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51K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

時光匆匆,一個學年倏忽而過。在這一年裏,常規工作踏踏實實,教研活動用心參與,認真思考和鑽研,勇於嘗試和創新,用心實踐新課程理念標準,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成果。當然也還存在不少遺憾和不足之處,爲促進後段語文教學工作的改善和提高,現將相關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2篇)

首先嚴格落實教學常規,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本期以來,我們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常規,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穩步推進。堅持認真備課,全面鑽研教材,廣泛蒐集課堂素材,根據學生理解潛力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序的教學流程,爲提高教學效果做好第一步準備。按時上課,嚴格課堂秩序,組織學生進行用心活潑的課堂交流和研討活動,激發學生的用心性和創造思維。精心選取作業,精練精改精評,加強知識點和潛力點的落實。對學習有困難和出現問題的學生對其進行個別輔導,釋疑解難。

其次用心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潛力,並把這種潛力的培養定爲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爲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用心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

在我的課堂教學上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簡單、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爲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爲學生的學堂,學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聽衆。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課堂上充滿着平等、和諧與交流,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多方面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簡單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潛力。大部分學生的整體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在平時教學中我適度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爲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潛力、學習潛力、合作潛力、創造潛力帶給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還用心參與科組的教研活動,認真研討交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每週能準時參加羣衆備課,交流心得體會,與其他老師共同學

習促進;認真參加聽評課活動,虛心學習,吸取好的教學經驗,學習好的教學方法。結合南開實驗學校學生基礎和學校教學要求,用心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潛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運用感知探反思延伸爲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爲核心的語文活動課學習法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用心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語文潛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到達的,部分學生語文基礎還是比較薄弱,部分男生作文表達潛力還是不能令老師和家長滿意,這些問題還值得下學期繼續努力改善和加強。

語文教學的根本是:重雙基,重拓展,重激發語文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大語文環境下學語文,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潛力,這是我的理念和追求,我將認真總結反思,不斷探究和改善教學方式方法,爭取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2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業已即將結束了,在這學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對於我來說,無論是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構成與理解,還是教學方法和教學潛力的積累和提高,以及教學資料和教學理論的豐富和拓展,都有了較高的程度地提高。反思才能進步,溫故方可知新——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的得失狀況具體而詳細的加以總結。

第一、教學思想先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意識反映實踐,科學的思想意識能夠指導實踐活動。前期的崗前培訓加上後天的自我努力,使我掌握和領會了素質教育的思想;新課程改革又讓我的教育理念與時代同步。因而,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充分顯示出“知識與潛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的思想,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新模式。

第二、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化、教學潛力全面化、深層次化

年輕是我們的資本,另一方面年輕又是幼稚的代名詞。熱情是工作的必要前提條件,但如果過分的熱情就容易構成武斷與莽撞的性格。但透過了學校的安排的以優帶新活動及用心有效的教學實踐,加上個人後天努力,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潛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情景的設置、靈活的互動設計、情感教學、心靈對話的教學方式等等多樣化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良好,自己的實際操作潛力也遊刃有餘。

第三、教學資料和教學理論日益豐富和深化。

經驗必須程度上能夠促進人的發展的步伐,同時有時也可能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掘。剛畢業一年,我的確年輕,但這也意味着我沒有老的模式的拘泥和影響,個性是處在一個有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的時期,處在一個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新人、新事、新面貌;天時、地利、人和。正如,零代表着沒有,也意味着有更大的理解和發展空間。因而,我能夠自由的全面推行自己的教學計劃。首先,抓積累、夯基礎。開展三字一話、名言積累等活動。其次,重說寫、練潛力。透過即興演講、寫心得體會、習作練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說寫潛力。最後重運用、拓視野。透過連詞造句、仿例造句及現代文閱讀訓練等方式加以培養。

與此同時,我還透過朗誦名家名作的方式,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和美學教育和必須寫作訓練。另外,我還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我們都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在平時補充一些知識性與趣味性統一的習題,讓同學們在說笑中受到了知識的灌輸和美的薰陶。

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正是在教學實踐這一過程中,我得到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及材料積累,爲以後的教學、教研工作奠定了結實的基礎。

