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9W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

(1) “分”與“合”是數的組成的兩個方面,是1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重要基礎。大多數學生喜歡計算加法從“合”的角度求和,計算減法從“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分”與“合”的關係。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精選16篇)

① 教學4的組成,先認識“分”,再認識“合”,把“分”與“合”分開教學,便於逐個理解含義,初步感受它們是有聯繫的。

② 教學5的組成,同時提出“分”與“合”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分”立即說出“合”,使兩者成爲有機聯繫的整體。

③ 第33頁第1、2題,第36頁第1題,第37頁第1題,教學6、7、8、9、10各數的分解後,專題練習這些數的“合”。用“分”的知識回答“合”的問題,體會“分”與“合”是相互促進的,只要記住了“分”,就能說出“合”。

(2) 除2以外,3~10各數都有兩種或多種分解。把一個數的各種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對稱的。如5的分解:

掌握這種對稱,能提高學習效率,減輕記憶負擔。教材引導學生逐步理解和應用這種對稱。

① 教學4的組成,雖然4分成3和1、2和2、1和3是對稱的,但考慮到初步教學數的組成,重點應放在理解“分”與“合”的意義和研究數的組成的學習活動上,暫時不揭示這種對稱。

② 教學5的組成,通過兩個學生在不同位置觀察5朵花擺成1朵和4朵的同一種分法,體會541和 514是一致的,實質上是一組分解的兩種表達。然後讓學生看着5朵花擺成2朵和3朵的圖,寫出這組分解的兩種表示。教材給一種表達畫上虛線框,讓學生明白它可以從另一種表達得到。

③ 教學6和7的組成,根據一幅圖寫出數的一組分解,虛線框裏的表達直接從左邊得到。感受研究6、7的組成,只要進行三次操作就夠了,爲提高8、9、10的組成的教學效率打下基礎。

④ 教學8、9、10的組成,通過“你還能想到什麼”引導學生從這些數的一些分解說出另一些分解。體會較大數的組成,只要記住其中的一半,就記住了另一半。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2

昨天晚上在網上看了一些前輩有關這課的反思,收穫很多。課題爲分與合,還是值得回味的。很多時候教師只注重了分的過程,忽略了合,而合的過程就是下一節加法的基礎。由於班上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這節課我是以零基礎來給學生上的。從學生的上課狀態、作業情況來看,比前幾節課要好一些,看來備課的第一步還是要備自己的學生。

這一節課看似簡單,其實還是很有層次性的,而且對後面的學習加減法、退位、進位都有影響。比如進位加法,湊十法,就是把兩個數合成事,退位減法就是退一當十,然後把十分成兩個數,減去要減的那個數。

這節課沒有使用課件,直接用小磁鐵在黑板上演示,效果不錯。小磁鐵簡單又熟悉,學生的注意力就轉移到了老師的問題上。而動手分的過程,比課件更加生動、直觀,學生分教師配合板書,學生也容易理解。5可以分成2和3,用語言說是這樣,但在數學裏爲了更加簡潔,我們用這樣的形式表示5的分成。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5的分成式。

課堂上多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嘴,能夠更多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3

把數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後想一想“幾和幾合成4”。教學的第一步是開放的,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一種放法,在交流中出現三種不同放法。這裏的交流,一方面呈現了放法是多樣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種放法。另一方面,這也爲學生記憶4的組成提供形象支持。

1、在操作中體驗分與合,掌握研究數的組成的學習活動。

通過操作認識數的組成是本單元的教學策略。所有例題和“試一試”都先把若干個物體分成兩部分,再把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然後從數的分解體會數的組合。不斷地讓學生經歷分與合的活動,感受分與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聯繫的。

