證.爲了使學生當堂掌握兩個定理的靈活運用,讓學生完成兩個例題,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最後總結點O是三角形三邊垂直平分線的交點,這個點到三個頂點的距離相等.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7

《垂直與平行》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與角的知識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由於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無論是走在寬廣的大街上,還是坐在明亮寬敞的教室裏,環顧左右應該都不缺少垂直與平行的現象。對於國小四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哪些線是交叉的,哪些線是不交叉的。因此我們在課中要做的就是讓學生體驗在同一平面內,不交叉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交叉裏有一種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讓學生的認識上升到思維的層面來。鑑於此,在課的開始部分,通過擺一擺讓學生在白紙上去畫不同位置的兩條直線,然後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出代表性的畫法進行分類,從而引出平行與垂直的概念。再通過讓學生去找一找,說一說生活中的互相平行與互相垂直的現象,加深學生對垂直與平行的理解。最後通過找、擺等環節,在學生進一步認識垂直與平行的同時,感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欣賞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感受數學的意義。

1、在課的開始階段,請學生直接畫出兩條直線的位置,現在我想可以先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在一個很大的平面上出現了一條直線,接着,又出現了一條直線,那麼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會怎樣?請同學們睜開眼,把你想象到的直線的位置畫出來。這樣,以空間想象爲切入點,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無限大的平面內出現兩條直線,並要求學生把想象出的兩條直線畫下來,直接進入純數學研究的氛圍,創設這樣純數學研究的問題情境,用數學自身的魅力來感染和吸引學生,並有利於學生展開研究,特別是爲較深層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礎,做好過渡,逐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研究產生興趣。

2、讓孩子在體驗中去感悟知識。在引出平行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我緊接着追問了一句:爲什麼要加上“互相”兩個字?問題一拋出,我就後悔了,因爲孩子們剛剛纔對“平行”有大致的概念,馬上讓他們去說“爲什麼”,可想而知,學生被我問得一頭霧水,只有很少幾個學生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說幾句。後來在評課的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有同感。作爲比較抽象的概念性知識,必須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去感悟,如光用口頭解釋,只會事倍功半。其實,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只是在出現的時機上還應再考慮、再斟酌。陸老師建議,這個問題其實在讓學生說了兩條平行直線的關係以後,再拋出這樣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

3、時間把握不夠好。嚴格地說,後面還有一個環節沒有完成,雖然不影響整節課的完整性,但起碼後面的那個環節沒有出現對自己來說是一個遺憾。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8

本課教學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教學內容豐富,練習設計有梯度,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較好地完成本課教學任務,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的氛圍中個性得到了發展,能力得到了提高,身體素質得到鍛鍊,學生的學習習慣逐步養成。

今後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1、行進間熱身操時,有的學生走得較快,前後間隔沒控制好,影響做操質量。

2、學生做練習時,發現錯誤,我立即停止並告訴學生要怎麼規範動作,而做錯的學生因爲做練習還沒回來,卻沒有聽到。應等所有學生體驗練習完,再來強調。

3、踩繩梯遊戲時,因爲學生急於求勝,而忽略遊戲規則,應再次強調遊戲規則。

4、今後教學中要注意教師與學生的互動。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9

在二次根式這一章的學習中,重點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運算,教學的關鍵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質,教學內容是着重研究二次根式。在本章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過高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每節課設計的教學內容過多,經常一節課結束後還有不少內容沒有完成,如對二次根式的性質的應用時,考慮到以前已經學過,自以爲學生不存在困難,就沒有重點分析,結果導致不少學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簡過程中因此而出錯。

2、在二次根式的化簡中,新教材特別要求引導學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範圍,要求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推斷字母取值範圍的能力。剛開始對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沒有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也沒有重視對典型錯誤的分析。

3、在學生的學習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數學方面的積極性並不差,但自主學習方面還存在着不足。遇到困難有畏難情緒、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作業只求完成率而不講質量、學習的競爭意識和自我要求明顯缺乏。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教育和引導。

