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53K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

應該說《中心對稱》這節課的教學效果與我設計的預期效果差不多。學生的配合度比較高。師生的研究學習互動的氛圍比較活躍。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通用20篇)

1、設計流程:圖片欣賞-----中心對稱圖形-----應用-------圖片欣賞------成中心對稱----性質與判定----應用-----練習與反饋----小結

2、主要用意:通過觀察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欣賞圖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數學中,中心對稱的美,從實際圖片的設計着手引入新課,在圖形的運動變化中進行概念的教學,在觀察中思考中心對稱的性質以及如何識別。在例題的選擇時注意加強中心對稱的應用。在問題預設中注重學生的發展。出現問題或疑問時,加強了引導。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問題的解決。按教材課本的要求,我讓同學們欣賞圖形、感受圖形、識別圖形,進而理解中心對稱和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體會對稱中心的位置以及意義和價值,並感受中心對稱圖形與成中心對稱的轉化關係。在上課時,讓學生們欣賞圖形,觀察圖形,然後再理解圖形,進一步識別圖形,從而把概念教學融入其中。教學時根據新授內容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加強應變並解決問題。以教學案爲裁體,協調好課本教材、教學案和課件,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上課以學生爲主,加強學生的活動性、參與性,有意識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有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在學生討論“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時,注重從整體的眼光中看待問題,讓學生學會相互轉化。當學生出現把對稱中心這個名詞說成中心點時,我及時板書加以強調。在板書設計中注重書寫跟數學思想方法有關的內容,如“整體、組合、分割、轉化”這樣做使得學生學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做到了潛移默化。在遇到預設不到的問題方面,充分地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解決,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對學生將會出現的問題作估計,課上解決,課後反思。

3、不足之處: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請學生畫一個點關於對稱中心對稱的點時應在分析後進行現場演示,這樣更加符合學生學情。三、我對學生的營造快樂學習研究氛圍並不夠。

今後的努力方向

(一)導學方面問題解決:體現新知識中數學問題的情境性和可接受性。設計一些問題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可以將導學內容得以掌握,並能獨立自學解決一定的數學問題;

(二)例題分析與變式訓練中的問題解決:例題分析體現數學問題的呈現方式,並進行變式訓練。

(三)課堂練習與課後作業的問題解決:課堂練習的反饋與反思,作業問題的反饋與反思;學生態度與積極性的培養。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2

“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經歷,體驗和自主探索”,突出過程性目標,實現 教的轉變、學的轉變、課堂氣氛的轉變 。下面以《中心對稱》一課爲例,進行反思。

一、關於概念的教學

中心對稱概念的引出。學生在八年級上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我設計先複習軸對稱概念和性質。本課在揭示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時,加強了和軸對稱的辨析,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這一概念,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教的轉變:本節課我把自己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與共同研究者。在引導學生畫中心對稱圖時,我只給出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把對稱中心定在不同的位置。突出以學生爲主體的要求。讓學生通過畫圖歸納出中心對稱的性質,達到激發學生自覺地探究數學問題,體驗發現的樂趣的目的。

三、學的轉變:學生的角色從學會轉變爲會學。本節課學生不是停留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讓學生設計上面的各種類型圖,學生自己去解答, 學生通過自主活動發現了規律,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加了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課堂氛圍的轉變:整節課以 流暢、開放、合作、 隱 導 爲基本特徵,教師對學生的思維活動減少干預,教學過程呈現一種比較流暢的特徵,整節課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以 對話 、 討論 爲出發點,以互助、合作爲手段,以解決問題爲目的,讓學生在一個較爲寬鬆的環境中自主選擇獲得成功的方向,判斷髮現的價值。

五、重視知識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的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 本節我設計如下聯繫生活的題:利用中心對稱測量河寬

六、不足之處

1、軸對稱的概念強調不到位、不夠細緻,尤其是對稱點的概念。給學生消化理解的時間太短。

2、沒講中心對稱與旋轉對稱的關係。

3、聯繫生活的例子離學生經歷太遠,如舉測小口瓶子的內徑,能使學生親自動手就更好了。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3

學生在七年級下學期學習了軸對稱的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心對稱知識時一方面要用這一知識作類比,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軸對稱概念對中心對稱概念的干擾,在教學中本課在揭示了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加強了和軸對稱圖形的辨析,並在練習中掌握它們的區別,讓學生在類比和辨析中更好地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

同樣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這兩個概念又充滿了辨證關係,當把某個圖形看作一個整體,這個圖形就是中心對稱圖形;如果把這個圖形的組成部分看作兩個圖形,則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成中心對稱。所以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其概念是相對而言的。這兩個概念有助於學生辨證思維的培養,同時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繫的正確理解是本堂課的難點所在,在教學中,在學生已掌握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概念後,通過動畫演示讓學生明確這是中心對稱圖形,接着將圖形標上字母,並把兩個三角形塗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把這個圖形看作兩個三角形,動畫演示讓其中一個三角形繞一點旋轉180度與另一個三角形重合,從而揭示兩個圖形關於某一點成中心對稱的概念,這樣通過動畫讓學生明白了中心對稱圖形和兩個圖形成中心對稱概念之間的區別

