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66K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1

1.引言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精選13篇)

“教與學”的關係非常複雜。每一堂課上,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都應是“教大於學”,但往往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爲沒有很好地地把握到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所以出現了“教等於學”、“教大於學”的情況。師生、生生的交往互動受限,師生的共同發展受到阻礙。

2.問題的提出

上完一堂課後,心中存了不少尷尬。匆匆忙忙的一堂課,暴露了本人在教學實際中,對學生的學況掌握情況等多方面缺乏及時應對預案的問題。對於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情境及導語的設置,課件、教具的準備,教者頗費了一番心思,卻由於疏忽沒有給任教班級的老師學生一個較好的心理準備,加之多媒體設置問題。致使學生在懵懵懂懂而又鬆懈等待的狀態下進入學習,課堂效果不大理想。

而後,在生成的實際中,教者又發現,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閱讀課文,這是他們從漢語拼音到閱讀課轉換的第一篇,由於缺乏必要的預習、字詞方面掌握不大熟練。閱讀、朗讀的一些最起碼的要求沒有達到,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在點撥朗讀方面中頗費了一番口舌,也就有了“多講”之嫌。在課堂中的度把握得也不夠,想放開讓學生在同桌中、小組中去讀,或讓他們自讀自悟,但上課初始時他們同桌互讀的狀態就不容樂觀,沒有掌握好一定的讀書方法,教者在擔心閱讀效果的前提下,於是便出現了“收得太緊”的現象。只受限於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不夠。換言之,“預設”的彈性不夠,生成的把握不到位。

3.反思與討論。

教學前的設計是生成的一般指導,生成的情境,生成的結果要靠教師進行調控。它由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特別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等因素的積極配合才能得以實現。它需要教師冷靜地分析、靈活地運用。首先,要把握好生成的起點。它是最爲基本的、前提性的條件,也就是學生的現有水平,這是生成的基點,也是生長點。備課,要充分地瞭解自己的教育對象,瞭解學生的方方面面,整體發展情況。如果在課前就能對學生的閱讀狀況、閱讀水平有一個較爲清晰的瞭解,對教學的實際生成就有了一個充分的估計。針對學生讀的狀況就會有一個應對的措施。如自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閱讀方法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在接觸閱讀課文的初始就能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在生成中就可以把這作爲教學的一個目標來實現。

無論是學生的學,還是教師的教,讀文本是基礎。學生因讀而發現領悟;教師因讀而認識把握。如果不讓他們充分讀書,他們在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只能是盲目和無的放矢的。如果沒有學生的讀書,或者沒有充分地讀書,那麼,無論教師如何引導點撥對於學生來說都沒有太大的效果,更談不上師生互動。但對學生充分讀書的度的把握,我們又不能不正視。這個度應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在閱讀時間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閱讀只能是浮光掠影。其次是讀通讀懂,能夠挖掘出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生活體驗,從書中讀進去又讀出來。沒有學生自己的感悟,過多的講,即使是再精彩的演說也不能使學生進入狀態。因此,教師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悟,不應把自己的一些體會、感受強加於學生對課文的體驗中。

在預設缺乏彈性的課堂中,生成的動力不足。師生間、生生間的交往面不夠大。一般情況下,它只限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並且是以教師和全班同學交往爲主的單向交往,學生接受來自他人的信息和同時向他人發出信息量較少。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生來說,由於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面較窄、在交往中容易出現無法進八狀態的情況。也就是隻有師生之間的互動,而缺乏生生之間的互動。在預設中對這些生成性情況都應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及時進行調控,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互相交流,互相促進。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2