在總結收穫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第一、在處理已有的知識與傳授的知識的時候,有時不能協調好兩者之間的關係。

第二、對部分教材資料把握不全面、有時只求形式,忽視了資料實質。

第三、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有時教學難重點處理的有偏差。

總結經驗能夠充實自我,反思不足能夠提高自我。相信在反覆的總結和反思中,我會不斷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的。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3

對七年級學生來說,絕對值這個名詞既陌生,又是一個不易理解的數學術語。本節課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內容。教材從幾何的角度給出絕對值的概念,也就是從數軸上表示數的點的位置出發,得出定義,本節課內容分爲三部分,絕對值的意義、絕對值的表示方法絕對值的性質。

情景的創設出於如下考慮:體現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讓學生在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中獲得數學體驗,不僅加深對絕對值的理解,更感受到學習絕對值概念的必要性和激發學習的興趣.也實現了《課標》要求的數學教學要生活化,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繫。

教材中數的絕對值概念是根據幾何意義來定義的,然後通過練習歸納出求有理數的絕對值的規律,如果直接給出絕對值的概念,灌輸知識的味道很濃,且太抽象,學生不易接受.利用實際問題以及數軸形象的解釋絕對值的意義更直觀形象學生較容易接受。一個數絕對值的性質的導出,是絕對值概念的直接應用,也體現着分類的數學思想,所以直接通過例1歸納得出,顯得非常緊湊,是教學重點;這一問題中學生對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不理解,可採用計算一些負數的絕對值通過觀察總結,或讓學生討論-a表示什麼數來加深理解.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4

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爲本“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爲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班都有肥胖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遺傳因素導致缺乏運動細胞的學生較多,在技能要求比較高的項目練習時,常受到同學嘲笑,因而這些學生雖喜歡上體育課但又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特別是體育課改的今天,此類問題更加突出。那麼如何使這些同學象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也是課改的今天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現在可能所有班級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學人特胖,有的不但胖個子又高,跑起步來挺費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別說跟隨隊伍跑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生在分組練習時經常受到小組同學的批評及責罵,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七年級年級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不太愛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摸底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爲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說,在我的啓發下,他才說:“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長得這麼胖,做起動作來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說:“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說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看了。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仔細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練習耐久跑時他總是堅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學有多大的差異,始終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堅強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樣的練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這位同學裝上了自信、堅強的翅膀。自此以來的體育課他上課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體育成績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上課時每個人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時常於同學合作、交流。總之,“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

一.課的構思:

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每節課以學生爲主,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爲主要目標,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印象,直觀的體驗和感受,並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的發現性思維及多樣性思維和自我的創新能力。在動作技能形成過程中,採用了嘗試,啓發,點撥的方法。使學生對新動作有個總體的瞭解,同時根據不同水平,讓學生自主選擇輔助練習,完善技能的不同練習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樂趣。同時,還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超越過去那種“授之以魚”的被動教學模式,更好地貫徹“授之以漁”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會學、會用、會舉一反三。通過熱身遊戲和素質練習遊戲,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合作精神,激發了學生愛國,愛軍的高尚思想。

二.教學過程:

準備:在課的開始部分,選用了創新“集體性”遊戲,但是改變了傳統的你講我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腦思考,發揮想象,創新練習的方法,並在合理運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更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內容:在技巧學習的過程中,應用多中教學手段,採用直觀的圖片示範、教師的標準動作示範、甚至多媒體的觀看;採用了啓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安全的基礎上敢於嘗試,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即使點撥,誘導,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自主活動,自主創造,自我管理的活動方式,同時心理也獲得了愉快的體驗。在遊戲教學中,教師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組討論練習的方案,通過比賽,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啓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反應性和靈敏性。其次,通過一些奔跑和跳躍練習和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結束:讓學生對小組和個人進行自我評定。這樣整堂課在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中結束。

由於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纔可能使學生從物質上、從心理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爲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爲教學服務呢?