像這樣運用直觀形象的演示來演繹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效果還的比較好的。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我結合教材創設“分餅”的情景活動分成兩個成次進行展開教學。通過兩個活動讓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在這基礎上要求學生對這分數能正確讀寫,瞭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係。這節課我先以豬八戒分餅這一故事引入,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一齊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在整個教學中我都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與小組討論來解決問題。兩個實踐活動中,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氛圍都比較強。在小組彙報階段,大家積極發言。“金星組”還彙報了兩種和書上不一樣的辦法:一個是徒弟三人孝順師傅,每人把一塊餅的1/4敬給師傅,那麼唐僧得到3個1/4是3/4,徒弟每人剩下3/4,四人分得的餅相同。(可惜,當時時間太緊,我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弄明1個3/4與3個1/4是相同的,只是單位1不同,一個是把1個餅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3份;一個是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即單位1不同,一個單位1爲一個餅,一個單位1爲3個餅。)另一個是:先把三張餅平均12份,每人拿9份,就是9/12,這點爲以後的約分打下了基礎。反思這一節課,小組活動開展得很成功,得益於課前的結構化預習,平時的培養,和本節課的安排,孩子們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創意與個性,小組活動動而不鬧秩序井然,這是與上幾節公開課相比最大的進步。但是,由於彙報交流的時間拉得過長,沖淡了練習的時間,使得安排的訓練題沒能完成。今後還要在時間安排上多動腦,把有限的課堂時間用在刀刃上。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5

昨天晚上在網上看了一些前輩有關這課的反思,收穫很多。課題爲分與合,還是值得回味的。很多時候教師只注重了分的過程,忽略了合,而合的過程就是下一節加法的基礎。由於班上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這節課我是以零基礎來給學生上的。從學生的上課狀態、作業情況來看,比前幾節課要好一些,看來備課的第一步還是要備自己的學生。

這一節課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有層次性的,而且對後面的學習加減法、退位、進位都有影響。比如進位加法,湊十法,就是把兩個數合成事,退位減法就是退一當十,然後把十分成兩個數,減去要減的那個數。

這節課沒有使用課件,直接用小磁鐵在黑板上演示,效果不錯。小磁鐵簡單又熟悉,學生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老師的問題上。而動手分的過程,比課件更加生動、直觀,學生分教師配合板書,學生也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用語言說是這樣,但在數學裏爲了更加簡潔,我們用這樣的形式表示5的分成。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5的分成式。

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嘴,能夠更多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6

“倒數”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加減法、分數乘法的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後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

在備課中我把重點定爲“倒數的意義”。難點就是“倒數的求法”。 “倒數的意義”屬於概念的教學,我認爲,只有讓學生關注基礎知識本身,讓學生在深入剖析“倒數的意義”的過程中,學會數學思考,體會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功體驗,才能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需要。“倒數的求法”中求一個小數或帶分數的倒數學生可能有些困難。

這節課的反思主要體現在:

1、學生參與面廣。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每個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發現。好生積極性高漲,雖說有一些差生不知從何入手想,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過組內一對一的幫助,很快理解別的同學的想法,增加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大膽提出猜想。教學中的結論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學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師的意外,有些怪異、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維方式,可見老師不必包辦太多。放手讓學生大膽的去探究,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3、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

課堂上學生唱“主角”老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也許有的同學一時想不出,但畢竟他在參與。

4、學生髮展性領域得到拓展。

這節課學生花在探究上的時間較多,老師授課的時間很少。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長,學生聽課的時間短。但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自己推導出結論,而且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個結論,所以對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綜合應用知識方面都得到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去巡視會發現,發言的機會往往被好生搶去,個別學困生在探究過程中,發言機會較少。在探究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好生的作用:培養好生不僅自己會學,還要幫助身邊的同學,讓每個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裏,都有所提高。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發展性領域得到拓展,而知識訓練所用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練習的形式、內容,老師都必須精心、合理的設計,以保證做到“事半功倍”。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7

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內容,也是今後學習數學的重要工具,要學好這部分,除了要注意1、掌握公式的幾何意義比如完全平方公式。2、注意掌握公式的結構特點,掌握公式的結構特點是正確使用公式的前提。如平方差公式的結構特點是:公式的左邊是這兩個二項式的積,且這兩個二項式有一項完全相同,另一項互爲相反數,公式的右邊是這兩項的平方差,且是左邊的相同的一項的平方減去互爲相反數的一項的平方。掌握了這些特點,就能在各種情況下正確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計算了。3、 注意公式中字母的廣泛意義,乘法公式中的字母既可以代表任意的數,又可以代表代數式,只有注意到字母所表示的意義的廣泛性,就能擴大乘法公式的應用範圍。

以上3點是掌握任何公式必備的條件,但是在掌握以上三點,我們要高瞻遠矚,對課本中的教材必須要看的更深也更廣,所以我就在學生對乘法公式的基礎知識掌握的還不錯的基礎上,專門提出了今天的內容,可以說是帶點專題性質也可以說是課本知識的一種延續,讓學生還要注意乘法公式的逆用,不僅要掌握乘法公式的正向應用,還要注意掌握公式的逆向應用,乘法公式均可逆用,特別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用就是配方,配方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它的應用非常廣泛。還要注意乘法公式的變形,要善於對公式變形的應用,在解題中充分體現應用公式的思維靈活性和廣泛性。同學們在運用公式時,不應拘泥於公式的形式而要深刻理解、靈活運用。