《雨後的森林》是新課標語文S版第一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兒歌,這是一篇輕快活潑的小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雨後森林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由於是剛學習課文,孩子們對於課文學習的思路和方法還沒掌握的特別紮實,對朗讀課文也沒有太多的方法和心得,我選擇了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完成三個教學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能夠通順流利的讀課文,初步瞭解雨後森林的美麗。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有層次的教學,先從帶拼音的詞語入手,讓孩子能夠藉助拼音拼讀,在拼讀的過程中採用小老師領讀,自己單獨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方式讓孩子記住這個詞語;在去掉拼音讀一讀,一方面驗證孩子是不是記住了這些字,另一方面讓孩子通過這個詞進一步瞭解和記憶這個字,最後單獨出示生字寶寶,採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認讀,完成認識生字的教學目標。在寫生字時,採取學生觀察,說一說這個字你怎麼寫才能漂亮,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生字的入門知識,能會說,會觀察,才能夠寫的漂亮、美觀。挑選一個帶有新筆畫的字和兩個筆畫較多的字進行示範寫,剩餘兩個簡單的字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說最後自己寫。逐步做到先扶後放。

對於一些小細節,做的不夠認真不夠仔細,教師沒有範讀,而選擇放錄音,且錄音聲音太小,沒達到示範的作用,缺乏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在示範寫字的過程中擋住黑板,學生沒能夠觀察到,對學生的具體回答問題,沒有給與及時的鼓勵和幫助。對於內容而言,處理的有些也不夠得當,對於會寫字沒有側重點,整堂課全是圍繞會認字去簡單講解,會寫字沒做擴展和強調,顯得課堂過程特別拖沓,教師個人語言太快,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較短,容易缺失語文味,還要多加努力改正。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3

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生動的詩歌,共兩句話。第一句寫雨停了,雨後蘑菇、木耳、紅果、葡萄的樣子;第二句寫雨後的森林色彩美,森林是寶庫。課文洋溢着童趣,有利於激發學生想象,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感受雨後大自然的美。本課的學習目標是:1、認識“傘、紅”等八個生字,學會“木、開”等五個生字,培養主動識字習慣。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4、感受大自然的可愛,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教學的重、難點是:1、朗讀課文,瞭解雨後森林的樣子。2、理解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應該讓閱讀變得快樂,成爲一種享受,享受閱讀應成爲語文教學的至高境界和至上追求。《雨後的森林》全文只有30多個字,沒有更多的故事情節,只有在字裏行間蘊藏着濃濃的環保意識。老師要善於用直覺領悟和心理體驗的藝術方式,帶領學生進入境界,這樣才能激起他們去欣賞,去體驗文章中的無窮內涵。

我發覺自己在備一年級的課的時候,對孩子的情況和他們的心理狀況瞭解的不夠清楚,還是像高年級那樣做剔骨剖肉的分析,沒有抓住課文要旨,以多種形式讓學生逐漸仔細領悟,向學生滲透的是應該愛護樹木,保護植物。雖然我已經改變了語言風格,表情也是微笑的,和藹可親的,但是,在內心卻沒有和這些小娃娃貼近。所以,整節課分析太多,既不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又沒有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而是牽着學生的鼻子走。

文學作品藉以形象說話。閱讀者生活體驗、學識水平、興趣愛好、性格品質等的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也會不同。這就是所謂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決定了解讀、體驗和闡解作品的意義帶有很大程度的不確定性,這就是文學的精彩之處,也是文學的誘人之處,硬性的“統一見解”是不符合閱讀的規律的。教師既不能以參考書對作品的主題的闡析,對人物的解讀,對結構運思的評判作爲評價學生對作品的理解程度的惟一尺度,也不能過分引導、漠視了學生在閱讀思維上的差異,忽略作品所蘊含的豐富內涵。據各自的生活體驗,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讀,對作品的認識更全面、細緻和深刻。閱讀中個體的差異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碰撞、砥礪,是閱讀中自由精神的閃爍。惟此才能領略文學作品的多姿多彩,進而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爲此,我在教學中安排了幾個說話訓練,“森林裏還有什麼?”“森林裏的東西有什麼用?”前一個問題學生說得很好,後一個問題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跟不上,所以學生根本答不出來。