第30頁例題教學4的組成,分三步進行。首先把4個桃放在兩個盤裏,讓學生邊操作邊體會“分”;接着把分4個桃抽盤裏放3個桃,另一個盤裏放1個桃,得出4分成3和1,讓學生理解431表示什麼意思,是怎麼得到的。接着讓學生思考通過中間和右邊的分桃圖又能得出什麼。先半獨立完成4分成2和幾,再獨立完成4分成幾和幾。教學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礎上推理“合”:因爲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這道例題是本單元的第一道例題,教學任務不侷限於4的組成,還有分與合的思想,研究數的組成的方法,這直接關係其他各數組成的教學。所以,必須讓學生參加分桃的活動,經歷由分實物抽象成分解數的過程。

2、在分與合的活動中,逐漸提高智力活動的要求。

在數的分與閤中存在一些規律,發現和利用這些規律能提高探索活動的效率和記憶數的組成的水平。

(1) “分”與“合”是數的組成的兩個方面,是1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的重要基礎。大多數學生喜歡計算加法從“合”的角度求和,計算減法從“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分”與“合”的關係。

① 教學4的組成,先認識“分”,再認識“合”,把“分”與“合”分開教學,便於逐個理解含義,初步感受它們是有聯繫的。

② 教學5的組成,同時提出“分”與“合”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分”立即說出“合”,使兩者成爲有機聯繫的整體。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4

《分與合》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內容,該知識是學習加減法的基礎,整節課學生在動手實踐等活動中掌握5以內數的分與合。

本課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並有以下收穫:

1、《分與合》中主要是對4和5的合成進行教學。對於4和5的分與合的掌握,大多數學生已經有比較好的基礎了,那麼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他們通過分紅花對“4和5的分與合的合理性”進行感性的理解,初步建立數感。所以在教學時,我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而在強調有序思想時,我也是充分地尊重學生,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請學生自己說一說有什麼好方法記住4和5的分與合,在學生的交流彙報中,自然滲透有序的思想方法。

2、在遊戲中練習,寓教於樂。在課堂上,我通過“猜一猜”、“出卡片”等遊戲,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玩中學”的樂趣。在課的最後,我沒有丟棄我的故事情景,繼續利用虎媽媽過生日,請我的學生自己把小禮物(缺了葉片的向日葵)補完整送給虎媽媽,不僅及時鞏固了今日所學,而且也使得整堂課前後連貫,一氣呵成。

3、及時肯定、及時表揚。課堂上,學生的每一個想法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我應充分地利用並及時寫出來、及時肯定,這樣才能更好地落實分與合。同時,對於那些動腦筋、發言積極的孩子,也要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做到完全放手。4的分與合是在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完成的,相信有了4的基礎,5的分與合對於學生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因此,我多給學生機會,把2、3的機會讓給他們,讓他們多說多練,淋漓盡致地體現學生是學習主人的色彩。

然而,我還是有不足之處有待改進。

看到孩子們如此高的學習積極性,希望我能盡我所能,把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繼續延續下去!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5

本堂課的內容並不是很難,因此還可以在課堂中滲透一點其他新知識來爲學生以後學習打下根基,就像在這堂課之前認識其他數時帶着學生按一定過程來學習,那麼這堂課上起來就會很輕鬆。

這節課直接用主題圖導入,讓學生通過數的方式知道10的數量,先數出9個小朋友,加上老師就有10個人,爲之後9與10比大小打下基礎;再用擺小棒來加深學生的10數量的認識,同時還滲透:10根小棒就是10個一,我們把10根小棒捆起來後就知道10個一也就是1個十,爲以後學習兩位數埋下伏筆;在比較大小時,通過撥珠子來比較數的大小,在計數器上,告訴小朋友們,個位滿十了我們就要退回去向前進一位,這樣提早讓學生了解了兩位數的數位,不用要求他們一定記住這個知識點,但是可以保證在以後兩位數的認識時,有一部分小朋友回憶起來,我們曾經接觸過;但是在數比較大小練習時,出現了一些浪費時間的現象,其實小朋友們都能找出知道正確答案,但是面對問題還不會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回答,這就證明以前教學這方面的內容時還沒有給小朋友最好語言訓練,以後還需較強引導練習;在學習10的組成時,通過以前學習,小朋友能夠一次完整地說出10的所有的組合,但是在這個環節我沒有好好的給小朋友們自己說的機會,10是組成只用記5個組合就可以了,這是小朋友能夠發現的,但是我卻提前引導,有部分小朋友可能之前還沒有來得及發現這個規律;在組合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看組合把所有於10有關的加減法列出來,之後再練習反饋,讓學生加深認識,反饋練習時可以先口算在看圖列式,在看圖列式時一定要問列什麼算式?(加法或減法)列完算式還應問一句爲什麼是列(加法或減法)算式?讓學生回憶加深認識加法減法含義。最後讓學生知道怎樣寫10。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同桌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6