在課堂的反映中,我深刻的感到這個這樣的教學內容雖然脫離了課本,但是又和課本內容緊密聯繫非常受學生歡迎,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注意力相當集中,儘管沒有讓更多的同學表達他們的思路,但是讓同學們的思維都動了起來,當有些同學有了自己的思路之後,都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或者在老師的啓示下能夠產生新的解題方法,但是我也發現對部分領悟能力較弱的孩子有一定的困難,需要老師把解題過程能夠全部的展現出來。

反思四:乘法公式教學反思

“蘇科版”數學教材在七年級下冊的的第九章《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中安排了“乘法公式”這部分內容。根據過往學生的認識過程來看,學生的定向思維就認爲兩數的和的平方等於兩數的平方和,而且還是根深蒂固的,那麼如何在教學中轉變或是加深學生對此公式的正確認識呢? 教材做了合理的安排,較好的方法是用“數形結合”,藉助面積相等幫助代數恆等式的學習。

從人類思維活動規律的角度來考察,主體思維活動可以分成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它們都是學習和研究數學的思維方式。其中形象思維是人腦憑藉事物的形象進行思維。所謂形象是指反映於人腦中的客體的映象。這種映象可以以物化的形式再現出來,並被人感知。

腦科學研究表明,邏輯思維主要發揮左腦半球的功能,形象思維則是發揮右腦半球的功能,如果適時進行形象思維,充分發揮感觀的作用,就能使左右腦並用,提高大腦的整體功能,使抽象的研究對象具體化,具有空間觀,從而便於認識隱蔽在事物深層的本質和規律。這正是學習、研究數學,提高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另外,從國中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的思維是從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這時的邏輯思維是思維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體形象性。因此,適時利用形象思維,既符合國中生的思維特點,也是進一步培養他們數學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蘇科版”《數學》教材中,每個章節的內容較多的採用“學生做-在做中感受和體驗-主動獲取數學知識”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通過“做”獲得感受的基礎上,揭示具體實例的本質,然後再明晰有關知識。我認爲這裏的在“做中感受和體驗”就是引導學生進行形象思維的過程。

在推導整式的乘法公式時,我課堂教學中改變了過去應用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直接得到結論的做法,是通過計算圖形的面積的方法得到。從代數式的幾何意義出發,激發學生的圖形觀,利用拼圖的方法,使學生在動手的試驗中發現、歸納公式,教學的效果較好。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8

學生在學習過程,通過自己動手,用手摸物體的邊線一週,用筆描樹葉和圖形的輪廓,測量周長等親身體驗周長的意義與測量方法,學生學習興趣高漲,使學生把周長這個抽象的概念與生活中具體的事例聯繫起來,在親身體驗和經歷中真切的感受周長。同時,在體驗之後動腦提煉周長的含義:選擇一個圖形,比較快地測量出它的周長;測量老師的腰圍時,先讓學生估測老師的腰圍,然後選用合適的工具實際去測量,藉此來估計自己的腰圍。通過這個環節,學生在初步體驗的基礎上上,拓寬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實現了對周長的深入建構。

對於國小數學教學而言,知識的探索是一條明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貫穿”;人文的交融是一條暗線,它在課堂中的存在形式是“滲透”;筆者認爲,只有兩者有機整合,讓課堂成爲“自主探究”與“人文交融”的平臺,才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現實,着眼學生未來”的宗旨。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9

課後查看了數學課程標準中對二次函數的要求:

1、通過對實際問題情境的分析確定二次函數的表達式,並體會二次函數的意義。

2、會用描點法畫出二次函數的圖象,能從圖象上認識二次函數的性質。

3、會根據公式確定圖象的頂點、開口方向和對稱軸(公式不要求記憶和推導),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會利用二次函數的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發現並沒有提到用頂點式來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而且在後面的幾節課的教學中也沒有要求用頂點式來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但是我認爲新課標所提出的要求應該是對學生的最低要求,它並不反對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對教材的重新處理。並且從教學的反饋來看,加上了這3個練習學生能較好的理解本課的教學目標,同時也能對前面所學的二次函數頂點的知識加深印象。適應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何樂而不爲。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0

通過八年級數學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要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教學目的,必須在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上做好文章:加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

一、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在教學中更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動機,從而更喜歡數學。因此,教學設計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

二、重視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作用,通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生學知識是爲了用知識。但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爲什麼學數學,學數學有什麼用。因此在教學時,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大家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經常這樣訓練,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學數學的價值有多大,從而激發了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變"學數學"爲"用數學"。

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教師應操縱或控制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學習的各有關變量。在許許多多的變量中,學習動機是對學生的學習起着關鍵作用的一個,它是有意義學習活動的催化劑,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備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生才能對學習積極準備,集中精力,認真思考,主動地探索未知的領域。教學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方法很多。用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難爲易,又使學生倍感親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能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探求新知識的活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肯定;組織競賽;設置愉快情景等,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斷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堅持這佯做,可以逐步強化學生的參與熱情。

三、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啓智功能,通過觀察、思考、討論等形式誘導學生參與知識形成發展的全過程,儘可能增加學生的參與機會。

在數學教學中,促使學生眼、耳、鼻、舌、身多種感官並用,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進行比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進而真正參與到知識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中來。

四、重視學習環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係便於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現代教育家認爲,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係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取、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教態自然大方、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爲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威信,纔能有較大的感召力,纔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交往溝通、求知進取、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爲學生提供了充分發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於協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羣體學習環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啓發,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五、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