在這節課中,我試圖用漂亮的圖片,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充分體驗世界的美麗,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輕鬆的氣氛中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樂學、會學。但課上完了,結果卻不令人滿意。 當前教育倡導以讀代講,讀中感悟,朗讀是教師教語文,學生學語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它不僅促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發展語言、陶冶情操,這恰恰是我沒有做好的。如果再上一次,我應該組織學生遊戲、閱讀,學生或讀、或劃、或思、或問、或議。由於是一年級,重在識字,識字與閱讀的相結合。我以讀爲主線,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學生讀的形式多,讀的時間長,對文章的主旨也就領悟透了。一節簡單的課,可能會把環保教育講得空洞;而當把全部的真情和摯愛融入到作品的意象之中,這種閱讀就成了一種藝術的薰染。這也是閱讀教學的真正魅力。

我遇到的第三個問題是: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對語文教材的理解各異,主體性的體現就是要把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放手給他們自己研究,可以小組討論,可以全班討論,遇到分歧也可以讓他們爭論。但在這樣的交流中,教師並不是聽衆,也不應該是裁判,不應該怕說話,在是整個課堂掌舵的船長。要適時引導學生對語文文字的追究,引導、啓發學生互相取長補短,增進對文本的理解,這也是鍛鍊學生能力、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渠道。引導學生主體性的發展,立足對學生智力的開發。

太多的時候,我們忘記了學生的生活、學習,學生已有的知識,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建立在教師內心的標尺上。忘了學生究竟知道了什麼?忘了學生究竟需要什麼?作爲一名教師,常常將自己的喜好,一廂情願地硬塞給學生,將自己對教材分析的所得按照自己的思路,採用令人眼花繚亂的各種方法一步步引生入“甕”,不許學生越雷池半步。在這裏,我就是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生活體驗與知識經驗,超出了學生的接受範圍,所以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自己在教學中遇到問題也沒有好好去解決,草草了事。同時從另一個方面也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小朋友課外知識掌握得太少太少了,以後迫切需要在完成課本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每一件事,多多少少會給人帶來遺憾,有了遺憾,纔會邁出進步的步伐。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4

《光世界巡行》這節內容與生活聯繫非常緊密,取自粵滬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八年級實驗教材。

本節教材的編寫意圖是將物理知識融於觀察實驗中 ,在課中有三個探究實驗,1、分解白光,2、營造斑斕的色彩,3、觀察蘋果的顏色。爲了上好這節課我特意讓學校買了濾色片和強光手電,並在辦公室進行了試做,發現用三棱鏡分解白光簡單但後兩個實驗由於辦公室裏光線較強效果不是很好,又跑到實驗室拉上遮光窗簾試驗,嘿、效果很好,於是決定在實驗室上這以節課。當在課堂上看到色彩鮮豔的七色光譜那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也使學生明白了白光是由紅、橙、藍、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在進行“營造斑斕的色彩”這一實驗教學時,選擇了紅、藍、綠三種顏色的濾光片放於投影光源前,讓學生觀察光屏上的顏色 ,得出"透明物體的顏色與透過的光的顏色相同"的結論,在光的交匯處也可說明光是可以合成的。並讓後排的學生到前面近處觀察,使學生印象非常深刻,後來提問時,基本上學生都能答對。"

在"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什麼所決定的"教學中,我先從學生身上的着裝開始,我指着一名學生(女生)校服的紅色部位,讓學生說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們異口同聲的答:“紅色的”,我問:“爲什麼是紅色的?”學生答:“因它反射紅光”;我又指着這名學生(女生)校服的白色部位,讓學生說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們仍異口同聲的答:“白色的”,我又問爲什麼是白色的?學生答:“因它反射白光”。此時,學生認爲自己答的完全正確,正等着老師的表揚,我說:“不對”,學生們諤然,接着我把綠光照到白衣服上讓學生觀察,學生說是綠色的,又把藍光照到白衣服上,學生又說是藍色的,最後我讓學生討論白色的衣服爲什麼能呈現不同的顏色,這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什麼所決定的”便有學生得出結論來了。緊接其後的遊戲環節又引起了學生們的轟動,我拿出了自制的彩色眼鏡給學生戴,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週圍的色彩,知道“戴有色眼鏡看人”的結果是什麼。