“倒數”是在學生掌握了整數乘法、分數加減法、分數乘法的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理解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是學生學習分數除法的前提。學生必須學好這部分知識,才能更好地掌握後面的分數除法的計算和應用題。

在備課中我把重點定爲“倒數的意義”。難點就是“倒數的求法”。 “倒數的意義”屬於概念的教學,我認爲,只有讓學生關注基礎知識本身,讓學生在深入剖析“倒數的意義”的過程中,學會數學思考,體會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功體驗,才能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需要。“倒數的求法”中求一個小數或帶分數的倒數學生可能有些困難。

這節課的反思主要體現在:

1、學生參與面廣。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每個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的探究過程,使學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發現。好生積極性高漲,雖說有一些差生不知從何入手想,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經過組內一對一的幫助,很快理解別的同學的想法,增加學習的積極性。

2、學生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大膽提出猜想。教學中的結論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學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師的意外,有些怪異、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維方式,可見老師不必包辦太多。放手讓學生大膽的去探究,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3、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

課堂上學生唱“主角”老師只是一個“配角”,把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進行思考、探究、交流,關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也許有的同學一時想不出,但畢竟他在參與。

4、學生髮展性領域得到拓展。

這節課學生花在探究上的時間較多,老師授課的時間很少。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長,學生聽課的時間短。但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僅自己推導出結論,而且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個結論,所以對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綜合應用知識方面都得到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去巡視會發現,發言的機會往往被好生搶去,個別學困生在探究過程中,發言機會較少。在探究過程中要更好地發揮好生的作用:培養好生不僅自己會學,還要幫助身邊的同學,讓每個同學在有限的時間裏,都有所提高。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發展性領域得到拓展,而知識訓練所用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練習的形式、內容,老師都必須精心、合理的設計,以保證做到“事半功倍”。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7

這是一節抽象的概念課--“倍的認識”,整個過程教師花時不多,但學生學得充實快樂。也許正是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徵。

一、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中學習材料的提供途徑應該是多樣的,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以是學生提供,學習材料應該是豐富的,便於學生進行探索與研究。教師首先要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在意義。教師應本着“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的理念,以教材所提供的爲藍本進行合理的設計改進。因此,我以美麗的大森林爲背景,設計了更生動更符合二年級孩子心理特徵的情境。在碧綠碧綠的草地上先出示兩種動物(2只猴子,6只小鴨子),在原有知識(比多,比少)的基礎上,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倍”的認識。在學生體驗的過程中,教師順其自然,出示了4只青蛙,8條小魚,12只小鳥……,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探索,在操作中感知,可以說學生對“倍”的理解已經比較透徹了。

二、關注師生間的平等對話

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夥伴和真誠的朋友。好的數學老師應該善於營造一種生動的數學情景,一種平等的對話情景。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中所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作爲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個體展現在教師面前。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說都是一種“共享”。

本節課的教師時而充當“聽衆”,時而充當“長者”,引導學生去傾聽、交流、探索。用“誰聽明白了,請你用學具擺一擺,把我的意思講給大家聽”“不要說出答案,用學具擺一擺,悄悄把想法告訴給我。”給學生設置障礙,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給學生最有實效的評價…同時,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動向,在預設中生成,在生成中變化。新課標要求課堂給學生適度的開放,但也給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學生爲教學活動的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尊重個體的價值取向,遵循教學規律,這些將永遠是課堂教學進入用心境界的先決條件。