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心理過程的效率來促進學習。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纔有路,學纔有效,否則學生只會效仿例題,只會一招一式,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更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而是要儘可能地使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設計適當的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從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學生學會一個內容後,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並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個人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爲,進而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

六、培養學生反思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把解題後的反思應用到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養成檢驗、反思的習慣,是提高學習效果、培養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題指導思想就會有不同的解題效果,養成對解題後進行反思的習慣,即可作爲學生解題的一種指導思想。反思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各方面的培養都有作積極的意義。因此,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要求作業之後儘量寫反思,利用作業空出的反思欄給老師提出問題,結合作業作出合適的反思。對學生來說是培養能力的一項有效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反思解題過程是作業之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1

幾和第幾是基數和序數的淺顯說法, 認識“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對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這個知識點小朋友很容易混淆。“幾”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幾”是事物排列的順序號。對於剛入學的學生,年齡偏小,方位感還較差,對“幾”和“第幾”區別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在上這部分內容前,每天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和學生做些有關方位的遊戲,讓學生認識前、後、左、右的方位。特別是左、右,我先讓學生自己介紹怎樣記住左和右的方向,作好了準備工作後,開始了“幾和第幾”的教學:

一、情景引入,感知“第幾”

我利用一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找到了一個與“第幾”有關的故事:古時候,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吃肉包子,他吃了一個不飽,又吃了一個還不飽,直到吃到第五個,才覺得飽了,他拍拍肚子,嘆了口氣說:“唉,要知道吃第五個能飽,先吃第五個該多好啊!”學生意猶未盡時,我問大家:“你們說,這個人說的對嗎?”“不對,不對。”學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這時聰明的劉煜站起來說:“這個人要吃五個才吃飽,如果只吃第五個的話,那他就只吃了一個。”我適時引出了今天的課題。

二、利用主題圖,教學“第幾”

教材的主題圖是以場景的形式來表現的,而這個場景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我不拘泥於教材的束縛,把教材上的主題圖重新作了調整,變爲讓學生參與排隊這一主題情境,學生通過排隊,將主題提供的內容動態化,使學生能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增加實際的體驗,深切地體會到幾和第幾的不同。

三、聯繫生活,學習數學

爲了幫學生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我根據學生身邊的事情,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白“第幾”的含義。如“我想考試得第一,我坐在第一排”等等,學生有了老師的引導,很快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第幾”。這樣,不僅讓學生鞏固新知,也加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幾和第幾的教學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感覺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但是在課堂練習中發現 問題有很多,後來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找出幾點原因:

一、在課堂教學中我只注重講解,而實際操作的相對少了一些,講課速度偏快些,我覺得應該通過擺圖形讓孩子們動手操作,比如拿出左邊的幾個或拿出右邊第幾個,多操作多練習來理解所學的知識。

二、幾和第幾是教學的難點,因爲這裏還涉及到一個從哪邊數的問題,雖然課前我讓學生感知了方位,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對區分左右還有一定的困難,而且幾和第幾也會混淆。比如從左邊起塗4個燈籠,學生可能只圈了第四個。

三、當然這也和學生目前認字少,不懂題目意思以及所接觸題目量少有關係。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鞏固練習之後,這方面的情況會有好轉。

四、講完練習之後我進行了小結,但感覺小結的方式不對,我是讓學生上臺排隊,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說一說,總結的時候不應該提問:“一共有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幾),“第5個同學”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什麼(第幾),問的太唐突了,雖然有個別同學知道,但是我覺得大部分孩子還是覺得雲裏霧裏,其實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只要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含義,並能夠區分就可以了。這是一個感知的過程。

五、在後面講練習時,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1.“想想做做”第1題從左邊塗色,可以先複習一下“左右”,做一做有關“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的小遊戲,加深學生對方向的感知,再進行塗色,效果會好些,目的性會更強些。2.“想想做做”第2題,“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有的學生聽過,有的沒聽過,其實這個時候孩子的興趣還是蠻高漲的,應該事先準備一個故事的錄音,或者動畫,讓孩子在輕輕鬆鬆中學到知識。

當然,課堂教學是藝術,而且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每次上完課都會有些遺憾,所以實際與預設是有距離的,真正的完美只有在教學之後的重設計和反思,教學之後適當的調整設計,相信對以後的教學能提供借鑑作用。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2

本節課我結合教材所提供的情境,首先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西遊記”(八戒化緣)故事引入,很快的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帶着問題以主人公的態度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通過分餅,引導學生經歷探索假分數與帶分數的產生過程,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假分數、帶分數,瞭解假分數和帶分數的關係。並讓學生總結髮現辨別三種分數的方法。