一堂課終於完整地按預定計劃完成了,正如課後老師們的反映,我自己的感覺也是過於倉促,時間較緊,學生在一堂課上掌握這麼多知識,面面俱到確實有點難,值得慶幸的是學生比較喜歡這種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這也算是我的一點成功之處吧。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5

一、三點收穫:

1.兩點“突破”。“不求完美,但求突破”作爲本次教研活動的中心思想,“追求高效課堂”是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爲了體現中心思想,凸現主題,我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1)教學內容的“突破”。從教材的編寫來看,因爲考慮到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似乎突出了對“a÷b÷c=a÷(b×c)”的理解,而有意識地淡化了對“a÷b÷c=a÷c÷b”和“a÷(b×c)=a÷c÷b”這些形式的理解。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由於是在“解決實際問題”和“連除的運算”的背景下來研究“連除性質”的,引導學生在理解“a÷b÷c=a÷(b×c)”的本質意義的同時,不可避免會碰到對“a÷b÷c=a÷c÷b”的理解。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既成爲了課堂教學規律拓展的內容,也成爲了認識規律逐步完善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設計了相關的變式題目,讓學生完整的認識了“除法性質”,還進行了有效的拓展。

(2)教學方法的“突破”。本節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自始至終整個課堂都變成了學生表演的舞臺。由學生去發現規律,探究規律,總結規律。通過學生“自己做自己講”,讓學生去傾聽學生的思想,更有代表性,更有吸引力;通過“極限挑戰”賽讓學生去體會、去感受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理解得更深刻;通過“你有困難我來幫忙”活動化解重難點,運用“互幫互學”,加強了教學針對性,讓知識落實得更到位,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2、練習形式多種多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教學流程上我從“唱響口號”開始,設計了“小試身手”“熱身活動”“一式定音”“深化認識”“獨立解題”“你挑我講”“應用拓展”等環節,環環相扣,步步引入。特別是“熱身活動”,讓學生耳目一新,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慾望。“你挑我講”活動,讓平時學習成績優秀的同學不再在課堂上顯得無所事事,被同學選種爲心中“小老師”,自然是莫大的光榮,也爲他們今後更加努力學習樹立了信心。

3、關注學生的心聲,構建輕鬆愉悅的課堂。

在這個課堂上,我極大的滿足了學生表現慾望,每個學生都在課堂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本着“學生有疑問,我們當堂就解決”,“學生有感想,我們一起來傾聽”的宗旨,我不放過教學中學生的一點一滴的異議,讓每位學生都體驗到“大快人心”之感,真正體現了口號中所提倡的“認真傾聽,大膽表現”。教學中“溫馨提示語”,課結時“老師送給你們的話”,構建出了一個和諧、輕鬆、愉悅的課堂。

二、兩點反思;

1、學生“悟”得不深。在第一環節“小試身手”中,如果每位學生兩組題目都做,自己去對比,感悟,印象會更深刻;在“熱身活動”中,如果將一分鐘的比賽時間再增加一分鐘,學生的體會會更深刻;在“深化認識”中,對兩種思路分析得更透徹一點,學生對算理會理解得更深刻。

2、作爲一節計算課,在各種不同形式的大量練習之後,讓熱鬧的課堂沉靜下來,安排4、5道的獨立計算練習,檢查一下教學效果,老師做到心中有數,學生學得也會更紮實一些。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6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應:“粗知文章大意,不求字斟句酌。”

我在教學中設計中體現以下兩點:一在內容上,粗知課文大意,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二在方法上,注意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首先學生自讀課獲取信息。學生自主閱讀之後,給學生提供足夠的交流空間,交流各自讀懂了什麼。課上,學生交流的內容,大都是對《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瞭解,包括它的年代、作者、大小、畫面內容、歷史價值以及與圖畫內容相對應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部分雖是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但我並沒有放任自流。我順勢梳理和歸納學生的零星信息,並將個體的讀書收穫不斷輻射到全體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和交流信息,學生已對課文的內容及文章的脈絡有了大致的瞭解。