一、根據體育課的特點組織教學

在七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隊、服裝、精神狀態、組織紀律、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抓好體育各階段組織教學。體育教育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爲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因爲體育課前,學生大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各種活動,他所注意觀察的對象目標較多,思維比較活躍,注意力比較分散。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前,採用趣味遊戲。如做反口令訓練遊戲,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聯繫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興趣。結束部分,學生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後採用一些調解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同時做好利用結束部分對課堂進行小結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在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重點練習的難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八年級年級的實心球投擲的教學,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重複練習,讓學生找到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感覺,才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複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最終達到合格標準。對此,教師在同一教材的重複練習,如果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爲主動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遊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爲: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七年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峯,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高峯,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高峯。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遊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內在聯繫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動用組織方法,針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儘量體現在“新奇、活”的原則,採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一節課中,教材之間的銜接,傳統的調隊方法顯得機械、死板、單一,且容易出現散亂的狀況,而此是教師採用遊戲或舞蹈等教法進行銜接,即會使學生感到新奇,又會使教學活而不亂,順利過渡。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既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組織方法。“手勢、眼神”具有無聲的語言,更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授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由此可見,讓課堂充滿創造力,促使學生產生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必須着眼學生,從學校實際出發,下面略談下我的一節七年級籃球課。

一、教學目標: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二、學生分析:我這節課教學的是七年級年級12班42位同學,他們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容易培養。他們的目標相同:就是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穫並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籃球基礎、認知能力等個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上課流程:1、介紹學習內容,提出具體要求2、“以繩練跳”跳繩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以繩連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我把這項練習作爲準備引導部分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這樣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另外,“以繩練跳”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前搖、向後搖、臂交叉的單腳、並腳和交換腳跳以及雙搖擺跳、雙人跳等比繩的單腳跳、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切實的可行的途徑。3、簡單籃球操和熟悉球性練習。在這個環節我是讓學生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象和個人能力,自己去練習,互相競賽,積極創新。4、運球綜合練習(園地、行進間、繞障礙物、運球互搶遊戲)在這個環節我是以分組競賽形式出現,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精神。5、教學比賽:全班分成男、女若干小組,每小組三小隊,進行擂臺賽。這是全課的高潮,也是學生展示才能的時刻,我是在講清楚規則要求後,讓學生充分自由的去發揮的。7、放鬆,小節本課內容。

三、本節課的反思: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只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讓學生在那裏長時間集中練拍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爲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我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我這節課就是要通過體育與健康籃球運球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後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爲和效果。上完課後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快樂,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對一節好的體育課的最好的評價。原因是他們在這節課裏通過學習有所收穫,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以他們很快樂。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變換多樣的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總之,作爲教師我們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着眼學生,抓住教學的契機,以啓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尋覓、求索,這樣纔是一節好的體育課。

篇三:七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我收穫很多,有經驗,有教訓,也有喜悅。教師面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經驗,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我知道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剛開始不知道學生學過什麼、掌握到什麼程度,語速和教學進程都比較快,如原地的三面轉法的學習過程中,向右轉的口令發出後,有好多學生方向會搞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就把向右轉的右字口令拖長,給學生足夠的反應時間

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是關鍵。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於教與學。根據學生的情趣特點、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這些特徵總結出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自己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啓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當然課堂紀律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我會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隊形、隊列: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採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頑皮,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訓練隊形隊列,同學的步伐,精神飽滿與否和教師的口令和生動的啓發性語言有關,因爲學生最敏感,對老師的表情最易感染,爲師的要起表率作用,否則這一單調和枯燥的項目,學生就不會持久,儘管一般不超過十分鐘,但由於“疲勞”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不守紀律的現象發生。對這項,我今後一定更引起重視。

2、遊戲:可以使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好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共產主義風格,思想和技術雙豐收,效果顯著。隨着教改的逐步深入,我認識到要把遊戲教學搞好,必須要先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抓住實質,提高效率。其次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處理好教與練的關係。這種應變能力平時積累,虛心學習都能逐步豐富。對學生的脾氣也不盡掌握,因爲“好勝”竟會奮不顧身地只顧榮譽而不管安全。爲此,得總結教訓,從熱愛學生出發,重視安全教育,加強保護工作,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在室外,接觸面大,極易受周圍的人和事的暗示,有時竟會不加選擇地模仿他人動作。這主要是學生的活動自覺性、持久性差的緣故,往往他們是受環境感染而不是他們的自覺性,有的則表現爲任性、執拗,不守紀律由自然變爲習慣,這就難了,說實在的,一節體育課不可能過細地作幾個差生的思想工作,特殊的課程有時只好採取特殊的手段。但是粗暴的訓斥不是根治的辦法,用軟的“哄”雖是辦法,但他們有時也會無動於衷,好像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何處理課內出現的的調皮生,這本是體育老師必備的基本功。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爭取能夠做的更好。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5