通過分析教材,我設計了四次分餅活動,每次的側重點不同,第一次是將三張同樣大的餅平均分給四個人,每人能得到多少呢?這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我先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然後組織交流,最後教具演示,這樣化抽象爲直觀,讓學生們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再觀察驗證,從而加深對兩種分法的理解。第二次是將7張同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得到多少呢?有了之前的分餅經驗,孩子們很快得出結果,這既是對新知的鞏固,又能引出分子比分母大的假分數。接着問:“把4張同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得到多少呢?把9張同樣大的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人能又能得到多少呢?”從中引出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假分數和帶分數。在此基礎上, 揭示“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概念,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真分數”和“假分數”分子分母的特點,以及這三種分數與1的關係。最後給出一組分數,讓學生判斷各是什麼分數,哪些分數的大小相等,在加深對概念理解的同時,引導學生髮現假分數和帶分數之間的關係。這樣的活動安排,條理清楚,目的明確,學生學得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反思本課教學,有三點啓示和兩點不足,啓示是: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開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正義心,但是教學任務和發展學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爲其服務的,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二,要有實踐空間。一部好的電影作品,應留有一定的餘地,應讓觀衆有一定的想像空間。同理,在研究中,一定要給學生留下充分的實踐空間。學生只有親歷動手、動口、動腦過程,才能提出屬於自己的發現、假設、問題,才能充分驗證、得出結論。三,從“獨奏”走向“合奏”。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訴”,有意義的知識是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活動體驗而自主建構的。本堂課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很好的解決了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從“獨奏”走向“合奏”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是師生在新課程中的成長之路。只有“對話”,才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不足之處:一、學生對於3張餅的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三張餅,也就是帶單位和不帶單位的分數區分不清,這在習題中得到了驗證,分數的意義這一節應進一步加強認識。二、要求學生練習太少。由於在前邊我讓學生探索、彙報用了本節大部分時間,以致部分學生不能正確用假分數、帶分數表示陰影部分。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3

一、深入學生,選擇素材,創設情境。

對一個學科而言,學生的興趣、愛好是最重要的。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課餘,我特別關注學生喜歡玩什麼,怎麼玩,並從中得到啓發,將學生玩的素材巧妙、合理地運用到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對學習的內容產生親近、親切感。如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這節課時,當我把長方形卡通畫片呈現給學生,他們的“情”即刻“熱”起來:“好漂亮的畫片!”接着,我將畫片平移至右,顯現長方形畫片陰影框架圖。實物畫片與框架圖形成鮮明的對比,既爲今天理解長方形的周長奠定基礎,又爲以後學習面積埋下伏筆。同時,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是豐富多彩的,絕對不只是簡簡單單的計算、公式、法則的問題。多彩的畫片,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急於想玩一玩、拼一拼、算一算

二、學玩結合,探索創造,發展能力。

在讓學生自主探索、研究長方形的周長時,學生一邊列出算式,一邊用圖形(小棒或線段)展示解題思路,驗證了計算方法的合理性,親身體驗,構建數學模型,經歷了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的薰陶。老師發給每位同學一份畫片,滿足了他們“給我一張吧”的願望;“你能用這些畫片拼成新的長方形嗎?”激起了學生原本就有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創造性,因此他們在拼圖遊戲中能大膽構思、創造,相同的拼法,不同的解法;或不同的拼法,相同的解法。特別是學生在將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畫片連拼成長方形時,由2張畫片、3張畫片、4張畫片的連拼,聯想到10張、100張畫片連拼成長方形時,由2張畫片、3張畫片、4張畫片的連拼,聯想到10張、100張畫片連拼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並按這一規律推導出若干張正方形畫片連拼成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是遊戲,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狀態,是遊戲,使學生的學習建立在主體、積極的、有自信的、主動探索的、集體合作的基礎上,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他們的思維在此間產生了質的飛躍,創新能力逐步提升,讓我驚喜、讓我感嘆!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4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然而,有的教師僅僅追求時尚,爲了設計“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而絞盡腦汁,但結果事與願違。這種現象若任其自然發展,不僅影響數學教學質量,還會導致教師形成新的錯誤的數學教學觀念。那麼有效的數學教學究竟需要怎樣的情

境,又怎樣精心創設?

一、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一節課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包括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就要求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而且要做到具體、明確,不能一味籠統地問“你發現了什麼?”一方面,要及時從生活情境地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數學問題,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不能把情境創設作爲課堂教學的“擺設”。

我在引出倍這個概念時,首先創設了一個這樣的情境,今天我們二一班的學生去春遊,那裏有許多玩的項目,我們就去划船,可是船很少,我們只能三個人坐一條船,18人坐幾船呢?同學們很快跟着你的思路進入狀態,然後我就說:“一條船上有三個人,就是一個三,乘法算式是13,2條船,就是有2個3,2*3=6或3*2=6。學生在富有情趣的情境中找出了規律,得到了倍的初步概念。

二、情境內容應從學生的生活和現實背景中提出。

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而且有利於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請你們仔細觀察,有幾條黃船,船上有幾人,就是幾個幾?綠船人數是黃船人數的加倍,把黃船人數看作一份,綠船上的人數有這樣的兩份,兩個3也表示3的兩倍。所以,綠船上的人數是黃船上人數的兩倍,這裏的心知是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來自於我們身邊,使學生了解數學來自於生活,服務於生活。並且學生通過同一情景圖的不同思維,確定不同的一份量,得到不同的乘法算式,既培養了發散思維,又加深了對乘法含義、乘法交換率初步認識。

三、情境的形式要有所變化。

情境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如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爭情境等。情境的創設要符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而變化。對低、中年級的兒童,可以通過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學生,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

我在教學時考慮到二年級小朋友年齡小,20分鐘坐下來已經有點坐不住了,於是最後我以做遊戲的形式,讓學生拿出準備的黃豆擺一擺、放一放,左邊學生拿出一份是幾,右邊學生拿出的必須是左邊學生的幾倍。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讓新知識得到了鞏固與發展。

這樣就能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發揮他們的推理和交往能力。鼓勵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共同分享學習成果。