基於上面的諸多因素,我班學生在學習還不夠理想,在本章單元測驗中,體現高分比以往減少,不及格人數明顯增加,平均分大幅降低。因此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加強改進,提高教學實效。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可依據課標來設計教學過程。教學上,教師在課前要深入學生中間,調查學生在異性交往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在課堂上加以剖析。課堂上要積極開展小組交流、合作探究,採用活動教學、情景教學、案例教學、討論等方法與教師的講授、點撥、解惑相結合,既突出新課程所倡導的“探究學習”的理念,又突出道德學習中重在實踐的德育理念,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爲本”的理念及思品學科爲社會現實服務的特點。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1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爲比較滿意的地方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深入研讀文本,走進語言深處。針對三年級教材特點,着重藉助對“料峭”、“紛紛”、“一點不在乎”三個重點詞語的理解組織教學。通過多種理解詞語方法的滲透,經過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着豐厚的情感、豐富的內涵,實現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二、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如何讓學生不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體驗課文。我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自己當作小燕子,設身處地地自主閱讀,交流感受。這樣,充分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融入其中。

三、 注重對學生情感的關注,營造了一個“情感的課堂”、“感悟的課堂”、“對話的課堂”。摒棄了繁瑣的分析,將靜態的文字鏈接成動人的情境,在反覆品讀中豐富着語言的內涵,豐富着人物的精神,豐富着學生的人生體驗。引導學生於潛移默化中修身化性,於文字品味中弘揚人文精神。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2

一、本設計緊扣第二學段目標要求,力求體現文本特點。

1.品詞析句,堅守語文教學本色。

針對文本特點,突出語言文字的教學。整體把握各板塊間的聯繫,通過朗讀賞析、比較品味、入境體味、文本補白等方法引導學生品詞酌句,習得語言,釀出原汁原味的本色語文課堂。

2.緊扣主線,恪守誠信文化之根。

從破題入手,緊扣“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一句,緊緊圍繞“小慶齡是怎樣遵守承諾的”這條主線,引導學生深入語言文字,在“充分地準備、倔強地留下、耐心地等待”的層層遞進中,逐漸被小慶齡“守信”的執着所感染,誠信的種子融入學生的心中。就是一道引起學生多元反應的問題,它帶動學生對課文作出了各自獨特的閱讀和思考。在教學中,我驚喜地看到學生自己品讀、揣摩、推敲課文的情景。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何在閱讀教學中體現這個理念呢?我在本課做了一次嘗試。在初讀感知後,我提出了探究內容——小慶玲是怎樣遵守承諾的?學生通過分析品讀,合作探究,共同解決了這個問題,體會到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高尚品質。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3

《陳嘉庚辦學》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國愛國華僑陳嘉庚回到故鄉,發現家鄉由於貧窮,連私塾都辦不下去了,他深爲家鄉的孩子們擔憂,於是幾十年如一日爲家鄉出資辦學,而他自己一直過着儉樸的生活,表現了一名華僑深切的愛國之情。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抓住描寫陳嘉庚行爲、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本課時,我從課題入手,讓學生讀題後發散思維,自己提問題。例如:陳嘉庚是什麼人?他爲什麼要辦學?在哪兒辦學?是怎樣辦學的?然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讀課文,瞭解課文講述的主要內容。接着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進一步理解“陳嘉庚爲什麼要辦學,他是怎樣說的,是怎樣做的”等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描寫陳嘉庚行爲、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的語句,讀一讀,然後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交流。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我指導學生朗讀這些重點語句,以讀出正確的語氣和感情,把理解內容與朗讀感悟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藉助感情朗讀幫助理解,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感情朗讀。從而體會陳嘉庚崇高的愛國精神,並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迸發出愛國熱情。在“假如你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學生,此時此刻你想對陳嘉庚說點什麼呢?”這一教學環節中,學生表現特別活躍。