隨着新課改的蓬勃開展,有關教育教學的先進理念,爲大家所公認。但我認爲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應該是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切實落實這些理念,才能達到課改的初衷。本節課教學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設計思路基本上是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和生活環境出發,從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程度、興趣的維持程度以及知識的落實和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來看,我認爲是比較恰當的,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目標。今後這部分內容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是,本教學設計內容略顯過多,全部完成時間偏緊,需重新作適當取捨。

“多變的天氣”一課教學內容十分貼切國中學生生活。本節課教學設計與實施有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貼近學生生活的地理。創設佳境,讓學生在觀察周圍天氣活動中,學習觀察、描述、歸納、分析等地理學習基本方法,幫助學生學會主動地關心生活、關心社會方法,從小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2、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較好地體現了學生自主性學習。師生互動的活動設計有助於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式學習,將接受、體驗、感悟、發現、探究等活動融爲一體,融洽的師生交流,極大地調動了教師教與學生學兩方面的積極性。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與灌輸者,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與合作者,在和諧的氣氛中共享地理學習的樂趣。

3、鼓勵學生質疑,並以此作爲學生探究活動的起點,拓展學習時空,嘗試合作式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的可持續發展。

4、注重信息技術在地理課程中的應用,關注對學生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嘗試地理學科教學評價的改革,能發揮評價的激勵機制。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6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做到聽、說、讀、寫並舉,眼、耳、口、鼻、腦並用,是激發學生學好英語的關鍵。學生的學習類型是有差異的。而沒有學習興趣的差異更大;學生的喜愛也不一樣,有的喜歡聽說法,就是一直看着老師,聽老師說,很少看書本;有的喜歡閱讀法,就是一直盯着書本看,很少看老師或黑板。因此,英語教師必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讓他們喜歡英語。

除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多聽、多練、多參與。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完成的,課堂教學的過程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合作,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新過程。

聽學習英語的第一步。在長期的實踐教學中,教師們發現學生語音、語調不正確,主要是由於聽的不夠、模仿不當造成的。教師應訓練學生多聽英、美人士的發音,正確地模仿。目前各個學校都已設置了語音室,配置了錄音機、錄像機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爲教師教、學生學創造了一定的條件與語言場景。但是,上學期,這些設備使用較少,聽力操練的不夠多,因此,造成期末考試中,聽力這一大題失分較多。

讀是學習英語的第二步。讓學生聽了之後要開口讀出來是很困難的,學生往往膽子小或怕難爲情,不敢在課堂上大聲的讀出來。因此,要以鼓勵爲主,鼓勵學生膽子大一點,大聲讀出來,這也是提高英語的辦法之一。

總之,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任重道遠。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以豐富多彩的“形”式來點綴、深化英語知識的“神”採,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英語境界中,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充滿情趣,讓學生們學起來有滋有味,輕鬆自如。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7

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要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髮展爲本“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爲了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班都有肥胖的學生、性格內向的學生、遺傳因素導致缺乏運動細胞的學生較多,在技能要求比較高的項目練習時,常受到同學嘲笑,因而這些學生雖喜歡上體育課但又怕遭到同學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特別是體育課改的今天,此類問題更加突出。那麼如何使這些同學象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也是課改的今天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現在可能所有班級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學人特胖,有的不但胖個子又高,跑起步來挺費力的(200米都跑不完),別說跟隨隊伍跑步了。所以這樣的學生在分組練習時經常受到小組同學的批評及責罵,甚至遭到嘲笑。我所教的七年級年級就有這樣一位同學,不太愛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摸底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爲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說,在我的啓發下,他才說:“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長得這麼胖,做起動作來很吃力,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說:“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說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看了。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仔細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練習耐久跑時他總是堅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學有多大的差異,始終堅持到底。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堅強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樣的練習內容。在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他,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這位同學裝上了自信、堅強的翅膀。自此以來的體育課他上課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體育成績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在上課時每個人一定要克服內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體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時常於同學合作、交流。總之,“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