以上僅僅是我認爲國小教學有效教學中的一些策略,教師應用有效教學策略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是一個研究的過程,也是教師自身發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讓我們在新課程“有效教學”的理念下,研究教材和教學實踐相結合,不斷積累和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爲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5

怎樣上好數學複習課,提高複習的效率,這是每一位數學老師都關注的問題。但往往有很多老師在複習教學中會陷入“做試卷---講試卷---再做試卷”的題海怪圈。隨着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與展開,我認爲數學複習課應把“發展爲本”作爲教學的中心,使各層次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提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通過不斷學習,我認爲複習要講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只有在複習中巧妙地採取一些策略和方法,才能使學生在複習中不易感到枯燥無味,從而在複習課中進一步鞏固基礎、提高能力。下面就我自己所採用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1、深入鑽研教材是上好數學複習課的必要條件。有句話說的好“教材鑽的有多透有多深,教學方法就有多新有多活”。教師在課堂上的遊韌有餘完全得益於課前深入細緻地鑽研教材。在研究教材的同時研究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學習的困難,找最佳突破口,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下經歷學習過程。學生課堂上的輕鬆愉悅與一次次的成功體驗是教師課前花了45分鐘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鑽研時間換來的。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調控好課堂活動。數學複習課的教學和新授課有着本質的區別,複習的量大,練習的內容多,環節雜亂。因此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爲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如果教師在教學中語言生硬直白、缺少情感渲染,學習形式單調而不豐富,就是問、答、寫、練,一輪又一輪,學生感覺枯燥無味,也容易疲勞,怎麼能對複習內容感興趣並保持積極呢?久而久之,對學習數學喪失了興趣和自信心,爲後續學習埋下了隱患。課堂上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每一次活動前都要講清要求,使每個學生聽清要求,必要時做出示範。老師沒講清楚學生聽不明白就會出現課堂亂哄哄的低效現象,要做到既能放得出又能收得回。教師在課堂上要密切關注各小組同學參與學習的情況,及時表揚先進,樹立榜樣。

3、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複習數學,理解數學。情境創設要根據課時內容的需要而設計。活動設計要緊緊圍繞課時教學內容的重點,而且要確立一條清晰的主線,用這一根線把各個環節串起來,使課堂教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流暢自然中蘊涵着和諧與統一。

4、能動手的儘量讓學生多動手。有人曾經說過:“聽了,一會兒就忘了;看了,就記住了;動手操作了,就理解了。”學生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繫,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手是腦的老師,說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所以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是必要的,是高效的。而多數老師在課堂上覺得這樣讓學生動手去做太耽誤時間,不如我自己演示來的快。這是非常錯誤的教學思想。

5、加強教學研究,促進教師間的經驗交流和相互協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利用集體備課、教研組活動、課題實驗組活動等校本培訓形式搭建共同交流共同發展的平臺。對每一課時教學內容可利用課前幾分鐘,大家在一起說一說自己的教學設想,有新穎活潑緊扣教學內容而又容易操作的形式,取長補短相互借鑑,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6

在教學中,我們常會碰到這樣讓人哭笑不得的作業:“一棵大樹高10釐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學生之所以出現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對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鮮明的表象。長度單位這個概念,二年級的學生第一次接觸,對於什麼東西是釐米、米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學習以前可能是從未聽說過,這樣學習起來學生確實有點困難。這樣的例子從另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對於這樣的空間想象能力方面,學生還是比較薄弱,教學時應當重視計量單位觀念的形成,並將這方面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教學長度單位釐米和米時,應按照學生的認知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讓學生用自己的活動建構對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體驗。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一、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建立表象

1、體驗1釐米的實際長度,可以通過下面的活動展開。

量一量。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測量課桌的長,進而產生疑問:“爲什麼量同一物體,而結果卻不同?”使學生體驗線段的長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測量工具,認識到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過觀察直尺,直觀感知1釐米的長度。讓學生從直尺上找出1釐米,並且知道從刻度0到刻度1之間就是1釐米。再讓學生找一找,還有哪兩個數之間的長度也是1釐米,加強對1釐米的感受。畫一畫。讓學生在練習紙上畫出1釐米的線段,再次直觀感知1釐米。比一比。請每個學生拿一個棱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然後抽掉小正方體,左手手指不要動,看一看1釐米的長度,再比出1釐米,最後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體塞進去驗證一下,比的長度是不是大約1釐米。估一估。給學生提供長1釐米左右的學具,讓學生利用已有的1釐米表象進行估測,再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從生活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釐米的物體。記一記。閉上眼睛想一想,1釐米有多長。

2、體驗1米到底有多長,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動。

看一看。直觀感受1米的長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比一比。兩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動,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長度。再把眼睛閉起來想想1米的長度,最後睜開眼睛,用手再次比畫出1米的長度。排一排。排1米長的隊伍,每兩人間保持一腳的距離,看看大約排幾個人。走一走。自然、均勻地走1米長的一段路,數數大約要走幾步。

這樣教學,把教材上“靜止狀態”的學習材料轉化爲“動態生成”的活動情境,有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對新知的體驗,促進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二、在估測中認識——形成概念