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學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應多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中的重點語句,藉助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礎上促進感情朗讀。從而讓學生體會陳嘉庚的愛國精神,並讓學生受到薰陶感染,迸發出愛國熱情。對學生評價不夠到位,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4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寫景遊記,傳統的教學模式普遍是分析課文。這種教法往往會讓學生生厭,作爲教師自己教着也覺得沒趣。爲此,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我抓住了這樣幾個點:

一、自我感受

本堂課主要的教學內容是精讀“夜聽泉聲”的段落,在這段精彩的文字出現前,我利用多媒體充分擬造了一個靜靜聽泉的氛圍,再加上生動畫面,引導學生“辯識、聆聽、體會”,並且表達出自己的感悟,由於學生已經如臨其境,所以他們的感受豐富而又新鮮,表達時暢所欲言,不受文本的限制。這一環節的設計爲後一環節“仿文寫意”的成功作了鋪墊。

二、精讀文本

通過上一環節中學生“聽泉、辯泉、說泉”的活動,學生有了體驗的基礎及表達的慾望,這種情況下我再讓學生學習作者描寫自身聽泉感受的語句,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以昇華,這樣更容易領會課文的主旨了。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5

《狼和小羊》是一個傳統故事,我們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講過,爸爸媽媽的爸爸媽媽也講過,現在我們給孩子們講這個故事,孩子們還是非常喜歡。但隨着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展,觀念的轉變,我們對這個故事的教學採用了新的方法。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幼兒內心充滿想象,他們擁有自己豐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虛擬、誇張等特點,正好滿足幼兒充滿想象的心理特徵。當幼兒聽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難時,他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決,結果怎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讓幼兒展開想象,思考解決的辦法,也可以通過語言引導,讓幼兒說出正確的答案。

在故事《小羊和狼》的教學過程中,我把故事的結尾省略了,而是讓孩子來猜想後來怎麼樣了?就因爲沒有了一個完整的結尾,它留給幼兒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幼兒自由發揮。許多幼兒在聽完故事後,紛紛主動的展開想象,給故事編一個完整的結尾。有的說:當狼要吃掉小羊時,獵人出現了,打死了大灰狼,救了小羊;有的說:小羊的朋友們來了,用石頭打跑了大灰狼;還有的說:小羊從地上抓起沙子揚向大灰狼的眼睛,趁機逃跑了……更有趣的是班裏的康寧小朋友說:大灰狼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不能隨便打死,我們應該讓大灰狼和小羊做好朋友,大家團結友愛在一起。故事給幼兒無限的想象空間,只要教師把握好時機,幼兒就能在故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編出更精彩的故事來。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6

對於歌唱活動,幼兒總有着濃厚的興趣。在這一課前有我充分的做了準備,製作了與本課相關的課件。我給孩子們上了《蝴蝶花》這個音樂活動,這次活動我先請幼兒欣賞蝴蝶花,讓他們講一講蝴蝶花的外形特徵,《蝴蝶花》就是這樣一個活動。通過描述來讓幼兒瞭解,這樣做是讓幼兒通過直觀感受理解歌詞,並且我還一邊做動作一邊表演了歌曲。整首歌的歌詞大意是小朋友誤把蝴蝶花看成了是花蝴蝶,爲了讓幼兒理解,我採取動作形式來解釋,並且向幼兒說明是“一隻花蝴蝶,一朵蝴蝶花”,將量詞突出理解,這樣幼兒很快的就掌握了歌詞,並理解其涵義。

《蝴蝶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同時也很有趣。開始我先以說旁白的方法有節奏地念歌詞,到“爲什麼蝴蝶不害怕”時才唱起來,這樣孩子們更對這首歌幼兒學唱的慾望,還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整首歌學下來幼兒對於那個旁白“喲”字表現出了異常的興趣,他們開心並響亮的說着這個字。從這裏我也看出了幼兒基本已掌握了。在這個活動中,除了讓幼兒學會唱這首歌,理解歌詞大意之外還要讓幼兒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會唱對於他們來說只要認真上課這個很容易辦到,但對於有感情的唱有點難度。小班的孩子,一首曲子教下去不出意外人人都會唱,但當讓他們打開聲音,用好聽的聲音來唱,他們就認爲是大聲唱,然後拉着嗓子喊。我一直會關注到這點,也教他們一些簡單的發聲練習,並且多次提醒引導他們用好聽優美的聲音來唱,慢慢的他們自己也會注意了。可是要讓他們有感情的唱,這點總是不盡人意,要麼我的引導有問題。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特別重視這個目標。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7