當然,本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還應加強,需要自身不斷的努力提高。新的課程改革給教師一個全新的舞臺,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的探索實踐,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8

在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的《乘火車》一課上,對於72×5是如何計算的,同學們在獨立思考後,都有自己的計算方法了。我請他們在小組內先進行交流之後,全班同學共享多種算法。大家都搶着發言,有的算法是:70×5=350, 2×5=10,350+10=360;有的算法是:80×5=400,8×5=140,400-40=360;有的算法是:5×2=10,再算出72的一半是36,36×10=360;還有的是列豎式…… 算法已經不少了,看來,是達到“算法多樣化”的預期效果了。我很得意,但還是習慣性地問了問:“還有不同的算法嗎?”這時,一名學生站起來說:“我是這樣算的:把72分成8×9,先算8×5得40,再乘9,結果是360。” 我真是笑在臉上,喜在心裏呀!因爲,這節課不僅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會了計算,體會了算法多樣化,達到了本節課預定目標。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了如何進行小組交流;如何傾聽、借鑑、反思,達到算法的優化;如何進行相互評價;如何學習數學等等。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課堂中教師的及時、適當的評價不但能激勵學生,而且能引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這堂課教學並不成功,經過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一、對教材分析不透徹

這一課的教學內容的一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有進位的乘法。教學重點是算理的教學,我在進行教學時沒有突出和落實這一重點,而注重了一些形式上和表面上的東西,沒有深入教材。

二、練習設計不合理

練習設計沒有層次性和挑戰性,並且在反饋中沒有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重練習設計的層次性和有效性,並在反饋時要深入挖崛學生的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三、教學形式不合理

教學形式要具有有效性,要有利於完成學習任務,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堂課的教學採用過關的形式,前後較雷同,教學時又缺少激勵性言語,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造成學習效率不高。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9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分數的意義。考慮到如果讓我自己概括分數的意義,概念中“一份”我也會把它納入到“幾份”中去,讓學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這一概念幾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各個分數的產生,使學生在回顧的過程中感受、理解、提煉出分數意義的模型,結合教師的板書補充,逐步形成分數的意義。而對於分數單位的教學,我是在分數的意義教學之後,讓學生通過看書,再通過嘗試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裏面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之後,學生勢必會有一些發現,再請學生概括出分數單位、分數單位的個數與分數分子、分母的關係,使學生在數學技能方面得到發展。

在設計練習時,我着重圍繞本課重點既分數意義的理解進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書本上的習題,也設計了一道綜合性、生活化、滲透數學思想的習題。前兩道練習分別是書中的“練一練”和“練習六第3題”,第三道“鋸木頭”問題的設計考慮有三:一是適度綜合了書中練習六第2、3、4三題。首先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實際生活問題中理解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深化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其次是使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分數,“單位1”的量變化,所對應的數量也隨之變化。並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到“單位1” 的量的變化是如何影響分數所對應的數量的變化的。二是發展學生數感,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其實也滲透深化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三是滲透數學思想,極限的思想。引導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景中,通過想象,體會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四是滲透數學文化,通過最後出示莊子書中的一段話,讓學生初步接觸這個數學故事,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學生數感的發展需要專項的訓練,但更需要教師課堂教學進行長期的、適時地滲透進行,數學思想、數學文化更是如此。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

但是回顧整課的教學,還是存有一些遺憾。比如一些細節上處理還是不夠好。在新授部分將許多物品作爲整體呈現時還是需要用一些符號使學生深入感受到將它們看作一個整體,在學生看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導和指導。還有就是練習的量還是較少,學生在技能層面發展不夠。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0

這節課是測量單元的第一課時,在第二冊的時候學生已經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釐米和米,能體驗1米和1釐米的長度,理解1米=100釐米,這節課是第二階段的學習,再認識兩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

一開始就讓學生回憶有關測量的知識,爲學生根據1釐米的長度估計木條的長度做一個鋪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也可以讓學生初步認識到10釐米的長度。然後通過動手進行實際的測量和觸摸體驗1分米的長度,感受1分米,接下來設計的趙物體的環節就是讓學生根據所體驗、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運用,把課本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從生活中更直接的體驗1分米,做到知識來源於生活還要還原於生活。學習1毫米的時候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測量4.5釐米的木條時學生意識到大約是5釐米,但是有不夠,就有學生向大家介紹可以用小數或者用毫米進行表示,很順利地引出毫米,也從分利用了學生的資源.