一.課的構思:

培養學生自主學練能力是當前體育教學過程中實施《新課標》的需要,也是體現主體性教學的一種現代教學思想。每節課以學生爲主,以學生的發展爲本,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課以“運動技能”“社會適應”“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爲主要目標,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印象,直觀的體驗和感受,並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的發現性思維及多樣性思維和自我的創新能力。在動作技能形成過程中,採用了嘗試,啓發,點撥的方法。使學生對新動作有個總體的瞭解,同時根據不同水平,讓學生自主選擇輔助練習,完善技能的不同練習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嚐到成功的樂趣。同時,還能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超越過去那種“授之以魚”的被動教學模式,更好地貫徹“授之以漁”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會學、會用、會舉一反三。通過熱身遊戲和素質練習遊戲,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合作精神,激發了學生愛國,愛軍的高尚思想。

二.教學過程:

準備:在課的開始部分,選用了創新“集體性”遊戲,但是改變了傳統的你講我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腦思考,發揮想象,創新練習的方法,並在合理運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更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內容:在技巧學習的過程中,應用多中教學手段,採用直觀的圖片示範、教師的標準動作示範、甚至多媒體的觀看;採用了啓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安全的基礎上敢於嘗試,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即使點撥,誘導,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自主活動,自主創造,自我管理的活動方式,同時心理也獲得了愉快的體驗。在遊戲教學中,教師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組討論練習的方案,通過比賽,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啓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反應性和靈敏性。其次,通過一些奔跑和跳躍練習和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結束:讓學生對小組和個人進行自我評定。這樣整堂課在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中結束。

由於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纔可能使學生從物質上、從心理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複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爲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爲教學服務呢?

一、根據體育課的特點組織教學

在七年級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根據體育課是通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抓好體育課堂常規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隊、服裝、精神狀態、組織紀律、場地器材的佈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抓好體育各階段組織教學。體育教育過程是由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鬆,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爲上課作好準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因爲體育課前,學生大部分在操場上進行各種活動,他所注意觀察的對象目標較多,思維比較活躍,注意力比較分散。因此在組織課堂教學前,採用趣味遊戲。如做反口令訓練遊戲,將全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基本部分是體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聯繫中引入競爭性遊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興趣。結束部分,學生情緒極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後採用一些調解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如舞蹈放鬆,同時做好利用結束部分對課堂進行小結。

二、根據教材特點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在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重點練習的難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八年級年級的實心球投擲的教學,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重複練習,讓學生找到掌握正確技術動作的感覺,才能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複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最終達到合格標準。對此,教師在同一教材的重複練習,如果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力。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爲主動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遊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爲: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七年級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高峯,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高峯,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高峯。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遊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同時要做主教材和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內在聯繫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靈活動用組織方法,針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教師的組織教學要儘量體現在“新奇、活”的原則,採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一節課中,教材之間的銜接,傳統的調隊方法顯得機械、死板、單一,且容易出現散亂的狀況,而此是教師採用遊戲或舞蹈等教法進行銜接,即會使學生感到新奇,又會使教學活而不亂,順利過渡。

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既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組織方法。“手勢、眼神”具有無聲的語言,更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方法。保證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授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由此可見,讓課堂充滿創造力,促使學生產生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必須着眼學生,從學校實際出發,下面略談下我的一節七年級籃球課。