然後,讀文,感悟語言,激發情感。重點賞讀第二、三、四自然段。讓我們再次看圖讀文,細細賞讀課文的第二、三、四節,把你看到的、讀到的感受再和大家交流交流。畫面展現街市上的熱鬧場面及橋北頭的場景,學生邊讀文邊看畫,然後交流:學生有的從“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七個“有”等詞句讚歎畫家畫技的高超,有的還從畫面中找到了農民、商人等各種行業身份的人,還有的從畫中傳神地捕捉了生活情景而由衷感嘆這幅畫確實名揚中外。這一過程仍然充分關注到了學生個體的讀書感受,沒有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提過高的要求,花費過多的時間。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畫,課文的插圖很小,上課時,又沒有找到這幅畫,孩子沒有清晰地看到這幅畫,是一個遺憾。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7

在課堂中挖掘學生個性潛力,可以培養善於爭辯的能力。爭議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可以認爲是反映了一種整體的語文素質。爭議的結果,孰是孰非,當然取決於不同認識本身的科學性,但爭議的能力強,也是爭議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語文課堂上的爭議還有其特殊意義,這種爭議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或過程,目的是爲了達成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教師在爭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爭議能力,也就是在引導學生的語文學習,進行語文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

這節課上,我針對課文,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白鵝如此高傲,影響主人對它的喜愛嗎這是極富兩面性的命題,無論是誰都可以列出一系列道理,這就大大刺激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在深讀過程中,學生要爲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再用自己的語言清晰表達出來,同時傾聽對方的論述,使自己的爭辯具有針對性。這樣的爭議過程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是有效的。

一節課下來,也發現了很多不足,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總覺得自己好像講多了一點,不該大膽的放手。課堂裏雖然讀書的形式很多,但有時讀書的要求,沒有層次性,這都需要思考、改進。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8

《丁丁和牽牛花》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十一單元願望主題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丁丁爲了讓不能下樓的王奶奶看到鮮花,在自家陽臺上種了牽牛花的故事。通過這個優美的兒童故事,體現丁丁的美好願望,讚揚人與人之間互助友愛、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這節課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在第一節課的學習中,學生學習並瞭解了丁丁的願望,這節課主要是通過丁丁是怎樣實現願望的進行學習。在學習中,滲透句子練習。我請孩子們反覆讀“給我一根竹竿吧,我可以爬到上面去開花,滿足你的願望!”這句話,再帶着他們到現實生活中去體會,還可以怎麼幫助牽牛花呢?孩子們舉手告訴大家,還可以用小棍、繩子,鐵絲,搭一個架子,讓牽牛花往上爬。再把詞語放入句子中,練習表達。在通過PPT圖片,引導孩子們表達自己的願望。孩子們紛紛效仿“——,請你-----,讓————吧!”來說話和表達自己的願望。

低年級寫字識字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於寫字的指導我很重視。讓學生觀察生字,說一說字的結構,筆畫,筆順,間架結構,壓田字格線的狀況;再帶學生書空練習和在書上描字。讓學生組詞,相機指導。通過孩子自主參與來提高他們在識字、寫字環節中的樂趣。

這節課還有很多的不足,比如隨文識字做得還不夠好,可以抓住“滿足、實現”讓學生體會理解,練習說句子。這樣的教學更加有實效。

一節課上下來,“喜悅”和“遺憾並存。我覺得,反思不僅僅是一節課結束後的思考,而更應該是一個再備課、再思索、再探討、再創造的過程!感謝茹老師的精心指導,在這樣的過程中,讓我歷練自己,讓我不斷進步。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9

今天的教學內容是分數乘分數,重點是鞏固和進化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

在教學實踐中我繼續採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以上的兩個數學目標。對於今天的“探究活動”沒有直接放手,這是因爲學生對“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因此在整個得教學過程分爲三個層次:

一、引導學生通過用圖形表示分數的意義,再用算式表示圖形,深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乘法意義,感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二、以3/4×1/4爲例,讓學生先解釋算式的意義,然後用圖形表示這個意義,最後在根據圖形表示出算式的計算過程,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的過程是學生鞏固分數乘法的意義,體會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過程。

三、學生運用數形結合的方法獨立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進一步達成以上目標,併爲總結分數乘分數的計算積累知識。可以說整體教學的效果還好。

通過今天的課我對數形結合的思想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由於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的道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圖形使抽象的問題直觀化,在本單元教學中就顯得特別重要了。縱觀教材中,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也有着不同的層次,例如上學期的分數乘法(一)和分數乘法(二)中是利用具體的實物圖形,幫助學生從具體問題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在本學期的分數乘分數中是利用直觀的幾何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計算道理;接下來的分數乘法應用中,我們還將利用線段圖幫助學生理解分數乘法應用的問題;使用的圖形越來越簡約體現了教材對數形結合思想滲透的一個過程。

數形結合的過程不是簡單的抽象變爲直觀的過程,而是抽象變爲直觀之後,再從直觀變爲抽象,也就是要講“以形論數”和“以數表形”兩個方面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完整的是學生經歷數與形之間的“互動”,才能使他們感知“數形結合”,才能使他們能在解決問題時自覺地應用“數形結合”的方法。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10

課文中一共寫了三個故鄉:一個是現實中的,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理想中的,回憶中中的故鄉是過去時的,而現實中的是現在時的,而理想中的,則是將來時的。

回憶中的故鄉是充滿神異色彩的圖畫,這裏有生機勃勃的西瓜地,這裏有兒時的玩伴,這裏有希奇古怪的事情,這裏有鮮活的世界,這裏更有作者美好童年的記憶。總之這裏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是“我”少年時代的天堂。這個“故鄉”是一個美好世界,是少年美好心靈的反映,更是我記憶寶庫裏的珍寶。而現實中的“故鄉”則是一個“蒼黃的天底下橫着的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在現實社會裏失去活力的故鄉,是一個讓作者覺得悲涼的故鄉。物是人非事事休,更何況不光這裏的物非,人也非了,原來是童年的好夥伴的閏土,卻與自己有了很深的隔閡,讓自己禁不住打了一個寒噤,原本性格開朗的閏土,中年的時候卻變的吞吞吐吐,原本與自己是兄弟相稱,而今卻是形同陌路人……原來是文靜的豆腐西施而今卻是畫圖儀器裏的細腳伶仃的圓規,原本終日不說話的,而今卻是尖酸刻薄的化身,這怎麼能夠不讓作者傷心 ……不管是閏土,還是楊二嫂,他們的身上都反映一個時代的印記。他們的遭遇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寫照,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寫下了這篇文章,因而更加具有代表性。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11

今天講《林黛玉進賈府》,一節課的時間圍繞四個問題講了第一段。

第一是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圖是比較清晰的,學生可以容易地找出,所謂的路線圖應該是由一些時間和地點的節點構成。“棄舟登岸”後由東向西先後經過“寧國府”—“榮國府”—“西邊角門”—“一射之地”—“垂花門”—“抄手遊廊”—“穿堂”—“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三間廳”—“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理清這個路線圖對於把握本段的內容是有重要意義的,在任何閱讀的過程中,“把握結構-理清思路”應該是第一步,只有做到這一步纔有可能進一步深入去“品味語言-領悟感情”,進而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及研究人物心理性格的合理性。

第二是作者通過哪些手法來展示寧榮街與賈府的繁華富庶。這屬於寫作技巧的問題,任何文章在展示事物本來面貌的過程中並非單純地平鋪直敘,往往會運用一些技巧更好更充分的表現。比如“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這便使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使用了正襯的方法。