在學習1 dm = 10 cm的時候,我讓學生通過測量進行學習並利用舊知1m = 100 cm 、1分米=10釐米 和新知1 dm = 10 cm先進行目測激發學生的遷移思維,再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用1分米的小木條去測量1米,較直觀的數出1米里面有10個1分米從而得到結論1m=10dm。毫米是學生現在認識到的最小的一個長度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就直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直尺進行學習,在尺子上尋找毫米,數出1 cm =10 mm,形成概念。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1

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把方程的意義作爲教學重點,不僅讓學生了解方程的概念,還要會判斷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學生對方程的後繼學習與思考,注重知識的滲透。如後面學習的等式的性質、用方程解應用題等等。

課堂上我讓學生根據創設的情境,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幾乎提不出表示兩者之間關係的問題,都是些求未知數的問題。這時教師就直接出示要求的問題,然後讓學生先找等量關係式,我發現只有極少數孩子能找到等量關係。由於找等量關係式教材中第一次出現,學生不知道從哪入手。學生思考討論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也沒有結果,我就引導着學生進行分析信息,找到了等量關係。找到了等量關係式,再列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簡單多了。課下我分析,主要是我在備課時,高估了學生,如何引導還需要多研究。這也是我下一步訓練的重點。

爲了讓學生弄清楚方程與等式的關係,我通過天平的演示,讓學生理解等式的意義,學生很容易根據天平列出算式。然後教師指出,我們剛纔列出的這些式子都叫等式,在這些等式中,你們又發現了什麼?學生很容易得出兩種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數的等式,一種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比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後通過練習判斷哪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最後,讓學生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等式與方程的關係,教材中沒有出現這個內容,但我補充進去了,我覺得這樣有助於學生加深對方程意義的理解。本節課從課堂整體來看,大部分學生思維比較清晰,會表述,但也有部分學生表述不清,發言不夠積極。看來,課堂教學還要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作爲教師,還要多想些辦法。

“自主合作探究”一直是我們所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如何有效地實施?我認爲,“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通過創造性的學習,才能實現自主發展。“合作探究”必須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學生則沒有自己的主見,交流則會流於形式,沒有深度。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當學生展示交流時,不同的思路與方法就會發生碰撞,教師要尊重學生探求的結果,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結果與方法進行反思與改進,促使全體參與,加生對知識形成過程的理解,培養梳理概括知識的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爲主導者,要啓發誘導學生髮現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逐步的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向縱深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和合作意識。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2

1、心理素質方面

面對那麼多聽課的教師,孩子們和往常一樣,積極的思考,大膽的表達自己不同的想法,看到孩子們的自信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我爲他們高興。可是自己呢?一開始就自亂陣腳,看到學生在黑板上畫的40°角,腦子一熱,心裏想:怎麼和我讓他們嘗試畫的角度數一樣呢?其實第一次嘗試是讓畫30°角的,第二次嘗試才讓畫40°角,可當時一迷,也忘記了讓學生說說三角尺各個角的度數,就讓學生先嚐試畫40°的了,第二次再畫30°的角,後來也讓學生複習了三角尺各個角的度數,但是整個教學環節顯得亂了。

心理素質是人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能影響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多年來,只要有人聽課,特別是有領導在場,沒有一節課講的讓人滿意。每次講課之後就會痛很久,不過這次,我沒有痛的感覺,知道了自己的毛病在哪裏,我很高興。

我總是對孩子們說:“你能行”“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就這幾句話讓很多孩子自信起來,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了希望。我爲什麼不可以這樣勉勵自己呢?我真的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的努力,各方面的素質都會提高,我的數學課一定能達到優質、高效的效果。