一、教學目標: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二、學生分析:我這節課教學的是七年級年級12班42位同學,他們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容易培養。他們的目標相同:就是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穫並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籃球基礎、認知能力等個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二、上課流程:1、介紹學習內容,提出具體要求2、“以繩練跳”跳繩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以繩連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我把這項練習作爲準備引導部分活躍了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比賽的形式,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這樣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另外,“以繩練跳”就是讓學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繩子進行多種形式的跳繩練習。如:短繩的前搖、向後搖、臂交叉的單腳、並腳和交換腳跳以及雙搖擺跳、雙人跳等比繩的單腳跳、穿梭交叉跳、集體跳等。讓學生自由選擇,盡情發揮這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切實的可行的途徑。3、簡單籃球操和熟悉球性練習。在這個環節我是讓學生充分的展開自己的想象和個人能力,自己去練習,互相競賽,積極創新。4、運球綜合練習(園地、行進間、繞障礙物、運球互搶遊戲)在這個環節我是以分組競賽形式出現,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配合精神。5、教學比賽:全班分成男、女若干小組,每小組三小隊,進行擂臺賽。這是全課的高潮,也是學生展示才能的時刻,我是在講清楚規則要求後,讓學生充分自由的去發揮的。7、放鬆,小節本課內容。

三、本節課的反思: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只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讓學生在那裏長時間集中練拍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爲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我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我這節課就是要通過體育與健康籃球運球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後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行爲和效果。上完課後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快樂,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對一節好的體育課的最好的評價。原因是他們在這節課裏通過學習有所收穫,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以他們很快樂。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變換多樣的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總之,作爲教師我們應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着眼學生,抓住教學的契機,以啓智激勵學生主動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主動去尋覓、求索,這樣纔是一節好的體育課。

篇三:七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體育教師,在工作中,我收穫很多,有經驗,有教訓,也有喜悅。教師面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少經驗,對教學的重點難點把握不住,我知道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剛開始不知道學生學過什麼、掌握到什麼程度,語速和教學進程都比較快,如原地的三面轉法的學習過程中,向右轉的口令發出後,有好多學生方向會搞錯,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就把向右轉的右字口令拖長,給學生足夠的反應時間

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是關鍵。在課堂上要合理組織好內容,優化教學手段,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對學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讓學生過於活躍,否則不利於控制課堂紀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要跟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一點開始我做得不好,跟學生走的太近,不利於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嚴形象,不利於教與學。根據學生的情趣特點、身體素質、接受能力這些特徵總結出在體育教學中應注重“教”與“玩”的結合。低年級的國小生,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都比較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自己講的頭頭是道,學生卻似懂非懂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合起來,同時通過做遊戲等趣味活動來啓發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做到潛移默化,當然課堂紀律問題也不容忽視,因此我會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隊形、隊列:這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加強紀律性的手段,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如何使之專心致志,排除一切雜念,這是教師所採取的手段。有時同學出現的頑皮,不遵守紀律的現象是由好動而動得不適時產生的。針對“好動”這一天性,我注意加強課堂常規教育和訓練,逐步發展他們的自制力;同時,還有意識地加強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練習,隨時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正確的道路上。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當然,訓練隊形隊列,同學的步伐,精神飽滿與否和教師的口令和生動的啓發性語言有關,因爲學生最敏感,對老師的表情最易感染,爲師的要起表率作用,否則這一單調和枯燥的項目,學生就不會持久,儘管一般不超過十分鐘,但由於“疲勞”的出現,自然會導致不守紀律的現象發生。對這項,我今後一定更引起重視。

2、遊戲:可以使緊張的體育課變得生動、輕鬆,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在競爭中得到鍛鍊,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勇敢頑強的好作風及團結互助的共產主義風格,思想和技術雙豐收,效果顯著。隨着教改的逐步深入,我認識到要把遊戲教學搞好,必須要先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從而抓住實質,提高效率。其次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教學藝術,處理好教與練的關係。這種應變能力平時積累,虛心學習都能逐步豐富。對學生的脾氣也不盡掌握,因爲“好勝”竟會奮不顧身地只顧榮譽而不管安全。爲此,得總結教訓,從熱愛學生出發,重視安全教育,加強保護工作,嚴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在室外,接觸面大,極易受周圍的人和事的暗示,有時竟會不加選擇地模仿他人動作。這主要是學生的活動自覺性、持久性差的緣故,往往他們是受環境感染而不是他們的自覺性,有的則表現爲任性、執拗,不守紀律由自然變爲習慣,這就難了,說實在的,一節體育課不可能過細地作幾個差生的思想工作,特殊的課程有時只好採取特殊的手段。但是粗暴的訓斥不是根治的辦法,用軟的“哄”雖是辦法,但他們有時也會無動於衷,好像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如何處理課內出現的的調皮生,這本是體育老師必備的基本功。