1釐米、1米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容易遺忘。爲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肢體上的某些大約長是1釐米、1米的部位或學習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釐米、1米來幫助記憶。如學生大拇指的寬大約是1釐米;小指第二個關節的長大約是1釐米;二年級學生腳到胸口的距離大約是1米,記住這些“身體尺”,對建立1釐米、1米的長度概念或進行估測都大有益處。

估測是對事物的整體把握,是對事物數量的直覺判斷。估測與數的認識、量的計量相配合,能加深學生對數的理解,增強靈活處理日常數量關係的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大膽估測,比較各自的估測結果,交流各自的估測策略,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想法,相互借鑑,不斷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估測不是信口胡說。因此,估測一條線段長几釐米,一般不要讓學生隨便報出幾釐米,而是要求他們想一想用什麼工具、方法可以幫助估測。比如,引導學生通過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離大約是10釐米來和這一條線段比較,從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結果。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挖掘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如身體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圍的其他物品進行估計、測量,增加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機會外,還要充分運用教材所提供的練習題。要把估測的結果與實際測量的結果進行比較,找出估測與實際測量的誤差,培養學生初步的估測意識和估測能力。

三、在應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學生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還應與實際測量緊密結合起來。測量是教學難點。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講解測量的方法,學生的學習可能會輕鬆順利,但考慮到一些學生已經會測量物體的長度,因此可嘗試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然後交流、討論,總結測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對學生來說容易出現的錯誤有:從尺的一端開始量,而沒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線與所量物體的一端(起點)對齊;不會靈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個刻度都可以作爲測量物體長度的起點。另外,在量的過程中,部分學生對直尺的控制不夠自如。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充分講解,悉心指導,讓學生切實掌握測量方法。把尺的邊與物體的邊靠近着平行擺放,而尺的0刻度線要對齊物體邊的一端。學生在進行操作性學習的過程中,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既可以豐富感性認識,又能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

國小生認識事物帶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在思維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幫助他們逐步學會抽象出數學概念的方法。基於這種狀況,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兒童觀察力顯得尤爲重要。在培養兒童觀察力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觀察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要透過現象觀察事物的本質。要指導他們逐漸懂得看問題應該從什麼角度看。同時,要教會他們特別注意進行分析、比較。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7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由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逐漸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七年級一班部分同學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七年級二班的總體就會稍遜一點,整體都呈現一種狀態。在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今天,結合一些在教學中的具體例子,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製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課中,由上節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老師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說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纔說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啓發,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老師所說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綜合式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們議論CT技術、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然而,學習了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以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現代醫學的CT技術竟然和切蘿蔔類似。

四.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悅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課堂教學應當走過這樣的過程,“學什麼?……爲什麼學?……怎麼學?……用在哪?”學生要學習新事物,除了自身對新事物的興趣外,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學習的價值。如教學《探索規律》這一課時,傳統的教法是直接給出日曆的規律,然後應用這些規律件進行相應的練習,而新的教學方法卻安排了比較充實的實踐、探究和交流的活動。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日曆的套色方框中的9個數之和與該方框正中間的數有什麼關係?這個關係對其他這樣的方框成立嗎?這樣可以激發學習動機。問題提出後,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比較、交流,在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最後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得到了日曆中的規律,同時體會了分析問題的一種方法,積累了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會了學習的功效,整個過程讓學生動口,又動手,適時地進行動手操作活動,而教師只從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身份出現,而學生學習主人的姿態、使其主動參與操作、討論、彙報交流、提問、質疑、爭論的全過程,提高其分析問題,辨別問題,創新發展的能力。

五.課堂提問由問答式教學向學生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合作學習轉變。

傳統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師問生答的問答式教學。教師問得淺顯直露,無思維價值,探索的空間太小,學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師問生答,似乎是啓發式教學,實際上是灌輸另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學生就懶得思考,從而導致其發散性思維、求異思維、探索性思維就泯滅了,哪裏還有創造能力?在教學時如果能讓學生一直處於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實驗等問題狀態之中,學生就能用不同的眼光觀察事物並發現問題,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形成獨特的個人見解。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表現自我的強烈慾望,纔會在不同意見或見解的相互碰撞中產生創新的思想火花,才能因自己富有創意的做法或觀點得到他人的認同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滿足感與成就感,才能在學習互動的過程中學會競爭與合作,增強團隊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着求知慾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新教材的優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於哪些調皮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放鬆。什麼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我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我將在下半期的工作中儘量多關注差生,讓他們的學習有所提高。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8

《角的分類》是人教驗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角的分類》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並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在分類思想的指導下,三個特殊角同時出現,形成一個問題的模塊,爲學生的思維提供時間和空間。《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是同一課時的兩個內容,爲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以我分了兩個課時。

首先讓學生充分體驗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很多數學規律、數學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原型,學生善於捕捉生活素材,教師儘量提供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其次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爲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說”、“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爲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學生用活動角轉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銳角,說說什麼樣的角叫銳角。再轉出一個直角,同樣要求量一量,再得出結論。教學鈍角的時候,同樣也要經歷這個過程。教學周角時,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學具轉動的邊,木條繞着它的一端轉了一圈,由此得出一週角是360度。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類部分的教學環節,由於根據不同的標準,必然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另外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較弱,難免出現思維的漏洞,邏輯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爲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時間,合作學習的機會,相互交流的平臺。於是,老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再以小組爲單位彙報交流。這樣,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中發現思維的漏洞,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19