2、問題設置方面

在課堂上,面對教師提的問題,孩子們不去積極的思考,或者出現孩子們的回答脫離了教學的核心,答非所問,那一定是教師所提的問題出現了問題。在《角的畫法》這節課中,我設置了這樣一個這樣的問題“用三角尺還能畫出那些角?”一個孩子說:“可以畫出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當時我一聽,懵了,怎麼這麼回答啊,咋不是“30°、60°、90°、45°”呢?孩子們也在下面吵開了,有的說用三角尺不能畫周角,有的說可以畫周角。我當時也想不到用三角尺怎麼拼出一個周角,就很奇怪的問孩子們怎麼畫,孩子們肯定受到我表情的影響,陷入了沉默。最後只好對孩子們說,這個問題我們下去再說,就敷衍過去了。出現這個意外,就是我的問題針對性不強,不夠具體,結果出現了孩子們的回答不是預設的結果。如果這樣問:“用三角尺還可以直接畫出那些度數的角?”我想就不會節外生枝了。

課堂的提問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設計,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才能使孩子們明確思維的方向。這些以前都知道,但僅僅是知道,沒有感悟,而今天課堂上的這個意外,讓我悟到了:課堂的提問也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你問得好,問的巧,教學就有效,孩子們的思維也能得到發展,使孩子們變得聰明,反之,就會阻礙孩子們的發展。

3、課堂生成方面

課堂的生成可分爲預設生成和非預設生成,非預設生成是指在課堂的師生互動中,學生提供的學習材料、學習的思維成果和學生開展操作獲得的結論等,是教師預先所沒有料到的;簡單地說,就是指教師預設之外而又有意義的學習生成。在《角的畫法》一課中,在畫完40°角,小組交流畫法之後,我讓學生彙報。有個孩子說了這樣一種畫法:先畫一個點,量角器的中心點與這個點重合,在0刻度線和40°的地方點上點,然後連線,畫出40°的角。他這種畫法結果是正確的,可是與教材中畫角的步驟不符合,雖然我當時表揚他是個愛思考的孩子,但卻不敢肯定孩子的畫法。後來在研討中,這也成爲一個研討的焦點。有的教師認爲這樣做也可以,有的教師認爲這樣的畫法是不規範的。

課後我查閱了資料,又在網上請教了一些教師。最後認定:這樣畫角是可以的。只是我當時在課堂上沒有抓住時機,進行恰當的處理。如果我當時肯定孩子的畫法,並告訴孩子:“其實你這樣畫,和書上的畫法是一樣的,你先確定的第一個點是射線的端點,也就是角的頂點,對準0刻度線和40刻度的這兩個點確定了兩條射線,也就是角的兩條邊的位置。只是書上先畫了一條射線,而你是先通過點點,確定了射線的位置後,才畫射線的。這樣一分析,把孩子的思維和教材上的畫法做了一個對接,使孩子們在對角的認識上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個生成之所以處理的不到位,其實是教師在專業知識方面的欠缺。看來,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3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中只有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學習過程,才能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分數除法簡單應用題教學是整個國小階段應用題教學的重、難點之一,如何激發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力戒傳統教學中煩瑣的分析和教條的死記,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分數除法應用題的數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學嘗試:

一、從生活入手學數學。

一開始,我就改變由複習舊知引入新知的傳統做法,直接取材於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班級的人數引出題目,再讓學生介紹本班的情況,引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已的身邊,在生活中學數學,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二、關注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

爲讓學生認識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時,我故意不作任何說明,通過省略題中的一個已知條件,讓學生髮現問題, 親自感受應用題中數量之間的聯繫,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規律。從而讓學生真切地體會並歸納出:解答分數乘法應用題的關鍵是從題目的關鍵句找出數量之間的相等關係。

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往分數除法應用題教學效率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教學存在偏差。教師喜歡重關鍵詞語瑣碎地分析,喜歡用嚴密的語言進行嚴謹的邏輯推理,雖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容易走兩個極端,或者把學生本來已經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學生當作學者,對本來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細碎的剖析,這樣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教學中我把分數除法應用題與引入的分數乘法應用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對比,親自感受它們之間的異同,挖掘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與區別,從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省去了許多煩瑣的分析和講解。