當然還有很多地方存在着不足,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爭取能夠做的更好。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8

七年級學生來說,絕對值這個名詞既陌生,又是一個不易理解的數學術語。本節課是這一章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內容。教材從幾何的角度給出絕對值的概念,也就是從數軸上表示數的點的位置出發,得出定義,即一個數a的[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絕對值就是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這樣一來把數軸的概念、畫法、利用數軸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以及絕對值等知識聯繫在一起了。

本節課內容分爲三部分,絕對值的意義、絕對值的表示方法、比較兩個數的絕對值的大小,難點在於絕對值概念的理解。數學家華羅庚指出:“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千方百計教給學生探索方法、獲得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更多的數學思想、方法,做到形數兼備、數形結合。於是,在與學生共同探討本節課的知識的同時,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這樣學生易於理解。

首先,用10分鐘的時間自學教材上的內容,同時完成教材上的隨堂練習,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又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學生熟悉的情境導入新課,兩輛汽車都從千口出發,分別向東、西方向行駛5km,到達呂村、韓張兩地,(1)它們行駛的路線相同嗎?(2)他們行駛的遠近相同嗎?

(1)它們行駛的路線相同;

(2)它們行駛的遠近相同,即它們距離原點的距離相同,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絕對值。從實際問題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進而很自然的得出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即一個數a的絕對值就是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這一情景實質上是將實際問題數學化,直觀性強,學生易於理解,也實現了《課標》要求的數學教學要生活化,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繫。

本節課注重學生穩紮穩打的訓練學生的審題、解題能力每學一個知識點,緊跟相應的數學練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9

《多變的天氣》是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一節的內容。回顧本節課,有成功之處,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改進。下面將本節課的教學體會作以下總結。

成功之處:

本節課根據教學內容實踐性強的特點,設計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重點、難點處理恰當,利用多媒體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整節課以“活”爲突出特點。整節課在教學設計上,遵循新課標“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爲理念,儘可能挖掘教材中可以聯繫學生實際生活的內容,讓學生感覺到氣象知識其實就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課前我就讓學生注意觀察最近3天的天氣狀況,並以問題“同學們最喜愛什麼樣的天氣?”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在授課過程中,採用小組互動、同桌之間你畫我答等活動方式學習並有效掌握課堂所學。同學們在相互協作、積極主動的參與中,牢固掌握了新學的地理知識,充分發揮了 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討論,激發了學生們自主探究的精神。在談到天氣與人類息息相關時,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平時通過哪些現象或途徑來了解天氣的變化呢?”有的學生答看動物識天氣,有的同學看雲識天氣,還有的同學通過網上搜集,打電話“121”查詢等小知識,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平時應注意觀察生活、積累知識的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意識到“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發現自己身邊的地理現象。

在學習表示風力和風向的風向標符號時,我給學生介紹了“左手法則”,讓學生伸出左手,掌心朝外,四個手指的方向即風向,拇指的方向即風尾,雖然“左手法則”不是課本上的內容,但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演示,我發現學生對本來是難點的這一內容領會很快,積極性也很高,學習效果也很好。

本節課作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我按照“關注天氣狀況——歸納天氣的特點——活用衛星雲圖以及天氣符號——爲生產、生活服務”的序列設計問題,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學好地理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助,學習的興趣大大增強了。

當然,本節課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授課中我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但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還不夠,沒有調動全體學生回答問題、分析問題的積極性,也許忽略了很多學生精彩的講解。這方面今後我還需不斷加強自身的業務素質,讓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靈活地駕馭課堂。

教學環節風的知識點設計得不夠緊湊,雖然設計了小活動“左手定則”,讓學生在小遊戲中學習風向和風尾的知識,但沒有充分的時間給學生指導,部分學生在判斷風向上還不夠靈活和準確。

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和創新學習的能力及團體合作意識還需加強,同時在教學環節上還需加強對學生所學知識及時檢測和鞏固。