第三是林黛玉的心理與性格特點。《林黛玉進賈府》初步展示了賈府的環境特點和幾個重要人物,特別是林黛玉的性格特點。而第一段有句話非常關鍵,學生很容易便能找出,就是“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林黛玉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想法恐怕有三點原因,一是寄人籬下的特殊心理狀態,二是她印象中與親眼所見賈府的與衆不同給她的心理壓力,三是她的性格特點。而性格纔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爲與她相同處境的薛寶釵並不會這樣,劉姥姥也不會這樣。如果要再深入研究她是一種怎樣的性格特點,就得注意“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她的所有想法和行爲只是怕人恥笑,這應該說她性格的很主要的一個方面是自我意識強,自尊心強。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12

一、緊扣課題和課文結尾,理解“伯牙”爲什麼要“絕弦”和怎樣的人才堪稱“知音”。學生通過讀文就明白了,當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時,子期都能感受出來,總之“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因而伯牙把子期視爲知音;子期死了,世間再也找不到能懂得伯牙心意的人了,伯牙便“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學生彙報交流時,相機引導他們理解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含義、“志”和“念”的意思以及“哉”“兮”兩個語氣詞的用法。

二、適當拓展,深化理解。伯牙作爲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他的技藝一定非常高超,他的琴聲一定不止表現了高山流水。因此我引導學生想象他的琴聲還可能會表現出哪些動人的場景?並且仿照課文句式進行語言拓展:“伯牙鼓琴,志在( ),鍾子期曰:‘( )’志在( ),鍾子期曰:‘( )’”這樣,既使學生體會到伯牙的琴技爐火純青,又讓學生感受到子期的“善聽”,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知音,還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在理解伯牙爲子期“破琴絕弦”時,我爲學生配樂(二胡曲《長相思》)朗誦了相傳伯牙給子期寫的一首短歌,淒涼傷感的音樂襯着那首“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雨後的森林教學反思 篇13

《百數表》是一年級小朋友形象認識100以內數極其簡單的運算規律的很好的教學工具,雖然是簡單的一個百數表可是裏面藏了許多知識,如單數,雙數,五個五個數,十個十個數等等,所以相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思維性較強的知識點,因此在本單元中是一個重點還是一個難點。

對於有些小孩子,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會從1數到100,所以對於補充百數表和讀百數表的興趣特別大,可是當孩子真正要掌握百數表中的一些規律,卻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的,尤其當這些數的規律又是比較抽象的內容,所以就要尋找一些孩子能夠接受的方法和手段來進行教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又離不開數學知識,生活中的一些具體問題,在數學中能夠找到問題解決的模型,作爲老師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在生活問題和數學知識之間架設連接的橋樑,在備課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找尋和百數表的規律有關聯的生活問題,結果發現“十進制”的記數方法決定了百數表以10個數爲一行的排列規律,上下數之間的差距爲10。在找規律的時候,引導孩子發現最後一豎排都是整十數,橫行中十位上的數相同,個位上的數逐漸增大並且相鄰兩個數相差1;而豎行個位上的數相同,十位上的數逐漸增大並且相鄰兩個數相差1;學生還發現上下兩個數相差10,還運用特殊表格讓學生根據規律填數。這些抽象的規律要讓孩子很好地掌握,在學習時應該就是這些孩子“自己的數學”,是最“貼近”他們的數學,也是他們最想知道和探究的,同時也是應該孩子自己探究所得到的規律,這樣才能牢而深刻的掌握,所以我在教學時通過一張百數表的課件,把各種規律用不同的顏色表示,讓孩子通過我不經意的引導自己發現。對於這類思維性較強的課,與其是讓學生艱難地表述思維過程,大部分學生努力地學習着別人的思維,還不如讓這一抽象的思維過程外顯爲一種行動化的具體表達,如:讓學生在猜數的遊戲活動中自覺地利用規律,自主地探索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也許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更快樂地學習。

學習數學本應是個充滿智慧挑戰的過程,從發現問題的迷惘--黑板上那些亂七八糟的數,到初見有趣現象的驚詫--數的上下前後是有規律的,經歷探究過程的刺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填寫百數表,最後到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悅--清晰理解各種規律。只要讓學生體會到這蘊意豐富的每一環節,才能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數學的樂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