三、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能力。

在計算應用題的時候,我通過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解法,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另外,改變以往只從例題中草草抽象概括數量關係,而讓學生死記硬背,如“是、佔、比、相當於後面就是單位1”;“知1求幾用乘法,知幾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爲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是以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出現在他們的面前。這樣不僅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潛能,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的輕鬆,教師教的快樂。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4

傳統的數學教學注重教師的教,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重複記憶、題海訓練、強化儲存,根本沒有學生主體活動過程,新課程則提倡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學習的習慣,把關注學生的發展作爲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新課程下的教師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因此一個稱職的國中數學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爲指導,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

一、對數學教學理念的反思——課堂教學行爲是否改變?

新的教學理念認爲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因而要求課堂教學應該是和諧、民主、平等的過程。學生不再是孤立的學習者,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表演者,實踐證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合作,平等交流是目前數學課堂上較受歡迎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教學中新的教學理念應用的體現,就是是否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的形成。具體來說,教師的教學行爲應有以下的轉變:(1)、由過去重“教”轉變爲現在重“學”;(2)、由過去重“結果”轉變爲現在重“過程”;(3)、由過去重“問答” 轉變爲現在重“對話”;(4)由過去重“講解” 轉變爲現在重“引導”;(5)、由過去重“程式化” 轉變爲現在重“個性化”;(6)由過去重“強記” 轉變爲現在技能的拓展。總而言之,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行爲是否改變,不僅要看教師講課的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仔細考察學生學會和會學的程度以及學生的精神狀態。

二、對數學教學設計的反思——是否爲學生的發展,設計教學?

教學設計是有效地上好每節課的必需環節,《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這就要求教師要以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設計課堂,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在設計時應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在課堂上如何討論、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獲得結論;教師如何組織並促進討論、如何評價和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總之我們要堅持“爲學習而設計”“爲學生髮展而設計”的原則,精心設計好課堂,只有好的設計纔有可能使課堂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智慧、探究和創新。

三、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是否做到生活──數學──社會,有機結合?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國中生已具有相當多的生活經驗,對生活中的許多數學現象或問題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例如:1、商場購物時:一家打折,一家返卷,一家給予積分並有抽獎活動,另一家贈送禮品,如何選擇?2、房貸的問題,怎樣計算每個月要還的貸款。3、買彩票中獎問題等,對於已有的這些經驗,如果教師能在講授新知識前用問題形式提出來,學生定會產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學習勁頭定會高漲。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於社會、服務於社會,同時也是適應社會。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結合數學教育的特點,教師要把生活、數學、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切身體會中感悟新知識、從而使課堂充滿盎然生氣。學生只有嘗試到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他們才能更好地投身於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有了他們的切身經驗體會才能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雖然新課程下關於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許多的反思問題都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但是在教學中及時的反思對於我們的成長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我們實現自我發展的有效途徑,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才能使我們及時地發現問題,冷靜地分析與解決問題,認識到理念與實踐的差距,從而才能不斷改進教學,更好地引導學生“學”;在反思中實踐時,我們找到理念和行爲之間的差距,從而才能使新的教育理念,內化爲個人的教學行爲,對於成長爲新時期專業人才、複合人才,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很有裨益。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5

作爲一名新教師,又面對的是新教材,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我認爲主要要從以下及點進行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如今的教材更注重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味的老師爲主體,專門講解的那種模式,新課程要求老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教學工作,我一個最大的認識就是給學生自主交流的時間多了,學生漸漸成了教室、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引導學生、輔助學生的一個個體。如七年級數學第一章《數學與我們同行》裏,老師講授的內容可謂微乎其微,基本都是學生自主發揮,這就是新課程的特點,讓學生討論、動腦、學會總結。老師只是引導學生思考,最後判斷、彙總學生結論正確與否的人。所以作爲教師的我,在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方面還需改進。