另外我的課件製作水平更是有待提高,以後應加強學習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和操作,更要多向優秀的老師學習課件製作,取長補短,並從過去的自己身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總之,在今後的地理教學中,我要不斷加強自身業務素質,不斷拓寬專業知識,使我的地理教學之路越走越寬。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七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學生會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1)從七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2)閱讀就應逐步成爲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3)七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十分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應對這些問題,應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語文,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透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潛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修辭方法的運用,作文材料的選取和詳略安排等。有了對教材較爲正確、清晰的瞭解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於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瞭解,明白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尤其是七年級剛剛從國小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要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比較、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探究,不再爲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主要注重學生學到那些知識,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齊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課文如果只用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立刻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麼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透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以前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及時反思的時候了。多和搭檔探討教學方法,多比較教學思路、向同學科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努力踐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對自己的教學多比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課水平和課堂效率,期望能衝破“瓶頸”,開闢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1

本節課是在前一節學習了數軸及如何把一個有理數在數軸上表示出來的基礎上學習的。其中最基本的內容是理解相反數、絕對值兩個概念及它們之間的聯繫;掌握絕對值的相關性質,並能用符號語言來表示即討論︱a︱與a之間的關係;利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教學中初步滲透了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重要的數學思想。

我認爲本節課成功之處在於:

1.課堂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量大,學生活動設計豐富,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交流合作、獲得新知,符合新的教學理念。

2.基本概念講解細緻,數學本質解析透徹,對重要概念之間的關係辨析清楚。講解過程中,也提出了可能出現的錯誤理解,並教給學生辨別真僞的方法。

3.精心設置問題串,由淺入深,提出一系列有思維層次或不同理解深度的問題,力圖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幾何意義以及兩者之間的本質聯繫,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

4.教學過程中適時向學生提供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的主動式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歸納、概括絕對值的若干性質,提煉上述活動中對絕對值代數解釋的理解和應用,並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語言及數學符號去表示數學本質。

5.板書設計合理,書寫工整。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應該展示更多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只停留在口頭回答上,七年級孩子,要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後的教學生應該多關注。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倉促,最後的練習2沒有及時展示,但在後邊的教學中已經完成。

每一次這樣的機會都會讓我成長許多,今後應該多聽課、多研究、多學習,細讀新課標,時刻學習新的優秀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育理念,並把它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去,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12

“地球的公轉”是七年級地理教學中的又一個難點,教材對於知識的要求並不高,學生只要記住“二分二至示意圖”和“地球上的五帶”兩幅圖,應對作業和考試倒沒有太大的問題。多年來自己也沒有深究過地球公轉爲什麼會引起四季交替,記不清是哪一輪的教學了,有一次學生問到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對這個問題的深思。

我用了很長時間,手持地球儀不停的模擬地球的公轉,一會拿着地球儀繞着自己轉,一會單獨轉動地球儀,在不停的轉動中,突然發現了其中的玄機。在我不停的原地轉動地球儀底座時,我注意到與我視線相平的赤道在“上下移動”,使我聯想到了“地球公轉過程中陽光直射點在赤道兩側來回移動”,這也同時激發了我的靈感,產生了用地球儀演示四季交替的念頭。教材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其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地球公轉的這一特徵非常重要,而這也正是導致四季交替的根本原因。

在教學中,我首先模擬一種假設情況,即“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豎直的”,當我手持被我“撥正”的地球儀圍繞學生轉了一圈後,學生大都得出了“陽光照射情況不變”的結論,即地球上任意地點在地球運行至任何位置時都是同樣的陽光照射情況,也就不會有季節的變化。

當我手持“傾斜”的地球儀並且始終保持地軸指向北極星方向再次圍繞學生走動時,我特意讓學生注意觀察前後左右四個位置的情況,大家發現其中有兩個位置只能看到北極或南極,另外兩個位置則同時可以看到兩極。用同學們代表太陽,地球儀代表地球,大家“看到”則相當於地球被太陽“照射”到,在我的提示下,同學們發現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接受太陽光照的情況果然在發生着變化,對於北半球來說,有時接受的太陽光照多,有時接受的少,並且太陽高度也在隨之變化,這也必然導致地表熱量在不斷的發生着變化,也就出現了四季的更替。

兩種情況的不同點在於地軸是否傾斜,在相互對照之下,學生就可得出“地軸傾斜”是四季交替根本原因的結論。

熱門標籤