1、 使學生理解乘法的意義是本單元有效教學的關鍵。

在上課前就有許多小朋友能熟練地背誦一到九的乘法口訣,但並非每一個學生都理解它們的含義和算理,因此,課前我就明確理解乘法的意義是學習《表內乘法》的關鍵,把這一知識點定爲單元教學的重難點。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寫連加算式,並通過觀察發現特點,加數相同,並由此引到乘法的初步認識,讓學生不斷重複表達"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怎麼寫得幾,不斷地強化這個數學模式,確保每一個學生理解乘法就是幾個相同加數連枷的簡便運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參與乘法口訣的編寫,找記憶乘法口訣方法,背誦,默寫等加強口訣的印象,利用各種練習強化口訣的應用.

2、 掌握乘法口訣的規律是背好乘法口訣、用好口訣的前提。

教學中結合情境圖,通過擺學具,畫圖形等方法讓學生經歷編制2~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在 編制2~6的乘法口訣的過程中去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索編制乘法口訣的規律,與同學一道交流完成,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規律背誦口訣。此外,在教學中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運用乘法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運用乘法口訣的過程,體驗運用乘法口訣的優越性,從而達到有條理地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數學問題的好習慣,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3、形式多樣地組織練習是靈活運用乘法口訣的保證。

本單元通過多種形式來組織練習,當2-~6的乘法口訣編製成功後,怎樣熟記2~6的乘法口訣又成了一隻攔路虎,簡單枯燥的死記硬背,非常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學習的情緒。效果差極了。在班上組織分大小組,個人的有趣的遊戲比賽(對口令,開火車,迷宮探險,過河,阿里巴巴開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這些充滿童趣活動,不但加深了學生對2~6的乘法口訣的理解與記憶。還在享受遊戲比賽的樂趣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和不怕困難的堅韌意志。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8

《借生日》是一篇新課文,講的是小云過生日時,媽媽送一隻布熊給她並祝她生日快樂,而小云得知媽媽從來不過自己的生日時又把禮物送給媽媽。同時也把生日借給了媽媽,體現了母女的真情。

讀了這篇課文我的感觸很深。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記得在剛接手這個班的半個學期,學生們常常爲了一張紙,先喝一口水……而爭吵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從來都是別人關心,照顧着他們,而他們也理所當然的接受着別人的關心,照顧他們的愛心也就被淹沒了。上課前休息時,我對班上學生的生日進行調查,沒想到才一年級的學生竟然有一半以上記得自己的生日,說得有板有眼,有的雖然說不上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都記得自己的生日媽媽是如何給過的。

在教學小云問媽媽:"您怎麼從來不過生日"媽媽說:"我忘了。"讓學生討論媽媽是不是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時,全班同學竟一致認爲媽媽就是忘了。而在問媽媽爲什麼會忘記時,學生都說是因爲媽媽工作很忙所以會忘記自己的生日。我接着問,爲什麼媽媽忙得忘了自己的生日卻沒有忘記孩子的生日時,學生都理所當然地認爲孩子是家裏的寶貝,很重要的,媽媽當然不會忘記。