《角的度量》這是單元中的一個重點,它是在學生認識角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也爲後面利用量角器畫角作準備的。學生學習這個知識常見的問題有二個:一是量角器的擺放,二是利用內外圈的刻度正確讀出角的度數,這兩個問題其實就是教師在本節課中要處理好的重難點。我們兩個班級的學生上課比較活躍,好提問,對新鮮事物有一種探究精神,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擬訂了已下三條:(1)認識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度”和度的符號“°”;(2)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3)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形成度量角的技能,並理解量角的意義。教學難、重點定爲: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驟和方法,知道怎樣讀出角的度數。爲了突破重難點,落實教學目標,我採取了以下措施,效果較好。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

這裏我製造了第一個問題衝突,設計了“比眼力”----比較角的大小的小遊戲。課前我先讓學生畫角,並從中選擇兩組來比較角的大小。這是在課堂上尋找所需教學資源,目的是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第一組角的大小直接就能看出來,第二組是僅靠眼睛看是不易比較的,尤其是還要判斷一樣大那是多大,不一樣大又大了或小了多少。問:“能用過去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嗎?”他們認爲不能,從而產生學習新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的需求。又通過複習測量長度、質量用什麼工具量?怎樣測量?計量單位分別是什麼?促進學生對知識、方法進行遷移,產生量角的動機,那認識量角工具----量角器、瞭解角的計量單位、掌握測量方法就水到渠成順利成章了。

二、引入自學,重視學法指導。

四年級的學生,其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引入自學,我覺得對他們來說很有必要,當然學生自學能力並不是一日就能練成的,這需要長期的積累和鍛鍊,更需要教師耐心的進行學法指導。本節課中關於角的相關知識,我就放手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學課本,並做學法指導----劃出重點詞句,做標記等。然後提問:“通過自學,你瞭解到了哪些知識?”,彙報落實:“角的計量單位是 “度”, 用符號 ‘ °’ 表示”;“ 把半圓分成 180 等份, 每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記作 1°”。這一過程中學生積極性較高,彙報時人人都有成就感,這樣處理既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又使學生獲得獨立學習的機會,提高了自學能了。

三、順逆結合,促進思維發展。

本節課的設計從總體上來說,我採取了“順逆結合,縱橫聯繫”的方法,這樣處理減緩了知識的坡度,學生掌握起來也較容易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量角器上讀角和找角。在教學認識量角器中,我重點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分以下三個層次來學習的:(1)讀角: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40°、60°、90°、120°),問學生這是多少度的角,你是怎麼讀出來的?目的是讓學生重視0刻度線。(2)讀一個刻度上沒有標數的角(125°)。此題主要是爲了讓學生注意,不僅要會讀有標上刻度數的角,而且要會讀沒有標刻度數的角,要認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確地讀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並指出它的頂點和它的兩條邊,想一想有沒有其它的方法。學生有了以上讀角的經驗,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也證實了這點。

(二)讀角和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學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讀角和找大小不同角的經驗,用嘗試的方法來探求量角的方法就切實可行。課堂上有的學生會量但說不出來,有的說的不完整,也有學生量的方法講得也很順暢,總的來說,學生大體上能知道兩重回一看數的步驟。

從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來看,本課的教學目標基本上得到了落實,但還是有一少部分學生沒有能夠掌握正確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的方法和技能。經過反思,問題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準備不充分,本課需要學生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數,課前佈置學生購買量角器時,沒有強調量角器的質量、規格等要求,課後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所使用的量角器不規範,這些不規範的量角器對學生測量角的度數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二是考慮不周全,對於少部分學生而言,量角的過程仍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頂點和中心重合簡單,而要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同時重合,另一邊在刻度內卻非易事,內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難。如果步驟改爲先把零刻度線和角的一邊重合,再通過平移使頂點和中心重合,這樣操作過程可能會簡單些,學生也更容易掌握。

數學中心對稱教學反思 篇20

在教學《測量》時 ,我是這樣講的:

首先我先讓學生分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測量出十米的距離(在教室外),然後讓學生彙報測量方法;接着把學生按高矮分兩組手拉手看十米需要幾個學生,再讓學生走一走,看自己走十米需要幾步,最後讓學生說一說大約十米的物品。

在進行操場測量時,由於學校沒有操場,我讓學生先測量了一下學校院子的東西長度,然後讓學生試一試在一分鐘內走多少米,再 讓學生分組走四百米(學生不知道),告訴學生走四百米用的時間,然後讓學生估算一下標準操場的長度。

最後的作業讓學生完成在“做一做”中的3.

整堂課上的很累,一是學生有點亂,而是感覺教的有點死板,很機械,課堂氣氛不活躍。

這堂課的優點:

教材與實地結合,學校沒有操場,怎麼辦,這一部分佔課堂近二分之一的時間。我將學校院子的長度作爲操場,然後讓學生走一走,估計一下。這基本上能讓學生在印象中有一個標準操場的樣子。

自主學習。在本課中,因爲需要學生動手的多,也因爲老師的經驗不能代替學生的實踐,我讓學生分組來進行測量,親自動手做,教師只起指導作用,這樣,學生無拘無束,能調動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不足:

測量操場沒有讓學生自己測,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感到教材例題與習題矛盾,你都量了,還讓學生走什麼,估算什麼,所以就省略了這一環節。

事後,我感覺講這一課經驗太少,不知道到底怎樣才能輕鬆而又有效的上好這一課,因此,懇請同仁多加指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