二、對學生的反思。

從學生到老師的轉變,看到那些學生彷彿就看到自己過去的影子,所以通過這些日子與學生的交流,發現自己並不能很快適應老師這個角色,自己彷彿是個大孩子,對同學板不下臉,威性不夠,現在的孩子本生就是從父母的溺愛中成長起來的,所以越是脾氣好的老師就越是不象話,這就是我這麼些月來的最大感受。年輕就得付出代價,所以對學生得反思對於年輕教師來說就更關鍵了,掌握好學生得心理,對學生管理得尺度掌握的好壞就影響着學生的成績。而且,現在的學生對於感興趣的事物纔會花更多心思,數學課本就乏味,所以如何讓學生提起興趣,這對於教學質量的好壞還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擇、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意義。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納爲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惟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後,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瞭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的評價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1.評價不是爲了證明,而是爲了發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爲歷史。

2.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麼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量,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展的學生評下去。

3.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會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和攀登。這纔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爲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儘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數學分與合的教學反思 篇16

爲了適應21世紀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持續的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現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過去的觀念和做法進行重新審視,現將在教學中反思得到的一些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師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爲

新課程標準從形式到資料上都作了較大變化,對教師的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舊觀念,樹立新意識,轉變主角,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不僅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1)教師應由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爲學生帶給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刻,這是學生自己學習最重要的學習資源環境。在教學中,教師能夠採用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就爲學生創造帶給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務必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帶給充足的時刻,讓他們有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2)教師應變知識的傳播者爲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傳統教法認爲“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課堂上教師的任務就是想方設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完全處於被動地位,思維活動完全受教師的支配,這種教學方法不能發掘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的知識,更就應成爲學生自主探索並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引導的資料不僅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做人的價值,引導能夠表現爲一種啓迪,一種激勵,在學生迷路時,引導他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難時,激勵他們勇於戰勝困難。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以往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距離無法縮短,師生之間無法進行感情交流,良好的師生關聯,民主的課堂氣氛無法構成。要改變這種形式,教師就應主動由“站在講臺上”,變爲“走到學生中去”,使自己成爲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以交流、合作、商討的口氣與學生交流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遇到什麼問題都願意與老師講,互相交流。

二、教學中要“活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資料;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構成具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潛質把問題簡明地闡述出來,同時也要有潛質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於教學資料,教學資料大於教材。教學資料的範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能夠是課內的,也能夠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材料都可作爲學習資料。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纔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在課前,我在教材的基礎知識上,設計了幾個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讓學生去詢問和調查,讓他們帶着問題,透過自己的發奮,解決問題,體驗了“做數學”的過程,加強他們實踐探索潛質。在課上,同學們都踊躍地展開了自己的調查結果,引出了學生學習慾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自主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爲主,教師很難創造性地明白、開發教材、此刻則能夠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像的資料。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各種不一樣的思維取向。教材中帶給了超多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課題學習。我們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去詢問、調查、閱讀,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另外,一方面,也要透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培養他們去解決問題的潛質。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

教學活動務必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理解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選取、加工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的好處。學習的過程是自我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他人無法代替的,是由內到外的生成,而不是由外到內的灌輸,其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有一段經典的論述:“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家僅僅歸納爲一條原理的話,我將一言弊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生以往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就此進行教學。”這段話道出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掌握了這個標準以後,我在教學中始終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瞭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了,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法。

四、教學中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評價每一個學生

重視教學評價是新課標的一大特點,評價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也是教師教學反思和改善教學的有效手段。只有透過對學生的評價,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潛質、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評價要全面,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激勵是評價的最終目的,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始終要堅持有利於學生進一步學好數學,不是爲了證明,而是爲了發展,要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

(2)數學學習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明白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構成和發展,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做的發奮,要看到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所取得的進步,全面公正地評價一個學生。

(3)要注意評價手段的多樣性,評價形式的靈活性,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性差異;教師要儘量鼓勵每一個學生,使其建立成功的信念,認真學習,健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