於是一個想法在腦中閃過,一定要讓他們的愛心顯露出來,並且發出熱,發出光。我告訴學生,生日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日子,媽媽是不會忘記自己的生日的。媽媽"忘了"自己的生日卻一直把孩子的生日掛在心上,記着送孩子生日禮物,祝孩子生日快樂,從中你能體會出什麼再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給予的關愛,讓學生進一步懂得父母愛子情深的含義。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再討論:如果你是小云,除了把生日借給媽媽,還會爲媽媽做點什麼這下孩子們有話可說了,會幫媽媽端上一杯水,幫媽媽洗碗,給媽媽捶背,爲媽媽唱一首歌,畫一幅畫送給媽媽等。於是,在學生們學唱《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學讀詩歌《媽媽的愛》裏體會母愛情深。不用多說,我想此時此刻,每個學生都在用心感受純純的,濃濃的母愛,我在心裏默默地祝願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媽媽的愛。

孔雀東南飛教學反思 篇19

《天火之謎》講述的是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冒着生命危險進行“風箏試驗”的故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緻的觀察,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針對課文特點,從高年級語文訓練的三維目標出發,我精心備好課,積極組織課堂教學,現將本堂課的教學思想總結如下。

一.善磨關鍵詞。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重點字詞的推敲。在體會雷暴的可怕後,我出示第二自然段“那麼,雷暴到底是什麼呢?這個謎團直到18世紀才被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解開。”讓學生細細讀讀這個過渡段,從中體會到什麼?開始學生不能體會到深層次上。我再利用課件功能將“直到……才……”這組關聯詞變紅突出,再讓學生從這重點詞“才”上體會,通過引導,學生終於能體會到其一雷暴的可怕,其二解開雷暴之謎是不易,其三富蘭克林的了不起。

第三自然段中有個詞“冷嘲熱諷”, 這也是本文第二處採用烘托的手法,用別人的嘲笑,來烘托富蘭克林堅持自已觀點的勇氣和決心,使人感到富蘭克林最終獲得的成功來之不易,也是彌足珍貴的。在教學一自然時,我也注重這個詞的推敲。通過讀相關的語句體會,富蘭克林當時的推測是那麼大膽,讓別人非常反感與排斥。接着補充富有成蘭克林的成長史:只讀過二年書,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都是自學成長的。於是自然而然讀到這個句子:“不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論,就連許多自稱有學問的人也對他冷潮熱諷。”讓學生想象,當時這些自稱有學問的人是如何對富蘭克林說的?通過言語訓練學生對“冷嘲冷諷”這個詞的學習較爲紮實。

二.精研重點段。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是重點段,第四自然段更是重中之重。在教學這二個自然段,我做到以下幾點:訓練學生默讀能力,滲透學法。體會第二自然段的內涵後,我以“富蘭克林是憑什麼解開這可怕的雷暴之謎?快速默讀第三、四自然段,當關鍵詞找出來。”問題式引入這一部分的學習。通過引導交流,學生找出了“觀察、推測、實驗”三個關鍵詞,把第三、四自然段的主要內容牢牢抓住了。再根據學生交流的細細品讀相關內容。重視學生情感體驗,以讀爲本。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首先讓學生細細品讀文本,從中獲得什麼信息?在有體會的地方寫點文字。給學生充分課堂自由閱讀與感悟的時間。接着,是自由交流:當學生交流到知道其天氣情況,就順帶當文中三處寫到實驗天氣的句子找出來品讀。體會富蘭克林勇敢無畏、忘我的科學獻身精神。當學生交流知道實驗的材料,馬上邊讓其他學生動筆在書上劃出相關詞,老師邊在課件中當相應的文字標示。再讓學生再讀讀相關語句,想想這些材料有什麼用處,是怎麼操作的,從中體會富蘭克林的一絲不苟。實驗結果是什麼?哪裏看出?讀最後一句。此時的富蘭克林心情如何?他爲什麼會如此欣喜若狂啊?讀好這句話。體會富蘭克林欣喜若狂的心情。

三.延伸文本。在課堂上我還注重了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指導了學生圍繞課文閱讀蒐集課外資料進行信息處理的方法,要求學生課後進一步課外閱讀《富蘭克林傳》,蒐集關於避雷針的課外資料,說說避雷針是怎樣避免雷擊從而保護建築物的等等,試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更多地瞭解富蘭克林,瞭解大自然中更多的奧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